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鄉旅遊 » 鄉村旅遊景點wifi全覆蓋

鄉村旅遊景點wifi全覆蓋

發布時間: 2020-12-17 09:20:39

㈠ 長江中游城市群旅遊資源整合與開發路徑研究作者是誰

摘 要:隨著《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的出台,長江中游各城市旅遊合作進入發展的黃金期。旅遊資源是旅遊業發展的核心要素,旅遊資源的整合也是區域旅遊一體化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區域旅遊資源賦存的基礎上,運用SWOT分析法剖析區域內旅遊資源開發的現狀及存在的不足,並提出具體的對策與建議,以期提升旅遊資源開發效率,促進長江中游城市群旅遊經濟的發展。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7/view-7222192.htm
關鍵詞:長江中游城市群;旅遊資源;整合;開發
一、前言
中國旅遊業的競爭在經歷了景點競爭、線路競爭、城市競爭三個階段之後,進入到第四個階段即區域協同與跨區域合作競爭的新時代,區域整合體成為旅遊業競爭的基本單位。在具體實踐中,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區域旅遊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被譽為中國旅遊區域一體化「三駕馬車」。與此同時,長江中游城市群作為中國區域發展「第四擎」,旅遊經濟增長快、發展空間巨大,旅遊發展潛力日益顯現,但是旅遊合作尚處於起步階段,有待進一步提升。
長江中游城市群豐富的自然、人文旅遊資源,便捷的交通聯系和雄厚的產業基礎,為區域旅遊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近年來,長江中游城市群經歷了從「中三角」到「中四角」再到「新中三角」的空間演繹格局[1]。2015年4月國務院批准《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長江中游地區旅遊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
旅遊資源作為一種綜合性的經濟資源,是區域旅遊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背景下,旅遊資源――旅遊產品的整合是區域旅遊業快速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措施,實行資源整合,是培育旅遊核心品牌,增強長江中游城市群在全國乃至全球旅遊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二、長江中游城市群旅遊資源概況
(一)研究區域界定
長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為主體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空間范圍包括武漢城市圈( 武漢、黃石、黃岡、咸寧、鄂州、孝感、仙桃、天門、潛江) 、襄荊宜城市帶( 襄陽、宜昌、荊州、荊門) 、環長株潭城市群( 長沙、岳陽、株洲、常德、益陽、湘潭、衡陽、婁底) 和環鄱陽湖城市群( 南昌、九江、鷹潭、上饒、景德鎮、新余、撫州、宜春、萍鄉、吉安市部分縣區) ,涉及3 省 31 市,國土面積約 31.7 萬平方公里,是長江經濟帶三大跨區域特大城市群之一[2]。
(二)區域旅遊資源稟賦
長江中游城市群是中國旅遊資源富集地區之一,旅遊資源總量豐富,特色鮮明,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數量多、種類全、分布廣、品質高,散發著獨特的魅力[3]。
長江中游城市群區域自然資源類型中,各種構景地貌多彩多姿,名山大川交相輝映,不僅有大別山,廬山、三清山,衡山等名山,也有東湖、洞庭湖、鄱陽湖等秀美江湖。區域內河、湖、潭、池、泉,形態豐富,品種多樣。區域歷史遺跡眾多,孕育了多姿多彩的人文旅遊資源,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蜚聲海外,湖北大別山區、紅安麻城、江西井岡山、湖南韶山,以及董必武、李先念,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等人的故居是著名的紅色旅遊目的地,湖北擁有的名人屈原、王昭君,湖南擁有名人曾國藩、齊白石,江西擁有名人陶淵明、王安石等,這些著名的歷史人物為區域旅遊增色良多。區域內現代城市景觀豐富,現代科技園區、人工科技場館、名校名氣等構成較為成熟的科教旅遊資源。
截止到2014年末,長江中游城市群共有世界遺產3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31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2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8處,5A級景區17處,4A景區154處。豐富獨特的旅遊資源為長江中游城市群各地市旅遊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長江中游城市群旅遊資源開發SWOT分析
(一)優勢
目前,武漢城市圈、襄荊宜城市帶、環長株潭城市群和環鄱陽湖城市群總體旅遊業發展規模和水平在全國處於發展較快的行列,擁有一批開發比較成熟的景區,三大名樓、三大名湖、十大名山以及三峽等在海內外擁有較高的知名度,旅遊產品也日臻成熟。
隨著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的推進,三省旅遊產業的融合步伐加快,在客源互送、營銷推廣、線路設計等具體事項上加以突破,並利用高鐵及長江黃金水道的作用,整合有效的旅遊資源。2013年武漢、長沙、南昌等城市共同發布「美麗中三角,我的家鄉我的城」主題旅遊產品。此後各城市分別在北京、重慶聯合開展旅遊推介,推進「美麗中三角」之旅,並開發以三城旅遊為主的名人尋蹤游、歷史文化游、休閑歡樂游等主題產品,以及名山名樓名湖游、紅色故里經典游、世界遺產探秘游等眾多專項旅遊線路產品。區域旅遊的有效合作,倍數級的打造出各種類型的旅遊產品,通過旅遊產品的強強連著、差異互補等形成了大量的旅遊產品組合,致使大部分地區的旅遊資源優勢轉化為旅遊經濟優勢,成效頗豐。
(二)劣勢
湘鄂贛同處中部地區,人文經濟以及自然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有著相似之處,旅遊資源雖豐富,但山水、人文古跡等旅遊產品的雷同現象和可替代性較強,將旅遊資源變為高品位旅遊產品的效率並不高,資源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就外國遊客對中部地區旅遊產品的認知度而言,以三峽和武當最為知名,其他景區的知名度仍不高,尚缺乏能夠享譽國內外、競爭力強和代表長江中游城市群特色的創新品牌。
同時,區內旅遊資源分布不均,加上各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的影響,城市群內旅遊景區呈現出不均衡的空間格局特徵,導致區域旅遊存在同質化競爭,缺乏內涵式發展。區域內一些旅遊景區的盲目開發和過度利用以及景區之間的惡性無序競爭造成對旅遊資源的肆意破壞,影響區域的旅遊可持續發展。
另外,面對越來越多的個性化與多元化的旅遊需求,區內以觀光為主旅遊產品組合限制了區域旅遊合作縱深發展,資源深度開發仍不夠,對文化內涵和地域文化價值的挖掘與創新不夠,不能適應未來旅遊產業發展的要求。 (三)機會
2004年「中部崛起」戰略提出,中部地區的經濟迎來了較快的發展,至2009年武漢、長沙、江西三大城市群的經濟總量接近2萬億元,「中三角」的口號慢慢提出。2010年12月,國務院發布《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規劃中提出將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和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為主體構成的長江中游地區列為「國家重點開區區域」。2015年4月國務院批准《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建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重點推進旅遊業的深度合作,聯合構建無障礙旅遊區。可以說,近幾年長江中游城市群旅遊發展得到國家及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策引導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產業結構的調整為長江中游城市群旅遊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動力和發展環境。區域內各旅遊企業也積極發揮地緣優勢,加強溝通。2012年2月湘鄂贛旅遊部門簽署旅遊發展合作協議後,中三角旅遊一體化正式起航。
長江中游城市群旅遊交通條件的改善也為旅遊資源的整合開發提供保障。區域內高鐵、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公路為骨架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已基本建成。城市群內部城市「三小時高鐵網」的推進進一步加快了長江中游交通圈的建設,對遊客量增長將起到較大的拉動作用。
(四)威脅
環顧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四周,長三角、泛珠三角、環渤海、成渝地區、西北地區的區域旅遊合作起步較早,發展的較為成熟,對長江中游城市群旅遊產業的發展形成了巨大的競爭壓力。
區域抱團宣傳促銷雖在積極推進,但旅遊節亮點不足,旅遊一體化的驅動力主要來自政府,旅遊企業如景區、旅行社等主體參與不多,在宣傳促銷上沒有形成合力,缺乏整體性,實質性成果不多。另外,區域內部分景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落後,食、住、娛、行、游的配套水平較低,影響長江流域區域一體化進程。
四、長江中游城市群旅遊資源整合優化路徑
(一) 深度整合資源,打造核心旅遊品牌,構建高品質旅遊產品體系
以長江中游城市群區域旅遊合作總體定位為指導,以各地區自身所擁有的資源特色和產業優勢為依託,分區定位,各有側重,實現旅遊產品錯位競爭。武漢城市圈可依託長江、黃鶴樓、大別山等城市旅遊資源,大力發展城市旅遊、科教旅遊等;長株潭城市群依託洞庭湖、橘子洲、韶山等旅遊資源,重點山水旅遊、文化旅遊和生態旅遊;環鄱陽湖城市群依託洞庭湖、廬山、三清山等旅遊資源,以生態文化為內涵,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民俗文化旅遊、鄉村旅遊等。
在現有「靈秀湖北」、「江西風景獨好」、「錦綉瀟湘」三省自己的旅遊形象上,結合各區域的資源優勢和產業特色,重點挖掘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並發揮長江水道和高鐵優勢,整合發展長江三峽―荊州―長沙―洞庭湖(岳陽樓)―武漢(黃鶴樓)―九江(廬山)―鄱陽湖―南昌(滕王閣)沿江旅遊線路,共同打造高鐵旅遊走廊等精品旅遊路線和國內外知名旅遊品牌。
對現有旅遊產品進行提升改造,優化區域產品結構,豐富產品類型,積極開發各類度假旅遊產品和專題旅遊產品。繼續推動紅色旅遊、荊楚文化、湖湘文化、宗教文化,挖掘資源的文化內涵,突出內涵式旅遊發展。堅持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並重,推動綠色生態旅遊、水上旅遊,增加遊客山水休閑體驗。推動工業、農業等傳統產業的旅遊產品轉化,推出休閑農業游、鄉村旅遊。促進文化、商業、體育等行業及部門與旅遊充分融合,創新旅遊產品,發展文化創業旅遊、商務會展旅遊、蜜月旅遊、綠道自駕、低空旅遊等。利用智慧旅遊新業態,挖掘大數據,通過分析遊客的旅遊信息創新旅遊產品,滿足遊客的個性化需求。
(二)加強旅遊資源開發支持保障體系建設
1.政府主導,加強區域旅遊資源整體規劃與開發
長江中游城市群旅遊資源的有效整合與開發是一個系統工程,需打造一個深化區域合作,政府牽頭,企業聯動的發展格局。在對旅遊資源類別、品位、地區以及客源市場進行全面調研的基礎上制定旅遊資源規劃,明確區域旅遊發展的近期和長期目標,確定旅遊開發項目,並結合各地特色文化對各地區旅遊發展加以定位區分,以避免無序競爭,提高旅遊發展效率。同時,加強政府導向性投入,規劃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交通規劃,加大旅遊交通的規劃和協調力度,加強景區與景區之間的交通通達性,降低區域間旅遊交通成本。
2.整體營銷,加大企業整合力度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聯合營銷成為開拓及佔領旅遊市場的有效途徑。目前,長江中游城市群聯合營銷多以政府牽頭,聯合推介的形式進行,可在此基礎上增加以景區、旅遊企業為代表的的旅遊目的地的聯合營銷,強化企業參與,形成「區域聯合、行業聯合、企業聯合」的全方位的旅遊營銷體系。
同時,聯合營銷的重點是要以區域品牌為核心,並形成區域大品牌鏈接各地旅遊小品牌的多層次營銷產品,以增強市場沖擊力。利用國內外旅遊媒體,選擇與發展較成熟的旅遊集團合作等形式進一步開拓旅遊市場。並發揮網路營銷優勢,利用微博營銷、網路團購等宣傳區域旅遊形象,推廣旅遊產品。
3.推進旅遊信息化建設
在發展智慧旅遊大背景下,區域旅遊發展必須重視信息系統的建設。這就要求各政府部門聯合推進建設旅遊信息系統。一方面,在各城市旅遊交通樞紐如車站、機場、碼頭以及主要旅遊景點、市中心、主要商圈、各星級飯店等設置電子化終端設施,提供電子導游、電子支付景區門票、參團訂車等便捷化服務,讓遊客隨時隨地可以獲得旅遊景區的有關信息。
另一方面,設立長江中游城市群旅遊門戶網站,主要提供旅遊景區介紹、旅遊信息發布、企業宣傳營銷、電子商務交易、信息採集、投訴受理等全方位的旅遊服務,並將各旅遊企業網站、各省份旅遊網站與之相聯接。
另外,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的優勢,加大科技基礎能力建設,構築「中三角數字化旅遊」。在區域內各重點景區,尤其是4A、5A景區,實現WIFI全覆蓋,同時開發長江中游城市群旅遊APP,實現旅遊預訂、資訊發布、虛擬旅遊、網上景區等功能,並強化數字化監控管理,提升公共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 梁濱,鄧祖濤. 長江中游城市群旅遊經濟空間格局演化分析[J]. 經濟問題,2015(9)
[2] 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國務院.2015
[3] 胡露露.長江中游城市群旅遊經濟區域差異及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 2014
[4] 拓慶陽. 陝西省旅遊資源稟賦及開發的區域差異評價[D],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2,5
[5] 薛增峰. 青島西海岸旅遊資源整合開發策略研究 [D]. 雲南師范大學,2014,9

㈡ 為什麼是"旅遊+互聯網

2015年9月16日,國家旅遊局下發《關於實施「旅遊+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旅遊業是國民經濟的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以互聯網為代表的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深刻改變著世界經濟發展和人們的生產生活,對全球旅遊業發展正帶來全新變革,旅遊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通知》強調,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5]62號),充分發揮旅遊業的綜合優勢和帶動作用,積極運用互聯網推動旅遊業產品業態創新、發展模式變革、服務效能提高,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生產力,促進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發揮重要作用。

《通知》提出了實施「旅遊+互聯網」行動計劃的行動要求,主要包括基本思路及發展目標兩大項。行動要求,到2020年,旅遊業各領域與互聯網達到全面融合,互聯網成為我國旅遊業創新發展的主要動力和重要支撐;在線旅遊投資佔全國旅遊直接投資的15%,在線旅遊消費支出占國民旅遊消費支出的20%。

(一)基本思路

准確把握我國旅遊業的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充分發揮我國互聯網的規模優勢和應用優勢,推動旅遊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廣度和深度,提高旅遊創新能力和創新優勢,挖掘旅遊發展潛力和活力,培育新業態,發展新模式,構築新動能,加速提升我國旅遊業發展水平。

堅持市場導向。遵循市場規律,尊重市場主體,突出企業的主體作用,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完善市場機制,激發市場活力,積極引導市場需求發展。

堅持開放共享。以開明的態度、開放的精神,將旅遊作為互聯網深入融合的重要領域,將互聯網作為旅遊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積極營造旅遊與互聯網相互開放、相互包容、融合發展的良好環境,最大限度優化資源配置,加快形成以開放共享為特徵的「旅遊+互聯網」運行模式。

堅持引領變革。發揮互聯網對旅遊產業創新升級的平台作用,以旅遊與互聯網融合創新為突破口,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導要素資源向旅遊實體經濟集聚,推動旅遊生產方式和發展模式變革。

堅持安全有序。完善旅遊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標准規范和規章制度,增強安全意識,強化安全管理,防範安全風險,保障網路安全。建立科學有效的旅遊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市場監管方式,促進旅遊市場公平競爭、有序發展。

(二)發展目標

到2018年,我國旅遊業各個領域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發展;互聯網成為我國旅遊產品創新和業態創新的重要動力,成為我國旅遊公共服務和行業監管的重要平台;在線旅遊投資佔全國旅遊直接投資的10%,在線旅遊消費支出占國民旅遊消費支出的15%。

到2020年,旅遊業各領域與互聯網達到全面融合,互聯網成為我國旅遊業創新發展的主要動力和重要支撐,網路化、智能化、協同化國家智慧旅遊公平服務平台基本形成;在線旅遊投資佔全國旅遊直接投資的15%,在線旅遊消費支出占國民旅遊消費支出的20%。

《通知》提出了實施「旅遊+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重點行動,對旅遊區域互聯網基礎設施、互動終端、物聯網設施、在線旅遊創業創新、在線旅遊新業態、「旅遊+互聯網」投融資、智慧旅遊景區、智慧旅遊鄉村、智慧旅遊公共服務、旅遊網路營銷模式共十項行動作了具體的要求。

(三)推進旅遊區域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機場、車站、碼頭、賓館飯店、景區景點、旅遊購物店、主要鄉村旅遊點等旅遊區域及重點旅遊線路的無線網路、3G/4G等基礎設施的覆蓋,保障「旅遊+互聯網」基礎條件。到2020年,實現3A級以上旅遊景區和3星級以上賓館無線網路全覆蓋。

(四)推動旅遊相關信息互動終端等設備體系建設。在機場、車站、碼頭、賓館飯店、景區景點、旅遊購物店、遊客集散中心等主要旅遊場所提供PC、平板、觸控屏幕、SOS電話等旅遊信息互動終端,使旅遊者更方便的接入和使用互聯網信息服務和在線互動。

(五)推動旅遊物聯網設施建設。到2020年,全國所有旅遊大巴、旅遊船和4A級以上旅遊景區的人流集中區、環境敏感區、旅遊危險設施和地帶,實現視頻監控、人流監控、位置監控、環境監測等設施的合理布設,將旅遊服務、客流疏導、安全監管納入互聯網范疇。

(六)支持在線旅遊創業創新。鼓勵各類創新主體充分利用互聯網,開展以旅遊需求為導向的在線旅遊創業創新。支持旅遊創新平台、創客空間、創新基地等旅遊新型眾創空間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立「旅遊+互聯網」創業園區,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國家旅遊局每年認定一批國家級「旅遊+互聯網」創客基地,推出一批國家級創客示範項目。

(七)大力發展在線旅遊新業態。支持企業利用互聯網平台,整合私家車、閑置房產等社會資源,規范發展在線旅遊租車和在線度假租賃等新業態。創新發展在線旅遊購物和餐飲服務平台,積極推廣「線上下單、線下購物」的在線旅遊購物模式和手機餐廳服務模式。積極推動在線旅遊平台企業的發展壯大,整合上下游及平行企業資源、要素和技術,推動「旅遊+互聯網」的跨界融合。

(八)推動「旅遊+互聯網」投融資創新。大力推廣眾籌、PPP等投融資模式,引導社會資本介入「旅遊+互聯網」領域,加快「旅遊+互聯網」創新發展。鼓勵旅遊企業和互聯網企業通過戰略投資等市場化方式融合發展,構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品牌和投資相結合的發展模式。

(九)開展智慧旅遊景區建設。出台智慧旅遊景區標准。到2018年,推動全國所有5A級景區建設成為智慧旅遊景區。到2020年,推動全國所有4A級景區實現免費WIFI、智能導游、電子講解、在線預訂、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蓋。

(十)推動智慧旅遊鄉村建設。運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全面提升鄉村旅遊的管理、服務、營銷水平,積極支持社會資本和企業發展鄉村旅遊電子商務平台,推動更多優質農副土特產品實現電子商務平台交易,帶動農民增收和脫貧致富。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通過鄉村旅遊APP、微信等網路新媒體手段宣傳推廣鄉村旅遊特色產品。支持有條件的貧困村發展成為智慧旅遊示範村。鼓勵各地建設集咨詢、展示、預訂、交易於一體的智慧旅遊鄉村服務平台。

(十一)完善智慧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加大旅遊公共信息的互聯網採集和運用,推動旅遊公共信息數據向社會開放。建設好國家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統一受理、分級處理的旅遊投訴處置平台,健全旅遊公共產品和設施、旅遊投訴和旅遊救援等公共信息網路查詢服務。運用互聯網,建立旅遊誠信信息交流平台,加強對旅遊企業信用的監管。運用互聯網開展文明旅遊引導,定期發布遊客不文明旅遊行為記錄。積極運用互聯網開展旅遊應急救援。

(十二)創新旅遊網路營銷模式。積極發展旅遊電子商務平台,鼓勵各地利用互聯網開展旅遊營銷信息發布、旅遊產品在線預訂和交易支付。支持旅遊目的地利用旅遊大數據挖掘分析手段,建立廣播、電視、報紙、多媒體等傳統渠道和移動互聯網、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渠道相結合的旅遊目的地營銷體系。支持旅遊企業與OTA平台合作,利用平台優勢,擴大企業產品銷售規模。鼓勵旅遊企業加強與門戶網站、搜索引擎、UGC旅遊網站等的合作,進行產品和服務營銷。鼓勵旅遊企業通過微博、微信等網路新媒體方式,培育黏性客戶,提升企業精準營銷能力,激發市場消費需求。

《通知》還提出了實施「旅遊+互聯網」行動計劃的保障措施。包括環境、創新能力、成果試點示範和推廣運用、發展政策、互聯網旅遊企業拓展海外合作共五項內容作了明確規定。

(十三)構建開放包容的「旅遊+互聯網」環境。率先實行旅遊行業互聯網准入零負面清單制度,允許各類互聯網主體依法平等進入旅遊行業。鼓勵各類互聯網資本和市場主體平等開展市場競爭,依法開展參股並購,支持培育互聯網旅遊龍頭企業發展。落實國家放寬在線度假租賃、旅遊網路購物、在線旅遊租車平台等新業態的准入許可和經營許可制度。貫徹國家大數據戰略,積極推進政府旅遊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共享。

(十四)提升「旅遊+互聯網」創新能力。鼓勵構建以企業為主導、產學研用合作的「旅遊+互聯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支持中國「互聯網+旅遊目的地」聯盟建設。加快制定和實施國家智慧旅遊城市、智慧旅遊景區、智慧旅遊企業、智慧旅遊鄉村標准。加大對互聯網旅遊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等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行為。

(十五)開展「旅遊+互聯網」創新成果試點示範和推廣運用。穩步推進中國「旅遊+互聯網」創新示範城市試點建設,鼓勵支持國家旅遊綜合改革示範城市開展「旅遊+互聯網」先行先試,鼓勵「旅遊+互聯網」創新成果推廣和學術交流,辦好每年一屆的「旅遊+互聯網」大會。

(十六)支持引導「旅遊+互聯網」發展政策創新。積極爭取將旅遊列入國家「互聯網+」重大工程包,爭取相應資金政策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積極開展「旅遊+互聯網」創新政策試點,破除影響互聯網旅遊市場准入、數據開放、行業政策障礙,研究適應互聯網旅遊新興業態發展的稅收、保險政策。鼓勵各級旅遊部門加大對雲計算服務的政府采購力度。支持有條件的旅遊企業打造在線旅遊第三方支付平台,拓寬移動支付在旅遊業的應用。推進旅遊與互聯網金融合作,發行實名制國民旅遊卡,落實相關優惠政策。

(十七)支持互聯網旅遊企業拓展海外合作。充分發揮我國旅遊市場優勢和互聯網比較優勢,結合「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鼓勵支持國內互聯網旅遊企業通過海外並購、聯合經營、設立分支機構等方式,率先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互聯網旅遊企業,在海外提供旅遊產品和服務。發揮駐外旅遊辦事處作用,支持旅遊行業協會、產業聯盟與互聯網旅遊企業共同在海外推廣互聯網旅遊中國品牌和中國服務,構建跨境旅遊產業鏈體系,增強中國旅遊全球競爭力。

㈢ "互聯網+景區"會碰撞出怎樣智慧火花

「當旅行遇見了互聯網,原本波瀾不驚的生活開始了滔滔不絕的巨變。」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的這句話,確實所言不虛。
移動通信、互聯網和大數據正在深刻改變旅遊業。目前,在線旅遊市場已經是高度競爭的「紅海」,相比之下,智慧景區作為靜悄悄的「藍海」則剛開始引人關注。去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烏鎮用智慧旅遊為人們帶來了全新的旅遊體驗。如今,各地智慧旅遊的春風正勁,已經成為我國旅遊業發展的一個新趨勢。
其實,早在2012年,國家就確定了首批18個智慧旅遊試點城市,不過一直進展緩慢。去年出台的《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4A級以上景區和智慧鄉村旅遊試點單位實現免費Wi-Fi(無線區域網)、智能導游、電子講解、在線預訂、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蓋,在全國打造1萬家智慧景區和智慧旅遊鄉村。
目前,我國景區數量已達26000多家,「互聯網+景區」到底會碰撞出怎樣的智慧火花?
位置信息是基礎
點開景區APP,動一動手指,就能收聽語音導覽、知道景區里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選擇最佳路徑避開游覽堵點、並快速找到離自己最近的衛生間……這樣新奇又便捷的旅遊體驗已經在烏鎮、古北水鎮兩個景區落地,也正是高德地圖智慧景區的成果。
智慧景區是指通過智能網路,對景區地理事物、自然資源、旅遊者行為、景區工作人員行跡、景區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進行全面、透徹、及時的感知;對遊客、景區工作人員實現可視化管理;同旅遊產業上下游企業形成戰略聯盟;實現景區環境、社會和經濟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在國家加快智慧旅遊的政策引導下,越來越多的景區開始觸網,尋求新的發展路徑,開辟APP、網上預訂及微信營銷等渠道,並主動尋求與OTA(在線旅遊服務商)的開放合作。
如果說在線旅遊預訂所服務的內容是遊客的出行和住宿,那麼智慧景區所要解決的則是遊客到達景區後「最後一公里」的游覽問題。以往,由於無法提供基於景區的地圖信息、遊客位置的實時在線服務等數據信息,景區管理方和OTA都無法獨立提供景區內的遊客在線服務。
從傳統景區到智慧景區,從遊客有痛點到解決痛點,中間隔著兩重鴻溝,一道叫互聯網,另外一道是地圖。專家認為,只有景區附加上各類基於位置的互聯網服務,用戶的痛點才能徹底解決。在高德集團產品副總裁陳永海看來,高德與景區的合作是資源和能力的互補,景區更懂遊客在景區內的游覽需求,而導航地圖公司有地圖信息的優勢,可以與景區強強聯合,共同做好智慧景區。
免費WiFi要先行
今天的景區要想吸引遊客、留住遊客,不能僅靠秀美風光和優惠門票,而要靠高質量的旅遊服務,畢竟今天的遊客越來越看重旅遊體驗。而智慧景區在提升旅遊體驗方面可說是相當給力。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要建設智慧景區,免費WiFi(無線區域網)是「標配」。畢竟這是遊客在智慧景區使用智能導游、信息推送等功能的基礎設施。《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也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4A級以上景區和智慧鄉村旅遊試點單位實現免費WiFi(無線區域網)等功能全覆蓋。
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會址所在地,烏鎮景區目前共有WiFi-AP(無線訪問節點)點位3000個,景區內的102個衛生間全部做了信號增強,可謂連接無死角。「在烏鎮老街上走走,隨手拍張照片分享到朋友圈秀一下,不用煩惱流量消耗太快的問題,想分享就分享,這樣的體驗真是棒棒噠!」烏鎮旅遊股份有限公司銷售公司總經理姚潔表示,烏鎮各區域WiFi上網速度均可達到20兆以上。
利用WiFi,遊客可以在線游覽景區和進行景點導航。高德LBS開放平台總經理魏凱明告訴記者,遊客還可以利用高德地圖LBS定位服務,查找附近餐飲、會場、商家優惠活動等,讓行程安排更高效。而高德地圖的雲圖管理也可以幫助景區管理者及時、高效、智慧地解決景區資源調度等問題。因此,景區管理者也是智慧景區建設的受益者。如果景區能及時了解交通動態,作出預警分流,景區就不會再遭遇人滿為患

㈣ 在雲掌股吧無意間看到國辦鼓勵旅遊推兩天半假,請問兩天半是一周的哪幾天

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鼓勵旅遊消費提出:1、各級政府要制定帶薪休假實施細則或計劃,抓好落實。2、在穩定全國統一的既有節假日前提下,可將帶薪休假與本地傳統節日結合,錯峰休假。3、有條件的單位可優化調整夏季作息,讓職工將周五下午與周末結合外出度假。
以下為通知全文: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
國辦發〔2015〕6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旅遊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性產業,是國民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改革創新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對於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增加就業和居民收入,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實施旅遊基礎設施提升計劃,改善旅遊消費環境
(一)著力改善旅遊消費軟環境。建立健全旅遊產品和服務質量標准,規范旅遊經營服務行為,提升賓館飯店、景點景區、旅行社等管理服務水平。大力整治旅遊市場秩序,嚴厲打擊虛假廣告、價格欺詐、欺客宰客、超低價格惡性競爭、非法「一日游」等旅遊市場頑疾,進一步落實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制度。健全旅遊投訴處理和服務質量監督機制,完善旅遊市場主體退出機制。深化景區門票價格改革,調整完善價格機制,規范價格行為。大力弘揚文明旅遊風尚,積極開展旅遊志願者公益服務,提升遊客文明旅遊素質。
(二)完善城市旅遊咨詢中心和集散中心。各地要根據實際需要,在3A級以上景區、重點鄉村旅遊區以及機場、車站、碼頭等建設旅遊咨詢中心。鼓勵依託城市綜合客運樞紐和道路客運站點建設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遊客集散中心。2020年前,實現重點旅遊景區、旅遊城市、旅遊線路旅遊咨詢服務全覆蓋。
(三)加強連通景區道路和停車場建設。加大投入,加快推進城市及國道、省道至A級景區連接道路建設。加強城市與景區之間交通設施建設和運輸組織,加快實現從機場、車站、碼頭到主要景區公路交通無縫對接。加大景區和鄉村旅遊點停車位建設力度。
(四)加強中西部地區旅遊支線機場建設。圍繞國家重點旅遊線路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按實際需求新建或改擴建一批支線機場,增加至主要客源城市航線。充分發揮市場力量,鼓勵企業發展低成本航空和國內旅遊包機業務。
(五)大力推進旅遊廁所建設。鼓勵以商建廁、以商養廁、以商管廁,用三年時間全國新建、改建5.7萬座旅遊廁所,完善上下水設施,實行糞便無害化處理。到2017年實現全國旅遊景區、旅遊交通沿線、旅遊集散地的旅遊廁所全部達到數量充足、干凈無味、實用免費、管理有效的要求。
二、實施旅遊投資促進計劃,新辟旅遊消費市場
(六)加快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制定全國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規劃和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標准,明確營地住宿登記、安全救援等政策,支持少數民族地區和絲綢之路沿線、長江經濟帶等重點旅遊地區建設自駕車房車營地。到2020年,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建設自駕車房車營地1000個左右。
(七)推進郵輪旅遊產業發展。支持建立國內大型郵輪研發、設計、建造和自主配套體系,鼓勵有條件的國內造船企業研發製造大中型郵輪。按照《全國沿海郵輪港口布局規劃方案》,進一步優化郵輪港口布局,形成由郵輪母港、始發港、訪問港組成的布局合理的郵輪港口體系,有序推進郵輪碼頭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按程序設立保稅倉庫。到2020 年,全國建成10個郵輪始發港。
(八)培育發展遊艇旅遊大眾消費市場。制定遊艇旅遊發展指導意見,有規劃地逐步開放岸線和水域。推動遊艇碼頭泊位等基礎設施建設,清理簡化遊艇審批手續,降低准入門檻和遊艇登記、航行旅遊、停泊、維護的總體成本,吸引社會資本進入;鼓勵發展適合大眾消費水平的中小型遊艇;鼓勵擁有海域、水域資源的地區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遊艇碼頭建設規劃。到2017 年,全國建成一批遊艇碼頭和遊艇泊位,初步形成互聯互通的遊艇休閑旅遊線路網路,培育形成遊艇大眾消費市場。
(九)大力發展特色旅遊城鎮。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與現代旅遊產業發展有機結合,到2020年建設一批集觀光、休閑、度假、養生、購物等功能於一體的全國特色旅遊城鎮和特色景觀旅遊名鎮。
(十)大力開發休閑度假旅遊產品。鼓勵社會資本大力開發溫泉、滑雪、濱海、海島、山地、養生等休閑度假旅遊產品。重點依託現有旅遊設施和旅遊資源,建設一批高水平旅遊度假產品和滿足多層次多樣化休閑度假需求的國民度假地。加快推動環城市休閑度假帶建設,鼓勵城市發展休閑街區、城市綠道、騎行公園、慢行系統,拓展城市休閑空間。支持重點景區和旅遊城市積極發展旅遊演藝節目,促進主題公園規范發展。依託鐵路網,開發建設鐵路沿線旅遊產品。
(十一)大力發展旅遊裝備製造業。把旅遊裝備納入相關行業發展規劃,制定完善安全性技術標准體系。鼓勵發展郵輪遊艇、大型遊船、旅遊房車、旅遊小飛機、景區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旅遊裝備製造業。大力培育具有自主品牌的休閑、登山、滑雪、潛水、露營、探險等各類戶外用品。支持國內有條件的企業兼並收購國外先進旅遊裝備製造企業或開展合資合作。 鼓勵企業開展旅遊裝備自主創新研發,按規定享受國家鼓勵科技創新政策。
(十二)積極發展「互聯網 旅遊」。積極推動在線旅遊平台企業發展壯大,整合上下游及平行企業的資源、要素和技術,形成旅遊業新生態圈,推動「互聯網 旅遊」跨產業融合。支持有條件的旅遊企業進行互聯網金融探索,打造在線旅遊企業第三方支付平台,拓寬移動支付在旅遊業的普及應用,推動境外消費退稅便捷化。加強與互聯網公司、金融企業合作,發行實名制國民旅遊卡,落實法定優惠政策,實行特惠商戶折扣。放寬在線度假租賃、旅遊網路購物、在線旅遊租車平台等新業態的准入許可和經營許可制度。到 2020年,全國4A級以上景區和智慧鄉村旅遊試點單位實現免費Wi-Fi(無線區域網)、智能導游、電子講解、在線預訂、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蓋,在全國打造1萬家智慧景區和智慧旅遊鄉村。
三、實施旅遊消費促進計劃,培育新的消費熱點
(十三)豐富提升特色旅遊商品。扎實推進旅遊商品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市場主體開發富有特色的旅遊紀念品,豐富旅遊商品類型,增強對遊客的吸引力。培育一批旅遊商品研發、生產、銷售龍頭企業,加大對老字型大小商品、民族旅遊商品的宣傳推廣力度。加快實施中國旅遊商品品牌提升工程,推出中國特色旅遊商品系列。鼓勵優質特色旅遊商品進駐主要口岸、機場、碼頭等旅遊購物區和城市大型商場超市,支持在線旅遊商品銷售。適度增設口岸進境免稅店。
(十四)積極發展老年旅遊。加快制定實施全國老年旅遊發展綱要,規范老年旅遊服務,鼓勵開發多層次、多樣化老年旅遊產品。各地要加大對鄉村養老旅遊項目的支持,大力推動鄉村養老旅遊發展,鼓勵民間資本依法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舉辦非營利性鄉村養老機構。做好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工作。鼓勵進一步開發完善適合老年旅遊需求的商業保險產品。
(十五)支持研學旅行發展。把研學旅行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教育范疇。支持建設一批研學旅行基地,鼓勵各地依託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大型公共設施、知名院校、科研機構、工礦企業、大型農場開展研學旅行活動。建立健全研學旅行安全保障機制。旅行社和研學旅行場所應在內容設計、導游配備、安全設施與防護等方面結合青少年學生特點,寓教於游。加強國際研學旅行交流,規范和引導中小學生赴境外開展研學旅行活動。
(十六)積極發展中醫葯健康旅遊。推出一批以中醫葯文化傳播為主題,集中醫葯康復理療、養生保健、文化體驗於一體的中醫葯健康旅遊示範產品。在有條件的地方建設中醫葯健康旅遊產業示範園區, 推動中醫葯產業與旅遊市場深度結合,在業態創新、機制改革、集群發展方面先行先試。規范中醫葯健康旅遊市場,加強行業標准制定和質量監督管理。擴大中醫葯健康旅遊海外宣傳,推動中醫葯健康旅遊國際交流合作,使傳統中醫葯文化通過旅遊走向世界。
四、實施鄉村旅遊提升計劃,開拓旅遊消費空間
(十七)堅持鄉村旅遊個性化、特色化發展方向。立足當地資源特色和生態環境優勢,突出鄉村生活生產生態特點,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內涵,開發建設形式多樣、特色鮮明、個性突出的鄉村旅遊產品,舉辦具有地方特色的節慶活動。注重保護民族村落、古村古鎮,建設一批具有歷史、地域、民族特點的特色景觀旅遊村鎮,讓遊客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留得住鄉情。
(十八)完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配套設施。重點加強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特色村的道路、電力、飲水、廁所、停車場、垃圾污水處理設施、信息網路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強相關旅遊休閑配套設施建設。到2020年,全國建成6000個以上鄉村旅遊模範村,形成10萬個以上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特色村、300萬家農家樂,鄉村旅遊年接待遊客超過20 億人次,受益農民5000萬人。
(十九)開展百萬鄉村旅遊創客行動。通過加強政策引導和專業培訓,三年內引導和支持百萬名返鄉農民工、大學畢業生、專業技術人員等通過開展鄉村旅遊實現自主創業。鼓勵文化界、藝術界、科技界專業人員發揮專業優勢和行業影響力,在有條件的鄉村進行創作創業。到2017年,全國建設一批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形成一批高水準文化藝術旅遊創業就業鄉村。
(二十)大力推進鄉村旅遊扶貧。加大對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的規劃指導、專業培訓、宣傳推廣力度,組織開展鄉村旅遊規劃扶貧公益活動,對建檔立卡貧困村實施整村扶持,2015年抓好56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鄉村旅遊扶貧試點工作。到2020年,全國每年通過鄉村旅遊帶動20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扶持6000個旅遊扶貧重點村開展鄉村旅遊,實現每個重點村鄉村旅遊年經營收入達到100萬元。
五、優化休假安排,激發旅遊消費需求
(二十一)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各級人民政府要把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納入議事日程,制定帶薪休假制度實施細則或實施計劃,並抓好落實。
(二十二)鼓勵錯峰休假。在穩定全國統一的既有節假日前提下,各單位和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將帶薪休假與本地傳統節日、地方特色活動相結合,安排錯峰休假。
(二十三)鼓勵彈性作息。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優化調整夏季作息安排,為職工周五下午與周末結合外出休閑度假創造有利條件。
六、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促進旅遊投資消費持續增長
(二十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符合條件的地區要加快實施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設立中國旅遊產業促進基金,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政府設立旅遊產業促進基金。支持企業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投資、建設、運營旅遊項目。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對國家重點旅遊景區、「一帶一路」及長江經濟帶等重點旅遊線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生態旅遊開發和鄉村旅遊扶貧村等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支持力度。讓多彩的旅遊豐富群眾生活,助力經濟發展。
(二十五)落實差別化旅遊業用地用海用島政策。對投資大、發展前景好的旅遊重點項目,要優先安排、優先落實土地和圍填海計劃指標。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優先安排給中西部地區,支持中西部地區利用荒山、荒坡、荒灘、垃圾場、廢棄礦山、石漠化土地開發旅遊項目。對近海旅遊娛樂、浴場等親水空間開發予以優先保障。
(二十六)拓展旅遊企業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上市,鼓勵金融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加大對旅遊企業的信貸支持。積極發展旅遊投資項目資產證券化產品,推進旅遊項目產權與經營權交易平台建設。積極引導預期收益好、品牌認可度高的旅遊企業探索通過相關收費權、經營權抵(質)押等方式融資籌資。鼓勵旅遊裝備出口,加大對大型旅遊裝備出口的信貸支持。

㈤ 旅遊景區的發展前景

近年來,伴隨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居民參與旅遊活動的慾望及支付能力均不斷增強。而「帶薪休假」以及「黃金周」長假等政策又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閑暇時間,加上便利的交通設施,潛在的旅遊需求正不斷地轉化為現實的、有效的旅遊需求。
伴隨我國驅動旅遊有效市場需求各要素不斷完善,其對旅遊需求的有效釋放產生了極大地促進作用。而旅遊景區是旅遊業發展的基礎和核心要素,在我國旅遊業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即是我國旅遊業發展形象的重要體現,也為在地方經濟發展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旅遊景區產品是一種服務產品。因此,它具有服務性產品的一般特性,即無形性、不可貯存性、不可轉移性、生產與消費同時性。旅遊景區產品的特殊性決定了遊客購買旅遊產品過程也不同於其他商品,這同時也使得旅遊景區營銷區別於其他產品營銷而具有特殊性。
到2016年3月,我國景區數量已達26000多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要建設智慧景區,免費WiFi(無線區域網)是「標配」。《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也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4A級以上景區和智慧鄉村旅遊試點單位實現免費WiFi(無線區域網)等功能全覆蓋。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