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鄉旅遊 » 連江縣鄉村旅遊

連江縣鄉村旅遊

發布時間: 2021-03-04 21:09:22

① 福州高岳生態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福州高岳生態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4年06月0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農專業技術推廣服務等。
法定代表人:屬雷春如
成立時間:2014-06-05
注冊資本:6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5012210005199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福建省連江縣潘渡鄉高岳村店兜6號

② 連江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都在哪裡

連江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有:連江丹陽鎮、連江貴安溫泉旅遊度假區、貝里溪河谷、含光塔、青芝山百洞山、閩江口、長門古炮台、目嶼島、野三坡、直隸總督署。

1、連江丹陽鎮

丹陽鎮新洋村貝里溪生態山水、丹陽歷史文化及民風民俗、鄉村農耕文化等自然人文資源,圍繞「傳統民居」「觀光農業」「鄉村美食」「果蔬採摘」「戶外休閑活動」等鄉村特色,力爭打造成為福州近郊遊首選目的地和鄉村休閑度假游的範本。是個值得旅遊的地方。

③ 琅岐島遊玩

琅岐自助游的行程方案

36路( 公交福州仁德站→東岐 )

市區線路 夏:公交仁德站05:00-18:00 東岐06:00-19:00 冬:公交仁德站 05:20-18:00 東岐06:20-19:00 分段計價

公交仁德站 <---> 南門(福州兒童醫院) <---> 於山(協和醫院) <---> 五福天橋(正大廣場) <---> 五一路 <---> 紫陽立交橋(省工商銀行) <---> 紫陽 <---> 大名城 <---> 腫瘤醫院 <---> 前嶼 <---> 浦東(三盛七塑廠)<--->遠洋<--->硫酸廠<--->鼓山中學<--->車管所<--->下院<---> 魁岐<--->上坂<---> 龍門 <---> 東聯 <---> 快安 <---> 儒江 <---> 上德 <---> 六江 <---> 朏頭 <---> 陽光學城 <---> 君竹 <---> 紅山 <---> 打石坑 <---> 松門 <---> 閩安 <---> 安福陵園 <---> 亭頭 <---> 亭江 <---> 亭江中學 <---> 副食品基地 <---> 長柄 <---> 英嶼 <---> 東岐 (推薦指數:五星)

返程專線車經過的路線

36路公交專線車 ( 東岐 → 公交福州仁德站 )

東岐 - 英嶼 - 長柄 - 副食品基地 - 亭江中學 - 亭江 - 亭頭 - 安福陵園 - 閩安 - 松門 - 打石坑 - 紅山 - 君竹 - 陽光學城 - 朏頭 - 六江 - 下德 - 上德 - 儒江 - 快安 - 東聯 - 龍門 - 上坂 - 魁岐 - 下院 - 車管所 - 鼓山中學 - 硫酸廠 - 遠洋 - 浦東(三盛七塑廠) - 前嶼 - 腫瘤醫院 - 大名城 - 紫陽 - 紫陽立交橋(省工商銀行) - 五一路 - 五福天橋(正大廣場) - 於山(協和醫院) - 南門(福州兒童醫院) - 公交仁德站(共40站) 行程一個小時(推薦指數:五星)

36路專線車到東岐碼頭下車輪渡碼頭坐輪渡--→輪渡渡船過去2元(需要7-10分鍾)--→坐面的2元(或者三峽專線車1元)--→琅岐公社下車即可

市區線路 公交仁德站06:30-15:00 琅岐06:10-15:00 分段計價

40路( 公交福州仁德站→琅岐 ) ( 琅岐 → 公交福州仁德站 )

琅岐 - 渡假村 - 雲龍 - 海嶼 - 吳庄 - 琅岐鎮政府 - 三平 - 衙門 - 東岐 - 英嶼 - 長柄 - 副食品基地 - 亭江中學 - 亭江 - 亭頭 - 安福陵園 - 閩安 - 松門 - 打石坑 - 紅山 - 君竹 - 陽光學城 - 朏頭 - 六江 - 下德 - 上德 - 儒江 - 快安 - 東聯 - 龍門 - 上坂 - 安昌公司 - 魁岐 - 下院 - 車管所 - 鼓山中學 - 硫酸廠 - 遠洋 - 浦東(三盛七塑廠) - 前嶼 - 腫瘤醫院 - 大名城 - 紫陽 - 紫陽立交橋(省工商銀行) - 五一路 - 五福天橋(正大廣場) - 於山(協和醫院) - 南門(福州兒童醫院) - 公交仁德站(共49站) 行程時間,兩小時到兩個半小時(推薦指數:三星)

返程坐面的2元(或者三峽專線車1元).到輪渡碼頭.坐36路專線車. 返程

也可以到厝頭尾車站乘坐中巴車經過輪渡碼頭. 直接到福州(轉車)

推薦.來琅岐要到海邊沙灘走一走。適合時間.(晚上)

琅岐海邊自助游

在海邊可以去自行燒烤和大排擋。做在沙灘吹吹風。聽聽海風聲。夏天可以看到放風箏的年輕人和小朋友

琅岐島.屬於福州市馬尾區,又稱琅岐經濟區.琅岐島素稱閩江口的明珠,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是福建省第五大島,島三面環江,東臨大海,琅岐島上.東面靠海邊,渡假村.西北部是章英文武學校.北部正望壺江島嶼.南部是琅岐大橋,島南面跨江琅岐大橋與長樂市相連,全島總面積92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55平方公里(平原36.5平方公里,山地18.5平方公里),全島森林覆蓋率達20%。灘塗面積3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0公里。島東西長15.3公里,南北寬8.1公里,琅岐島為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田園風光。琅岐島人文薈萃,名勝古跡眾多。舉辦本次活動,希望能調集八方各路「好漢」,應天地之意,於10月1日早7點正式啟動。島兒雖小,風景有限,不過朋友們在一起的樂趣是無限的!

過透紅光公園、海嶼馬祖公園、金沙白雲山公園、上岐鰲山公園、下岐牛嶼山公園等琅岐島上公園為琅岐人和來琅岐遊客提供了良好的休閑健身娛樂場所,繁榮了鄉村文化藝術,豐富了琅岐人和來琅岐觀光的遊客,創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和諧環境。(白天消遣.晚上兩人世界)是年輕人不錯的選擇

向你推薦琅岐島上有四個佛教寺廟; 白雲寺、天竺寺、南山寺、天安寺。

白雲寺坐落琅岐島白雲山上(今海嶼村境內),海拔275米,是琅岐最高峰的山。白雲寺始建於南末紹興年間,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寺建在山坳之中,三面峰巒環抱,白雲瑞靄,樹木參天蔽日,背山面海坐北向南,風光旖旎,環境清幽,古為避暑納涼、文人讀書、旅遊觀光勝地。明代狀元、禮部尚書翁正春、明工部侍郎董應舉、明戶部尚書黃周星、元代詩人董渭、明宰相葉向高、明韶州司馬董廷欽(琅岐人)、反福建省政協副主席、民革福建主委劉通(琅岐人J等墨客騷人均在白雲山留下不少墨跡,或盛贊名山古剎,或觀日流連忘返.或觸景生情,憂國憂民,許多名篇佳作世代傳誦,給後人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

天竺寺位於琅岐九龍山之麓,羅螟之畔、始建於宋代,距今已近千年。古剎經明萬曆年間和靖嘉慶年間及民國時期幾次重修。近幾年,又修葺一新,現已成為旅遊觀光景點,天竺寺是多神廟,以佛教為主,道、儒三教長期相處。天竺寺以山青水秀,環境清幽,古樸典雅而名聞遐邇,明代閩中「十才子」 之首林鴻、明工部侍郎董應舉、明戶部主事、員外郎、九門監督董養河等均有詩贊。

南山寺始建於元初,南山寺位於琅岐鎮鳳窩村,元至治元年辛酉(1321年)重修,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擴建.清乾隆、嘉慶、道光、光緒年間又四次重修。南山禪寺位於九龍山支脈南山北麓,古剎三面峰巒環抱,—『面臨江,後有九龍諸峰屏障,景色宜人,環境消幽,站在寺前,可觀「雙龜駕海」、「五虎浮江」、「獅岡秋牧」、「風津早渡」、「南山晚眺」、「西嶺春樵」、「草野耕耘」、「急水夜謳」、 「煙台峰火」、「鳥嶼晴觀」等自然景色,南山寺歷史悠久,古雅簡朴,玲瓏而富神韻,是島上保留最完整的元代寺廟之一。

天安寺地處琅岐島白雲山北麓,金砂村蓮花潭邊。依山臨海,風光秀麗.晦景宜人,佔有「小南普陀」之稱。天安寺傳說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至今已有800餘年歷史,歲月流逝,滄桑巨變,古剎幾經興廢。修復後的天安寺背白雲山而立,雄偉壯觀,呈現南國佛教叢林風光特色,有蓮花岩、神鷹岩、觀音井、七爺帽等古跡,是琅岐旅遊景點之一。

琅岐島概括

一、自然環境
琅岐鎮地處閩江入海口,系閩江口的一個島嶼。閩江環於三面,東與馬祖列島隔海相望,相距18海里,西面隔江與亭江鎮毗鄰,南面出琅岐大橋與長樂市猴嶼鎮接壤,北面與連江琯頭鎮粗蘆島、壺江對峙。距福州市區40公里、馬尾區20公里、福州長樂國際機場25公里、松下深水碼頭35公里、福廈高速公路25公里、台灣基隆146海里。全島總面積92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55平方公里,灘塗面積37平方公里;島東西長15.3公里,南北寬8.1公里;海岸線長30公里。島中部為丘陵地,四周為平原,海拔最高的白雲山為275米,其次為九龍山海拔255米。環島海堤42公里,其中萬畝片海堤20公里。境內為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最高氣溫38℃,最低氣溫-2℃,無霜期360天,日平均氣溫19℃,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受潮汐影響,潮水落差6米,最大潮水達羅零6.8米,每年有影響的台風平均2~3次,風力最大達12級。島東部靠海為鹹水,潮流暢通,餌料豐富,適合海水、灘塗養殖。島西部沙蘆口為淡水,從雁行江注入,日進水150萬立方米,供島內人畜、農業灌溉用水;島上地下水資源豐富,水井尤多,可供生活用水。
二、建置沿革
琅岐島古稱「琅琦島」、「琅琦山」、「嘉登島」,因劉姓人家較早遷居島上,俗稱「劉岐」。唐代屬閩縣晉安鄉海畔里。宋代屬閩縣晉安東鄉,里名不變。元代,海畔里與海曲里(壺江、川石島,現屬連江縣琯頭鎮)合並為嘉登海曲里。明代,改為嘉登里。清代,為閩縣東南二區嘉嶼區。民國23年(1934年)屬閩侯縣四區;民國24年改屬閩侯縣二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8月17日琅岐設閩江口軍民辦事處。同年12月琅岐屬閩侯縣二區。1954年11月,二區轄閩琅鎮和衙前、三平、吳庄、海嶼、雲龍、金砂、鳳窩、龍台、公婆等鄉。1956年6月,琅岐劃歸連江縣,同年,10月又劃歸閩侯縣。1958年8月,琅岐拆區並鄉,改為琅岐鎮;同年11月成立琅岐人民公社。1961年11月,琅岐由閩侯縣劃入福州市郊區。1963年6月,琅岐設區公所,轄10個人民公社、36個生產大隊。1970年,琅岐從福州市郊區劃入連江縣。1975年12月,從連江縣劃歸福州市郊區。1984年,琅岐人民公社改為琅岐鄉。1991年10月,琅岐鄉改為琅岐鎮,轄9個管理區,39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1995年11月,琅岐鎮劃入福州市馬尾區。
1997年,琅岐鎮轄26個村委會(農旗、光輝、星輝、光明、勤耕、群星、星光、紅光、紅星、勞豐、勞光、爭豐、樂村、建光、勞團、東紅、榮光、吳庄、海嶼、雲龍、龍台、後水、院前、南兜、董安、鳳窩)和1個居民委員會(閩琅居委會),全鎮人口7.23萬人。
三、海島建設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琅岐鎮加快海島建設。「七五」期間,海島建設總投資1530萬元,先後完成人畜飲水等建設工程。1991年以來,繼續投資2億元,作為島上基礎設施建設和市政建設。到1997年底,建有一座11萬伏變電站,日供水1萬噸的自來水廠及6個自來水供水站;建有萬門程式控制電話模塊局,已開通9240門程式控制電話。開辟商業街750米,拓寬改造舊街1000多米。全島人均住房面積24平方米。
琅岐島江海通津,水陸交通便捷。琅岐港為閩江下游三大港口(福州港、馬尾港、琅岐港)之一,為閩江門戶港口。江闊港深,不凍不淤,為良好避風港和對外通商口岸,島西北部江岸可建2萬噸泊位的碼頭,利於對外、對台通商。島西部新道建有300噸輪渡滾裝碼頭,與104國道接連。島南面建有福州琅岐大橋及接線公路,與長樂國際機場、松下深水碼頭、福廈高速公路接軌。建成環島水泥路及江濱水泥路、度假村公路等綠色通道。已開辟琅岐至福州40路班車,輪渡碼頭(東岐)至福州36路班車,琅岐至福州中巴車站,長樂金峰至連江縣城,以及閩東至閩南的車輛多由琅岐島過境,陸上交通四通八達。島上設有閩江下游航管站,福州至琅岐的班船、快艇以及福州至連江粗蘆島的班船均在琅岐客運碼頭靠泊。全鎮有運輸單位5家,大小貨運船隻200多艘,農用運輸汽車100多輛,貨車10餘輛,還有中巴、小汽車、的士100多輛。
琅岐島為濱海生態旅遊區。有龍鼓海濱度假村的夏威夷四季會議度假中心、金雞花園、琅岐會議接待中心、金雞遊艇碼頭、園元山莊、電信培訓中心、郵政培訓中心等賓館、別墅。旅遊景點有:白雲寺、天竺寺、南山寺、天安寺、金牌山古炮台遺址、天後宮、泰山廟、昭烈王廟、尚書墓,以及朱、董、江、陳氏宗祠,還有度假村的硯池湖、古樸樹林、金雞、白猴以及濱海田園風光的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如綠豐、萬葉園、鑫泰盛四季果園等。
四、經濟發展
琅岐島是傳統農業區。農業以養殖業、種植業、加工業為主,農產品有稻米、甘薯、柑橘、無公害蔬菜、西瓜、葡萄、枇杷、甜瓜、蓮藕、鴨蛋、牛奶、水禽、縊蟶、文蛤、紅鱘、蘆蝦、螃蟹、淡水魚等。鄉鎮企業主要是機磚、汽車裝潢、農產品加工、冷凍廠、冰廠、建築、手套出口加工、台甲草編等。在農業產業中,種植業約佔50%,畜牧業佔20.5%,漁業佔29%,林業佔0.5%。島上九龍山高嶺土蘊存量500萬噸,已部分開采。琅岐島自古以來就是閩江口農副產品集散地,市場繁榮。全鎮現有農貿市場12個,總面積3850平方米,商業戶805戶,年集市貿易成交額9850萬元,社會商品零售額7830萬元。琅岐「雙圈牌」出口磚曾榮獲農業部部優產品稱號,琅岐台甲草編參加北京國慶十周年展覽,受到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贊揚。琅岐味蛋出口日本、新加坡,琅岐葡萄被評為優質綠色產品,琅岐西瓜在歷次質量評比中均名列前茅。琅岐作為「禽蛋之鄉」被列入全國《名都、名鄉、名號》一書,1988年琅岐跨入全省億元鄉、1990年跨入全省科技示範鄉、1996年跨入全省小康鎮的行列。1997年,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達8.18億元,比增22%,工農業總產值3.97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63億元,農業總產值1.34億元。村鎮企業總收入2.1億元,出口交貨總值4327萬元,鎮財政收入169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405元。提供蔬菜4.5萬噸,生豬出欄4.05萬頭,家禽出欄188萬只,蛋品上市5905噸,水產品上市8296噸,牛奶上市2804噸,水果上市11905噸。
五、文教事業
進入20世紀90年代,琅岐鎮文教衛生事業蓬勃發展。1997年,全鎮有琅岐中學、金砂中學、龍山中學、海雲中學4所中學,其中琅岐中學為完全中學。還有1所福州私立章英學校(為九年制學校),小學15所,其中有中心小學3所。幼兒園12所,其中私立欣貝幼兒園1所,為福州市實驗幼兒園。建有學生勞動教育基地。全島在校中學生4963人、小學生8791多人,教職員工662人,幼兒保教人員80人。全鎮有影劇院4家(鎮文化宮、紅旗影劇院、雲龍影劇院、金砂影劇院),有文化中心站、文技校、退休老幹部活動中心,村「老人之家」35所,敬老院1所,小公園6處,鎮衛生院2所,村衛生所10所,卡拉OK歌舞廳6家,旱冰場3所,業余閩劇團1個,十番樂隊5班,管弦樂隊2班。群眾文化生活有閩劇、肩頭戲、高蹺、評話、伬唱、舞龍燈、舞獅、龍舟、陸地行舟、腰鼓、歌舞、詩會、盤詩、燈謎、象棋、攝影、錄像、琴、劍、書、畫等,編有《琅岐民間文學三集成》。
六、人文景觀
琅岐島早在南北朝時就有人煙。唐辟海陬,宋稠廬宇,明標宦績,清振科名,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島。島上人文薈萃,名勝古跡眾多。歷史上中進士、舉人的有40多人。宋明時期,出過3位尚書:宋朝參知政事、禮部尚書林存,兵部尚書王祖道,明代禮部尚書陳文肅。還有貴州左布政使董和、戶部郎中江文沛、韶州司馬董廷欽、工部員外郎董養河,清代川東兵備道陳燮,民國海軍中將任光宇、北京高等法庭庭長翁敬棠,民革福建主委、福建省政協副主席劉通等。琅岐已公布的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有:金牌炮台、衙前陳氏宗祠、董廷欽墓(附屬文物下岐董氏宗祠)。已開放的寺廟有:白雲寺、天安寺、南山寺、天竺寺、下岐天後宮、海嶼天後宮,基督教堂有村前里堂、海嶼堂及金砂、鳳窩、雲龍等基督教活動點。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義大利茂麗財團、日本東帝士財團、台灣羽田財團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曾先後到琅岐考察。1994年7月19日,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決定在琅岐建設現代化蔬菜副食品基地和具有田園風光特色的旅遊休閑度假區;隨後,琅岐又成為海峽兩岸(福州)農業合作實驗區。

琅岐進島小手冊

(一)進島路線:

1、自駕車從倉山到從長樂(或從馬尾上青洲大橋到長樂),至猴嶼過琅岐大橋後一直向右走直到龍鼓度假村。以南門兜出發為准,到度假村要60-70分鍾,路程比走輪渡的路線多10公里左右。這條路線的特點是時間有保障。而且在長樂地段沿江濱開車,沿途有不少小公園,還有金剛腿公園。路上風景較好。走長樂線路還有一個注意點,就是走普通公路,可以省下高速公路費,時間也差不多,但是要經過城門地段,交通比較混亂。如果是傍晚或晚上我建議走高速,交10元高速費用。但開車放心。(推薦指數:五星)

2、自駕車從五里亭到馬尾,往連江方向走,到東岐碼頭(在亭江與連江琯頭之間),車程30-35分鍾,輪渡基本上是30分鍾一班(周未會快一點,估計20分鍾一班,晚上末班渡是從琅岐21點開出,東岐碼頭21點15分回航。此後為加班渡,每渡好象為100元),航程大約10分鍾,小轎車過渡費為10元/輛。從碼頭到度假村的車程大約是20分鍾。這條線路的特點是,開車人不累。到了渡口就可以歇一下,而且看到渡口江水,度假的氣氛就出來了。不過自駕的新司機要小心上輪渡,不然容易打滑或刮到底盤..總時間要70-85分鍾。耗時與方案一差不多。這兩種方式是最快捷、方便的,但經濟指數不高。(推薦指數:五星)

註:自駕車的朋友請注意,琅岐沒有正規的汽油加油站(0號柴油加油站在鎮中心的厝頭尾),但在琅岐大橋往潭頭方向 2 公里左右有一中石化的加油站,只有93號汽油和0號柴油(21點後就歇業了)

3、從五里亭的琅岐中巴站(腫瘤醫院斜對面)坐到琅岐的直達中巴班車,每人要11元左右,直達琅岐鎮中心,大約15到20分鍾一班。到鎮中心(請在福榕酒家門口下車)後,從面的到龍鼓度假村,每人3元左右,耗時20分鍾。總路程大約在1小時30分至2個小時間,耗資15元左右。這個方案比較省事,方便,快捷,經濟。(推薦指數:四星半)
4、從茶亭公園坐40路直達琅岐渡假村,車費估計在12元左右。一天4班(開車時間為:6:30、9:00、13:00、15:00)。這個方案比較省心,方便,也比較經濟。但車速慢,中途常上下車,估計花時在2個小時-3個小時之間,而且班次也不多,推薦不趕時間的朋友。(推薦指數:四星)

5、在五里亭的琅岐中巴站外坐普桑的士(黑色的,掛閩AT牌),到東岐碼頭10元,耗時35分鍾,非常快捷,也比較經濟。只是有時司機要拼成4個乘客才走,如果你趕時間,包車是50元。至東岐後,坐輪渡或小渡船(浪大的話,顛得歷害,會暈船的建議不要坐),大約30分鍾一班,過渡費為2元/人,航程在8-10分鍾。然後從面的進島,去鎮中心2元/人,去渡假村5元(你說是東方學院的學生可以講到3元)。還有就是坐摩的,這個極不安全,強烈建議不要坐,我有個親戚就坐摩的摔傷,司機跑了。(推薦指數:四星)

6、從南公園汽車南站、三橋汽車站、五里亭至鼓山沿線任何車站坐福州至連江的中巴客車到東岐碼頭,車費5-6元,車速快,車次密,大約5-10分鍾一班,方便快捷;到東岐碼頭後,進島方案同方案5。(推薦指數:四星)

7、從茶亭公園坐36路車到達東岐碼頭(終點站),也可在閩都至鼓山沿線車站上車,車費6元左右,大約30分鍾一班,相對車速慢點;到東岐碼頭後,進島方案同方案5。(推薦指數:三星)

6、在台江客輪碼頭坐船去琅岐,現在這條航線不知停了沒有,這個基本沒人選擇,估計這條航線順流大約是1個半小時,逆流大約要2個半小時,如果沒有游過閩江的外地遊客,沿途可當閩江一日游。(推薦指數:一星)

(二)住宿:
高檔:是金雞別墅最低600元,5個房間,9張床,其中一張雙人大床;二廳,可打麻將檯球'有露天卡拉OK及游泳池(另收費),有條件建議自帶麻將。可觀江海。(去年有營業,今年不知怎麼樣了)

中檔的:望江樓(在沙灘邊上),標間以前是130左右,現在不知多少維,這里旺季餐廳有開業,比較貴;華明樓(在山上,有游泳池)、怡輝樓(在小山上,觀海較好),價格不清,估計與望江樓差不多;還有海威大酒店(在望江樓隔壁、金雞沙灘邊上)價位估計與望江樓差不多;國元酒店,算是琅岐最好的酒店了,當然也貴,最近不知有沒有營業了;還有一些私人的小別墅,如江東樓也有對外營業,價格不清。

低檔的:就是回鎮上住邊盛或金榕旅舍,標間在100元左右

無檔的:自己買張草席,躺在沙灘上看星星(我喜歡這樣,搞過幾次呢)。也可以在江邊租個帳篷。

有時間,我會補一下,遊玩線路和飲食特產

-----------------------------------------------------------------------------------------

最後提醒朋友一個非常重要的琅岐遊玩時段好消息。

每年的農歷正月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十七。十九,和二月初二初三。 琅岐到舉行盛大的民間游神活動。信佛的琅岐島在家居士全員參加。煙花炮竹,鑼鼓震島,全島的佛弟子和道家為祈福琅岐全年的風調雨順。出國順利。四季平安。百業興旺。給了琅岐人整年的積極的氣氛和美好生活起了好頭。帶了好運

祝您旅途愉快.琅岐人民歡迎您的再次光臨琅岐島

琅岐過年游神視頻 http://v.sogou.com/v?query=%C0%C5%E1%AA%D3%CE%C9%F1&typemask=6&p=&dp=&w=06009900&_asf=v.sogou.com&_ast=1217347369&dr=

琅岐地圖:http://www.0591.gov.cn/lqjjq.asp?AreaID=8

琅岐游神QQ空間 http://429712776.qzone.qq.com/

④ 連江的歷史古鎮

連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考古發現,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三國孫吳時為溫麻船屯,隸侯官縣。西晉泰始間(265~274年)置溫麻鎮於伏沙(今敖江鎮白沙村)。太康三年(282年)設溫麻縣,為福建最早5個縣份之一。同年建有溫麻廟,遺址猶在。隋大業三年(607年)並入閩縣。唐武德六年(623年)重設溫麻縣,旋改名連江縣。唐天寶元年(742年)縣治從伏沙遷移今址,北枕龍漈、南瞰敖江,因城域形似展翅鳳凰又名鳳城。唐至清代連江隸屬福州府。民國時期先後屬東路道和第一行政督察區,其中曾3次為福建省直轄縣。新中國成立後有3次屬閩侯專區,2次屬福安(寧德)專區,1983年7月後第二次劃歸福州市轄。1995年轄內設21個鄉鎮,263個村居(未包括待統一的縣屬馬祖列島,下同),全縣總人口609892人,平均每平方公里522人。其中城鎮人口50022人,佔8.2%。境內居民以漢族為主,畲族等少數民族占總人口2%。
連江地理區位特殊,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和抵禦外敵侵擾的前哨。尤其元代之後,人民深受內憂外患之苦,養成了剛強勇敢的秉性,富有正義感和反侵略反壓迫的優良傳統。明永樂八年(1410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縣境屢受倭寇侵掠,縣內軍民奮起抵抗。縣城和沿海先後建造10多座城堡和眾多台寨。琯頭壺江島民同心抗擊倭寇侵犯,生擒倭寇數十人,受巡撫嘉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倭寇大舉侵連,邑人陳第主動配合明副總兵戚繼光,並獻平倭策,在馬鼻一舉全殲倭寇400多人,救出被擄男女2000多人。自此倭禍始滅。鴉片戰爭後,西方帝國主義列強輪番侵擾,洋貨、毒品充斥城鄉。清廷相繼在閩江口長門等地修築炮台,後設閩江要塞總台部,加強防範。連江有識之士發動群眾開展禁煙和抵制洋貨斗爭。清同治七年(1868年),英國傳教士強行在閩江口要地川石島租地建教堂,遭島民堅決反抗,英艦派水兵登陸示威並打死島民1人,島民一面提出強烈抗議和懲凶賠償正義要求,一面聯絡周圍鄉民組織團練,保衛鄉土,堅持10年,終於迫使租地契約交還川石人民。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馬江海戰,長門、金牌等炮台官兵英勇抗擊,受清廷褒獎,後詔建昭忠祠並立碑紀祀忠烈。
辛亥革命中,連江吳適等革命黨人響應孫中山號召,帶領20多名志士赴廣州參加起義,黃花崗72位烈士中連江佔9名。武昌舉義成功,連江與福州同日光復,推翻帝制,結束清朝封建統治。後又參加反袁護國和護法斗爭,吳適組織的護國軍,一度攻克連江、羅源、寧德等多座縣城,隊伍擴展到5000人,有力牽制福建地方軍閥李厚基的實力。
近代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後,連江人民為民族解放進行了前赴後繼的斗爭。民國14年(1925年),連籍旅榕學生回連組織「上海五卅慘案連江後援會」,集會遊行,搗毀日商「建和」洋行,遭北洋海軍陸戰隊鎮壓,造成打死市民1人、打傷學生20多人的「建和慘案」,連江縣城罷市抗議,上海全國學聯派代表來連參加追悼會,並向福建當局控告。翌年9月,共青團中央特派員方爾灝幫助建立共青團連江特別支部,不久改為中共連江特別支部。土地革命時期,連江是閩東革命策源地之一,鄧子恢、陶鑄、葉飛等相繼親臨連江指導革命,民國23年前後形成革命熱潮,全縣有一半以上鄉村建立蘇維埃政權,開展土地改革,先後組建紅軍第十三獨立團和紅軍西南團,武裝斗爭如火如荼,後遭國民黨殘酷的軍事「圍剿」,主力上調成立紅軍閩東獨立師,堅持開展游擊戰爭,後北上參加抗日。連江為革命而犧牲的有楊而菖等700多名烈士。民國26年7月,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連江是福建最早淪陷區之一,縣城和多數鄉村兩度遭日軍蹂躪,燒殺擄掠,浩劫空前。全縣人民同仇敵愾,抗日救亡運動席捲城鄉,先後組織多支抗日游擊隊,與日本侵略軍進行殊死斗爭,前後共有7100多個男兒奮戰抗日疆場,為中華民族作出巨大犧牲。解放戰爭時期,中共閩浙贛區委在連江發展組織,發動人民開展反內戰、反迫害、反飢餓、爭民主的斗爭,先後創建6支游擊隊,開展武裝斗爭,反霸分糧,配合人民解放軍九十三師解放連江,人民徹底翻身,翻開連江歷史新的一頁。
新中國成立後,台灣當局仍占據連江馬祖列島,並不斷派遣武裝匪特騷擾破壞。連江人民發揚光榮革命傳統,積極支援前線,組織民兵,配合人民解放軍和公安部隊,開展剿匪、鎮反、肅特、抗美援朝等一系列斗爭,鞏固海防,保衛人民政權,穩定社會秩序,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順利進行作出貢獻。1979年後,海峽兩岸關系逐漸緩和,但一些台獨分子和外國勢力仍在阻撓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有時甚至製造事端。連江人民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在進一步搞好軍民聯防、共守海防的同時,充分利用近台鄰馬的獨特條件,加大對台工作力度,積極接觸台馬同胞,聯絡感情,增進理解,熱情為台胞尋根認祖、覓親訪友、旅遊觀光、投資興業等創造條件、提供服務,使連江成為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沿陣地。
連江位於閩江口金三角省會福州經濟圈的北翼,是經濟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境內廣袤的山林田園和廣闊的灘塗海域,蘊藏著無限生機,勤勞淳樸的連江人民,世代不輟開拓這片沃土。西漢初已有獨木舟問世,三國時漁業、造船、海運逐漸發達,商業亦頗為活躍。南北朝開始燒制陶瓷。隋代挖鑿東湖蓄水灌溉農田。唐至五代中原大批移民南遷,閩王王審知推行鼓勵農桑、輕徭薄賦政策,使水利改善,土地增加,同時開辟甘棠港,發展對外貿易,經濟有較快發展。連江定海港、琯頭港成為對外貿易重要港口,有海鹽、木材、麻布、楮紙等出口。宋代經濟進入鼎盛發展時期,農業推廣雙季水稻,產量增加,海洋捕撈和養殖業有較大發展,宋代「連江是產蟶極有名的地方」(《閩書·南產志》)。陶瓷工藝日臻完善,發展迅速,僅浦口就有36個龍窯,為福建五大窯系之一,產品大量銷往日本、朝鮮及東南亞各國。元代後,常受戰亂影響,經濟漸趨衰落。明代經濟有一定恢復和發展,甘薯傳入及大量種植,糧食總量增加,蔬菜、薴麻、煙葉、甘蔗、蜜橘等經濟作物有較大發展,鐵礦開采冶煉、糧食加工、釀造、紡織等手工業有所發展,海運和貿易甚為繁榮。但自永樂八年(1410年)至嘉靖末年,因海上通番易貨走私漏稅嚴重,引發海禁和倭寇侵擾,為害150餘年。清初又厲行遷界和海禁,沿海居民悉遷內地,田園荒蕪5.7萬畝,漁業、海運皆受摧殘。自康熙十九年(1680年)陸續復界至嘉慶末,經濟才逐漸復甦。然鴉片戰爭後又屢遭西方列強侵擾,城鄉經濟重趨蕭條,生產力極為低下。直至清末,全縣仍基本處於自然經濟狀態。
辛亥革命勝利,推翻封建帝制。民國初,社會、政治有所革新,經濟有所發展,但不久即出現軍閥割據,戰亂頻仍,橫征暴斂,產業衰落。北伐勝利後,經濟有所恢復。民國22~23年,連江革命蘇區經濟發展較快,全縣水產品產量一度達2.1萬噸,產量、產值和漁船數量均居全省第一位。火力發電、機械碾米及客輪等現代工業和運輸業亦初見端倪。民國26年日本侵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連江兩度淪陷,城鄉遍遭狂轟濫炸,人民流離失所,經濟瀕臨崩潰。直至解放前夕,城鄉依然處處廢墟,一片破敗景象。至1949年末,全縣社會總產值才1349萬元(按1990年不變價為7503萬元),國內生產總值1133萬元(按1990年不變價為4026萬元)。

⑤ 求連江旅遊必去十大景點,哪些比較推薦

連江旅遊必去景點是青芝山、望江園生態休閑農庄、連天樂農庄、東海漁家傲、趕海1號休閑旅遊區、黃花厝生態農場、海洋村、天竹村、古石村、坂頂村,比較推薦青芝山、望江園生態休閑農庄、連天樂農庄、東海漁家傲、趕海1號休閑旅遊區。

1、青芝山

青芝山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群巒峻峭,岩洞千姿百態,無山不洞,無洞不奇,故名「百洞山」。山上產「靈芝」,山寺也因之得名青芝寺。青芝百洞山,位於閩江口北岸,覆釜山南支,南與琅岐島隔江相望,北距連江縣城十二公里,西至福州四十五公里,屬省級景區名勝旅遊度假區。


4、東海漁家傲

東海漁家傲位於連江浦口鎮中麻村燕窩山碼頭。擁有秀美的濱海風光,以灘塗、奇特礁石景緻,灘塗趕海為主題,打造休閑、娛樂、觀光、度假於一體的休閑基地。開展親子活動,企業拓展、農場休閑體驗、果蔬採摘、海鮮餐飲住宿等,為遊客帶來更新、更豐富的活動內容。


5、趕海1號休閑旅遊區

趕海1號休閑旅遊區是連江縣創意推出的首個以「灘塗」為主題的特色鄉村旅遊項目,項目位於連江縣曉澳鎮道澳村,距離縣城區約25分鍾車程,總佔地面積800畝,由遊客綜合接待中心、灘塗體驗區、沙灘休閑區和農田採摘區等四個功能區組成。

⑥ 連江的歷史淵源

連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考古發現,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三國孫吳時為溫麻船屯,隸侯官縣。西晉泰始間(265~274年)置溫麻鎮於伏沙(今敖江鎮白沙村)。太康三年(282年)設溫麻縣,為福建最早5個縣份之一。同年建有溫麻廟,遺址猶在。隋大業三年(607年)並入閩縣。唐武德六年(623年)重設溫麻縣,旋改名連江縣。唐天寶元年(742年)縣治從伏沙遷移今址,北枕龍漈、南瞰敖江,因城域形似展翅鳳凰又名鳳城。唐至清代連江隸屬福州府。民國時期先後屬東路道和第一行政督察區,其中曾3次為福建省直轄縣。新中國成立後有3次屬閩侯專區,2次屬福安(寧德)專區,1983年7月後第二次劃歸福州市轄。1995年轄內設21個鄉鎮,263個村居(未包括待統一的縣屬馬祖列島,下同),全縣總人口609892人,平均每平方公里522人。其中城鎮人口50022人,佔8.2%。境內居民以漢族為主,畲族等少數民族占總人口2%。
連江地理區位特殊,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和抵禦外敵侵擾的前哨。尤其元代之後,人民深受內憂外患之苦,養成了剛強勇敢的秉性,富有正義感和反侵略反壓迫的優良傳統。明永樂八年(1410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縣境屢受倭寇侵掠,縣內軍民奮起抵抗。縣城和沿海先後建造10多座城堡和眾多台寨。琯頭壺江島民同心抗擊倭寇侵犯,生擒倭寇數十人,受巡撫嘉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倭寇大舉侵連,邑人陳第主動配合明副總兵戚繼光,並獻平倭策,在馬鼻一舉全殲倭寇400多人,救出被擄男女2000多人。自此倭禍始滅。鴉片戰爭後,西方帝國主義列強輪番侵擾,洋貨、毒品充斥城鄉。清廷相繼在閩江口長門等地修築炮台,後設閩江要塞總台部,加強防範。連江有識之士發動群眾開展禁煙和抵制洋貨斗爭。清同治七年(1868年),英國傳教士強行在閩江口要地川石島租地建教堂,遭島民堅決反抗,英艦派水兵登陸示威並打死島民1人,島民一面提出強烈抗議和懲凶賠償正義要求,一面聯絡周圍鄉民組織團練,保衛鄉土,堅持10年,終於迫使租地契約交還川石人民。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馬江海戰,長門、金牌等炮台官兵英勇抗擊,受清廷褒獎,後詔建昭忠祠並立碑紀祀忠烈。
辛亥革命中,連江吳適等革命黨人響應孫中山號召,帶領20多名志士赴廣州參加起義,黃花崗72位烈士中連江佔9名。武昌舉義成功,連江與福州同日光復,推翻帝制,結束清朝封建統治。後又參加反袁護國和護法斗爭,吳適組織的護國軍,一度攻克連江、羅源、寧德等多座縣城,隊伍擴展到5000人,有力牽制福建地方軍閥李厚基的實力。
近代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後,連江人民為民族解放進行了前赴後繼的斗爭。民國14年(1925年),連籍旅榕學生回連組織「上海五卅慘案連江後援會」,集會遊行,搗毀日商「建和」洋行,遭北洋海軍陸戰隊鎮壓,造成打死市民1人、打傷學生20多人的「建和慘案」,連江縣城罷市抗議,上海全國學聯派代表來連參加追悼會,並向福建當局控告。翌年9月,共青團中央特派員方爾灝幫助建立共青團連江特別支部,不久改為中共連江特別支部。土地革命時期,連江是閩東革命策源地之一,鄧子恢、陶鑄、葉飛等相繼親臨連江指導革命,民國23年前後形成革命熱潮,全縣有一半以上鄉村建立蘇維埃政權,開展土地改革,先後組建紅軍第十三獨立團和紅軍西南團,武裝斗爭如火如荼,後遭國民黨殘酷的軍事「圍剿」,主力上調成立紅軍閩東獨立師,堅持開展游擊戰爭,後北上參加抗日。連江為革命而犧牲的有楊而菖等700多名烈士。民國26年7月,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連江是福建最早淪陷區之一,縣城和多數鄉村兩度遭日軍蹂躪,燒殺擄掠,浩劫空前。全縣人民同仇敵愾,抗日救亡運動席捲城鄉,先後組織多支抗日游擊隊,與日本侵略軍進行殊死斗爭,前後共有7100多個男兒奮戰抗日疆場,為中華民族作出巨大犧牲。解放戰爭時期,中共閩浙贛區委在連江發展組織,發動人民開展反內戰、反迫害、反飢餓、爭民主的斗爭,先後創建6支游擊隊,開展武裝斗爭,反霸分糧,配合人民解放軍九十三師解放連江,人民徹底翻身,翻開連江歷史新的一頁。
新中國成立後,台灣當局仍占據連江馬祖列島,並不斷派遣武裝匪特騷擾破壞。連江人民發揚光榮革命傳統,積極支援前線,組織民兵,配合人民解放軍和公安部隊,開展剿匪、鎮反、肅特、抗美援朝等一系列斗爭,鞏固海防,保衛人民政權,穩定社會秩序,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順利進行作出貢獻。1979年後,海峽兩岸關系逐漸緩和,但一些台獨分子和外國勢力仍在阻撓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有時甚至製造事端。連江人民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在進一步搞好軍民聯防、共守海防的同時,充分利用近台鄰馬的獨特條件,加大對台工作力度,積極接觸台馬同胞,聯絡感情,增進理解,熱情為台胞尋根認祖、覓親訪友、旅遊觀光、投資興業等創造條件、提供服務,使連江成為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沿陣地。
連江位於閩江口金三角省會福州經濟圈的北翼,是經濟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境內廣袤的山林田園和廣闊的灘塗海域,蘊藏著無限生機,勤勞淳樸的連江人民,世代不輟開拓這片沃土。西漢初已有獨木舟問世,三國時漁業、造船、海運逐漸發達,商業亦頗為活躍。南北朝開始燒制陶瓷。隋代挖鑿東湖蓄水灌溉農田。唐至五代中原大批移民南遷,閩王王審知推行鼓勵農桑、輕徭薄賦政策,使水利改善,土地增加,同時開辟甘棠港,發展對外貿易,經濟有較快發展。連江定海港、琯頭港成為對外貿易重要港口,有海鹽、木材、麻布、楮紙等出口。宋代經濟進入鼎盛發展時期,農業推廣雙季水稻,產量增加,海洋捕撈和養殖業有較大發展,宋代「連江是產蟶極有名的地方」(《閩書·南產志》)。陶瓷工藝日臻完善,發展迅速,僅浦口就有36個龍窯,為福建五大窯系之一,產品大量銷往日本、朝鮮及東南亞各國。元代後,常受戰亂影響,經濟漸趨衰落。明代經濟有一定恢復和發展,甘薯傳入及大量種植,糧食總量增加,蔬菜、薴麻、煙葉、甘蔗、蜜橘等經濟作物有較大發展,鐵礦開采冶煉、糧食加工、釀造、紡織等手工業有所發展,海運和貿易甚為繁榮。但自永樂八年(1410年)至嘉靖末年,因海上通番易貨走私漏稅嚴重,引發海禁和倭寇侵擾,為害150餘年。清初又厲行遷界和海禁,沿海居民悉遷內地,田園荒蕪5.7萬畝,漁業、海運皆受摧殘。自康熙十九年(1680年)陸續復界至嘉慶末,經濟才逐漸復甦。然鴉片戰爭後又屢遭西方列強侵擾,城鄉經濟重趨蕭條,生產力極為低下。直至清末,全縣仍基本處於自然經濟狀態。
辛亥革命勝利,推翻封建帝制。民國初,社會、政治有所革新,經濟有所發展,但不久即出現軍閥割據,戰亂頻仍,橫征暴斂,產業衰落。北伐勝利後,經濟有所恢復。民國22~23年,連江革命蘇區經濟發展較快,全縣水產品產量一度達2.1萬噸,產量、產值和漁船數量均居全省第一位。火力發電、機械碾米及客輪等現代工業和運輸業亦初見端倪。民國26年日本侵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連江兩度淪陷,城鄉遍遭狂轟濫炸,人民流離失所,經濟瀕臨崩潰。直至解放前夕,城鄉依然處處廢墟,一片破敗景象。至1949年末,全縣社會總產值才1349萬元(按1990年不變價為7503萬元),國內生產總值1133萬元(按1990年不變價為4026萬元)。
新中國成立後,全縣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以主人翁姿態投入經濟建設,重建家園。尤其經過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生產力得到解放,國民經濟迅速恢復。1952年全縣社會總產值1.21億元(1990年不變價,下同),與1949年比,年均遞增17.3%,國民生產總值年均遞增17.7%,糧食總產7.25萬噸,年均遞增14.8%,水產品總產1.85萬噸,年均遞增54.8%。1953年後進入實施國民經濟發展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通過貫徹過渡時期總路線,幹部群眾熱情很高,勝利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國有和集體經濟發展較快,國家相繼投資1200多萬元,建設公路、水利、避風港等基礎設施,改善生產條件。沿海發展外海捕撈和傳統貝類養殖,北方海帶南移養殖成功,大大推動水產養殖業發展。至1957年,「一五」計劃的各項經濟指標都完成較好。與1952年比,社會總產值增56%,年均遞增9.3%;國內生產總值增1.02倍,年均遞增15.2%;糧食總產增11.2%;水產品總產增81.1%,年均遞增12.6%;財政收入增1.23倍,年均遞增1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1.58倍,年均遞增20.9%。
1958年進入第二個五年計劃至1976年,由於「左」的錯誤指導思想不斷滋長,政治運動不斷,經濟發展走過艱難曲折的道路。1958年「大躍進」脫離實際,忽視客觀規律,強調「一大二公」,盲目追求高速度,實行高指標,導致經濟建設重大失誤,1959~1961年,加上連續受自然災害影響,出現經濟暫時困難。經過3年調整,到1965年經濟才恢復到歷史最好水平。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以「階級斗爭為綱」,國民經濟發展再遭嚴重挫折,主要指標持續下滑。1970年與1965年比,社會總產值下降14.5%,農業產值下降17.5%,財政收入下降10.8%。由於幹部群眾自覺抵制「左」的做法,1971年後生產工作秩序逐步恢復。此後,開展農業耕作制度改革,農田基本建設,雜交水稻推廣,海帶渡夏苗培育,紫菜、貽貝、河鰻人工養殖成功,農漁業生產恢復發展取得一定成效。創辦合成氨廠、制碘廠,建成郭婆溪水庫、才溪水電站和35千伏輸電線路並與福州聯網,使工業生產有所回升。但全縣經濟發展速度明顯趨緩,經濟效益降低。1976年與1957年比,20年時間,社會總產值僅增52.6%,年均遞增2.1%;國內生產總值增7%,年均遞增0.3%;財政收入增19.1%,年均遞增0.9%;糧食總產下降1%;水產品總產增40.6%,年均遞增1.7%。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經濟發展開始好轉。但人們受「左」的思想禁錮依然嚴重,不少禁區難以突破,發展步伐受制。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經撥亂反正,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隨著海峽兩岸關系逐漸緩和,給連江國民經濟發展帶來良好的機遇。1980年農村開始全面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經濟體制改革,並不斷深化。然後向城市推進,促進國有企業、商品流通、財稅金融、計劃勞動管理等一系列重大改革的深入發展,使城鄉經濟空前活躍,鄉鎮企業和個體企業迅速崛起,國民經濟出現強勁增長勢頭。1984年福州列為沿海對外開放城市後,連江利用緊靠省會福州和擁有港、台、僑胞眾多的有利條件,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投資環境顯著改善。1988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連江列入經濟開放區,縣先後出台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服務措施,積極參與各項招商引資活動,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和檔次。相繼建立敖江、琯頭、貴安等開發區、投資區和琯頭、黃岐對台貿易點,初步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全縣經濟步入持續、健康、高速發展軌道,開創了連江歷史上建設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經濟效益最好、人民受實惠最多的時期。連江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