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的功能與作用
A. 發展鄉村旅遊對農民有什麼好處
鄉村旅遊對新農村建設的意義在於:
① 發展鄉村旅遊,可以充分利用農村旅遊資源,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拓寬農業功能,延長農業產業鏈,發展農村旅遊服務業,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為新農村建設創造較好的經濟基礎。
② 發展鄉村旅遊,可以使農村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增加價值。同時,也使農村生產的農副產品就地消費,降低了運輸成本,提高了市場價格,促進農民增收。
③ 發展鄉村旅遊,可以使農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發展,進而減少國家對農村的扶持資金。同時,當地農民參與投資、經營旅遊業,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實現「生活寬裕」的目標。
④ 發展鄉村旅遊,可以促進城鄉統籌,增加城鄉之間互動。城裡遊客把城市的政治、經濟、文化、意識等信息輻射到農村,使農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現代化意識觀念和生活習俗,提高農民素質。
⑤ 發展鄉村旅遊,可以挖掘、保護和傳承農村文化。以農村文化為吸引物,發展農村特色文化旅遊。同時,通過旅遊可以吸收現代文化,形成新的文明鄉風。
⑥ 發展鄉村旅遊,有利於保護鄉村生態環境。旅遊對於環境衛生及整潔景觀的要求,將大大推動農村村容的改變,推動衛生條件的改善,推動環境治理,推動村莊整體建設的發展。旅遊追求個性化、特色化、原生態、唯一性等等,形成了旅遊村莊的獨特面貌和村容,是打破目前新農村建設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可以說,發展農村旅遊,有利於農村乃至全國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有利於保護資源和環境,促進農村科學規劃與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村容整潔」的目標。
⑦ 發展鄉村旅遊,有利於實現「管理民主」的目標。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提高旅遊業在當地社區的參與度,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進行農村建設,提高當地農民的民主、法治意識,實現「管理民主」的目標。
B. 鄉村旅遊的特點是什麼如何開發鄉村旅遊
鄉村旅遊的特點
1、獨特的活動對象
我國鄉村地域廣大遼闊,種類多樣,加上受工業化影響較小,多數地區仍保持自然風貌,風格各異的風土人情、鄉風民俗,鄉村旅遊活動對象具有獨特性特點,古樸的村莊作坊,原始的勞作形態,真實的民風民俗,土生的農副產品。這種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古、始、真、土」,具有城鎮無可比擬的貼近自然的優勢,為遊客回歸自然、返璞歸真提供了優越條件。
2、分散的時空結構
中國的鄉村旅遊資源,上下五千年,十里不同俗,且大多以自然風貌、勞作形態、農家生活和傳統習俗為主,受季節和氣候的影響較大。因此鄉村旅遊時間的可變性、地域的分散性,可以滿足遊客多方面的需求。
3、參與的主體行為
鄉村旅遊不僅指單一的觀光游覽項目和活動,還包括觀光、娛樂、康療、民俗、科考、訪祖等在內的多功能、復合型旅遊活動。鄉村旅遊的復合型導致遊客在主體行為上具有很大程度的參與性。鄉村旅遊能夠讓遊客體驗鄉村民風民俗、農家生活和勞作形式,在勞動的歡快之餘,購得滿意的農副產品和民間工藝品。
4、高品位的文化層次
鄉村文化屬於民間文化,我國鄉村絢麗多彩的民間文化具有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致使鄉村旅遊在文化層次上具有高品位的特點。鄉村的各種民俗節慶、工藝美術、民間建築、民間文藝、婚俗禁忌、趣事傳說等,賦予深厚的文化底蘊。由於鄉村社區的這種「濃厚的區域本位主義和家鄉觀念特色的非規范性」,使民間文化具有深刻的淳樸性和詭秘性,對於城市遊客來說,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和吸引力。
5、可持續的旅遊發展
由於現代鄉村旅遊融鄉村自然意象、文化意象和現代科技於一體,旅遊發展與農業生產於一體和城市旅遊與鄉村旅遊於一體,因而是可持續旅遊。
如何開發鄉村旅遊
第一,需求量很大。旅遊者尋求差旱。隨著國內旅遊的興盛,鄉村游的市場需求逐步增長。城裡人希望擺脫高樓峽谷、水泥森林,緩解工作高負荷的壓力,蔭足懷舊和對自然的嚮往的需求。
第二,與休閑度假旅遊具有類似的特點。注重休閑和娛樂、健康身心等需求,同時,鄉村游很大程度上也存在重復消費的特點。
第三,與一般性的度假旅遊有不同之處。一般認為,休閑度假旅遊是較觀光游更為成熟的旅遊類型。一些休閑度假者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較高,對休閑度假的價格不太敏感,而且度假旅遊者偏向於距離較遠、時間較長的度假。相比一般性的度假旅遊,鄉村游具有如下特點:鄉村游針對的主要是周邊的城鎮市場,因此旅行的距離較短,不同於一般性的中長線休閑度假;鄉村游的旅遊者對旅遊的價格比較敏感(相對於散客游和家庭游,單位集體出遊的對價格敏感度相對較低),這一點可能與現在鄉村游市場還不是太成熟,沒有形成旅遊者可信賴的品牌效應有關;鄉村游一般距離近,旅遊時間短。魏小安在《中國三農旅遊的發展》一文中認為,鄉村游的市場層次比較分明:市民活動和農民活動基本是大眾化的旅遊,屬於比較低檔的消費;部門活動屬於中檔消費;企業活動層次較高,屬於高檔消費。因此可以說,鄉村游的需求市場是一個差異化的市場。
且採取這兩種形式的旅遊者不在少數。旅行社應關注這兩種形式的市場開發,在一定意義上需要旅行社轉變角色,適應市場需求。
具體地講,針對鄉村游散客,旅行社需要在產品設計、代理服務、咨詢服務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來滿足鄉村游散客的需求。比如,進一步提高產品組合的靈活度,為遊客提供專業的線路設計的意見;提供一些代理服務,而不一定是包價旅行服務;提供方便快捷的專業化咨詢服務等等。針對單位團體鄉村游,則應該加強與單位的聯系,完善客戶管理,根據單位情況量身定做產品,並且通過優質服務吸引回頭客。
(五)適度關注鄉村游的延伸性項目
鄉村游不只局限於農業旅遊,還可以開發一些拓展性項目。比如林業旅遊,觀賞林業;漁業旅遊,海上魚類養殖的觀光,鄉村池塘、溪流的垂釣等等,這些都可以作為鄉村游的延伸性項目融入旅行社的產品中去,豐富產品的內容,增強趣味性。
(六)鄉村氣息、旅遊體驗與城市生活方式相結合
鄉村氣息要突出,如天然的山水,原汁原味的農村風情等。再加入一些體驗性元素,讓旅遊者深入體驗鄉村氣息,體驗濃濃的鄉情。但是,在一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旅遊基礎設施等方面,則需要與城市生活相吻合,而不可一味求「土」。比如衛生間的設施,基本的住宿條件,以及目的地的衛生狀況等等,使遊客可保持城市生活方式。
(二)產品供給的特點
第一,資源特點。鄉村游本身是一個比較廣泛的概念,可以利用的資源種類較多而豐富。比如鄉村美麗的自然風光,良好的生態環境,深厚的文化積淀,淳樸的民風等。
第二,產品特點。目的地產品同質化、近距離重復建設的現象比較嚴重,市場發展不夠
C. 鄉村旅遊的特性有哪些
我國鄉村地域廣大遼闊,種類多樣,很多的地區都還保持著自然風貌,風格各異的風土人情、鄉風民俗,鄉村旅遊活動對象具有獨特性特點,古樸的村莊作坊,原始的勞作形態,真實的民風民俗,土生的農副產品。這種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古、始、真、土",具有城鎮無可比擬的貼近自然的優勢,為遊客回歸自然、返璞歸真提供了優越條件。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鄉村旅遊有以下一些特徵。
1、風格鄉土性:因為鄉村旅遊是從鄉村發展而來的,其鄉土性是吸引眾多都市遊客的重要因素之一,吃農家飯、住農家舍、體驗農家情都是鄉村旅遊開發的重要項目依託,所以鄉土性是鄉村旅遊獨一無二的特性之一。
2、地域異同性:鄉村旅遊資源形態各異,且大多以自然風貌、勞作形態、農家生活和傳統習俗為主,受季節、氣候和水土的影響較大,因此鄉村旅遊時間差的可變性、布局的分散性,可以滿足遊客多方面的需求。
3、行為多樣性:鄉村旅遊不僅指單一的觀光游覽項目,還包括觀光、娛樂、民俗等多功能、復合型旅遊活動。鄉村旅遊的復合型導致遊客在主題行為上具有很大程度的參與性,如垂釣、劃船、捕撈、娛樂、參與勞作活動等。鄉村旅遊重在體驗,能夠體驗鄉村的民風民俗、農家生活和勞作形式,在勞動的歡愉之餘,還可購得滿意的農副產品和民間工藝品。
D. 鄉村旅遊的特點是什麼
鄉村旅遊的特點是什麼?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解析,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依然占人口總數的近70,即使是城裡人也有著濃厚的農村情結。我國的鄉村旅遊起步較晚,但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和極大興趣。其特點是:
第一,旅遊者的一切旅遊活動均發生在「鄉村」這一特定的區域環境內。 第二,旅遊資源應是鄉村已開發的和待開發的,原生的或再生的,屬集體的或個人所有的各類自然、社會資源。 第三,旅遊資源、旅遊設施、旅遊服務具有比較濃厚的地方特色、鄉村特色、民族特色。 第四,為旅遊者提供各種服務的從業人員包括管理人員,應該以經過培訓的農業人口為主。第五,鄉村旅遊經濟兼有鄉村集體經濟和鄉村個體經濟成分,它納入鄉村經濟核算體系,有些核算內容可虛擬地納入整個國家旅遊經濟統計,以反映我國旅遊事業的發展。
E. 鄉村游的鄉村旅遊的意義
1、發展鄉村旅遊,可以充分利用農村旅遊資源,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拓寬農業功能,延長農業產業鏈,發展農村旅遊服務業,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為新農村建設創造較好的經濟基礎。
2、發展鄉村旅遊,可以使農村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增加價值。同時,也使農村生產的農副產品就地消費,降低了運輸成本,提高了市場價格,促進農民增收。
3、發展鄉村旅遊,可以使農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發展,進而減少國家對農村的扶持資金。同時,當地農民參與投資、經營旅遊業,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實現「生活寬裕」的目標。
4、發展鄉村旅遊,可以促進城鄉統籌,增加城鄉之間互動。城裡遊客把城市的政治、經濟、文化、意識等信息輻射到農村,使農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現代化意識觀念和生活習俗,提高農民素質。
5、發展鄉村旅遊,可以挖掘、保護和傳承農村文化。以農村文化為吸引物,發展農村特色文化旅遊。同時,通過旅遊可以吸收現代文化,形成新的文明鄉風。
6、發展鄉村旅遊,有利於保護鄉村生態環境。旅遊對於環境衛生及整潔景觀的要求,將大大推動農村村容的改變,推動衛生條件的改善,推動環境治理,推動村莊整體建設的發展。旅遊追求個性化、特色化、原生態、唯一性等等,形成了旅遊村莊的獨特面貌和村容,是打破目前新農村建設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可以說,發展農村旅遊,有利於農村乃至全國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有利於保護資源和環境,促進農村科學規劃與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村容整潔」的目標。
7、發展鄉村旅遊,有利於實現「管理民主」的目標。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提高旅遊業在當地社區的參與度,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進行農村建設,提高當地農民的民主、法治意識,實現「管理民主」的目標。
F. 鄉村旅遊有哪些功能
鄉村旅遊是到鄉村去了解一些鄉村民情、禮儀風俗等。也可以觀賞當時種植的一些鄉村土產(水稻、玉米、高粱、小麥等)、果樹、小溪、小橋及了解它們故事。
旅對於旅遊者的功能:旅遊者可在鄉村(通常是偏遠地區的傳統鄉村)及其附近逗留、學習、體驗鄉村生活模式的活動。該村莊也可以作為旅遊者探索附近地區的基地。
G. 發展鄉村旅遊有哪些積極的帶動作用
鄉村旅遊的發展不僅有利於增加農民收益,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而且對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村整體文明水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具體而言,銘智旅遊認為發展鄉村旅遊的積極作用主要有:
1、解決農民的就業問題
2、增加農民受益,讓農民脫貧致富
3、有利於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
4、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促進鄉村整體文明的提高
5、符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科學發展觀要求
6、有利於鄉村自然環境向著鄉土化、特色化的方向發展
7、有利於鄉村傳統文化的挖掘和保護
8、有利於農村選擇城鎮化的方式
H. 鄉村旅遊的功能有哪些
(1)審美享受。長期生活在城市之中,看到的都是鋼筋水泥,聽到的都是汽車喇叭,呼吸的都是渾濁的空氣,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不禁會追求一種別樣的審美愉悅,而鄉村旅遊正符合了這種需求。這種美是純自然的,是歷史遺留的。
(2)緩解壓力。之所以選擇鄉村作為旅遊地點,究其原因不是因為優美的風景或別樣的生活方式,而是因為人們想要擺脫城市中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卸下沉重的工作壓力。
(3)教育體驗。國外的鄉村旅遊,很多家長都願意帶孩子一同去,其中的原因除了娛樂之外主要是能對孩子進行最直接、最現實的教育。(銘智旅遊策劃—鄉村旅遊規劃專家)通過體驗農村生活、品嘗鄉村野味、參與農業勞動,從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能夠領略到農村中別樣的生活方式,體味到農村人的辛苦和勤勞,學習到有關自然的知識,即寓教於樂,是一種很好的教育體驗方式。
(4)文化傳承。相比於城市,農村中往往保留了更多中國的傳統文化。通過鄉村旅遊,建設民俗文化村,舉辦民俗文化節,都市人能夠更好地了解鄉村社會文化和民俗風情,起到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作用。
(5)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旅遊業是一種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多的高度綜合的特殊產業,通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循環周轉,不僅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而且促進了貧困地區產業結構的優化、轉變,從而提高了貧困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縮小與發達地區之間的差距,對解決「三農」問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6)更新社會觀念。農村地區之所以落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觀念的落後,而鄉村旅遊的發展可以吸引大量城市遊客的進入,農民在為遊客服務的同時也可以開闊視野,接收到城市中先進的思想和理念,更新陳舊的思想觀念。
I. 鄉村旅遊在鄉村振興中能發揮多大作用呢
鄉村旅遊在鄉村振興中能發揮多大作用?鄉村旅遊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鄉村旅遊是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內容之一。鄉村旅遊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鄉村旅遊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的作用主要突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鄉村旅遊可以助推鄉村振興實施步伐。鄉村旅遊是依託自然資源、開發自然資源進行打造的旅遊模式,投資小、建設快,投資回報率富。根據鄉村旅遊這一特點,鄉村旅遊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助力鄉村振興,助推鄉村振興建設步伐。
2.鄉村旅遊可以提升鄉村振興檔次。充分利鄉村自然旅遊資源,打造鄉村旅遊,建立完善鄉村旅遊功能,健全形成優質的鄉村旅遊格局,可以提升鄉村振興檔次。
3.鄉村旅遊可以增加農民收入。鄉村旅遊、鄉村振興其最終目的是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其核心是增加農民收入。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發鄉村旅遊,可以增加農民收入。
4.鄉村旅遊可以使鄉村亮起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的和意義就是讓鄉村的山更加綠,水更清,天更藍,路更平,人更富。而鄉村旅遊又是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開發鄉村旅遊可以讓鄉村亮起來,讓農民笑起來。
總而言之,鄉村旅遊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