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武漢黃鶴樓內景點介紹

武漢黃鶴樓內景點介紹

發布時間: 2021-01-12 09:10:56

1. 你能簡單介紹一下武漢市黃鶴樓這個景點的特色嗎

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南嶽陽的岳陽樓,以及湖北武漢的黃鶴樓,這三座景點可以說是最有文化和詩書氣息的景點了,唐代才子王勃在滕王閣留下了千古名句,北宋詩人范仲淹在岳陽樓抒發感慨,今天我們要去的黃鶴樓更是招徠過無數的才子,在這里流傳出無數的名句詩篇。武漢市雖然在年初的時候備受重創,但是作為湖北省的省會城市,更是一個省的精神支撐,經歷過了那段煎熬的時期便再次重生了,以更加充滿活力與朝氣的面貌迎接著大家。下面就跟著小編來武漢最有人氣的景點黃鶴樓來看看景色,學學歷史吧。


無論是湖北省還是武漢市,都需要我們伸出援助之手去幫助他們重新回到當年輝煌的巔峰,如果今後有機會去武漢旅遊的話,黃鶴樓必是第一值得打卡紀念的地點,畢竟這座名勝古跡接待4800萬遊客已經證明了它的魅力。

2. 黃鶴樓名勝景點有哪些

武漢黃鶴樓周邊景點: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武漢植物園、鵝池、岳飛銅像內,木蘭天池,容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武漢國民政府舊址,木蘭山,九峰山森林公園,木蘭八景、曇花林,農耕年華,古琴台,武漢市博物館,武漢大學,晴川閣,楚河漢街,華中師范大學,武漢歡樂谷。

3. 黃鶴樓的景點和特點

黃鶴樓位於武漢市蛇山的黃鶴磯頭,面對鸚鵡洲,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內山東蓬萊閣合稱中國四大名容樓。
黃鶴樓的建築特色,是各層大小屋頂,交錯重疊,翹角飛舉,彷彿是展翅欲飛的鶴翼。樓層內外繪有仙鶴為主體,雲紋、花草、龍鳳為陪襯的圖案。第一層大廳的正面牆壁,是一幅表現「白雲黃鶴」為主題的巨大陶瓷壁畫。四周空間陳列歷代有關黃鶴樓的重要文獻、著名詩詞的景印本,以及歷代黃鶴樓繪畫的復製品。2至5層的大廳都有其不同的主題,在布局、裝飾、陳列上都各有特色。周邊景點: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 岳飛銅像 素山寺國家森林公園 武漢植物園 珞珈山

4. 武漢 黃鶴樓有哪些景點

如果你只在黃鶴樓一帶的話,可以走到旁邊的司門口買東西,那是武昌的老商業街,司門口裡有個戶部巷是武漢早點類小吃聚集的地方,黃鶴樓下有個紅樓是當年辛亥革命起義的地方可以去參觀哈,紅樓旁邊是湖北劇院,要是碰上大型演出可以去看,如果到了晚上你就從司門口走到武昌的江邊,那是武昌的江灘,雖然沒有漢口的大,但是離長江大橋很近,夜景很漂亮,江風很舒服,還可以隔江看到對岸漢口的繁華,或者直接就在那裡花1.5元坐個船到漢口來,感受一下78十年代武漢人大多數人都靠坐船過江的感覺,十來分鍾就到了對岸,下了船直接就是漢口最繁華的江漢路了可以逛逛,旁邊的沿江大道全部都是當年殖民的租界,都是歐式的老房子,很有感覺。還有或者你就在黃鶴樓下打個的過長江大橋,一下橋就是漢陽的古琴台,當年俞伯牙鍾子期摔琴謝知音的地方,現在哪裡是月湖風景區很漂亮,湖中是武漢的琴台大劇院,很多歌劇都在這里上演。

5. 武漢黃鶴樓公園景點

剛到黃鶴樓下的我們十分的困惑,進去呢還是就在黃鶴樓門口照張相片呢?斟酌之下我專們還是決定進去.剛走近黃鶴樓屬的時候,我們十分的驚訝,都爭著要拍照片,因為只有靠近了才知道,原來近看的黃鶴樓是這么的雄偉.我們一時間就在黃鶴樓底下拍了N張照片,又欣喜又激動。

黃鶴樓公園門口的「天下江山第一樓「,氣勢磅礴,雄渾有力。 到了上面,發現了黃鶴樓,樓的頂端南面有4個大字,看起來好像是"席捲乾坤"。裡面的奇石館以及千禧大鍾等等景點,偶們都是走馬觀花看了看。因為已經有些累了。

你到 同*程*網} 去看看吧, 那邊訂票也很便宜,我就在那訂的。希望能幫到你哦。

6. 黃鶴樓里的景點介紹,急急急!

毛澤東詞亭於1992年建成,在南樓東南側,黃鶴樓東南206米,白雲閣西南90米處,坐北朝南,長寬各6.6米,高9.5米,為四角攢尖重檐舒翼,亭中央矗立一高3.2米,寬1.8米的大型青石碑,南北兩面分別鐫有毛澤東1927年春登蛇山時填寫的《菩薩蠻.黃鶴樓》和1956年6月暢游長江後填寫的《水調歌頭.游泳》。1918~1922年,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在去北京、上海及返湘途中,曾5次在漢停留,住在蛇山腳下的黃土坡、橫街頭,與惲代英、陳潭秋等人晤談,探討中國的出路。1926年國共合作時期,毛澤東作為中共中央農委書記、國民黨中執委候補委員兼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常務委員於年底由滬來漢,考察長江流域的農民運動情況,並於次年春在奧略樓下首的武昌黌巷(今紅巷)舉辦中國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不久,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政變,武漢國民政府汪精衛等亦策劃「分共」。毛澤東看到形勢的危險性,於4月27日向在武漢召開的中共五大會議提交了「迅速解決農民急需解決的土地問題,建立農村革命政權,大力發展農民武裝」的書面意見,但中央委員會未將其提交大會討論,並將毛澤東排斥於大會領導層之外,剝奪其表決權。一種回天無力的蒼涼、悲愴、痛楚在他的心中浸漫開來。暮春時節的一天,毛澤東穿過擁擠嘈雜的街道,登上蛇山,在黃鶴樓故址前盤桓,只見樓台傾圮,滿目荒涼,隔江望去,煙雨朦朧,唯獨龜、蛇兩山雄峙,大江東去,從眼前的景物想到目前嚴酷的政治現實,一首《菩薩蠻·黃鶴樓》從詩人的胸臆間流出: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詩碑廊位於黃鶴樓東南210米、白雲閣西南130米處,環繞公園南區鵝池四周。為區別於古碑廊而定名的詩碑廊,是公園重要的文化景區,碑刻內容為當代國內書畫名家書寫的歷代名人吟詠黃鶴樓的詩詞名句(亦有部分當代詩作)。碑牆上共嵌有石碑124方。它們均是從黃鶴樓重建開放以來書法家饋贈的墨跡中挑選出來,並根據真跡描摹鐫刻的。這些風格各異,情趣盎然的作品或瀟灑古樸,或雍容典雅,或雄渾厚重,或雋逸瑰奇。其中有知名書畫家李可染、邵宇、沈鵬、尹瘦石、董壽平、歐陽中石、陸儼少、趙少昂、劉藝、劉炳森等的手跡。這些石碑所鐫刻的文體有詩詞名句,也有聯語、駢文;書法則是楷、草、行、篆、隸兼備;刻工也各具特色,精雕細鑿,體現出書家風格,給人以歷史知識和藝術享受。詩碑廊中還留有20方空碑,以為將來佳作預留一席之地。這條於1985~1986年歷時兩年建成的游廊式碑廊,全長約200米,穿過公園南大門和兩座圓形拱門,既節省空間,又自然隨和。碑廊寬2.6米,高3.8米,上為尖頂屋檐,廊的內環每2.8米便立有一根廊柱,柱的上方有小花格裝飾,下方為可供遊人歇息的石條欄桿。整個碑廊黑瓦白牆,盡顯江南風格,既古樸,又典雅;配上分別選自大冶的青石和崇陽的黑青石,更為莊重、和諧。 九九歸鶴圖浮雕在黃鶴樓東南240米處,位於景區白龍池邊,是國內最大的室外花崗岩浮雕。整個雕塑呈紅色,99隻仙鶴呈現種種不同的舞姿。浮雕依蛇山山勢呈不等距Z形,全長38.4米,高4.8米,雲蒸霞蔚,日月同輝,江流不息,生機盎然。99隻不同動態的仙鶴,和諧分布在松、竹、海、靈芝、流水、岩石、雲霞中。《九九歸鶴圖》浮雕 在黃鶴樓東南240米、白雲閣西南85米處。位於黃鶴樓公園白龍池邊,是國內最大的室外花崗岩浮雕。整個雕塑呈紅色,極為突出、醒目,畫面生動,逼真傳神,99隻仙鶴呈現著各種不同的舞姿。為什麼是99隻呢?據說加上當年神仙駕馭的黃鶴,就湊成了100隻;而現代黃鶴樓的建成,距同治樓被毀的時間,恰好100年,兩個100,反映了好事成雙的傳統思維定式,包含著「黃鶴百年歸」的寓意。「歸鶴」二字系雕塑家劉開渠題寫。浮雕依蛇山山勢,呈不等距Z形。全長38.4米,高4.8米,總面積達184.32平方米,總重量約240噸,由343塊長寬各為80厘米、厚30厘米的棗紅色花崗石鑲嵌拼接組成。整個浮雕畫面給人以朝氣蓬勃的氣韻,雲衢霞蔚,日月同輝,江流不息,生機盎然;99隻不同動態的仙鶴,或棲,或舞,或鳴,或戲,或翔,無一重復,和諧地分布在松、竹、梅、靈芝、流水、岩石、雲霞中,象徵黃鶴歸來的各種姿態。 擱筆亭 位於公園南區,在黃鶴樓以東132米、白雲閣以西南159米處。亭名取自盛唐時期黃鶴樓上「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崔顥,唐玄宗天寶年間為司勛員外郎,人稱崔司勛。他從邊地歸來游武昌時,在黃鶴樓上寫下了七律《黃鶴樓》。此亭清同治年間毀於兵燹。 據傳,號冠「斗酒詩無敵」的詩仙李白不久也登上黃鶴樓,被壯觀的景色所陶醉,詩興大發正欲題詩,見到壁上崔顥的題詩,遂擱筆,並發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浩嘆。崔顥《黃鶴樓》—詩竟令李白折服擱筆,很快為人傳涌,一時注家蜂起,黃鶴樓的聲名傳揚得更為久遠。不僅該樓又被稱為「崔氏樓」,武漢被喻為「白雲黃鶴的地方」,崔顥也因之蜚聲詩壇。南宋嚴羽在《滄浪詩話》中稱:「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白雲閣歷史上曾是南樓的別稱,其淵源可追溯至公元4世紀的東晉(參見《園林勝景·樓閣·南樓》)。唐代詩人崔顥「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的詩句,抒發了遠方遊子的懷鄉之情,崔詩一出,歷代不少著名詩人紛紛以「白雲」人詩,為這座文化名樓著色添彩。毛澤東即有「白雲黃鶴之鄉」的名句,郭沫若也有「白雲千載意,黃鶴為低回」的詩作。 舊時有白雲樓、安遠樓、瑰月樓、楚觀樓諸稱,它與黃鶴樓、頭陀寺、北榭並稱為古時蛇山四大樓台。現樓系1985年重建,位於公園南區黃鶴樓東南185米處。南樓背山面南,上下2層,鋼筋水泥仿磚木結構,歇山式頂,重檐飛角,青瓦朱楹,前加抱復,6圓柱,軒敞明潔。樓前有一棵百年古樹,給南樓平添古樸之色。南樓的文化淵源可追溯到東晉。晉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34年),荊州刺史陶侃病逝,庾亮代鎮武昌,任西征將軍。據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載,庾亮秋夜登武昌南樓,與僚佐們灑落不拘地談笑。這個故事被後人引為佳話,同時也成為南樓文化的濫觴。不過,當時庾亮所登的南樓不在武昌蛇山,而在今湖北省鄂州市中心的古樓街。南樓始建年代無考,其興廢沿革及其名稱變更,地方誌書和古代的一些詩文中有所記載。它的誕生至遲不晚於唐代。據元惠宗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宋民望《重修南樓記》載:「樓之建雖在武昌置郡(公元279年)後,南之名已定於歧豐肇夏之初矣!」最早將南樓人詩的是李白,曾寫過「清景南樓夜,風流在武昌」的詩句。詩人杜牧在其《南樓夜》詩中寫道「玉管金樽夜不休,如悲晝短惜年流,歌聲裊裊澈清夜,月色娟娟當翠樓」,那時的南樓只能是黃鶴樓旁遊客娛樂的場所。 希望採納!

7. 武漢黃鶴樓景區介紹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志性建築,與晴川閣、古琴台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國時期該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游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

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

(7)武漢黃鶴樓內景點介紹擴展閱讀

黃鶴樓名稱來歷:黃鶴樓為何以「黃鶴」為名,一說是原樓建在黃鵠磯上,後人念「鵠」為「鶴」,以訛傳訛,口口相證遂成事實。一說便是帶有神異色彩的「仙人黃鶴」傳說。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神仙之說,有關黃鶴樓的仙話也在專談「怪力亂神」志怪小說發展的背景下形成。

跨鶴之仙的傳說,最早出現在南朝科學家祖沖之的筆下。他的《述異記》中的「駕鶴之賓」,後被魯迅輯錄在《古小說鉤沉》里:還有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

據傳說,此地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隻鶴,告之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十年,道士復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雲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

8. 詳細介紹武漢的名勝古跡。

東湖

東湖公園位於湖北武昌東郊,它的前身是著名聲樂教育家周筱燕女士家的「海光農圃」,解放以後被辟為公園,1982年該區被國家國務院列為省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東湖湖岸曲折,婀娜生姿,其面積是杭州西湖的六倍。碧波萬頃、青山環繞、山水交融的美麗景觀是東湖風景區的真實寫照,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於1954年春天視察東湖時曾題詞:「東湖暫讓西湖好,今後將比西湖強。」。園內分為聽濤、磨山、落雁、白馬、珞洪、吹笛六大景區,主要景點有寓言園、音樂噴泉、行吟閣、長天樓、九女墩、湖光閣、水天一色、曲堤凌波等。從湖邊的各個碼頭上能乘船去湖對面的磨山植物園遊玩。
東湖還有著豐富的植物資源,園中有大片的水杉林,而且這里的「春蘭、夏荷、秋桂和冬梅」也非常有名。
交通: 乘公汽14路,63路、501路,701路,電車8路,市內旅遊專線1路
門票: 磨山景區 40元
聽濤景區 30元

歸元寺
武漢的佛教名寺歸元禪寺,為清順治15年(1658年)由白光法師興建,取「歸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門」的佛偈而命名,其與寶通寺、蓮溪寺、正覺寺合稱武漢四大叢林(叢林意為「眾僧聚居一處有如眾木相依為林」)。
寺廟坐落在武漢市漢陽區翠微路西端,佔地46900平方米,殿舍200餘間,廟里的建築、佛教經典以及各種佛像歷經「文革」浩劫而完整保留了下來,其中羅漢堂供奉的500尊金身羅漢為該寺的重點特色之一。
歸元寺以建築完美、雕塑絕妙、珍藏豐富而聲震佛門,港澳同胞、海外僑胞以及許多外國遊客包括各國政要如柬埔寨西哈努克國王、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日本首相中曾康弘等都曾先後來此觀賞,並分別向該寺贈送禮品。
交通:可以乘旅遊一號線。
門票:平時10元;五一(1-7號)、十一(1-7號),春節(正月初一-初七)20元;正月三十、正月初八、正月十五晚上開放40元。
小貼士:歸元寺里做的素齋很有名,到了那兒一定得嘗嘗。

黃鶴樓

武昌蛇山上的黃鶴樓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此樓始建於公元223年,歷史上的黃鶴樓由主樓、配亭、軒廊、牌坊、詩碑廊、古肆商業街組成。歷代名士崔顥、李白、白居易、賈島、陸游、楊慎、張居正等,都先後到這里吟詩作賦,其中崔顥的千古佳作《黃鶴樓》詩使黃鶴樓名揚天下。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最後一座建於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1981年10月武漢政府重建黃鶴樓,1985年6月落成,高大雄偉、金碧輝煌,是武漢市的標志性建築。
武漢長江大橋雄踞於黃鶴樓前,與它隔長江相望的則是高24層的晴川飯店和龜山上的電視塔,這組建築交相輝映,使江城大為增色。
交通:旅遊一號線、64路、36路、12路、49路、15路及各路經長江大橋的公交車均能抵達。
門票:50元

古琴台
又名伯牙台,位於漢陽龜山西麓,月湖東畔,是為紀念俞伯牙彈琴遇知音鍾子期而修建的紀念性建築。相傳,古時有位名叫俞伯牙的琴師曾在此彈琴,抒發情懷,樵夫鍾子期聽懂其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二人遂結為知己。後來,鍾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不已,在友人墓前將琴摔碎,從此不再彈琴。「知音」典故由此而來。古琴台是後人為紀念這一對摯友而建。
它始建於北宋,歷代毀建多次。現在的主體建築為單檐歇山頂,前加抱廈式殿堂,堂前漢白玉方形石台,傳為伯牙撫琴處。「琴台」二字傳為北宋書法家米芾手跡,台壁上鑲嵌有「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浮雕生動逼真。整個建築群精巧雅緻,保留當年古建築風貌,三面環水,遙對龜山。

龜山
古名翼際山,位於漢陽的長江邊上,它的一邊又有漢水流過,另一邊則有兩個美麗的小湖泊,江對岸就是武昌蛇山,視野十分優美。 龜山在歷史上就是有名的游覽勝地,從山的東麓拾級而上,可瞻仰辛亥革命領導人之一的黃興銅像。順山脊行百餘步就踏進瞭望江亭,這里是觀賞長江的最佳這處。山頂上矗立著湖北廣播電視塔,坐在塔上的旋轉餐廳里可環視三鎮全貌。
龜山上的其他名勝還有三國城、關王廟、桃花洞、向警予烈士墓等等。
交通:旅遊一號線可分別到達龜山的東西兩端。
門票:3元
小貼士:早上八點以前進山是不需要買門票的。

寶通寺
寶通寺位於武昌洪山南麓,殿宇亭樓,依山勢而建,宏偉壯麗,為荊楚名剎。
寺內現存建築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至光緒五年(1879年)間重建的。其建築特點是所有建築皆隨山勢而起伏,隱現自然,層迭有致,掩映於蒼松翠柏之間,殿閣庄嚴古樸,蔚為壯觀。寺內較有名的建築是 洪山寶塔。
該寺素以寺內有三眼泉水以及山上多奇石而著稱,寺院後山還有許多古樹,相傳南宋民族英雄岳飛在該地駐軍時植過松樹,名「岳松」,明末被砍伐,清同治年間在原地又植松樹多株,長成後仍稱岳松,現尚存八株。
近幾年來寺內建築逐漸恢復,山門上有趙朴初題寫的寶通禪寺四個溜金大字,院牆亦粉刷一新,現已對遊人開放。值得一提的是,寺院內所設素餐館的菜譜和一般餐館無二,只不過全是素菜,美味可口,遠近享有盛名。
門票:國內遊客2元/人,外賓4元/人。
交通:在市區內乘608、519、557等到洪山站下車即到。

到了武漢一定要吃到這四樣東西:蔡林記的熱乾麵、老通城的三鮮豆皮、小桃園的瓦罐雞湯、四季美的湯包,這四家店都開在漢口的商業鬧市區,而且還開了不少分店,只要一打聽,每個武漢人都會很熱情地給你指路。此外,漢陽歸元寺里的素菜館也很有名。
武漢比較著名的家常菜有排骨湯和清蒸武昌魚,前者是用那種黑黑的大瓦鍋,將新鮮的排骨和蓮藕、海帶一起煨幾個小時,在沒有藕的季節則以土豆代之,這種湯醇白鮮香,十分好喝;吃武昌魚時請注意一定要吃清蒸的活魚,那樣才能品出正宗武昌魚的鮮味。

提示:武昌區的彭劉楊路(離黃鶴樓很近)上的武昌酒樓以烹制武昌魚著稱,可以去嘗一嘗。

如果以上那些你都不太感興趣的話,建議你去市效轉轉,黃陂---------木蘭天池 門票 40元 來回車費30元 或者古門風景區,木蘭山都不錯,你們可以在那玩一天,早上早一點出發,自已帶點干糧和水人均消費不過百元.

9. 黃鶴樓旅遊景點的導游詞

黃鶴樓導游詞
遊客朋友們,你們好,首先我代表武漢旅行社歡迎大家的到來!能和大家相逢在這美麗的江城並和大家一起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我感到十分的榮幸。我是武漢旅行社導游員**,大家可以叫我小李或李導,這是我們司機王師傅,王師傅開車十幾年,有很高的水平和豐富的經驗,大家可以放心欣賞窗外的風景。在接下來的時間將由我們兩個為大家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大家如果在旅途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可以盡管提出來,我們會盡量想辦法替您解決。希望我和王師傅的服務使您在這次旅途中感到開心,愉快。
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號稱天下第一樓的黃鶴樓。黃鶴樓,位於長江南岸,武昌蛇山之巔,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即公元223年,距今天已有1700多年歷史了。黃鶴樓雖然歷史悠久卻是歷經滄桑,屢建屢毀,歷史上最後一座黃鶴樓也叫同治樓於清光緒十年即1884年毀於火災。
我們今天要去的黃鶴樓,是於1981年動工修建,以清朝同治樓為藍本,用鋼筋混泥土框架仿木結構的現代工藝和現代材料於1985年6月建成開放的,說到這樓可以用五個字概括其特點:高、奇、險、美、妙。高就高在山高樓更高,上刺青雲與雲霞比翼:奇就奇在神仙駕鶴,神化流傳;險就險在臨江而立;美就美在武漢風光盡收眼底;妙就妙在文人墨客,逸事流傳。說了這么多,我想大家也有點迫不及待了吧。正好,大家看,窗外就是黃鶴樓景區了,請大家隨我一同下車去游覽。各位遊客朋友們,在游覽完黃鶴樓公園南區的景點,品味了黃鶴樓深厚的文化底蘊之後,我們到了黃鶴樓的內部大廳。

黃鶴樓的內部設計頗具匠心,五個大廳具有不同的文化層面,分別由神話傳說、歷史沿革、人文薈萃、傳統風韻,三楚精神構成。黃河樓第一層樓大廳的藝術主題是「神話」。我們可以看到,大廳分前後兩廳,前廳迎面的這副壁畫名為《白雲黃鶴圖》,此副壁畫取材於《駕鶴登仙》的古代神話,兼取唐詩「昔人已乘黃鶴去」之意。大家請看,在畫面上有一位仙者駕著黃鶴騰空而起,他口吹玉笛,俯視人間,好象離去,又似歸來。畫面下方繪有清代形制的黃鶴樓,樓前人群浮動,或把酒吟詩,或載歌載舞,有如送別,又似接風。天上人間,渾然一體,洋溢著神奇而浪漫的氣氛。

好,現在請大家隨我繼續往上參觀。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並非二樓,而是一樓與二樓之間的夾層,俗稱跑馬廊。這樣的跑馬廊每兩層之間都有,大家可以算一下,黃鶴樓本有五層,再加上每兩層之間的跑馬廊,內部一共有九層,因此,黃鶴樓又有了外五內九的建築結構。這里陳列著歷史上的名人字畫,大家可以欣賞一下。
神話傳說固然美妙,但歷史卻是主宰黃鶴樓命運的真正動力,請大家隨我上二樓參觀,二樓大廳主要介紹的是黃鶴樓的歷史,這邊牆壁上是《黃鶴樓記》,它鑲嵌在崇陽縣出產的大副青石板上,有唐代的閻伯理撰寫,當代書法家王遐舉書。二樓大廳中還陳列有唐、宋、元、明、清及現代黃鶴樓的六座模型。黃鶴樓素有「千古名樓」、「天下絕景」之譽,不同的時代,由於社會生活的需要不同,科學技術的不同,自然會產生不同的建築形式和風格。

您瞧,這座唐朝的黃鶴樓,一樓和城相連,外看只有兩層,整體結構比較簡潔粗獷,給人一種古樸雄渾的感覺。再看一下宋代的樓,由樓、台、軒、廊四部分構成,每層翹首重檐,飛達四敞,展現了宋代精緻俊逸的藝術風格。元代的形式延續了宋代的風格,明代則依然是兩層。請看這邊清朝的黃鶴樓,它分三層,第一層有12個檐,代表著一天的12個時辰,第二層12個檐,代表著一年有12個月,第三層有24個檐,代表著一年的24個節氣。能將中國的天文歷法融入其中,是它最神奇之處了。最後一座就是現在的黃鶴樓了。
任何一件藝術品或者文物,都離不開人文的氣息,黃鶴樓當然也不例外。現在我們就到黃鶴樓三樓大廳來品位它的人文主題。大廳內陳列著一組大型陶瓷壁畫《人文薈萃流千古》,再現了歷史上著名人物來黃鶴樓吟詩作賦的情景。看到如此眾多的著名詩人環立在側,如真人大小,神態栩栩如生,大家一定都會感到黃鶴樓真不愧人文薈萃、百家爭鳴吧!看了這么多優美的文學作品,您一定還沉浸在悠遠的意境中吧!
請大家走出思路,繼續我們的游覽。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們現在到了黃鶴樓的最高處五樓的跑馬廊。從這里放眼望去,西面長江浩浩盪盪直奔東海,長江漢水涇渭分明,江對岸漢口重鎮高樓林立,呈現一片繁榮景象;北面京廣鐵路大動脈穿越城市,武昌江灘美景也盡收眼底;南面是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車流涌動,傳流不息,讓我們感受到了城市的熱情;東面武昌大街小巷一覽無余,甚至於市井生活都皆有感受,所以我們不得不說,只有登上了黃鶴樓,你才能把握武漢的脈搏,只有登上了黃鶴樓,你才真正的理解武漢人的生活。美好的時光總是讓人感到如此的短暫,我們今天的黃鶴樓之行到這里就結束了。
在這次旅行過程中,我的工作還有很多應該做好而沒有做好的地方,我能夠向大家說的只有―謝謝,謝謝大家對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如果來年我們有緣再次相會,我願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再見!
太多了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