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景點介紹作文350字
Ⅰ 無錫景點介紹
東林書院,是我國古代著名書院之一。創建於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當時為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嫡傳高弟、知名學者楊時(號龜山)長期講學之地。後廢。"東林書院"名稱來歷與楊時游廬山時所寫"東林道上閑步"這首詩有關。南宋時,邑人建楊時祠 堂於此。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僧人秋潭於其上建東林庵。直至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僧人信諒又加重修,百餘年間,其地成為僧區。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被罷黜里居的顧憲成,偕弟允成,及高攀龍、安希范、劉元珍、葉茂才、史孟麟、薛敷教、錢一本等人,為繼承楊時講學遺志,共同倡導儀捐款重建興復。並於左偏同時建道南祠,以祀楊時。因他學成南歸故里將樂(今福建將樂)時,其師程親自目送之日;"吾道南矣!"故取"道南"名祠,以示紀念。
錢鍾書故居,位於無錫市健康路新街巷30號、32號,系錢家祖遺產業——錢繩武堂,建於1923年,佔地面積為二畝四分八厘八毫,系七開間三進明清風格又吸取西式建築之特點。錢鍾書故居系錢鍾書祖父錢福炯籌建於1923年,其叔父錢孫卿續建於1926年,佔地面積1600平方米。因錢鍾書的父親錢基博、叔父錢孫卿及子女長期居住於此,故統稱為錢氏住宅。2001年,無錫市委、市政府決定對錢氏住宅30號進行維修,並籌建"錢鍾書文學館",2002年,由無錫市文化局負責,博物館具體承擔故居的修復,文學館的籌建任務。根據古建築"修舊如舊"和"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對錢氏住宅進行了搶救性維修,修復後的30號內主體建築為平房兩進,每進面闊七間;中有天井,天井兩側各有側廂一間;東有備弄,弄低另有廚房、餐室、柴屋數間,後有花園。並布置了"錢鍾書卧室"和"錢繩武堂",設計了相關的陳列陳設。
Ⅱ 介紹無錫作文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柔婉的歌聲中,吟唱出的是對「充滿溫情和水」的太湖的濃濃情誼。而這濃妝淡抹的太湖就在我的故鄉——無錫。太湖在我國五大淡水湖泊中,名列第三,有三萬六千公傾。在岸邊,極目眺望,太湖山外有山,湖中有湖。那山,近則青翠瑰麗,遠則隱隱如畫。那湖,近處波光粼粼,遊艇盪漾,風帆點點;遠方水天相接,那些出沒於湖中的漁帆,已難分清它們是在水裡行,還是在天際飄。這「山不高而清秀,水不深而遼闊」的太湖多麼叫人眷戀啊!
古運河風光也非常美麗。臨河的一些民居古色古香,一派水鄉風光,船已入畫,人已入畫。在這幽靜的水巷上有一座石橋——「清名橋」。橋下,碧水漣漣,微風吹過平靜的水面,頓時微波泛起。在燦爛的陽光下,像一條閃閃發光的玉帶。
無錫不僅風景優美,而且特產豐富。三風橋醬排骨的美味、惠山油酥的香脆、陽山水蜜桃的甜美,太湖「三白」的鮮美,太湖珍珠的光潔,無錫毫茶的清香,宜興陶瓷的天工巧奪,惠山泥人的小巧玲瓏,栩栩如生,無錫小籠包的美味……這些豐富的特產都使人流連忘返,嘖嘖稱贊。
無錫還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文化昆侖錢鍾書、七房橋之子——錢穆、經濟學家——孫治方、畫聖顧愷之、民間藝人華彥鈞……無錫真是人才輩出。因為如此,無錫被稱為文化城市。
這個風景優美,特產豐富,人傑地靈的好地方,就是我的故鄉——無錫。
2
無錫,這令人神往的旅遊勝地.它的美麗又曾經傾倒了多少觀光者,有幸的是,今天我也有幸親自瞻仰它的容貌.
Ⅲ 急!!寫無錫景的作文350字以上
太湖風光
人們都說太湖美,但我以前從未到過那裡,它是我心中嚮往的旅遊勝地。今年暑假,我來到了太湖,真正領略了太湖那獨特的美,自然的美。
走進太湖風景區的大門,我就被道路兩旁的美景吸引住了。高矮不一的小山坡此起彼伏,連綿不斷,山上古木參天,蒼翠欲滴,樹枝曲折地映入太湖清澈的碧波里,時隱時現。
再往前走,一片誘人的新綠盡收眼底,那是滿池的新荷。荷葉有的平展著圓盤浮在水面上;有的綠傘般在空中搖曳;有的兜著水珠把陽光反射得燦爛奪目;有的長得很高,卻未展開葉面,勇敢地挺立著。荷花則多半含苞待放,白中透粉的一朵朵花兒,活像一個個花仙子借著微風,在池中裙袂飛揚,翩然起舞。
欣賞了湖邊的美景,我們乘坐游輪,前往太湖仙島。太湖煙霞萬頃,氣象萬千,湖水碧綠、明澈,錦緞般閃著銀色的光輝。
碼頭邊,在平靜的沉睡般的湖面上,點點白帆隨風盪漾。湖水漾起微波,幾條小魚躍出水面,翻轉著身體,跳著「水上芭蕾」,瞬間又潛入水底,湖面又恢復了平靜。游輪緩緩前進,駛向太湖仙島。
登上小島,我完全被綠林包圍了。走在林間的羊腸小道上,我覺得自己似乎是勇敢的探險家,在密林中穿梭。陽光射入密林深處,島上嫩綠的、翠綠的、墨綠的樹木交織在一起,風一吹,這片林海便盪起碧波,一層又一層,最後連成一片,跟藍天相接。
站在小島的最高處,看到近處的樹、遠處的山、高處的雲,都倒映在碧波盪漾的太湖中,湖水更綠了,雲朵更白了,天也更藍了。我整個身心都融入到了美景之中,無比陶醉……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創造了如此秀美的太湖!這人間仙境,令我流連忘返。我發自肺腑地贊嘆道:「太湖,你真美!
有機會我還會再來欣賞你的美姿。」
Ⅳ 無錫的名勝古跡作文
黿頭渚
頭渚坐落在風景如畫的太湖中,因形似烏龜,才得名黿頭渚。號稱「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的黿頭渚公園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國內外遊客。
登上船頂,極目遠眺,太湖水綠如翡翠,一望無邊,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波光粼粼。波濤起伏,那波浪拍打船的聲音多麼像湖水唱的一首歌啊!船開動了,漸漸地,我能隱約看見仙島的輪廓了,那雲里霧間的樣子真像是神仙住的地方,給人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太湖仙島果然名不虛傳。
來到仙島,只見三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三山樹木蔥蘢,十分幽靜,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在這里,絕對可以放鬆自己的心情。登上山頂,太湖美景盡收眼底:煙波浩渺的太湖中全是星星點點的小島,島上綠樹如蔭,有如浩瀚夜空中的點點星光。
我們乘船離開仙島,來到人傑苑。這里的櫻花香氣撲鼻,潔白如雪,走到櫻花樹下,幾朵櫻花飄落下來,天女散花一般。我發現了阿炳、顧憲成、高攀龍、泰伯等的塑像,它們或立或坐,有的笑容滿面,有的神態莊重。我想:我們無錫人傑如雲,為國家、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我們無錫的驕傲。我一定要努力學習爭取做無錫人才的一份子,為祖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黿頭渚
今天天氣好 我在無錫太湖黿頭渚景區看到了很多的人,太湖風光,融淡雅清秀與雄奇壯闊於一體,碧水遼闊,煙波浩淼,峰巒隱現,氣象萬千。黿頭渚,獨占太湖風景最美一角,山清水秀,天然勝景。郭沫若吟道:「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趙朴初稱贊:「黿頭渚景色勝天堂」。一代大師的瑰麗詩句,更使黿渚風韻名揚境內海外。
聽說太湖,又名震澤、具區,面積2400多平方公里,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黿頭渚為太湖西北岸無錫境內的一個半島,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狀如浮黿翹首而得名,是太湖風景名勝區的主景點之一。
太湖風光,融淡雅清秀與雄奇壯闊於一體,碧水遼闊,煙波浩淼,峰巒隱現,氣象萬千。黿頭渚,獨占太湖風景最美一角,山清水秀,天然勝景。郭沫若吟道:「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趙朴初稱贊:「黿頭渚景色勝天堂」。一代大師的瑰麗詩名,更使黿渚風韻名揚境內海內外。
黿頭渚的美麗景緻,很早以前就人們所嚮往。蕭梁時,此地建有「廣福庵」,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沙樓台煙雨中」的一處。明初,「太湖春漲」被列為「無錫八景」之一。明末,東林黨首領高攀龍常來此踏浪吟哦,留有「黿頭渚邊濯足」遺跡。文人雅士詠唱之作頗多。清末無錫知縣廖倫在臨湖峭壁上題書「包孕吳越」和「橫雲」兩處摩崖石刻既贊美了太湖的雄偉氣勢和孕育吳越兩地(現為江蘇、浙江兩省)的寬闊胸懷,也蘊涵了對此地風光盡納吳越山水之的中肯評價。
1918年,黿頭渚始建園林,社會名流、達官貴人紛紛在黿頭渚附近營造私家花園和別墅。50年代後,經統一規劃布局,精心綴連,後又不斷擴建新景點,使這一太湖風景名勝游覽區日趨完美,面積達300公頃,成為江南景最大的山水園林之一。
黿頭渚現有充山隱秀、鹿頂迎暉、黿渚春濤、萬浪卷雪、湖山真意、十里芳徑、太湖仙島、江南蘭苑及犢山晨霧、廣福古寺等10多處景點。其中有山長水闊、帆影點點的自然山水畫卷;有小橋流水、綠樹人家的山鄉田園風光;有典雅精緻、古樸純凈的江南園林景緻;還有吃、住、購行等配套齊全的服務和娛樂設施,加上歷代名人雅士游蹤、石刻、書畫、傳說等諸多內涵深厚的文化積淀,構成了此地以天然山水為主、人工點綴為輔的生動雋美、多彩多姿的綜合性、多功能風景旅遊勝地。
今日的黿頭渚,魅力非凡,令人神往 !
靈山大佛
今年暑假,我們一家來到了無錫靈山。沿著郊環湖路行駛了20分鍾,遠遠看見一座釋迦牟尼的高大青銅立像矗立於太湖之畔的小靈山上,在夏日的照耀下,祥光熠熠,暖意融融,那就是蓍名的靈山大佛。 無錫靈山勝境規模宏大,氣宇軒昂。始建於1994年,由神州第一大佛——靈山大佛,千年古剎——祥符禪寺,大型動態音樂器雕——九龍灌浴,富麗堂皇——梵宮,以及諸多佛教文化景觀組成。 其中,最大吸引人的便是比四川樂山大佛高17米的靈山大佛。大佛採用錫青銅製成,高達88米,加上三層裙樓基座,總高101.5米。佛顏微笑,俯視眾生,右手施「無畏印」表示除卻痛苦,左手施「與願印」代表給予快樂。整個佛形態庄嚴圓滿,安詳凝重,顯現慈悲法相。 觀賞完大照壁,走過五明橋,穿越五智門,沿著菩提大道,來到祥符寺前的廣場。只見一隻龐然大手銅雕,外形輪廓和盡寸與靈山大佛右手完全一樣,為其復製件,號稱「天下第一掌」。佛手高舉,撐起一片藍天。「佛手」與「福壽」諧音,故有「摸摸佛手,增福添壽」之說。在佛手前,旅客們依次撫摸,與佛親近,祈佛賜福。我也擠進人群,虔誠地撫摸佛掌。 到了靈山勝境,不能忘記去抱抱佛腳。我們跨過祥符寺大門檻,經過天王殿和大雄寶殿,沿登雲道,拾217級石階而上,進入佛教文化博覽館,再乘電梯便登上靈山大佛的蓮座。這是靈山勝境最高處,登高望,憑欄臨風,近觀靈山景區全貌,遠眺太湖湖光山色。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這就是無錫靈山大佛的風光景色!時近黃昏,我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靈山勝境。
靈山大佛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興高采烈地來到了太湖邊上的靈山勝境遊玩。
繞過「華夏第一壁」大照壁,走過「智慧大門」五智門,我們來到了菩提大道上。走在大道上,耳邊傳來陣陣佛音頌詞,身邊微風輕輕吹過,路兩邊筆直地「站」著一棵棵銀杏樹,小山形狀的銀杏葉在微風中搖晃著小腦袋,空氣中充滿了花草樹木的清香……此時的我們,心裏面馬上產生了一種神聖感,好象已經融入到「禪」的意境里,與外面喧囂的塵世隔絕了。
漫步走到大道的盡頭,我眼前突然一亮,只見前方是一座古銅色的銅制蓮花台。這蓮花台上的蓮花含苞未放,下面的一座獅子鼓和四大天王支撐起蓮花,底部還襯托著白色的圓形大理石水池,九條飛龍和八位形態各異的仙女模樣的供養人環繞著巨大的水池,時不時地會噴出一些涓涓細流出來。遠遠望去,真像矗立在水中的一座小山。原來,這就是靈山勝境的大型音樂動態群雕「九龍灌浴」呀!這時,《佛之誕》奏響了,六片巨大的蓮花瓣隨著音樂徐徐綻開,一尊金身太子的佛像便從蓮花中冉冉升起。這時,周圍的九條龍就會一齊噴射出30多米高的弧形水柱,這水柱直沖天際,在空中轟然交匯,為太子佛像沐浴。頃刻間,四周鼓樂齊鳴,噴泉百媚千姿。這些清水把太子佛像沖洗得閃閃發亮。之後,太子佛像旋轉一周。太子佛像沐浴過的水將變成聖水,從4尊16個鳳口中噴撒而出。此時我感覺到,這些清水不僅沐浴了佛身,也洗禮了我的靈魂,讓我的心靈受到了凈化。隨著音樂聲漸弱,蓮花也慢慢合攏。
看完了「九龍灌浴」,我們又來到了「天下第一掌」旁,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去摸了摸佛手、沾了沾福氣。「天下第一掌」的另一邊,是栩栩如生的「百子戲彌勒」,只見彌勒身上站著一百多個小孩童在嬉戲,神態各異。
之後,我們腳踩蓮花登上了218級的「登雲道」。爬上「登雲道」,放眼望去,美麗的太湖,俊秀的靈山盡收眼底,給人一種騰雲駕霧的感覺。在「登雲道」上抬頭仰望,只見靈山大佛的慈容完全展現在了我們眼前。靈山大佛高88米,相當於30多層樓的高度,我們站在大佛腳下,大約只有大佛的腳趾甲那麼大,真是太渺小啦!靈山大佛慈眉善目,但又不失莊重與嚴肅,只見他兩耳垂肩、雙目垂視、眼神睿智慈祥,彷彿在望著芸芸眾生,他的嘴巴微張,似乎要叮囑什麼,給人以十分親切的感覺。靈山大佛正對太湖,背對靈山,氣勢極為宏大。
轉眼間,已是下午2點多,我們都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靈山勝境。我雖不是佛家之人,卻為燦爛的佛教文化所驚嘆
游靈山勝境
今天,我校六年級全體師生興高采烈地來到了太湖邊上的靈山勝境遊玩。
繞過「華夏第一壁」大照壁,走過「智慧大門」五智門,我們來到了菩提大道上。走在大道上,耳邊傳來陣陣佛音頌詞,身邊微風輕輕吹過,路兩邊筆直地「站」著一棵棵銀杏樹,小山形狀的銀杏葉在微風中搖晃著小腦袋,空氣中充滿了花草樹木的清香……此時的我們,心裏面馬上產生了一種神聖感,好象已經融入到「禪」的意境里,與外面喧囂的塵世隔絕了。
漫步走到大道的盡頭,我眼前突然一亮,只見前方是一座古銅色的銅制蓮花台,這蓮花台上的蓮花含苞未放,下面的一座獅子鼓和四大天王支撐起蓮花,底部還襯托著白色的圓形大理石水池,九條飛龍和八位形態各異的仙女模樣的供養人環繞著巨大的水池,時不時地會噴出一些涓涓細流出來。遠遠望去,真像矗立在水中的一座小山,原來,這就是靈山勝境的大型音樂動態群雕「九龍灌浴,花開見佛」呀!這時,《佛之誕》奏響了,六片巨大的蓮花瓣便會隨著音樂徐徐綻開,一尊金身太子的佛像便從蓮花中冉冉升起,並旋轉一周。此時,周圍的九條龍就會一齊噴射出30多米高的弧形水柱,這水柱直沖天際,在空中轟然交匯,為太子佛像沐浴。頃刻間,四周鼓樂齊鳴,噴泉百媚千姿。這些清水把太子佛像沖洗得閃閃發亮,此時我感覺到,這些清水不僅沐浴了佛身,也洗禮了我的靈魂,讓我的心靈受到了凈化。隨著音樂聲漸弱,蓮花也慢慢合攏。
看完了「九龍灌浴」,我們又來到了「天下第一掌」旁,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去摸了摸佛手、沾了沾福氣。「天下第一掌」的另一邊,是栩栩如生的「百子戲彌勒」,只見彌勒身上站著一百多個小孩童在嬉戲,神態各異。看著彌勒佛的大肚子,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話: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只事。之後,我們又看到了「中國第一石柱」阿育王柱,參拜了祥符禪寺里的各路神仙,腳踩蓮花登上了218級的「登雲道」。爬上「登雲道」,放眼望去,美麗的太湖,俊秀的靈山盡收眼底,給人一種騰雲駕霧的感覺。
在「登雲道」上抬頭仰望,只見靈山大佛的慈容完全展現在了我們眼前。靈山大佛高88米,相當於30多層樓的高度,我們站在大佛腳下,大約只有大佛的腳趾甲那麼大,真是太渺小啦!靈山大佛慈眉善目,但又不失莊重與嚴肅,只見他兩耳垂肩、雙目垂視、眼神睿智慈祥,彷彿在望著芸芸眾生,他的嘴巴微張,似乎要叮囑什麼,給人以十分親切的感覺。靈山大佛正對太湖,背對靈山,氣勢極為宏大。
轉眼間,已是下午2點多,我們都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靈山勝境。我雖不是佛家之人,卻為燦爛的佛教文化所驚嘆!「山水相對佛來伴,紫氣東來無愁怨」。
Ⅳ 介紹的無錫作文 300字
我的家鄉無錫坐落在美麗的太湖之濱,那裡風光明媚、水色秀麗、風景如畫,這些美景都是心靈手巧的無錫人用他們雙手創造出來的。
無錫新體育館可是九運會閉幕式的舉行地,也是我們無錫代表性建築物之一,它本身是「白雲苗圃」的所在地,經過數千名建設者的百日奮斗,一座設計獨特的,現代化,多功能體育場已經巍峨的聳立在美麗的太湖之濱。
在無錫我常聽到太湖的美名,五一假期,有幸一覽太湖的美色。假如萬里長江是在祖國母親腰間的金飄帶,那麼太湖就是鑲嵌在金飄帶上的一顆綠寶石。在山頂上遠眺,太湖周圍群山環抱,白茫茫的湖水無邊無垠,和萬里藍天連在一同,真有一種水天一色的畫意。
清晨,我坐上遊船,觀賞著美景,眼前頓時亮堂堂的。碧綠的湖水中,不時有幾條活蹦亂跳的魚兒跳出水面。那風兒帶著浪花朝水天一線的遠方涌去,一層高過一層,猶如千萬匹駿馬在奔騰,力爭上游地,不分上下,向遠方奔跑,一會兒便消逝得無影無蹤……
我走上岸邊,望著湖水,水真清啊!清得連湖底的沙石都能看見。那浪花真美,美得如一群群蝴蝶在翩翩起舞。湖面寧靜時,宛如一個安靜、溫順的少女令我不由地贊賞,大自然的力量太神奇了,它能夠把你帶進一個美好、神奇的仙境中。
午後的陽光,把金色撒在湖中,湖面波光粼粼。那一艘艘揚帆的魚船好似一朵朵沉睡著的白色睡蓮。隨著波浪慢慢的遠去,消逝在一望無邊的湖中。那一葉葉江邊的小舟,好似一張張帶露的荷葉,悠悠地浮在湖面,卻一直在岸邊流浪。那水邊的蘆葦是她的裙擺,。生氣勃勃的蘆葦,隨風擺動。婀娜的身姿在湖邊起舞,揚起的蘆葉似那裙上的流蘇。白綠相間,透著太湖的端莊秀氣,透著太湖的高尚華美,盡顯著太湖的江南風姿。太湖三白也是聞名天下的美食,白蝦全身透明,似精靈般在湖中暢游。白魚、銀魚也如白蝦,潔白如玉,似巷口的女孩啟口的那排玉貝。
無錫不僅有風景如畫的太湖,巍峨壯麗的新體育館,還有湖光山色的黿頭渚,花香盎然的梅園……如果你來到了無錫,你一定會被這里美麗的風景所吸引的!
Ⅵ 介紹無錫一著名景點的作文
人們抄都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我們站在山峰上,來觀賞黃山那美麗的風光。
我看見過公園里千奇百怪的假山石,也游賞過九華山上險峻的石頭,卻從沒看見過黃山這一帶的石頭。黃山的石真怪啊,一個個奇形怪狀,姿態萬千,像仙人,像金雞,像仙桃,被大自然雕刻得栩栩如生;黃山的石真險啊,怪石嶙峋,十分光滑,好像你一爬上去就會一個倒栽蔥摔下來;黃山的石真繁啊,像滿天的星星,數不勝數。
我觀賞過人為栽種的松樹,也看見過田野里挺拔的松樹,卻從沒看見過黃山上的松樹。黃山的松真挺啊,一棵棵蒼翠欲滴,生機勃勃,好像把它們那頑強的生命力展示經我們看;黃山的松真多啊,一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黃山松筆直地挺立在你的眼前,好像這里就是黃山松的天堂;黃山的松真奇啊,它們竟然能夠從窄小的縫隙中鑽出來,而且,還泛著翠綠的顏色,讓人見了,無不稱贊。
這樣的石長出這樣的松,這樣的松點綴著這樣的石,再加上空中雲海猶如一團一團的雲霧,讓人情不自禁地感嘆道:「黃山真是大自然的一項偉大的傑作啊!」
Ⅶ 我眼中的新無錫作文350字
在洶涌澎湃的長江下游、在繁忙的滬寧鐵路的中端、在浩渺的太湖之濱,有一座被譽為「太湖明珠」的美麗城市——無錫。這里經濟發達、科技進步、風景優美、土特產豐富、民間藝術多姿多彩,是一個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無錫的經濟發達、科技進步是眾所周知的,在這里我還是重點談談無錫的美景吧!我們的無錫有泛著銀波白浪、風景如畫的黿頭渚;有凝聚佛教的庄嚴,金碧輝煌的靈山梵宮;有山青水綠、文化底蘊深厚的錫惠公園;有假山真水、自然風光旖旎的蠡園……朋友,如果你欣賞美麗的花卉,應該到獨具匠心、精緻典雅的梅園,感受一下各類鮮花次第吐露的芬芳。在梅園:春天,梅花和鬱金香爭奇斗艷;夏天,牡丹和荷花在為梅園增色添彩;秋天,菊花和桂花在爭艷競香;冬天,臘梅和山茶在雪中傲然綻放。其中最美的花兒要數梅花。她紅得如烈火一樣鮮紅,白得像珍珠似地耀眼,黃得似金子一樣悅目,藍得猶如寶石一樣璀璨……這里的花不但顏色絢麗,而且形狀各異。它們組合在一起,有的像一隻蝴蝶停留在樹梢上,正在靜靜地休息;有的像一條蛟龍,正在騰空飛躍;還有的像害羞的女孩,綻開了笑臉……
錫不僅是個著名的旅遊勝地,土特產也很豐富。有馳名中外的小籠包,十里飄香的紅燒排骨,又大又圓的陽山水蜜桃……其中王興記的小籠包最具特色,它皮薄、汁多,味道可好了。輕輕咬上一口,滿嘴都是肉,再一吸,那美味的汁就會流進你的嘴裡,令人回味無窮。陽山水蜜桃也是無錫的一大特色。它又甜又好吃,咬一口滿嘴都是蜜汁,名揚海內外。
無錫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這里的民間藝術多姿多彩。這里有憨態可掬的惠山泥人,有名揚海外的紫砂壺,有中國瑰寶的錫劇。外觀精美的紫砂壺在國內外享有盛譽,仔細聞聞還有一股淡淡的幽香。許多來無錫的遊客都會帶一套回去,不管是贈送親友,還是自己使用都非常好。
我愛我的家鄉,因為她是一個具有魅力的城市,是一個和諧發展的城市,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也是有一個有著美好未來的城市,所以我愛她!
Ⅷ 寫無錫景的作文350字以上
太湖風光 人們都說太湖美,但我以前從未到過那裡,它是我心中嚮往的旅遊勝地。今年暑假,我來到了太湖,真正領略了太湖那獨特的美,自然的美。 走進太湖風景區的大門,我就被道路兩旁的美景吸引住了。高矮不一的小山坡此起彼伏,連綿不斷,山上古木參天,蒼翠欲滴,樹枝曲折地映入太湖清澈的碧波里,時隱時現。 再往前走,一片誘人的新綠盡收眼底,那是滿池的新荷。荷葉有的平展著圓盤浮在水面上;有的綠傘般在空中搖曳;有的兜著水珠把陽光反射得燦爛奪目;有的長得很高,卻未展開葉面,勇敢地挺立著。荷花則多半含苞待放,白中透粉的一朵朵花兒,活像一個個花仙子借著微風,在池中裙袂飛揚,翩然起舞。 欣賞了湖邊的美景,我們乘坐游輪,前往太湖仙島。太湖煙霞萬頃,氣象萬千,湖水碧綠、明澈,錦緞般閃著銀色的光輝。 碼頭邊,在平靜的沉睡般的湖面上,點點白帆隨風盪漾。湖水漾起微波,幾條小魚躍出水面,翻轉著身體,跳著「水上芭蕾」,瞬間又潛入水底,湖面又恢復了平靜。游輪緩緩前進,駛向太湖仙島。 登上小島,我完全被綠林包圍了。走在林間的羊腸小道上,我覺得自己似乎是勇敢的探險家,在密林中穿梭。陽光射入密林深處,島上嫩綠的、翠綠的、墨綠的樹木交織在一起,風一吹,這片林海便盪起碧波,一層又一層,最後連成一片,跟藍天相接。 站在小島的最高處,看到近處的樹、遠處的山、高處的雲,都倒映在碧波盪漾的太湖中,湖水更綠了,雲朵更白了,天也更藍了。我整個身心都融入到了美景之中,無比陶醉……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創造了如此秀美的太湖!這人間仙境,令我流連忘返。我發自肺腑地贊嘆道:「太湖,你真美! 有機會我還會再來欣賞你的美姿。」 太湖 車在山道上盤旋前行,一會兒,一個美而神奇的水上世界就出現在我的眼前了。「我禁不住脫口而出;「真是美麗迷人啊!」 透過車窗遠遠望去,太湖水煙波浩森,波光流激。遠方山巒起伏,綠樹疊翠,點點白帆在湖中慢慢飄盪。太陽出來了,給美麗的太湖披上了金色的光芒。汽車又繼續前行,太湖的勉力更加神奇誘人了。湖邊上矗立起一幢幢豪華氣派的高樓,亭台樓閣隨處可見,花卉盆景,綠樹成蔭,交織出東方特有的水上美麗世界。聽爸爸說,無錫近年來發展迅猛,對外開放的步子走得很快,那太湖邊上的豪華高樓大廈多半是涉外飯店和旅遊賓館。美麗的太湖地區不但工業、農業發達,而且正成為全國的一個最有名氣的旅遊熱點城市。 我被太湖的美景陶醉了,我深深地愛上了太湖。可以肯定,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太湖一定會變得更美麗!
Ⅸ 無錫的美景作文380字
這個話你想寫什麼美景師雪景啊還是什麼之類的
Ⅹ 寫無錫風景、特色作文400個字
素有「太湖明珠」美譽的無錫是一座具有三千年歷史的江南名城。這個寒假,爸爸媽媽在浙侖海外旅行社報了名,帶著我去領略領略這江南的秀麗風光。
這回的導游和我們所要游覽的地區有關。他姓「吳」,就叫「吳錫」。我們跟著小吳哥哥開始了二日游。
無錫是全國有影視城最多的一個城市,既然到了無錫,又為何不去看看呢?無錫的景點第一站就是「三國水滸城」。
三國水滸景區坐落在蔥蘢蒼翠的軍嶂山麓、風景綺麗的太湖之濱。景區里的建築大多都具有濃郁的漢代風格,如「吳王宮」、「甘露寺」、「曹營水旱寨「、」吳營「、」跑馬場「、」點將台「等幾十處大型景點。三國城門高大、威猛,旌旗隨風飄展,配以廣場上天祿和辟邪兩尊神獸,更顯得門樓的庄嚴與肅穆。水滸城共分為兩個區域,一個是平民區,另一個是景城區。可惜來得不是好時候,就沒能細細游覽。
由於早上起霧,封了三個多小時的道,直到午後才真正開始「游」。等把整個水滸景區走完時,天已經慢慢暗了下來,只得開始晚餐。
晚飯過後,我們又來到著名的錫惠公園遊玩。錫惠公園是集清幽的山林秀色眾多的文物古跡和舒適的休閑游樂於一體的綜合體大型園林。優美的園區內峰巒疊翠,景色斐然,堪稱無錫的「天然博物館」。
錫惠公園里的主要風景就是「天下第二泉」和「寄暢園」。明代的寄暢園已有百年歷史,取園主寄情山水,豁達暢快之意而得名「寄暢」。園內藉助天然景緻而略加修飾,而整合出人文與自然渾然天成的園林精品。園內景緻多樣,假山秀石、石欄雕、小徑通幽、參天老樹結合得天衣無縫,編織出了一幅「錦江漪塔影搖曵「的清秀風光。出了寄暢園,順著用石頭鋪成的路一直往前走又能見到更美的景色。整個錫惠公園在夜晚又顯優美風彩。
第二天一早,我們又去太湖黿頭渚風景區去游賞。太湖是國內的第三大淡水湖。黿頭渚為太湖西北岸無錫境內的一個半島,因有巨大的石頭突入湖中,像黿正翹首而得名。我們坐著船,一陣陣的風佛面而來。向遠處望去,幾座小山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向下面看去,幾陣水波在不停地輪番交替。這時,從旁邊飛馳而過一艘快艇,一下子在快艇行過的水面上又泛起幾朵雪白的水花。
過了一會兒,船靠岸了,我們陸續下了船,繼續欣賞兩邊的綺麗美景。走上風雨橋,抬頭一看,每一個橫檻上都畫著祥雲和神獸等等向右邊望去,有一個老漁夫正在釣魚的石塑,這也說明了當時漁文化的昌盛、發達。過了一個多鍾頭,我們又匯聚在一起,乘船回去
接著,我們又去了靈山景區。靈山景區位於無錫馬山的太湖之濱,臨太湖,倚靈山,挽得青龍山,牽取白虎峰,地靈形勝,為難得的佛國保地。
靈山景區最著名的景點莫過於靈山大佛。佛像立於小靈山上,建造時投資超億元,用銅700噸,比聳立於紐約的自由女神銅像――被譽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巨神像」還高42米,用銅量是自由女神的三倍;比矗立在四川樂山的大佛――「世界第一大佛」還高1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