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美廬景點英語介紹
Ⅰ 廬山有什麼風景特點是什麼
一、廬山的風景有1 .石門澗
2 .含鄱口
3.蘆林湖
4. 美廬
5. 三疊泉
6.五老峰
7. 海會寺
8. 白鹿洞書院
二、特專點是:
廬山雲屬霧,瞬息萬變,趣味無窮。遊客乘車登山,剛剛在九江看到的山間雲,轉眼間變成彌漫窗外的濃霧。霧來時,風起浪涌;霧去時,飄飄悠悠。霧濃時,像帷幕遮住了萬般秀色;霧稀時,像輕紗給山川披上了一層飄逸的外衣。
三、形成的原因:
廬山的地形成因是斷裂隙起的斷塊山。周圍斷層頗多,特別是東南部和西北部,呈東北——西南走向的斷層規模較大,由於這種斷層塊構造而形面的山體,故多奇峰峻嶺,懸崖峭壁,千姿百態,有的渾圓如華蓋,有的綿延似長城;有的高摩天穹;有的俯瞰波濤,有的象船航巷海,有的如龜行大地,雄偉狀觀、氣象萬千。山地的周圍則布滿著斷崖峭壁,峙谷幽深,但從牯嶺街至漢陽峰及其它山峰的相對高度卻不大,起伏較小,谷地寬廣,形成「外陡里平」的奇特地形。
Ⅱ 廬山有哪些著名景點
1.三疊泉每疊各具特色,一疊直垂,水從20多米的巔萁背上一傾而下;二疊彎曲,直入潭中。站在第三疊抬頭仰望,三疊泉拋珠濺玉,宛如白鷺千片,上下爭飛;又如百副冰綃,抖騰長空,萬斛明珠,九天飛灑。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節,飛瀑如發怒的玉龍,沖破青天,凌空飛下,雷聲轟鳴,令人嘆為觀止。故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
Ⅲ 求廬山美廬別墅分析,謝謝
廬山名人別墅是人文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堪稱「萬國建築博物館」。為了解廬山別墅的幢數、面積、建築年代、國籍、用途、現狀等情況,廬山土地房地產部門採用查閱房屋登記表與實地察看相結合的方法,對全山別墅進行了詳細調查摸底,新近首次得出准確結果:廬山現存別墅總數為636幢,16個國家的建築風格,總建築面積174653.57平方米。
廬山別墅的建築起源於1895年,最早的建於1896年。1935年以前建造的別墅有324幢,其中:1900年以前建造的有56幢;1900年至1910年建造的61幢;1910年至1920年建造的85幢;1920年至1930年建造的104幢;1930年至1935年建造的18幢。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廬山會議」舊址及別墅群(美廬別墅即180號別墅、124號別墅、176號別墅、359號別墅、442號別墅),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式對其歷史價值和文化品位的評定,為廬山名人別墅戴上了桂冠。
長期以來,一些報章、資料稱廬山別墅有「1000多幢,體現25個國家的建築風格」,數字不準。
據悉,廬山16個國家風格各異的別墅中,中式259幢、美式185幢、英式125幢、德式17幢、瑞典式12幢、日本式11幢、法式7幢、芬蘭式3幢、挪威式3幢,還有丹麥、加拿大、俄羅斯、葡萄牙、澳大利亞、瑞士和國際式(多種建築風格融合)別墅,其中名人別墅有300餘幢,讓人透過歷史的煙雲,探究一幢幢別墅幽幽的神秘和一個個久遠的故事,文化積淀尤為豐厚。
Ⅳ 廬山有哪些著名的景點
廬山著名景點介紹:
1.三疊泉
三疊泉每疊各具特色,一疊直垂,水從20多米的巔萁背上一傾而下;二疊彎曲,直入潭中。站在第三疊抬頭仰望,三疊泉拋珠濺玉,宛如白鷺千片,上下爭飛;又如百副冰綃,抖騰長空,萬斛明珠,九天飛灑。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節,飛瀑如發怒的玉龍,沖破青天,凌空飛下,雷聲轟鳴,令人嘆為觀止。故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
2.含鄱口
廬山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而廬山上最佳觀日的地方就在含鄱口。 清晨,只見鄱陽湖上晨光熹微,天水一色, 一輪紅日射湖而出,金光萬道,霎時湖天盡赤,半壁河山成了一幅燦爛絢麗的畫卷。 它勢如奔馬,又宛如游龍,神氣活現地橫亘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間,張著大口似乎要鯨吞鄱陽湖水,因此得名。 含鄱口的奇妙就在於一個「函」字,造成「千里鄱湖一嶺函」的氣勢。
3.美廬
在長沖河畔,有一座掩隱在一片綠蔭深處的英國券廓式的別墅——「美廬」。它是廬山所特有的一處人文景觀,它展示了風雲變幻的中國現代史的一個側面。 「美廬」,曾是一處「禁苑」,它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煙雲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如今,「美廬」敞開它的真面目,以它獨有的風姿和魅力,吸引著海內外的遊人。 美廬它是廬山所特有的一處人文景觀,它展示了風雲變幻的中國現代史的一個側面。 「美廬」曾作為蔣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轅」,是當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它演化出的歷史軌跡與世紀風雲緊密相聯。 它曾是一處「禁苑」,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煙雲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如今「美廬」敞開它的真面目,以它獨有的風姿和魅力,吸引著海內外的遊人。
4.五老峰
五老峰地處江西九江市廬山東南,海拔1436米,為全山形勢最雄偉奇險之勝景。 因山的絕頂被埡口所斷,分成並列的五個山峰,仰望儼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們便把這原出一山的五個山峰統稱為「五老峰」。五老峰根連鄱湖,峰尖觸天,從各個角度去觀察,山姿不一,有像詩人吟詠,有像武士高歌,有像魚翁垂釣,有像老僧盤坐。五峰中以第三峰最險,奇岩怪石千姿百態,雄奇秀麗蔚為大觀;第四峰最高,峰頂雲松彎曲如虯。
5.如琴湖
如琴湖利用西谷深窪,攔天橋上端谷口築壩而成,湖與花徑組合一體,成為豐姿幽雅的勝地。如琴湖建於1961年,面積11萬平方米,蓄水量100立方米,浩浩盪盪又不失秀麗雅緻。因湖岸曲線玲瓏,湖面酷似一把媚人的小提琴,加之湖邊石上有古人刻「如琴」二字,微妙的結合,更具深意,故名如琴湖。湖半邊近靠花徑園內,又叫「花徑湖」。由於湖坐落在西谷,又稱為「西湖」。
6.廬山會議舊址
位於牯嶺東谷擲筆峰麓。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環境優美。原是蔣介石在廬山創辦軍官訓練團的三大建築之一,於1937年落成,名廬山大禮堂。解放後改名「人民劇院」,外表壯觀,內飾華麗。1959年中國共產黨八屆八中全會,1961年中央工作會議和1970年九屆二中全會均在此召開。毛澤東同志主持了這三次重要會議。現在,這里已辟為廬山會議紀念館。裡面保存著當年許多珍貴的實物、照片、材料和根據紀錄片製作的錄相片,供遊人觀看。 右側不遠處的「廬山大廈」為外觀4層、內有6層的鋼筋水泥建築,原為國民黨軍官訓練團的中下級軍官住所,正面額上原有蔣介石題寫的「廬山傳習學舍」四個大字。位於會址和大廈中間的一座宮殿式建築即為1935年落成的廬山圖書館。
7.大天池
登上廬山西部海拔900餘米的天池山頂,南望九奇峰,下俯石門澗,東瞻佛手岩,西眺白雲峰。二水縈回,四山豁朗。此處原建有天池寺,現已廢。但原寺前呈長方形的水池,仍碧水悠悠,光靈如玉。 昔天池寺,寺西有一半月形的拜月台,因供奉文殊菩薩而得名文殊台。現存之台為石木水泥混合結構,石室五楹,上有平台。登台眺望,山戀突起,群峰相連,遠波明來,極富野趣。尤其是月色朦朧之夜,閑坐台上,眼前深谷中經常會出現點點如同燈光般的亮點, 由少漸多,時大時小,時聚時多,時隱時現,閃閃爍爍,人稱「佛燈」。宋代著名理學家王陽明就曾於一個月暗星稀的夜晚,卧此台上,看到了這樣的奇異景象,並以詩記之:「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開。撒落星辰滿平野,山僧盡道佛燈來。」 天池山脊上聳立著一座寶塔,塔四周布滿了漫山遍野的青松。微風起時,松濤起伏,它頗似一桿乘風破浪的船桅,盪漾在翠波碧浪之上。塔為一閣式石塔,五層六面,高20餘米,始建於宋建炎年間(公元1127-1130年),現塔系公元1927年,唐生智募資易地重建。塔內藏有銀佛像、宋幣及水晶珠子等文物。 和塔平列於山脊的另一棟外觀粗壯、輪廓呈現圓形、傘頂的佛殿,名圓佛殿。塔西有一石質方台,名天心台,為林森所建。台下有碩大卧石,平滑如鏡,上鐫「照江崖」字樣。 龍首崖之險、凌虛閣之雲、文殊台之佛光,堪稱大天池「三絕」。
8.石門澗
走過懸索橋不遠就是石門澗,廬山的「絕壁、雲海、飛瀑」被譽為「廬山三絕」。而石門澗算是佔全了,石門澗鐵船峰東側石壁是廬山絕壁的三絕之一,再有石門澗被稱作是廬山的「雲霧窟」。最後,石門澗瀑布實為廬山最大之瀑布,不得不提的是,廬山為著名的「地壘式斷快山」,這種被擠壓、斷裂、抬升的地貌,在石門澗看得最為清晰。廬山多嶂谷,而最典型、最雄偉粗獷的嶂谷,就是石門澗。 廬山有舉世罕見的第四紀冰川遺跡,而石門澗就是當年冰川通過而形成的冰川U形谷,冰川活動留下來的冰階、冰盆、冰溜面、冰擦痕、冰坎等遺跡在這里隨處可見。
Ⅳ 廬山美廬別墅歷史
一一人-一下吧!一個人走路走路走去哪裡吃飯沒有人會去去哪裡了,我的
Ⅵ 廬山的景點有哪些
主體旅遊景點主有:美廬別墅、廬山會議會址、花徑、錦綉谷、仙人洞、大天池、龍首涯、石門澗、黃龍潭、烏龍潭、三寶樹、蘆林湖、博物院、含鄱口、植物園、大口瀑布、三疊泉、五老峰。外圍有:東林寺、秀峰、白鹿洞書院、漢陽峰、小天池。輻射景點有:獅子洞、鞋山、千島湖、龍宮洞、石鍾山、觀音島、魯溪洞、九宮山等。主要景點最新門票:2007年10月廬山:180元/人(包括五老峰、花徑、錦綉谷、仙人洞、大天池、龍首涯、三寶樹、蘆林湖、含鄱口、植物園等)三疊泉:51元/人(來回纜車80元/人)美廬:15元/人(現役軍人免費)秀峰:47元/人(來回纜車60元/人)廬山戀電影:25元/人
五老峰地處廬山東南,因山的絕頂被埡口所斷,分成並列的五個山峰,仰望儼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們便把這原出一山的五個山峰統稱為「五老峰」。它根連鄱湖,峰尖觸天,海拔1436米,雖高度略低於大漢陽峰,但其雄奇卻有過之而無不及,為全山形勢最雄偉奇險之勝景碧龍潭瀑布廬山瀑布有許多以「龍」字為名,如「卧龍潭」、「神龍潭」、「烏龍潭」、「黃龍潭」等。在距廬山牯嶺約10多里處的重岩幽林中有一巨大的池潭,這就是「碧龍潭瀑布」,也即王家坡瀑布。這個瀑布是在二十年代初由一個砍柴的樵夫發現的,此後四方遊客爭相觀賞,被視作山北絕勝。其水來自梭子崗北麓,由廬山碧龍潭瀑布(2張)於這里層岩疊石,水流一路逶迤環繞。在注入碧龍潭的上段,分成三屋掛瀑,而每層分為兩條似白練般的懸瀑,連成數十米長,猶如雙龍倚天,俯墜潭中。潭旁建有「觀瀑亭」。在潭中還有一巨石橫列,站在石上可東望鄱陽湖。三寶樹由黃龍潭沿林間石階上行約300米即到三寶樹。此處濃蔭蔽日,綠浪連天,三棵參天古樹凌空聳立,二棵是柳杉,樹齡600餘年,一棵為銀杏,樹齡1600年,主幹數人合抱不攏,形同寶塔。三寶樹相傳為千年古可柯,樹下石碑上鐫有「晉僧曇詵手記」6字。寶樹已被重點保護。美廬別墅美廬它是廬山所特有的一處人文景觀,它展示了風雲變幻的中國現代史的一個側面。 「美廬」,曾作為蔣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轅」,曾是當年「第一夫人」宋美齡生活的「美「的房子,它演化出的歷史軌跡與世紀風雲緊密相聯。 綠蔭籠罩下的「美廬」別墅,為石木結構,主樓為兩層,附樓為一層,佔地面積為美廬別墅內景455平方米,建築面積為996平方米。而整個「美廬」庭園佔地面積為4928平方米,建築佔地面積,僅占其中不足10%,因而顯得庭園特別敞凈,而建築主體卻又顯得適宜,既不感到笨拙,又不感到纖弱,產生出一種和諧的美。美廬別墅前有宋氏姐妹所植的「宋氏姐妹許願松」,分別代表愛財、愛國、愛權。它曾是一處「禁苑」,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煙雲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如今「美廬」敞開它的真面目,以它獨有的風姿和魅力,吸引著海內外的遊人。蘆林湖蘆林湖(4張)蘆林湖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海拔1040米的東谷蘆林盆地,故又稱東湖。從黃龍寺沿石階曲徑上行約20分鍾,便到蘆林大橋。一路密林蔽日,樹干高聳挺拔,夏日人行其間頗感涼爽身輕。蘆林大橋高30米,橋壩一體,攔水成湖,湖水如鏡,似發光的碧玉鑲嵌在林蔭秀谷之中,在縹緲的雲煙襯托下,猶如天上神湖。二、三百萬年前,廬山處於第四紀冰期,這里是一個典型的冰窖,是當年廬山最大的屯積冰雪的谷地。1954年在此築壩蓄水,於是高峽出平湖,青山綠水,山色倒影,相映成趣。為廬山添一勝景。毛澤東同志曾多次於湖中游泳。廬山會議舊址廬山會議舊址位於牯嶺東谷擲筆峰麓。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環境優美。原是蔣介石在廬山創辦軍官訓練團的三大建築之一,於1937年落成,名廬山大禮堂。解放後改名「人民劇院」,外表壯觀,內飾華麗。1959年中國共產黨八屆八中全會,1961年中央工作會議和1970年九屆二中全會均在此召開。毛澤東主持了這三次重要會議。這里已辟為廬山會議紀念館。裡面保存著當年許多珍貴的實物、照片、材料和根據紀錄片製作的錄相片,供遊人觀看。 右側不遠處的「廬山大廈」為外觀4層、內有6層的鋼筋水泥建築,原為國民黨軍官訓練團的中下級軍官住所,正面額上原有蔣介石題寫的「廬山傳習學舍」四個大字。位於會址和大廈中間的一座宮殿式建築即為1935年落成的廬山圖書館。大口瀑布大口瀑布是廬山管理局開發出來的景點,遊客可乘索道直接到大口瀑布,廬山大口瀑布,烏龍譚,白鹿洞書院(3張)也可以從含鄱口坐索道直接到大口瀑布,大口瀑布又稱彩虹瀑布,因為往往在雨過天晴過了以後,在這里往往可以從燦爛的陽光下看到五顏六色的彩虹,但比起三疊泉來,它就顯得有些小巫見大巫了。烏龍潭烏龍潭原由三個大小不一的潭淵組成,古書中記載:「烏龍潭凡三潭,中、上兩潭皆高數十百丈,下潭稍平夷。」至今,只見一潭。潭水分五股從巨石隙縫中飛揚而下,短而有力,象是一把銀鍛的豎琴,在日夜撥動著琴弦。白鹿洞書院白鹿洞書院位於五老峰東南,全院山地面積為3000畝,建築面積為3800平方米。山環水合,幽靜清邃 ,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書院「始於唐、盛於宋,沿於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唐貞元年間(785--805年),李渤隱居這里讀書,養一白鹿自娛,人稱白鹿先生。長慶間(821--943年)李渤任江州(今九江)刺史,便在白鹿築台榭,植花木。植物園從含鄱口沿石階而下走數百米即抵植物園大門。是我國著名的亞熱帶高山植物園,創建於1934年,面積3平廬山植物園,黃龍潭(2張)方公里。是中國最早的植物園之一,長江中下游地區植物物種遷地保存的重要基地。已收集國內外植物標本10萬余種,引種馴化3400多種。稱為「活化石」的我國水杉,繁殖萬株。植物園不僅是科研基地,且為風景勝地,按照植物自然群落,不同生態,分成11個展區,供遊客鑒賞。園中有休息廳,林蔭下設石凳石桌,供遊人休憩。黃龍潭由石門澗上來,步行一段路,便可到黃龍潭、烏龍潭。 ——兩潭相鄰,各有千秋。黃龍潭幽深、靜謐,古木掩映的峽谷間,一道溪澗穿繞石壘而下,銀色瀑布沖擊成暗綠色的深潭。靜坐潭邊,聽古道落葉、宿鳥鳴澗,自然升起遠離塵世、超凡脫俗之感。大雨初過,隆隆不盡的悶雷回盪在密林之中。三疊泉三疊泉位於九江市廬山東南九疊谷,經環廬山旅遊公路可達,距九江市26公里。它集險峰怪石、飛瀑流泉為一體,屬於山丘型旅遊地。同時,三疊泉位於五老峰下部,飛瀑流經的峭壁有三級,溪水分三疊泉飛瀉而下,落差共155米,極為壯觀,撼人魂魄。 三疊泉每疊各具特色。一疊直垂,水從20多米的巔萁背上一三疊泉瀑布(17張)傾而下;二疊彎曲,直入潭中。「上級如飄雪拖練,中級如碎玉摧冰,下級如玉龍走潭。」 站在第三疊抬頭仰望,三疊泉拋珠濺玉,宛如白鷺千片,上下爭飛;又如百副冰綃,抖騰長空,萬斛明珠,九天飛灑。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節,飛瀑如發怒的玉龍,沖破青天,凌空飛下,雷聲轟鳴,令人嘆為觀之。相傳,宋紹熙二年(1191)始被樵者發現,故有「一朝何事失扃鑰,樵者得之人共傳」的詩句。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進行旅遊開發,2001年11月經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博物館在蘆林湖畔,有一棟中西合璧的別墅式建築。那是毛澤東在廬山期間曾住過的地方,人稱蘆林別墅。因房號是1號,故亦稱「蘆林一號」。別墅系1961年興建,單層平頂,中有內院,總面積2700平方廬山博物館,含鄱口,龍首崖(3張)米。1984年改成博物館館址。解放前廬山各棟中外別墅中的精品、陳列品和歷史文物是館藏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博物館的展品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清代畫家許從龍歷時6年所繪制的《五百羅漢圖》。原畫共有200幅,幾經戰亂,只剩110幅,後經多方搜集又找回兩幅,現共有112幅,都存放在博物館內。 博物館內展出歷代名瓷中的精品,有漢代的青瓷、唐三彩、宋影青瓷、明青花瓷、清逗彩瓷,特別是明清代的展品,都柔潤細膩,非常精美。 博物館內還收藏了蔣介石用過的「蔣」字瓷盤,宋美齡的象牙柄扇,以及蔣介石五十歲辰時,官僚們贈送的佩劍和銅硯。此外,館中還藏有青銅器、陶器、工藝品、金石篆刻、歷代錢幣等藏品,其中也有許多是難得的珍品。含鄱口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嶺和對面的漢陽峰之間形成一個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盡山麓的鄱陽湖水之勢,故得名。廬山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而廬山上最佳觀日的地方就在含鄱口。清晨,只見鄱陽湖上晨光熹微,天水一色, 一輪紅日射湖而出,金光萬道,霎時湖天盡赤,半壁河山成了一幅燦爛絢麗的畫卷。它勢如奔馬,又宛如游龍,神氣活現地橫亘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間,張著大口似乎要鯨吞鄱陽湖水,因此得名。含鄱口的奇妙就在於一個「函」字,造成「千里鄱湖一嶺函」的氣勢。龍首崖大天池西南側一崖拔地千尺,下臨絕壑,孤懸空中宛如蒼龍昂首,飛舞天外,這就是著名景點「龍首崖」。遊客若從懸崖左邊的石亭中觀看,龍首崖懸壁峭立,一石橫亘其上,恰似蒼龍昂首。崖下紮根石隙的幾棵虯松在微風吹拂下,恰似龍須飄飛。這就是龍首崖。仙人洞仙人洞為廬山著名景點之一。位於錦綉谷的南端,有參差如手的「佛手岩」。在佛手岩的覆蓋下,一洞中開為仙人洞。洞高、深各約10米,幽深處有清泉下滴,稱「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題詞。洞中央「純陽殿」內置呂洞賓石像,傳說八仙中的劍仙在此修道成仙。每當雲霧繚繞之時,驟添幾分仙氣。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稱仙人洞。毛澤東的著名詩句「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使仙人洞景點名揚四海。是來廬山的客人必游並留影之處。漢陽峰「東南屏翰聳崔巍,一柄芙蓉頂上栽。四面水光隨地繞,萬層峰色倚天開。當頭紅日遲遲轉,俯首青雲得得來。到此乾坤無障礙,遙從瀛海看蓬萊。」這就是廬山廬山仙人洞,漢陽峰(2張)第一高峰—海拔1474米的漢陽峰。據說,在月明風清之夜,站在峰巔上,可觀漢陽燈火,故名。漢陽峰峰巔上,有一方形石台,名與禹王台,為大禹治水登臨處。每當晴天一碧,萬里無雲,登此台眺望,江漢倒懸,楚楚環供,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慨。 漢陽峰南為紫霄峰、東北有小漢陽峰。西北乃一峽谷,系張性斷層,長七、八公里,是廬山較大的山谷之一,名「康王谷」,相傳晉著名詩人陶淵明的千古佳作《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就是以此谷為原型。谷的末端有一飛瀑,史載「谷簾泉」,傳說諸葛亮見此瀑,大為驚嘆。石門澗石門澗瀑布是廬山眾多瀑布中最早錄入史冊的。兩千多年前的《後漢書地理》中就有記載:「廬山西南有雙闕,壁立千餘仞,有瀑布存焉」。 ——石門澗面對峰崖,隔澗箕立,結成危樓險闕。最窄處的「小石門」,兩崖之間僅存一縫,遊人入「門」須側身才能通過。峪谷間,高崖懸流成瀑,深谷積水成湖。潛隱湖底的雜亂怪石與兀立溪澗的巨岩,沿澗巧布,成為「石台」,最大的一塊光滑的磐石上可坐數十人,石上攜有「石門廬山石門澗、小天池(2張)澗」三個大字。門票52元。小天池小天池位於廬山牯嶺北面,池中之水置於高山而終年不溢不涸。池後山脊上,屹立著一座白塔似的喇嘛塔。塔建於1936年。 小天池山對面還有一怪石,遠望似一雄鷹伸頸欲鳴。鷹首有巨石疊就,一石伸出鷹嘴崖,石縫中綠樹芳草婆娑似羽毛,名鷂鷹嘴。牯嶺牯嶺,廬山的中心。三面環山,一面臨谷,海拔1164米,方圓46.6公里,是一座桃源仙境般的山城。牯嶺原名牯牛嶺,因嶺形如一頭牯牛而得名。這座鍾靈毓秀的山城,以牯牛嶺為界分為東西兩谷,地勢平坦,峰巒蔥蘢,溪流潺潺。青松、丹楓遮天蔽日。近千幢風格各異的各國別墅依山就勢而築,高低錯落,瀟灑雅緻,點綴在萬綠叢中,與周圍環境十分和諧,為國內少有的高山建築景觀。大天池登上廬山西部海拔900餘米的天池山頂,南望九奇峰,下俯石門澗,東瞻佛手岩,西眺白雲峰。二水縈回,四山豁朗。此處原建有天池寺,現已廢。但原寺前呈長方形的水池,仍碧水悠悠,光靈如玉廬山大天池(2張)。 昔天池寺,寺西有一半月形的拜月台,因供奉文殊菩薩而得名文殊台。現存之台為石木水泥混合結構,石室五楹,上有平台。登台眺望,山巒突起,群峰相連,遠波明來,極富野趣。尤其是月色朦朧之夜,閑坐台上,眼前深谷中經常會出現點點如同燈光般的亮點, 由少漸多,時大時小,時聚時多,時隱時現,閃閃爍爍,人稱「佛燈」。明代著名理學家王陽明就曾於一個月暗星稀的夜晚,卧此台上,看到了這樣的奇異景象,並以詩記之:「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開。撒落星辰滿平野,山僧盡道佛燈來。」 天池山脊上聳立著一座寶塔,塔四周布滿了漫山遍野的青松。微風起時,松濤起伏,它頗似一桿乘風破浪的船桅,盪漾在翠波碧浪之上。塔為一閣式石塔,五層六面,高20餘米,始建於宋建炎年間(1127-1130年),現塔系公元1927年,唐生智募資易地重建。塔內藏有銀佛像、宋幣及水晶珠子等文物。 和塔平列於山脊的另一棟外觀粗壯、輪廓呈現圓形、傘頂的佛殿,名圓佛殿。塔西有一石質方台,名天心台,為林森所建。台下有碩大卧石,平滑如鏡,上鐫「照江崖」字樣。 龍首崖之險、凌虛閣之雲、文殊台之佛光,堪稱大天池「三絕」。鐵船峰鐵船峰鐵船峰俗稱「桅桿石」,與龍首崖隔澗相望。高峰矗立,似巨艦昂首,故名。相傳,東晉大將軍王敦,軍事大權在握,欲篡奪帝位。一天在建康(今南京市)邀請許遜等人,席間讓人釋夢。言昨晚夢一木破,問是否吉祥。許遜等人知其用心,便釋為「木上破天,乃「未」字,公欲用刀兵,未可輕舉妄動」。王敦聽後不悅,暗起殺心。許遜等人也已料到,遂乘船逃走。船行江中,王敦果然派兵追來,幸好許遜學有法術,呼來二龍挾船開飛,並告誡眾人緊閉雙目,不得窺視。當船飛臨廬山紫霄峰上空時,雲霧迷漫,船底擦著樹梢沙沙作響,舟人奇而竊視,二龍突然離去,船隨即墜於紫霄峰下的石門洞旁,而成為鐵船峰。觀音橋景區號稱「江南第一古橋」的千年國寶--觀音橋,橋長:19.4米,寬:4.8米建於1014年,它以雄偉的氣勢橫跨在廬山棲賢大峽谷之中,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摩崖石刻,天下六泉,觀音橋,御碑亭(2張)蔣宋公館,名人足跡布滿景區。明朝大畫家唐伯虎鑄就了著名的最美麗的《廬山圖》就在觀音橋景區。御碑亭御碑亭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所建造的。整個御碑亭的建造風格比較獨特,明朝洪武二十六年九月(1393年)朱元璋為了紀念周顛仙等人就在這台上建起了御碑亭。亭中至今還保存著朱元璋的御碑。碑上刻著這位朱皇帝親自撰寫的《周顛仙人傳》和《四仙詩》。這塊御碑高約4米、寬1.3米、厚0.23米。廬山瀑布廬山瀑布主要由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黃龍潭和烏龍潭瀑布、王家坡雙瀑和玉簾泉瀑布等組成的廬山瀑布群,被譽為中國最秀麗的十大瀑布之一。因李白《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的名句為人熟知。「2011遊客最喜愛的中國十大瀑布旅遊勝地」評選活動頒獎儀式以及2011中國瀑布旅遊文化高峰論壇在浙江諸暨五泄風景區舉行,廬山瀑布群又以「最富有詩意的瀑布」榜上有名。廬山雲霧廬山雲霧景觀是廬山一大奇景,余邵詩稱:「廬山雲霧景觀奇,變幻無常千萬姿;剛作浪濤騰漢海,又成瀑布瀉天池」。廬山處於一個盆地,四面山嶺聳立,南依鄱陽湖,北傍浩瀚的長江。大江大湖蒸廬山雲霧(19張)騰大量不竭的水汽,形成滔滔的雲霧湧向廬山,因為這襟江帶湖的關系,廬山的水汽很盛,水汽一旦碰上空氣中的塵埃,就成了小水滴。數不清的小水滴就形成了美麗神奇的廬山雲霧。因此山中雲氣出沒無常,諸峰忽隱忽現。瞬息間雲海密布,彌漫山谷,咫尺之間不能辨物。當峽谷中向上吹的風力比水滴往下降的重力大的時候,水滴就隨風往上飄了。這種「雨自下而上」的奇特現象就出現了。廬山雲霧,四季皆有。夏季最多,秋季較少。夏季雲霧多在山頂,冬季雲霧多在山腰,這是因為冬季水氣凝結的位置低於夏季,所以冬季雲層的位置也就低於夏季。春夏之交,由於水氣多,季風變換,群峰經常雲遮霧罩,煙霞彌漫,天氣忽晴忽雨,變幻莫測,雲霧也詭譎奇特,變化多端。整個廬山隱現在虛無縹緲之間,年均霧日為190多天。廬山別墅群廬山上的別墅群其實也名甲天下,自1895年英國傳教士李德立花200兩白銀租借牯嶺長沖河一帶的800畝土地為避暑之所以後,俄、美、英、法、德、意、日、瑞典、瑞士、丹麥、挪威、葡萄牙廬山別墅群等20多個國家的商貿名流和國內各界人土,都爭相來此興建度假別墅,總數達640多棟,有英國式、美國式、俄國式、瑞典式、瑞士式、日本式……等等,真可稱為是「世界別墅建築藝術博物館」,[7]後新中國成立後,這些別墅全部被國家收回。別墅大都是鐵皮屋頂,廬山石塊堆砌而成,具有鮮明的特色。廬山遂亦成為馳名世界的旅遊避暑勝地。女作家賽珍珠在廬山居住的時候也留有別墅。別墅群中還有教堂(現僅供參觀)、酒吧等生活設施。別墅群部分對遊人開放。
Ⅶ 廬山有什麼景點
主體旅遊景點主有:美廬別墅、廬山會議會址、花徑、錦綉谷、仙人洞、大天池回、龍首涯、石門澗、黃答龍潭、烏龍潭、三寶樹、蘆林湖、博物院、含鄱口、植物園、大口瀑布、三疊泉、五老峰。
外圍有:東林寺、秀峰、白鹿洞書院、漢陽峰、小天池。
輻射景點有:獅子洞、鞋山、千島湖、龍宮洞、石鍾山、觀音島、魯溪洞、九宮山等。
主要景點最新門票:2007年10月廬山:180元/人(包括五老峰、花徑、錦綉谷、仙人洞、大天池、龍首涯、三寶樹、蘆林湖、含鄱口、植物園等)
三疊泉:51元/人(來回纜車80元/人)
美廬:15元/人(現役軍人免費)
秀峰:47元/人(來回纜車60元/人)
廬山戀電影:25元/人
Ⅷ 牯嶺街的主要景點
廬山街心公園 是1954年人工攔填成園,面積約5000平方米,座落街心,依嶺臨窪,呈三角形,花台點紅,草地綠茵,邪致宜人。
園中造石牛,象徵牯牛峻嶺。晚間入園遠望九江燈火,彷彿置身半空雲間,是觀光休閑的好去處。
廬山伴月公園又名廬山小公園,部分建於廬山商貿樓上,公園白天可觀望江亭風光,夜晚可觀九江觀火。 廬山牯嶺東谷,有一條蜿蜒而來又蜿蜓而去的長沖河。在長沖河畔,有一座掩隱在一片綠蔭深處的英國券廓式的別墅。別墅始建於1903年,由英國蘭諾茲勛爵建造,1922年轉讓給巴莉女土,巴莉曾與宋美齡交好,1934年將這棟房屋贈送給宋美齡。蔣介石見這里環境恬靜美麗,宋美齡的名字中又有一個「美」字,於是命名為「美廬」,庭園中卧石上的「美廬」二字為蔣手書。
美廬由主樓和附樓兩部分組成,主樓為兩層,附樓為一層。
登十字型長石階,步通透式涼台,進入主樓一層是一裝飾典雅、中西合璧的會客廳。貓眼綠的地毯,墨綠的沙發,牆壁上掛著宋美齡不同時期的半身照片,以及蔣介石夫婦在「美廬」生活的部分照片。緊鄰的是當年「第一夫人」的卧室,室內陳設基本保持原貌,居中有雙人廳床,據說是用英國優質木料製作,床左側放置一圓形雕花梳妝台,方櫃上擺設著精緻的象牙扇等物品。
主樓二層是蔣介石的辦公室、會客廳、卧室,卧室的配置和宋美齡卧室相仿,卻多了一張躺式沙發。辦公室的斜對面,是侍從室第二處主任、有「文膽」之稱的陳布雷辦公室兼卧室。辦公室的左邊,分別建有涼台和陽台,圍著石柱、石欄,寬闊安適。
附樓從外面看是一排玻璃窗,內部布局為一邊是通道、一邊是各自獨立的各功能用房:餐廳、琴房、侍衛室等。而今,此處被辟為展覽廳。展覽廳所展示的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一為「美廬」留存物品,有宋美齡彈過的鋼琴、閱讀收藏的精裝英文書、畫的《廬山溪流》水彩畫,以燃燒煤油為動力製冷的菲賽爾冰箱等;二是國民政府要員們在「夏都(廬山)」政治活動的歷史照片及歷史物品,有1934年9月蔣介石參加廬山軍官訓練團畢業典禮時的照片,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與馬歇爾在「美廬」涼台上會談照片等;三是牯嶺歷史風貌及三十年代所拍攝的廬山名勝照片。 蘆林湖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海拔1040米的東谷蘆林盆地,故又稱東湖。蘆林湖四周群山環抱,蒼松翠柏,湖水如鏡,似發光的碧玉鑲嵌在林蔭秀谷之中,在縹緲的雲煙襯托下,猶如天上神湖。此處原是蘆草叢生、野獸出沒的蘆林谷地,介於玉屏、星洲兩峰之間。
1954年此地築壩蓄水,於是高峽出平湖,青山綠水,山色倒影,相映成趣,為廬山添了一處勝景。毛澤東同志曾多次於該湖中游泳。
從黃龍寺沿石階曲徑上行約20分鍾,便到蘆林大橋。一路密林蔽日,樹干高聳挺拔,夏日人行其間頗感涼爽。 牯嶺街是廬山景區的中心,是一座美麗的、別致的、公園式的小山城。枯嶺街商店鱗次櫛比,有郵局、銀行、電影院、大會堂等,有接待國際、國內旅遊者的廬山大廈、雲中賓館、蘆林飯店等,共有賓館飯店、招待所、休養所多處,還有西式別墅上千棟.枯嶺街三面環山,一面峽谷,東為大月山,西有大林山,南為牯牛嶺,北臨剪刀峽豁口。站在街心公園,可以眺望九江古城、長江玉帶,為休閑、消遣、娛樂的理想場所,也常是廬山旅遊者的首到之地。遊客可在此安排住宿,選擇游覽路線,選擇導游團體等一系列活動,既為即將游覽作準備,又解決了食宿的後顧之憂,實為廬山旅遊首到之根據地。
Ⅸ 廬山美廬的英文翻譯
The Meilu Villa,是從廬山旅遊的官方網站上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