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局就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壹』 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總依據是什麼
以鄉村振興戰略文件為依據。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和國家的大戰略,必須要規劃先行,強化鄉村振興戰略的規劃引領,規劃將以鄉村振興戰略文件為依據,明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和2022年召開黨的二十大時的目標任務,細化、實化鄉村振興的工作重點和政策舉措。
具體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確保文件得到貫徹落實,政策得以執行落地。
(1)旅遊局就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新進展,農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城鄉發展一體化邁出新步伐,脫貧攻堅開創新局面,為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撐。
同時,應清醒看到,當前我國農業農村基礎差、底子薄、發展滯後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經濟社會發展中最明顯的短板仍然在「三農」,現代化建設中最薄弱的環節仍然是農業農村。
主要表現在:農產品階段性供過於求和供給不足並存,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深度不夠,農業供給質量和效益亟待提高;農民適應生產力發展和市場競爭的能力不足,農村人才匱乏;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滯後,農村環境和生態問題比較突出,鄉村發展整體水平亟待提升;
農村民生領域欠賬較多,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和收入水平差距仍然較大,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國家支農體系相對薄弱,農村金融改革任務繁重,城鄉之間要素合理流動機制亟待健全;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存在薄弱環節,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強化。
『貳』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中美麗鄉村如何規劃建設
首先,要明確縣、鎮域鄉村振興規劃編制的主要內容,結合鄉村振興的20字方針,總體指導思想綜合確定縣、鎮域的鄉村振興規劃的主要內容和編制重點。規劃涉及到綜合發展內容,包括對農業產業、空間規劃、基礎設施、村莊居民點的建築風貌等等,選公司建議也重點向這方面傾斜。
其次,如何正確理解縣、鎮域鄉村振興規劃。鄉村振興規劃不是新農村建設的概念延伸,不應只注重村莊整治、環境建設;不是重新定義和論證村鎮體系;更不是將城市的落後產能轉接到鄉村區域;也不簡單是美麗鄉村的集群組合。鄉村振興規劃編制不宜只是重新表述政策指導,也不是套用項目主管提出重點建設項目,更多應基於發展實際研究確定。
再次,縣鎮域鄉村振興規劃的編制深度有較大不同,越往下編制應切合當下發展的計劃和重點項目內容越明確,發展目標和實現路徑越明確;編制周期也有所不同。規劃編制內容重點是農業產業發展,既要更多考慮鄉村發展實際,切實指導規劃實施,切實指導農業產業發展,切實形成規劃管理的依據。
最後,如何選擇好的規劃設計公司。選擇編制單位最好選擇那些具有農業科技支持,農業規劃研究經驗,在三農領域有規劃經驗的,鄉村振興規劃核心是產業發展,如何做好產業發展,農業產業是關鍵,一般不推薦單項只做城市規劃、建築設計、咨詢管理、旅遊景觀公司。
『叄』 鄉村振興戰略第三十章增加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第三十章 增加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主要包括
1、 優先發內展農村教育事業容
2、推進健康鄉村建設
3、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4、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能力
5、加強農村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
『肆』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理念,我們應該發展什麼樣的農業
任何國家都有兩種農業,一種是國家力量來保障支持的、具有公眾產品性質的回農業,所有人都答買得到、買得起的農業,這種農業要求數量充足、質量要高、價格低廉。
第二種農業,是融合農業,即利用農業的多功能性,鄉村的多功能性,以農業為載體進行融合,可以使農民獲得比較高收入的農業。農業不是加工的環節越多越賺錢,是產業鏈越長越賺錢,最長的表現就是發展旅遊,讓農產品從地頭到餐桌,比如,黃瓜直接做成拍黃瓜。融合包括功能的擴展,產業鏈的延伸是縱向的,擴展是橫向的。擴展為生活、生態、文化、教育等的功能,利用這些功能來為我們提高收入,實現增收的目的。從傳統單一賣產品到提供綜合服務,是鄉村振興的產業振興。
鄉村振興要做出特色農業,不是簡單的做大做強,不是到處可以復制的農業。特色農業首先是有地域特色,還有文化特色,民族地區還有民族特色,賦予農產品特色的文化。
(來源:中農富通城鄉規劃院 專家觀點 )
『伍』 實施鄉村戰略的總要求是什麼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專實施鄉村振屬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深入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才能科學制定戰略規劃,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5)旅遊局就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擴展閱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基本原則:
堅持黨管農村工作。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健全黨管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和黨內法規,確保黨在農村工作中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把實現鄉村振興作為全黨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動,做到認識統一、步調一致,在幹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