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加與鄉村旅遊
㈠ 鄉村旅遊+互聯網,會產生怎樣的奇效
對於互聯網,不知道你對於它的印象是什麼呢?反正我對於互聯網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十分的快捷,並且,也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方便快捷,在很多時候,當身邊的事物和互聯網相連接的時候,往往會變得更加的「高大上」,並且也能夠讓更多人去喜歡它,去接受它。
第二個的話,我們知道了鄉村旅遊的弱點和優點之後就會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就需要去揚長避短,去宣傳鄉村旅遊的優點,要麼在經濟條件落後的時候,我們就沒有辦法用大量的金錢去宣傳,這個時候的話用互聯網,就是一個特別好的選擇,因為我們都知道互聯網,很多時候都不需要我們付出大量的金錢,並且能夠有很可觀的瀏覽量,也能夠讓鄉村旅遊帶來很大的客流量。
綜上所述,我們就可以知道,鄉村旅遊加互聯網在很多時候,都可以產生利用少部分的金錢就能夠產生大規模的影響,能夠讓鄉村更好地進行振興,這就是鄉村旅遊互聯網的奇效了吧?
㈡ 為什麼是"旅遊+互聯網
2015年9月16日,國家旅遊局下發《關於實施「旅遊+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旅遊業是國民經濟的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以互聯網為代表的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深刻改變著世界經濟發展和人們的生產生活,對全球旅遊業發展正帶來全新變革,旅遊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通知》強調,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5]62號),充分發揮旅遊業的綜合優勢和帶動作用,積極運用互聯網推動旅遊業產品業態創新、發展模式變革、服務效能提高,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生產力,促進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發揮重要作用。
《通知》提出了實施「旅遊+互聯網」行動計劃的行動要求,主要包括基本思路及發展目標兩大項。行動要求,到2020年,旅遊業各領域與互聯網達到全面融合,互聯網成為我國旅遊業創新發展的主要動力和重要支撐;在線旅遊投資佔全國旅遊直接投資的15%,在線旅遊消費支出占國民旅遊消費支出的20%。
(一)基本思路
准確把握我國旅遊業的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充分發揮我國互聯網的規模優勢和應用優勢,推動旅遊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廣度和深度,提高旅遊創新能力和創新優勢,挖掘旅遊發展潛力和活力,培育新業態,發展新模式,構築新動能,加速提升我國旅遊業發展水平。
堅持市場導向。遵循市場規律,尊重市場主體,突出企業的主體作用,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完善市場機制,激發市場活力,積極引導市場需求發展。
堅持開放共享。以開明的態度、開放的精神,將旅遊作為互聯網深入融合的重要領域,將互聯網作為旅遊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積極營造旅遊與互聯網相互開放、相互包容、融合發展的良好環境,最大限度優化資源配置,加快形成以開放共享為特徵的「旅遊+互聯網」運行模式。
堅持引領變革。發揮互聯網對旅遊產業創新升級的平台作用,以旅遊與互聯網融合創新為突破口,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導要素資源向旅遊實體經濟集聚,推動旅遊生產方式和發展模式變革。
堅持安全有序。完善旅遊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標准規范和規章制度,增強安全意識,強化安全管理,防範安全風險,保障網路安全。建立科學有效的旅遊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市場監管方式,促進旅遊市場公平競爭、有序發展。
(二)發展目標
到2018年,我國旅遊業各個領域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發展;互聯網成為我國旅遊產品創新和業態創新的重要動力,成為我國旅遊公共服務和行業監管的重要平台;在線旅遊投資佔全國旅遊直接投資的10%,在線旅遊消費支出占國民旅遊消費支出的15%。
到2020年,旅遊業各領域與互聯網達到全面融合,互聯網成為我國旅遊業創新發展的主要動力和重要支撐,網路化、智能化、協同化國家智慧旅遊公平服務平台基本形成;在線旅遊投資佔全國旅遊直接投資的15%,在線旅遊消費支出占國民旅遊消費支出的20%。
《通知》提出了實施「旅遊+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重點行動,對旅遊區域互聯網基礎設施、互動終端、物聯網設施、在線旅遊創業創新、在線旅遊新業態、「旅遊+互聯網」投融資、智慧旅遊景區、智慧旅遊鄉村、智慧旅遊公共服務、旅遊網路營銷模式共十項行動作了具體的要求。
(三)推進旅遊區域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機場、車站、碼頭、賓館飯店、景區景點、旅遊購物店、主要鄉村旅遊點等旅遊區域及重點旅遊線路的無線網路、3G/4G等基礎設施的覆蓋,保障「旅遊+互聯網」基礎條件。到2020年,實現3A級以上旅遊景區和3星級以上賓館無線網路全覆蓋。
(四)推動旅遊相關信息互動終端等設備體系建設。在機場、車站、碼頭、賓館飯店、景區景點、旅遊購物店、遊客集散中心等主要旅遊場所提供PC、平板、觸控屏幕、SOS電話等旅遊信息互動終端,使旅遊者更方便的接入和使用互聯網信息服務和在線互動。
(五)推動旅遊物聯網設施建設。到2020年,全國所有旅遊大巴、旅遊船和4A級以上旅遊景區的人流集中區、環境敏感區、旅遊危險設施和地帶,實現視頻監控、人流監控、位置監控、環境監測等設施的合理布設,將旅遊服務、客流疏導、安全監管納入互聯網范疇。
(六)支持在線旅遊創業創新。鼓勵各類創新主體充分利用互聯網,開展以旅遊需求為導向的在線旅遊創業創新。支持旅遊創新平台、創客空間、創新基地等旅遊新型眾創空間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立「旅遊+互聯網」創業園區,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國家旅遊局每年認定一批國家級「旅遊+互聯網」創客基地,推出一批國家級創客示範項目。
(七)大力發展在線旅遊新業態。支持企業利用互聯網平台,整合私家車、閑置房產等社會資源,規范發展在線旅遊租車和在線度假租賃等新業態。創新發展在線旅遊購物和餐飲服務平台,積極推廣「線上下單、線下購物」的在線旅遊購物模式和手機餐廳服務模式。積極推動在線旅遊平台企業的發展壯大,整合上下游及平行企業資源、要素和技術,推動「旅遊+互聯網」的跨界融合。
(八)推動「旅遊+互聯網」投融資創新。大力推廣眾籌、PPP等投融資模式,引導社會資本介入「旅遊+互聯網」領域,加快「旅遊+互聯網」創新發展。鼓勵旅遊企業和互聯網企業通過戰略投資等市場化方式融合發展,構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品牌和投資相結合的發展模式。
(九)開展智慧旅遊景區建設。出台智慧旅遊景區標准。到2018年,推動全國所有5A級景區建設成為智慧旅遊景區。到2020年,推動全國所有4A級景區實現免費WIFI、智能導游、電子講解、在線預訂、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蓋。
(十)推動智慧旅遊鄉村建設。運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全面提升鄉村旅遊的管理、服務、營銷水平,積極支持社會資本和企業發展鄉村旅遊電子商務平台,推動更多優質農副土特產品實現電子商務平台交易,帶動農民增收和脫貧致富。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通過鄉村旅遊APP、微信等網路新媒體手段宣傳推廣鄉村旅遊特色產品。支持有條件的貧困村發展成為智慧旅遊示範村。鼓勵各地建設集咨詢、展示、預訂、交易於一體的智慧旅遊鄉村服務平台。
(十一)完善智慧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加大旅遊公共信息的互聯網採集和運用,推動旅遊公共信息數據向社會開放。建設好國家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統一受理、分級處理的旅遊投訴處置平台,健全旅遊公共產品和設施、旅遊投訴和旅遊救援等公共信息網路查詢服務。運用互聯網,建立旅遊誠信信息交流平台,加強對旅遊企業信用的監管。運用互聯網開展文明旅遊引導,定期發布遊客不文明旅遊行為記錄。積極運用互聯網開展旅遊應急救援。
(十二)創新旅遊網路營銷模式。積極發展旅遊電子商務平台,鼓勵各地利用互聯網開展旅遊營銷信息發布、旅遊產品在線預訂和交易支付。支持旅遊目的地利用旅遊大數據挖掘分析手段,建立廣播、電視、報紙、多媒體等傳統渠道和移動互聯網、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渠道相結合的旅遊目的地營銷體系。支持旅遊企業與OTA平台合作,利用平台優勢,擴大企業產品銷售規模。鼓勵旅遊企業加強與門戶網站、搜索引擎、UGC旅遊網站等的合作,進行產品和服務營銷。鼓勵旅遊企業通過微博、微信等網路新媒體方式,培育黏性客戶,提升企業精準營銷能力,激發市場消費需求。
《通知》還提出了實施「旅遊+互聯網」行動計劃的保障措施。包括環境、創新能力、成果試點示範和推廣運用、發展政策、互聯網旅遊企業拓展海外合作共五項內容作了明確規定。
(十三)構建開放包容的「旅遊+互聯網」環境。率先實行旅遊行業互聯網准入零負面清單制度,允許各類互聯網主體依法平等進入旅遊行業。鼓勵各類互聯網資本和市場主體平等開展市場競爭,依法開展參股並購,支持培育互聯網旅遊龍頭企業發展。落實國家放寬在線度假租賃、旅遊網路購物、在線旅遊租車平台等新業態的准入許可和經營許可制度。貫徹國家大數據戰略,積極推進政府旅遊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共享。
(十四)提升「旅遊+互聯網」創新能力。鼓勵構建以企業為主導、產學研用合作的「旅遊+互聯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支持中國「互聯網+旅遊目的地」聯盟建設。加快制定和實施國家智慧旅遊城市、智慧旅遊景區、智慧旅遊企業、智慧旅遊鄉村標准。加大對互聯網旅遊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等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行為。
(十五)開展「旅遊+互聯網」創新成果試點示範和推廣運用。穩步推進中國「旅遊+互聯網」創新示範城市試點建設,鼓勵支持國家旅遊綜合改革示範城市開展「旅遊+互聯網」先行先試,鼓勵「旅遊+互聯網」創新成果推廣和學術交流,辦好每年一屆的「旅遊+互聯網」大會。
(十六)支持引導「旅遊+互聯網」發展政策創新。積極爭取將旅遊列入國家「互聯網+」重大工程包,爭取相應資金政策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積極開展「旅遊+互聯網」創新政策試點,破除影響互聯網旅遊市場准入、數據開放、行業政策障礙,研究適應互聯網旅遊新興業態發展的稅收、保險政策。鼓勵各級旅遊部門加大對雲計算服務的政府采購力度。支持有條件的旅遊企業打造在線旅遊第三方支付平台,拓寬移動支付在旅遊業的應用。推進旅遊與互聯網金融合作,發行實名制國民旅遊卡,落實相關優惠政策。
(十七)支持互聯網旅遊企業拓展海外合作。充分發揮我國旅遊市場優勢和互聯網比較優勢,結合「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鼓勵支持國內互聯網旅遊企業通過海外並購、聯合經營、設立分支機構等方式,率先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互聯網旅遊企業,在海外提供旅遊產品和服務。發揮駐外旅遊辦事處作用,支持旅遊行業協會、產業聯盟與互聯網旅遊企業共同在海外推廣互聯網旅遊中國品牌和中國服務,構建跨境旅遊產業鏈體系,增強中國旅遊全球競爭力。
㈢ 基於互聯網的鄉村特色旅遊公關策劃的創新點有哪些
根據鄉村旅遊的文化特點,可以把鄉村游分為以下幾種:其一內是農家樂類型:農家樂容是以體會農家院生活為主要方式,以農村特色為旅遊資源,策劃開發的旅遊類型。
「農家樂」旅遊是以農村為背景,以農事作為主要方式,充分突出鄉村特色。其二是自然村類型:包括山村類型、水庫類型。其三是民俗村類型:包括 「原生民俗村寨」,是在民族地區選擇較為典型的天然村落對民俗文化進行開發、保護和利用,展現一個活生生的民族生活現狀。我國幾千年的發展,給後世留下了擁有大量傳統民居的古村落,形成了我國鄉村旅遊的一個重要特色。在我國鄉村旅遊古村落類型中,以南方的土樓最具有典型性。其四是田園風光類型:田園風光,是廣袤田壟與峰林山巒相連、田秀山青、山環水繞等美妙景色。
㈣ 互聯網加生態旅遊的概念
這概念倡導大家借互聯網分享和節制,減少或根本不要再去需要生態保護的地區重復旅遊:
1.每一個足跡影響自然發展 2.把感觀在網上和大家分享 3.節制"去過"和"沒去過"的比較和偏見;
㈤ 在互聯網時代,鄉村旅遊要如何融合發展更好
鄉村旅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三大驅動因素推動發展
開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升級行動,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建設美麗鄉村、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滿足居民休閑消費為目標,推動鄉村休閑旅遊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到2020年,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力爭超萬億元。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產業規模有望超萬億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目前政策層面對鄉村旅遊發展大力支持,將進一步引導資本、人才、技術加速進入鄉村。到2020年,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營業收入持續增長,有望超萬億元。
鄉村旅遊提質升級文件將出台
國家發改委人士2日表示,要制定出台一個促進鄉村旅遊提質升級的專項政策性文件,並做好後續的推動實施工作。
農業農村部官網8月2日也發文表示,將按照「統籌謀劃、上下聯動、突出特色、重點推進」的思路,在各地上報的基礎上,遴選出66個「夏納涼」主題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向社會推介。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升級行動,推介宣傳精品景點和線路。同時,將不斷開拓創新,加強與傳統媒體及新媒體的合作,構建線上線下推介的長效機制,提升行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推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持續健康發展。
三大驅動因素推動鄉村旅遊發展
鄉村旅遊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主要驅動因素有三個:旅遊需求、旅遊資源、要素價格。
1、旅遊需求方面,國內旅遊人次年增速維持在雙位數水平,連年挑戰承載力上限,亟需發展鄉村旅遊
2、旅遊資源方面,與城市相比,鄉村的空氣質量、水污染、雜訊污染、光污染等指標有明顯的優勢;
3、要素價格方面,隨著交通便利程度的快速提升,鄉村與城市的實際距離正在被迅速壓縮,鄉村生產要素的價格優勢會表現得越來越突出。這種估值落差是吸引資本湧入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創新的農村發展模式並結合當地的旅遊資源,開發出特色的旅遊產品是鄉村旅遊成功發展的重要手段。預計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會有更多的鄉村旅遊景點走進眾人視野。
㈥ 關於鄉村旅遊+互聯網的一些思考 為什麼要發展鄉村
不發展鄉村,難道發展城市,城市有風景看嗎,城裡人比農村人富,國家這是要帶動城鄉共同發展,早日實現小康社會
㈦ 去農庄是一款「互聯網+休閑農業」的大型鄉村旅遊網站平台和手機APP,把城市周邊的「休閑農業經濟體和
xx
去農庄是中國第一款「互聯網+農業」的大型鄉村旅遊網站和手機APP,把城市周邊的農家樂、果園、菜圃等整合在一個平台上...
㈧ 如何打造吸引人的農旅結合場景
1、鄉村旅遊與農業科技相融合 一是展示農業新品種。 充分利用生物的多樣性和人工培育的優勢,挖掘開發新穎的農作物蔬菜園藝等新品種,豐富鄉村旅遊的內涵、體現不同鄉村旅遊景點的差異性。二是展示農業生產新工藝。 無土栽培、高架立體等現代園藝栽培新方法會給遊客帶來新的感受。三是展示農業新產品。 農業科技使餐桌上的食品更加豐富和多彩,水果蔬菜、葯材蔬菜、野生蔬菜讓遊客大開眼界,迷你瓜、超大果、創意葫蘆等讓遊客愛不釋手,跑山雞、烏嘴鴨、藏香豬等讓遊客讒饞涎欲滴。 2、鄉村旅遊與信息技術相融合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是現代信息技術典型代表,為鄉村旅遊的智慧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通過與移動互聯網融合,開發微博、微信、網路社區、易信等自媒體平台,可以提升鄉村旅遊信息咨詢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遊客提供導游、導購(團購)、導覽、導航等智慧化服務。 鄉村旅遊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不僅僅是信息的推送、新的營銷推廣平台,更要創新服務、產品、市場。如通過可穿戴移動終端,將虛擬信息和現實世界的畫面相融合,打造全新的旅遊體驗。 開發鄉村旅遊動漫、游戲等產品,將旅遊信息和文化嵌入到游戲中去,讓遊客玩游戲的同時,也能體驗到當地鄉村文化和歷史,從而增加遊客黏性。 伴隨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基於大數據分析技術,可以精準定位鄉村旅遊消費者地域分布、消費特徵,進行精準營銷、跨界營銷。可以通過移動終端產生的大數據對鄉村旅遊進行客源分析和流量預測,幫助相關部門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提高監控和危機管理能力。 3、鄉村旅遊與鄉土文化相融合鄉村旅遊的根本在於「鄉村性」,要從旅遊要素出發,深度挖掘並融合鄉土文化、休閑文化、創意文化,突出生態、綠色、環保、休閑特色,抓住文化、資源、生態和生活差異,滿足市場需求。一是與鄉土文化有機融合。 挖掘村落文化,對傳統村落保護的同時合理改造,優化布局,培育以美麗田園為代表的鄉村文化游。 挖掘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的文化內涵,形成與觀光、體驗相結合的旅遊業態。 舉辦農味鮮明的鄉村旅遊節慶或鄉村美食節,營造出有別於城市的鄉村文化旅遊氛圍。二是與休閑文化融合。 培育知識型鄉村休閑旅遊、休閑型鄉村休閑旅遊、養生型鄉村休閑旅遊,形成不同層次的鄉村休閑文化游,實現引人、怡人、動人、養人目的。 三是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 培育鄉村文化旅遊創意項目,如形成鄉村演藝、影視等創意案例。用創意升級鄉村旅遊產品,用創意強化鄉村旅遊營銷,用創意文化引領鄉村旅遊消費。 4、鄉村旅遊與特色專業村建設相融合鄉村旅遊的發展能拉動和提升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的建設,而後者又能為前者的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資源及資金積累,加快其發展。應積極推進以鄉村旅遊產業為主導的特色專業村建設,形成鄉村科技旅遊社區、鄉村景觀旅遊社區、風景名勝旅遊配套服務社區、農家樂服務群旅遊社區等,從而實現鄉村旅遊與特色專業村的融合發展。鄉村旅遊特色村應堅持產業集聚、差異化布局,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發展模式。建設中須強調城鎮特色與文化氛圍,尊重鄉村風貌、記得住「鄉愁」,打造特色、注重體驗; 注重引導、強調社區參與,多模式共建;整合資源、塑造品牌; 強調土地利用的適度集約,堅持保護優先、注重智慧平台構建,建設資源型鄉村旅遊小鎮、鄉村旅遊服務型小鎮,發揮其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獨特作用。 5、鄉村旅遊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相融合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鄉村旅遊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 一方面,鄉村旅遊的發展為農民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同時,旅遊市場的開發、創意產品的營銷更新了農民的市場觀念; 另一方面,農民素質的提高有利於提升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進一步做大做優旅遊產業,實現良性發展。 因此,有效推動兩者的融合創新,既能加快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也能促進鄉村旅遊的健康快速發展。
㈨ 互聯網+鄉村旅遊有發展前景嗎會不會是曇花一現
應該不會吧,但是鄉村必須有特色呀!現在很多在大城市的人都還喜歡鄉村呢。所以最好有特色展現,又能享受大城市沒有的東西,正所謂物以稀為貴!都是自己的想法啊,不代表人民群眾的,呵呵!
㈩ 「互聯網+現代農業」將為三農帶來哪些發展
「互聯網+現代農業」互聯網農業是指將互聯網技術與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產業鏈環節結合,實現農業發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農業發展方式。就是依託互聯網的信息技術和通信平台,使農業擺脫傳統行業中,消息閉塞、流通受限制,農民分散經營,服務體系滯後等難點,使現代農業坐上互聯網的快車,實現中國農業集體經濟規模經營。
1、「互聯網+」促進智能農業升級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促進智能農業升級行動,實現農業生產過程的精準智能管理,有效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重點突破農業感測器、北斗衛星農業應用、農業精準作業、農業智能機器人、全自動智能化植物工廠等前沿和重大關鍵技術;建立農業物聯網智慧系統,在大田種植、設施園藝、畜禽養殖、水產養殖等領域廣泛應用;開展面向作物主產區域、主要糧食作物的長勢監測、遙感測產與估產、重大災害監測預警等農業生產智能決策支持服務。
2、「互聯網+」助力「六次產業」發展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六次產業」發展行動,助力農業延伸產業鏈、打造供應鏈、形成全產業鏈,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集中打造基於「互聯網+」的農業產業鏈,積極推動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儲運、銷售、服務等環節的互聯網化;構建「六次產業」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助力休閑農業和一村一品快速發展,提升農業的生態價值、休閑價值和文化價值。
3、「互聯網+」助力農村「雙創」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農村「雙創」行動,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激發農村經濟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
積極落實科技特派員和農技推廣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創新信息化條件下的農村科技創業環境;加快推動國家農業科技服務雲平台建設,構建基於「互聯網+」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通道,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搭建農村科技創業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引導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資源、科技知識等現代科技要素向農村流動。
4、「互聯網+」助力農業走出去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農業走出去行動,加強農業國家合作與交流,不斷提升我國農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落實「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
進一步推動「大湄公河次區域農業信息網路」項目,建立GMS各國農業信息交流的平台;充分利用中國-東盟、中國-紐西蘭等自貿區優勢,發揮我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和歐盟有關國家雙邊農業磋商機制,積極建設跨境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打造具有國際品牌的特色優質農產品;面向在亞洲、非洲、南美洲有關國家建設農業技術交流服務平台,推動我國先進適用的農業生產技術和裝備等「走出去」;構建農業投資綜合信息服務平台,為農業對外投資企業提供市場、渠道、標准、制度等各種信息資料。
5、「互聯網+」助力農業科技創新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農業科技創新行動,促進農業科研大聯合、大協作,提高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支撐我國現代農業發展。
積極推動農業科研信息化建設,助力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農業科研院所;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的農業部門、科研院所及比爾·蓋茨基金會等跨國私營部門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構建基於「互聯網+」的跨國農業科研虛擬協作網路,實現農業科技創新的大聯盟、大協作,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建設,構建農業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提高重大農業科研基礎設施、農業科研數據、農業科研人才等科研資源共享水平;構建農業科研大數據智能分析平台,推動農業科技創新資源共建共享。
6、「互聯網+」助力農產品電子商務建設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農產品電子商務建設行動,破解「小農戶與大市場」對接難題,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實現農產品增值,促進農民增收。
鼓勵阿里巴巴、京東、騰訊等互聯網公司積極參與農產品電子商務建設,構建基於「互聯網+」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網路化運營體系;積極推動中糧、中化等大型農業企業自建電子商務平台,推動農產品網上期貨交易、大宗農產品電子交易、糧食網上交易等;加快推進美麗鄉村、「一村一品」項目建設,實現優質、特色農產品網上交易以及農產品網路零售等。
7、「互聯網+」助力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行動,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為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教育培訓體系建設,構建基於「互聯網+」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虛擬網路教學環境,大力培育生產經營型、職業技能型、社會服務型的新型職業農民;積極推動智慧農民雲平台建設,研發基於智能終端的在線課堂、互動課堂、認證考試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教育平台,實現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移動化、智能化。
8、「互聯網+」助力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行動,全面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網路化監管,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切實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費安全。
積極落實《農業部關於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的意見》,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全程信息化,提高農產品監管水平;構建基於「互聯網+」的產品認證、產地准出等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動農業生產標准化建設;積極推動農產品風險評估預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處理能力建設。
9、「互聯網+」助力農業生態建設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農業生態建設行動,實現農業資源生態本底實時跟蹤與分析、智能決策與管理,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治理農村污染,提高農業資源生態保護水平,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建立全國農業用水節水數據平台,智能控制農業用水的總量;建立全國農資產銷及施用跟蹤監測平台,智能控制化肥、農葯施用量;建立全國農業環境承載量評估系統、農業廢棄物監測系統,為農業循環經濟提供信息支撐和管理協同,有效解決農業農村畜禽污染處理問題、地膜回收問題、秸稈焚燒問題;建立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監測服務系統,提高農村生態環境質量。
10、「互聯網+」助力智慧農村信息服務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智慧農村信息服務行動,實現文化、教育、衛生等公共稀缺資源的城鄉均等化,破解城鄉數字鴻溝難題。
積極落實國家農村信息化示範省建設項目,完善農村綜合信息服務雲平台;構建農村文化教育信息服務系統,開展面向基層農民的科技和文化知識遠程教育服務;建設農村勞動力轉移與就業信息服務系統,實現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服務的全程信息化;建立農村土地流轉信息服務系統,逐步實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動態化管理;統籌城鄉社會保障信息服務系統,實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信息和農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等信息的快速查詢和服務;建設農村醫療衛生信息服務系統,逐步形成農村醫療、預防、保健、公衛、疾控的一體化管理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