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關里的景點介紹
❶ 三門峽有什麼名勝古跡
1、三門峽黃河公園
三門峽黃河公園位於三門峽市城區北部,東起茅津渡,西至209國道,南接北環路,北至黃河灘塗。公園總面積11168畝,其中陸地面積3668畝,水域灘塗面積7500畝,由東向西呈帶狀分布,長約5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總體布局為「一帶、三區、八大節點」 。
「一帶」為沿黃生態景觀帶,「三區」為東、中、西三大景區,八大節點依次為茅津古渡、會興華苑、桃源幽谷、蘆盪煙雨、雲台彩練、塬起金滔、明珠春暉和名果博覽。環形公路自行車賽道環繞公園,全長10.03公里。
2、仰韶文化博物館
仰韶文化博物館位於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遺址保護區,於2011年11月7日正式開館,該館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功能於一體,為國內首家仰韶文化專題博物館。
仰韶文化博物館內設三個專題展廳,第一展廳展出仰韶村遺址三次發掘的主要成果;第二展廳展出仰韶村遺址發現者、瑞典學者安特生在仰韶村和中國其他地方的主要考古活動;第三展廳展出中原地區各個仰韶文化典型遺址出土的226件代表性文物。
3、燕子山森林公園
燕子山森林公園位於靈寶市境內,2006年12月27日經國家林業局批准,定名為河南省燕子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4776公頃。公園主峰海拔1497米,平均海拔1080米。
4、小秦嶺國家地質公園·娘娘山風景區
小秦嶺國家地質公園·娘娘山風景區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區西南, 又名女郎山,是小秦嶺山脈最東端。娘娘山總面積60餘平方公里,公司擁有28000畝的林權證,景區最高海拔為1563米,屬花崗岩地貌,它完整保存著距今25-30億年拆離斷層構造的地質遺跡,現已探名的礦藏達38種。
5、函谷關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函谷關古文化旅遊區,位於豫陜晉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門靈寶市境內,轄區面積16.5平方公里,主要景點有太初宮、道聖宮、道家養生園、藏經樓、瞻紫樓、雞鳴台、碑林、蠟像館、博物館、關樓、函關古道等20餘處。
函谷關歷史上有兩座:秦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里處的王垛村,距三門峽市約75公里;漢關東移至洛陽新安縣,西距秦關150公里。因其地處「兩京古道」,緊靠黃河岸邊,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
❷ 新安縣有什麼景點
新安縣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西部,地處北緯34°36′至北緯35°05′,東經111°53′至112°19′之間。北臨黃河,與濟源縣及山西省垣曲縣隔河相望;南與宜陽縣接壤;西與澠池縣及義馬市為鄰;東與孟津縣及洛陽市毗連。
龍潭大峽谷
洛陽龍潭大峽谷景區是國家5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是洛陽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是一條以典型的紅岩嶂谷群地質地貌景觀為主的峽谷景區。
洛陽龍潭大峽谷景區谷內經過十二億年的地質沉積和260萬年的水流切割旋蝕所形成的高峽瓮谷、山崩地裂奇觀,堪稱世界一絕,人間少有,享有「中國嶂谷第一峽」、「古海洋天然博物館」、「峽谷絕品」和「黃河水畫廊」等美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專家兩次盛贊龍潭大峽谷景區是「世界上最美的峽谷」和「全世界人人都該來的地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出中國最美的四十個景點,龍潭大峽谷景區是河南唯一入選的景區。[16]
千唐志齋
千唐志齋位於洛陽新安縣鐵門鎮西北隅,是辛亥革命元老、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張鈁先生所建,是中國唯一的墓誌銘博物館。張鈁先生酷愛金石字畫,並廣泛徵集,
在故宅花園「蟄廬」內建齋收藏,由王廣慶命名、章炳麟題額為「千唐志齋」。齋中鑲嵌墓誌、碑碣1419件,其中唐代墓誌1191件。內容涉及皇親國戚、相國太尉、郡王太守、尉丞參曹,以至處士墨客、佛僧道士、宮娥彩女等各階層人物,為研究唐代社會歷史提供了珍貴的資料,有證史、補史、糾史的作用,被史學界稱為「石刻唐書」。1997年晉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013年晉升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
漢函谷關
函谷關是中國古代重要的關隘之一,漢函谷關遺址位於新安縣
城東500米的東關村,始建於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古代絲綢之路東起點的第一道門戶,2007年被國家確定為絲綢之路捆綁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關樓坐西向東,北接隴海線,南連青龍山,西通縣城,東臨澗水。關前有天然屏障八陡山,古稱八特坂或八將山,是著名的古戰場遺址。史稱「漢函谷關」,又稱為漢關。[18]
青要山
青要山曾為軒轅皇帝「密都」,位於新安縣西北部,距洛陽市6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