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必去之地
㈠ 關於阿根廷的地理知識
位於南美洲南部,面積278040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4000餘公里,為拉丁美洲(除美國和加拿大兩國其他美洲國家的統稱)的第二大國,僅次於巴西。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東瀕大西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西同智利接壤,北接玻利維亞、巴拉圭,東北部與巴西和烏拉圭為鄰。地勢由西向東逐漸低平。西部是以綿延起伏、巍峨壯麗安第斯山為主體的山地,縱貫南 北3,000餘公里,約佔全國面積的30%;東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農牧區;北部主要是格蘭查科平原,多沼澤、森林;南部是巴塔哥尼亞高原。主要山脈有奧霍斯·德薩拉多山、梅希卡納山,海拔6964米的阿空加瓜山,為南美洲萬峰之冠。巴拉那河全長4700公里,為南美第二大河。主要湖泊有奇基塔湖、阿根廷湖和別德馬湖。 北部屬亞熱帶濕潤氣候,中部屬亞熱帶和熱帶沙漠氣候,南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溫度在16-23℃之間。東北部降水豐沛,在1,000毫米左右,西北部和南部為250毫米;夏季雨水較多。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全長5,580公里,為南美第二大水系,主要支流有巴拉圭河、烏拉圭河等國際界河,南部安第斯山區多冰蝕湖。著名的烏馬瓦卡峽谷,曾是古老的印加文化傳到阿根廷的通道,被稱為「印加之路」。阿根廷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炭、鐵和銀等。 水力資源比較豐富。森林面積佔全國面積22%。沿海漁業資源豐富,是世界著名的農牧產品出口國。 阿根廷領土居世界第八位
㈡ 阿根廷地理位置
位於南美洲南部,面積278040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4000餘公里,為拉丁美洲(除美國和加拿大兩國其他美洲國家的統稱)的第二大國,僅次於巴西。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東瀕大西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西同智利接壤,北接玻利維亞、巴拉圭,東北部與巴西和烏拉圭為鄰。地勢由西向東逐漸低平。西部是以綿延起伏、巍峨壯麗安第斯山為主體的山地,縱貫南北3,000餘公里,約佔全國面積的30%;東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農牧區;北部主要是格蘭查科平原,多沼澤、森林;南部是巴塔哥尼亞高原。主要山脈有奧霍斯·德薩拉多山、梅希卡納山,海拔6964米的阿空加瓜山,為南美洲萬峰之冠。巴拉那河全長4700公里,為南美第二大河。主要湖泊有奇基塔湖、阿根廷湖和別德馬湖。 北部屬亞熱帶濕潤氣候,中部屬亞熱帶和熱帶沙漠氣候,南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溫度在16-23℃之間。東北部降水豐沛,在1,000毫米左右,西北部和南部為250毫米;夏季雨水較多。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全長5,580公里,為南美第二大水系,主要支流有巴拉圭河、烏拉圭河等國際界河,南部安第斯山區多冰蝕湖。著名的烏馬瓦卡峽谷,曾是古老的印加文化傳到阿根廷的通道,被稱為「印加之路」。阿根廷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炭、鐵和銀等。 水力資源比較豐富。森林面積佔全國面積22%。沿海漁業資源豐富,是世界著名的農牧產品出口國。 阿根廷領土居世界第八位。 謝謝採納,呵呵!
㈢ 阿根廷的地形特點是
阿根廷地勢由西向東逐漸低平。西部是以脈綿延起伏、巍峨壯麗安第斯山為主體版的山地,權縱貫南北3,000餘公里,約佔全國面積的30%;東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農牧區;北部主要是格蘭查科平原,多沼澤、森林;南部是巴塔哥尼亞高原。主要山脈有奧霍斯·德薩拉多山、森林面積佔全國面積22%
http://ke..com/view/4484.html?wtp=tt#2
㈣ 阿根廷的地理位置
阿根廷位於南美洲南部,面積次於巴西,是拉美第二大國。東瀕大西洋,西同智利以安第斯山脈為界,北部和東部與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烏拉圭接壤。邊界線總長25728公里,南北最大距離為3693.8公里;東西最大距離1460公里。
阿根廷地勢由西向東逐漸低平。西部是以脈綿延起伏、巍峨壯麗的安第斯山為主體的山地,約佔全國面積的30%;東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農牧區。
阿根廷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Argentina),簡稱阿根廷,是位於南美洲南部的一個由23個省和聯邦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組成的總統制聯邦共和制國家,與智利、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烏拉圭等國相接壤,東南面向大西洋。
16世紀前居民為印第安人,1536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5月25日爆發了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五月革命,1816年7月9日宣布獨立。1853年建立聯邦共和國,1994年第四次修改後的憲法規定阿根廷為聯邦制國家,實行代議制民主。
(4)阿根廷必去之地擴展閱讀:
阿根廷的國家象徵:
1、國名
阿根廷全稱阿根廷共和國,在西班牙語中,「阿根廷」與「拉普拉塔」兩詞意義相同,均為「白銀」。1527年,西班牙探險家塞瓦斯蒂安·卡沃托率領一支遠征隊到達南美大陸後,從一個寬闊的河口溯流而上,深入到內地。探險家們發現當地印第安人佩帶著很多銀制的飾物,以為當地盛產白銀,便將這條河命名為拉普拉塔河,把這一地區稱為拉普拉塔區
2、國旗
長與寬之比約為5:3。自上而下由淺藍、白、淺藍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白色長方形中間是一輪「五月的太陽」。太陽本體酷似一張人臉,是阿根廷發行的第一枚硬幣的圖案,沿太陽本體圓周等距離分布著32根彎直相間的光芒線。
3、國徽
阿根廷國徽為橢圓形。橢圓面上藍下白,為國旗色,上端有一輪「五月的太陽」,寓意同國旗。橢圓形中有兩只緊握著的手,象徵團結;手中握有「自由之竿」,象徵權利、法令、尊嚴和主權;竿頂為紅色的「自由之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阿根廷
㈤ 阿根廷的地標建築與及所在地區
阿根廷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Argentina)是位於南美洲南部的一個由23個省和聯邦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組成的總統制聯邦共和制國家,與智利、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烏拉圭等國相接壤,東南面向大西洋。
阿根廷和英國在馬爾維納斯群島(亦稱福克蘭群島)存在主權爭議,而此島屬英國實際控制。同時,阿根廷還主張擁有南極大陸上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主權。[1]
阿根廷是南美洲國家聯盟、20國集團成員和拉美第三大經濟體。阿根廷是世界上綜合國力較強的發展中國家之一。阿根廷也是世界糧食和肉類的主要生產和出口國之一。
阿根廷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高文化修養的人民、對外開放政策和多元的經濟體,因此阿根廷有一個相對於其它拉丁美洲國家的龐大中產階級。
國家象徵編輯
國名
阿根廷全稱阿根廷共和國,在西班牙語中,「阿根廷」與「拉普拉塔」兩詞意義相同,均為「白銀」。1527年,西班牙探險家塞瓦斯蒂安·卡沃托率領一支遠征隊到達南美大陸後,從一個寬闊的河口溯流而上,深入到內地。探險家們發現當地印第安人佩帶著很多銀制的飾物,以為當地盛產白銀,便將這條河命名為拉普拉塔河,把這一地區稱為拉普拉塔區。西班牙殖民統治者後來又將拉普拉塔區改為省。[3]
1816年7月9日,拉普拉塔省宣布獨立,並將國名正式定為阿根廷。阿根廷一詞源於拉丁文,不僅是指具體意義上的白銀,同時寓意「貨幣」、「財富」。這塊廣袤的土地上雖不產白銀,但有著肥沃的土壤,豐茂的草原,良好的氣候,這使阿根廷成了「世界的糧倉和肉庫」,財富滾滾而來。[3]
國旗
阿根廷國旗呈長方形,
阿根廷國旗
阿根廷國旗
長與寬之比約為5:3。自上而下由淺藍、白、淺藍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白色長方形中間是一輪「五月的太陽」。太陽本體酷似一張人臉,是阿根廷發行的第一枚硬幣的圖案,沿太陽本體圓周等距離分布著32根彎直相間的光芒線。淺藍色象徵正義,白色象徵信念、純潔、正直和高尚。「五月的太陽」象徵自由和黎明。
每年6月20日為阿根廷國旗日——1810年,阿根廷爆發了著名的五月革命,推翻了西班牙總督,開始了偉大的獨立戰爭。為了鼓舞士氣,指引部隊作戰,領導獨立戰爭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親自設計並指導製作了一面淺藍色和白色相間的旗幟。這兩種顏色分別象徵著純潔和虔誠。1816年7月9日,阿根廷共和國宣布成立時,升起的就是這面旗幟。從此,它被正式確定為阿根廷國旗。[3]
國徽
阿根廷國徽為橢圓形。橢圓面上藍下白,為國旗色,上端有一輪「五月的太陽」
阿根廷國徽
阿根廷國徽
,寓意同國旗。橢圓形中有兩只緊握著的手,象徵團結;手中握有「自由之竿」,象徵權利、法令、尊嚴和主權;竿頂為紅色的「自由之帽」。橢圓形圖案由綠色的月桂樹葉環繞,綠色象徵忠誠和友誼,月桂樹葉象徵勝利和光榮。[3]
㈥ 阿根廷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阿根廷位於南美洲南部,面積次於巴西,是拉美第二大國。東瀕大西洋,西同智利以安第斯山脈為界,北部和東部與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烏拉圭接壤。邊界線總長25728公里,南北最大距離為3693.8公里;東西最大距離1460公里。
阿根廷地勢由西向東逐漸低平。西部是以脈綿延起伏、巍峨壯麗的安第斯山為主體的山地,約佔全國面積的30%;東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農牧區;北部主要是格蘭查科平原,多沼澤、森林;南部是巴塔哥尼亞高原。
阿根廷氣候多樣,四季分明。除南部屬寒帶外,大部分為溫帶和亞熱帶。年平均氣溫北部21.6攝氏度,南部6.3攝氏度,首都17.7攝氏度。
(6)阿根廷必去之地擴展閱讀:
阿根廷的國家象徵:
1、國名
阿根廷全稱阿根廷共和國,在西班牙語中,「阿根廷」與「拉普拉塔」兩詞意義相同,均為「白銀」。1527年,西班牙探險家塞瓦斯蒂安·卡沃托率領一支遠征隊到達南美大陸後,從一個寬闊的河口溯流而上,深入到內地。
2、國旗
長與寬之比約為5:3。自上而下由淺藍、白、淺藍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白色長方形中間是一輪「五月的太陽」。太陽本體酷似一張人臉,是阿根廷發行的第一枚硬幣的圖案,沿太陽本體圓周等距離分布著32根彎直相間的光芒線。
3、國徽
阿根廷國徽為橢圓形。橢圓面上藍下白,為國旗色,上端有一輪「五月的太陽」,寓意同國旗。橢圓形中有兩只緊握著的手,象徵團結;手中握有「自由之竿」,象徵權利、法令、尊嚴和主權;竿頂為紅色的「自由之帽」。橢圓形圖案由綠色的月桂樹葉環繞,綠色象徵忠誠和友誼,月桂樹葉象徵勝利和光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阿根廷
㈦ 阿根廷的地理位置在哪
阿根廷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東瀕大西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西鄰智利,北與玻利維亞、巴拉圭交界,東北與烏拉圭、巴西接壤。南北長3694公里,東西寬1423公里。陸上邊界線長25728公里,海岸線長4725公里。北部屬熱帶氣候,中部屬亞熱帶氣候,南部為溫帶氣候。面積278.04萬平方公里(不含馬爾維納斯群島和阿主張的南極領土)。
一、烏斯懷亞
㈧ 世界地圖阿根廷在中國哪個方向
東南方向。
阿根廷共和國,是位於南美洲地圖南部的一個由23個省和聯邦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組成的總統制聯邦共和制國家,與智利、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烏拉圭等國相接壤,東南面向大西洋。
阿根廷是拉丁美洲面積第二大國,世界面積第八大國。阿根廷還是南美洲國家聯盟、20國集團成員和拉美第三大經濟體。
阿根廷是世界糧食和肉類的主要生產和出口國之一,工業門類較齊全,農牧業發達。阿根廷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高文化修養的人民、對外開放政策和多元的工業體,因此在歷史上有一個相對於其它拉丁美洲國家龐大的中產階級。
(8)阿根廷必去之地擴展閱讀:
阿根廷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東瀕大西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西鄰智利,北與玻利維亞、巴拉圭交界,東北與烏拉圭、巴西接壤。
東瀕大西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西同智利接壤,北接玻利維亞、巴拉圭,東北部與巴西和烏拉圭為鄰,領土居世界第八位,為拉丁美洲的第二大國,僅次於巴西。
阿根廷是拉美第三大經濟體,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高文化修養的人民、對外開放政策和多元工業體系。它有著「極高」等級的人類發展指數和較接近發達水平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具有規模相當大的國內市場和增長中的高科技產業份額。
阿根廷農牧業發達,是世界糧食和肉類重要生產和出口國,素有「世界糧倉和肉庫」之稱。阿根廷畜牧業歷史悠久,牲畜品種及畜牧水平在世界均佔先進地位。畜牧業占農牧業總產值的40%。
全國牲畜的80%集中在潘帕斯大草原,以牛羊為主。阿是注射疫苗非口蹄疫區和非瘋牛病疫區,牛肉生產、出口和消費居世界前列。
實行多元務實均衡的外交路線,積極修復同美歐國家傳統關系,重視發展同巴西等新興大國關系,調整同委內瑞拉等激進左翼國家關系。
同184個國家建有外交關系,是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二十國集團、七十七國集團、美洲國家組織、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南美國家聯盟、南方共同市場等國際和地區組織及多邊機製成員。2018年二十國集團主席國。
㈨ 阿根廷的地理位置
阿根廷共和國(經度范圍:w73°~w54° 緯度范圍:s22°~s54°)、(西班牙語:República Argentina)是位版於南美洲南部的權一個聯邦共和制國家,與智利、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等國相接壤,東南面向大西洋。它是拉丁美洲面積第二大國,世界面積第八大國。首都為布宜諾斯艾利
㈩ 為何阿根廷被稱為「世界盡頭的浪漫之地」
之所以阿根廷被稱為是「世界盡頭的浪漫之地」。是因為阿根廷在南美,世界最南面的城市,而且擁有著很多吸引人的文化還有風景,從世界的盡頭給親愛的寫一封信,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所以被稱為是世界盡頭的浪漫之地。
阿根廷還有被稱為「世界盡頭」的烏斯懷亞,而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還被稱為是「南美洲巴黎」,就像這個名字一樣,那裡的風景也是非常的優美,漂亮,再加上那裡的氣候很宜人,在那裡可以感受到濃濃的阿根廷文化,還有滿滿的熱情。阿根廷還有一個獨一無二的郵局,被稱為是「世界盡頭的郵局」,也正因為它,阿根廷被稱為是「世界盡頭的浪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