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川縣鄉村旅遊
Ⅰ 如何感受黃土地上的新時代
下了3天的大雪尚未融化,陝北高原籠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萬籟俱寂。天色漸漸破曉,一個人、兩個人、三五個人……一群人,陸陸續續地,沿著蜿蜒的梁家河,從村外往村裡走。網店店主、保潔員、農家樂老闆……晚上住在村外安置小區的鄉親們,踩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陸續「上崗」,讓這個大西北的山溝溝,有了與40年前截然不同的生機與活力,勾勒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縮影」。
1月下旬,尋常冬日裡,記者行走在這片1.4餘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記錄村民們一天中的12個小時,感受這片黃土地背後新的時代、新的天地、新的創世紀。
「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張衛龐說,如今,延川縣要以梁家河作為示範,一村帶多村,多村帶一鎮,一鎮帶全縣,「到今年底,我們全縣要實現整體脫貧。」
Ⅱ 大荔縣 十二五 時期,經濟發展的重點任務是什麼
三、推進城鎮化的主要任務
(一)進一步提升西安特大中心城市的綜合競爭能力。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保留古城風貌的基礎上,按照現代大都市的要求,加快實施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加快交通、通信、信息、天然氣氣化、給排水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社會綜合服務,創造文明、舒適、便利、高效的生產、生活和投資環境。一是加強老城區改造,完善道路網路,優化建築布局,加強綠化凈化,建成既保有古城風貌又具有現代特色和優美景觀的大都市。二是抓緊建設城市氣化、城(電)網改造、新環城路、繞城高速、環城綠帶、城市地鐵、鐵路樞紐、機場改造等建設工程,提升西安在西部地區的交通樞紐地位,建成國家一級航空港。三是加強城市信息設施建設,積極發展寬頻傳輸網,加快建設接入網,發展公用信息平台,建成我國西部地區信息港。四是加強城市地質災害和環境污染整治,結合渭河污染治理和秦嶺北麓生態建設,加強城區及周邊環境建設,構築良性城市生態圈。
2、提升產業功能,增強發展實力。通過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技術提升,努力加強城市的產業功能,增強發展活力和競爭力。要以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依託,以計算機軟體、通信設備、航空航天、自動控制與智能設備、新型生物醫葯與食品等為重點,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大力培植壯大信息、旅遊、咨詢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科技、教育、金融和商貿,推進傳統產業向以高技術為主導的現代工業和新型服務業轉移,把西安建設為具有國際影響的高技術產業化基地、國際旅遊大都市、全國科教中心、西北地區最大的技術裝備基地和信息、商貿、金融中心。
3、建設西安都市圈。西安與咸陽、渭南、銅川、楊凌及商州市的距離皆在100公里以內,相互影響和作用較大,同時西安在向外擴散中也將帶動市區外圍衛星城鎮的發展建設,在關中中部地區將形成以西安為中心、大中小城市連綿分布的發達的城市集聚區。對這一地區,今後要按西安大都市圈的模式,加強統一規劃和建設,發揮西安特大城市的綜合帶動作用,強化產業分工與合作,促進功能整合,實現共同發展,提高整體建設效果和發展水平。西安都市圈要依託西安密集的智力資本,以西安高新區、楊凌高新區和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重點,加強與咸陽、渭南、銅川開發區的有機聯系和協調,帶動加快開發和聯動建設,使該地區成為中國西部重要的科技、體制創新和擴大開放的先頭地區。根據各城市及周圍地區的特點,按照發揮綜合優勢的要求,通過改造傳統產業和培植壯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交通運輸設備、電氣機械、電子與通信設備等裝備工業,精細能源化工和建材工業,生物醫葯、食品、現代種養業和林果業,旅遊、商貿、金融、高教科研和信息服務業,建立以高科技為支撐的都市現代產業-城郊型新興產業-遠郊生態農業經濟體系,成為我國內陸地區高成長的現代經濟核心區。
(二)加強區域中心城市建設。
1、寶雞、延安、榆林、漢中、安康市,要增強輻射帶動作用。
寶雞市盡快增設東部虢鎮區和西部拓平區,東擴建設現代工商區,西延建設城市自然風景和生態涵養區,加強城市氣化、渭河河道整治和鐵路樞紐工程建設,盡快建成現市區通虢鎮的城市道路和連接天水、鳳翔、隴縣的高等級公路。以高技術為主導重點發展機電一體化、微電子信息、有色和稀有材料、食品加工業。建成關中西部綜合性社會經濟中心,中國西部交通樞紐,國家級生態城市,西北地區現代工業裝備基地,陝甘寧比鄰地區工業、商貿、金融中心。
延安市要加快城區改造和生態建設,盡快建成北通綏德和靖邊、南達銅川西安、東通壺口的高等級公路,增強城市經濟功能和對全市域的輻射帶動作用,使其成為全國性旅遊文化名城,陝北南部的政治、文化科教、金融、商貿和輕工業為主的中心城市。
榆林市要加強生態建設,提高環境承載能力;加快城市設施建設,強化交通通信、金融保險、科技教育和商貿職能,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加快煤炭、天然氣資源的開發和深加工,積極改造輕紡工業,綜合發展第三產業,推廣清潔生產,發展環保產業,建成以能源重化工為主,跨晉、陝、寧、內蒙古接壤地區的中心城市。
漢中市要按照組團式總體規劃,加強市區調整建設,壯大規模,增強實力。加快建設通達西安、安康,連接寶雞、綿陽、隴南的交通干線,改擴建漢中機場,在統籌考慮南鄭縣城、大河坎鎮、勉陽鎮、定軍山鎮、博望鎮、老莊鎮建設的基礎上,加強城市水、能、信、路網路建設,提高基礎設施支撐能力,為更大發展創造條件。積極發展綠色產業以及機械、旅遊、文教、商貿等產業,建成陝、甘、川接壤地區的工業、商貿、旅遊中心城市。
安康市要搞好城區建設布局調整,近期加強張灘、官廟建設,遠期向五里鎮布局,形成一市多鎮格局。加快生物、礦產資源開發,積極改造食品、醫葯化工、紡織工業,提高產品質量,加快工業化步伐。建設交通樞紐,開發瀛湖水域,發展旅遊商貿,建成陝、鄂、川接壤地帶的商貿、旅遊城市和區域性工業中心城市。
2、咸陽、楊凌、銅川、渭南和商州市,要加強與西安的聯合和有機協調。
咸陽市要作為西安市的輔助中心來發展,與西安市有機協調,統籌建設基礎設施,分工合作發展產業,建成西北地區重要的旅遊、電子、化工、醫葯保健和科技文化城市。
楊凌要依託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進一步加強與西安的聯系,盡快建成西安都市圈中重要的科技園區,並努力服務於我國北方節水農業基地建設和農產品深加工生產,強化經濟實力。2005年後擬設楊凌市,由省直轄。
銅川市作為西安北部的重要一翼,要加快建設新區,改造利用老區,統籌規劃建設耀縣縣城,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樹立文明城市形象;加快連接渭北東西的交通建設,加強與西安的經濟聯系;積極改造煤炭、建材工業,依託西安發展旅遊、特色食品和配套機械工業,推動產業綜合發展。
渭南市要在繼續加快新區建設的同時,加強對老城區的改造,建設城市氣化與供水工程,提高城建水平;加快市區與周圍地域的高等級公路建設,形成輻射市域、連接商洛、通達東西的交通網路;要緊密聯接西安,著力強化工業、商貿職能,增強對關中東部的輻射帶動作用。
商洛市離西安市區不到100公里,要依託西安,結合山地開發,發展特色產業,改善城區設施條件,建設連接各縣的交通網路,增強對周圍地區的商貿、信息、技術服務。
(三)加快縣城和重點鎮建設。
1、促進社會經濟要素向縣城和重點鎮集中。通過加強扶貧移民、生態移民、建立鄉鎮企業小區、建設農貿和工業品銷售市場、建設文化教育衛生和交通通信設施,促進農村人口、鄉鎮企業、農村商貿、服務設施相對向縣城和重點鎮集中。改變過去小城鎮發展普遍開花,分散建鎮,設施落後,環境差亂,效益低下,經濟不強,缺乏發展後勁的狀況。要把縣城和重點鎮建設與縣域經濟發展、農村社會文明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使縣城和重點鎮成為縣域經濟、文化、科教中心。城鎮集中分布區和地區中心城市周邊的小城鎮,要納入區域城鎮體系和中心城市總體規劃,加強統一建設,推動協調發展,成為服務於中心城市的衛星城鎮或承擔中心城市部分特定功能的功能型城市。
2、實施重點城鎮建設計劃。為了加快縣城和重點鎮建設,省上實施"重點城鎮建設計劃"。在現有的縣級市和今後10年左右有條件設市或區的縣中,選擇一批基礎條件和發展前景較好的城鎮,加上各縣縣城,作為今後5到10年全省小城鎮建設的重點,採取靈活政策,積極籌措資金,加快建設。計劃將現有的83個縣城和以下29個城鎮作為全省的重點建設城鎮:長安郭杜鎮、戶縣餘下鎮、周至啞柏鎮、寶雞陽平鎮、岐山蔡家坡鎮、鳳翔陳村鎮、扶風絳帳鎮、眉縣常興鎮、三原大程鎮、涇陽永樂鎮、興平底張鎮、禮泉煙霞鎮、富平莊裡鎮、韓城龍門鎮、蒲城孫鎮、華縣杏林鎮、華陰桃下鎮、城固老莊鎮、勉縣定軍山鎮、洋縣謝村鎮、安康五里鎮、旬陽蜀河鎮、榆林鎮川鎮、神木大柳塔鎮、洛川交口河鎮、黃陵店頭鎮、延川永坪鎮、商州沙河子鎮、洛南永豐鎮。經過5~10年的建設,這些城鎮要在設施建設和城鎮面貌上有顯著變化,基本達到功能健全,交通便利,信息靈通,環境整潔。經濟上要揚長避短,發揮優勢,突出特色。
3、建立一批省和地市級的鄉鎮企業小區。"十五"期間,要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分期分批有步驟地在一些區位條件更優的重點城鎮,建立一批省級和地市級的鄉鎮企業小區,創造優越環境,加強設施建設,促進集中布局,為全省鄉鎮企業發展和小城鎮建設做示範。
(四)優化區域布局,加強城鎮群建設。
1、重點建設好關中隴海沿線城鎮帶。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將進一步促進關中地區特別是隴海沿線社會經濟的發展,為加強隴海沿線城鎮建設,加快城鎮化步伐,創造了有利條件和良好機遇。該帶要以西安為中心,建成中西部地區最大的、具有較高水平的城市連綿帶。在該帶內,根據城市之間、城市與區域之間的行政、經濟、社會關系和歷史淵源,將形成既相互交叉、聯系,又相對獨立的三個城市群:關中中部將按西安大都市圈來發展建設,關中西部和東部將分別形成以寶雞市和渭南市為中心的城市群。
關中西部地區,今後5到10年將先後撤縣設虢鎮區、拓平區和岐山、鳳翔、常興(眉縣)、扶風市,形成以寶雞市區為中心的城市群。
關中東部地區,今後5到10年擬撤縣設蒲城市、富平市、大荔市和市轄華州區,形成以渭南市區為中心,與西安大都市圈緊密結合,向東延伸發展的城市群。同時要進一步加強與山西運城和臨汾、河南三門峽的聯合與協作,共同發展。
2、加強陝南漢江沿岸城鎮建設。要在加強漢中、安康和商州市建設的同時,集中建設好漢江沿岸主要城鎮,形成陝南城鎮帶。該帶東段,以安康市為中心,以縣城和縣域重點城鎮建設為主,以發展食品、醫葯、絲紡、電力、旅遊為主,形成陝南東部城鎮群。該帶西段,今後將先後撤縣設南鄭、勉縣、城固、洋州、略陽等市轄區或小城市,形成陝南西部城鎮群。該城鎮群的內圈層以漢中市區為核心,以城固、大河坎和勉縣為二級中心形成團組布局,外圍以略陽市、洋州市和其他縣鎮為重點加強建設。
3、加快陝北西包鐵路沿線城鎮建設。以榆林、延安為中心,強化西包鐵路沿線城鎮帶、經濟帶的作用。陝北南部,"十五"期間將新設黃陵、洛川兩個小城市,主要沿西包鐵路西延段,以延安市為中心,以小城鎮為主,形成城鎮帶。陝北北部,今後將新設神木、靖邊、綏德、府谷等小城市。要以榆林市為核心,神木和靖邊市為二級工業中心,綏德市為文化、教育、通信中心,加強城鎮群建設。陝北城鎮群建設布局要堅持生態原則,按照"田園城鎮"模式,結合工礦區的布點,採取小規模城鎮"多點布局"方式。要通過加強城鎮綜合建設的方式,圍繞資源開發,加強區域交通、通信、引供水工程和農副產品生產基地等綜合配套,積極推廣節水、環保技術,實施山川秀美工程,加快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基本條件的改善,積極實施國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設規劃。
(五)建立健全城鎮化推進機制。
1、加強規劃和宏觀管理。根據新的形勢,編制和修訂全省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重點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同時加強對西安都市圈和主要城鎮集聚區的統一規劃。把城市建設和城鎮體系發展納入全省社會經濟計劃,把社會文明進步、經濟布局和城市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中心城市的建設和產業發展要成為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重點,在資源開發和經濟建設的重點地區首先要加強城鎮建設。加強城鎮規劃與交通、土地、水利、生態環境等規劃的銜接。結合加強開發區、鄉鎮企業小區、城鎮通信商貿科教文衛基礎設施等的建設,相應推出一整套推動城鎮集中建設的政策和辦法。抓緊研究制定關於集中建設重點城鎮、城鎮基礎設施投融資、改革城鎮用地制度等實施方案和管理條例。
2、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在實行積極財政政策,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中,要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放在重要地位,加大政府預算內外資金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對城市道路、綠化、供排水、污染和垃圾處理等基礎性工程,要加大財政投入;對城市氣化、公共交通、集中供熱、供電等建設的貸款,實行財政貼息;充分利用國家向西部傾斜的政策,積極組織一批關鍵性重大項目,爭取國家更多投資;實行城市道路建設和管理部門按一定比例劃取交通部門徵收的車購費和養路費等,專項用於城市道路和環境設施建設;對污染、垃圾處理等政府管理的基礎設施,實行有償使用,合理收費,然後再投資於這類設施建設;把城市土地出讓金納入政府專項管理,再將其大部分用於基礎設施建設。要盡快改變政府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方式,成立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公司,把政府預算內外資金及土地收入統籌起來,作為公司的資本金投入,委託公司運作。
廣開社會投資渠道,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一是要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實行傾斜政策,鼓勵企業及各種非國有投資主體採取獨資、參股、聯合投資等方式,參與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二是要盡快設立城建債券,廣籌社會資金,允許那些急需發展、條件成熟、效益較好的城市設施項目,發行一定規模的建設債券;三是要加強宣傳和招商,積極引入BOT、BLT、特許權經營、股權轉讓等建設與融資方式,根據不同建設項目,可適當放寬外商投資股份比例,加大吸引外資和東部地區投資的力度。
3、實行設施市場化管理,鼓勵發展非國有經濟。對城市設施實行市場化管理、企業化經營。逐步推進市政管理企業化,實行股份制,對重大城鎮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可實行國有控股、一般設施實行國有參股或者完全放開。鼓勵社會單位、私人興辦企業,經營市政設施維護、垃圾清掃和運輸等業務,並給予工商登記、租房、選址、貸款、稅收等優先、優惠條件。有步驟地放開城市設施服務價格,完善價格形成機制,按照經營方式實行有償使用,形成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積累與滾動建設機制。積極引導一批市政管理股份制企業壯大發展,支持上市發行股票。
鼓勵加快發展城鎮非國有經濟。加大銀行、信用社等對集體、個體投資的信貸投入,建立和完善專門為鄉鎮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和個私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金融業務或機構;建立為集體企業、鄉鎮企業、私有企業發展生產融資提供信用擔保的貸款風險儲備金;對符合信貸條件的企業改造、建設項目,可實行資產抵押擔保;建立健全有關法規制度,積極為具備條件的私有、集體企業發行債券和股票鋪路。
4、創新體制和制定鼓勵政策,促進城鄉互融互通。加快戶籍制度、城鎮住房制度、勞動就業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和城鎮綜合管理制度改革,解除農民進城的制度約束。戶籍管理上實行按居住地劃分城鄉人口的戶籍登記制度,用制定準入條件取代"農轉非"計劃指標,用核准登記制替代行政審批制。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完全放開農民進城的戶籍限制;在大城市,實行有合法固定住所、穩定職業或生活來源的進城農民和外地人口,郊區土地被徵用的農民及家屬,高層次人才及家屬,均可根據本人自願轉為城鎮戶口。對在城鎮落戶的農民,一律不得收取城鎮增容費等其他類似費用,在醫療、養老保障和子女上學、參軍、就業等方面,享受與城鎮居民同等待遇。建立以養老、失業、醫療保險為主體,政府、企業、個人三方共同負擔,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管理和服務社會化的城鎮居民社會保障體系。
實行促進城鄉、城城交流的優惠政策。加強城鎮"安居工程"的統一規劃建設,向農民開展城鎮住房信貸,為農民進城購買住房創造條件。對從鄉村遷入縣城或其他縣域中心城鎮的鄉鎮企業,實行以原來廠區土地換置城鎮新的工廠建設用地,免收置換部分土地的購置費。政府採取建立鄉鎮企業小區等形式,加強鄉鎮企業外圍交通、通信、供水、供電、排污等設施的投資建設,提供良好發展環境。實行貸款、土地、稅收、個人工資和優價住房等優惠政策,鼓勵大中城市科研、教育、文化、金融、保險、醫療、工業、商貿、運輸、通信等企事業單位及人才,到小城鎮設立、領辦服務性和生產性企事業單位。
5、實行積極的土地經營管理政策。城鎮建設用地管理,實行以縣區為單位,在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前提下,把住宅地指標、鄉鎮企業建設用地指標、公益事業建設用地指標捆起來,統籌安排使用,集中支持重點城鎮建設。調整地區間用地結構,改變按行政區劃實行土地動態平衡的辦法,按不同地區人口和經濟增長的實際需要供應城鎮建設用地。建立農村土地流轉制度,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進城農民可自願保留或轉讓承包地和宅基地,允許其有償向種田能手轉讓,作為其進城的啟動資金。逐步實行農民可以用原有農村宅基地置換城鎮住宅建設用地。
盤活城鎮土地資源。對開發利用山坡地、河灘地、荒地等城鎮土地開發建設項目,採取價格優惠和免繳或少繳土地購置稅的政策。以實行土地批租等方式盤活土地資產,將收益再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開發。對西安、寶雞、咸陽等大中城市老城區改造項目、市區生產企業向外搬遷的土地出讓項目,小城鎮改造舊鎮區、盤活舊房和一些個人或單位閑置土地等存量土地置換、開發利用,實行免徵土地購置稅、債權債務轉移使用等政策。對城市新建區和城市集中分布區的交通干線兩側的土地開發,可實行政府先搞七通一平,或先建經營性用房、生產車間等,然後有償出售,推動開發經營,引導工、商、服務業集聚發展。擴大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招標、拍賣比例,推行年租制,規范城鎮土地一級市場。
Ⅲ 陝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的空間布局
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強度和發展潛力,科學確定功能分區,突出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推進組團式發展,完善城鎮體系,優化人口分布和生產力布局。 高效集約發展區。包括城市建成區與規劃建成區、資源開采區和產業集聚區,是人口和產業高度集中的點狀區域。這些地區經濟基礎較好、產業發展潛力較大、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承擔著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主要功能和帶動整個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任務。引導產業向園區集聚發展,重點推進平涼工業園區、華亭工業園區、慶陽西峰工業園區、鹽池工業園區、中衛工業園區、寧東化工產業園區、靈武羊絨產業園區及榆林、延安、銅川、吳忠、固原等地的產業集聚區建設,支持老區內產業園區適當擴區調位和符合條件的省級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
旱作農業發展區。包括農業作業區和農村居民區,是從事糧食和其他農產品生產的面狀區域。農業作業區生產條件較好,以提供農產品為主體功能,並承擔著特色農牧業發展及初加工、勞動力輸出和生態維護等其他功能。農村居民區要在科學規劃的前提下適度集中發展,優化空間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專欄1 農業產業帶
優質小麥、小雜糧產業帶。主要集中在黃土塬及河川地區。積極推廣小麥及谷類、雜豆等小雜糧優良品種,圍繞提高單產和經濟效益,建設優質高產小麥基地和綠色有機小雜糧基地。
玉米、馬鈴薯產業帶。主要集中在土石山區。廣泛普及節水高效旱作農業等實用技術,大力改良品種,進一步提升產量和品質。
優質水稻產業帶。主要集中在寧夏沿黃地區。建設節水型優質水稻基地。
特色果品和中葯材產業帶。主要集中在山地及丘陵地區。推進蘋果、棗、梨、杏、枸杞、沙棘、柿子、核桃、釀酒葡萄、中葯材等良種苗木繁育和產業化發展,建設一批標准化生產基地,促進果業提質增效。
設施農業產業帶。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周邊。圍繞加強區域內外「菜籃子」產品供應,建設一批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實施蔬菜標准化生產。
畜產品生產基地。積極推進灘羊、白絨山羊、秦川牛、平涼紅牛、涇源黃牛等畜產品良種繁育工程,建設一批標准化養殖示範小區。
生態環境修復區。包括黃土丘陵溝壑區、風沙區、土石山區以及採掘塌陷治理區,對這類區域堅持以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提供生態產品為首要任務。通過植樹種草、封山育林育草、水土保持、沙漠化防治等綜合治理措施,有效增加林草植被覆蓋度,保護生物多樣性,恢復生態功能。加快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進程。
專欄2 生態環境修復區
黃土丘陵溝壑區。以水土流失治理為主要內容,切實加強水土保持,開展淤地壩建設和小流域綜合治理,加強董志塬及其他12 條塬面固溝保塬。風沙區。以防風固沙為主要內容,推進防護林、人工草場、封山育林育草建設,加強封禁保護。
土石山區。以水源涵養為主要內容,加大植樹種草、封山育林育草力度。
塌陷修復區。以自然植被恢復為主,把封育與人工植樹種草結合起來,恢復植被,美化、凈化作業區環境。
生態環境保護區。包括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和地質公園等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和有特殊價值的自然遺跡,主要承擔著保護自然資源和動植物基因資源的重要功能。要實行強制性保護,依法嚴格禁止任何破壞性開發活動,控制人為因素對自然生態干擾,引導人口逐步有序轉移,努力實現污染物零排放,提高環境質量。
專欄3 生態環境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子午嶺、太統-崆峒山、沙坡頭、六盤山、白芨灘、哈巴湖、黃龍山褐馬雞、太安、羅山、香山、柴松、橋山、勞山、無定河、石門山、榆林市榆林區臭柏、神木臭柏、府谷杜松、鐵木林、南華山等自然保護區。
風景名勝區。黃河壺口瀑布、黃帝陵、崆峒山等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延安榆林沙漠、玉華宮、蟒頭山、雲崖寺、周祖陵、六盤山、花馬寺、火石寨、勞山、石門山旬邑等森林公園。
國家地質公園。洛川黃土、延川黃河蛇曲、平涼崆峒山、寧夏靈武、黃河壺口瀑布、耀州照金丹霞等地質公園。
國家濕地公園。陝西三原清峪河、淳化冶峪河、銅川趙氏河、旬邑馬欄河,寧夏吳忠黃河、青銅峽鳥島、天湖等濕地公園。 陝北組團。包括榆林、延安、銅川市及富平、三原、涇陽縣,總面積8.7 萬平方公里,人口801 萬人。依託包頭-榆林-延安-西安鐵路、包頭至茂名高速(G65)、國道210 線,以榆林、延安為龍頭,加快建設陝北能源化工基地、西電東送基地、循環經濟示範區和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示範區,培育區域中心城市。加強與關中-天水、呼包銀經濟區的聯系,增強對環渤海經濟圈煤炭、電力等保障能力。
隴東組團。包括慶陽、平涼市及會寧、長武、彬縣、旬邑、淳化縣,總面積4.9 萬平方公里,人口577 萬人。依託福州至銀川高速(G70)、國道211 線,以慶陽、平涼為龍頭,加快建設隴東煤電化工基地、西電東送基地和現代旱作農業示範基地。強化與關中-天水經濟區及省會城市的聯系,統籌區域內煤電一體化、蘭州石化深加工布局,培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寧東南組團。包括吳忠、固原、中衛及靈武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384 萬人。依託包頭-西安、包頭-蘭州-西安、銀川-西安鐵路、北京至西藏高速(G6)、青島至銀川高速(G20)及國道307、211、109 線,以吳忠、靈武為龍頭,打造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加快建設「西電東送」火電基地、煤炭深加工基地和循環經濟示範區。加強與呼包銀和沿黃經濟區的聯系,培育和建設沿黃城市群,帶動固原等地發展。 按照統籌規劃、科學布局、節約用地、完善功能、以大帶小、突出特色的原則,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優化城市形態,培育中小城市,加快小城鎮建設,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城鎮體系。
發展壯大中心城市。完善城市功能布局,規范新城新區發展,促進人口集中和產業向園區集聚,增強輻射帶動能力。中心城市建成區要加快建設安全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統,支持給排水、集中供氣、熱電聯產建設,加大管網改造力度。加強污水和廢棄物處理設施建設,實現市政公共設施基本配套。科學實施城市綠化。
專欄4 中心城市功能
榆林。建設能源化工基地、區域性中心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和宜居生態示範城市,主要發展能源、化工、建材、特色農產品加工、旅遊等產業。
延安。加強革命聖地、歷史文化名城建設,主要發展石油、煤炭、化工、機械、紅色文化與黃土風情旅遊、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
銅川。建設區域建材中心、交通樞紐和果品及農副產品加工基地,主要發展煤炭、建材、有色金屬、新材料、旅遊等產業。
慶陽。建設能源化工基地和區域性中心城市、人文魅力城市、生態示範城市,建設西部油城,重點發展煤電、化工、商貿、特色農產品加工、文化等產業。
平涼。建設現代商貿物流中心和生態文化名城,主要發展煤電、特色農產品生產與加工、裝備製造、新型建材和旅遊等產業。
吳忠。打造寧東能源基地,建設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示範城市,重點發展能源、化工、新材料、裝備製造、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等產業。
固原。建設寧南生態城市,重點發展鹽化工、建材、特色農產品生產與加工、中葯材、紅色旅遊等產業。
中衛。建設新能源基地、生態旅遊城市和交通樞紐,主要發展光伏發電、風電、建築陶瓷、鋁鎂合金、紙製品加工、特色農產品生產與加工、黃河風情和治沙工程旅遊等產業。
積極培育小城市。縣級城市要重點實施城市給排水、污水、垃圾收運與處理、燃氣、集中供熱、公廁改造、城區綠地等建設項目,吸引人口集中和產業集聚。加強城鎮防災減災、預警應急處理系統建設,形成各具特色、功能配套的一批中小城市,提高綜合承載能力。
加快重點建制鎮發展步伐。促進農村人口向小城鎮集聚,加強給排水、道路、集貿市場、公廁、路燈等市政公共設施和垃圾及醫療廢物收集處理系統建設。提升小城鎮公共服務和市場服務能力,努力營造和諧平安的人居環境。支持特色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培育一批紅色文化、旅遊度假、民俗風情、商貿流通、特色手工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小城鎮。
Ⅳ 陝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的特色產業發展
根據資源特點和自身優勢,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改造提升製造業,有序開發優勢礦產資源,加快發展服務業,培育多元化的產業結構,增強綜合發展能力。 著力推進區域優質糧、果、蔬、畜等特色農產品的產業化經營,擴大加工規模,延長產業鏈。積極引進和培育大型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大力發展中小企業,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知名品牌,培育馬鈴薯、玉米、小雜糧、果品、羊絨、皮毛、牛羊肉、中葯材等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基地。
專欄9 特色農產品加工
優質糧食和小雜糧加工。支持平涼、延安、榆林、銅川、固原、富平、會寧等地發展玉米及小雜糧加工,慶陽發展優質小麥及小雜糧加工,中衛、吳忠、靈武發展優質水稻加工和優質小麥加工。
馬鈴薯加工。引進和培育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扶持固原、會寧、榆林、延安子長等地建立大型貯藏庫,建設馬鈴薯產品加工生產線及其配套設施。
果蔬加工。扶持延安、銅川、平涼、慶陽、富平等地建立大型蘋果貯藏庫,發展果汁果醋加工,支持延安、榆林、中衛、靈武發展紅棗、沙棘加工,扶持中衛、固原、吳忠等地發展特色西瓜、枸杞、葡萄加工。
畜產品加工。支持吳忠、固原、慶陽、靈武、富平等地發展灘羊、羊絨、羊毛加工和牛羊奶加工,支持吳忠、靈武、榆林發展牛羊肉精深加工,支持平涼、慶陽、延安、銅川、會寧、富平等地發展生豬及牛羊屠宰加工。 按照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加強旅遊要素配套建設和服務平台建設,打造以紅色旅遊為特色的旅遊目的地,進一步做大做強紅色旅遊品牌。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旅遊線路銜接與整合,形成一批精品線路,深入開發紅色革命游、歷史人文游、自然生態游、鄉村民俗游、體育運動游等豐富多彩的特色和復合型旅遊產品,重點打造一批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加強重要革命文物、歷史文獻等紅色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創新運行機制。培育延安、慶陽紅色文化旅遊產品研發基地,開發特色旅遊商品,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和科技支撐。強化旅遊服務管理,全面提升旅遊產業競爭力。
專欄10 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景區
精品旅遊線路:
紅色文化游。會寧-靜寧-固原-西吉-隆德-環縣-吳起長征會師線,延安-延川-安塞-清澗-綏德-米脂-佳縣-吳堡轉戰陝北線,延安-慶陽-固原-吳忠-榆林邊區體驗線,涇陽-淳化-旬邑-銅川-富平革命遺跡線。
歷史人文游。西安(秦始皇陵)-銅川(玉華宮)-延安(黃帝陵)-榆林(統萬城),寶雞(炎帝陵)-平涼(崆峒山)-天水(麥積山),慶陽(北、南石窟)-固原(須彌山)-中衛(大麥地岩畫)。
自然生態游。慶陽(子午嶺周祖陵森林公園)-平涼(荊山、庄浪梯田、雲崖寺)-固原(六盤山),靈武(長流水景區、恐龍博物館)-吳忠(黃河大峽谷)-中衛(沙坡頭)-白銀(黃河石林),延安(黃河壺口瀑布)-榆林(紅鹼淖)。
精品人文自然景區:
延安。黃帝陵、黃河壺口瀑布、延川乾坤灣旅遊景區。
榆林。鎮北台、紅石峽、紅鹼淖景區。
銅川。照金-香山、玉華宮、耀州博物館、葯王山景區。
慶陽。岐黃文化、農耕文化、隴東民俗文化景區。
平涼。崆峒山、大雲寺-王母宮、龍泉寺景區。
吳忠。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景區。
中衛。沙坡頭自然風光和治沙成果景區。
固原。六盤山、 火石寨、須彌山石窟景區。 按照推進城鄉一體化的要求,搞好新農村建設規劃,加快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實施農村水、路、電、氣、房和優美環境「六到農家」試點工程,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加強村內道路硬化建設,實現與通村通鄉公路有效連接。實施農村河道綜合整治,大力開展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治理。提高農網供電可靠性和質量,實現行政村和農戶全部通電。加強農村能源建設,繼續實施水電新農村電氣化及小水電代燃料工程,開展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大力發展農村沼氣和太陽能灶,帶動改廚、改圈、改廁,在油氣開采地支持農戶規范使用伴生氣、天然氣。加快推進農村危房及國有林場、農場危房改造,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建設,加強人居環境整治,綠化美化村莊環境,改變村容村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農村征地、水價、集體林權等制度改革,健全農村金融服務和農業保險制度。全面推行村務公開,完善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各項制度,建設充滿活力的農村基層自治組織。積極開展「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促進農村的社會文明進步與和諧團結。
專欄11 農業農村重點工程
農業綜合開發。保護性開發有增產潛力的坡耕地資源,開展梯田、水利、道路建設,新建節水灌溉及集雨節灌設施,建設旱澇保收高標准農田。
旱作節水農業綜合技術示範。集成推廣使用良種(種子及苗木)、雙壟溝播、地膜覆蓋和回收、節水灌溉設施、測土配方施肥、生物農葯、沼渣利用等先進農業技術及成果,推進規模化經營、標准化生產、標識化流通。
中葯材基地建設。選取適宜地區建立甘草、黃芪、黨參、枸杞等特色中葯材生產基地,加強人工培育改良技術研究,擴大生產規模,培育建設中葯材集散地。
科技人才定點下鄉。組織引導實用科技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市場經營能手下鄉進村,建立長期聯系,提供市場信息,指導新技術、新品種、新農機推廣應用,培訓新一代農民。
「六到農家」。選取一批重點鄉村,開展水、路、電、氣、房和優美環境「六到農家」示範工程。
農村社區建設。以中心村為重點,對農村村級社區(主要是村委會所在地)商業經營、公共管理、公共服務、文化教育等場所進行改造,建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站),配套相關生產、生活服務設施和活動場地。
務工技能培訓。根據農村人口轉移需求,通過定向、定點、訂單等培訓形式,組織開展針對性強的技能培訓,建立和完善務工人員跟蹤管理和服務系統。
千村百鄉幹部對口支援。組織省(區)內縣以上政府機關幹部、優秀黨團員與比較困難的鄉鎮、村莊和農戶進行結對,開展對口支援和幫扶、掛職服務等。
農村清潔工程。以自然村為單位,建設農村生活垃圾、污水、農作物秸稈和人畜糞便等農村廢棄物處理設施。 財稅金融政策。中央財政繼續完善轉移支付制度,不斷加大對老區的轉移支付力度。通過財政貼息、費用補貼等方式,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老區重點工程和建設項目的信貸支持。在科學規劃、有效防範風險的前提下,支持設立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以及小額貸款公司、擔保機構和典當公司,農村金融機構按國家統一規定享受稅費優惠。鼓勵民營金融機構發展。穩步推進林權抵押貸款和森林保險工作。
投資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中央和地方財政性投資優先向老區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等領域傾斜。中央安排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生態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縣及縣以下資金配套。提高中央公路建設資金對國省干線公路改造的補助標准。支持老區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強產業化基地建設,扶持龍頭企業,提高產業化水平。加大中央地質勘查資金、國土資源調查評價資金對老區的投入。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在規劃布局和項目核准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支持寧夏中南部地區生態搬遷。
國土資源政策。實施差別化的土地政策,在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上適度向老區傾斜。在嚴格保護林地的前提下,鼓勵合理開發利用荒山、荒坡、沙地等未利用土地。調整優化城鄉用地結構和布局,加大土地開發復墾力度。
生態環境政策。中央財政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提高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系數。研究設立國家生態補償專項資金,加大對六盤山區生態補償力度。建立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准備金制度。推行排污權市場化交易機制,推動煤炭、石油及礦業開采等企業大幅降低單位產能排放。
社會支持。建立中央企業支持老區發展的長效機制,鼓勵當地分支機構支持老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事業改善。鼓勵東部地區和省(區)內發達縣市開展自願幫扶,在產業發展、人口轉移、勞動力培訓等方面對老區給予支持。發揮人民軍隊的優勢和積極作用,建立軍隊醫院與老區醫院對口援助機制,在技術支持、服務幫帶、設備更新、醫務人員培訓等方面提供直接幫助。完善慈善公益政策,支持老區建設發展。 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有關部門和陝西省、甘肅省、寧夏自治區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領導和協調,完善政策措施,推動本規劃實施,研究解決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陝西省、甘肅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要制定規劃分解落實方案,各市縣要按照本規劃確定的功能定位、空間布局和發展重點,切實把規劃目標任務落到實處。發展改革委要加強對本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和督促檢查,會同陝西省、甘肅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適時開展規劃實施情況的評估工作,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附圖陝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范圍(略)
Ⅳ 為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婺源,寫一段解說詞
1. 婺源導游詞
朋友們:大家好!
歡迎大家到江西來旅遊!江西是個好地方,這里山青水秀、人美茶香。我們今天將去看看「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婺源。
婺源,位於江西東北部。在唐代開元28年設縣(即公元740年)是一個有著壹仟貳佰多年悠久歷史的古老縣級行政區。因其「地當婺水之源」而得名。
婺源與安徽、浙江相鄰,這里文風鼎盛,古跡遍布,尤其是明清古建築群更為經典,這里田園、小溪、古木、翠竹環繞村落,飛瀑、驛道、路亭、拱橋散布鄉野…,自然風光如詩如畫。有著豐富的人文和自然風光。
全婺源縣方園貳仟玖佰肆拾柒平方公里,現下轄十一個鎮和十五個鄉。素有「八分半山-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園」之說。
這里是受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的區域。年平均氣溫在攝氏16.7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821毫米以上。婺源是現代中國的速生豐產林基地縣及生態農業先進縣之一。擁有「全國綠化百佳縣」和「全國民俗文化村」的桂冠。
這里是中國的茶鄉,中國茶文化之鄉…
婺源縣在唐朝到五代時期隸屬江南道歙州、宋代屬徽州新安郡,元朝屬徽州路,明清時期屬徽州府…,這里是徽商的發源地之一,當年商人們在外掙錢,回家投資興學,沖破了封建政治制度的斥商情結,走出了一條「以商養儒」、「以儒揚商」、「儒商互補」的生財之路。當年的婺源,行商的人多,讀書的人多,做官的人也多。在「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的訓示下,使婺源「-室之內,必有俊才」。在訓示的影響下,婺源之人讀書成風,並且久盛不衰。從讀書好的氛圍中走出了宋代文學家朱弁、南宋教育家理學家朱熹,走出了纂刻家何震、走出了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現代大學者胡適,現代教育家江謙、現代著名醫學家程門雪......。據史書上的記載:自宋代至清未,全婺源縣考取進士的有550人,出任各級官吏的人多達2665人,出現過「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連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的勝況…。
自古「無徽不成商」,然而在徽商之中的勁旅卻是在婺源,當年在徽商里有「無婺不成徽」之說,來自婺源的商人是徽商中的木商、茶商盟主。這足以說明當年婺源商人的地位。
這也使得今日的婺源,明清建築遍布全縣。官宦府第、家族祠堂、商人住宅、鄉民故居,應有盡有。這些建築,有前堂後堂先後序列者,有數十棟連片者,街巷均由青石板鋪成。石建築以沱川、思口、江灣、流頭、浙源、龍山、許村和清華等鄉鎮的某些村莊更為集中,此外尚有廊橋、路亭、門樓、店面、戲台等。 婺源是我國古建築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青林古木之間處處掩映著飛檐翹角的民居,這里是「最後的香格里拉」。
婺源物產豐富,當地的綠茶「婺綠」,是明清時期的貢品;獨特的荷包紅鯉魚是釣魚台國宴上的珍品;龍尾硯是中國傳統的四大名硯之一;被譽為「江南梨王」的是江灣雪梨。
婺源文化與生態旅遊區現已開放了「一區四線」20個旅遊景區,這里我們可以欣賞到「京劇老祖宗」徽劇的韻味、粗獷原始的「舞蹈活化石」儺舞、這有清純迷人的山村姑娘的茶藝表演…。
清代商賈住宅群中的精品---延村
朋友們:延村 位於縣城北偏西18公里處。是婺源現存的清代商賈住宅群中的精品,一座幽雅的清代庄園。
延村最早建村可上推到北宋元豐年間(公元1078年---1085年),村裡最早的居民是查、吳、程、呂四姓人。至明朝洪武年間,金姓從婺源的沱川遷入,後來金姓人丁漸漸增長,現在已佔全村人總數的80%。
延村舊稱「延川」,是因為村子面臨著川流不息的清溪水,村裡人期望著後世子孫能綿延百世,而得此名。隨著歲月的更替,「延川」這個古老的名字被人們簡稱為「延村」了。
延村之中現在保存著商賈們建造於清乾隆、嘉慶年間的古民居56幢,佔地面積多達25000多平方米。
延村古民居多是天井式民居。所謂「天井」,其實也是露天的院落,只是面積較小。這里炎熱多雨而潮濕,多山地丘陵,人稠地窄,這里的民居布局多重視防曬通風,也很注意防火,布局緊湊,密集而多樓房。民居的基本單元都是以橫長方形天井為核心,四面或左右後三面圍以樓房,陽光射入較少;狹高的天井也起著拔風的作用;正房即堂屋朝向天井,完全開敞,可以看見天日;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在風水學說中稱之為「四水歸堂」,有財不外流的寓意。外圍常聳起封火山牆,因其形狀好象馬頭又稱馬頭牆,他利於防止火勢蔓延。馬頭牆是也南方民居中的一大造型特色。牆頭都高出於屋頂,輪廓作階梯狀,脊檐長短隨著房屋的進深而變化,多檐變化的馬頭牆在江南民居中廣泛地被採用,有一階、二階、三階、四階之分。通常三價、四價更長見。封火山牆的磚牆牆面以白灰粉刷,牆頭覆以青瓦兩坡牆檐,白牆青瓦,明朗而雅素。
延村民居的特點是 四合院、淺天井、二層屋、有門樓、白壁外牆、馬頭牆、 屋內多裝飾。形成了建築形體基本統一的格調,延村的古宅多是一層至三層是穿斗式木構架,屋四周由風火山牆圍起,使風火牆高出屋頂。大門是石庫門坊,水磨青磚門面。平面布置常為三開間,內分前廳、後堂、廚房,前後均有淺天井。方柱石、格扇門窗、青石板鋪地,最令人稱奇的是那「三雕」(木雕、磚雕、石雕)藝術,漫步其間,有如置身於藝術的海洋,真令人如痴如醉,延村是江西省古建築群重點保護村莊。是2002年3月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公布的「全國民俗文化村」之一。
風格是民族的特徵,也是時代的特徵。各時代、各民族的建築風格都凝聚著當時當地幾乎全部的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的靈魂。因此,滲透進各種學說底層的「天人合一」宇宙觀,鑲嵌入每個老百姓心裡的「傳統風水」思想,他必然影響著建築風格的形成與變化。
古老的婺源(延村),地處山區之中,耕地少,人口稠密,缺少糧食。為了解決這種生存予盾,許多人只有背井離鄉,將本地資源豐富的木材、竹子、茶葉等運到山外去賣,漸漸地的徽商在奮起。當年作為古徽商中的木商、茶商的盟主地位的婺源商人,在發財致富以後,紛紛在老家造房子買田地,以示光宗耀祖。並為後代營造出發達的機遇。現在的延村人大都居住在前輩營造的祖屋之中。
眺望延村:彷彿在粉牆黛瓦,這黑白相間的顏色中,飄逸出一股淡雅質朴的清香。讓我們感到清心悅目。
由於受封建時代的森嚴的社會等級制度的影響,盡管商人富可敵國,卻永遠不能擁有尊貴的社會地位。按當時建築營造的規定,商人宅第不能在臨街道開大門,只好另闢蹊徑,開偏門設小院,更著力在房屋中用精美的石雕、磚雕、木雕來裝飾屋子,將自已的追求、祖輩和自已的夢融入其中,將希望寄託於後人。因此進入古宅之中,就進入了高雅清新的藝術殿堂和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氛圍里。
2.景德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雄踞長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鎮"之稱,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城市。1953年6月政務院批准景德鎮市為江西省轄市,現轄一市一縣兩區,即樂平市、浮梁縣、珠山區、昌江區,面積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萬,其中市區人口40多萬。
景德鎮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為鄰,西同波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坐落在黃山、懷玉山余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居東經116°57′-117°42′,北緯28°44′-29°56′,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山峰層疊,河流密布,山環水繞,景色秀麗。市區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氣溫17 °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09.8小時。
景德鎮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史籍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可見早在漢代就開始生產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宮廷詔令此地燒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鎮因此而得名。自元代開始至明清歷代皇帝都派員到景德鎮監制宮廷用瓷,設瓷局、置御窯,創造出無數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瓏、顏色釉四大名瓷著稱於世。"毛澤東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國賓館用瓷以及各類藝術陶瓷倍受世人贊賞。景德鎮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明如鏡"的美譽。郭沫若先生曾以"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峰是此都"的詩句盛贊景德鎮燦爛的陶瓷歷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鎮與世界緊密相連。
景德鎮市旅遊資源內涵豐富、獨具優勢。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觀、生態環境等,尤以陶瓷資源獨具優勢。全市現已發現30多處陶瓷歷史遺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產地及世界通稱制瓷原料高嶺土命名地高嶺、湖田古窯遺址、明清御窯廠遺址等等,分別列為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景德鎮市的風景名勝和景觀眾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築村、徽派建築群、古戲台;有號稱中國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梁古縣衙; 有以三閭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築三閭廟;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戰時藏身的紅塔和瑤里的仰賢台、洪源仙境、太陽島、月亮湖、陽府寺、歷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鎮也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地區,著名的新四軍瑤里改編就在浮梁縣瑤里鎮,紅十軍的誕生地在樂平市眾埠鎮。1997年,我市被國家旅遊局等單位推介為97』中國旅遊年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
景德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雄踞長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鎮"之稱,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城市。1953年6月政務院批准景德鎮市為江西省轄市,現轄一市一縣兩區,即樂平市、浮梁縣、珠山區、昌江區,面積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萬,其中市區人口40多萬。
景德鎮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為鄰,西同波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坐落在黃山、懷玉山余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居東經116°57′-117°42′,北緯28°44′-29°56′,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山峰層疊,河流密布,山環水繞,景色秀麗。市區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氣溫17 °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09.8小時。
景德鎮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史籍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可見早在漢代就開始生產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宮廷詔令此地燒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鎮因此而得名。自元代開始至明清歷代皇帝都派員到景德鎮監制宮廷用瓷,設瓷局、置御窯,創造出無數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瓏、顏色釉四大名瓷著稱於世。"毛澤東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國賓館用瓷以及各類藝術陶瓷倍受世人贊賞。景德鎮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明如鏡"的美譽。郭沫若先生曾以"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峰是此都"的詩句盛贊景德鎮燦爛的陶瓷歷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鎮與世界緊密相連。
景德鎮市旅遊資源內涵豐富、獨具優勢。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觀、生態環境等,尤以陶瓷資源獨具優勢。全市現已發現30多處陶瓷歷史遺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產地及世界通稱制瓷原料高嶺土命名地高嶺、湖田古窯遺址、明清御窯廠遺址等等,分別列為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景德鎮市的風景名勝和景觀眾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築村、徽派建築群、古戲台;有號稱中國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梁古縣衙; 有以三閭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築三閭廟;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戰時藏身的紅塔和瑤里的仰賢台、洪源仙境、太陽島、月亮湖、陽府寺、歷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鎮也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地區,著名的新四軍瑤里改編就在浮梁縣瑤里鎮,紅十軍的誕生地在樂平市眾埠鎮。1997年,我市被國家旅遊局等單位推介為97』中國旅遊年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
Ⅵ 旅遊好地方(離重慶近一些的城市)
羅漢寺-重慶旅遊景點
羅漢寺坐落在渝中區民族路,是全國漢族地區重點佛教寺廟之一。重慶市佛教協會設於此。羅漢寺始建於北宋治平年間(1064—1067年),原名治平寺。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重建,並仿新都寶光寺建羅漢堂,泥塑五百阿羅漢,方改名羅漢寺。羅漢寺內長20多米的古佛岩,存有宋代摩岩石刻佛像400餘尊,其中卧佛涅像(俗稱「睡佛」)、觀音像和供養人像等,風格頗近大足寶頂山石刻。大雄寶殿中有許多佛教藝術珍品,有十六尊者塑像,即釋迦佛的16位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
南湖-重慶旅遊景點
南湖位於巴南區境內,距市中心33千米。南湖為人工湖,原名南彭水庫,湖區水域面積130多公頃,陸地面積17公頃,庫容水量1330萬立方米,是重慶近郊較大的湖泊。近年來經過投資改造,南湖已成為集灌溉、供水、養殖、旅遊等為一體的湖泊。 南湖地處群山之中,松柏成陰,鳳尾參天,環境十分優美。湖中央鯉魚島上建有南湖漁村,其運用竹、木、石等天然建築材料,匠心獨運地進行布局結構,與周邊的湖、山等自然環境渾然融為一體。放眼望去,湖水浩渺,山色青黛,魚躍鳥
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旅遊景點
雄峙北碚區嘉陵江溫塘峽畔,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古名巴山。山間白雲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郁積,氣象萬千。早晚霞雲,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雲山。縉雲山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並被定為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
南溫泉風景區-重慶旅遊景點
南溫泉公園位於重慶市南郊南溫泉風景名勝區內,建於1927年。距市中心18公里,重慶市一級達標公園。中心游覽面積20公頃,其中水面7公頃,綠地16公頃。分為四大景區:大泉景區、鏵園景區、仙女洞景區、竹石苑景區,有植物品種121科,269屬,344種。
白公館-重慶旅遊景點
白公館原為四川軍閥白駒的郊外別墅。白公館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後,白公館曾改為來華美軍人員招待所,到1945年又作為特別看守所重新關人。至解放前夕,關押的除息峰監獄撤銷後轉移來的「政治犯」如黃顯聲、許曉軒等二十餘人外,還有重慶行轅二處第二看守所寄押的劉國志、周從化、周均時、張澤後等三十人。 白公館原是四川軍閥白駒的郊外別墅。193
釣魚城-重慶旅遊景點
屹立在市東城區海拔標高391.22米的釣魚山上。它是宋蒙(元)戰爭時期的著名戰場,1961年公布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6年月12月再次由國務院批准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釣魚城枕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之口,形勢險絕壯麗。750多年前的南宋晚期,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府事余王介為抗擊蒙軍入侵,採納播州(今貴州遵義)冉進、冉璞兄弟的建議築城釣魚山,並徙合州
Ⅶ 口碑好的高空滑索推薦 一日游哪好玩
一日游適合中小型景區,或一些公園、游樂園,國內有滑索的景區、游樂園有:
九江市廬山石門澗
合肥市岱山湖
安陽都里鄉盤金腦度假村
濟南市五峰山
南陽市西峽石門湖
四川華鎣山景區
襄樊市南漳縣魚泉河
漢中市石門水庫
重慶永川茶山竹海景區
山西方山縣北五當山
楚雄祿豐縣侏羅紀
清遠黃騰峽景區
衛輝市跑馬嶺
鄭州市山水旅遊公司
湘峰度假村
許昌市紫雲山
三門峽市雙龍灣景區
汝陽付店鎮西坪村龍隱景區
南陽市五道幢
輝縣市關山景區
城固旅遊文物局
洛陽市養子溝
襄樊市谷城南河風景區
南漳縣魚泉河
鄭州市世紀歡樂園
臨安火山大石谷景區
南漳縣玉璽水鏡公園
浙西大峽谷
南京森林公安學校
營口榜式堡鎮石門水庫
杭州市臨安太湖源
安徽合肥紫蓬山
文成縣月老山景區
臨沂市雪山彩虹谷
六安獨山虎頭潭景區
內蒙古達旗縣庫布其沙漠
淄博市周村
東莞市觀音山森林公園
廈門集美雙龍潭景區
西安市未央湖
荊門漳河景區1
南通市城市綠谷
長治市紅豆峽
沂水天上王城景區
肇慶高要市金渡鎮硯坑(紫雲山景區)
石家莊市天桂山
衢州天脊龍門景區
三亞亞龍灣雲天熱帶森林公園
邯鄲市京娘湖
王莽嶺景區
清遠黃騰峽景區
南陽市白河
武漢黃陂木蘭草原
安陽漳河水庫
三門峽市豫西大峽谷
浙江安吉江南天池
杭州新安江大慈岩景區
四川綿陽羅浮山
安溪尚卿尤村
黃陂蔡店鄉錦里溝景區
洛陽市雞冠洞
懷柔聖泉山景區
吉林四平二龍湖生態園
信陽市雞公山
臨安大龍灣風景區
保康縣馬橋鎮黃龍觀
徐州市燕子湖
山西忻州歡樂園
宜興市竹園
岳陽市平江磐石山莊
寧陝筒車灣風景區
楚雄州祿豐縣川街鄉世界恐龍谷
永濟市五老峰
深圳觀瀾山水田園農庄
寧波浙東第一尖
鄭州市人民公園
蘇州西山縹緲峰
杭州富陽新沙島
合肥市歡樂島
青州市雲門山風景區
井陘竇王嶺
阜陽市穎上縣八里河
無錫常熟沙家浜風景區
西峽恐龍遺跡園
蕪湖市馬仁奇峰
安徽阜陽生態樂園
婁底石馬公園
西安市野生動物園
靖邊金雞沙雙鑫生態旅遊區
肅南裕固文化長廊
宜春市明月山
丹東市九龍峽風景區
武漢黃陂木蘭古門
洛陽市神靈寨
郴州市南塔公園
蘄春鄂人谷景區
洛陽市龍潭峽
三門峽雙龍灣滑索2號線
珠海夢幻水城(園明新園)
湖州市安吉天下銀坑
吳起縣袁溝休閑度假村
杭州臨安浙西大峽谷
湖州市安吉縣大竹海
巴東縣巴人河景區
太湖牛仔鄉村俱樂部
信陽市靈山
孝感安陸市鳳凰湖度假村
茂縣幸福牟托景區
三亞市檳榔園
濟源古軹生態園
山西永濟雪花山
安陽市易園
東莞嘉輝坊成功嶺度假村
宜昌西陵峽快樂谷
延吉市親水廣場
重慶彈子石洋人街
合肥歡樂島景區
林州市大峽谷
舟山市朱家尖大青山景區
運城人民公園
鄭州市森林公園
灌陽縣蘇東村千家峒景區
林州萬泉湖
開封市清明上河園
洋縣朱䴉梨園景區
山西省平遙縣朱坑鄉六河村
湖州市安吉縣龍王山
東平水滸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海林億龍水上風情園
荊門清風寨
南通玉果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北京市霧靈西峰景區
婁底新化獅子山公園
平陽興都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湖南常德臨澧縣復船農庄
蘆溪縣武功山
常山縣三衢石林景區
重慶豐都縣雙鹿鎮蓮花山景區
廣州從化天適游樂園
溫縣億騰游樂園
張家口塔娜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南平市原野生態園
武穴市龍珠峽
杭州沈園農林開發有限公司
福州大樟溪風景區
黃陂木蘭花園
寧夏艾伊薰衣草生態庄園
滁州九天峰度假村
內蒙古赤峰市e家酒店
寧夏靈武市大海子沙漠生態旅遊區
泉州市惠安縣黃塘鎮聚龍小鎮
貴州遵義蒙山麗都
福建廈門同安縣頂上生態風景區
太原迎澤區小山溝景區
蘇州樂活島
四川綿陽三台縣蘆溪鎮櫻花谷
邢台愛情山風景區
平順縣太行水鄉柳樹灣景區
江西宜春市袁州區洪江鄉降橋村蓮花山莊
鄭州豐樂園馬拉灣浴場
山西太原陽曲
重慶巴南區雙河口鎮茶店村
雲浮市新興縣恆隆天露山
平山縣西柏坡
廣東八鄉山大峽谷
韓城通德能源科技
株洲市御景園山莊
徐州潘安湖濕地公園
林甸溫泉歡樂谷
徑陽龍泉山莊1
廣東長鹿農庄
福清龍翔中英雙語學校
十堰武當山快樂谷
重慶馗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茂縣黑虎羌寨
平陽縣笠湖開心農場
四川廣元利州區大石鎮大廣村孫家坪
江蘇億端達景區
太原市萬柏林區玉泉山公園1
重慶市奧陶紀公園
平山縣沕沕水景區
溫州市永嘉書院
湖北大禾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濟源小浪底風景區
江門台山市古舟島
遼寧阜新市細河區四合鎮黃家溝村
太原市尖草坪區宇文山莊
洛陽欒川重渡溝
紫薇都市田園
荊門鍾祥莫愁湖
建陽市卧龍灣
甘肅酒泉北郊公園
吉林聖鑫葡萄酒庄
黃陂區姚家山景區
上街區峽窩鎮魏崗村
溫州市平陽縣疇溪觀光園
十堰竹溪縣楠木寨
大連紫雲花汐薰衣草景區
內蒙古巴彥淖爾黃河濕地生態公園
武漢木蘭清涼寨
長沙世界之窗
杭州沈園
鄭州龍湖鎮西泰山
荊門漳河景區2
安新縣白洋淀荷花大觀園
延川乾坤灣程家大院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景區
五蓮縣大青山景區
黃梅玫瑰谷風景區
徑陽龍泉山莊2
涉縣青塔水庫
內蒙古托克托縣神泉景區
重慶萬州區武陵鎮石橋村
洛陽萬山湖
蕪湖天門山景區
重慶墊江華夏牡丹園
黃陂木蘭草原
徐州豐縣觀瀾郡公園
承德豐寧千松壩森林公園
呂梁市白馬仙洞景區
巴東縣巴人河景區
武漢醉美西湖生態園
古交市紅豆山莊
門源百里油菜花海
朝陽市清風嶺景區
張家口翠雲山
周至縣沙河濕地公園
隴南市瑤寨溝
唐山市豐潤區山緣家庭農場
呂梁市交城金蟾灣
刑台野虎嶺景區
湖北十堰九龍瀑布
兩當縣雲屏三峽景區
太原市晉源區金勝鎮冶峪村
徐州張集鎮古黃河觀光路南側
南京雨發生態園
太原市萬柏林區玉泉山公園2
洛陽西泰山
永城芒碭山地質公園
鞏義河洛鎮神北村
晉城市陽城縣西河鄉西豐村
太原萬柏林區杜兒坪小虎峪村偏橋溝風情小鎮
南通市龍湖山莊
陝西榆林趙家茂
阿勒泰可可托海三號礦
湘潭盤龍大觀園
邢台天河山
武漢東西湖區醉美西湖
儀征棗林灣紅山體育
內蒙古通遼霍林郭勒二道溝
北京龍灣國際露營公園
雲南古滇王國文化旅遊名城
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歡樂谷農庄
武漢黃陂三台寺
福建南安市蓬華鎮天柱山風景區
咸陽淳化縣爺台山度假山莊
雲南景洪瀾滄江
綿竹市九龍鎮清泉華龍山莊
Ⅷ 求延安景點排行榜,哪些比較值得去
延安景點排名靠前的有黃帝陵、延安革命紀念館、黃帝陵、乾坤灣、壺口瀑布、黃陵國家森林公園、延安寶塔山、棗園革命舊址、延安革命遺址等。其中黃帝陵、乾坤灣、寶塔山、壺口瀑布都挺值得去的。
黃帝陵園面積10餘畝,陵前設有祭亭,內立郭沫若親書「黃帝陵」碑。陵冢高3.6米,陵園周長48米。園內古柏參天,一派庄嚴肅穆的氣氛。每年清明節、重陽節,海內外炎黃子孫聚集橋山,舉行隆重的祭祀大典。陵園入口處有「漢武仙台」,高數10米,拾級而上,縣城、東灣盡收眼底。橋山東麓有軒轅廟,廟內沿南北軸線依次排列有山門、誠心亭、碑亭、「人文初祖」大殿。大殿神龕內有用墨玉刻制的黃帝浮雕像。
寶塔山,古稱嘉嶺山,位於延安城東南,延河之濱,因山上有塔,故通常稱作寶塔山。中國古塔建築,一是起源於佛教,作埋藏舍利、經卷之用,凡有塔則有寺;一是來自風水學說,調理陰陽,避邪降祥。據《太平廣記》載,延州有鎖骨菩薩舍利塔,即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