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縣周邊游
① 沁源花坡附近有什麼景區
靈空山..單獨游覽的線路..花坡.這是好玩的.
好吃的..
生山珍、沁源野生地皮菜、五寨蕨根粉、五寨干豆角、沁源野生黃花菜、沁源野生松針菇、沁源野生黑木耳、沁河源金針、沁河源香菇、蘑菇等
② 長治沁源縣那個凌空山從太原去多少公里有沒有一日游多錢
中國山西省太原市
239 公里. 大約 3 小時 42 分鍾
1. 向東行駛
48 米
2. 向右轉,前往桃園三巷
0.1 公里
3. 向右轉,進入桃園三巷
0.4 公里
4. 在桃園三巷口向右轉,進入桃園北路
0.5 公里
5. 在漪汾橋東口向左轉,進入府西街
0.2 公里
6. 上匝道走濱河東路
12.5 公里
7. 在交岔路口靠右繼續沿濱河東路行駛
2.9 公里
8. 下出口,前往G55二廣高速/太長高速/G55
部分收費路段
0.2 公里
9. 在交岔路口靠右,並入G55二廣高速/太長高速/G55
收費路段
121 公里
10. 下S322/武鄉/沁縣出口
收費路段
0.4 公里
11. 靠右
部分收費路段
1.9 公里
12. 稍向左轉,朝322省道/S322前行
80 米
13. 繼續直行進入322省道/S322
59.2 公里
14. 向左轉,進入222省道/S222
11.3 公里
15. 繼續直行
1.7 公里
16. 向右轉
1.2 公里
17. 稍微向右轉,進入323省道/S323
25.2 公里
18. 從環島的1出口上柏子街
目的地在右側
0.3 公里
中國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靈空山鎮
③ 我現在在沁源這位置這附近有哪些旅遊景點
樓主你好,靈空山,沁源烈士陵園,太岳烈士陵園,太岳山森林公園,靈空山古建築群,閻寨,太岳軍區司令部舊址,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花坡、、、、、、帶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景點,可以下載騰訊地圖, 騰訊地圖是騰訊公司提供的一項互聯網地圖服務,覆蓋了全國近400個城市。用戶可以從地圖中看到普通的矩形地圖、衛星地圖和街景地圖,也可以使用地圖查詢銀行、醫院、賓館、公園等地理位置,滿足用戶的平時生活出行所需,祝你旅途愉快
④ 沁源靈空山有什麼好景點
靈空山原名「九頂山」,因佛教活動而更名「靈空山」。它西靠霍山主峰,北接綿山,南近黃梁山,方園四十多平方公里。境內高山起伏,逶迤縱橫、奇峰競秀、屏障疊翠;山中遍地生長著濃密的森林綠綉蔥蔥,是一處頗有名氣的游覽避暑之地。 它地處沁源西北部五龍川鄉,距縣城約40公里。海拔高度在1600—1850公尺之間,最高山峰為海拔1953公尺。山岩地質為寒武紀石灰岩,由於構造運動強烈,地殼發生變異,大面積基岩裸露,溝谷切割較深。山中心三條溝壑交匯,形成一片奇險的深谷。草溝、風洞溝、將軍墓溝都是峭壁削立、一步一景勝境迭出的游覽線。山岩之上為第四紀老黃土覆蓋,適宜於植物生長且雨量充足,所以林木鬱郁蔥蔥,山花野草遍地。山中岩洞較多,險峰競秀,幽靜奇特,是佛家理想的出世神化之地。所以有歷史悠久的佛教活動和規模較大的古代建築。 由於靈空山地處縣境西部高寒山區,與縣內其它地方氣候頗有差異。夏季涼爽,最高氣溫在25度左右,冬季寒冷時間較長,但屬中心地帶的北山莊和聖壽寺背風向陽,最低氣溫在零下20度左右。山中由於森林覆蓋面積大,水土保護較好,夏秋季節相對溫度略低,雨量充足,全年降雨量在800—900毫米,比縣城其它地方約多四分之一,年平均氣溫為6·3°C;無霜期短,一般為110—130天。4—10月份平均氣溫在7°左右,是適宜游覽的季節。 靈空山地區因岩石嚴重分化,地下水滲漏嚴重,只有少量表皮水,含水層在100公尺以下。所以缺乏水源,每遇乾旱,居民吃水亦很困難,特別是五龍川村。但西部霍山中有清泉涌突,滔滔向西,可為靈空山提供引水源。然而,聖壽寺內的聖水泉井和甘露泉水,不但水質純凈甘醇,而且常年用之不竭,取之不盡,是佛家勝地一絕。 靈空山景區主要風景線有三條:風洞溝,將軍墓溝,草溝。風洞溝是從仙橋開始自北向東南延伸的一條大約5公里的深谷,山崖如鬼斧神工削劈。溝中怪石磷峋,跌宕錯落,有如野牛狂奔,卧虎嘯月,也有的如龜鰲驚懼縮脖貼地。一路行進,只見東西兩邊峰巒競秀,危崖峭壁撲面而來,有山塔崖、疊翠峰、前後寨門,龍膽、龍尾、望壁回頭等勝景。從第一川往寺院由西向東而來的溝叫草溝,全長約六、七公里,沿途林木茂盛,山花綴錦,峰迥路轉,柳暗花明、真乃一步一景,景景宜人。寺廟東北,是由仙橋向五龍川而去的將軍墓溝,溝中溪流緩緩,涓涓有聲,時有數丈落差之地,積水成潭,倒映翠屏倩影。溝中有一座荒丘,人稱「將軍墓」。傳說,墓丘中這位將軍就是李侃太子削發為僧後朝廷派來勸他返朝的那位大將,因李侃太子不肯回朝,這位大將軍後來也追隨流落於靈空山,死後葬於這里。此幽谷中最引人入勝的是「百米龍槽「和」虎潭映月「。 靈空山名勝古稱十景,即東鍾樓、十八盤、甘露泉、茅庵、凈身窯、五龍池、蓋海洞、捨身崖、須眉山、仙巒橋、皆有碑文記敘,也有詩詞詠嘆。這十景至今猶在,歷千萬載春秋,更增其無限風采。除十景以外,靈空山還有許多引人入勝,令人驚嘆的古跡勝景,奇松名木,以及神奇洞穴。
⑤ 長治市的武鄉縣,黎城縣,平順縣,沁源縣,屯留縣三日游怎樣走
總之是在武鄉縣黎城縣平松鄉,清原縣屯留縣三日游可以去報名。到到現在的旅遊公司現在比
⑥ 山西周邊有什麼好玩的了
1.山西五鹿山自然保護區:
五鹿山自然保護區地處蒲縣、隰縣境內,屬呂梁山森林經營局克城和上庄林場管理轄。位於東經111度9分-111度18分,北緯36度28分45秒-36度38分30秒。該區主要保護世界稀有動物,國家一類保護動物褐馬雞。同時保護以油松為主的次生林。區劃面積215250畝,其中核心區82500畝。
主峰五鹿山,海拔1946米。這里年平均溫度8攝氏度,最高25攝氏度,最低-6攝氏度,年均降雨600毫米,無霜期160天。區內有天然林40000多畝,人工林14000畝,主要樹種為油松、樺木、櫟類。天然林主要分布於核心區,是褐馬雞棲息和活動的地域,一般常30-50隻成群同沒於灌叢雜草中。是我省褐馬雞分布區的南界。山頂建有五鹿大夫廟,相傳為祭祠春秋時期晉國五鹿大夫狐突所建,山名由此而得。五鹿山經斷層和風化溶蝕等自然修飾而造就的巍峨峻拔、層巒疊嶂、峭壁陡立的山勢,以及奇特的天然溶洞和千峰競秀、濃蔭蔽日的叢林風光等,構成了這里別致的景觀和優美的環境。密林中棲息的飛禽走獸多達49餘種,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2.山西陽泉市藏山風景區:
藏山山峰南北對峙,壁崖如削,名曰二幛。南幛聳然筆立,名為芴峰,峰東山路崎嶇,攀登而上,可達南天門。北嶂石峭如屏,崖下深邃,依崖建造廟堂,祀奉趙武,東側有報恩祠,祀程嬰、韓厥、公孫杵臼:左側山腰有藏孤洞,僻靜幽謐,是趙氏孤兒當年藏身之處,勒石碑以記之。每年農歷四月半有祭祠盛會。明末傅山《留題藏山》詩雲:「藏山藏在九原東,神路雙松謖謖風,霧嶂幾層宮霍鮮,霜台三色綠黃紅,當年難人徒說,滿壁丹青畫不空,忠在晉家山亦敬,南峰一笏面樓中。」藏山廟名曰「文子祠」,以趙武之謚號趙文子命名。祠廟始建無考,現存碑碣中有金大定十二年(1172)重修碑記。現存的古建築中除寢宮為元代所建外,其餘大都是明嘉靖、萬曆年間和清代多次修葺與增建的。藏山廟大小三十多處亭台樓閣皆倚山傍壁而築,氣勢雄偉。祠廟座北面南,依次將山門、牌樓、戲台、鍾鼓二樓、東西碑房、正殿、寢宮、梳洗樓等主體建築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附屬建築置於院落之外,區別鮮明,主次有序,是按照宮廷建築的特徵而設計的。
藏山有十景,奇麗壯觀。山上奇松怪柏頗多,以進出入口處的「龍鳳」二松最為著名。「龍鳳松」,位於祠廟入口處,「龍松」伏地而生,似虯龍蟠曲,呈仰天長吟之狀;「鳳松」裊娜奇立,若儀鳳展翅,有凌空翱翔之勢。「飲馬池」昔日山泉汩汩,清澈見底,相傳為程嬰、趙武飲馬處。「笏峰」面祠南聳,石削如屏,險峻異常。「南天門」巍然矗立,有「之」字形石徑直達峰巔,素有「南門天險」之稱。山頂部一處自然生成的嶙峋突兀的岩壁,似蓮花一朵,盛開崖畔,即所謂「南洞西山綉石蓮」,亦是藏山勝景之一。「日落晚照」,位於東峰半山腰,有一凹地,四周芳草如茵,披青流翠,中央呈蒼黃色,夕暉反射紫綠萬狀,光怪離奇,分外妖繞。「拜水洞」居祠之北,為舊時祈雨處。「滴水崖」於東峰山麓岩穴內,澗水四季不絕,似水簾洞天。「黑龍潭」在東峰隅岩洞內,水色似墨,飲之可口。每當盛夏,池水澎湃下瀉,瀑布如虹。「飛岩樓」鑿岩而建,險峻異常。
3.山西長冶市黃崖洞:
黃崖洞在黎城縣北東崖底鎮上赤峪村西的板山嶺下,面對狹長的河谷平地,面積約10平方公里,因一座海拔1600米的黃色崖壁上有一個可容百人的天然山洞而得名。這里是八路軍兵工廠舊址,也是「黃崖洞保衛戰」的戰場遺址。四周奇峰絕崖,巍峨雄渾,集太行雄奇、壯美於一體,是一處新開辟的旅遊勝地。
4.山西長冶市靈空山
靈空山又名九頂山,在沁源縣西北。沁源縣城西南10餘公里處有一條季節河,這條季節河被稱為「柏子河」,西北東南流向,河的源頭處即我們要講的靈空山。靈空山雖然偏僻,地居太岳山脈的極深處,但它北通韓洪,南連岳陽(即今古縣),西達霍州,東走沁源縣城,歷史上四向均有川路相接,加上唐末五代以後它的名聲越來越大,所以對那些虔誠的朝山者來講,走起來倒還方便。作為名山,靈空山的山川林海景緻,從古至今堪稱絕佳。尤其是此處的大川風光,更是有名有實,既多又好,比如古人曾經備加贊賞的五龍川、含宏川、苗維川、地肉川和水屯川等等均是。然而,不知是什麼原因,後人卻把含宏川的名字改成了「韓洪川」,又將苗維川改作「貓尾川」,將地肉川改作「第一川」,通俗是通俗了一些,但多少丟失了一點古雅之氣,倒使許多游覽之人少了許多玩味琢磨的興致。
靈空山方圓百里,中心處三座孤峰突起,如倒置的三隻鼎足。峰下,兩條深谷由西、北而來,相交匯合,向東南而去。深谷匯交處,形成一個巨大的空谷,如巨窟石井,宛若神工鬼斧開鑿。
5.山西晉城市棋子山:
棋子山,又名謀棋山,位於距山西省陵川縣城10公里的侯庄鄉東北。棋子山山勢平緩,主峰海拔1488米。山上松樹成林,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經國家有關部門考察論證,陵川棋子山為中國圍棋發源地。棋子山方圓數十里之內,顏形成酷似班固《奕指》及《圍棋辭典》所稱的天然棋石俯拾即是。該區主要景點有箕子洞和象天枰。
棋子山景色棋子山古名棋子嶺、謀棋嶺,相傳為殷商貴族箕子封地。周武王滅商後,箕子曾避居於此,擺布石子,推演天文。
6.山西忻州市五台山:
五台山位於山西東北部五台縣境內,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點北台葉門峰海拔3058米,被稱為「華北屋脊」。五台山方圓約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巍然矗立,峰頂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是一個融自然風光、歷史文物、古建藝術、佛教文化、民俗風情、避暑休養為一體的旅遊區。五台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勝地,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歷史之悠久和規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故有金五台之稱,五台山,更與尼泊爾的藍毗尼花園、印度的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在日本、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尼泊爾等國享有盛名。五台山寺廟始建於漢明帝,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達360多處。清代,隨著喇嘛教傳入五台山,出現了各具特色的青、黃二廟。五台山五座台頂合圍的地區,稱為台內,其外圍則稱台外。
五台山正式成為我國2009年申請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的項目。
五台山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組成,其中五座環抱高峰,峰頂平坦寬闊,「有如壘土之台」,故名五台山。因五峰聳峙,山勢雄偉,素有「華北屋脊」之稱。五峰環抱,方圓達250千米。東台海拔2795米,因其東望明霞,如波似海,故稱望海峰;南台海拔2485米,細草雜花,燦若鋪錦,故稱錦綉峰;西台海拔2773米,月墜峰巔,宛如懸系,稱掛月峰;北台海拔3058米,雲浮山腰,巔摩斗杓,稱葉斗峰,是五台山最高峰;中台2894米,石翠岩碧,碧靄浮空,稱翠岩峰,是五台中心。五台北部陰谷處有終年不化的「千年雪」「萬年冰」,北台盛夏時亦可偶見降雪,因此五台山亦稱清涼山,是夏季避暑勝地
7.山西忻州市管岑山情人谷:
情人谷,又名馬侖潭,位於寧武縣城西45公里處的林溪山深處,縱深十華里,入口處寬不足20米,相傳有對情人曾在這里殉情,故名「情人谷」。
8.山西臨汾市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近年來隨著眾多機構和個人(如柯受良等)的「飛黃」壯舉而聲名鵲起。
壺口瀑布在山西省吉縣西南25公里處,黃河流經此處時,由於兩岸高山挾持,河水猶如進入一個狹窄的瓶頸,由原來的300米寬邃然縮減至50多米,最後形成落差二三十米的壺口瀑布。站在瀑布旁邊不遠處,可見激浪濤天,氣勢非常壯觀。膽小的人最好不要站在前排。
在壺口黃河水跌落的地方,即壺嘴的正當中,有一塊油光閃亮的奇石,人稱「龜石」,它能隨著水位的漲落而起伏,不論水大水小,總是露著那麼一點點,這又給壺口瀑布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在壺口瀑布往下3000米的河道中還有一塊巨大的奇石,人們稱它為「孟門山」,這里又是人們觀賞「孟門夜月」的地方。每當農歷月半,夜臨孟門,可見河底明月高懸。站北南觀,水中明月分為兩排飛舞而下;立南北望,水裡明月合二而一迎面而來。
壺口瀑布落差大,加之瀑布下的深槽狹長幽深,水流湍急,給水上船隻通行帶來很大的困難。過去從壺口上游順水下行船隻,不得不先在壺口上邊至龍王 處停靠,將貨物全部御下船來,換用人擔,畜馱的方法沿著河岸運到下游碼頭,同時,靠人力將空船拉出水面,船下鋪設圓形木杠,托著空船在河岸上滾動前進,到壺口下游水流較緩處,再將船放入水中,裝上貨物,繼續下行,在岸上人力拖船很費力氣,常常需上百人拚命拉纖。盡管有一些圓形木杠,鋪在船下滾動,但石質河岸上仍被船底的鐵釘擦劃得條痕累累。在當時的條件下,「旱地行船」可能是水上運輸越過壺口瀑布的最佳選擇,它與壺口瀑布上下比較平緩的石質河岸相適應,近來,由於公路、鐵路的迅速延伸,以及壺口附近黃河大橋的修建,過壺口的水上航運已阻斷多年,旱地行船現僅可看到昔日行船留下的痕跡。
9.山西臨汾市姑射山:
姑射山又名石孔山,是呂梁山的支脈,它被仙洞溝劈為兩半,南北仙洞位於山腰中部斷崖崖台上。
姑射山山勢陡峻山體為土石山。其中南北仙洞是姑射名勝的精華。南仙洞位於西側崖間,北仙洞建在東側山腰。在多種動物資源中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珍禽黑鸛鳥和褐馬雞。
姑射山屬於呂梁山脈,相傳為堯王夫人鹿仙女誕生地,因春秋時期著名哲學家莊子的《逍遙游》中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之語而出名。這里山勢奇險,環境幽雅,仙洞創建於唐武德年間,歷代曾修葺擴建,現有建築40餘處,共有房屋廟堂120多間,石窟洞70多孔。亭、台、樓、閣,大小殿宇,多數依山背洞,靠崖面溝,就勢構築。奇峰異洞,蒼松翠柏,青山環抱。其間一條數百米深谷,南北仙洞巍然對峙。春、夏、秋季鳥語花香,清涼幽靜,到此頗有置身「仙境」之感。仙洞的道觀建築最早建於唐武德年間。南北仙洞又建起一些佛家寺廟與原有建築相間雜陳,使姑射山成為三教九流匯聚之地。
10.山西臨汾市北武當山:
北武當山,位於山西省呂梁地區方山縣境內,古稱龍王山,又名真武山,明代修復玄天大殿後,根據非玄武不足以當之之意,更名為武當山,因位於北方,故改稱北武當山。這里既有賞心悅目的自然景觀,又有歷史久遠的人文景觀,是我國北方著名的道教聖地。1990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道教活動場所,1994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
北武當山原是「五里土路五里沙,五里石階往上爬」。現公路早已開通,乘車可達萬神廟,上山石階有1455級,險峻處均置有鐵索扶手。此山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其自然景觀奇峻秀麗,素有「春粉、夏綠、秋紅、冬白」之譽,加上陡峭險峻的石階、古老恢宏的廟宇,可謂集「雄、奇、險、秀」於一體。
萬為奇異壯觀的是,千姿百態的古松和天然雕飾的怪石,如:仙人指路松、擎天探海松、鴛鴦松、龜蛇頭智、古猿望日、石豬受難……個個形態逼真、栩栩如生。峰頂建有真武廟,據古碑記載,創建於唐時,重修於明季,山上我個大小廟宇有道教活動,鼎盛時期在明、清兩代,每逢農歷三月初一至初三,是古廟會期,屆時香煙繚繞,遊人雲集。
北武當山道觀現有道人十多個,觀內存有泥塑、壁畫、石碑等文物,具有珍貴的歷史研究價值。當代文人學者登臨此山,無不題詞作畫;香客遊人游歷此山,無不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