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開展生態旅遊活動的地方
① 生態旅遊有哪些成功案例
中國的生態旅遊是主要依託於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發展起來的。1982年,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建立,將旅遊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此後,森林公園建設以及森林生態旅遊突飛猛進的發展,雖然這時候開發的森林旅遊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生態旅遊,但是為生態旅遊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至1999年初全國已經建起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森林公園近900處。從1956年開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護區以來,至1997年底,共建各類自然保護區932處,其中國家級的有124處,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的有14個。中國共有512處風景名勝區,總面積達9.6萬平方公里。 99昆明世博會和1999年國家旅遊局的「99生態環境旅遊」主題活動雖然大幅度推進了中國的生態旅遊實踐,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遊日主會場之機推出了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樂山大佛等景點,開發生態旅遊產品。隨後,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舉辦國際森林保護節,推出武陵園等生態旅遊區。以湖南和四川為起點,生態旅遊逐漸在全國范圍內發展起來。在2001年對全國100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已有82個保護區正式開辦旅遊,年旅遊人次在10萬人以上的保護區已達12 個。但是在具有眾多生態旅遊資源的縣級城市,生態旅遊由於受到旅遊市場的冷落、缺少推介和宣傳,並沒有提升旅遊經濟,更沒有把具體的資源展示的機會。 目前,在國內,開放的生態旅遊區主要有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生態旅遊開發較早、開發較為成熟的地區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雙版納、長白山、瀾滄江流域、鼎湖山、廣東肇慶、新疆哈納斯等地區。
按開展生態旅遊的類型劃分,中國目前著名的生態旅遊景區可以分為以下九大類:
1)山嶽生態景區,以五嶽、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為代表。
2)湖泊生態景區 以長白山天池、肇慶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為代表。
3)森林生態景區 以吉林長白山、湖北神農架、雲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等為代表。
4)草原生態景區 以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等為代表。
5)海洋生態景區 以廣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紅樹林海岸等為代表。
6)觀鳥生態景區 以江西鄱陽湖越冬候鳥自然保護區、青海湖鳥島等為代表。
7)冰雪生態旅遊區 以雲南麗江玉龍雪山、吉林延邊長白山等為代表。
8)漂流生態景區 以湖北神農架等為代表。
9)徒步探險生態景區 以西藏珠穆朗瑪峰、羅布泊沙漠、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等為代表 。
② 生態旅遊規劃程序主要包括哪些
根據生態旅遊中相關步驟設置的原因以及農家生態旅遊的內涵、目的和要求,確定農家生態旅遊規劃的程序,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農村生態旅遊區現狀調查。主要包括對鄉村生態旅遊區所處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生態環境現狀、社會經濟條件、上級相關規劃要求、村民意願等方面的調查。其中,地理位置包括地理區位和旅遊發展區位,自然條件包括地形地貌、氣候條件、自然資源等,社會經濟條件包括村莊人口規模、三產收入情況、村民的素質、城建基礎設施與環境基礎設施現狀、旅遊發展現狀等。
(2)旅遊開發潛力和目標確定。旅遊開發潛力分析包括對所開發對象的區位條件、景觀特色、生態環境、與周邊旅遊開發點的關系、旅遊開發的軟硬體設施等進行分析評價,提出其開發優勢與劣勢。目標確定即確定農家生態旅遊發展的總體方向,在對區域內自然景觀、生態環境和開發潛力研究的基礎上,從突出生態保護與地方特色,提高競爭力的目的出發,對農家生態旅遊開發指明方向。
(3)旅遊功能分區。旅遊功能分區是在生態安全原則下,根據自然地理條件、土地利用現狀及景觀生態分布特色,對旅遊活動進行空間環境上的分配,從而實現在保護生態系統的前提下適度地開發旅遊活動。旅遊功能分區主要包括功能區劃,各功能區的范圍、基本特徵、發展方向與要求。
(4)旅遊環境容量預測。主要包括對旅遊活動開發區域的自然生態環境、社會經濟以及氣氛容量等的估算。
(5)農家旅遊景觀生態設計。農家生態旅遊景觀的生態設計是基於景觀生態學原理,根據農村景觀資源量與特色進行科學合理規劃設計,從而展現旅遊區所在的農家生態旅遊區和諧、生態的景觀特徵,通過對景觀的合理配置與設計給遊客創造回歸自然、體驗自然的景觀環境。它的「生態」主要體現在景觀的設計是在尊重原有景觀特徵上的合理修整與修飾,並強調在景觀設計過程中所用物種與相關材料的本土化。
(6)旅遊服務設施生態設計。主要包括對旅遊接待、交通、解說以及遊客的食宿等設施的生態設計。生態化主要指在旅遊接待、區內交通、農家服務設施的設計上充分考慮節能、物質循環、生態與環境保護,使得其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最小化。
(7)社區參與。社區參與貫穿於規劃的全過程,它主要包括當地居民參與農家生態旅遊現狀調查,提供相關資料;參與旅遊發展潛力的挖掘與目標確定等,使規劃能夠符合當地情況與居民意志;參與功能分區劃分,使分區能夠得到當地居民的支持,並為合理分配資源利潤奠定基礎;參與旅遊環境容量的確定,使旅遊活動的開展與遊客的接待量在當地居民所承受的范圍之內;參與景觀生態與旅遊服務設施的設計,發揮鄉村居民的智慧,提高其對生態的認識;參與生態知識與技能培訓,從而促進當地社會文化的發展。
(8)規劃落實的保障措施。規劃落實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促進規劃目標實現的組織、政策、技術、資金、管理、培訓等方面的措施。
(9)規劃實施與監督、反饋。規劃的實施是對生態旅遊區的建設過程,但不是整個規劃的終結。通過對規劃及旅遊活動開展的監督管理,對規劃中不足的地方、旅遊發展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進行反饋,可以不斷豐富與完善規劃內容,從而形成一個能持續改進的動態規劃體系。監督與反饋內容包括生態環境狀況、村莊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及旅遊發展狀況等。
③ 什麼是生態旅遊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特別顧問、墨西哥專家豪·謝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在1983年首次在文章中使用「生態旅遊」這一概念。它不僅被用來表徵所有的觀光自然景物的旅遊,而且強調被觀光對象不應受到損害,是在持續管理的思想指導下開展的旅遊活動。隨著經濟的增長、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一方面在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時,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卻面臨下降的威脅,廣大旅遊者對回歸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美景、享受原野風光和自然地域文化的需求與日俱增;另一方面,卻面臨著許多旅遊區已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污染和破壞的被動局面,有些旅遊區的環境和生態污染十分嚴重,影響了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因而,如何使旅遊業的增長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怎樣既發展旅遊業,又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既開發旅遊資源,又保證持續利用,諸如此類的問題迫切需要尋求新的解決方法和應對措施。因此,生態旅遊這一內涵豐富的概念便應運而生了。
在世界上,並不是每個地方都具備開展生態旅遊的條件。目前,野生動物資源使非洲成為世界生態旅遊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尤其是南部非洲的肯亞、坦尚尼亞、南非、波札那、迦納等國已成為當今國際生態旅遊的熱點地區。在亞馬遜河流域的哥斯大黎加、宏都拉斯、阿根廷、巴西、秘魯、智利、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也是生態旅遊較發達的地區。在亞洲,印度、尼泊爾和印度尼西亞以及馬來西亞是最早開展生態旅遊活動的地區。此外英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生態旅遊也有所發展。這些地區和國家開展的主要生態旅遊活動有野生動物參觀、原始部落之旅、生態觀察、河流巡航、森林徒步、賞鳥、動物生態教育以及土著居民參觀等。
我國的生態旅遊是主要依託於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發展起來的。1982年,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建立,將旅遊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此後,森林公園建設以及森林生態旅遊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雖然這時候開發的森林旅遊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生態旅遊,但是為生態旅遊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目前,在國內,開放的生態旅遊區主要有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生態旅遊開發較早、開發較為成熟的地區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雙版納、長白山、瀾滄江流域、鼎湖山、廣東肇慶、新疆哈納斯等地區。按開展生態旅遊的類型劃分,我國目前著名的生態旅遊景區可以分為以下九大類,1)山嶽生態景區,以五嶽、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為代表。2)湖泊生態景區,以長白山天池、肇慶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為代表。3)森林生態景區,以吉林長白山、湖北神農架、雲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等為代表。4)草原生態景區,以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等為代表。5)海洋生態景區,以廣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紅樹林海岸等為代表。6)觀鳥生態景區,以江西鄱陽湖越冬候鳥自然保護區、青海湖鳥島等為代表。7)冰雪生態旅遊區,以雲南麗江玉龍雪山、吉林延邊長白山等為代表。8)漂流生態景區,以湖北神農架等為代表。9)徒步探險生態景區,以西藏珠穆朗瑪峰、羅布泊沙漠、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等為代表。
④ 生態旅遊策劃包含哪幾點
生態旅遊是現在人們所追求的另外一種旅遊形式,因此現在有關生態旅遊策劃也是層出不窮的,其實在生態旅遊策劃的時候這幾點是應該包含在內的。
1.環保
環保對於生態旅遊的發展和建設來講是至關重要的,同時也是生態旅遊策劃的時候要點考慮的一點,因為環保做好才是保障生態旅遊可以持續發展下去的一大關鍵。艾肯弘揚認為環保不僅可以對於生態景區來講是有利的,同時對於遊客來講環保可以讓他們體驗到更好的環境、感受到更好的心情。
2.養生
其實人們追求生態旅遊重要的原因是養生、而一般的生態概念是根本吸引不了遊客的興趣的,所以對一個景區的生態進行深度的開發,因此就有不同類型的生態旅遊項目應運而生。
3.美食
旅遊除了看不一樣的風景、領略不同的人情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享受不同地方的美食。美食也是生態旅遊策劃當中的突破點,各個旅行社可以根據遊客的需要將美食設計到生態旅遊當中。
4.動植物
種植物對於一個生態旅遊策劃來講是不可缺少的,而且生態旅遊提倡的是接近原生態化的旅遊,而原生態化的旅遊策劃當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動植物了,這樣參加者在欣賞到壯美的風景的同時還可以了解當地的人文歷史、地質、動植物的分布狀況。
⑤ 開展農家生態旅遊活動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第一,要有具備開發農家生態旅遊的資源基礎。農家生態旅遊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旅遊觀光農業,必須建立在具有可供旅遊觀光開發的農業資源基礎上,從而把農業資源轉化成旅遊觀光資源,擴大農業資源的功能。
第二,要突破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對傳統農業進行加工和包裝,把農業生產、科技應用、藝術加工和旅客參與農事活動融為一體,成為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經營形態,突破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第三,要以生態旅遊為導向。農家生態旅遊是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基礎上,拓寬了生態旅遊觀光功能,巧妙利用城鄉各種差異來規劃、設計、組合而引起旅遊者消費慾望,使旅遊者親身感受和參與現代農業技術與生態農業等大自然情趣,把現代農業及自然資源景觀與旅遊資源融為一體,最終達到生產、生活、生態的有機結合,既發展了農業,又保護了環境。
第四,農家生態旅遊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伴隨著近年來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趨勢,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人們關注的新興課題,而旅遊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在此種情況下,經營者迎合當今社會人們追求「個性化」、「生態化」,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需求心理,把兩個領域有機結合起來而成為一個新的產業,是農業和旅遊業的進一步延伸,也是農業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
⑥ 生態旅遊資源的主要地域
在世界復上,並不是每個地方都具備制開展生態旅遊的條件。野生動物資源使非洲成為世界生態旅遊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尤其是南部非洲的肯亞、坦尚尼亞、南非、波札那、迦納等國已成為當今國際生態旅遊的熱點地區。在處亞馬孫河流域的哥斯大黎加、宏都拉斯、阿根廷、巴西、秘魯、智利、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也是生態旅遊較發達的地區。在亞洲,印度、尼泊爾和印度尼西亞以及馬來西亞是最早開展生態旅遊活動的地區。此外英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生態旅遊也有所發展。這些地區和國家開展的主要生態旅遊活動有野生動物參觀、原始部落之旅、生態觀察、河流巡航、森林徒步、賞鳥、動物生態教育以及土著居民參觀等。
⑦ 還有哪些適合生態旅遊的休閑娛樂活動
如果地面太滑的話就做一些比如打撲克的,如果樹木多就做做捉迷藏之類的。¥-¥
⑧ 生態旅遊方面的問題
你遇見復達人了!我來告訴你吧制!你的懸賞分時0還說高分懸賞,騙人是不對的!你應該是學生,你們學校有圖書館嗎?去圖書館借一本書,書名是《生態旅遊》David weaver著 南開大學出版社。你的第一個問題在本書的第一章第六節,書本第32頁;第二個問題是在本書的第二章第四節,書本的第63頁,也就是生態旅遊市場細分那裡去找你的答案。第一個問題書上回答的很清楚,我就不說了,第二個問題我簡單的說一下,不管是什麼行業,產品設計目的都是為了營銷和盈利,那麼我們回答的時候可以這樣說,第一,市場細分,第二,吸引顧客,第三,降低成本。這三點必須要有,最後應為是生態的,所以你還可以提到環境保護之類的意義!去借我介紹給你的書,有時候還是要自己去找答案的,不要太依賴網路了,看看書會有進步的,如果你實在借不到書,我再給你發郵件!你聯系我!給我一個好評就行!
⑨ 生態旅遊的類型有哪些
我們根據目前國內外學者對生態旅遊類型的研究,以生態旅遊資源類型為主要依據,將生態旅遊景區分為13個基本類型。
(l)森林遊憩生態旅遊景區
森林遊憩生態旅遊景區包括天然或人工森林生態環境。森林生態環境的旅遊價值主要體現在:①森林中富含的負離子氧能使人消除疲勞,提高人體免疫能力;②一些植物分泌的植物精氣能夠殺菌和治療人體某些疾病;③森林美景能夠給予人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④森林中千姿百態的景物能夠激活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⑤森林中所蘊含的大自然的奧秘能夠激發人們更深層次地認識生命的價值。各級各類森林公園和植物園集動植物和森林景觀於一體,人們在這里享受綠色環境,品嘗綠色食品,體驗人與大自然的和諧,別有一番情趣,是理想的森林遊憩場所。
我國是世界上森林樹種,特別是珍貴稀有樹種最多的國家之一。據統計 我國有種子植物2萬分種 其中森林樹種有8000餘種,包括許多珍貴稀有樹種,如水杉、銀杏、禿杉、鐵杉、油杉、紅豆杉、望天樹、連香樹、水青樹、珙桐等。到2005年底全國已建立各級森林公園1928處,經營面積1. 513 x 107hrri2,全國森林公園共擁有旅遊道路60 382km,旅遊車船16 462台(艘),接待床位363 150張; 「十五」期間,森林公園累計為社會提供就業機會160餘萬個,帶動社會綜合旅遊收入超過3000億元。另據報道,我國第一個國家植物園秦嶺國家植物園於2007年5月30日開工建設,植物園集科學研究、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普及和生態旅遊於一體,總面積達458km2。可見,森林遊憩類生態旅遊景區類型在我國生態旅遊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2)草原風情生態旅遊景區
草原是指在半乾旱條件下,以旱生或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主的生態系統。草原在開展生態旅遊方面的價值主要體現在:①草原上的藍天、白雲和一望無際的綠色自然風光,體現了草原獨有的生態美價值,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便是其集中體現;②草原上獨特的氣候以及高質量的空氣,是夏季避暑療養的勝地;③與草原自然風光相協調的民族風情,體現了其獨一無二的文化特徵,對旅遊者也具有強烈吸引力。
我國草原的主要類型為溫帶草原,集中分布在東北地區西部、內蒙古、黃土高原北部以及海拔較高地區的高山草甸。各類草地總面積約4x108 hrr12,草地植被主要有4大類型,共56種生態系統,可開發出草原自然風光觀光、草原民族風情體驗、草原日光浴、野餐露營、滑草、騎馬長途旅行等多種生態旅遊產品。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詩篇描繪了一幅優美的草原風情圖。當你離開緊張而喧囂的生活環境,來到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面對藍天、白雲、綠草和在陽光下悠閑吃草的成群牛羊,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心情一定會得到極大的放鬆。
(3)濕地觀鳥生態旅遊景區
濕地是一種多功能、獨特的生態系統。根據《國際濕地公約》定義:「濕地指不論其為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性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靜止或流動,淡水、半鹹水或鹹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域」。濕地之所以成為生態旅遊的主要目的地之一,除了其一般擁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外,還因為它為眾多的生物種群提供了優良的生存環境,從而擁有豐富的生物物種,堪稱世界生物多樣性的儲存庫,成為鳥類特別是侯鳥的繁育和越冬的天堂,其中不乏珍稀瀕危鳥類如天鵝、朱鸚等。濕地的生態旅遊功能主要體現在能給遊人提供的新、奇、特、曠、野等旅遊體驗。
我國常見的濕地有沼澤地、泥炭地、淺水湖泊、河灘、海岸灘塗等。截至2006年,已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470多個,已有45 %的自然濕地得到有效保護,並有30塊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濕地鳥類佔全國鳥類總數的26%,種類異常豐富,「觀鳥活動」自然成為眾多濕地的最熱門的專項旅遊活動。目前,我國有代表性的濕地觀鳥生態旅遊地有青海湖高原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鳥類自然保護區、黑龍江扎龍丹頂鶴等珍禽及濕地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江西鄱陽湖和濕地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江蘇鹽城珍禽自然保護區等。濕地生態旅遊是我國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生態旅遊類型。
(4)沙漠探險生態旅遊景區
沙漠是在乾旱、極端乾旱的地區降水量不足200mm,蒸發量超過2 000mm的條件下,地表裸露,植物生長極為貧乏之地。一般人認為「生態」便意味著生機盎然、鬱郁蔥蔥,作為不毛之地的沙漠不可能成為生態旅遊之地。但是,沙漠生態系統憑借其蒼涼荒蕪的原始自然景色、神奇的沙漠海市蜃樓、壯觀的風蝕地貌及沙漠探險中所蘊含的冒險精神,強烈地吸引著眾多的探險旅遊者。此外,沙漠生態系統中,生命在逆境中所表現出來的驚人的環境適應能力,蘊含著深刻的生命哲理,即豐富的生態美內涵。再者,與沙漠自然景觀和諧相伴而生的人文景觀,如我國敦煌鳴沙山、月牙泉與世界文物寶庫莫高窟,羅布泊沙漠與樓蘭古城等,與自然景觀相得益彰,為沙漠旅遊增色不少。沙漠中可以開展的生態旅遊活動有沙漠探險、科考、游覽、觀光、滑沙等。值得注意的是,沙漠的自然生態環境十分脆弱,應堅持「保護為主,開發為輔,以利用促保護」的方針,防止沙漠化的擴大。
我國的沙漠面積約有1.0 x 107km:,主要分布在新疆、內蒙古、青海、甘肅、寧夏等地,著名的有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毛烏素沙漠等,其中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最大的沙漠。在我國自古以來,大漠戈壁,就是人跡罕至、充滿神奇的地方。沙漠探險旅遊,可以觀賞連綿起伏的沙丘,大片的天然胡楊林和沙漠綠洲風光;沙漠中古城池的遺址令人有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感;沙漠探險可以鍛煉人的體魄,磨練意志,長期生活在熙熙攘攘大都市的人,很少能體會到.我國西北無邊無垠的沙漠給人的感受。黃黃的沙丘和沙梁,充滿著神秘的寂靜和荒涼,生長著特有的野生植物和動物。對一般人來說,這里是生命的禁區,但對於熱愛自然和生命的人來說,這里是生態系統的另一種色調。沙漠也是生態旅遊景區的一種重要類型。
(5)農業體驗生態旅遊景區
農業體驗生態旅遊主要包括鄉村生態旅遊和生態農業旅遊。前者是指以古樸、原始、自然的鄉野自然風光及與其和諧相伴而生的獨特的農業文化景觀、農業生態環境、農業生產活動以及傳統的民族習俗為資源所開展的旅遊活動;後者是指以生態農業資源為基礎,以生態旅遊為主趑,利用城鄉差異來規劃、設計、組合農業資源而引起旅遊者特別是城市居民的消費慾望,滿足其吃、住、行、游、購、娛的需求,並體驗生態農業成果的一種旅遊形式。農業體驗生態旅遊主要是圍繞大、中城市開展的農業生態觀光、農事參與、體驗、農家休閑等活動,可以看作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建、和諧共生的生態旅遊景區類型。
中國具有悠久的農業文明史和廣闊的農村地域,創造了各地不同的農業種植方式和獨特的農業文化景觀。不同的種植方式、耕作制度、作物搭配均是一個地區民族文化、傳統習慣、地方風俗的具體體現,具有很高的觀光價值,特別是不同顏色的作物,按不同地貌單元配置,可在空間上形成一幅優美的圖畫。這種人工形成的景色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它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激發人們熱愛大自然的情趣。同時,我國在現代化進程中涌現出不少現代化的生態農業,為農業生態旅遊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可以預見,農業體驗型生態旅遊將成為我國生態旅遊的一種主要類型,農業體驗型生態旅遊景區類型也將成為我國為數最多的生態旅遊景區類型。
我國政府為保護生態平衡,建立了各種自然保護區,其目的很明確,即保持基本的生態過程和生命維持系統,保存物種和遺傳的多樣性,保證物種和生態系統的永久利用。截至2006年全國共建立自然保護區2349個,總面積1. 5 x 106km:,約占陸地國土面積的15 %,形成了布局較為合理、類型較為齊全的自然保護區體系。據統計,我國80%以上的自然保護區開展了生態旅遊活動,旅遊收入已成為某些自然保護區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生態旅遊開發較好的自然保護區有長白山、武夷山、神農架、卧龍、阿爾金山等數十處。它們走出了一條以旅遊為突破口,實施開發性保護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9)地貌奇景考察生態旅遊景區
由於外力作用的不同,世界各地發育的地貌類型各種各樣。有銀埂玉盤似的流水地貌;有山清水秀洞奇的岩溶地貌;有宛如古城堡的風蝕地貌;有礁石累累的海岸地貌;更有色彩斑讕、獨具一格的丹霞地貌……對這些不同地貌類型加以開發利用,可以成為理想的地貌奇景考察生態旅遊景區。
我國地貌類型多樣,可以開發地貌奇景考察的生態旅遊勝地眾多。例如,洞峽地貌奇觀有貴州織金縣的織金洞、重慶奉節縣的天坑地縫風景區、湘西的龍山火岩洞群風景區、雅魯藏布江峽谷等;石林、土林和沙林的地貌奇觀有雲南的路南石林、四川興文縣的興文石林、甘肅省天水的砂礫石林、雲南陸良縣的陸良彩色沙林等;火山群地貌奇觀有黑龍江德都境內的五大連池火山群;雅丹地貌有甘肅省安西縣的布隆基雅丹地貌等。這些不同的地貌類型有些已建成了著名的生態旅遊景區,如雲南的路南石林,還有些待條件成熟便可以開發建設。
(IO)冰川探險生態旅遊景區
冰川探險是極具刺激、驚險的生態旅遊項目。雖然相對而言,其旅遊者人數不是太多,但對許多年青人而言是很具吸引力的旅遊項目。冰川探險生態旅遊的形式可以是滑冰、冰雕、攀登冰山等。隨著生態旅遊的不斷發展和生態旅遊者的不斷成熟,冰川探險生態旅遊將受到越來越多的生態旅遊者的歡迎。
我國的冰川生態旅遊資源數量之多,景觀之美,舉世無雙。我國西部有不少海拔4000m以上的山區,高峰聳立,雪山連綿,北起新疆阿爾泰山的友誼峰,南抵雲南的玉龍雪山,東至四川松潘東北的雪寶頂,縱橫2500km,面積達48 651km2,佔全球山嶽冰川總面積的26%,占亞洲冰川總面積的50%。中國冰川旅遊資源分為現代冰川和古冰川兩大類。我國最美的六大冰川是西藏的絨布冰川和米堆冰川、四川的海螺溝冰川、新疆的托木爾冰川和特拉木坎力冰川、甘肅的透明夢柯冰川。
(11)江河漂流生態旅遊景區
「小小竹排江中流,巍巍青山兩岸走」。沿山谷間河流溪水進行漂流,是頗受歡迎的一種生態旅遊項目。漂流旅遊,使遊人從被動參與到主動參與,從靜態觀賞到動態觀賞,在運動中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綺麗,在驚險中觸摸大自然的脈搏。這項集生態旅遊與體育運動於一身的項目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不過,現在漂流所採用的工具除了竹筏以外,還有橡膠皮筏、木製扁舟和其他工具,應因地制宜。
目前我國比較成熟的江河漂流生態旅遊景區有湖南猛洞河漂流、廣西資源資江漂流、湖北神農溪漂流、福建武夷山九曲溪漂流、重慶芙蓉江漂流、河北張家口漂流、廣東九瀧十八灘漂流、寧夏黃河沙坡頭漂流、廣西柳州融水貝江漂流、貴州荔波水春河漂流、甘肅蘭州黃河段漂流等。
(12)滑雪(冰)生態旅遊景區
滑雪(冰)也是一種將旅遊與體育結合的、深受人們歡迎的生態旅遊項目。滑雪(冰)速度快、運動量大,能增強肺活量,並能讓腿部肌肉得到充分地有氧鍛煉,強身健體;滑行中眼、於、腿、腳的密切配合能使人的反應速度、協調性、柔韌性、靈活性得到全面的鍛煉;而且滑雪(冰)是一種對平衡性要求極高的運動,還能提高人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作為一項戶外運動,滑雪(冰)運動最大的魅力在於人們能夠從運動中體驗到回歸自然的感覺;此外,長距離的滑行能讓人體驗超越自我的成功感,你會此而更加信心百倍地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在我國滑雪(冰)近幾年才興起,但是發展速度很快,從北方到南方開辟了不少天然和人工滑雪(冰)旅遊場地。就天然滑雪(冰)場而舀,很多在我國的東北,因為東北三省積雪厚、雪期長、雪質好,是進行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的好地方,如吉林的長白山、凈月潭、松花湖、北大潮,黑龍江的亞布力、玉泉,遼寧的輝山,河北的木蘭圍場等,其中最著名的是長白山高原冰雪基地。在南方有雲南的玉龍雪山、重慶的仙女山、四川的瓦屋山、西嶺雪山等。我國的滑雪(冰)場已經遍布全國近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滑雪(冰)場總數量達到180餘家,全國的滑雪(冰)愛好者也從1996年的不足1萬人,發展到如今的近500萬人。
(13)新興的生態旅遊景區類型
隨著生態旅遊的不斷發展,會不斷出現新的生態旅遊景區類型。例如,近幾年國內外新興的一種環境保護游便是一例。這種類似志願者行動的生態旅遊,把需要進行環保的地段作為「生態旅遊景區」。如「清潔珠峰行動」將海拔8844. 43m的珠穆朗瑪峰山腳下人類丟棄垃圾」;而「跨世紀黃河植樹行動」將黃河河岸植樹地點作為「生態旅遊景區」。上述地段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生態旅遊景區,只是生態旅遊行動的地域對象,但因體現了生態旅遊環境保護的主旨,也可以算作是一種廣義的生態旅遊景區類型。
⑩ 森林旅遊目的地可開展的旅遊活動類型
項目:野外探險、採集標本、葯材、求生訓練、森林度假等。1.度假村、2.露營地、3.私人度假村。
在美國舉行的第五屆世界林業會議,是森林旅遊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里程碑,從那以後各國積極進行自然保護區及國家森林公園的規劃,這不僅為本國國民提供了健身益智的活動場所,同時也招徠了外國的觀光遊客,成為一項無煙工業。我國張家界森林公園的建立,標志著中國森林旅遊業作為一項產業開始形成。
國內森林度假開發的五大誤區
中國的森林度假資源豐富,但相關產品的開發尚處在極為粗放和初級的階段,主要存在幾個誤區:
1.很多景區在森林度假旅遊市場需求不穩定的情況下,盲目借鑒國外開發模式,運作旅遊地產項目,且大范圍、高密度的進行建設,將原有的自然生態資源強行改造成為人造景觀。這些項目具備盈利性,但也是對資源開發的極大浪費;
2.森林度假產品的獨立開發性不足,常常在現有觀光產品的基礎上進行捆綁,在景觀環境不能及時提升,私密性無法保證的情況下,難以打造精品度假項目,增加市場淘汰風險;
3.森林度假項目的開發運營模式不完整,多數項目運營主體缺乏全程的整合運營理念,沒有從市場角度出發的客觀策劃為依據,規劃建設方案完全從快速收益的角度入手,管理運營理念不夠先進,難以形成長效的良性發展運營模式;
4.由於對度假產品的本質不能很好透視,常常過分依賴觀光產品和文化產品,而忽視度假產品中,休閑要素和環境要素的建設;
5.森林度假產品的核心賣點可以歸結為前文提到的"3F",特別是"Fun(游樂性)"和"Free(自由度)"的打造,不能僅僅依靠硬體的堆積,更是軟體體系的建設,包括個性化服務、森林遊憩方式的設計、游線組織、戶外活動空間的營造、景觀生態環境的提升、節點化服務以及安保系統等多個環節。
森林度假旅遊在中國的開發還沒有形成有效的模式和可以借鑒的成熟品牌,一方面市場購買尚不能提供足夠的支撐力,整體度假休閑環境不夠成熟,另一方面也說明森林旅遊規劃不能按照目前常規"快速盈利,產品堆積"的模式來操作。
以上信息採集自:http://www.566t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