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故宮太和殿景點介紹導游詞

故宮太和殿景點介紹導游詞

發布時間: 2021-01-03 12:41:14

Ⅰ 北京故宮導游解說詞

各位來賓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北京的故宮,我是你們的導游瑩瑩,今天就由我帶領大家回一起游答北京故宮。

我先介紹一下故宮的概況。故宮建於北京的中央,以南北為中軸線,座北朝南,充分體現了皇權至上的封建統治思想。故宮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真是城城包圍。

歷史上,故宮因火災或者其它原因,曾多次的重建,但基本格局沒有改變,主要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兩殿為兩翼,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賀、接見群臣和舉行大型典禮的地方。內廷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及兩側分列的東西六宮,是封建皇帝進行日常活動和後妃皇子居住遊玩及奉神的地方。


廣場南面的保和殿是外朝三在殿的最後一座,規格等級僅次於太和殿,面闊9間,進深5間,重檐歇山頂,翼角置走獸9個,內外檐均施金龍和璽彩畫,菱花梧扇,生落在高大的漢白玉三台之上。

我的講解到此為止了,祝大家遊玩愉快!

Ⅱ 太和殿導游詞

女士們、先生們,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故宮內最大宮殿。建築內面積2377平方米,重容檐廡殿頂,是殿宇中最高等級,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

太和殿建在三層重疊的「工」字型須彌座上,由漢白玉雕成,離地8餘米,下層台階21級,中,上層各9級。

這個廣場是太和殿廣場,面積達3萬平方米。整個廣場無一草一木,空曠寧靜,給人以森嚴肅穆的感覺。

故宮又稱紫禁城。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一」的規劃理念,用天上的星辰與都城規劃相對應,以突出政權的合法性和皇權的至高性。

中國建築的屋頂形式是豐富多彩的,在故宮建築中,不同形式的屋頂就有10種以上。以三大殿為例,屋頂各不相同。

Ⅲ 游覽故宮太和殿的導游詞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故宮內最大宮殿。建築面積2377平方米,重檐廡殿頂,是殿宇中最高等級,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太和殿建在三層重疊的「工」字型須彌座上,由漢白玉雕成,離地8餘米,下層台階21級,中,上層各9級。
太和殿殿外左右安放四個銅缸,象徵」金甌無缺「,作為貯水防火之用。台基東西兩側各有一隻銅制仙鶴和龜,是長壽的象徵。這個由鉛鑄造成的器具叫嘉量,嘉量是當時量的標准器,表示皇帝公平處事,誰半斤,誰八兩,心中自然有數。對面還有一個石頭做成的器具叫做日晷,是古代的測時儀。皇帝的意思是:量和時的基準都在自己手裡。
太和殿正面有12根圓紅柱,東西約63米,南北進深約37米,高35米,殿前丹陛三層五齣,殿前後有金扉40個,金鎖窗16個,整個大殿雕梁畫棟,豪華富麗。殿內中央設有2米高的平台,上面擺放著雕有9條金龍的楠木寶座。後面有金漆圍屏,前面有御案,左右有對稱的寶象、角端、仙鶴、香筒等陳列品。象馱寶瓶,內裝五穀,象徵太平景象、五穀豐登。角端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可「日行一萬八千里」,通曉四方語言,只有明君,它才捧書而至,護駕身旁。
太和殿也叫金鑾殿,為什麼這么叫呢?因殿內為金磚墁地而得名。金磚墁地平整如鏡,光滑細膩,像是灑了一層水,發著幽暗的光。那麼金磚真的含金嗎?其實這是一種用特殊方法燒制的磚,工藝考究,復雜,專為皇宮而制,敲起來有金石之聲,所以稱作「金磚」。燒這種磚,每一塊相當於一石大米的價錢,可見金磚雖不含金,但也確實貴重。
殿內共有72根大主柱,支撐其全部重量,其中6根雕龍金柱,瀝粉貼金,圍繞著寶座周圍。在殿中央有一藻井,是從古代「天井」和「天窗」形式演變面來,為中國古代建築的特色之一。主要設置在「尊貴」的建築物上,有「神聖」之意。在藻井中央部位,有一浮雕蟠龍,口銜一球(球為銅胎中空,外塗水銀),此球叫軒轅鏡,傳說是遠古時代軒轅黃帝製造的,懸球與藻井蟠龍聯在起,構成游龍戲珠的形式,懸於帝王寶座上方,以示中國歷代皇帝都是軒轅的子孫,是黃帝正統繼承者。它使殿堂富麗堂皇,雍容華貴。鏡下正好對著寶座,據說是袁世凱怕大球掉下來把他砸死,故將寶座向後挪到現在的位置。關於龍椅,這裡面有段故事。1916年(民國五年)袁世凱登基時,把原來的寶座搬走了,換了一把西式高背大椅,上飾他自己設計的帝國徽號。據說他的腿短,因而將椅座降低。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尋找那把龍椅,根據過去的一張照片,在破傢具庫找到了一把破椅,經專家鑒定,這椅子就是皇帝寶座,後經修復展出。
太和殿東或西側銅缸處)
古人把陳設在殿堂皇屋宇前的大缸,稱為「門海」,門海者,蓋「門前大海」之意,古人相信,門前有大海,就不怕鬧火災。因此,大缸又稱為吉祥缸。它既是陳設品,又是消防器材。在科學不民達的古代,宮中沒有自來水,更沒有消防器材。因此,缸內必須長年儲滿水以備不虞

Ⅳ 故宮太和殿導游詞

太和殿始建於公元1406年,經歷了三次火災和一次兵燹的毀壞,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清朝建的。

四個專屋檐上各有屬一排動物,原來是釘子,用來固定瓦片用的,後來換成了神話傳說中的動物,據說可以辟邪,而且數量越多,表明建築越重要。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古代宮殿建築,東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宮奉天殿建成,稱奉天殿。

為中國現存最大木構架建築之一,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為乾隆皇帝的御筆,現存的牌匾為復製品。原件在袁世凱稱帝時被換下,已佚。

Ⅳ 太和殿導游詞100字

一百字?太短了吧。
女士們、先生們,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故宮內最回大宮殿。建築答面積2377平方米,重檐廡殿頂,是殿宇中最高等級,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太和殿建在三層重疊的「工」字型須彌座上,由漢白玉雕成,離地8餘米,下層台階21級,中,上層各9級。

太和殿始建於公元1406年,經歷了三次火災和一次兵燹的毀壞,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清朝建的。四個屋檐上各有一排動物,原來是釘子,用來固定瓦片用的,後來換成了神話傳說中的動物,據說可以辟邪,而且數量越多,表明建築越重要。太和殿上有9個,9是陽之極數,依次為7、5、3、1,平民百姓家是不允許有這種裝飾的。

明清兩朝曾有24個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詔書。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冊立皇後、頒布法令、政令、派將出征、金殿傳臚以及賜安等等,皇帝都要在這里舉行儀式,接受文武百官朝賀。

Ⅵ 求故宮保和殿導游詞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沈蕾,是你們這次旅行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沈導,在這里首先祝你們旅遊愉快!下車時,請大家小心階梯。

下面我給你們介紹介紹故宮吧!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今天人們稱它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它是明朝皇帝朱棣征調無數能工巧匠,用了14年時間建成的宏偉建築。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共有房屋9000多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築群。

宮殿沿著一條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布局嚴整。故宮外沿還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外朝最引人注意的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我也不細細介紹了,過一會兒你們可以自由游賞。

繞過三大殿,我們到了故宮的後半部分,以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側有東六宮和西六宮,主要是皇帝和後妃居住的地方。與外朝建築的雄偉壯麗不同,內廷非常富有生活氣息。其中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坤寧宮在明朝是皇後的寢宮。

走完了坤寧宮,我們到了後面的御花園,這里是專供皇帝和後妃休息、遊玩的場所,園內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和玲瓏別致山石。

好了,我的介紹到這兒結束了,你們可以隨意游賞,17:30分後從東門的東華門出來集合。請注意不要在園內亂扔垃圾、隨意刻寫,祝你們旅途愉快!

(6)故宮太和殿景點介紹導游詞擴展閱讀:

保和殿(the Hall of Preserving Harmony),是明清傳統宮殿建築,屬於北京故宮中的一座殿宇式建築。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幾經焚毀、重建。現存主體梁架仍為明代建築。

明初名謹身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建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始名保和殿。「保和」 出自《易經》,意為「志不外馳,恬神守志」,也就是神志得專一、保持宇宙間萬物和諧之意。



Ⅶ 太和殿總概括的導游詞 200~300字

太和殿太和殿位於紫禁城中軸線最為顯要的位置,俗稱「金鑾殿」內,是明清兩代帝王舉行大朝容會的地方。

每年元旦、冬至、萬壽三節及國家大慶典時,皇帝都要親臨太和殿御殿受賀。所以太和殿是封建帝王奉天承運,向全國發號施令、展示天子至尊至貴的地方。

坐北面南,喻意著帝王南面而治。以地勢高(連基座35.05米)喻意帝王的至尊至貴。覆以黃色琉璃瓦,以示太和殿為天下最中。

太和殿遭受火災和重修次數最多的宮殿太和殿在歷史上曾被稱為奉天殿(明永樂)、皇極殿(明嘉靖),清順治時改名太和殿。

Ⅷ 北京故宮太和殿的導游詞乍寫束

這座宮殿被稱為故宮。它是明清兩代,是中國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築。 1988年,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紫禁城佔地面積720,000平方米,房屋面積9999,建築面積155,000平方米。這是一個帶有四個角和美麗塔樓的矩形城市。 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著牆壁,形成了一個堅固的城堡。雄偉而豪華的建築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髓和保護。

故宮有四個門,正門叫五門。俗稱五峰大廈。飛機是凹面的,中間是一幢沉重的建築,而神殿的頂部是沉重的。兩個翅膀有四個方塊。畫廊是連接和宏偉的。中午之後,有五座精美的白色大理石拱橋通向泰和門。東門叫東華門,西門叫西花門,北門叫武門。

故宮博物院的建築布局分為外院和內院。內院與外院的建築氛圍截然不同。以太,中和,寶和三個使館的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並舉行隆重儀式的地方。內部法院集中在錢清宮,交大廳和昆寧宮。它是封建帝王和後邑的住所。此外,還有文華堂,武應堂和皇家花園。

清宮位於紫禁城內院的最前沿。清康熙之前,這里是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府事務的地方。清雍正皇帝遷至養心寺後,卻仍在這批報紙上看報,選擇官僚召見大臣。

泰廟位於錢清宮和昆寧宮之間。它包含了天地間的和諧與幸福。它始建於明朝,並於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重建。它是一個方形的寺廟,有四個角,鍍金的寶物頂部和龍鳳圖案。在明清時期,寺廟是舉行女王生日慶祝生日的地方。

在清朝皇後犧牲蠶壇之前,有必要檢查儀式的准備情況。昆寧宮位於紫禁城「內部法庭」的盡頭。明朝是皇後的住所。在清朝,它改為禮拜場所。其中,東文閣是皇帝的婚房,康熙,同治和光緒都在這里結婚。

紫禁城是古代建築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佔地面積超過720,000平方米,擁有9,000多座宮殿,全部是木結構建築,黃色琉璃瓦屋頂和藍白色的石材底座,裝飾著宏偉的建築繪畫。這些宮殿沿著南北中軸線排列,並散布在兩側,南北直,且對稱。該中心軸不僅穿過紫禁城,而且在南部到達永定門,在北部到達鼓樓和鍾樓。

它貫穿整個城市,宏偉且精心策劃。這非常壯觀。建築師認為,紫禁城的設計和建築是無與倫比的傑作。它的平面布局,三維效果以及形式的威嚴,宏偉,莊重和和諧可以說是罕見的。它標志著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並顯示了工匠近500年的傑出成就。

Ⅸ 太和殿簡介300字

成為第5位粉來絲
太和殿自(越南語:Điện Thái Hoà)是為越南皇帝加冕等重大典禮及節日慶典之處,1805年建造,1824年重修,本世紀初又經大修。是越南順化皇城中最大的建築。
中文名稱
太和殿
外文名稱
Điện Thái Hoà
地理位置
越南承天順化省
著名景點
太和殿
太和殿(越南語:Điện Thái Hoà)是為越南皇帝加冕等重大典禮及節日慶典之處,1805年建造,1824年重修,本世紀初又經大修。是越南順化皇城中最大的建築。殿甚高2米,縱深30.5米,寬44米,高11.8米。按照中國建築風格建造,但其中也保持了越南本土的風格。
所有的建築門外都有雨檐,由一排柱子支撐。殿內的柱子全部由越南土生土長的鐵木製成,這種木材由於森林的砍伐而變的十分稀有。柱上漆有鮮艷的紅色及金色顏料,橫樑上則畫有四季風景、聖獸、花鳥等。殿前有石台,為清化石砌成,是文武百官上朝時站立之處。

Ⅹ 關於太和殿的解說詞

北京故宮的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於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內(1420年)建成,稱容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自建成後屢遭焚毀,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見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太和殿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為乾隆皇帝御筆。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高28米,面積2380多平方米,是故宮最大的殿堂.在深藍的天空下,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顯得格外輝煌。殿檐斗拱、額枋、樑柱, 裝飾著青藍點金和貼金彩畫。 正面是12根紅色大圓柱,金瑣窗,朱漆門,同台基上的白色欄桿相互襯映,色彩鮮明,雄偉壯麗。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