瑞士的景點英文介紹
『壹』 求瑞士旅遊景點簡介說明謝謝了
瑞士旅遊景點現在在網上一搜,就會出現很多,不過都很片面,也不是很全,要想找到很不錯,很全的瑞士旅遊景點,我覺得還是找家正規的旅行社去看看
『貳』 瑞士的風景介紹
出遊時間:瑞士的雪山一年四季都可拍攝,但比較好的季節應在7月至10月間。在此期間,風和日麗,山頂不會出現暴風雪天氣,空氣潔凈、透徹,特別適於攝影創作。
氣候條件:瑞士各地氣候多變,但普遍溫和。北部高原地帶,氣候舒適。阿爾卑斯山脈以南地區屬於地中海式氣候,氣溫偏高,全年氣候宜人。
交通住宿:上山的火車票一般都是往返的,要掌握好時間。中午可在山頂的西餐廳享用瑞士大餐。在山下有一些酒店可住宿,但價格都不便宜,建議當天返回。
器材裝備:建議使用廣角鏡頭,這樣可以拍出雪山的氣勢。還有一定要帶好備用電池,山頂溫度較低,自動相機的電池消耗較大,要做到有備無患。很多旅遊者喜歡去瑞士滑雪,很多攝影愛好者喜歡去瑞士拍雪。
瑞士全國主要分為三大區域:阿爾卑斯山脈、瑞士高原地區和汝拉山區。阿爾卑斯山脈是由花崗岩、片麻岩、結晶岩和石灰岩構成的;瑞士高原是由磨礫層形成的;汝拉山區是由石灰質形成的。正如瑞士著名作家赫爾曾經講過:「瑞士人因為造了這樣好的山脈而感到自豪。」
瑞士最奇特壯觀的風景當屬海拔3454米的歐洲之巔--少女峰。立於峰頂,舉目四眺,天寬地闊,風光迷人。座座雪峰如同柄柄利刃直插雲天。皚皚白雪與璀璨的陽光交相輝映,在深藍色的天幕襯映下,格外耀眼。雪峰的受光部位冰雪稜角分明,背光部位雪層舒緩柔軟。 層層白雲似涌動的波濤,在腳下形成巨大的陣勢;一切是那麼的純凈,那麼的聖潔。
『叄』 瑞士風景介紹~~~~急~~~~
這里肯定有抄 http://www.myswitzerland.com.cn/
要英文版的話 只要點右上角其他語言版本就好了
呵呵
『肆』 英文介紹瑞士
瑞士風景英文簡介:
1、The most spectacular and spectacular scenery in Switzerland is at the top of Europe, 3454 meters above sea level, Jungfrau. Standing on the top of the peak, looking around, the sky is wide and the scenery is charming.
瑞士最壯觀、最壯觀的景色是在海拔3454米的歐洲之巔少女峰。站在山頂上,環顧四周,天空寬闊,景色迷人。
Snow peaks stand like handle blades straight into the clouds. The shining white snow and the bright sunshine are shining against each other, especially against the dark blue sky.
白雪皚皚的山峰矗立在雲端,宛如柄刃。白雪皚皚,陽光燦爛,相互輝映,尤其是在深藍色的天空中。
Snow peaks have distinct edges and corners of ice and snow, while the snow layer in the backlight is soft and soothing. Layers of white clouds like surging waves, forming a huge front at the foot; everything is so pure, so holy.
雪峰有明顯的冰和雪的稜角,而背光中的雪層是柔軟和舒緩的。層層疊疊的白雲像洶涌的波濤,在腳下形成一個巨大的鋒面;一切都那麼純潔,那麼神聖。
2、Switzerland, best known as one of the richest coutries in the world, has lots of fantastic views. With a large rang of plants not found at other attitudes, it is good to experience some pressure as visiting and grazing.
瑞士,作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有很多奇妙的景色。有大量的植物沒有發現其他的態度,這是很好的體驗一些壓力,作為參觀和放牧。
During the winter, visitors can really enjoy ice skating in a white and mountainous enviornment. Switzerland is worth to travel whenever and whatever seasons because it has moderate climate all year round.
在冬季,遊客可以在白色和多山的環境中真正享受滑冰。瑞士全年氣候溫和,無論何時何地,都值得旅遊。
3、From spring to late autumn, ice trains start every day, and the Mercedes Benz is 300 kilometers between the two major tourist attractions in Switzerland, that is, between St. Paul and St. meritsk.
從春天到深秋,每天都有冰上火車開動,賓士在瑞士兩大旅遊景點之間,即聖保羅和聖梅里茨克之間的300公里處。
When the train runs through the railway, the most dazzling part of the train journey is seen in a snowy snow, and the train is moving slowly, as if the story of a cartoon story is reappearing.
當火車穿過鐵路時,在雪地里可以看到火車旅程中最耀眼的部分,火車在緩慢地行進,彷彿一個卡通故事正在重現。
During the train journey, there will be about 291 bridges and 91 tunnels. It is difficult to see the construction at that time. The railway runs in the alpine mountains with the highest rock level and the lowest point is 1429 meters.
列車運行期間,將有291座橋梁和91條隧道。那時很難看到建築。鐵路位於海拔最高、最低點1429米的高山山區。
The landscape along the way is changeable. The scenery of streams, valleys, waterfalls, villages and fields is beautiful. The train of the glacier train is specially designed to be bright red. Mercedes-Benz in the fields and mountains, looks particularly striking and beautiful.
沿途風景多變。溪流、山谷、瀑布、村莊和田野的景色很美。冰川火車的火車是專門設計成鮮紅色的。賓士在田野和群山之中,顯得格外醒目和美麗。
4、Switzerland is a mountainous landlocked country in south-central Europe. East boundary, Liechtenstein, South to west, West to France, north to Germany. Its territory is east from 10 degrees east to 29 "26", and the state of Sawan, the west of the East is 5 "57" 24 ".
瑞士是歐洲中南部一個多山的內陸國家。東界,列支敦斯登,南至西,西至法國,北至德國。其領土東經10度東至29「26」,西至沙灣州東經5「57」24。
The southernmost point is located at 45 degrees 49 '8" at the north latitude, near the northern part of TECO, and the northernmost part of the North is 47 degrees 48 "48". It is 220.1 kilometers long in North and South and 348.4 kilometers long in East and west.
最南端位於北緯45度49'8「,靠近特科北部,最北端為47度48」48「。南北長220.1公里,東西長348.4公里。
The entire territory is divided into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Alps (60% of the total area), the northwestern Jura Mountains (10%), and the central plateau (30%) three natural terrain areas.
全境分為中部和南部阿爾卑斯山(占總面積的60%)、西北部汝拉山(10%)和中部高原(30%)三個自然地形區。
The average altitude is about 1350 meters, the highest point is near er's Dufu peak (DUFOUL-PEAK, elevation 4634 meters). The lowest point is located at LAKE MAGGIOLE, -193 meters above sea level.
平均海拔1350米左右,最高點在杜爾杜甫峰(杜福爾峰,海拔4634米)附近。最低點位於海拔-19米的馬吉奧湖。
5、Switzerland is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regions: the Alps, the Swiss plateau and the Ru La mountains. The Alps are composed of granite, gneiss, crystalline rock and limestone.
瑞士分為三個主要地區: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和汝拉山。阿爾卑斯山由花崗岩、片麻岩、結晶岩和石灰岩組成。
The Swiss plateau is formed by the gravel layer; the Jura Mountains are formed by limestone. As a famous Swiss writer once said, "the Swiss are proud of having built such a good mountain range."
瑞士高原是由礫石層形成的,侏羅紀山脈是由石灰岩形成的。正如一位瑞士著名作家曾經說過的那樣,「瑞士人為建造了如此好的山脈而自豪。」
『伍』 瑞士景點(英文)
Lausanne
City/Region: Geneva
Picturesquely located on the shores of Lake Geneva, the youthful and energetic city of Lausanne is built above the lake on a sequence of tiers connected by a small metro. The upper or Old Town contains the grand Gothic cathedral, Notre-Dame; its turreted towers a well-known symbol of the city. The lower town on the lakeshore was once the small fishing village of Ouchy and is now the prime waterfront area with outdoor dining and cafes, promenades and sporting activities. The gardens around the Quay d'Ouchy are home to the city's foremost attraction, the Olympic Museum, containing a wealth of sporting memories and a collection of unique objects pertaining to the Olympic Games from its beginning until the present. Lausanne relishes its importance as the Olympic World Capital and headquart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城市/地區:日內瓦
在風景如畫的日內瓦湖,在洛桑年輕,精力充沛的海岸城市位於上方的建立一個由地鐵相連的小湖層序。上部或舊城區包含宏偉的哥特式大教堂,巴黎聖母院的精髓,它的炮塔塔著名城市的象徵。湖岸上的低鎮曾經是烏希小漁村,現在是與室外餐廳和咖啡廳,海濱長廊和體育活動的主要海濱區。碼頭周圍的花園象牙海岸烏希居住著城市的最重要的吸引力,奧林匹克博物館,其中載有運動的回憶,到現在1項涉及從一開始就奧運會獨特的對象的集合財富。洛桑津津樂道它作為奧林匹克世界資本和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總部的重要性。
『陸』 日內瓦旅遊景點 英語介紹
首頁>瑞士>日內瓦市>
日內瓦市
日內瓦市的:
往日內瓦市裡添加新地方
受歡迎的去處:
日內瓦湖
日內瓦百達翡麗鍾表博物館
日內瓦美術歷史博物館
日內瓦塔沃館
日內瓦波得曼博覽館
日內瓦印刷所
日內瓦大噴泉
日內瓦國際紅十字會總部
日內瓦宗教改革紀念碑
日內瓦阿里亞那博物館Arian
聖科瓦(Ste.Croix)
日內瓦詩隆城堡
日內瓦迪亞布烈斯(Les Di
日內瓦英國公園(Jardin
日內瓦萬國宮(Palais d
日內瓦盧梭島(Rousseau
日內瓦
日內瓦花鍾
日內瓦噴泉
日內瓦聖皮埃爾大教堂
日內瓦國際紅十字會博物館
Home page > Switzerland > Geneva >
Geneva lake
Geneva hundred reaches the jade Li clock and watch museum
Geneva fine arts history museum
Geneva tower fertile hall
The Geneva wave gracefully reads extensively the hall
Geneva printing shop
Geneva big eruptive fountain
Geneva International Red Cross headquarters
Geneva Reformation monument
Geneva Ali Asia that museum Arian
Saint kawa (Ste.Croix)
Geneva poem prosperous castle
Geneva enlightens Asian cloth fierce Si (Les Di
Geneva England park (Jardin
Geneva Wan Guogong (Palais d
Geneva luso island (Rousseau
Geneva
Geneva colored clock
Geneva eruptive fountain
Geneva st.pire cathedral
Geneva International Red Cross museum
『柒』 介紹瑞士(Switzerland)蒙投(Montreux)旅遊景點
蒙投(Montreux)介紹
與洛桑同樣位於日內瓦湖畔的蒙投,是一處小而美的城鎮,本身因處於世界著名的礦泉區而聞名,此外因這里的氣候溫和,又有優美的日內瓦湖陪伴,使蒙投成為許多顯達人士最衷情的度假勝地。
蒙投因為是許多達官貴人的度假的最愛,因此這里聚集許多高級的度假旅館,有些富人甚至在蒙投購買豪宅作為度假的別墅,也因為這些顯豪人士的聚集,使蒙投應運而生許多著名的美容機構,包括以活細胞注射療法聞名的La Prairie也駐足此地。此外,蒙投還是餐飲管理學校、私人寄宿學校的集中地,所有與「富貴人家」畫上等號的名詞都匯集於此。
雖然富人們帶著大把大把的鈔票前來,但是蒙投並沒有俗氣的銅臭氣息,相反的,這里擁有濃厚的度假休閑氣息。在日內瓦湖畔六英里的花徑步道上,美麗的棕梠樹迎風招搖,一旁的花朵則開得鮮豔燦爛,沿湖的步道讓人走來輕松自在。附近連綿的葡萄園則使蒙投充滿質朴的田園情調。
此外,蒙投每年都會舉辦著名的藝文節慶活動,例如七月份的蒙投爵士音樂節,讓這個可愛的小鎮洋溢浪漫的爵士風情。
『捌』 八大關景點介紹(英文)
Colorado is the best embodiment of Qing "red green trees, blue sea, blue sk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enic area, Colorado is the origin of the band name is the road from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on the Side of the 10's name (e to the early'20s when the building only eight road So does the mall has been in use). If Zhengyangguan Road, Shanhaiguan Road etc..
Within Colorado, shady trees and colorful flowers, in particular the city of Qing ---- cedar tree is perennial. Mall construction of a centralized Russia, Britain, France, Germany,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Denmark more than 20 countries architectural styles, "State Building 10000 Expo," said. A variety of architectural styles to make the film on location here as the best option, such as "domestic clean government", "Miao Miao", "on the 13th snare" over 40 films and more than 20 television dramas in this shooting, the pop of MTV would choose the location here, for instance revive Lin Cheung son of "choice" and "separation" in making the mall location.
Stone House spent most famous strip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a villa, reportedly in 1932 by a Russian people in this building, is built of granite and cobblestone, the flower named after the stone floor. Stone spent floor of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is typical of the European-style castle, into the Greek and Roman style, a Gothic-style architecture. Legend Before the KMT chief Dai Li agents have stayed in this, there are people here that Chiang Kai-shek is hard to avoid, etc., after liberation, spent stone floor as the reception of foreign guests premises, is now open.
Stone took the floor next to the 2nd Beach, Ningwu clearance from the beach road entrance into two parts, Eastern locker room before a shade canopies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Political Bureau meeting of the site. In 1957, Chairman Mao Zedong held in Qing to the Politburo meeting, the second in seawater swimming baths found shade canopies facing the sea, the environment quiet and very spacious, therefore proposed that the General Assembly held here, the staff put shade canopies with curtain Wai, held here in the Central Political Bureau. meeting.
Shanhai Pass Road on the 5th of the second meeting of the Japanese invaders ring the occupation of Qing, built in a Japanese-style villa. The building's external walls with green decorative tile, it is especially chic, stone floor, and spend the same, the number of Shanhaiguan Road on the 5th as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guests in the hotel where he was staying. In 1957, the then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Comrade Deng Xiaoping in Qing attended the Politburo meeting on the group.
Shanhaiguan further along the road towards the west near Shanhaiguan on to the road on the 9th, where the reception guests are mostly foreign heads of state and government leaders, it is the "Qing Diaoyutai," said. Shanhai Pass Road on the 9th of an American architecture, before liber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Seventh Fleet Commander Kirk, chief of the official residence of the indoor furniture is all American manufacturers, and some are still used.
Qing Diaoyutai one across the street from the Marshall House, Marshal floor is a Japanese-style architecture, but with different Qing Diaoyutai is bold yellow walls of the "Qing style," the Republic of the Marshall 10 with five had stayed over here, it was named after Marshal floor. Legend Cultural Revolution, Jiang Qing period also lived here. Meanwhile, Princess House, Garden Song, Zhu De Villa, villas, etc. justice polymerization is very unique building.
Colorado is coming to Qing TimeTen one of the attractions, with about a morning or most of the day, if there are interested in you from the "scattered" departure brought lunch in the mall beautiful picnic about environment, bu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anitation. After lunch can be the first to walk the beach wash-water seaweed (2nd Beaches normally not open), so as not only to save a hotel only to find that a waste of time, but not the hotel attractions slaughter. Volunteer to be 26, 31, etc. by bus to the "Wusheng Road of" alight.
中文:八大關是最能體現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特點的風景區,八大關的由來是因這一帶的路名是由中國長城上的十個關隘的名字組成(由於二十年代時初建時只有八條路所以八大關的叫法一直沿用至今)。如正陽關路、山海關路等等。
八大關內樹木成蔭,繁花似錦,尤其是青島的市樹----雪松更是四季常青。八大關內的建築集中了俄、英、法、德、美、日、丹麥等20多個國家建築風格,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風格多樣的建築使這里成為電影外景的最佳選擇,如《家務清官》、《苗苗》、《13號魔窟》等40多部電影和20多部電視劇都在此拍攝,現在的很多歌星的MTV外景也選在這里,比如葉倩文、林子祥的《選擇》、《重逢》就是在八大關拍的外景。
花石樓是八大關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棟別墅,據說是1932年由一位俄羅斯人在此修建,由於是用花崗岩和鵝卵石建成,故得名花石樓。花石樓的建築風格是典型的歐洲古堡式,又融入了希臘式和羅馬式的風格,也有哥特式的建築特色。相傳解放前國民黨特務頭子戴笠曾在此住過,也有老百姓說蔣介石也在此避過難等等,解放後,花石樓成為接待中外貴賓的館舍,現已對外開放。
花石樓的旁邊是第二海水浴場,浴場由寧武關路入口處分為東西兩部分,東區更衣室前有一個涼棚,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的舊址。1957年,毛澤東主席來青島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在第二海水浴場游泳時發現這個涼棚面向大海、環境清靜而且十分寬敞,於是提議大會在這里召開,工作人員便把涼棚用竹簾圍起來,在這里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會議。
山海關路5號是日寇第二次佔領青島期間,在這里建的一座日本式別墅。該建築外牆用綠色的釉面磚裝飾,顯得格外別致,與花石樓一樣,解放後, 山海關路5號成為了中外賓客的下榻的賓館。1957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鄧小平同志在青島參加中央政治局會議時就在此下榻。
沿山海關路再向西走不遠就到了山海關路9號,這里接待的賓客大都是外國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領導人,因此有「青島釣魚台」之稱。山海關路9號是一幢美式建築,解放前是美國第七艦隊司令柯克上將的官邸,室內的傢具全部是美國製造,有的現在還在使用。
與青島釣魚台一街之隔的是元帥樓,元帥樓也是一幢日式建築,但與青島釣魚台不同的卻是紅瓦黃牆的「青島風格」,由於共和國的十大元帥中有五位曾在這里下榻過,故得名元帥樓。相傳文革時期江青也在這里住過。另外,公主樓、宋家花園、朱德別墅、義聚合別墅等等也是十分有特色的建築。
八大關是來青島必看的景點之一,用時大約一上午或大半天,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從您的「下榻處」出發時帶上午餐在八大關優美的環境里野餐一下,不過要注意保持環境衛生。吃完中飯可步行去第一海水浴場洗個海澡(第二海水浴場平時不開放),這樣不僅省去了到處找飯店浪費時間,而且不會景點的飯店宰。去八大關可以乘26、31等公交車到「武勝關路」下車。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還有中文翻譯哦~
『玖』 高分求一些介紹瑞士的英文資料,多一些,不要過於簡單,謝謝!有追加!
瑞士目錄
簡介
瑞士節日
各大城市介紹
瑞士主要名勝和景點
瑞士歷史
瑞士政治
瑞士交通
瑞士通道
[編輯本段]簡介
中文:瑞士聯邦
英文:Swiss Confederation
德文: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
法文:LA CONFEDERATION SUISSE
義大利文:CONFEDERAZIONE SVIZZERA
拉丁文:Confoedoratio Helvetica,簡稱CH
面積:41,284平方公裡面積 水域面積百分比 3.7%,位於第132位。
國旗:呈正方形。旗地為紅色,正中一個白色十字。瑞士國旗圖案的來歷眾說紛紜,其中有代表性的說法就有四種。至1848年,瑞士制定了新聯邦憲法,正式規定紅地白十字旗為瑞士聯邦國旗。白色象徵和平、公正和光明,紅色象徵著人民的勝利、幸福和熱情;國旗的整組圖案象徵國家的統一。這面國旗在1889曾作過修改,把原來的紅地白十字橫長方形改為正方形,象徵國家在外交上採取的公正和中立的政策。
國徽:為盾徽。圖案與顏色與國旗相同。
國花:火絨草
國石:水晶
國際區碼:41
貨幣:瑞士貨幣名稱為瑞士法郎,屬國際硬通貨。1瑞士法郎=100生丁。瑞士貨幣有7種面值的紙幣:10、20、50、100、200、500、1000瑞士法郎(CHF)及7種面值的硬幣:5、10、20、50生丁,1、2、5瑞士法郎。美元對瑞士法郎兌換率2000年為1:1.69,2001年為1:1.69, 2002年為1:1.56。
時差:瑞士的時間,比中國慢7小時,夏季則比中國慢6小時,因每年的3月至9月尾均採用夏令時間。而滑雪季節則是從12月中旬至5月下旬。
與中國關系:1950年9月14日,中國與瑞士建交。
人口:741.84萬(2004年),其中瑞士藉人口佔79.8%,外藉人口佔20.2%;人口密度 176/km2位於第92位;
語言:瑞士應用語言共四種:德語Deutsch、法語、義大利語Italiano及拉丁羅曼語。其中講德語的人口佔63.9%,主要在北部地區;講法語人口佔l9.5%,在西部地區;講義大利語人口佔6.6%,在南部地區;講拉丁羅曼語人口佔0.5%,在東部少數地區;講其它語言人口佔9.5%。前3種語言系官方語言,為聯邦的正式文件所採用。英語亦廣泛運用。
宗教信仰:瑞士居民主要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其中天主教徒約占信教人口總數的44.1%,基督教徒佔36.6%。另,伊斯蘭教徒約佔4.5%, 其他3.1%,無宗教者佔11.7%。
教育:教育經費在各級政府的預算中均占很大的比重(在聯邦政府預算中佔8%,在州和市鎮預算中約佔25%)。全國實行9年義務教育制。瑞士教育的特點是:初中教育普及;高中比重小、職業學校比重大;大學教學質量高。
瑞士聯邦不設教育部,聯邦一級的教育事務分別由內政部的科學與研究領導小組所轄聯邦高工系統委員會和聯邦教科司負責,同時輔以大學聯席會議、大學校長聯席會議、州教育局長聯席會議、瑞士高教中心等全國性協調機構;全國的職業教育由國民經濟部的聯邦職業教育與技術部管理。
瑞士人口雖少,但卻擁有密集的高教網,現有12所國家承認的大學,其中蘇黎士高工和洛桑高工兩所大學由聯邦掌管,另10所為州立大學。按大學所在語區分,德語區有6所:巴塞爾大學、伯爾尼大學、蘇黎士大學、蘇黎士高工、聖加侖大學和盧采恩大學;法語區有5所:日內瓦大學、洛桑大學、洛桑高工、紐沙泰爾大學、弗利堡大學;義大利語區有一所大學。大學學制一般4、5年,醫學專業為6年。瑞士大學無碩士學位,大學畢業後可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瑞士於1993年開始對高等教育進行改革,決定將全國60多所高級職業技術學校按地區合並成7所高等職業學院,該項工作於1998年完成,7所學院共有學生18000人。這一改革將使瑞士人口中擁有高等教育畢業文憑者的比例由目前的22%提高到25%。
地理概況:瑞士是位於歐洲中南部的多山內陸國。東界奧地利、列支敦斯登,南鄰義大利,西接法國,北連德國。其領土東起東經10°29'26"格勞賓登州的沙瓦拉茨峰,西至東經5°57'24"的日內瓦的尚希鎮,最南端位於北緯45°49'8",靠近提契諾州的基亞索,最北面在北緯47°48'35",系沙夫豪森州的巴爾根。南北長220.1公里,東西長348.4公里。全境分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占總面積的60%)、西北部的汝拉山脈(佔10%)、中部高原(佔30%)三個自然地形區。平均海拔約1350米,最高點是接近義大利的杜富爾峰(DUFOUR-PEAK,海拔4634米),最低點是位於提契諾州的馬祖爾湖(LAKE MAGGIORE,海拔193米)。瑞士是一個山國,山清水秀。其森林面積達12523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的30.3%。如果再加上農業、綠地面積(10166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24.6%),則全國一半以上的土地被綠地所覆蓋。瑞士是歐洲大陸三大河流發源地,有「歐洲水塔」之稱。主要河流有:萊茵河(在瑞士境內375公里,是瑞士最大的河流)、阿爾河(在瑞士境內295公里,是瑞士最長的內陸河)、羅納河(在瑞士境內264公里,是瑞士第二大內陸河)。湖泊共有1484個,其中最大的是萊蒙湖(又名日內瓦湖),面積582平方公里,最深處310米,其它有:康斯坦茨湖、紐沙泰爾湖、馬喬雷湖、四州湖、蘇黎世湖等。瑞士的河湖面積達1726平方公里,占瑞士全國面積的4.2%。瑞士地處北溫帶,地域雖小,但各地氣候差異很大。阿爾卑斯山由東向西伸展,形成了瑞士氣候的分界線。阿爾卑斯山以北受溫和潮濕的西歐海洋性氣候和冬寒夏熱的東歐大陸性氣候的交替影響,變化較大;阿爾卑斯山以南則屬地中海氣候,全年氣候宜人。瑞士年降雨量為1500毫米,但各地分布不均。年平均氣溫為8.6攝氏度。在城市中,夏季氣溫可達華氏86度(攝氏30度),空氣濕度適宜;冬季氣溫經常低於華氏32度(攝氏0度),時有下雪結冰的現象。
[編輯本段]瑞士節日
瑞士法定節日如下:
元旦:1月1日
耶穌受難日
復活節(周一)
勞動節:5月1日
耶穌升天日
聖靈降靈節(周一)
國慶節:8月1日
聖誕節:12月25日
節禮日:12月26日
[編輯本段]各大城市介紹
首都:伯爾尼,市區人口12.25萬
伯爾尼市: 伯爾尼市位於瑞士國土中間偏西,1848年聯邦憲法定為瑞士首都,又稱為「聯邦城」, 同時也是伯爾尼州的首府。面積(包括郊區)230多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2.4萬,海拔550米,位於萊茵河支流阿爾河的一個天然彎曲處,湍急的河水從三面環繞伯爾尼老城而過,形成了一個半島。傳說為給城市取名,當時的統治者扎靈根公爵決定外出打獵,以打到的第一隻野獸作為城市名,結果打死一頭熊,於是以「熊」字為該城命名。伯爾尼這一名稱是從德文「熊」字演繹而來,德語中熊一詞的發音是「拜爾」,後漸變為「伯爾尼」。「熊」自然成了伯爾尼的城徽,進而又變為伯爾尼州的標志。伯爾尼市有些古建築上至今仍留有熊的雕塑。在阿爾河東岸山崗尼德格大橋附近,還辟有熊苑,喂養著一些供遊人觀賞的熊。
伯爾尼城始建於12世紀,至18世紀建成現在規模,已有800年的歷史。伯爾尼老城原來一些木質結構的建築被中世紀的多次大火燒毀,後來重建時改為石頭結構,現仍保持完好:碎石鋪成的馬車道,街道兩旁是彼此相連的漫長拱廓,紅瓦白牆相映生輝的古老房屋,各有典故的街心噴泉彩柱,16世紀的鍾塔及始建於1421年的晚期哥特式大教堂,使伯爾尼顯得古色古香,保留著中世紀時的風貌。現主要街道已被劃為步行區,環境十分幽靜。伯爾尼老城已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名城之列。
瑞士過去在很長時間內沒有固定的首都,1848年11月28日,伯爾尼被定為瑞士聯邦首都,成為聯邦政府所在地和全國政治和外交中心。聯邦政府和聯邦議會設在阿爾河北岸銅綠色的聯邦大廈中,這是一組用花崗石建造的宮殿式的大型建築群,建於1852年-1857年。大廈左右兩翼是聯邦各部的辦公樓 ,中間圓頂下面是聯邦議會兩院的會議廳。大廈於1894-1902年進行擴建,1993年再次進行修繕,並添置了電子表決裝置。
由於市民反對噪音和地勢等原因,伯爾尼未建大型機場,僅有一小飛機場,設有通往西歐主要城市的航線。伯爾尼有通往全國各地的高速公路,也是全國鐵路樞紐之一。
二次大戰後, 伯爾尼的機械、儀表、電器、制葯、紡織、食品、建築和印刷工業逐年發展,但均系一些中小企業,在瑞士經濟中不佔重要地位。 伯爾尼主要是行政和銀行業中心,同時也是一個文化和旅遊城市。市內有古老學府之一的伯爾尼大學,建於1834年,以研究宇宙射線著稱。此外,還有歷史、自然史、藝術、兵器等不同類型的眾多博物館,伯爾尼還是萬國郵政聯盟和國際鐵路運輸總局所在地。
歷史上,許多革命活動家都曾在伯爾尼居住過。恩格斯1848年秋曾到伯爾尼指導瑞士的工人運動。列寧從1914年9月到1916年初也曾在伯爾尼附近的齊美瓦爾德和昆塔爾逗留過,並寫過不少揭露第二國際機會主義叛徒的文章。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伯爾尼聯邦專利局工作期間,業余鑽研物理學,發表了他的驚世之作「相對論」,伯爾尼將此引為驕傲,至今還保留著愛因斯坦的住所(已辟為博物館)。
瑞士其他主要城市
蘇黎世市:蘇黎世市是蘇黎世州首府,坐落在蘇黎世湖畔北岸。1997年底市區人口 33.8萬,其中外國人占 27.9%,是瑞士第一大城市,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它既是全國最大的金融和商業中心,又是瑞士重要的文化城市,交通和服務業也居全國首位。
蘇黎世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和黃金市場之一。這里集中了350餘家銀行及銀行分支機構,其中外國銀行近70家。享有盛名的蘇黎世交易所建於1876年,其成交額在西歐交易所中居前列,最高峰時有70%的證券交易在此進行。瑞士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具有全自動交易和清算系統的交易所,其先進的設備、高素質的人員為投資者提供了優良的服務。蘇黎世的黃金市場更是聞名遐邇,近年來其黃金市場的地位有所下降,六十年代曾躍為僅次於倫敦的世界第二大黃金市場。
蘇黎世地處交通要道,該市及其周圍地區工商業很早就很興盛,特別是絲綢業發展較快。現主要有機器製造、建築、紡織、化工、電子、印刷和食品加工。市中心利馬河西側的火車站大街是全城最繁華的商業街,集中了上百家銀行和眾多的高級商店,珠寶首飾、名表裘皮、高檔服裝、文物古玩琳琅滿目。
蘇黎世是瑞士國內與國際交通的樞紐,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全國最大的火車站和機場均設在這里,每天進出火車700多列;機場年客運量上千萬人次,瑞航和中國民航每周有數次航班往返於蘇黎世和北京、上海之間。
蘇黎世還是瑞士文化、教育和科研中心之一。蘇黎世湖畔的「馥勞」教堂始建於公元853年,為典型的羅馬式建築。教堂不遠處全市最美的巴羅克式建築是昔日的酒業公會。河對岸正對「馥勞」教堂的建築是蘇黎世大教堂,其一對高聳的塔樓建於15世紀,它是蘇黎世城的重要標志。市政廳則是一座華麗的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蘇黎世市有各類博物館、美術館50多處。蘇黎世聯邦高工、蘇黎世大學等院校均是舉世聞名的高等學府,我留瑞的近千名學生中約一半在上述兩校深造。瑞士國家博物館和圖書館也設在這里。列寧1916-1917年在該市從事研究工作,完成了著名的《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一書。
1982年蘇黎世市與我昆明市結為友好城市。蘇黎世對昆明市內公交、污水處理等給予了援助。
1988年我國在蘇黎世設立了總領館。
日內瓦市:日內瓦市是日內瓦州的首府,坐落在風景宜人的萊蒙湖畔。北、西、南三面與法國交界,依山傍水,景色秀麗,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最熱的七月份平均氣溫為攝氏19度,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為攝氏零度左右。1997年底,日內瓦市區人口為17.3萬,其中外籍人占 43.8%,為瑞士第二大城市。
日內瓦早在12世紀起已是歐洲的一個重要商業中心,目前是瑞士第二大金融市場,擁有120多家銀行。
日內瓦尤以國際組織所在地和國際會議城市著稱於世,與紐約、維也納並稱為聯合國城。據統計,這里的國際機構共有243個,大致分三類:第一,聯合國機構,如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貿發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第二,政府間機構,如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等;第三,非政府組織,如各國議會聯盟、保衛兒童國際聯合會、國際紅十字會等。著名的萬國宮原是國際聯盟的所在地,而今是聯合國駐歐洲總部,已成為重要的多邊外交活動中心之一,有關國際裁軍、貿易、勞工、衛生、氣象、電訊、人權等涉及世界和平、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許多重大國際會議都在這里舉行。近 130個國家在此設有常駐聯合國和其它國際組織代表。我國於1954年設立駐日內瓦總領館,1972年改為常駐聯合國日內瓦代表處和其它國際組織代表團。
1954年,周恩來總理曾率代表團參加了關於越南問題的日內瓦會議;1961年,陳毅副總理率代表團參加關於寮國問題的日內瓦會議。
日內瓦是瑞士有名的游覽勝地,有許多名勝古跡。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就誕生在老城一座古老的住宅里。英國詩人拜倫1816年曾住在科洛尼區一棟名為迪奧大迪的別墅里。在這別墅不遠處,是英國浪漫詩人雪萊的舊居。
日內瓦市內值得一游的有:著名的宗教改革國際紀念碑、聖-皮埃爾大教堂、大劇院、藝術與歷史博物館、日內瓦大學等,在晴朗的日子裡泛舟萊蒙湖,更是別有一番情趣。
巴塞爾市:巴塞爾市位於瑞士、法國和德國的三國交界處,面積37平方公里,市區人口 17.l萬,系全國第三大城市。因萊茵河之故,中世紀的巴塞爾曾對歐洲貿易起過重要作用,1833年因城鄉戰爭而分裂為北部的巴塞爾(市)和南部的巴塞爾(鄉)兩個半州。
自19世紀初起,巴塞爾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工業城市。現在的工業主要有化工醫葯、機械、水泥、紡織、食品、鍾表、冶金等。世界著名的諾華、羅氏等化工集團都設在巴塞爾,使它成為瑞士化學工業中心。在這兩家集團就業的職工幾乎佔全市就業人口的一半。
巴塞爾:也是瑞士重要的金融市場之一,是國際清算銀行和國際重建與發展銀行的所在地,也是避暑的好地方。
巴塞爾既是瑞士的鐵路樞紐,也是瑞士唯一通向海洋的河運港口,年貨物吞吐量占瑞士全部外貿貨運量的一半。
巴塞爾大學是瑞士最古老的大學,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哥特式的巴塞爾大教堂建於14世紀,宏偉挺拔,別具一格。聖馬丁教堂則是11世紀至14世紀的建築。
巴塞爾市政廳建於16世紀,赭紅色的高大門牆上,有瑞士古代著名畫家繪制的精美彩畫。市內的金星飯店是瑞士全國最古老的飯店,建於1412年,繪有晚期哥特式的彩色圖案。巴塞爾美術博物館在歐洲頗負盛名,館內陳列有瑞士中世紀著名畫家和雕塑家的作品和大批現代畫。地處市中心的巴塞爾博覽會共有 4個大型展覽館,室內展區面積為14萬平方米,露天展區面積為1萬平米。每年春季都要舉辦國際博覽會。1984年建成的巴塞爾廣播電視塔高達250米,是瑞士目前最高的建築物。
洛桑市:洛桑是沃州的首府,位於萊蒙湖畔。市區人口12萬,主要講法語,是瑞士第五大城市。
洛桑,一種解釋為「水流」,另一解釋意為「石頭」。中世紀時洛桑已成為這個地區的政治、經濟和宗教中心。1803年由沃州議會決定成為沃州的首府。
19世紀末,鐵路的出現使洛桑成為瑞士法語區最重要的交通樞紐。洛桑是沃州工業的集中地,主要工業有精密機械、化工、食品、印刷等。
洛桑除有兩所大學(洛桑聯邦高工和洛桑大學)外,還有高等貿易學校、音樂學院、師范學校等。洛桑酒店管理學校在世界上頗有名氣。
洛桑氣候溫和,依山傍水,風景宜人,是瑞士的游覽勝地之一,旅遊業是該地收入的重要來源。主要游覽地有12世紀的哥特式大教堂?ツ岡骸?3世紀的聖-弗郎索瓦教堂、市政廳、14世紀的聖-梅爾城堡、自然療養站,19世紀修建的呂密納爾宮內常年展出大量收藏品。該市西部韋迪區的羅馬博物館收藏著有關古羅馬港口盧佐納的文物。此外還有古城博物館、沃州歷史博物館、美術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等。
自1874年瑞士聯邦憲法規定洛桑為聯邦最高司法機構所在地以來,聯邦法院就一直設在此地。
洛桑曾是外國流亡者聚集的城市。如法國的瑪麗•路易絲皇後、拿破崙的三個兄弟、義大利燒炭黨人、還有俄國的革命者和後來的白俄等。許多歷史文化名人也曾在此逗留,如密支凱維茨、雪萊、拜倫、狄更斯、大仲馬、雨果等。
洛桑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總部(IOC)的所在地,並建有奧林匹克博物館。
盧塞恩市:盧塞恩市是盧塞恩州的首府,位於瑞士中部高原,在盧塞恩湖的西北、蘇黎世西南端,羅伊斯河穿城而過。人口約 7萬,主要講德語。盧塞恩原是一個漁村,8世紀建城,l178年建市,1230年聖哥達隧道開通後,成為聯接中歐和南歐的重要交通樞紐和萊茵河與倫巴第之間的重要貿易中心,有木材加工、化學、機械和紡織等工業。
盧塞恩自然景色優美,旅遊業相當發達,是瑞士的療養、旅遊勝地。河右岸老城與河左岸新城之間有7座橋梁相連,其中兩座古代木橋形飾精美。最大的木橋和與其相連的水塔建於 1300年,是歐洲最古老的木橋,以其歷史和美學價值成為該市的象徵和瑞士人的驕傲,可惜這座木橋於1993年一夜之間被大火焚壞,次年重新修復。老城內有 14世紀的城牆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老市政廳(1602—1606)、歷史博物館、交通博物館等。市內的冰川公園里有兩萬年前冰川的遺跡和關於冰川時期的展覽。在希爾斯廣場可以尋覓到德國詩人歌德的故居。
[編輯本段]瑞士主要名勝和景點
萬國宮:
萬國宮過去是國際聯盟的所在地,而今是聯合國駐日內瓦辦事處的總部。它是日內瓦作為一個國際城市的象徵,也是世界近代史的一個縮影。
萬國宮萬國宮坐落在阿麗亞娜公園內,阿麗亞娜公園地處萊蒙湖右岸的丘陵地帶上,佔地面積25公頃(約合375畝)。站在園內高處可以俯瞰萊蒙湖,遙望歐洲最高的山峰勃朗峰。這座公園原為勒維利奧家族的私產,居斯塔夫?勒維利奧是這一家族的最後一代,他是一位作家,也是藝術品收藏家,他的母親叫阿麗亞娜。當他母親亡故以後,他把園子取名為阿麗亞娜,以表示對母親的懷念。園中還有一個阿麗亞娜博物館,是勒維利奧為存放他所收藏的中國和日本的大量瓷器而建造的。1890年,居斯塔夫?勒維利奧在臨死前將阿麗亞娜公園和阿麗亞娜博物館遺贈給日內瓦市。在其遺囑中有三個規定:一、他死後,陵墓要修建在這個園內,日內瓦市政府必須永遠負責保護和維修,不得毀壞;二、阿麗亞娜公園不能為私人所有,必須向公眾開放;三、按照勒維利奧家族的傳統,在園內要繼續飼養孔雀。日內瓦市政府同意並遵守這三條規定。當年享有對阿麗亞娜公園的使用權的「國聯」和現在的聯合國駐日內瓦辦事處也同意恪守這三條規定。
萬國宮於1929年由「國聯」著手興建,當時曾有360名設計師參與設計。「國聯」挑選了五名最佳建築師,其中最主要的是義大利人卡洛布?羅奇和法國人雅克?卡呂。歷時七年,大廈於1936年落成。
建成後的「國聯」大廈——萬國宮,佔地面積18600平方米,整個建築面積比著名的凡爾賽宮還要大。
聯合國成立以後,將其駐日內瓦辦事處設在萬國宮。1969年,聯合國決定擴建萬國宮,由秘書長吳丹奠基,在萬國宮北側動工興建新翼。為了使新翼能與老樓的建築風格和阿里亞娜公園的自然環境相協調,同時又能符合實際的需要,由英、法、意三國的建築師組成的設計委員會仔細選擇了設計方案,並採用現代化的建築材料和技術,歷時五年方始建成。1973年,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主持落成典禮。新建的樓翼設計新穎,造型優美,與原來的國聯大廈十分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新建的樓翼通過一條空中走廊即「天橋」與老樓相銜接。無論從它的線條、高度或是整個外形來看,它同萬國官的老樓都相配得體,可以說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擴建後的萬國官共有50個門,總長度為575米,佔地面積為32600平方米,共有辦公室1600個和大小會議室34個,總的空間容量是820,000立方米,樓面面積是32,000平方米。
原萬國宮呈雙馬蹄形,一個對著萊蒙湖,一個對著汝拉山。朝向湖面這一側馬蹄形的三翼建築結構主要包括:
一、左翼圖書館,這個圖書館是「國聯」在建造萬國宮時用美國人約翰 D 洛克菲勤捐贈的二百萬美元建立起來的。目前共藏書一百萬冊,另有各國出版的各種期刊一萬種,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性圖書館。館內有寬敞的閱覽室,還有一個國際聯盟展覽館,展出「國聯」的歷史文獻、圖片和實物。此外,圖書館還收藏有世界各國的政界要人與聯合國之間往來的親筆信和各種手稿。這些重要的文獻都集中在二樓一個專門的陳列室內。事實上,萬國宮之所以坐落在這兒,正是由於這圖書館的緣故。原來計劃將萬國宮建在「國聯」所擁有的一塊地面上,即現在的臨湖「休憩公園」,當初也沒有建造這樣一座大型圖書館的計劃。
二、右翼理事樓,理事廳是萬國官里最漂亮的一個大廳,又名西班牙廳,因為廳內的大型壁畫是西班牙名畫家約瑟?馬利亞?塞爾特的作品。 19341936年間,塞爾特在他巴黎的畫室里用了整整兩年的時間,才完成這一組不朽的名作。畫面呈金色與深褐色,畫的主題是:正義、力量、和平、法律與智慧。
理事會議廳不僅是萬國官里最漂亮的一個廳,而且也是一個重要的會議廳。按照聯合國不成文的規定,凡涉及到國際安全問題的會議,或者比較緊急的會議,均在理事會議廳召開。 1954年,周總理親自參加的印支會議就是在這個大廳舉行的。理事廳能容納500人,它的特色之一是能夠按照每次會議的需要調整會議桌的位置。
三、中間部分是大會堂,大會堂前面的大過道實際上是一間休息廳,十分寬敞高大,是「國聯」用各成員國贈送的材料建造的。牆上淺綠色的大理石是瑞典的,深綠色的是義大利的,朱紅色的地板大理石是芬蘭的,地板上的黑白大理石裝飾是比利時的。過廳的牆上懸掛著兩幅大型壁畫,是萬國宮的主要設計者之一雅克?卡呂的夫人繪制的。內容取自《聖經》上的故事,一幅象徵著戰爭,一幅象徵著和平。
大會堂與巴黎歌劇院一樣大,內有兩千個席位,另有同聲傳譯席、記者席和觀眾席。1962年聯合國曾進行擴建和裝修。歷史上這里曾舉行過許多重要會議。現在,聯合國的一些大型會議如裁軍、海洋法會議等均在此舉行;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的年會,也都在大會議廳里召開。
大會堂的兩側另有二十二個會議廳,大小不等。最小的有五十個席位,最大的有三百個席位。若留心觀察一下這些會議廳,便會發現它們的內部裝飾風格迥然不同。原來,這二十二個會議廳由「國聯」的部分創始國負責裝飾,每個國家負責一個,所以才形成了在風格上的千差萬別。
『拾』 蘇黎世各個著名景點的英文及英文介紹
1.Saint Peter's Basilica
The International Church of Milan is a Bible believing English language fellowship established by men and women seeking to know God and to make Him known. We exist to love, to trust and to make God』s truth known. We love the Lord with all we』ve got – heart, soul, mind and strength – and love others as Christ loves us. We trust Him as our salvation, our provider, and the One who works in us to make us like Him. We teach the truth of God as we find it in His Word, to as many as we possibly can.St. Peter's of Rome Commentary
"St. Peter's, the most magnificent church in Christendom and the fruit of many talents, soars triumphantly above the Vatican Hill. For nearly 150 years, a succession of popes entertained the idea of glorifying the shrine of their patron saint."
2.市政廳(Rathaus 3 .車站街(Bahnhofstrasse) 4.瑞士國家博物館(Schweizerische Landes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