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麗景度假村
㈠ 英山到麗景山莊怎麼坐車要多少錢
從車站走到畢升大道坐1路公交到紅山三岔路口,再坐那個往石鎮的大紅中巴,跟司機說到麗景,司機就知道哪裡放你下來了,但進去還有一段路程貌似是沒有車子進去的
㈡ 他們在說李潔湖北英山麗景風景區的老闆調了一個月轉讓一個姓吳的是不是
哦,確實有聽說過這個,就是現在轉讓給一個姓吳的老師
㈢ 是洪湖悅兮溫泉還是英山洪廣畢升溫泉好
這個問題如何比較呢?悅兮半島溫泉是2010年開的,酒店五星級,度假村環境很好內。代表性建築容「水立方」,是湖北溫泉裡面獨有的最大的室內溫泉。洪廣畢升溫泉是2013年年底開的,酒店是四星級的吧,溫泉也還可以。路程來比較的話,武漢到悅兮兩個小時,到畢升要三個多小時!看看自己比較在意哪一方面吧,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
㈣ 湖北英山有什麼景點好
蠻多的,什麼吳家山啊,桃花沖啊,烏雲山啊,麗景山莊啊,風景都是蠻不錯的哦
㈤ 英山麗景山莊游記!寫一篇麗景山莊賦
今年(2013)12月4日上午11時多,我們麻城文友一行6人到達了「華升故里,作家之鄉」筆會的作家們下榻的神峰山莊。
山莊座落在「左青龍,右白虎」的一個山窩,新建的數座四合院分別冠以仁、義、禮、智等名字。接待方的人員讓我們暫時到仁字院內的兩個房間休息。
可是,我將隨身攜帶的小挎包放入仁801號房間後,就外出觀光。山坡上有「畢升」、「活字」等等漢字。「醫穠廳」房間外面的牆壁前面擺放著不少的圖片和說明文字,其中有畢升的塑像照片和介紹活字印刷術的文字。活字印刷、指南針、造紙、火葯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活字印刷的發明者畢升的故里怎麼會在湖北英山縣呢?我將信將疑。我過去從來不知道畢升的故里在英山啊!
山莊的「活體菜」餐廳、會議室、醫穠廳等是一棟新建的房子,東臨一口水面寬闊的水塘。
水塘北面有農民住宅、山坡、山地。
4日中午,我懷著好奇的心,從水塘東面的堤路走過去,走上北面的山坡,察看坡上的墳地和墓碑。墓碑上刻的文字,有山向(如子山午向之類),有作古者的姓氏、名諱、生卒日期、立碑人的名字,立碑的時間等。對於作古者的稱呼,男性為故先考或祖考金公諱××大人,女性為故先妣金母李老孺人或祖妣金祖母夏老孺人。這些碑刻文字的樣式和我們麻城東部山區的墓碑上的文字的樣式大體相同。山坡上數倌墓墳都是姓金的後裔修建的,我估計山莊所在的孔家坊鄉有不少人姓金。
4日下午,英山縣作協副主席張保良帶領我們到山莊後面的山林看風景。山路曲折,但不太陡峭。山路邊有一顆高樹上懸掛著一隻又圓又大的馬蜂窩(我們家鄉通常葫蘆巴),有蜂子在窩邊飛。路邊有木梓樹,有一些白色顆粒狀的果實聚在枝頭。我的家鄉也有這種樹,原是傳統的經濟植物之一種,果實採集下來,可以賣錢。可是,近年來,木梓樹的果實(稱作木梓、木籽)無人收,農民們只好讓木梓樹在田野里自生自滅。木梓可以榨白色的皮油和紫黑色的梓油。皮油原來是武漢絲油行的經營的主要貨物之一,是舊時代的一種工業原料,近年來被石油產品和化學工業產品取代了。梓油可用作點燈照明,還可以用來炒菜,是舊時代的農民日常生活用品之一。張保良的短篇小說《鄉鼓》里有大愧(男人)劃火柴點燃梓油燈為他的妻子八姑照亮的情節。木梓榨油後還有兩種產品:①梓餅,舂細後可以作為種植油菜、小麥等底肥;②梓炭,是一種上好的烤火禦寒的燃料。
山林的松樹最多,為馬尾松,在我的家鄉是常見的樹種。
下山時,在山麓有一塊棉花地。棉花莖上有棉桃,約半數已炸裂了,大部分被人採摘了,還有少數白色的棉花掛在枝頭。張保良介紹:英山現在很少有人種棉花。這種情況和我的家鄉也相似。
5日上午,湖北省作家協會和《長江叢刊》雜志社舉辦的筆會開幕式如期在神峰山莊舉行。第一階段的會議結束後,東道主英山文聯和神峰山莊的人員帶領我們到山莊前面的蔬菜棚和養豬場參觀。
蔬菜棚和養豬場都是湖北仟禧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和英山縣得青生態農業合作社經營管理的。這里還建有沼肥、沼液、沼氣基地,原料是養豬場的豬肥。工作人員介紹說:利用沼肥種植的蔬菜鮮嫩,不生病蟲害,因此,不用施農葯,是貨真價實的綠色食品。黑土豬、沼肥菜和眼鏡山雞是仟禧公司的拳頭產品,已經打入了國內的大市場。我懷著好奇心,向陪我們參觀的一個中年幹部(男)詢問:「你們公司的一線工人有多少錢一個丹?」中年幹部回答:「一千五百塊錢。」我又問:「你們養一頭豬,從幼崽到出欄需要多長時間?」中年幹部答:「一般要10個月。」我緊追不舍,又問:「你們養一頭豬能凈賺多少錢?」中年幹部說:「不多。凈賺兩百塊錢左右。」我說:「這樣的利潤不高啊!」中年幹部說:「是。關鍵是養豬時間長,要10個月。」我安慰他說:「當然,不能單純追求高利潤,關鍵在於創造黑土豬肉這樣的拳頭產品。」中年幹部點點頭,說:「是的。」
豬舍十分干凈,既無刺鼻孔的豬糞氣味,也無漚肥的氣息。我們同行的一個女作家見豬舍內有陽光,而有的部分沒有陽光,興奮地對中年幹部說:「你們豬舍設計非常好,豬既可以曬太陽,也可以在陰涼處卧著休息。這樣的豬舍很符合科學養豬的原則。」中年幹部點頭說:「是的!是的!……「
我生在農村,在農村長大成人,對於農村養豬、牛、羊、狗、貓、蜜蜂、鴿子等等,習以為常。仟禧公司的黑土豬、山雞和竹筷子油麵(即我家鄉的掛面),在我的家鄉也是常見的東西。僅僅沼肥菜(大棚蔬菜)在我的家鄉目前無人搞大批量的生產項目。英山有畢升這樣的名人。我的家鄉(麻城市木樨河、木子店)有餘誠(辛亥革命志土,與孫中山、黃興、章太炎、宋教仁在日本共事過)、夏斗寅(曾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兩大名人。英山借畢升的名聲搞文化、經濟實體和旅遊業聯合發展,那麼,我的家鄉不可以向英山借鑒學習嗎?我這次來參加筆會,不僅學習文學創作經驗,也向英山學習企業發展的經驗,好像唐三藏到印度「取經」一樣。
5日早晨,我到「活體菜」餐廳吃早餐時,見兩桌客人都是穿著「八路軍」服裝的老頭和老太婆。他們也住在神峰山莊,來英山休養,遊玩。我一向敬仰老紅軍、老八路軍、老新四軍戰士。
5日夜晚,我在同一餐廳,和一個老八路軍戰士攀談起來。他叫林貽慈,今年84歲;原籍在福建福州市鼓樓區瓊河村;1955年參加鐵道部的工作,1960年調到武漢工作,現居武漢。他的夥伴們都是從武漢來的。
神峰山莊是老八路軍戰士和我們作家眷念的地方。
㈥ 英山麗景山莊小學生導游詞作文
慶節到了,如今,家家都有小汽車了,高速公路也免費通行了,趁著這個好機會,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中,盡情的遊玩。我也不例外,最終,大家一致決定去祿豐世界恐龍谷遊玩。
聽到恐龍谷,我的心像火一樣燃燒起來,要知道在我心裡,恐龍一直都是在動畫片,科幻片里出現的虛幻動物,我非常期待,好想早一點到達目的地。十月二日的早上,我們早早的就出發了,一路上,我不斷的想像恐龍的樣子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直到車子停了下來,原來是高速路上堵車了,我往前面看去,發現幾百輛車像一條蜿蜒的長龍直繞在高速公路上,在我等得不耐煩的時候,車子終於開始動了,直到下午3點,我們才到達了恐龍谷。
一進大門,就看見湖的中間有一隻巨大的恐龍,看上去差不多有三層樓高「哇,好大啊!」好多人在驚呼,這是一條藍色的恐龍,脖子長長的,正在吃樹上的葉子,可是它為什麼不會動呢?原來,這是一隻人工仿製的恐龍,真的恐龍到底是什麼樣子呢?終於,我來到了位於山頂的恐龍大遺址。
走進博物館大廳,只見一架恐龍化石放在琉璃罩里展覽,原來恐龍是在六千五百萬年前滅絕的,它們的化石保存了下來,直到被人們發現。現在人們把它發掘、整理、組裝在這里展覽,有霸王龍、暴龍、祿豐龍、翼龍、蛇頸龍。它們當中最大的一隻恐龍是祿豐街龍,是在祿豐發現的,它的身高7米,身長26米,有巨大的骨骼,它的牙齒,鋒利的像一把把利劍,能把獵物一下子撕的粉碎,站在它的面前,我感覺自己像一隻小螞蟻一樣小。我的心裡不禁起了一個問號?這個龐然大物怎麼會滅絕呢?並且還是那麼多的數量,它們還有後代延伸下去嗎?帶著這些疑問,我一直來到恐龍大本營,裡面有一個小電影廳,在那裡我觀看了恐龍大滅絕的電影,原來恐龍大家族一直統治地球一億四千萬年,過著快樂富足的生活,直到六千五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使地球環境惡化,大部分生物滅絕,恐龍從此消失。更有趣的是當電影中小行星撞擊地球時,我們腳下的地也劇烈晃動起來,讓人們感受恐龍滅絕的情景,很多人受到了驚嚇,印象深刻,讓人感受到恐龍滅絕時的恐怖、絕望、可怕。
這一次旅行,讓我學習了很多知識,讓我感覺到了生態環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