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果樹瀑布景點介紹圖
Ⅰ 黃果樹瀑布的資料
黃果樹瀑布,即黃果樹大瀑布。古稱白水河瀑布,亦名「黃葛墅」瀑布或「黃桷樹」瀑布,因本地廣泛分布著「黃葛榕」而得名。
位於中國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屬珠江水系西江幹流南盤江支流北盤江支流打幫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為黃果樹瀑布群中規模最大的一級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勢浩大著稱。
瀑布高度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寬101米,其中主瀑頂寬83.3米。黃果樹瀑布屬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蝕裂典型瀑布。
黃果樹瀑布出名始於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經過歷代名人的游歷、傳播,成為知名景點。
(1)黃果樹瀑布景點介紹圖擴展閱讀:
黃果樹大瀑布的成因
談到黃果樹大瀑布的成因,要上溯至二億多年前的中三疊紀,那時黃果樹一帶沉積了一套巨厚的碳酸鹽岩。黃果樹瀑布便發育在一套「中三疊世中統關嶺二段中厚層夾少量薄層狀雲灰岩」中,位置在翁寨小背斜東翼。
黃果樹瀑布形成時期的白水河,是一條發育於距今10萬—50萬年之間,第四紀中、晚更新世時期由「寬谷期」向「峽谷期」演化中的地上河流。
後因「喜馬拉雅運動」時期地殼多次間歇抬升,引起河流侵蝕基準面下降,導致河流的侵蝕、溶蝕等下切作用加強,在該處形成「裂點」(即河床因地殼抬生、侵蝕基準面下降及構造、岩性等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較大轉折處)。
這個裂點處的裂隙、溶洞、暗河非常發育。白水河先是形成了一個喀斯特侵蝕裂點型的落水洞型瀑布,後來隨著河流侵蝕、溶蝕、側蝕作用在地殼間歇抬升及晚更新世後期溫濕氣候中,水動力逐漸加大等因素影響下,落水洞的洞頂逐步坍塌。
黃果樹大瀑布磅礴雄渾的風姿終於展露於世。它穩定在現今的位置上,至少已經有5萬年了。
黃果樹大瀑布從遠古走來,以她美麗無窮的神韻讓億萬觀眾為之傾倒。她朝暉夕陰,氣象萬千,變幻莫測,時而雷霆萬鈞,聲震天外,向世界展示著其勢不可擋的偉力;時而涓涓細流,溫柔恬靜,如泣如訴地講述著她遠古以來不同凡響的歷程。
每當洪水季節,巨瀑擊潭,飛沫反涌,騰空升起數百米高的水霧,在黃果樹街上灑下「潤物細無聲」的甘霖,構成黃果樹一景,名為「銀雨灑金街」;朗朗晴日里,每值上、下午艷陽偏斜,瀑水噴珠濺玉,折射陽光,如丹青妙手繪出七彩輝耀的紅霓,有時還會出現「雙虹耀日」景象。
如在水簾洞內觀賞,觀者移步,彩虹跟著移動,並不斷變換著色彩、形狀和位置,古人稱此奇觀為「雪映川霞」並刻石銘記。今人把犀牛潭稱做「孵彩虹的窩」、「彩虹的搖籃」。
Ⅱ 黃果樹瀑布介紹
黃果樹瀑布,即黃果樹大瀑布。古稱白水河瀑布,亦名「黃葛墅」瀑布版或「黃桷樹」瀑布,因權本地廣泛分布著「黃葛榕」而得名。
位於中國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屬珠江水系西江幹流南盤江支流北盤江支流打幫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為黃果樹瀑布群中規模最大的一級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
黃果樹瀑布出名始於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經過歷代名人的游歷、傳播,成為知名景點。
(2)黃果樹瀑布景點介紹圖擴展閱讀:
黃果樹瀑布的形態特徵:
黃果樹瀑布在打邦河流域的白水河段上,河水由北向南,到達黃果樹時,河床出現一個大的縱坡裂點形成黃果樹瀑布。
水流經瀑布後向西繞行一個近似半圓的弧形,弦長500米,向西凸出300米,到達水刮沖以下的螺絲灘頭,恢復由北向南的流向。瀑布寬101米,高77.8米。
瀑布飛瀉入犀牛潭,水流依次經過三道灘、馬蹄灘、豬龍潭、油魚井、鍋底凼、灣塘、冒水塘。
瀑布後有一長達134米的水簾洞攔腰橫穿瀑布而過,由6個洞窗、5個洞廳、3股洞泉和6個通道所組成。
從水簾洞內觀看大瀑布,令人驚心動魄。這樣壯觀的瀑布下的水簾洞,在世界各地瀑布中也是罕見的。
Ⅲ 黃果樹瀑布介紹
黃果樹瀑布,即黃果樹大瀑布。位於中國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專,以水勢屬浩大著稱。瀑布高度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寬101米,其中主瀑頂寬83.3米。黃果樹瀑布屬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蝕裂典型瀑布。
黃果樹瀑布出名始於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經過歷代名人的游歷、傳播,成為知名景點。
Ⅳ 黃果樹瀑布簡介
黃果樹瀑布,即黃果樹大瀑布。古稱白水河瀑布,亦名「黃葛墅」瀑布或「黃桷樹」瀑布,因本地廣泛分布著「黃葛榕」而得名。
位於中國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屬珠江水系西江幹流南盤江支流北盤江支流打幫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為黃果樹瀑布群中規模最大的一級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
黃果樹瀑布在打邦河流域的白水河段上,河水由北向南,到達黃果樹時,河床出現一個大的縱坡裂點形成黃果樹瀑布,水流經瀑布後向西繞行一個近似半圓的弧形,弦長500米,向西凸出300米,到達水刮沖以下的螺絲灘頭,恢復由北向南的流向。
(4)黃果樹瀑布景點介紹圖擴展閱讀:
歷史文化
1638年(明崇禎十一年)4月23日,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散文家徐霞客經黃果樹瀑布入滇,對黃果樹瀑布進行了考察和記錄。其後歷代文人墨客作詩撰文贊頌黃果樹瀑布。清代詩人鄭子尹用「九龍浴佛」、「五劍掛壁」、「美人乳花」、「神女佩帶」來描述黃果樹瀑布。近、當代眾多名人游歷黃果樹贊美大瀑布的詩文題記很多。
黃果樹瀑布作為風景名勝歷史悠久,新中國成立後,貴州省安順市及鎮寧縣對其進行了開發。1982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大黃果樹旅遊圈:包括安順獨特雄奇的自然景觀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涵蓋天星橋、郎宮、龍宮、格凸河、關嶺國家古生物地質公園、地球大裂縫-花江大峽谷、天龍屯堡、雲峰屯堡,及多個旅遊民族村寨,面積達120多平方千米。
Ⅳ 黃果樹瀑布簡介
黃果樹瀑布
簡介及內圖片容
tp://www.jshlzx.net/klh/6/6309/text/6309_188.htm
Ⅵ 黃果樹瀑布的介紹
黃果樹瀑布是我國最大的瀑布,地處貴州省鎮寧縣,為打幫河上源白水河上黃果樹地段九級瀑布中的最大一級瀑布。瀑布寬約20米(夏季水大時可達30米~40米),從60米高處的懸崖上直瀉犀牛潭。巨大的飛瀑,未見其景,先聞其聲。近處觀瀑,如臨萬馬奔騰之陣;水拍擊石,猶似雷劈山崩,令人驚心動魄。飛濺的水花,高50米~60米,霧氣騰騰,光照下,五彩繽紛。瀑布的後面,有一水簾洞,洞深20餘米,洞中觀瀑,如置身於流水之中。這里的夜景也十分迷人,蒙蒙細雨落在黃果樹街上(公路),人們稱此街為「夜雨灑金街」。黃果樹瀑布周圍18千米內,還有各式地上瀑布10餘個,地下瀑布4個,組成了一個世間少有的瀑布群。其中三級落差達350米的滴水灘瀑布、景色奇麗的沖天瀑布等是不可多得的奇觀。黃果樹瀑布坐落在石灰岩地區,附近岩溶地貌發育,眾多的岩溶洞穴內不僅有各種形態的鍾乳石,且多暗河和地下瀑布,可供遊人泛舟游覽。
Ⅶ 黃果樹瀑布簡介
連天瀑布、連天瀑布
在沖坑瀑布上游500處,高26米,寬10米多級連瀑景緻,波涌連天,俗稱「連天瀑布」。
4、沖坑瀑布沖坑瀑布
在滴水灘瀑布瀑布上游700米段層峽谷中,總高160米。
關腳峽瀑布5、6、7、關腳峽瀑布
又稱那大關瀑布,瀑布分為三級,總落差達140米,寬50米,峽谷深達700餘米。河水層層跌瀉,瀑雨紛飛,水量巨大,氣勢磅礴,是黃果樹瀑布群中水流量最大的瀑布。
8、綠媚潭瀑布綠媚潭瀑布
凡化河從大樹跨岩再往下,形成了綠媚潭瀑布,高50米,寬10餘米。懸空掛在山谷之中,站在一開闊的山坡上,綠媚譚瀑布盡收眼底。
9、蜘蛛岩瀑布
由黃果樹西行四公里,抵凡化河谷,便看到一個半壁斷岩湧出消水洞瀑布,即為蜘蛛岩瀑布。在高30米的半壁處,有一個直徑8米的巨大洞口,一股急流噴射而出,如龍吐水,奔騰呼嘯而下。
陡坡塘瀑布10、陡坡塘瀑布
陡坡塘瀑布位於黃果樹瀑布上游一公里處,高21米、寬105米,是黃果樹瀑布群中面積最寬的瀑布,整座瀑布形成在鈣化灘壩上。更為奇特的是洪峰來臨前發出深沉的吼聲,故又稱「吼瀑」。
11、天生橋瀑布
天生橋瀑布天生橋瀑布有兩級,總高7、2米,寬30米,因第一級上有一鈣化洞穴形成天生橋而得名。瀑布位於石頭寨西南300米處白水河上,系石灰鈣化型瀑布。
銀鏈墜潭瀑布12、銀鏈墜潭瀑布
銀鏈墜潭瀑布位於天星橋景區水上石林區的,其形如斗,其聲如歌,其狀如鏈。三岔河水被鈣華灘分成串串珠鏈,墜入深潭,是黃果樹瀑布群中最秀美的瀑布。
13、星峽飛瀑
星峽飛瀑在天星橋景區水上石林區南沿,便看到黃果樹瀑布群中流速最快的瀑布,洪水期狂濤激涌,吼聲如雷。
14、螺螄灘瀑布
在黃果樹大瀑布下游一公里處,鈣化灘面長達350米,寬20來米,其喀斯特瀑布發育最後階段形成的夕陽風貌,使它獨具風韻。它的形成同斷裂破碎帶及鈣化沉積密切相關。
15、落葉龍潭瀑布
沿關嶺往花江公路的東側,在一巨樹之下,有一地下河從岩縫中湧出,形成一彎曲溶潭,人們稱之為「落葉龍潭」瀑布。
16、下瓜瀑布
下瓜瀑布位於關嶺縣普利鄉,瀑布從一小山坡頂而下,嘩嘩水聲不絕於耳,絕壁凹形成150米的水簾,瀑水濺在山野的岩石上,激起的浪花沖向空中,形成二級瀑布。
17、龍門飛瀑布
龍門飛瀑位於王二河上游的龍宮景區內,高38米,寬25米,是黃果樹瀑布群中唯一的洞中瀑布,也是全國最大的喀斯特洞穴瀑布。
18、大樹跨岩瀑布
在蜘蛛岩瀑布與綠媚潭瀑布之間,屬岩裂性典型瀑布。
[編輯本段]黃果樹記志
黃果樹附近有很多的名勝古跡,以「千古之謎」的紅岩碑最為著名,此外還有相傳石三國遺跡的關索嶺、孔明堂、跑馬泉、御書樓等。
風景區近年來投資數百萬元在黃果樹瀑布下景區內安置了大型照明燈和大型激光演示系統。夜遊黃果樹瀑布,如臨幽幻迷離的仙境,別有一番情趣、在瀑布旁邊的老龍篝景區,石叢奇特,曲徑通幽。內有碑林公園,記載了歷年來文人墨客對黃果樹的一片深情。
黃果樹瀑布的優美景色,很早就為人們所欣賞。黃果樹瀑布,古稱白水河瀑布,亦稱黃桷樹瀑布、黃葛樹瀑布或黃葛墅瀑布。早在明朝弘治年間的《貴州圖經新志》中就有文字記載,之後在嘉靖年間的《貴州通志》、《貴州山泉志》和《貴州名勝志》等均有記載。至於明朝偉大的旅行家徐霞客更是對黃果樹瀑布作了生動而科學的詳細描述。吟誦黃果樹瀑布之美的詩文,也為數不少。
如清代安順府永寧州知州黃培傑便有詩詠瀑布,詩曰:
犀潭飛瀑掛崖陰,雪浪高翻水百尋。
幾度憑欄觀不厭,愛他清白可盟心。
另一種吟瀑詩《白水沉犀》 ,為周銘先所作,詩曰:
虹泉飛萬丈,下有碧犀行。
瀑布圖如繪,懸流勢不平。
雪花晴里濺,芝草岸邊生。
對此盟心地,能令滯濾清。
不過,最形象又簡潔地描寫出黃果樹瀑布的雄奇景色的,大概要數瀑布正對岸觀瀑亭中的一幅對聯了,聯文寫道:
白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
紅霞似錦何須梭織天生成
那麼,黃果樹瀑布如此壯美的景觀,又是怎樣形成的呢?對於黃果樹瀑布的成因問題,可謂是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它是喀斯特瀑布的典型,是由河床斷陷而成的;有人則認為是喀斯特侵蝕斷裂——落水洞式形成的。最近的研究表明,黃果樹瀑布前的箱形峽谷,原為一落水溶洞,後來隨著洞穴的發育,水流的侵蝕,使洞頂坍落,而形成瀑布。因此是由落水洞坍塌形成了黃果樹瀑布。由於一個瀑布的形成過程是與瀑布所在的河流的發育過程緊密相關的,故黃果樹瀑布的形成過程須與白水河的演化發育歷史結合起來考慮。
這樣,黃果樹瀑布的發育過程大致可分成七個階段:即前者斗期、者斗期、老龍洞期、白水河期、黃果樹伏流期、黃果樹瀑布期和近代切割期。其形成時代大約從距今2700萬年至1000萬年的第三紀中新世開始,一直延續至今,經歷了一個從地表到底下再回到地表的循環演變過程。
Ⅷ 黃果樹瀑布有什麼景點
主要景區
1)天星景區,包括天然盆景區、天星洞區景和水上石林區。
天然盆景區是天星景區較大的一片天生橋上石林。其著名的景觀有:數生步、響水洞、天水一線、空靈、仙鷹回巢、八面景、天星照影、長青峽、大肚難過、歪梳石、尋根岩、鴛鴦藤、美女榕、人生百態、天星湖等。
天星洞景區在天星景區中段,主要景觀天星洞、天星亭、天星橋、一線天、冒水潭、回望石等。
水上石林區在景區的下段。主要景觀有:藤條奇觀、三樹一身、群榕聚會、根王、天星橋石芽林、水上石林等,其中一處景觀是遊客必到之處,那就是"美女榕。
2)銀鏈墜潭瀑布
銀鏈墜潭瀑布和星峽飛瀑也分別處在水上石林的左右二側。
3)關腳峽區
在黃果樹下游打邦河上,與黃果樹瀑布相距四十多公里。山勢在此陡然升高,峭壁對出,直插雲霄,地勢強烈深切七百餘米,河水驟然跌落,形成總落差達一百二十米的三級瀑布。打邦河將白水河、王二河、灞陵河、斷橋河等納入關腳峽瀑布,是黃果樹瀑布群中水量最大的瀑布。
4)水簾洞
水簾洞位於黃果樹瀑布四十米至四十七米的高度上,全長一百三十四米,有六個洞窗、五個洞廳、三股洞泉和六個通道。穿越水簾洞,還有一個絕妙奇景,即"雪映川霞"。
5)紅崖天書
在距黃果樹瀑布約7公里的紅崖山的半山上,有一塊巨大的淺紅色絕壁,壁長100米, 高達30多米,在山巒的一片綠色中,格外耀眼奪目,好似鑲嵌在碧綠地毯中的紅寶石。石壁上有21餘深紅色的形似古文的符號,似篆非篆,若隸非隸,非鐫非刻,橫不成列,豎不 成行,大者如斗,小者如升,均透出一種古樸蒼勁的韻味。自明代嘉靖年間起,許多文人雅士曾來此地吟詩作賦,對它進行研究。先後有拓本、摹本、縮刻本等問世,並被收入全 國性的碑刻著錄。
Ⅸ 黃果樹瀑布的簡介
黃果樹瀑布位於中國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屬珠江水系西江幹流內南盤江支流北盤容江支流打幫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
黃果樹瀑布是黃果樹瀑布群中最大的一級瀑布,又叫黃果樹大瀑布,因該區域生長著很多「黃果樹」得名。瀑布周圍峰巒疊嶂,植被茂密,峽谷、溶洞、石林石柱比比皆是,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9)黃果樹瀑布景點介紹圖擴展閱讀:
黃果樹瀑布旅遊小知識
1、黃果樹瀑布的最佳游覽時間夏季6-10月份水量變大,7、8月份最好時。冬季枯水季瀑布要靠水庫放水,不是欣賞瀑布的好時間。所以最好選在6-10月份的非節假日。
2、過水簾洞實在不想「濕身」的遊客可以穿雨衣,用完的雨衣不要隨處亂扔,保護環境。
3、夏季蚊子多,一定要塗驅蚊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