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鄉旅遊 » 佛山鄉村旅遊資源分布及特徵調查表

佛山鄉村旅遊資源分布及特徵調查表

發布時間: 2020-12-18 21:18:38

① 資源調查

2004 年開始,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跟蹤調研國外頁岩氣研究和勘探開發進展;2005 年,對我國頁岩氣地質條件進行初步分析;2006 年,分析中新生代含油氣盆地頁岩氣資源前景;2007 年,分析盆地內和出露區古生界富有機質頁岩分布規律和資源前景;2008 年,對比中美頁岩氣地質特徵,重點分析上揚子地區頁岩氣資源前景,初步優選遠景區。

2009 年,啟動「中國重點地區頁岩氣資源潛力及有利區優選」項目,以川渝黔鄂地區為主,兼顧中下揚子和北方,開展頁岩氣資源調查,優選頁岩氣遠景區(圖 2-16);在重慶市彭水縣實施了我國第一口頁岩氣資源戰略調查井——渝頁 1 井。該井從 100m 開始鑽遇下志留統龍馬溪組富有機質頁岩層系,完鑽井深 325m,獲取岩心 200m。通過岩心解析獲取了頁岩氣氣樣,通過等溫吸附模擬研究了該層段富有機質頁岩的吸附能力,通過分析測試獲取了系統的頁岩氣資源潛力評價參數數據。該井數據揭示了我國南方台隆地區古生界頁岩氣的廣闊前景,為在區域范圍內進一步實施我國頁岩氣資源戰略部署和勘探開發提供了重要基礎。該井也是頁岩氣獨立礦種申請的重要依據。

圖 2-16 重慶巫溪野外考察

2010 年,根據我國頁岩氣地質特點,分 3 個層次在全國有重點地展開頁岩氣資源戰略調查。在上揚子川渝黔鄂地區,針對下古生界海相頁岩,建設頁岩氣資源戰略調查先導試驗區;在下揚子蘇皖浙地區,開展頁岩氣資源調查;在華北、東北、西北部分地區,重點針對陸相、海陸過渡相頁岩,開展頁岩氣資源前景研究。通過上述工作,總結了我國富有機質頁岩類型、分布規律及頁岩氣富集特徵,確定了頁岩氣調查主要領域及評價重點層系,探索了頁岩氣資源潛力評價方法和有利區優選標准。

2011 年,啟動「全國頁岩氣資源潛力調查評價及有利區優選」項目,將我國陸域劃分為上揚子及滇黔桂區、中下揚子及東南區、華北及東北區、西北區、青藏區 5個大區,組織開展全國頁岩氣資源潛力調查評價及有利區優選。繼續開展先導試驗區建設工作,建立頁岩氣資源評價方法及有利區優選標准。同時開展頁岩氣勘探開發技術方法規范標准研究。

截至目前,國家財政出資共實施頁岩氣資源戰略調查井 8 口,分別揭示了不同埋深的震旦系、寒武系、志留系、二疊系等 4 個層系,並在 6 個富有機質頁岩層段中發現頁岩氣,獲得了系統的頁岩氣地質參數,鑽探成功率達到 100%(表 2-8)。

表 2-8 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實施的頁岩氣資源戰略調查井統計表

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 2009 年部署鑽探了我國財政出資的第一口頁岩氣戰略調查井——渝頁 1 井,完鑽井深 324.8m,鑽遇大套下志留統富有機質頁岩,頁岩有機碳含量介於 1.44% ~ 7.28% 之間,平均 3.7%,鏡質體反射率 Ro介於 1.62%~ 2.26% 之間,平均 2.04%,岩心解吸獲得頁岩氣氣樣。2011 年實施的岑頁 1、酉科 1 等頁岩氣調查井岩心解吸和測井解釋發現頁岩氣層段,頁岩含氣量達到 1.5 ~4.5m3/t,均獲得良好效果(圖 2-17)。

圖 2-17 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實施的頁岩氣資源調查井

② 請問鄉村旅遊資源有哪些價值

從政府方面看,鄉村旅遊是一個發展經濟的賣點;從百姓方面看,也是農村居民就地造富的方式之一。我覺得鄉村旅遊的資源應該合理的開發,有效的運用,切不可盲從。

③ 土地資源特徵

(一)土地資源基本特徵

廣西桂中旱片,以峰林平原區為主,海拔高程為100~400m,一般為100~200m,相對高差為50~250m,一般在50~130m之間。峰林或孤峰拔地而起、疏密不等、相互離立、高低不一,峰尖坡陡,坡角普遍大於45°,峰形各異,但多為塔狀;峰林平原主要是相對比較低平而又有利於匯水地區,多為向斜盆地及斷陷盆地,局部位於舒緩褶皺構造復合部位;周邊常為峰林谷地或峰叢窪地,部分與半岩溶、非岩溶地形相比鄰。流水堆積作用顯著,平原面上為薄層(一般厚度為數米至十餘米)蝕余紅土或外源水流碎屑堆積物覆蓋,間或分布裸露基岩,石芽、「石海」出露;局部低窪部位常形成寬而淺的窪地。地表水系不發育,地下水以網狀岩溶裂隙、管道為運移儲存介質的水平運動為主,水力坡度緩,具有基本統一的岩溶潛水位。地下水埋深淺,常在數米或十餘米以內。包氣帶很薄,大多被水位季節變動帶所替代。地勢比較平緩開闊,土層厚度0~10m,丘坡森林少,多為草坡,岩溶山峰多為光禿石山,僅有部分灌叢分布。土地瘦瘠,低產田地多,據不完全統計低產田約占水田的40%~60%,低產地約占旱地的50%~60%。由於地勢平緩,該區土地資源的開墾利用程度較高,但旱地面積大且耕作水平低下。據遙感分析,賓陽縣、興賓區和象州縣的耕地利用占土地總面積的34.46%~55.03%,尤其是興賓區和賓陽縣的耕地面積達到土地總面積的一半以上(表3-1;附圖1、2、3),而林草地面積僅33.99%~40.34%。

三個示範區分別選擇在馬坪鄉臨近柳江的峰林平原區作為中心示範區;在小平陽鎮臨近分水嶺的岩溶峰林及山前平原作為中心示範區;在黎塘鎮以新埠江地下水系統徑流匯水區的孤峰平原為中心示範區,地勢均較平緩(表3-2)。

(二)主要土壤類型與質量狀況

土壤,是氣候、生物、地形、母質、時間和人類生產活動等成土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由於各成土因素綜合作用的不同,便產生多種類型的土壤。桂中岩溶區的自然土壤主要有7個土類,其中顯域土2類(紅壤、赤紅壤),隱域土5類(水稻土、石灰土、沖積土、紫色土和沼澤土)。總的特點是耕層淺,養分少,耕型土多為中低產田。據土壤調查分析主要土壤類型與特徵如下。

1.紅壤類

為亞熱帶生物氣候條件下發育成的「地帶性」土壤。分布於丘陵崗地及平原面上。pH一般為4.5~5.4(耕層可達6~7.5),有機質的質量分數約0.56%~3.2%,全氫0.027%~0.106%,全磷0.017%~0.049%,全鉀0.24%~0.9%,速效磷(1.25~7)×10-6,速效鉀(25~82)×10-6

表3-1 桂中治旱綜合技術示範區各縣土地資源利用狀況表Tab.3-1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every demonstration plots in central Guangxi

表3-2 示範區土地資源分布狀況表Tab.3-2 Land distribution in demonstration plots單位:hm2

註:高程1—500~800m;高程2—250~500m;高程3—100~250;高程4—<100m;石山—裸岩。

由於長期處於濕熱氣候條件下,Fe、Al相對富集,形成了「三水鋁石+赤-針鐵礦+石英+蒙脫石+高嶺石」的礦物組合(如小平陽,表3-3),其中的細粒赤鐵礦、針鐵礦等分散於土體中使土體呈棕紅、棕黃色色調,部分鐵質、錳質膠體凝聚成鐵錳結核,因此紅壤具有「紅、粘、酸、瘦」的特點。土體構型多為弱度侵蝕剖面。

2.赤紅壤類

屬熱帶磚紅壤與亞熱帶紅壤之間的土壤。為高溫多雨、乾旱季節明顯的南亞熱帶氣候條件下在紅壤基礎上進一步發育而成,分布於北回歸線以南的小平陽、黎塘等地。其經受的脫硅富鋁、鐵化比紅壤更強烈,土層更深厚,甚至開始出現鐵盤碎片(鐵盤乃磚紅壤的特徵之一)。酸至微酸(耕型土可達中性),質地砂壤至粘壤。分布面積很小,耕型土有機質的質量分數1%~3%,速效磷(1.05~7.5)×10-6,速效鉀(25~75)×10-6

表3-3 興賓區小平陽示範區主要細屑鬆散堆積物粒度及礦物成分(取樣深度0~100cm不等)Tab.3-3 Granulometric&mineral composition of loosen accumulation in Xiaopingyang Country,Xingbin District(sampling in depth from 0 to 100 cm)

3.水稻土類

水稻土為隱域性土,是長期或周期性淹水耕種水稻發育而成的特殊水成土壤類型。土壤經反復的氧化還原、有機質的合成與分解、(復)鹽基淋溶、粘粒遷聚等過程,形成特殊的層次(土體剖面構型),有別於其他土類。

(1)水稻土類型

據水型不同劃為瀦育性、淹育性、潛育性、鹽漬性、側滲性及礦毒性水稻土幾個亞類。

(2)水稻土的持水性

持水性取決於:①犁底層下是否發育淀積的瀦育層及其厚度;②土壤質地及厚度。若瀦育層發育且厚度穩定,或是土壤粘重深厚,則持水性好。本次調查中以灌一次水(深約60mm)後維持不幹的天數作保水期,將水田劃為三個等級。

1)保水期10~15 d的水田:這種水田保水性很強,多分布於成土作用較深的紅壤、石灰土、白堊系紫紅色粉砂岩風化堆積的平原、緩丘區。

2)保水期4~9 d的水田:保水性中等,為本區分布最廣的水田,發育於砂頁岩或硅質灰岩、泥質灰岩形成的粘土質粉土、粉砂質粘土分布區及部分沖積土(潮土)上。

3)保水期0.5~3 d的水田:保水性最差,主要分布於土層厚度小於1 m的現代溶蝕平原上。

4.石灰土類

主要分布於峰叢窪地區,現代溶蝕平原未被外來沉積物覆蓋的地區,黑色、棕色、紅色三種,黑色石灰土主要分布於山、丘體岩縫及坡麓低窪處,乃草本植被相對穩定下的產物,有機質豐富,具石灰反應,核粒及團粒狀,為發育尚不成熟的石灰土,尚無發生層的分異。棕色石灰土分布於山、丘體坡麓及溶蝕平原上,發生層次具一定的分異,土體構型多為A-AB-R及A-B-R型,土體結構主要為梭柱狀、塊狀,呈灰黃、棕黃色。含鐵錳結核。pH值為6.5~7.5,呈微鹼性,有微弱的石灰反應,質地較粘重,多為粉砂質粘土,粘土質粉土,養分低。本區紅色石灰土不很發育,呈棕紅色,具有鐵錳膠膜,膠塊附於結構面上的運移淀積現象,似有紅壤化的趨勢,處於低窪地帶窪地、谷地及現代溶蝕平原的石灰土由於鈣質不斷得到補充,尚未全部淋失,呈現鹼性。

5.沖積土類

分為沖積土(潮土)及洪積土。前者分布於現代河流一級階地上,土層厚,通透性好,砂壤—輕壤,宜肥性廣,有機質、速效磷、鉀稍多。後者分布於坡麓,由山洪沖積物發育而成,粘土、砂、礫石相混合,含礫多者滲漏性大,不便耕作。土體構型多為弱度分化剖面。

6.紫色土類

由紫色砂頁岩發育成的隱域性土壤,呈紫色或紫紅色,酸至微酸性,砂壤至重壤。有機質質量分數約2%,全氮0.112%,全磷1.50%。

7.沼澤土類

乃長期受水浸地形成沼澤性環境發育下的土壤。主要分布在現代溶蝕低窪地和凌水浸沒地帶。耕作土壤則主要為水稻土及旱地耕作土。土壤因不斷有周圍碳酸鹽岩溶濾出的鈣補充而呈鹼性,有機質含量高,有效養分釋放緩慢。目前種植玉米、黃豆等作物。

在耕地的利用上,該區雙季稻、玉米、甘蔗等耗肥作物不斷擴大種植面積,而養地的豆科作物相對減少;在施肥方面,傳統的農家肥跟不上發展的需求,生產用肥主要依賴化肥;在施用的化肥中,以氮素肥料為主,磷、鉀肥不足,化肥施用水平也不高,1997年平均每公頃耕地施用化肥388kg(折純量)。冬季雖有綠肥種植,但面積不大。

在林地利用上,以用材林為主,用材林中又以針葉林為主,其殘落物對地表植被生產、培肥地力均不利。

在牧草地的利用上,任其自然,過度放牧。

據興賓區「四低」、「四荒」調查資料,中低產耕地佔耕地總面積的97.9%;中低產水田(年產小於7 500kg/hm2)占水田面積的78%,中產水田(年產在7 500~10 500kg/hm2)占水田面積的17.2%;低產旱地佔旱地面積的80.7%,(年產玉米及其他作物小於3 000kg/hm2、甘蔗年產小於45 t/hm2);中產旱地佔旱地面積的19.3%(玉米及其他作物年產在3 000~5 250kg/hm2之間、甘蔗年產在45~67.5 t/hm2)。

④  旅遊資源分布特徵

1.自然資源優勢與自然保護區(1)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

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是由國家環保總局、國家林業局批准建立的。截止到1995年底全省已建成自然保護區23個(表9.2.1),至1 997年底批準的森林公園29處(表9.2.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1997年38號公告,將西峽老界嶺自然保護區、南召寶天曼自然保護區、欒川縣老君山自然保護區、嵩縣龍池曼自然保護區、魯山縣石人山自然保護區統歸屬於伏牛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表9.2.1河南省自然保護區名單

表9.2.2河南省森林公園名單

(2)山水地質風光與地質遺跡保護區

山水風光是構成自然旅遊資源的主體。山川湖海的形成都離不開地質作用。今天我們看到的奇山秀水和開發利用的各種礦產、保存在岩石中的生命遺跡與地質構造遺跡都是地球演化歷史的記錄。它不僅是人類了解地球歷史發展及探討礦產資源的實物資料,也是人類回歸自然、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遊憩資源。根據本次調查研究,建議在有條件的地區建立各種類型的地質遺跡保護區及地質公園(表9.2.3)。

表9.2.3河南省地質遺跡保護區地質公園推薦名錄

2.歷史文化遺產及文物保護單位

河南省現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有鄭州、洛陽、開封、安陽、南陽、商丘、浚縣七座,其中安陽、洛陽、開封三市屬中國七大古都之列。河南地下文物全國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國第二,收藏文物佔全國收藏量的1/8(約130萬件)。洛陽龍門石窟申報世界遺產獲得成功,中嶽嵩山、太行雲台山申報世界級地質公園的工作也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之中。眾多的歷史文化遺產構成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其中大多數具有旅遊資源價值(表9.2.4)。

表9.2.4河南省重要歷史文化遺產名錄

續表

續表

⑤ 尖晶石的資源分布及地質特徵

(一)尖晶石的礦床分布

目前,全世界已發現的尖晶石的礦點有1000多處,五大洲均有產出,但寶石級尖晶石的產地卻相當稀少(圖6-25)。

圖6-25 世界主要尖晶石產地分布圖

世界主要的尖晶石產地有緬甸、越南、塔吉克、坦尚尼亞、斯里蘭卡、泰國、巴基斯坦、阿富汗、澳大利亞、肯亞、巴西和美國等。其中,緬甸、斯里蘭卡、泰國的紅色尖晶石和藍色尖晶石最為著名;阿富汗出產過大顆粒的紅色尖晶石;黑色的尖晶石主要來自於泰國;淺色的尖晶石在巴基斯坦北部鄰近罕莎(Hunza)山區、馬達加斯加伊拉卡卡(Ilakaka)以及坦尚尼亞通杜魯(Tunru)也有產出。最好的紅色、粉色和橙色尖晶石產自緬甸抹谷地區,最好的藍色和紫色尖晶石產自斯里蘭卡和越南。我國古代的尖晶石多來自於鄰國,近30年來,在我國雲南、新疆等地也陸續發現了一些尖晶石礦點。

(二)主要尖晶石礦床產出及產量

寶石級尖晶石主要產於沖積砂礦中,一般都是伴隨著尋找紅寶石、藍寶石同時被發現的(圖6-26)。目前,已發現的寶石級尖晶石礦床主要分布在亞洲的緬甸、越南、斯里蘭卡、塔吉克以及非洲的坦尚尼亞等地。亞洲的尖晶石礦床地理分布主要位於亞洲東部和中部的喜馬拉雅山礦化帶。該礦化帶的形成主要受到新生代印度洋碰撞期間構造活動的影響。

圖6-26 東南亞主要的尖晶石礦區分布圖

1.緬甸

緬甸是最著名尖晶石產地,尤其是紅色尖晶石在古代就輸出至中國,其中高品質者可與優質的紅寶石媲美。緬甸的尖晶石礦床主要分布在抹谷(Mogok)和密支那(Myitkyina)地區(圖6-27)。抹谷是20世紀世界最主要的尖晶石產區。抹谷產出的尖晶石大多可達寶石級,色調豐富,顏色飽和度好,從深紅到橙或紫色,以及淺粉到深粉等。自2003年,美國開始禁止進口緬甸寶石,加上抹谷開采區被軍方關閉,導致緬甸尖晶石數量在國際寶石市場上驟減。目前已很難得到緬甸寶石開采方面的資料。但是盡管在其他產地也陸續發現紅色尖晶石,抹谷依然是目前所知最好的中小顆粒純正紅色尖晶石產地。緬甸尖晶石以其特有的顏色飽和度和色調在粉色、紅色、紫色尖晶石市場上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

克欽邦密支那地區也有兩處礦床,分別是南亞色(也稱為納米亞)和育瓦迪礦床。納米亞尖晶石產量比較不穩定,20世紀90年代,當地只有少量出產,從2000年開始產量驟增,2005年以後,開采活動又明顯減少了。納米亞產出的尖晶石晶體多不規則,顏色除了紅色、粉色、紫色和橙色外,也出產藍色、紫羅蘭色和紫色的尖晶石,當地還產出過10ct的尖晶石晶體。育瓦迪礦床的尖晶石主要產自沖積礦床,顏色有淡粉色、紫色和橙色以及各種紅色調。

圖6-27 緬甸尖晶石主要礦區地理分布圖

2.越南

越南一直是國際尖晶石市場穩定的粉色和紫色尖晶石供應國。越南尖晶石礦床主要分布在安沛省北部的陸安(Luc Yen)地區。陸安縣現已成為一個主要的尖晶石開采和貿易中心(圖-268)。陸安除產出大量粉色尖晶石以外(圖6-29),也產出顏色明亮的紫色尖晶石,當地的紅色尖晶石也相當著名,但產量稀少,偶而還能發掘出鈷藍色的尖晶石。

尖晶石礦Cong Troi是越南最具經濟價值的礦床。該礦床產出的尖晶石晶形完美,顏色豐富,包括褐紫色到紫色、粉紅色,帕德瑪(padparadscha)色的尖晶石。其他有經濟價值的礦床還有陸安北10km處的BaiLinh礦,產出橙紅色尖晶石;距離陸安南約80km處的灘香(Tan Huong)礦產出粉到暗紫色尖晶石;距離陸安數千米北的MinhTien礦產出粉到紫粉色尖晶石;距離陸安10km處的Trum Chan礦產出了許多淺色到中等藍色的尖晶石。近年來又陸續發現一些新礦床,2010年在安沛省BaiSon礦產出了大量的鈷藍色尖晶石,尖晶石晶體顆粒較大,但透明度較差。同年又在位於陸安西西南20km處的Lang Chap發現了新礦床。Lang Chap產出的尖晶石具有深紫紅色,顆粒長寬約3cm,還有一些高品質的紅色—粉色到粉紅色—橙色尖晶石,最引人注目的是該礦床出產了大量橙紅色(類似帕德瑪)顏色的尖晶石。越南各礦區產量不等,2011年秋季開始,安沛尖晶石產量大約為200kg/月。

圖6-28 越南陸安尖晶石市場

圖6-35 坦尚尼亞馬亨蓋附近的Ipanko尖晶石礦床(2007年在這發現了巨型尖晶石晶體)

斯里蘭卡是最古老的尖晶石產區,這里出產尖晶石的歷史可以回溯到2000年前。尖晶石主要發現於沖積礦床,顏色有灰色、藍色、綠色、紫色等各個色系。雖然斯里蘭卡也產出過一些顏色很好的粉紅色、紅色和與鈷有關的藍色尖晶石,但品質各不相同,優質尖晶石出產很少。大多數晶體呈現淺淡的顏色,但有時會在斯里蘭卡發現星光尖晶石和灰藍色—紫色的變色尖晶石。

6.中國

中國雲南省的尖晶石礦床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開采,當地與著名的越南陸安尖晶石礦床具有類似的地質背景,位於哀牢山—紅河剪切帶的東南緣,由於岩漿作用伴隨強烈的變質反應,這一地區形成了一個非常復雜的礦化區域,因此在中越邊境地區很有可能進一步找到賦存於紅河剪切帶內適當的寄主岩石和圍岩中寶石礦床。此外在新疆、河南、江蘇、等地也陸續發現各種類型的尖晶石礦床。

表6-7列出了世界主要的尖晶石產地及其主要礦床。

表6-7 尖晶石主要礦床分布列表

⑥ 下圖為廣東佛山市產業分布及為佛山市順德區傢具生產專業鎮聯系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順德區家


(1)便於企業交流與協作;降低生產成本;獲得規模效益。(6分)
(2)有利於產業升版級,改善環境。(4分)

⑦ 我國鄉村旅遊景區現有的特徵有哪些

1、缺乏獨立性的生存資源
對於現代鄉村旅遊來說,大多數的鄉村旅遊資源還不能獨立的生存,多數的鄉村旅遊景區依附於其他景區而存在。鄉村旅遊在發展的初期,還沒有形成獨立的發展模式,其自身的旅遊特色還不能吸引旅客單獨的觀光旅遊。
2、經營分散且重復性大
就我國當前的鄉村旅遊景區來說,大多數的鄉村旅遊旅遊景區還沒有形成旅遊群,而且很多鄉村旅遊只是停留在「吃農家菜、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等簡單粗暴型的項目上,項目建設缺少遠景規劃,當遊客的獵奇心過後,對於景區的熱度就在慢慢的退化。目前很多鄉村旅遊項目之時在發展的初級階段,沒有形成品牌意識。
3、以情感為紐帶吸引遊客
對於任何地方或是物品來說,只有賦予了它足夠的情感才能打動人、感染人。能用自身的質朴打動人,能讓上一代人有回憶,同時又能感染下一代,袁家村做到了。中國目前過過快的城市化進程,讓很多傳統的東西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利用情感為紐帶來發展本地的旅遊業,用情感共享的方式,將農村旅遊景區與旅遊者緊密有效的聯系起來,促進鄉村旅遊的發展。
4、缺乏規劃和策劃
近年來政府大力發展、扶持鄉村旅遊,全國相繼出現了一大批鄉村旅遊景區,由於資金缺乏,沒有對旅遊資源進行論證、規劃和策劃就匆忙上馬,開發中只重規模,不講質量,粗製濫造,許多鄉村旅遊開發存在較大的盲目性,只考慮當前,不顧長遠,有的鄉村旅遊開發本身就是一種破壞。銘智在鄉村旅遊規劃和策劃方面有著十分豐富的經驗,並主動參與了廣元市劍閣縣姚家鄉銀溪村和沐川縣建和鄉廟坪村編制完成旅遊扶貧規劃的旅遊扶貧規劃公益行動。
5、主題不明顯,沒有核心產品
前面已經提到過很多鄉村旅遊景區只是為了追求一時的經濟效益,在形式上簡單粗暴,沒有文化氣息,只能滿足了遊客一時的獵奇心理,重遊率很低。

⑧ 請問佛山南海有哪裡鄉村旅遊景點,越詳細越好,不是很有名有都好,謝謝!!!!

四大旅遊度假
仙湖,西樵山,南國桃園,西岸.

⑨ 區域地質填圖中的礦產資源調查任務

1.了解資源狀況

了解資源狀況是地質填圖中最基本任務之一,也是在重要成礦區帶地質填圖區的最初工作內容。通過收集前人工作的各種成果以及採取區域踏勘、礦點檢查、路線調查等形式直接獲取的初步成果,使我們可以對區域中工作程度和存在問題形成初步認識,進而對區域礦化類型、成礦條件、代表礦化的時空分布、控礦因素及成礦地質條件獲得初步了解,以確定各階段礦產調查的工作方法、重點及進程。

2.研究資源特徵

一般包括成因特徵及工業特徵兩方面。成因特徵內容十分廣泛,也因礦床類型不同而有差異,但基本上應包括成礦的空間域和成礦的時間域因子研究。工業特徵包括礦體品位、規模、儲量、產出條件、形態、有用組分的賦存狀態。

3.發現新的礦化線索

礦化線索還包括礦化蝕變岩石區、礦化蝕變帶或礦產地等。專門性的礦產資源調查與評價最終目的是不斷發現新的礦產地,但區域地質填圖中的礦產調查若能發現新的礦化蝕變岩石區、礦化蝕變帶就很不容易了,如有新的重要發現,隨即可另立礦調項目轉入正式的礦產調查。在地質填圖中,應十分重視新礦化線索的發現,並將這一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發現新礦化線索的工作方法可以有多種,包括對已知相鄰圖幅地表礦化線索的延伸檢查和分析,更重要的是對圖區內已有的各類有利信息如重砂異常、化探異常、物探異常、遙感信息以及各種地表和地下的其他礦化信息在填圖工作中加強調查,並分析形成這些礦化信息的地質背景(地層、岩性、岩漿作用、變質作用)、構造條件等。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