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鄉村旅遊實踐
Ⅰ 請問荷蘭鄉村旅遊的發展值得借鑒的地方
荷蘭的鄉間風車是全世界著名的 它不僅可以發電 也可作為旅遊的資源 這種一舉兩得的方法值的借鑒
Ⅱ 鄉村旅遊培訓心得
在這一來次鄉村的旅遊自中,在這一次心靈與大自然的交集中,讓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舒服和寧靜。大自然是我們的母親,我們是大自然的兒女,我們來自於大自然,也會回歸到這個純真的大自然裡面。我們每天忙碌於這個水泥的森林裡,每天周旋在這個森林裡的強者中,我們很少有機會做回自己,每天生活的很累,卻無處舒服,每天生活的很苦,卻無處傾訴,每天的每天。。。。。。如果能做到黃小琥《沒那麼簡單》的歌詞里唱的那樣,那說明你很孤單。。。。。。在這個水泥森林裡,它給不了我們森林裡的舒服,給不了我們森林裡的清新,更加給不了我們森林裡的淳樸。因此,感謝這次鄉村旅遊,讓我的心回歸大自然,讓我在這個大自然里返璞歸真。
Ⅲ 鄉村旅遊培訓心得體會
在這一次鄉村的旅遊中,在這一次心靈與大自然的交集中,讓我感受到前所未內有的舒服和寧靜。大容自然是我們的母親,我們是大自然的兒女,我們來自於大自然,也會回歸到這個純真的大自然裡面。我們每天忙碌於這個水泥的森林裡,每天周旋在這個森林裡的強者中,我們很少有機會做回自己,每天生活的很累,卻無處舒服,每天生活的很苦,卻無處傾訴,每天的每天。。。。。。如果能做到黃小琥《沒那麼簡單》的歌詞里唱的那樣,那說明你很孤單。。。。。。在這個水泥森林裡,它給不了我們森林裡的舒服,給不了我們森林裡的清新,更加給不了我們森林裡的淳樸。因此,感謝這次鄉村旅遊,讓我的心回歸大自然,讓我在這個大自然里返璞歸真。
Ⅳ 雲南省農家生態旅遊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在20多年的旅遊發展過程中,伴隨著全省旅遊業的快速增長與發展,雲南省積極探索和實踐發展鄉村旅遊的路子,大體上走過了三個發展階段:
(1)自發發展鄉村旅遊階段。20世紀80年代,隨著雲南旅遊的起步發展,雲南鄉村旅遊也開始起步,首先在旅遊發達的地區產生,如昆明石林旅遊風景區旁邊的五棵樹村,大理蝴蝶泉邊的周城,西雙版納的曼景蘭村,德宏瑞麗的大等喊村等,農民依託旅遊景區的建設和發展,自發地開展領略民族風情、體驗農家生活、品嘗民族風味、提供鄉村民居旅館、銷售民族工藝品等各種各樣的鄉村旅遊活動,既豐富了這些旅遊景區的旅遊活動內容,又促進了旅遊景區周邊農民的脫貧致富。
(2)倡導發展鄉村旅遊階段。進入90年代後,雲南旅遊進入培育支柱產業的發展階段,在政府的倡導和指導之下,雲南鄉村旅遊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1992年,省政府在西雙版納召開旅遊發展會,提出積極發展邊境旅遊、民族文化旅遊和鄉村旅遊;1994年,省政府又在滇西北召開現場辦公會,提出依託自然景觀、民族文化、村寨特色,加快發展以體驗自然風光、領略民族風情、感受鄉村民俗為內容的觀光旅遊;1995年,省委、省政府做出培育旅遊支柱產業決策之後,又於1997年召開全省五大旅遊區規劃會議,並把鄉村旅遊作為重要旅遊產品,提出要積極開發和發展。在政府的積極倡導和推動之下,全省鄉村旅遊迅速發展,到90年代末期涌現出了一大批具有一定規模的鄉村旅遊點,如昆明西山團結鄉的「農家樂」、香格里拉縣的「藏民家訪」等,促進了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3)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階段。進入21世紀,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質量的改善,旅遊不僅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旅遊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拓展,為鄉村旅遊的大發展帶來了廣闊的空間。為促進鄉村旅遊的發展,省政府於2000年召開了全省鄉村(民居)旅遊發展會,在認真總結前一階段鄉村旅遊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發揮少數民族地區的旅遊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民居)旅遊,帶動少數民族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經過多年的培育建設,全省鄉村旅遊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特別是在「假日旅遊」的推動下,更是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以鄉村旅遊的重要組成形式「農家樂」為例,2008年,全省已有昆明、楚雄、紅河、臨滄、大理、麗江、迪慶等16州市7100多家農戶開展了「農家樂」,絕大部分農戶年收入超過萬元,部分農戶高達5萬~10萬元。農家樂已成為雲南省新興的旅遊產品,得到了國內外遊客特別是本省城市居民的喜愛。作為適應市場需要而產生的新興旅遊產品,鄉村旅遊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業已成為雲南省旅遊的又一支點和亮點。
Ⅳ 暑假要去荷蘭玩,應該特別注意什麼
應該特別注意戴好口罩
Ⅵ 鄉村旅遊該如何開展,你了解過嗎
鄉村是一個復雜的生態和社會系統,鄉村旅遊不僅涉及生態問題,更與三次產回業發展、村莊建設答、村民福祉、鄉土文化傳承、城鄉統籌發展、脫貧富民等方面密切相關。打蛇打七寸,鄉村旅遊發展要把好脈,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應該著力處理好幾個發展的關鍵問題。
1、產業支撐與融合發展是鄉村旅遊的基礎和主路徑。所謂產業支撐,即立足於鄉村已有特色產業,並對這些產業進行拓展和延伸,使其成為鄉村旅遊發展的牢固基礎。
2、融合發展是鄉村旅遊的主路徑。實踐已經證明,產業融合是鄉村旅遊發展的主路徑。支撐鄉村旅遊發展的不是單純的一產、二產或三產,而是以旅遊業為紐帶,以一產為基礎,實現「接二、連三」,達到「你為有我,我中有你」的「第六產業」。
Ⅶ 國內做鄉村旅遊研究的大牛有哪些
現在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發展,鄉村游可以說越來越受歡迎,我們家長小城近年來也不斷發展旅遊業依託地方優勢搞死了特色牡丹種植,每年五月初,家鄉的牡丹街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很是熱鬧。
Ⅷ 荷蘭花海門票預訂,荷蘭花海門票價格,去哪
門票價格
50元
大豐荷蘭花海位於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新豐鎮,該景區以田園、河網、建築內、風車、花海為元素,打容造了具有荷蘭風情的旅遊休閑花園。
荷蘭花海位於鹽城市大豐區的新豐鎮,緊鄰鹽徐高速公路出口,是江蘇省四星級鄉村旅遊點。
荷蘭花海是多彩荷蘭村規劃中的荷風半島區、多彩秀湖區、水岸印象區、智慧庄園區四個功能區中的先行啟動建設的一個項目,也是新豐鎮統籌城鄉發展首批建設的重點工程。
荷蘭花海項目位於城北新區慶豐路與淮海路交匯處北側,項目總投資1.2億元,規劃用地面積2000畝,分三期實施, 一期工程佔地1000畝,建有花海、土丘、水景、綠化帶、風車、老河閘、巨石、銀杏林等景觀。花海已經種植七大類花卉計100多萬株,種植草坪150畝,土丘和水景造形、巨石、銀杏林等工程已經竣工,9座風車安裝基本到位。下一步,將加快規劃啟動荷蘭花海二期工程,將荷蘭花海向斗龍港西岸拓展1000畝,將淮海路向西延伸,新建斗龍港大橋一座,在荷蘭花海一期啟動區內再鋪設三條環形游路、新建環形木棧橋,並沿木棧橋建設木質花卉交易中心,打造花海三產服務區,同時做足斗龍港水面文章,新上游覽項目。
Ⅸ 加快發展鄉村旅遊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當前,鄉村旅遊發展態勢良好,理論探索和產業實踐都呈現出百花齊放之勢,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前瞻產業研究院就加快發展鄉村旅遊需要關注的問題,談幾點自己的意見。
一、堅持「以農為本」的發展理念。怎麼認識鄉村旅遊?當前,一些地方存在鄉村旅遊「不在農村搞,不是農民辦,不圍繞農村生產生活轉」的現象,同時,也存在建設過頭和缺乏建設的雙重問題。我認為,必須堅持「以農為本、以鄉為魂」的發展理念,以農村為戰場、農民為主體、農事活動為主要內容發展鄉村旅遊。
二、彰顯「三位一體」的核心優勢。鄉村旅遊的核心優勢在哪裡?我以為就是做到生產、生活、生態的三位一體,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充分發揮鄉村旅遊牽著農民和市民、托著農村和城市、連著一產和三產的特性。
三、匯聚「全民創業」的發展動力。鄉村旅遊發展的動力在哪裡?從鄉村旅遊發展的實踐中分析,這種動力應該是創新、創業、創造,三者相輔相成,共同推動鄉村旅遊發展。
Ⅹ 鄉村旅遊的開發思路有哪些
鄉村旅遊是到鄉村去了解一些鄉村民情、禮儀風俗等。也可以觀賞當時種植的一些鄉村土產(水稻、玉米、高粱、小麥等)、果樹、小溪、小橋及了解它們故事。旅遊者可在鄉村(通常是偏遠地區的傳統鄉村)及其附近逗留、學習、體驗鄉村生活模式的活動。該村莊也可以作為旅遊者探索附近地區的基地。
(一)增強鄉村旅遊的文化內涵
在鄉村旅遊開發中,要通過系統規劃,有機整合鄉村旅遊資源,認真科學地策劃好旅遊開發項目。同時還要加強文化內涵建設,以鄉土文化為核心,提高鄉村旅遊產品的品味和檔次。加強鄉村旅遊的文化內涵挖掘有利於改變目前中國鄉村旅遊產品結構雷同、檔次低的狀況。在鄉村旅遊產品項目的開發和設計中,要在鄉村民俗、民族風情和鄉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鄉村旅遊產品具有較高的文化品味和較高的藝術格調。
(二)保持本色,突出特色
對鄉村旅遊的開發,要注意保持鄉土本色,突出田園特色,避免城市化傾向。鄉村旅遊的投資商在開發中要注重對原汁原味的鄉村本色進行保護。因而對鄉村旅遊開發要加強科學引導和專業指導,強化經營的特色和差異性,突出農村的天然、純朴、綠色、清新的環境氛圍,強調天然、閑情和野趣,努力展現鄉村旅遊的魅力。
(三)政府主導,聯合經營,共樹品牌
目前全國各地城市近郊都在花大力氣發展鄉村旅遊,爭奪客源的競爭非常激烈。鄉村旅遊要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實現聯合經營,以群體的力量形成規模效應,創立品牌,增加市場競爭力,走規模化和產業化的道路,實現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
(四)鄉村旅遊的開發要做好幾個結合
1.鄉村旅遊開發要與其它旅遊開發相結合
鄉村旅遊不能理解為是一種純粹的農業資源開發,而要與區域內其它旅遊資源和旅遊景點的開發結合起來,藉助已有旅遊景點的吸引力,爭取客源,以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格局。
2. 與農村扶貧相結合
據估算中國農村目前大約有1.5億剩餘勞動力,到2010年還將至少新增勞動力6350萬人左右。從中短期看,中國的就業壓力有增無減,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開發鄉村旅遊可增加旅遊就業機會,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問題,緩解農村剩餘勞動力對城市的壓力。
3. 鄉村旅遊開發要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
2001年中國的小城鎮已突破2萬個,城鎮化率達37.66%,最近10年期間,中國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鎮約800個,10年中有1億農村人口落戶小城鎮。鄉村旅遊開發可能牽涉到移民問題,小城鎮是比較理想的接納場所。鄉村旅遊開發要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小城鎮的建設要按旅遊城鎮的風貌進行控制,使小城鎮本身就成為旅遊吸引物之一,也可以依託小城鎮發展鄉鎮企業、旅遊商業,如農副產品的深加工、旅遊紀念品的生產等。
4.與資源保護和打造生態個性相結合
在鄉村旅遊開發中要注意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的問題,防止旅遊開發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破壞,加強與生態資源的有機結合,堅持在旅遊資源開發中「保護第一,開發第二」的原則,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五)給予長期的政策、經濟和技術支持
國家要對鄉村旅遊業長期的政策、經濟和技術支持是非常必要的。許多研究表明一般鄉村旅遊很難帶來高收益,因此國家除給鄉村旅遊開發長期的經濟和技術上的支持外,還要制定對鄉村旅遊開發傾向性的政策,並將鄉村旅遊的開發納入到各級旅遊總體開發規劃中。
(六)加強社區參與和對農民的培訓引導
鄉村旅遊開發要將農業、農民和鄉村發展高度結合起來,使旅遊業成為鄉村社區重要的產業。在鄉村旅遊開發中農民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要把鄉村旅遊做活、做大、做好,就得加大社區參與力度,加強對農民的培訓和引導工作,激發農民辦旅遊的積極性和提高農民辦旅遊的能力,努力開拓鄉村旅遊的本土特色,增加旅遊收益,使廣大農民真正受益。 總之發展鄉村旅遊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保護鄉村的自然生態環境為重點,維護鄉村性和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規范化、規模化和品牌化一體化的道路,實現鄉村旅遊產業化的基本目標,最終實現鄉村旅遊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