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武漢境內景點的三首詩詞
『壹』 描寫武漢的古詩詞
武漢有黃鶴樓,漢陽樹,鸚鵡洲,長江漢水,長春觀,首義街,珞珈山,東湖,磨山。。。。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另一首為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這首詩吧武漢首次稱為江城
徒步武漢長江大橋
劉開添作
萬里長江第一橋 兩岸融雲天際消
龜蛇對望長虹色 茫茫人海任逍遙
孤身徒步如仙夢 萬馬奔騰似戰巢
長江滾滾東流去 鐵龍高駕傲今朝
巨輪不畏高水浪 火車何懼空折腰
漢口江灘無限美 驚濤拍岸競比高
深思秦漢商賈客 乘舟危渡骨晃搖
橋頭橫卧武昌鎮 橋尾棲身漢陽濱
人到橋心疑是岸 人臨橋岸以為心
夜色照人譏亦飽 武昌漢口漢陽情
覽盡長江看漢江 一波一浪盡水兵
黃鶴飛過長江頂 誰道大橋非雄鷹
千年無鷹立江上 一九五七誕生情
中華兒女多壯志 熱血渾渾滿江城
晚齋時刻早過時 不堪回首心何悲
高嘆高呼高喝嘯 流下多少風塵淚
真欲夜宿橋桿側 只是無閑需暫歇
此生曾做逍遙子 不立雄心誓不回
濫竽充數幾詞句 化作颶風壯我威
浩浩長江觀不盡 挺挺大橋吟不得
水調歌頭
作者: 毛澤東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貳』 形容武漢的詩詞有哪些
1.
《登黃鶴樓》
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內空悠悠。
晴川歷歷容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2.
《送人東游》
唐代: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
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
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顏。
3.
《晚次鄂州》
唐代:盧綸
雲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4.
《北還登漢陽北原題臨川驛》
唐代:柳宗元
驅車方向闕,回首一臨川。多壘非余恥,無謀終自憐。
亂松知野寺,餘雪記山田。惆悵樵漁事,今還又落然。
5.
《謫居漢陽白沙口阻雨,因題驛亭》
唐代:鄭常
漢陽無遠近,見說過湓城。雲雨經春客,江山幾日程。
終隨鷗鳥去,只待海潮生。前路逢漁父,多慚問姓名。
『叄』 有關武漢的詩詞
南宋詩人袁說友游武昌東湖時有詩雲:「一圍眼浪六十里,幾隊寒鴉千百雛。野木迢迢遮去雁,漁舟點點映飛烏」
『肆』 形容武漢的詩詞有哪些
《登黃鶴樓》
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送人東游》
唐代: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
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
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顏。《晚次鄂州》
唐代:盧綸
雲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北還登漢陽北原題臨川驛》
唐代:柳宗元
驅車方向闕,回首一臨川。多壘非余恥,無謀終自憐。
亂松知野寺,餘雪記山田。惆悵樵漁事,今還又落然。《謫居漢陽白沙口阻雨,因題驛亭》
唐代:鄭常
漢陽無遠近,見說過湓城。雲雨經春客,江山幾日程。
終隨鷗鳥去,只待海潮生。前路逢漁父,多慚問姓名。
『伍』 誇獎武漢風景名勝的詩句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蛇山的黃鶴磯頭,面對鸚鵡洲,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合稱中國三大名樓。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國家旅遊勝地四十佳。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美譽。相傳始建於三國時期,歷代屢毀屢建。現樓為1981年重建,樓址仍在蛇山頭。主樓高49米,共五層,攢尖頂,層層飛檐,四望如一。底層外檐柱對徑為30米,中部大廳正面牆上設大片浮雕,表現歷代有關黃鶴樓的神話傳說;三層設夾層迴廊,陳列有關詩詞書畫;二、三、四層外有四面迴廊,可供遊人遠眺;五層為嘹望廳,可在此觀賞大江景色。附屬建築有仙棗亭、石照亭、黃鶴歸來小景等。
黃鶴樓詩詞選:歷代詩人詠黃鶴樓
(2005-06-08 18:05:12)
黃鶴樓
崔灝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射。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望黃鶴樓
李白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雲,中峰倚紅日。
岩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頗聞列仙人,於此學飛術。
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
金灶生煙埃,玉潭秘清謐。
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術。
□予羨攀躋,因欲保閑逸。【□處為:搴手換足】
觀奇遍諸岳,茲嶺不可匹。
結心寄青松,永悟客情畢。
醉後答丁十八以詩譏余槌碎黃鶴樓
李白
黃鶴高樓已槌碎,黃鶴仙人無所依。
黃鶴上天訴玉帝,卻放黃鶴江南歸。
神明太守再雕飾,新圖粉壁還芳菲。
一州笑我為狂客,少年往往來相譏。
君平簾下誰家子,雲是遼東丁令威。
作詩調我驚逸興,白雲繞筆窗前飛。
待取明朝酒醒罷,與君爛漫尋春暉。
江夏送友人
李白
雪點翠雲裘,送君黃鶴樓。
黃鶴振玉羽,西飛帝王州。
鳳無琅□實,何以贈遠游。【□處:王干】
徘徊相顧影,淚下漢江流。
菩薩蠻·黃鶴樓
毛澤東
莽莽九派流中國,
沉沉一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
龜蛇鎖大江。
黃河知何去?
剩有遊人處。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黃 鶴 樓
崔 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沼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陸』 描寫「武漢」的古詩詞有哪些
描寫「武漢」的古詩詞有《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和《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柒』 【七律登廬山】湖北武漢詩人吳波瀾 我的七律登廬山游鄱口景區,這首詩曾三次修改,但最後定稿現在詩詞
這是提問?還是宣傳?詩壇浮躁,教授高端。三篇七律詩初定,一脈雲廬佐狂顛
『捌』 武漢詩詞,武漢的河流.武漢之地的典故.
一為遷客去長沙
回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玖』 有什麼關於「武漢」的詩詞
瓮頭清辣洞庭春。醉里徐行路穩。——《西江月》
莫恨中秋無月。月又不甜不辣。——《如夢令》
禿似葫蘆,辣於薑桂,衰颯同蒲柳。——《念奴嬌》
松柏蒼然長健,薑桂老來愈辣,勁氣九秋天。——《水調歌頭》
香辣更衣後,釵梁攏鬢新。吉音聞詭計,醉語近天真。——《無題》
『拾』 形容武漢的詩詞
武漢有黃鶴樓,漢陽樹,鸚鵡洲,長江漢水,長春觀,首義街,珞珈山,東湖,磨山。。。。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另一首為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這首詩吧武漢首次稱為江城
徒步武漢長江大橋
劉開添作
萬里長江第一橋 兩岸融雲天際消
龜蛇對望長虹色 茫茫人海任逍遙
孤身徒步如仙夢 萬馬奔騰似戰巢
長江滾滾東流去 鐵龍高駕傲今朝
巨輪不畏高水浪 火車何懼空折腰
漢口江灘無限美 驚濤拍岸競比高
深思秦漢商賈客 乘舟危渡骨晃搖
橋頭橫卧武昌鎮 橋尾棲身漢陽濱
人到橋心疑是岸 人臨橋岸以為心
夜色照人譏亦飽 武昌漢口漢陽情
覽盡長江看漢江 一波一浪盡水兵
黃鶴飛過長江頂 誰道大橋非雄鷹
千年無鷹立江上 一九五七誕生情
中華兒女多壯志 熱血渾渾滿江城
晚齋時刻早過時 不堪回首心何悲
高嘆高呼高喝嘯 流下多少風塵淚
真欲夜宿橋桿側 只是無閑需暫歇
此生曾做逍遙子 不立雄心誓不回
濫竽充數幾詞句 化作颶風壯我威
浩浩長江觀不盡 挺挺大橋吟不得
水調歌頭
作者: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