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鄉旅遊 » 鄉村旅遊與提質增效

鄉村旅遊與提質增效

發布時間: 2021-02-27 06:07:15

❶ 未來5年最容易發財致富的領域有哪些

1、現代農業

【1】推進農業與旅遊休閑、教育文化、健康養生等深度融合,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等新業態。
【2】積極開展境外農業合作開發,建立規模化海外生產加工儲運基地,培育有國際競爭力的農業跨國公司。
【3】扶持發展種植大戶和家庭農場,引導和促進農民合作社規范發展,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4】建設500個全程機械化示範縣,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0%左右。
【5】鼓勵和支持工商資本投資現代農業,促進農商聯盟等新型經營模式發展。
【6】發展現代種業,培育壯大育繁推一體化的種業龍頭企業。
【7】加快發展涉農電子商務。加快發展都市現代農業。
2、網路經濟

【8】推動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線上線下結合等新興業態快速發展。
【9】開放民間資本進入基礎電信領域競爭性業務,形成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業務服務相互競爭的市場格局。
【10】支持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杭州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
【11】建設高速大容量光通信傳輸系統,實施寬頻鄉村和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基礎網路完善工程。
3、大數據
【12】建設統一開放平台,逐步實現公共數據集開放,鼓勵企業和公眾發掘利用。
【13】推進貴州等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
【14】提升健康信息服務和大數據應用能力,發展遠程醫療和智慧醫療。
4、智能製造
【15】大力發展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手術機器人和軍用機器人,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各領域商用。
【16】培育人工智慧、智能硬體、新型顯示、移動智能終端、第五代移動通信(5G)、先進感測器和可穿戴設備等成為新增長點。
【17】加快構建車聯網、船聯網,推動駕駛自動化、設施數字化和運行智慧化。
5、高端裝備

【18】推進干支線飛機、直升機、通用飛機和無人機產業化。
【19】開發先進機載設備及系統。
【20】開發適應各種耕作條件的先進農機產品,重點發展大馬力拖拉機及復式作業機具、大型高效穀物聯合收獲機、精密播種機等糧食作物裝備。
6、新興產業

【21】大力發展形狀記憶合金、自修復材料等智能材料,石墨烯、超材料等納米功能材料,磷化銦、碳化硅等下一代半導體材料。
【22】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鼓勵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車使用新能源汽車。建設標准統一、兼容互通的充電基礎設施服務網路。
7、環保產業
【23】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城市餐廚廢棄物、建築垃圾和廢舊紡織品等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系統。
【24】加快發展中東部及南方地區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發電。
【25】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實施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對燃煤機組全面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
【26】推進重點城市「煤改氣」工程,新增用氣450億立方米,替代燃煤鍋爐18.9萬蒸噸。
【27】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淘汰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完成35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脫硫脫硝除塵改造、鋼鐵行業燒結機脫硫改造、水泥行業脫銷改造。
【28】實施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地區氣化工程。
8、海洋經濟
【29】扶持海洋生物醫葯、海洋裝備製造等產業發展,加快發展海洋服務業。
【30】推動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
【31】發展海洋科學技術,重點在深水、綠色、安全的海洋高技術領域取得突破。
9、創意文化產業

【32】加快發展網路視聽、移動多媒體、數字出版、動漫遊戲等新興產業,推動出版發行、影視製作、工藝美術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33】大力發展創意文化產業,促進文化與科技、信息、旅遊、體育、金融等產業融合發展。
【34】制定實施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扶持傳統工藝項目,推動形成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知名品牌。
【35】支持實體書店發展。扶持中小微文化企業發展。
10、旅遊業
【36】深入實施旅遊業提質增效工程,支持發展生態旅遊、文化旅遊、休閑旅遊、山地旅遊等。
【37】加快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
11、健康服務業

【38】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推進非營利性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同等待遇。
【39】加快中葯標准化建設,提升中葯產業水平。
【40】加強殘疾人康復和托養設施建設,鼓勵社會力量提供服務。
【41】推動城市社區15分鍾健身圈建設。加強足球場地、健身活動中心等公共體育服務設施建設。
【42】加快殘疾人康復和托養設施建設,鼓勵社會力量提供服務。
12、醫療人才及器械
【43】開發應用具有中醫葯特色優勢的醫療器械。
【44】研製核醫學影像設備、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無創呼吸機等診療設備。
13、銀發產業

【45】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通過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增加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
【46】統籌規劃建設公益性養老服務設施,支持面向失能老年人的老年養護院、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設施建設。
【47】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台,推進養老智慧社區建設,推進長期照護體系嵌入社區。
14、現代金融

【48】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發展普惠金融和多業態中小微金融組織。
【49】大力發展融資租賃服務。
【50】加快發展保險再保險市場,探索建立保險資產交易機制。
【51】大力發展風險投資。
15、現代物流業
【52】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和綠色物流、冷鏈物流、城鄉配送。
【53】完善農村配送和綜合服務網路,鼓勵發展農村電商,實施特色農產品產區預冷工程和「快遞下鄉」工程。
【54】深化流通體制改革,促進流通信息化、標准化、集約化,推動傳統商業加速向現代流通轉型升級。
16、新型城市建設

【55】加快推進約1億人居住的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
【56】加強市政管網等地下基礎設施改造與建設。
【57】建設智慧城市。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大數據,建設一批新型示範性智慧城市。
【58】支持海綿城市發展。完善城市排水防澇與調蓄設施,支持海綿型建築與小區、道路與廣場、公園和綠地等建設。
17、特色縣域經濟
【59】促進農業產品精深加工、農村服務業及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積極探索承接產業轉移新模式。
【60】引導農村二三產業向縣城、重點鄉鎮及產業園區集中。
18、美麗鄉村建設

【61】改造建設百萬公里農村公路。
【62】繼續加強農村公路建設,加強縣鄉道提級改造、農村公路安全防護設施建設和危橋改造。
【63】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0%。
【64】實施加快中西部教育發展行動計劃,逐步實現未達標城鄉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的師資標准化配置和校舍、場地標准化。
19、道路交通建設
【65】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約3000公里。
【66】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到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
【67】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約3萬公里。
【68】新增民用運輸機場50個以上。
20、公用事業
【69】面向社會資本擴大市場准入,加快開放電力、民航、鐵路、石油、天然氣、郵政、市政公用等行業的競爭性業務。
【70】進一步放寬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領域的市場准入限制。

❷ 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意見建議

一、樹立科學旅遊觀
(一)創新發展理念。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要求,堅持深化改革、依法興旅,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推動形成政府依法監管、企業守法經營、遊客文明旅遊的發展格局;堅持融合發展,推動旅遊業發展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結合,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堅持以人為本,積極營造良好的旅遊環境,讓廣大遊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開心,在旅遊過程中發現美、享受美、傳播美。
(二)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線,推動旅遊產品向觀光、休閑、度假並重轉變,滿足多樣化、多層次的旅遊消費需求;推動旅遊開發向集約型轉變,更加註重資源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更加註重文化傳承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推動旅遊服務向優質服務轉變,實現標准化和個性化服務的有機統一。到2020年,境內旅遊總消費額達到5.5萬億元,城鄉居民年人均出遊4.5次,旅遊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
二、增強旅遊發展動力
(三)深化旅遊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簡政放權,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加快推進旅遊領域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切實發揮各類旅遊行業協會作用,鼓勵中介組織發展。建立公開透明的市場准入標准和運行規則,打破行業、地區壁壘,推動旅遊市場向社會資本全面開放。各地要破除對旅行社跨省設分社、設門市的政策限制,鼓勵品牌信譽度高的旅行社和旅遊車船公司跨地區連鎖經營。積極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扶持特色旅遊企業,鼓勵發展專業旅遊經營機構,推動優勢旅遊企業實施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並重組,打造跨界融合的產業集團和產業聯盟,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民族品牌的旅遊企業做大做強。穩步推進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實現對國家自然和文化遺產地更有效的保護和利用。抓緊建立景區門票預約制度,對景區遊客進行最大承載量控制。統一國際國內旅遊服務標准。完善旅遊統計指標體系和調查方法,建立科學的旅遊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取消邊境旅遊項目審批,將旅行社經營邊境游資格審批和外商投資旅行社業務許可下放至省級旅遊部門。
(四)推動區域旅遊一體化。進一步深化對外合資合作,支持有條件的旅遊企業「走出去」,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完善國內國際區域旅遊合作機制,建立互聯互通的旅遊交通、信息和服務網路,加強區域性客源互送,構建務實高效、互惠互利的區域旅遊合作體。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在東盟—湄公河流域開發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中亞區域經濟合作、圖們江地區開發合作以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等區域次區域合作機制框架下,採取有利於邊境旅遊的出入境政策,推動中國同東南亞、南亞、中亞、東北亞、中東歐的區域旅遊合作。積極推動中非旅遊合作。加強旅遊雙邊合作,辦好與相關國家的旅遊年活動。
(五)大力拓展入境旅遊市場。完善國家旅遊宣傳推廣體系,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逐步實現國家旅遊宣傳促銷專業化、市場化。建立多語種的國家旅遊宣傳推廣網站,加強國家旅遊形象宣傳。研究促進外國人入境過境旅遊簽證便利化措施,推動符合規定條件的對外開放口岸開展外國人簽證業務,逐步優化完善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推動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城市數量適當、布局合理。統籌研究部分國家旅遊團入境免簽政策,優化郵輪出入境政策。為外國旅客提供簽證和入出境便利,不斷提高簽證簽發、邊防檢查等出入境服務水平。
三、拓展旅遊發展空間
(六)積極發展休閑度假旅遊。在城鄉規劃中要統籌考慮國民休閑度假需求。加強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合理優化布局,營造居民休閑度假空間。積極推動體育旅遊,加強競賽表演、健身休閑與旅遊活動的融合發展,支持和引導有條件的體育運動場所面向遊客開展體育旅遊服務。推進整形整容、內外科等優勢醫療資源面向國內外提供醫療旅遊服務。發揮中醫葯優勢,形成一批中醫葯健康旅遊服務產品。規范服務流程和服務標准,發展特色醫療、療養康復、美容保健等醫療旅遊。有條件的城市要加快建設慢行綠道。建立旅居全掛車營地和露營地建設標准,完善旅居全掛車上路通行的政策措施,推出具有市場吸引力的鐵路旅遊產品。積極發展森林旅遊、海洋旅遊。繼續支持郵輪遊艇、索道纜車、游樂設施等旅遊裝備製造國產化,積極發展郵輪遊艇旅遊、低空飛行旅遊。
(七)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依託當地區位條件、資源特色和市場需求,挖掘文化內涵,發揮生態優勢,突出鄉村特點,開發一批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遊產品。推動鄉村旅遊與新型城鎮化有機結合,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鎮,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旅遊小鎮,建設一批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加強規劃引導,提高組織化程度,規范鄉村旅遊開發建設,保持傳統鄉村風貌。加強鄉村旅遊精準扶貧,扎實推進鄉村旅遊富民工程,帶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統籌利用惠農資金加強衛生、環保、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鄉村旅遊服務體系。加強鄉村旅遊從業人員培訓,鼓勵旅遊專業畢業生、專業志願者、藝術和科技工作者駐村幫扶,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八)創新文化旅遊產品。鼓勵專業藝術院團與重點旅遊目的地合作,打造特色鮮明、藝術水準高的專場劇目。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規范整合會展活動,發揮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慶品牌效應,組織開展群眾參與性強的文化旅遊活動。杜絕低水平的人造景觀建設,規范發展主題公園。支持傳統戲劇的排練演出場所、傳統手工藝的傳習場所和傳統民俗活動場所建設。在文化旅遊產品開發中,反對低俗、庸俗、媚俗內容,抵制封建迷信,嚴厲打擊黃賭毒。
(九)積極開展研學旅行。按照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將研學旅行、夏令營、冬令營等作為青少年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的重要載體,納入中小學生日常德育、美育、體育教育范疇,增進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按照教育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建立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研學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研學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研學為主的研學旅行體系。加強對研學旅行的管理,規范中小學生集體出國旅行。支持各地依託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大型公共設施、知名院校、工礦企業、科研機構,建設一批研學旅行基地,逐步完善接待體系。鼓勵對研學旅行給予價格優惠。
(十)大力發展老年旅遊。結合養老服務業、健康服務業發展,積極開發多層次、多樣化的老年人休閑養生度假產品。規劃引導各類景區加強老年旅遊服務設施建設,嚴格執行無障礙環境建設標准,適當配備老年人、殘疾人出行輔助器具。鼓勵地方和企業針對老年旅遊推出經濟實惠的旅遊產品和優惠措施。抓緊制定老年旅遊服務規范,推動形成專業化的老年旅遊服務品牌。旅遊景區門票針對老年人的優惠措施要打破戶籍限制。
(十一)擴大旅遊購物消費。實施中國旅遊商品品牌建設工程,重視旅遊紀念品創意設計,提升文化內涵和附加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培育體現地方特色的旅遊商品品牌。傳承和弘揚老字型大小品牌,加大對老字型大小紀念品的開發力度。整治規范旅遊紀念品市場,大力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商業街區,鼓勵發展特色餐飲、主題酒店。鼓勵各地推出旅遊商品推薦名單。在具備條件的口岸可按照規定設立出境免稅店,優化商品品種,提高國內精品知名度。研究完善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將實施范圍擴大至全國符合條件的地區。在切實落實進出境遊客行李物品監管的前提下,研究新增進境口岸免稅店的可行性。鼓勵特色商品購物區建設,提供金融、物流等便利服務,發展購物旅遊。
四、優化旅遊發展環境
(十二)完善旅遊交通服務。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和機場建設要統籌考慮旅遊發展需要。完善加油站點和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旅遊服務功能,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建設。將通往旅遊區的標志納入道路交通標志范圍,完善指引、旅遊符號等標志設置。推進旅遊交通設施無障礙建設與改造。重點旅遊景區要健全交通集散體系。增開旅遊目的地與主要客源地之間的列車和旅遊專列,完善火車站、高速列車、旅遊專列的旅遊服務功能,鼓勵對旅遊團隊火車票價實行優惠政策。加強高鐵車站與城市、景區的交通銜接。支持重點旅遊城市開通和增加與主要客源地之間的航線,支持低成本航空和旅遊支線航空發展,鼓勵按規定開展國內旅遊包機業務。規劃引導沿江沿海公共旅遊碼頭建設,增開國際、國內郵輪航線。制定旅遊信息化標准,加快智慧景區、智慧旅遊企業建設,完善旅遊信息服務體系。
(十三)保障旅遊安全。加強旅遊道路特別是橋梁、隧道等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對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旅遊場所特種設備定期開展安全檢測。完善旅遊安全服務規范,旅遊從業人員上崗前要進行安全風險防範及應急救助技能培訓。旅行社、景區要對參與高風險旅遊項目的旅遊者進行風險提示,並開展安全培訓。景區要加強安全防護和消防設施建設。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建立健全旅遊景區突發事件、高峰期大客流應對處置機制和旅遊安全預警信息發布制度,將其納入當地統一的應急體系。重點景區要配備專業的醫療和救援隊伍,有條件的可納入國家應急救援基地統籌建設。
(十四)加強市場誠信建設。在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中,加快完善旅遊相關企業和從業人員誠信記錄。行業協會要完善行業自律規則和機制,引導會員企業誠信經營。建立嚴重違法企業「黑名單」制度,加大曝光力度,完善違法信息共享機制。加強旅遊市場綜合執法,依法嚴厲打擊「黑導游」和誘導、欺騙、強迫遊客消費等行為,依法嚴肅查處串通漲價、哄抬價格和價格欺詐的行為,積極營造誠實守信的消費環境,引導旅遊者文明消費。充分發揮旅遊者、社會公眾及新聞媒體的監督和引導作用,推進旅遊服務質量提升。推動景區景點進一步做好文明創建和文明旅遊宣傳引導工作,加大景區文明旅遊執法,杜絕亂刻亂畫、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等行為。
(十五)規范景區門票價格。利用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單位等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門票以及景區內另行收費的游覽場所、交通工具等項目價格要實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體現公益性,嚴格控制價格上漲。景區應嚴格按照規定,對未成年人、在校學生、老人、軍人、殘疾人等實行門票費用減免。所有景區都要在醒目位置公示門票價格、另行收費項目的價格及團體收費價格。要進一步加強價格監管,堅決制止各類變相漲價行為。
五、完善旅遊發展政策
(十六)切實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強化全社會依法休假理念,將帶薪年休假制度落實情況納入各地政府議事日程,作為勞動監察和職工權益保障的重要內容,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加快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鼓勵職工結合個人需要和工作實際分段靈活安排帶薪年休假。在教學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高等學校可結合實際調整寒、暑假時間,中小學可按有關規定安排放春假,為職工落實帶薪年休假創造條件。
(十七)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景區旅遊道路、步行道、停車場、廁所、供水供電、應急救援、遊客信息服務以及垃圾污水處理、安防消防等基礎設施建設,圍繞重點旅遊區和旅遊線路,進一步完善遊客咨詢、標志標牌等公共服務設施,集中力量開發建設一批新的自然生態環境良好、文化科普教育功能完善、在國內外具有較強吸引力的精品景區和特色旅遊目的地。編制全國生態旅遊發展規劃,加強對國家重點旅遊區域的指導,抓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旅遊資源整體開發,引導生態旅遊健康發展。各級政府要重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中央政府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重點景區、鄉村旅遊、紅色旅遊、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生態旅遊等旅遊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保護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
(十八)加大財政金融扶持。抓緊研究新形勢下中央財政支持旅遊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做好國家旅遊宣傳推廣、規劃編制、人才培養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國家支持服務業、中小企業、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節能減排等專項資金,要將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和項目納入支持范圍。政府引導,推動設立旅遊產業基金。支持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上市,通過企業債、公司債、中小企業私募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加強債券市場對旅遊企業的支持力度,發展旅遊項目資產證券化產品。加大對小型微型旅遊企業和鄉村旅遊的信貸支持。
(十九)優化土地利用政策。堅持節約集約用地,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安排旅遊用地的規模和布局,嚴格控制旅遊設施建設佔用耕地。改革完善旅遊用地管理制度,推動土地差別化管理與引導旅遊供給結構調整相結合。編制和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海洋功能區規劃時,要充分考慮相關旅遊項目、設施的空間布局和建設用地要求,規范用海及海岸線佔用。年度土地供應要適當增加旅遊業發展用地。進一步細化利用荒地、荒坡、荒灘、垃圾場、廢棄礦山、邊遠海島和石漠化土地開發旅遊項目的支持措施。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以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形式與其他單位、個人共同開辦旅遊企業,修建旅遊設施涉及改變土地用途的,依法辦理用地審批手續。
(二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人才強旅、科教興旅」戰略,編制全國旅遊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優化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強旅遊學科體系建設,優化專業設置,深化專業教學改革,大力發展旅遊職業教育。建立完善旅遊人才評價制度,培育職業經理人市場。推動導游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導游評價制度,落實導游薪酬和社會保險制度,逐步建立導游職級、服務質量與報酬相一致的激勵機制。加強與高等院校、企業合作,建立一批國家旅遊人才教育培訓基地,加強導游等旅遊從業人員培訓,不斷提高素質和能力。鼓勵專家學者和大學生等積極參加旅遊志願者活動。把符合條件的旅遊服務從業人員納入就業扶持范圍,落實好相關扶持政策。支持旅遊科研單位和旅遊規劃單位建設,加強旅遊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工作,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各地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意見,大膽探索,勇於創新,推動本地區旅遊業改革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各地要加強規劃引導,重視對旅遊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防止重復建設。各有關部門要抓緊制定相關政策措施的實施細則。要深入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落實配套法規。發展改革委、旅遊局要定期匯總各地區及有關部門對本意見的貫徹執行情況並開展督促檢查。各級旅遊行政管理及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加強協調配合,促進旅遊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附件:重點任務分工及進度安排表
國務院
2014年8月9日
(此件公開發布)

❸ 「十三五」規劃綱要發布 哪些看點與旅遊緊密相關

「十三五」規劃綱要發布 這14條與旅遊緊密相關

旅遊消費:引導海外消費迴流
第十章 拓展發展動力新空間
第一節 促進消費升級
適應消費加快升級,以消費環境改善釋放消費潛力,以供給改善和創新更好滿足、創造消費需求,不斷增強消費拉動經濟的基礎作用。
積極引導海外消費迴流。以重要旅遊目的地城市為依託,優化免稅店布局,培育發展國際消費中心。
鄉村旅遊: 推進農業與旅遊休閑深度融合
第十八章 增強農產品安全保障能力
第三節 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推進農業與旅遊休閑、教育文化、健康養生等深度融合,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等新業態。加快發展都市現代農業。
第三十六章 推動城鄉協調發展
加大傳統村落和民居、民族特色村鎮保護力度,傳承鄉村文明,建設田園牧歌、秀山麗水、和諧幸福的美麗宜居鄉村。
旅遊供給側: 擴大生態產品供給
第二十四章 加快推動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
第二節 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
大力發展旅遊業,深入實施旅遊業提質增效工程,加快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支持發展生態旅遊、文化旅遊、休閑旅遊、山地旅遊等。
第四十五章 加強生態保護修復
第三節 擴大生態產品供給
豐富生態產品,優化生態服務空間配置,提升生態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加大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等保護力度,加強林區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適度開發公眾休閑、旅遊觀光、生態康養服務和產品。加快城鄉綠道、郊野公園等城鄉生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森林城市,建設森林小鎮。打造生態體驗精品線路,拓展綠色宜人的生態空間。
旅遊交通: 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第二十九章 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第一節 構建內通外聯的運輸通道網路
構建橫貫東西、縱貫南北、內暢外通的綜合運輸大通道,加強進出疆、出入藏通道建設,構建西北、西南、東北對外交通走廊和海上絲綢之路走廊。打造高品質的快速網路,加快推進高速鐵路成網,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路,適度建設地方高速公路,增強樞紐機場和干支線機場功能。完善廣覆蓋的基礎網路,加快中西部鐵路建設,推進普通國省道提質改造和瓶頸路段建設,提升沿海和內河水運設施專業化水平,加強農村公路、通用機場建設。
第二節 建設現代高效的城際城市交通
在城鎮化地區大力發展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鼓勵利用既有鐵路開行城際列車,形成多層次軌道交通骨幹網路,高效銜接大中小城市和城鎮。實行公共交通優先,加快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快速公交等大容量公共交通,鼓勵綠色出行。促進網路預約等定製交通發展。強化中心城區與對外干線公路快速聯系,暢通城市內外交通。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
第三節 打造一體銜接的綜合交通樞紐
優化樞紐空間布局,建設北京、上海、廣州等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提升全國性、區域性和地區性綜合交通樞紐水平,加強中西部重要樞紐建設,推進沿邊重要口岸樞紐建設,提升樞紐內外輻射能力。完善樞紐綜合服務功能,優化中轉設施和集疏運網路,強化客運零距離換乘和貨運無縫化銜接,實現不同運輸方式協調高效,發揮綜合優勢,提升交通物流整體效率。
第四節 推動運輸服務低碳智能安全發展
推進出租汽車行業改革、鐵路市場化改革,加快推進空域管理體制改革。
文化旅遊:加強自然遺產保護
第三十四章 建設和諧宜居城市
第一節 加快新型城市建設
提高城市開放度和包容性,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延續歷史文脈,建設人文城市。
紅色旅遊: 支持革命老區開發
第四十章 扶持特殊類型地區發展
第一節 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
完善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支持政策,大力推動贛閩粵原中央蘇區、陝甘寧、大別山、左右江、川陝等重點貧困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積極支持沂蒙、湘鄂贛、太行、海陸豐等欠發達革命老區加快發展。加快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幅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加大生態建設和保護力度。著力培育特色農林業等對群眾增收帶動性強的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紅色旅遊,積極有序推進能源資源開發。加快推進革命老區勞動力轉移就業。
旅遊簽證:爭取同更多國家互免或簡化簽證手續
第五十章 健全對外開放新體制
第四節 強化對外開放服務保障
推動同更多國家簽署高標准雙邊投資協定、司法協助協定、稅收協定,爭取同更多國家互免或簡化簽證手續。構建高效有力的海外利益保護體系,維護我國公民和法人海外合法權益。
一帶一路:提高旅遊便利化
第五十一章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第三節 共創開放包容的人文交流新局面
辦好「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發揮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等作用。廣泛開展教育、科技、文化、體育、旅遊、環保、衛生及中醫葯等領域合作。構建官民並舉、多方參與的人文交流機制,互辦文化年、藝術節、電影節、博覽會等活動,鼓勵豐富多樣的民間文化交流,發揮媽祖文化等民間文化的積極作用。聯合開發特色旅遊產品,提高旅遊便利化。
港澳台旅遊:互補互利、共同發展
第五十四章 支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發展
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功能,推動融資、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積極發展會展商貿等產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
第五十五章 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進程
第二節 加強兩岸人文社會交流
擴大兩岸人員往來,完善台灣同胞待遇政策措施,為台灣居民在大陸工作、學習、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增進兩岸同胞文化、民族認同。
文明出遊: 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第六十七章 提升國民文明素質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社會誠信建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時代新風,倡導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旅遊產品: 加大創新 文化融合
第六十八章 豐富文化產品和服務
推進文化業態創新,大力發展創意文化產業,促進文化與科技、信息、旅遊、體育、金融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文化企業兼並重組,扶持中小微文化企業發展。

❹ 去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增加嗎

農業部1月30日公布2017年我國農業農村經濟數據。數據顯示,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432元,增速為7.3%,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2.71∶1。各地推進結構調整、綠色發展,穩定糧食生產,實現了穩中向好,圓滿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農業部預計,2018年,鄉村振興戰略啟動實施,將為農業投資提供重大戰略機遇;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將開辟農業投資新空間,第一產業投資總量將持續擴大,投資領域將向優質農產品生產、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傾斜。伴隨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加快劃定,畜禽養殖方式和產能布局進一步優化,農業生產基礎將更加堅實;發展型、享受型消費需求持續釋放,農產品市場化改革的政策導向和優質優價的市場導向更加明顯,產需匹配度將繼續提高。

❺ 2014景區上半年個人工作總結

2010年是
「中國生態旅遊」主題年,也是清溪景區管理中心設立的開局之年。09年是「山鄉巨變第一村」實現大突破、謀劃大發展、觀念大更新、體制大創新、和諧大構建的一年。清溪景區管理中心在區工委、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動力,為實現清溪景區「三個一」的建設目標,模範貫徹全省旅遊工作會議精神,抓住成立益陽清溪文化旅遊經營開發有限公司和清溪景區管理中心籌備辦公室的新機遇,真抓實干、艱苦奮斗、創新工作,大力發展旅遊、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強化清溪基礎設施建設,規范經營管理秩序和加強景區精神文明建設,緊緊圍繞清溪景區的建設、經營和管理,全面構建和諧景區,在促進山鄉巨變第一村提質升級的征程中邁出了可喜的一步。更多克艘「總結王-zongjiewang」

一、09年 平台構建,成效顯著

清溪景區自10年9月開園以來,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山鄉巨變第一村」引跑省內鄉村旅遊,為清溪村社會、經濟全面發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其作為核心景區的拉動輻射作用明顯。我們在堅持「完善基礎設施,形成產業特色,培育新型農民,建設和諧鄉村」的基礎上,按照年初工作會議的精神,以「著力景區提質,完善配套設施,扎實推進產業,促進平衡發展」為指導思想,工作成效顯著:

(一)旅遊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一是景區經濟發展大提速。開園一年來(10年9月到09年9月),共接待遊客70萬人次,其中09年接待遊客30.23萬人,其中團隊(含旅行社)接待103批次,政府考察團隊120批次,門票收入23.3萬元。形成旅遊產值5300餘萬元,景區村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7600元。

(二)農業農村工作成績喜人

一是土地流轉效果顯著。景區堅持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貫產業發展始終,積極引導農民圍繞旅遊活動和地方特色,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清溪村土地流轉效果顯著,形成了百畝荷塘、百畝果園、百味果蔬園「三園特色」。09年景區管理中心經營「百味果蔬園」種植果蔬30餘種,增添景區生態旅遊景觀的同時豐富了遊客採摘體驗特色,景區成功申報為「湖南省農業旅遊示範點」、「湖南省特色景觀旅遊名村」。

二是生態建設再上新台階。為營造村民宜居,遊客舒適的休閑環境,就必須在自然生態建設上下功夫。景區按照居住特點,逐點逐片規劃建設,把庭院建設和鄉村旅遊結合起來,形成「在新農村建設中建景點,在景區開發中建新農村」的局面,引導村民對庭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造(圍園柵欄、修園種菜、栽花種草),使得民居改造和庭院建設相得益彰;同時加強對景區環境的綠化、美化,開展「萬棵茶樹進清溪」植樹活動,全面改善村容村貌,推動景區景觀升格。現已獲湖南省「省級生態村」的稱號,並申報了國家環保專項資金,正在申報「全國生態文化村」。

三是農村建設、國土環保、景區管理等得到進一步夯實。景區管理中心協同上級相關部門完成了清溪景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認真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完成了對《山鄉巨變第一村景區總體規劃》的評審工作。制定景區設施維護管理制度,通過全民教育,進一步規范了農村房屋新建、改建行為,嚴格按照土地使用審批和房屋構建審批程序辦理,從嚴控制景區建設。

四是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山鄉巨變第一村二期項目建設開發按照湖南省旅遊
「251」工程建設項目計劃有序推進,09年完成投資490萬元,新建旅遊觀光車專用游道800米、停車場3處,共3000平方、添置電瓶車3台、農耕文化體驗園建設初具雛形,新增體驗水車18台、民俗藝術廣場樂器服裝一套,均投入使用。清溪源頭瀑布建設、售票處建設等正有序推進,為明年清溪創建國家aaaa級景區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五是村民素質大幅提高。為加強對景區村民的教育培訓,增強[FS:PAGE]景區居民的主人翁意識、經營管理意識、文明意識,給遊客提供優質的服務。09年我們藉助遠程教育、鄉村清潔工程、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等活動,共組織黨員幹部、村民群眾學習培訓20餘次,發放資料300多份,建立了設施維護管理制度,村民服務意識、經營水平明顯提高。引導村民樹立健康文明的休閑娛樂方式,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不斷豐富,露天電影、百人舞會、清溪村腰鼓隊搞得有聲有色。景區的建設、開放發展,極大促進了村民素質的提高。

(三)鄉村生態旅遊構建發展平台

10年,山鄉巨變第一村作為湖南省文化旅遊產品開發的一個靚點,「中國首屆鄉村文化旅遊節」的成功舉辦,讓山鄉巨變第一村享譽省內外。09年來,清溪村鄉村旅遊的發展升溫,接待省內外新農村建設考察團120餘批次,各級領導在清溪視察,對清溪景區建設均給予了充分的肯定。6月2日,春賢書記在景區視察時高度評價景區「房子有特色、路標有文化,是一個真正的山鄉巨變第一村」。隨著景區建設、管理、經營的逐步完善,清溪景區也漸漸由省內向省外,由國內到國際的平台跨越。11月18日,阿根廷方案黨國際關系處書記迭戈.格拉爾一行來景區參觀;11月19日至21日,韓國南海郡政府郡守鄭炫台、議長李在烈一行來山鄉巨變第一村考察交流;12月1日,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政治局委員克沙夫•普拉薩德•巴達爾率尼泊爾政黨幹部考察團一行10人,考察山鄉巨變第一村新農村建設、基層黨建情況;12月10日,以色列駐華使館政治與新聞官員柯楷儀、以色列國駐華使館新聞處高級助理李燎原、中國友協亞非部副主任陸學志一行考察山鄉巨變第一村,均對清溪景區的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這類集中性的外事交流活動極大的促進了山鄉巨變第一村向高層次平台跨越。

二、09年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回顧一年的工作,成績可圈可點,但存在問題也不容忽視,主要表現在:

1、景區缺乏權威性管理條例,景區管理中心人員、編制、保障不穩定,缺少明確的運營保障和激勵機制。機構穩定性亟需解決。

2、景區經濟社會發展步子不大。與成熟旅遊區相比差距較大,對照成熟旅遊區「山有風景,水有靈氣,食有佳餚,住有條件,購有特產,玩有體驗」的要求,要真正實現
「山鄉巨變第一村,鄉村體驗第一游」的完美結合,景區亟需解決遊客體驗游樂項目的供需矛盾,凸顯「鄉村體驗第一游」主題形象。

3、景區服務功能、配套設施尚不完善。景區旅遊住宿、旅遊購物、景點停車場、旅遊廁所等旅遊服務、配套設施建設還不完善,景區無法形成旅遊產業鏈,嚴重影響了景區品牌建設。對旅遊經濟的增長沒有形成有力支撐,遊客住不下來、購不起來,制約了招商引資、市場營銷工作的開展和第三產業的發展。
三、2010年工作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精神,增強「大開發、大發展、大區域、大環境、大旅遊、新形象」的意識,以「發展大旅遊、開拓大市場、形成大產業」為要求,按照「交通圍繞旅遊先行,農業圍繞旅遊調整,商業圍繞旅遊搞活,景區圍繞旅遊建設,管理圍繞旅遊服務」這「六個圍繞」的戰略,堅持科學的發展觀、人才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群眾觀,認真落實「五個統籌、五個堅持」,以全面建設小康景區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做到「六個結合」:把發展旅遊與解決就業結合起來,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與旅遊資源保護結合起來,與招商引資結合起來,與促進區域旅遊的協調發展結合起來,與和諧景區的構建結合起來。加快實施清溪景區發展戰略,按照湖南省旅遊建設「251」工程項目計劃,加快山鄉巨變第一村二期建設進度,進一步規范和創新旅遊管理體制,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發展路子,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做到[FS:PAGE]「六新」:「發展有新思路,項目有新突破,管理有新舉措,旅遊有新格局、形象有新提高」,不斷優化旅遊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旅遊產品開發、不斷優化旅遊經濟發展、不斷提升旅遊文化檔次,不斷推進旅遊業提質增效,推進清溪旅遊經濟高速發展。

(二)工作目標

2010年,積極爭取國家、省、市項目建設資金,努力實現區工委、管委會安排的招商引資任務,全力建設「鄉村歡樂世界」項目,加強宣傳促銷,拓展市場客源,力爭景區門票年收入突破50萬元,遊客突破50萬人次,開展清溪景區創建國家aaaa級景區活動,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提高景區服務質量,做好「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國家級生態村」的申報工作。

(三)工作舉措

一是旅遊工作要有「新突破」。開創旅遊發展新局面,要切實做到「七個進一步突破」。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進一步在改善旅遊發展條件上實現新突破。把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放在優先位置,搶抓機遇,加大投入,使交通、通訊、配套設施等基礎設施有明顯改善;更加突出清溪特色和優勢,進一步在精品建設和多層次產品開發上實現新突破。發展旅遊要在特色上下功夫。對旅遊者最富有吸引力的是特色,真正有競爭力的也是特色,只有突出特色,旅遊業才有長盛不衰的生命力,才能獲得最大發展。盡快建設「鄉村歡樂世界」,滿足遊客需求,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看點和亮點;堅持不懈地抓旅遊環境建設,進一步在推進依法治旅上實現新突破。堅持不懈地抓景區旅遊環境的整治和改善,要制定權威性管理條例,加強規范化管理,加大旅遊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搭建行為,切實保護廣大遊客和旅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整體提升清溪景區旅遊服務質量和對外形象;進一步理順體制、加快機制創新,進一步在培育旅遊市場主體上實現新突破。要進一步完善旅遊行業管理體制,創新旅遊開發經營機制,解決現在景區多頭管理,體制不順的局面,成立旅遊行業協會,不斷為清溪景區旅遊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進一步為周邊企業搞好服務;合作開發旅遊商品,一心一意優化旅遊經濟結構,進一步在提升旅遊經濟效益上實現新突破。充分利用清溪村自然生態和歷史文化資源,面對市場需求,突出地方特色,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更好地發揮企業在旅遊商品開發、生產、加工、流通中的帶動作用;加強旅遊區域合作,實現區域大整合,進一步在旅遊對外開放上實現新突破。旅遊區域合作是旅遊產品的特性所決定的,加強景區和旅行社的合作,主動融入「長沙-張家界」旅遊黃金線,全力構建「長沙-益陽(山鄉巨變第一村)-桃江-安化」旅遊線路;實實在在地處理好景區旅遊利益主體的關系,找准銜接點,創造性地整合資源,在構建和諧景區上取得新突破。既要為周邊企業服好務,共同構建合理的功能分區。清溪景區旅遊開發必須要激發當地群眾的創業熱情和主體地位,通過發展旅遊業來破除「三農」「瓶勁」,解決就業問題,促進當地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景區、發展和諧旅遊。

二是農民增收要有「新路子」。扎扎實實抓好農民增收,大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大對村民的引導、教育、培訓力度,不斷拓寬景區村民增收的門路,引導村民圍繞旅遊產業增收發展第三產業。2010年,重點引導村民發展檔次較高、服務優質的鄉村客棧和特色旅遊接待點,增加收入。

三是發展環境要有「新改善」。樹立開放興旅意識,努力擴大對外開放大力度,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構建景區引進來、走出去的網路平台、「綠色通道」,做好招商引資項目的包裝、策劃、宣傳。積極探索招商引資的工作新思路和新措施,以資源招商、政策引商、服務親商、環境安商,感情留商,營造全社會招商引資的良好氛圍,全力構建和諧景區,著力打造景區[FS:PAGE]新農村。

四是社會事業要有「新發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加大景區群眾文化活動,提高景區人民群眾的文明素質;營造良好的旅遊環境和投資環境。2010年,重點整合全區文化資源,把民俗藝術廣場打造成益陽最大的民俗文化地標,助推全區文化旅遊社會事業的新發展。

五是綜合管理工作要有「新格局」。景區環境、衛生、安全等工作要全面落實責任制,「嚴」字當頭,常抓不懈,做到精細化、制度化、規范化管理,重點抓好景區綜合治理工作、咨詢投訴工作;構建全景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六是學習實踐活動要有「新探索」。創新載體,把景區第三批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打造成為景區最亮麗的黨建風景線,把學習實踐活動變成推動景區旅遊大發展的「助推器」。

四、保障措施

現在景區管理中心尚處於籌備階段,機構尚未形成人力、財力、物力的匹配,清溪景區管理體制也不統一,基礎配套尚待完善,因此要實現上述計劃,需要有以下幾點保障措施:

1、請求旅遊部門會同發改部門支持山鄉巨變第一村申請國家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資金、申報國家旅遊發展基金補助地方項目經費以及財政貼息貸款。

2、請求上級部門積極支持清溪申報國家4a級景區,組織舉辦市區旅遊從業人員培訓班等活動,切實提高市區旅遊從業人員素質,在電視台播放旅遊服務禮儀講座等資料,增強旅遊從業人員的服務技能等,同時為創建國家優秀旅遊城市增光添彩。

3、請求上級牽頭協調公路部門對區內鄉村道路建設資助項目予以傾斜。請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對市區6路、9路車公交站牌統一名稱,在可能的情況下增設旅遊專線,形成市民休閑旅遊的氛圍。

4、健全景區管理機構,打破文化、旅遊管理分離,景區、景點歸屬不一、條塊分割的局面。請求市委、市政府及早對景區管理機構進行「三定」,支持景區立法或者制定景區管理條例。

總之,清溪景區管理中心毫不動搖的貫徹落實區工委、管委會的總體工作部署,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旅遊消費環境,倡導文明健康的旅遊方式,培育新的消費熱點,為提升清溪景區經營、管理、服務水平,推動清溪景區鄉村生態旅遊的大發展,大繁榮不斷努力。

❻ 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條令內容

創新發展理念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要求,堅持深化改革、依法興旅,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推動形成政府依法監管、企業守法經營、遊客文明旅遊的發展格局;堅持融合發展,推動旅遊業發展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結合,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堅持以人為本,積極營造良好的旅遊環境,讓廣大遊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開心,在旅遊過程中發現美、享受美、傳播美。
轉變發展方式
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線,推動旅遊產品向觀光、休閑、度假並重轉變,滿足多樣化、多層次的旅遊消費需求;推動旅遊開發向集約型轉變,更加註重資源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更加註重文化傳承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推動旅遊服務向優質服務轉變,實現標准化和個性化服務的有機統一。到2020年,境內旅遊總消費額達到5.5萬億元,城鄉居民年人均出遊4.5次,旅遊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
游發展動力
(三)深化旅遊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簡政放權,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加快推進旅遊領域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切實發揮各類旅遊行業協會作用,鼓勵中介組織發展。建立公開透明的市場准入標准和運行規則,打破行業、地區壁壘,推動旅遊市場向社會資本全面開放。各地要破除對旅行社跨省設分社、設門市的政策限制,鼓勵品牌信譽度高的旅行社和旅遊車船公司跨地區連鎖經營。積極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扶持特色旅遊企業,鼓勵發展專業旅遊經營機構,推動優勢旅遊企業實施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並重組,打造跨界融合的產業集團和產業聯盟,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民族品牌的旅遊企業做大做強。穩步推進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實現對國家自然和文化遺產地更有效的保護和利用。抓緊建立景區門票預約制度,對景區遊客進行最大承載量控制。統一國際國內旅遊服務標准。完善旅遊統計指標體系和調查方法,建立科學的旅遊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取消邊境旅遊項目審批,將旅行社經營邊境游資格審批和外商投資旅行社業務許可下放至省級旅遊部門。(四)推動區域旅遊一體化。進一步深化對外合資合作,支持有條件的旅遊企業「走出去」,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完善國內國際區域旅遊合作機制,建立互聯互通的旅遊交通、信息和服務網路,加強區域性客源互送,構建務實高效、互惠互利的區域旅遊合作體。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在東盟—湄公河流域開發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中亞區域經濟合作、圖們江地區開發合作以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等區域次區域合作機制框架下,採取有利於邊境旅遊的出入境政策,推動中國同東南亞、南亞、中亞、東北亞、中東歐的區域旅遊合作。積極推動中非旅遊合作。加強旅遊雙邊合作,辦好與相關國家的旅遊年活動。(五)大力拓展入境旅遊市場。完善國家旅遊宣傳推廣體系,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逐步實現國家旅遊宣傳促銷專業化、市場化。建立多語種的國家旅遊宣傳推廣網站,加強國家旅遊形象宣傳。研究促進外國人入境過境旅遊簽證便利化措施,推動符合規定條件的對外開放口岸開展外國人簽證業務,逐步優化完善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推動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城市數量適當、布局合理。統籌研究部分國家旅遊團入境免簽政策,優化郵輪出入境政策。為外國旅客提供簽證和入出境便利,不斷提高簽證簽發、邊防檢查等出入境服務水平。
空間拓展
(六)積極發展休閑度假旅遊。在城鄉規劃中要統籌考慮國民休閑度假需求。加強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合理優化布局,營造居民休閑度假空間。積極推動體育旅遊,加強競賽表演、健身休閑與旅遊活動的融合發展,支持和引導有條件的體育運動場所面向遊客開展體育旅遊服務。推進整形整容、內外科等優勢醫療資源面向國內外提供醫療旅遊服務。發揮中醫葯優勢,形成一批中醫葯健康旅遊服務產品。規范服務流程和服務標准,發展特色醫療、療養康復、美容保健等醫療旅遊。有條件的城市要加快建設慢行綠道。建立旅居全掛車營地和露營地建設標准,完善旅居全掛車上路通行的政策措施,推出具有市場吸引力的鐵路旅遊產品。積極發展森林旅遊、海洋旅遊。繼續支持郵輪遊艇、索道纜車、游樂設施等旅遊裝備製造國產化,積極發展郵輪遊艇旅遊、低空飛行旅遊。(七)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依託當地區位條件、資源特色和市場需求,挖掘文化內涵,發揮生態優勢,突出鄉村特點,開發一批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遊產品。推動鄉村旅遊與新型城鎮化有機結合,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鎮,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旅遊小鎮,建設一批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加強規劃引導,提高組織化程度,規范鄉村旅遊開發建設,保持傳統鄉村風貌。加強鄉村旅遊精準扶貧,扎實推進鄉村旅遊富民工程,帶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統籌利用惠農資金加強衛生、環保、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鄉村旅遊服務體系。加強鄉村旅遊從業人員培訓,鼓勵旅遊專業畢業生、專業志願者、藝術和科技工作者駐村幫扶,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八)創新文化旅遊產品。鼓勵專業藝術院團與重點旅遊目的地合作,打造特色鮮明、藝術水準高的專場劇目。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規范整合會展活動,發揮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慶品牌效應,組織開展群眾參與性強的文化旅遊活動。杜絕低水平的人造景觀建設,規范發展主題公園。支持傳統戲劇的排練演出場所、傳統手工藝的傳習場所和傳統民俗活動場所建設。在文化旅遊產品開發中,反對低俗、庸俗、媚俗內容,抵制封建迷信,嚴厲打擊黃賭毒。(九)積極開展研學旅行。按照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將研學旅行、夏令營、冬令營等作為青少年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的重要載體,納入中小學生日常德育、美育、體育教育范疇,增進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按照教育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建立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研學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研學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研學為主的研學旅行體系。加強對研學旅行的管理,規范中小學生集體出國旅行。支持各地依託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大型公共設施、知名院校、工礦企業、科研機構,建設一批研學旅行基地,逐步完善接待體系。鼓勵對研學旅行給予價格優惠。(十)大力發展老年旅遊。結合養老服務業、健康服務業發展,積極開發多層次、多樣化的老年人休閑養生度假產品。規劃引導各類景區加強老年旅遊服務設施建設,嚴格執行無障礙環境建設標准,適當配備老年人、殘疾人出行輔助器具。鼓勵地方和企業針對老年旅遊推出經濟實惠的旅遊產品和優惠措施。抓緊制定老年旅遊服務規范,推動形成專業化的老年旅遊服務品牌。旅遊景區門票針對老年人的優惠措施要打破戶籍限制。(十一)擴大旅遊購物消費。實施中國旅遊商品品牌建設工程,重視旅遊紀念品創意設計,提升文化內涵和附加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培育體現地方特色的旅遊商品品牌。傳承和弘揚老字型大小品牌,加大對老字型大小紀念品的開發力度。整治規范旅遊紀念品市場,大力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商業街區,鼓勵發展特色餐飲、主題酒店。鼓勵各地推出旅遊商品推薦名單。在具備條件的口岸可按照規定設立出境免稅店,優化商品品種,提高國內精品知名度。研究完善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將實施范圍擴大至全國符合條件的地區。在切實落實進出境遊客行李物品監管的前提下,研究新增進境口岸免稅店的可行性。鼓勵特色商品購物區建設,提供金融、物流等便利服務,發展購物旅遊。
優化旅遊發展環境
(十二)完善旅遊交通服務。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和機場建設要統籌考慮旅遊發展需要。完善加油站點和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旅遊服務功能,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建設。將通往旅遊區的標志納入道路交通標志范圍,完善指引、旅遊符號等標志設置。推進旅遊交通設施無障礙建設與改造。重點旅遊景區要健全交通集散體系。增開旅遊目的地與主要客源地之間的列車和旅遊專列,完善火車站、高速列車、旅遊專列的旅遊服務功能,鼓勵對旅遊團隊火車票價實行優惠政策。加強高鐵車站與城市、景區的交通銜接。支持重點旅遊城市開通和增加與主要客源地之間的航線,支持低成本航空和旅遊支線航空發展,鼓勵按規定開展國內旅遊包機業務。規劃引導沿江沿海公共旅遊碼頭建設,增開國際、國內郵輪航線。制定旅遊信息化標准,加快智慧景區、智慧旅遊企業建設,完善旅遊信息服務體系。(十三)保障旅遊安全。加強旅遊道路特別是橋梁、隧道等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對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旅遊場所特種設備定期開展安全檢測。完善旅遊安全服務規范,旅遊從業人員上崗前要進行安全風險防範及應急救助技能培訓。旅行社、景區要對參與高風險旅遊項目的旅遊者進行風險提示,並開展安全培訓。景區要加強安全防護和消防設施建設。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建立健全旅遊景區突發事件、高峰期大客流應對處置機制和旅遊安全預警信息發布制度,將其納入當地統一的應急體系。重點景區要配備專業的醫療和救援隊伍,有條件的可納入國家應急救援基地統籌建設。(十四)加強市場誠信建設。在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中,加快完善旅遊相關企業和從業人員誠信記錄。行業協會要完善行業自律規則和機制,引導會員企業誠信經營。建立嚴重違法企業「黑名單」制度,加大曝光力度,完善違法信息共享機制。加強旅遊市場綜合執法,依法嚴厲打擊「黑導游」和誘導、欺騙、強迫遊客消費等行為,依法嚴肅查處串通漲價、哄抬價格和價格欺詐的行為,積極營造誠實守信的消費環境,引導旅遊者文明消費。充分發揮旅遊者、社會公眾及新聞媒體的監督和引導作用,推進旅遊服務質量提升。推動景區景點進一步做好文明創建和文明旅遊宣傳引導工作,加大景區文明旅遊執法,杜絕亂刻亂畫、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等行為。(十五)規范景區門票價格。利用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單位等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門票以及景區內另行收費的游覽場所、交通工具等項目價格要實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體現公益性,嚴格控制價格上漲。景區應嚴格按照規定,對未成年人、在校學生、老人、軍人、殘疾人等實行門票費用減免。所有景區都要在醒目位置公示門票價格、另行收費項目的價格及團體收費價格。要進一步加強價格監管,堅決制止各類變相漲價行為。
完善旅遊發展政策
(十六)切實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強化全社會依法休假理念,將帶薪年休假制度落實情況納入各地政府議事日程,作為勞動監察和職工權益保障的重要內容,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加快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鼓勵職工結合個人需要和工作實際分段靈活安排帶薪年休假。在教學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高等學校可結合實際調整寒、暑假時間,中小學可按有關規定安排放春假,為職工落實帶薪年休假創造條件。(十七)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景區旅遊道路、步行道、停車場、廁所、供水供電、應急救援、遊客信息服務以及垃圾污水處理、安防消防等基礎設施建設,圍繞重點旅遊區和旅遊線路,進一步完善遊客咨詢、標志標牌等公共服務設施,集中力量開發建設一批新的自然生態環境良好、文化科普教育功能完善、在國內外具有較強吸引力的精品景區和特色旅遊目的地。編制全國生態旅遊發展規劃,加強對國家重點旅遊區域的指導,抓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旅遊資源整體開發,引導生態旅遊健康發展。各級政府要重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中央政府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重點景區、鄉村旅遊、紅色旅遊、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生態旅遊等旅遊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保護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十八)加大財政金融扶持。抓緊研究新形勢下中央財政支持旅遊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做好國家旅遊宣傳推廣、規劃編制、人才培養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國家支持服務業、中小企業、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節能減排等專項資金,要將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和項目納入支持范圍。政府引導,推動設立旅遊產業基金。支持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上市,通過企業債、公司債、中小企業私募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加強債券市場對旅遊企業的支持力度,發展旅遊項目資產證券化產品。加大對小型微型旅遊企業和鄉村旅遊的信貸支持。(十九)優化土地利用政策。堅持節約集約用地,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安排旅遊用地的規模和布局,嚴格控制旅遊設施建設佔用耕地。改革完善旅遊用地管理制度,推動土地差別化管理與引導旅遊供給結構調整相結合。編制和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海洋功能區規劃時,要充分考慮相關旅遊項目、設施的空間布局和建設用地要求,規范用海及海岸線佔用。年度土地供應要適當增加旅遊業發展用地。進一步細化利用荒地、荒坡、荒灘、垃圾場、廢棄礦山、邊遠海島和石漠化土地開發旅遊項目的支持措施。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以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形式與其他單位、個人共同開辦旅遊企業,修建旅遊設施涉及改變土地用途的,依法辦理用地審批手續。(二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人才強旅、科教興旅」戰略,編制全國旅遊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優化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強旅遊學科體系建設,優化專業設置,深化專業教學改革,大力發展旅遊職業教育。建立完善旅遊人才評價制度,培育職業經理人市場。推動導游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導游評價制度,落實導游薪酬和社會保險制度,逐步建立導游職級、服務質量與報酬相一致的激勵機制。加強與高等院校、企業合作,建立一批國家旅遊人才教育培訓基地,加強導游等旅遊從業人員培訓,不斷提高素質和能力。鼓勵專家學者和大學生等積極參加旅遊志願者活動。把符合條件的旅遊服務從業人員納入就業扶持范圍,落實好相關扶持政策。支持旅遊科研單位和旅遊規劃單位建設,加強旅遊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工作,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各地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意見,大膽探索,勇於創新,推動本地區旅遊業改革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各地要加強規劃引導,重視對旅遊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防止重復建設。各有關部門要抓緊制定相關政策措施的實施細則。要深入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落實配套法規。發展改革委、旅遊局要定期匯總各地區及有關部門對本意見的貫徹執行情況並開展督促檢查。各級旅遊行政管理及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加強協調配合,促進旅遊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❼ 現在加盟什麼行業最賺錢而且前景好呢

知識改變命運,如今這個年代競爭也很激烈,去打工也是如此,在職場上,有技術,有能力的人往往會更吃香的一些,由此可見,教育的重要性,互聯網也推動了教育培訓機構的發展,現在創業做教育機構的門檻也不高,也不需要有大型的場地,只需要開展線上的培訓課程就行了,只是要想做好線上的培訓,創業者自身需要一定的知識,其次就是要學會引流,互聯網時代,也是粉絲經濟時代。

❽ 發展全域旅遊的現實意義與必要性有哪些

全域旅遊的現實意義與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四點:

1、發展全域旅遊是旅遊業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創新發展方面,全域旅遊是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的創新,也是旅遊業轉型升級的方向。發展全域旅遊,就是要提升旅遊業發展能力,拓展區域旅遊發展空間,培育區域旅遊增長極,構建旅遊產業新體系,培育旅遊市場新主體和消費新熱點。協調發展方面,發展全域旅遊有利於統籌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供需協調;有利於推動區域特色化發展,促進景點景區內外協調;有利於推進鄉村旅遊提質增效,促進城鄉協調;有利於完善產業配套要素,促進軟硬體協調;有利於提升整體服務水平,促進規模質量協調。綠色發展方面,發展全域旅遊能把生態和旅遊結合起來,把資源和產品對接起來,把保護和發展統一起來,將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旅遊發展優勢,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創造更多的綠色財富和生態福利。開放發展方面,全域旅遊更加註重拓展開放發展空間,打破地域分割、行政分割,打破各種制約,走全方位開放之路,形成開放發展的大格局。共享發展方面,實施全域旅遊、促進城鄉旅遊互動和城鄉發展一體化,不僅能帶動廣大鄉村的基礎設施投資,提高農業人口的福祉;還能提升城市人口的生活質量,形成統一高效、平等有序的城鄉旅遊大市場。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標志。

2、發展全域旅遊是促進旅遊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2015年,國內游達40億人次,人均出遊接近3次,旅遊已成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要組成部分。出遊方式上,自助游超過85%,自駕游超過60%。一個區域的旅遊質量,不單單取決於旅行社、酒店、景區的服務質量,而是由整個區域的綜合環境決定的。這就要求我們從全域整體優化旅遊環境、優化旅遊全過程,配套旅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體系和旅遊服務要素。當前,一些地方旅遊市場秩序混亂與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目標不相適應,旅遊產品和以廁所為代表的公共服務及交通等基礎設施供給與爆發式、井噴式增長的旅遊市場需求不相適應,企業對門票經濟的過度依賴與廣大遊客的承受能力和期待不相適應等問題,都需要通過發展全域旅遊來解決。

3、發展全域旅遊是推進我國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有效載體。發展全域旅遊可以加快城鎮化建設,有效改善城鎮和農村基礎設施,促進大城市人口向星羅棋布的特色旅遊小城鎮有序轉移;可以聚集人氣商機,帶動現代生態農業和農副產業加工、商貿物流、交通運輸、餐飲酒店等行業聯動發展,為城鎮化提供有力的產業支撐;發展鄉村旅遊、觀光農業、休閑農業,能使農民實現就地、就近就業,就地市民化。發展全域旅遊,能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實現城市文明和農村文明的直接相融,促進農民在家就能開闊視野、提升文明素質,加快從傳統生活方式向現代生活方式轉變。

4、發展全域旅遊有助於全面提升我國旅遊業的國際競爭力。旅遊業對世界經濟發展和就業的貢獻都超過了10%,早已成為世界重要產業。當今世界,美國、西班牙、德國、英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巴西、印度、南非等眾多國家紛紛實施旅遊國家戰略。我國旅遊業發展之初,主要是用老天爺留給我們的自然遺產、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現在遊客更加希望在當地進行深入的交流交往,更重視對一個地方風土人情、居民素質等整體環境的評價。發展全域旅遊是順應旅遊業發展新趨勢的有效途徑,有助於全面提升我國旅遊業的國際競爭力。

希望可以幫到你,了解更多全域旅遊內容可以關注雲途智旅。

❾ 未來5年旅遊業怎麼走 旅遊企業解讀「十三五」規劃綱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全文發布(以下簡稱《綱要》),《綱要》共二十篇,八十章。人民網旅遊頻道記者梳理發現,文中至少有15處直接提到旅遊產業的發展。
①《綱要》指出要促進消費升級。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等消費新模式發展。實施消費品質量提升工程,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充分發揮消費者協會作用,營造放心便利的消費環境。積極引導海外消費迴流。以重要旅遊目的地城市為依託,優化免稅店布局,培育發展國際消費中心。
②《綱要》指出要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推進農業與旅遊休閑、教育文化、健康養生等深度融合,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等新業態。
③《綱要》表明要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大力發展旅遊業,深入實施旅遊業提質增效工程,加快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支持發展生態旅遊、文化旅遊、休閑旅遊、山地旅遊等。
④《綱要》表明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要發展旅遊地產、養老地產、文化地產等新業態。加快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升住宅綜合品質。
⑤《綱要》表明,要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大力發展綠色農產品加工、文化旅遊等特色優勢產業。設立一批國家級產業轉移示範區,發展產業集群。
⑥《綱要》指出要優化沿江城鎮和產業布局。提升長三角、長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功能,發揮上海「四個中心」引領作用,發揮重慶戰略支點和聯接點的重要作用,構建中心城市帶動、中小城市支撐的網路化、組團式格局。加快建設國際黃金旅遊帶。培育特色農業區。
⑦《綱要》指出要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著力培育特色農林業等對群眾增收帶動性強的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紅色旅遊,積極有序推進能源資源開發。加快推進革命老區勞動力轉移就業。
⑧《綱要》指出,要擴大生態產品供給。加大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等保護力度,加強林區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適度開發公眾休閑、旅遊觀光、生態康養服務和產品。加快城鄉綠道、郊野公園等城鄉生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森林城市,建設森林小鎮。打造生態體驗精品線路,拓展綠色宜人的生態空間。
⑨《綱要》表明,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辦好「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發揮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等作用。廣泛開展教育、科技、文化、體育、旅遊、環保、衛生及中醫葯等領域合作。構建官民並舉、多方參與的人文交流機制,互辦文化年、藝術節、電影節、博覽會等活動,鼓勵豐富多樣的民間文化交流,發揮媽祖文化等民間文化的積極作用。聯合開發特色旅遊產品,提高旅遊便利化。
⑩《綱要》指出,支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發展。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積極發展會展商貿等產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
《綱要》表明,要加快發展現代文化產業。推進文化業態創新,大力發展創意文化產業,促進文化與科技、信息、旅遊、體育、金融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文化企業兼並重組,扶持中小微文化企業發展。
此外,《綱要》還配發了25個專欄,涉及「十三五」期間的重點重大工程、行動計劃、項目清單等。其中也有不少內容直接提到旅遊產業發展。
①《綱要》在專欄「信息化重大工程」中指出,推動「互聯網+」創業創新、協同製造、智慧能源、惠普金融、益民服務、高效物流、電子商務、便捷交通、綠色生態、人工智慧以及電子稅務、便民司法、教育培訓、科普、地理信息、信用、文化旅遊等行動,不斷拓展融合領域。
②《綱要》在專欄「新型城鎮化建設重大工程」中指出,要建設特色小城鎮。發展具有特色資源、區位優勢和文化底蘊的小城鎮,通過擴權增能、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培育成為休閑旅遊、商貿物流、信息產業、智能製造、科技教育、民俗文化傳承等專業特色鎮。
本專欄還指出要建設美麗鄉村,推進新型農村社區集中供水,因地制宜開展農村廁所革命。
③在專欄「特殊類型地區發展重大工程」中,《綱要》指出,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行動要建設一批紅色旅遊精品線路;民族地區奔小康行動,要實施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工程,重點建設一批特色村寨和民族風情小鎮。支持傳統手工藝品保護與發展。
④在專欄「脫貧攻堅重點工程」中,《綱要》指出要特色產業扶貧,重點支持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種養業和傳統手工業,實施貧困村「一村一品」產業推動行動和「互聯網+」產業扶貧,實施電商扶貧、光伏扶貧、鄉村旅遊扶貧工程,實現3000萬以上貧困人口脫貧;要交通扶貧,實施「雙百」工程,改造建設百萬公里農村公路,加強貧困地區旅遊路、資源路、產業園區路建設。
事實上,當下的旅遊產業已經突破了傳統旅遊業的范圍,綜合性強、產業鏈長,關聯行業超過110個,是一個多方位、多層面、多維度的大產業。《綱要》中,仍然有非常多的內容是旅遊關聯的行業,如交通、水利、林業、文化、民族等等。我國正從旅遊大國大踏步邁進旅遊強國,未來5年,旅遊業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相關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旅遊行業「十三五」市場前瞻與發展規劃分析報告》

❿ 傅勇林對四川旅遊提出了什麼建議

兩會消息,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傅勇林給出的答案是,首先解決有沒有,然後是好不好,再做到價格合理。


最後是「貴不貴」。他透露說,四川將以紅色旅遊為牽引,系統地規劃、推動鄉村旅遊和藏區旅遊,在需求側做到價格合理。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