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縣珠岸村鄉村旅遊
Ⅰ 想知道:溫州市 從甌北客運碼頭到永嘉書院怎麼坐公交
甌北碼頭車站乘坐綠色中巴車
甌北至碧蓮、甌北至四川、都路過永嘉書院(珠岸村)
中巴票價10元吧~大概40分鍾就到了~不知道中途哪裡下車~讓中巴售票員提醒你
Ⅱ 怎樣創建中國首個無塑料袋村
陳飛,浙江省永嘉縣渠口鄉珠岸村人,「永嘉綠色環保志願者協會」會長。
由於在環保工作方面的突出表現,陳飛先後獲得浙江省「綠色公益使者」、「2005年度浙江農村十大新聞人物」、「2006福特環保提名獎」、「中國十大民間環保優秀人物」、2006年度「地球獎」、「2007綠色中國年度人物提名獎」等多項榮譽和獎項。經綠色中國年度焦點人物評委會評議,陳飛獲2008綠色中國年度焦點人物提名。2008年和2009年,他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並提著菜籃子去參加「兩會」。
2000年,陳飛看到家鄉鵝浦河上漂浮著無數廢棄的塑料袋,造成河水嚴重污染,看著國家級風景名勝楠溪江畔千樹萬枝掛著的花花綠綠的塑料袋。陳飛便萌生了宣傳「重提竹籃子買菜」的念頭。在2000年至2009年間,陳飛以自己執著的熱情和毅力自費跑遍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送菜籃子,宣傳塑料袋的危害,提倡人們上菜市場買東西都用菜籃子,他先後投入30多萬元,免費向市民贈送了1萬多隻環保菜籃子,在家鄉珠岸村創建了「中國首個無塑料袋村」。他的行為引起社會的反響,多次被媒體報道。
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一個通知:「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提供免費塑料購物袋。」陳飛先前的個人努力對推動這個制度發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陳飛家在溫州的楠溪江邊,楠溪江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灘林美而聞名國內外,是1988年國務院第二批公布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區。每年的7月至9月是楠溪江的汛期。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每次發洪水時,楠溪江上都會漂浮著成堆的塑料袋,有時連岸邊的樹上都掛滿了。時間一長,河道成了垃圾場,還發出陣陣惡臭,江里的魚也明顯減少了。原本清澈的溪水,翠綠的樹木不見了,到處都是花花綠綠的爛塑料袋在飄,一些外地來的遊客很是失望。這一切讓陳飛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每天都在琢磨怎麼改變這種狀況。
他訂閱了10份報紙,只要跟環保有關的就剪下收集起來。他還讓兒子幫著從網上下載環保方面的最新信息和塑料袋污染的資料。查完才知道,原來塑料袋不但破壞環境,而且還有毒,有的還會致癌,與食品接觸後,有害物質極易轉移到食品中。就是將它埋在地下,一般要到一兩百年才能降解腐爛,而且腐爛以後還會再次對土壤造成污染。在這之前,他只知道塑料袋危害江邊的環境,沒想到它還會對人體和土壤造成這么大危害。
2000年10月陳飛第一次在街頭宣傳環保
陳飛想起在1984年以前,家鄉當地人都是用竹籃子買東西的,既實用又環保。在那以後,人們漸漸開始用各式各樣的塑料袋。於是他便萌生了宣傳「重提竹籃子買菜」的念頭,決定要倡導禁用塑料袋。
2000年10月23日,陳飛第一次提著菜籃上菜市場宣傳。他不厭其煩地跟大家講,塑料袋雖方便,但對身體不利,還污染環境。竹籃子買菜乾凈、衛生、環保。剛開始效果並不好,有冷嘲熱諷的,也有不接受的,陳飛便經常在思考如何尋找出一種最適合社會大眾接受的宣傳方式。
2002年,陳飛決定免費送菜籃子,雖然竹籃不貴,但要免費送還是需要一大筆資金的,一開始家裡並不十分贊同。但陳飛認為,只有免費送人竹籃,才能讓人們接受這個觀念。他以天然毛竹為材料,編制了許多竹籃。首先,他從自己家裡開始做起,家人買菜都使用竹籃。之後,他又將竹籃帶到街上去免費送給村民,並為他們講解塑料袋的毒性以及對環境的影響,勸村民們盡量少使用塑料袋。有人拍手叫好,有人冷言冷語。陳飛感到自己身單力薄,因此陳飛想到了藉助新聞媒體來擴大宣傳力。
2002年1月23日,陳飛提著竹籃找到當地一家報社,將自己寫的一封信交給了一名編輯。那名編輯覺得一個農民能想到這件事很新奇,第二天便刊登了《一位普通市民的馬年心願——提著菜籃「走四方」》的報道。很快,當地許多人開始關注陳飛,關注他的菜籃子。第一次的成功,讓陳飛感受到了媒體的力量。為進一步擴大影響,他帶著自己的環保理念和這份報紙,也帶著他的「環保夢」走出縣城,去了杭州、金華、衢州、嘉興、台州、寧波、麗水、紹興等地,每到一個地方他都到各地農貿市場、報社等手提菜籃子,身披綬帶進行宣傳。
外地宣傳完回到永嘉後,陳飛發現,那幾年忙來忙去都是在喊口號,實際行動卻不是很多。於是,他決定用實際行動改變村民們的環保意識。
一次,他看到一則新聞報道,澳大利亞有一個城市變成了沒有塑料袋的城市。於是,他開始琢磨,凡事從身邊做起更省力,動員村民建一個中國的無塑料袋村,並把菜籃子推廣出去,這樣效果會更好。
2005年2月,陳飛打定主意後,就向村支兩委請示匯報,打算創建中國第一個無塑料袋村。他的這一建議得到村幹部的重視,並馬上召開了全村村民大會,最後以多數票通過了這一決定。陳飛便在老家珠岸村掛出「中國無塑料袋第一村」的牌子。
陳飛先找到村裡的每個肉鋪老闆,說明自己的想法後,這些老闆都非常贊同陳飛的做法,答應以後不再使用塑料袋,重新使用棄用多年的稻草繩。他又給全村700多戶都送了一個竹籃,還給村裡每個菜攤、商鋪各配備了10個竹籃,如果誰忘了帶籃子就免費租給他,而且每個竹籃都標有店鋪的記號。
村民們的環保意識大大提高了,不僅非常支持,還紛紛開始重提菜籃子。村裡的池塘是污染最嚴重的地方,陳飛就購置了一隻小船,請村民每天駕船清理池塘。他不但出資僱用了3名清潔工每天打掃衛生、清除路邊的垃圾,還出資兩萬多元,在村中央建造了一座標准公廁。
從2006年8月4日開始,珠岸村老年協會300多名老人自覺行動起來,成立了一個環境保護監督小組。每天有兩位老人作為環保監督員,在全村進行環保監督檢查。他們對各家小店是否推廣紙袋、拒絕塑料袋、垃圾是否倒在指定位置等日常行為進行檢查。
2007年年底,珠岸村村民又自發籌款,買來100公斤竹子,編織了一個高2米、直徑1.5米的特大菜籃子,這個籃子上寫著「重提菜籃子、拒絕白色污染」的大字。
後來陳飛看到在家鄉宣傳環保獲得成功,便開始向全國宣傳。他准備了2,000多隻竹籃,每到一地,都到大型的菜市場,一邊分發竹籃子,一邊宣傳環保。2002年11月,他從去北京開始,然後又去了上海、南京等11個城市的大型農貿市場。他的行動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2000年至今,陳飛自費跑遍了全國19個省、區、市,送出了上萬個菜籃子。他的行為由最初的不被人理解,逐漸轉變為受到廣泛尊重。
陳飛組織北京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環保系列活動2007年6月4號,他發起的「永嘉綠色環保志願者協會」成立了,陳飛任會長。協會成立後陳飛帶領志願者們在楠溪江保潔、鏟除「牛皮癬」、各地成立分會讓更多人加入志願者隊伍、開展北京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系列環保活動,還啟動了「菜籃子進百村」等活動。
2007年9月,陳飛作為嘉賓應邀出席了「節能減排」晚會。晚會現場,他大膽地向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贈送菜籃子,受到了曾副總理的高度贊賞。
2008年開始,陳飛又根據群眾的建議和需求,除了轉變方式,對傳統的竹籃子也進行了改良,現在送的都是可折疊式的竹籃子,讓大家攜帶更方便。陳飛的兒子陳祥武說:「其實不管哪種籃子,當前我們推廣的主要是一個觀念上的轉變,當然也希望大家參與進來以身作則,從小做起,現在身邊提籃子買菜的人比以前確實多了很多。」
2008年1月21日浙江省十屆人大三次會議上,陳飛以一名農民的身份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他決定抓住這個環保宣傳的好機會。那次陳飛上北京開全國人大會議,帶去了56個菜籃和3,000條手帕。「兩會」期間,他把這些菜籃子和手帕作為珍貴的禮物,送給全國56個民族的代表,把3,000條手絹送給每位全國人大代表。
2009年「兩會」期間,陳飛又從家鄉帶來了3,200個菜籃子,通過會務組分發給了所有全國人大代表。
陳飛還組織了協會成員開展了甌北鎮、橋頭鎮、烏牛鎮、平陽等地免費贈送竹籃子的公益活動,並去了湖南張家界、深圳宣傳。
如今的珠岸村從陳飛2000年投身環保到現在已經9年了,9年的時間,全國20個省市的奔波,陳飛不僅在環保宣傳上達到了普及環保知識的目的,而且也感受到了社會各界對環保的支持。多年來他執著地贈人竹籃子,目的是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
從一個普通的農民環保人士到全國人大代表,陳飛的當選折射出整個社會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的變化,也透射出公眾參與環保向更深的層次發展。
「家鄉的秀麗山水,如果我們今天不珍惜和保護好,將來倒霉的是我們自己,愧對的是子孫萬代!」「環保理念是最寶貴的財富。」「宣傳環保以後,我知道了許多過去不知道的事,只覺得有一種內在的動力支撐著我,停不下來了。」
Ⅲ 為什麼有的環保社會組織願意參加高政治性環境議題
1.陳飛 「永嘉縣綠色環保志願者協會」創始人
先後投入30餘萬元資金,免費向公眾贈送了一萬多隻「環保菜籃子」,並在家鄉珠岸村創建了中國首個「無塑料袋村」。 2008年,他光榮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陳飛8年來一直致力於環保宣傳事業,其毫不利己、天下為公的行為代表的不僅僅是其個人行為,更為積極的作用在於他從思想和行為上帶動了更多的人參與到環保工作中來,其環保行為影響是極為深遠的。
2.葛玉修 青海銀監局紀委書記、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先後100餘次探訪青海湖,19次到三江源,5次到可可西里,拍攝了大量高原野生動物的圖片,創辦了青海省第一個民間生態環保攝影網站——「青海青」,呼籲「關注野生動物,維護高原生態,愛我綠色家園」。
葛玉修同志能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利用業余時間投入到宣傳生態環境改善的工作中,並從學校、部隊等基層組織入手,其宣傳力度較大,影響也極為深遠,引領當代人乃至下一代人共同投入到保持生態環境、創建綠色家園的行動中來。
3.呂植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創建者之一
著名自然保護學家,北京大學保護生物學教授。2008年汶川地震後,呂植帶領「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在協調各方力量向災區提供緊急物資援助的同時,深入災區考察災情,啟動「熊貓衛士行動」項目,積極開展受災保護區與周邊社區的恢復與重建工作。
在四川地震中,她不顧個人安危深入物種保護第一線,這種博愛的精神深深地感動和激勵著中國和世界人民共同投入到環境保護中來,而呂植就是其中的先鋒。
4.張興雲 「樹痴」
10年前,不顧親人反對,離開繁華都市,獨自一人吃住在荒山禿嶺上,過著孤獨、飢餓、寒冷的艱苦生活。截至2008年,共栽植楊樹12萬株、油松10萬株、落葉松10萬株、仁用杏和上杏10萬株、檸條200萬株。當地20多平方公里的嚴重水土流失區域得到根本治理,7座昔日的荒山變成今日綠色的銀行。
「不為名,不為利」這就是「樹痴」張興雲的真實寫照,能夠不計個人得失,長時間地遠離繁華都市,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開荒造林中去,這種精神本身就值得中華民族贊揚。
5.劉德天 第2001隻黑嘴鷗
他是全世界第一個報道黑嘴鷗繁殖地的記者;他是全世界第一個為黑嘴鷗成立保護組織的環保人士;他是盤錦第一個獲得「地球獎」的記者……與瀕危鳥類黑嘴鷗結緣16年,劉德天為這種可愛的小鳥奔走呼號、全力以赴。
劉德天不是科學工作者,但他刻苦鑽研,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大家意識到保護行動本身就是一種對物種的挽救,為普及生態保護常識、保護環境價值鏈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6.安維忠 寧夏環保聯合會秘書長
中國民間環保組織低碳足跡第一人。民間環保組織聯合政府力量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第一人。1998年後致力於環保公眾參與研究並組織開展各種公益環保活動,引起了較為廣泛的社會影響。
做一次環保並不難,難的是18年來持之以恆從事環保事業。真正的綠色英雄,不是放在嘴上,而是親力親為;真正的環保工作,不是光環榮耀,而是務實實干。
7.杜少中 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副局長
他組織開展了「環保有獎舉報」活動,發動全市的市民監督工地揚塵、汽車尾氣污染、煙囪冒黑煙等環境污染行為,有力地促進了環保執法。2008年, 「為了首都多一個藍天,我們每月少開一天車」活動的倡導者。
他是一位官員,組織開展環保舉報活動、發動市民監督環境污染;他更是一位行者,大力倡導「為了首都多一個藍天,我們每月少開一天車」。作為一名局級幹部,他堅持每個月最少有兩天步行上班,殊為難得。
8.張躍 遠大集團CEO
作為論壇嘉賓出席2008年博鰲亞洲論壇「氣候變化論壇全景」議題。在他看來,「做企業要把環保看得比贏利更重要,把責任看得比發展更重要,把道德看得比生存更重要。」
1992年成功開發中國第一台直燃式中央空調,2007年開始生產家用天然氣空調,秉承把環保看得比贏利更重要的價值觀,遠大連續數年入圍中國最受尊敬企業即為環保重於贏利、責任重於發展、道德重於生存最好的明證。
9.馮小寧 「在電影里將環境意識貫徹到底」
執導中國第一部災難電影《超強台風》的著名導演馮小寧,傾訴了要在全世界的范圍內進行環境保護的願望。 「無論哪個國家要發展經濟,一定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影響。我希望通過電影能夠喚起人們的關注,這是生存在地球上的所有人必須共同關注的問題。」
20年來,馮小寧導演一如既往地堅持環保,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在他的劇組,會抽煙的人,都會隨身帶一個小煙盒裝煙頭;劇組的車輛只走公路,從不在草原上撒野。他的行動只因為一個信念:「如果不珍惜地球,地球就不會給我們夢想。人類應當和自然共存。」
10.郝吉明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
郝吉明率領的科研團隊在2006年至2007年完成了北京市科技專項「奧運期間北京市空氣質量保障方案」研究。為奧運會期間協調控制北京市大氣污染的各項工作、為綠色奧運的成功舉辦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郝院長針對我國城市大氣污染的特點,在大氣復合污染的形成及控制策略方面有深入研究。在他的帶領下,「奧運期間北京市空氣質量保障方案」科技專項順利完成,為綠色奧運保駕護航。
Ⅳ 中國最為陡峭的一線天在什麼地方能簡單介紹下么
其實,在國內有很多景區,我們都能夠看到一線天的,可以說自然界是非常神奇的,它為我們創造了無數的奇觀美景,也許你看過很多美麗的一線天,欣賞過一些美景,但是你知道國內最為陡峭的一線天又在哪裡嗎?
尤其是被雨水洗刷過之後的大山,給人的感覺空氣變得無比清新,天氣也越來越好了,從一線天一路慢慢地走過來,這里也會遇見幾個瀑布,瀑布是飛流直下,有朵朵水花,正是因為這里非常的美麗,每年很多人都來慕名探望最難走的一線天。
旅遊地點::溫州市永嘉縣沙頭鎮珠岸村永嘉書院
中國“最陡峭”的一線天:藏在一座書院里,格外低調
Ⅳ 我現在在甌北鎮政府坐公交車怎麼去永嘉書院
甌北碼頭車站乘坐綠色中巴車
甌北至碧蓮、甌北至四川、都路過永嘉書院(珠岸村)
中巴票價10元吧~大概40分鍾就到了~不知道中途哪裡下車~讓中巴售票員提醒你
Ⅵ 作文!分享,為成長添一抹綠色
低碳環保這四個字每個人都會說,但卻沒有幾個人能做得到。這個世界本來很美麗。但是因人類的破壞,這個世界還剩下幾分美麗呢?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又有多少綠色家園呢?
他,是一位來自昆明市西山區碧雞街道辦事處富善村的普通農民,以其對「母親湖」滇池、西山深深的感情,三十年一如既往地保護家鄉生態環境的感人事跡,登上了感動中國的領獎台。感動了十三億中國人。近兩年來,他沒有了工作、沒有了家,但他依然沒有放下保護滇池和西山的責任。每天到滇池邊或西山上巡查,發現污染或破壞行為就舉報。他有一個夢想:如果我死了,我的生命將變成森林,照樣守護者滇池西山。多麼偉大的夢想啊。他就是「滇池衛士」張正祥。我想說,有多少個人能像他一樣,十年如一日地關心環境,保護環境,創造綠色家園。他在自己的生命中添了一抹綠色。美麗的綠色。
他,先後投入30萬余資金,免費向公眾提供了一萬多隻「環保菜籃子」,並在家鄉珠岸村,創建了中國首個「無塑料袋村」。八年來,他一直致力於環保事業,足跡踏遍全國19個省市。兩會期間,陳飛將56個菜籃子及3000多條環保手帕作為禮物,贈送給全國56個民族的代表,共同倡導綠色環保,拒絕白色污染。他就是浙江省永嘉縣綠色環保志願者協會會長——陳飛。我想說他是名副其實的環保先鋒,為保護環境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心。他讓這個世界繼續保持美麗,不被污染。他在自己的生命中添了一抹綠色。美麗的綠色。
她,從1985年研究野生大熊貓開始,她走上自然保護的研究和實踐之路。她所參與和領導的項目遍及中國西部,目的是在人口眾多、經濟欠發達的地區示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途徑。汶川地震後,她帶領「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在協調各方力量向災區提供緊急物資援助的同時,深入災區考查災情,針對保護區人員、設備、保護能力損失嚴重的情況,啟動「熊貓衛士行動」項目,積極開展受災保護區與周邊社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