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周邊游
1. 我在陝西省榆林府谷縣,想出去自駕游,介紹幾個不錯的地方,不超過1500公里的城市都可以,謝謝~
達乘神朔線 再轉包神鐵路 直接到了內蒙古大草原了 哈哈..
2. 府谷縣的風景名勝
位於麻鎮舊城麻鎮龍興寺,始建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是府谷保留最為完整的古廟建築群。廟內主體建築和清代壁畫保留完整。是榆林市十大佛教旅遊寺院之一。
龍興晚鍾,龍興指龍興寺。原寺殿後山腰鍾亭內懸掛大鍾一口,為建寺時所鑄。此鍾是用合金材料鑄成,高2.05米,重約4噸。鍾的頂部鑄有一對似龍非龍的奇獸,傳為龍生九子之一,稱蒲牢。明清時,每當紅日西墜或旭日東升,「鳳嶺鳴鍾」,其聲響徹雲霄,龍興寺眾僧隨著鍾聲開始早晚佛課。特別是在夜晚,鍾聲格外幽清,遠傳數十里,俗有「改朝換代江河變,唯獨鍾聲繞鳳陽」之說。因此古人把「龍興晚鍾」,稱為鳳陽八景之三。建國後,鍾亭毀於「文化大革命」,而鍾倖存。後來鍾被移上鼓樓,作為報警之用。1982年,縣文物管理所收回龍興寺內陳列。 高寒嶺地處府谷縣城西南,距縣城45公里、田家寨鎮政府西北3.5公里處,海拔為1426米,山勢傲然特立,百里外可見,是府谷境內海拔最高的名山,也是石馬川河的發源地。據清代《府谷縣志》記載,高寒嶺松柏森然,冬夏常青,地勢雄壯,峰壑遙對。登上此嶺,萬念俱消,百憂皆忘,一人言笑,群谷有聲,當其上午山頂生雲,每至晚間半嶺騰煙。高寒嶺因以得名。
高寒嶺本是一片原始森林。山嶺間保留的600餘年以上樹齡的古木就有幾十株;那5000餘畝數萬株筆直的杜松,則是國內重點保護的稀有樹種。山巔舊有五龍廟和戲樓。相傳元末有一老僧埋寶物於該嶺,插松枝為記,未幾,寶物不見,滿山卻長出茂密的松林,壯麗非常。每年夏季,山上演戲三天,遊人如織,風景殊佳。直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山上到處是古柏巨松,神府並大縣後,政府組織砍伐,將巨木運往神木蓋了大禮堂等建築,原始森林遂遭到毀壞。
高寒嶺除有美妙的傳說外,據《府谷縣志》記載,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二月初六,康熙帝第三次御駕親征噶爾丹,率軍前往寧夏途中,二月二十九日從劉家古渡過黃河駐蹕府州城,三月三日駕至孤山堡、三月四日經鎮羌堡至高寒嶺住一宿(康熙駐蹕邊家水口今田家寨鎮高寒嶺原水口遺址),並在高寒嶺賦詩一首《曉寒念將士》:「長河凍結朔風攢,帶甲橫戈未即安。每見霜華侵曉月,最憐將士不勝寒」。 詩中流露出對戍邊和帶甲出征將士在霜華侵月、朔風凜冽中安全和溫飽的擔憂。閏三月底康熙平定了噶爾丹。
由於歷史原因和自然災害,導致高寒嶺杜松林地和原有古跡遭受破壞,現有杜松林主要在溝壑之處,面積達5000餘畝,15萬余株,千年古樹十餘株,可山上正地樹木稀少。從2013年開始,府谷縣委、縣政府決策,全面恢復高寒嶺植被,啟動了高寒嶺萬畝杜松原始森林保護區暨生態恢復示範區項目、歷史文化挖掘暨生態旅遊項目,依靠市、縣支持,積極組織人力物力,實施了以樟子松、油松為主的生態林、景觀林5000畝;正在對古文化廣場、古建築進行修復;新建仿古森林消防站和管理室;新修10公里防火通道。同時,成立高寒嶺陶瓷藝工作室,利用高寒嶺特有的青陶泥,純手工打造,發展和傳承高寒嶺陶瓷藝,保持原生態文化內涵,體現具有府谷特色的剪紙、刺綉、農耕等傳統藝術文化,傳承和發揚非物質文化遺產。努力將高寒嶺打造成集歷史文化、旅遊開發、生態效益於一體的生態人文景觀。
高寒嶺地處神府接壤之間的田家寨鎮,縣委、縣政府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決心和毅力,將高寒嶺打造成森林茂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鳥語花香、雅俗共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文景觀。 神龍山位於府谷縣城鹽溝村附近,建成於2012年(至今不斷修繕),近年相繼建成滑雪場和水上樂園等娛樂設施。
3. 從府谷自駕游去雁門關~寧武萬年冰洞~再去五台山總共多少公里
根據路線遠近,建議調整為府谷縣——寧武萬年冰洞——雁門關——五台山。全程版400公里,比走高速近。權
府谷縣——萬年冰洞:走林濤大道、010鄉道、338國道、太冰線,共126公里。
萬年冰洞——雁門關:走太冰線、外環路、338國道、241國道、南環路、朔南線,約99.4公里。
雁門關——五台山:走208國道、108國道、239國道、327國道、205省道,約174.6公里。
4. 府谷縣周邊的好去處
沒什麼很好玩的地方的額
5. 我現在在陝西省榆林市府谷縣 過倆天要去北京遊玩 求詳細的路線 以及好玩點的景點 需要有什麼注意的
青年旅社
6. 府谷縣適合旅遊的季節
府谷縣屬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冷暖干溫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雨熱同期;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年差與日差氣溫變化較大;降水年際變化大;自然災害是旱、澇、霜、雹。年平均氣溫9.1℃;最熱的7月,月平均氣溫23.9℃;最冷的1月,月平均氣溫零下8.4℃;氣溫年較差32.3℃。全年縣太陽輻射總量為144.94千卡/平方厘米;可供作物利用的光能約占總輻射量的一半。全縣多年平均日照為2894.9小時;日照率65%;農業活動主要季節的4至10月每月日照數都在230小時以上。初霜為10月5日;終霜為4月27日;無霜期177天。年平均降水量453.5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至9月,占年降水量的67%。
特產
府谷的魅力,不僅在於別具一格的經濟特色、濃郁的地方風情和悠久的文化藝術,還因為她有分布全縣飄溢芳香的名貴土特產品。
海紅果府谷的傳統果樹,屬全國稀有樹種,是陝晉蒙接壤地帶所獨有的特產,栽培歷史悠久。海紅子屬落葉小喬木,樹冠呈圓形,冠高4-5米。冠徑一般可達7米,像一把非常大的綠色旱傘。它是一種耐旱、耐寒、適應性強、管理簡單的高產果樹,易栽培,壽命長,適宜在府谷生長。主要分布在哈鎮、趙五家灣、清水、黃甫、麻鎮、古城、廟溝門等鄉鎮,現在全縣均有栽培,約有海紅樹百萬株,年產鮮果2000噸以上。海紅果色澤鮮艷、酸甜可口、營養豐富,含鈣量為水果之冠,每公斤含鈣2780毫克,素有「鈣王」之稱。它具有健脾胃、增食慾、助消化之功效。用海紅果製成的果脯、果丹皮、海紅干、罐頭、糖葫蘆等獨具特色、別有風味,深受消費者歡迎。目前已遠銷北京、上海、浙江、廣州、貴陽、西安等十多個省市。以海紅果為原料加工配製成的鈣王飲料「海紅樂」、「鈣力達」,果味濃郁、清涼爽口、甘美醇厚,為四季佳飲,產品俏銷周邊省市。
黃米 黃米又稱黍、糜子、夏小米,有糯質和非糯質之別,糯質黍多作以醇酒,非糯質黍,稱為穄,以食用為主。糜子脫殼之後稱為黃米,黃米又分粳黃米、糯黃米,有的地方稱為大黃米。糜子是我國僅次於水稻的傳統制米作物,食用方法於大米相同,不僅色、香、味俱佳,而且營養豐富。
紅棗為本縣傳統經濟林木,有上千年的栽培歷史,以黃河沿岸的府谷鎮、磧塄、武家莊、王家墩等鄉鎮最為集中,各鄉鎮均有栽培,目前已形成規模巨大的紅棗林帶。尤其是磧塄的紅棗最為鮮美,色澤紅潤、個大、核小、肉厚、干鮮食均可,含糖量高,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營養豐富,具有養血安神、益脾和胃之功效。在國內外市場享有一定聲譽,是饋贈親朋好友的佳品。近年來,紅棗產地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將紅棗加工成干棗、蜜棗、酒棗、糖棗、棗醬、棗罐頭、無核棗等深加工產品,深受人們的喜愛。
山杏府谷傳統樹種。府穀日照充足,氣候乾燥,適宜山杏生長,無論是山地、丘陵、溝壑或河谷、宅旁、地畔均可栽植,主要分布在古城、哈鎮、廟溝門、三道溝、老高川、大昌汗等鄉鎮。杏仁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可潤肺、養顏、生津,出油率高達46%,具有很高的食用葯用價值,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較高聲譽,近年來人們在苗木上下大功夫,山杏中又分櫱出了仁用杏和食用杏,杏大似桔桃,肉厚核小,備受人們青睞,目前在該縣開始推廣。
名貴雜豆全縣種植雜豆十多種,其中綠豆、黃豆、黑豆、紅小豆、扁豆、豌豆、豇豆等品種,經濟價值高,除直接煮飯食用外,還可加工成營養豐富、色味俱全的各種食品。府谷的雜豆除聞名北方地區外,還深受日本、東南亞及港澳地區客商的歡迎。尤其是綠豆,色澤鮮、品質好,是主要的出口產品,麻鎮大明綠豆質量上乘,成了府谷的拳頭農產品。
山羊絨、羊毛、羊皮府谷是陝西省重要畜牧業基地,羊子的主要產區。2003年,全縣羊子存欄14.6萬只,出欄7萬只,山羊絨產量23.4噸,羊毛產量200噸,羊皮7萬張。近年來封山禁牧,推廣圈養技術,進一步推動了人們的養殖的積極性,廣大農民群眾真正發了「羊」財。
地毯府谷縣地毯加工業歷史悠久,在全國地毯行業中早有名氣,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近年來,地毯加工廠家不斷增加,產品不斷創新,質量不斷提高。年產地毯800-1700平方米。府谷地毯設計新穎、工藝精美、質地堅韌、彈性剛健、染色牢固、手感柔軟、消聲防潮、經濟耐用、規格品種齊全,多年來暢銷全國,並出口美國、英國、法國、瑞典、日本 、加拿大等十多個國家,曾獲口岸免檢產品和陝西省優質產品證書。地毯有二藍、三藍、五彩等,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的「鹿鶴同春」、「錦雞牡丹」、「金磚滿地」等地毯,色調素雅,圖案清晰,很受消費者喜愛。
花生 牆頭鄉位於黃河岸邊有大量的土地用於種植,採用大水漫灌的形式,顆粒飽滿,銷往晉陝蒙三省,花生利於大腦發育。年年種植面積廣、產量多。
西瓜、白菜西瓜品種多、個大、汁多、皮薄、甘甜。西瓜成熟後改種白菜,每年為適應市場需求而改變品種,銷售面積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