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西安周邊游
A. 西安是幾朝古都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
西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國都史,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東漢、新、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此建都,又為赤眉、綠林、大齊(黃巢)、大順(李自成)等農民起義政權都城。
自西漢起,西安就成為中國與世界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重要城市。「絲綢之路」就是以長安為起點,西至古羅馬。西安是聞名世界的歷史名城,與羅馬、雅典、開羅齊名,也是中國六大古都中建都歷史最長的一個,長安文化代表著中華文化的主幹。
「西安」之名稱,始於明代。元至元九年(1272),元世祖封三子忙哥剌(la,音「臘」)為安西王,鎮守這里,改京兆府為安西路。元皇慶元年(1312),改安西路為奉元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府城簡稱西安,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1)十月西安周邊游擴展閱讀:
西安的名勝古跡
一,華清池
位於臨潼縣城南驪山北麓,系陝西著名的溫泉之一。早在公元前781~前771年周幽王在位期間,此地就發現了溫泉,修有驪宮。相傳秦始皇在驪山觸怒神女,被唾一臉後發瘡,始皇求恕,神女用溫泉將其治好,因以石砌池,命名「神女湯」。
漢武帝時,將秦時神女湯擴建成離宮。唐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在此建湯泉宮,咸亨二年(公元671年)改名溫泉宮,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再行擴建,易稱華清宮。唐玄宗屢攜楊貴妃在此沐浴。
二,驪山
在西安以東30公里的臨潼縣城南,系全國著名風景名勝區之一。以山形似驪馬,故稱驪山。驪山東西長10公里,南北寬7公里,有13條溝谷。最高峰海拔1256米,滿山松柏蒼翠,花草繁茂,每至夕陽西下,霞映山巒,遍山浴金披彩,分外妖艷,人稱「驪山晚照」,為「長安八景」之一。
三,秦始皇陵
位於臨潼縣東5公里的驪山北麓,系秦始皇嬴政的陵墓。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
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可見這座陵墓規模非常宏大,異常雄偉。
四,西安鼓樓
位於北院門街的南端,東與鍾樓相望。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始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和乾隆五年(1740年)重修。抗日戰爭時期一根橫梁被日本飛機炸斷,加之軍隊占駐和風雨侵蝕,殘破不堪。
1952年翻修,外檐採用瀝粉金龍和璽彩畫,內檐施大點金旋子彩畫,1954年增設避雷設施,1958年翻修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