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市場規模
❶ 我國鄉村旅遊發展的現狀怎麼樣
目前,我國的鄉村旅遊點已發展成為全國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遊客接待人數接近全國旅遊業接待人數的1/10。農村的產業結構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田地里的產品變成了旅遊商品銷售,綠色蔬菜、水果成為市場的寵兒。
近年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行業市場規模得到快速發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2-2016年,中國鄉村旅遊遊客接待人次和營業收入年均增速分別為32.0%、26.2%。其中,2016年,中國鄉村旅遊接待遊客24億人次,占國內遊客接待人次的54.4%;營業總收入已達4800億元,占國內旅遊總收入的12.2%,可見,鄉村旅遊市場後勁十足。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升,旅遊尤其是鄉村旅遊正成為發生頻次極高的旅遊行為,特別是圍繞城市周邊開展的周邊游、農家樂等形式正普遍存在於全國各地。
❷ 目前國內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情況如何
隨著城鄉居民休閑消費需求的增多和升級,以及城鄉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休閑旅遊經濟呈現巨大的市場潛力,出現以農民為主體,社會資本熱情參與的局面,經營主體更加多元。各地積極探索與農民互惠共贏的產業發展和利益分享機制,農民不僅僅是流轉土地或做打工仔,有的已通過土地、庭院、設施等資產入股的形式,以股東身份從產業發展中分享收益。不少地方還催生了一批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協會、專業合作社、休閑農業聯盟等新型經營主體,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組織化、規模化程度明顯提高。
許多地方結合當地的特色,不斷創新發展方式,探索形成了高淳國際慢城、陝西袁家村、北京農業嘉年華、陝西涇渭茯茶特色小鎮等形式多樣、特色各異的新類型,開辟了產業發展的新途徑。讓市民享受青山綠水帶來的視覺愉悅,感受田園和農耕生活,充分享受返璞歸真的喜悅。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內涵更加豐富了。
唯美鄉村&返鄉互助平台上,各地的實踐證明,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使一些地方農區變成了景區、田園變成了公園、民房變成了客房、勞動變成了運動、產品變成了商品,農村閑置的土地利用起來了,農民閑暇的時間充實起來了,傳統的農耕文化也活躍起來了。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日益成為富裕農民、提升農業、美化農村的朝陽產業。
返鄉的青年、中年、企業家,鄉村歡迎你們回村,父母親等待你們回家,「返鄉互助」助你一臂之力。你們回家了,鄉村才有希望!返鄉創業看起來美做起來難。怎麼辦? 關注"返鄉互助「微信公眾平台!
❸ 國內外鄉村旅遊發展歷程
(一)國外發展歷程
1.萌芽—興起階段,在19世紀初,城市人開始認識農業旅遊價值,並參與了鄉村農業旅遊,如法國、義大利。
2.觀光—發展階段,在20世紀中後期,鄉村觀光農業發展,形成農業和旅遊相結合的新產業,如西班牙、日本、美國;
3.度假—提高階段,在80年代以後,觀光農業由觀光功能向休閑、度假、體驗、環保多功能擴展,如日本、奧地利、澳大利亞。
(二)國內發展歷程
1.初創階段(自發階段)1980年代中後期-1994年
農家樂興起
1986年,成都「徐家大院」的誕生標志著「農家樂」旅遊模式拉開了鄉村旅遊的序幕。
1989年4月,「中國農民旅遊協會」正式更名為「中國鄉村旅遊協會」
1994年,「1+2」休假制度頒布並實施。
2.全面發展階段1995-2001年
鄉村假日經濟
1995年5月1日起實行雙休日,1999年又將春節、「五一」、「十一」調整為7天長假。
2000年,國務院46號文明確了「黃金周」的概念。
1995年「中國民俗風情游」旅遊主題與 「中國:56個民族的家」宣傳口號帶遊客深入少數民族風情區;
1998年「中國華夏城鄉游」旅遊主題與 「現代城鄉,多彩生活」宣傳口號吸引大批旅遊者湧入鄉村。
3.縱深發展階段2002-2006
助力「三農」問題解決
2002年,我國頒布了《全國工農業旅遊示範點檢查標准(試行)》標志著我國鄉村旅遊開始走向規范化、高質化
2006年,明確提出「中國鄉村旅遊年」,將鄉村旅遊的角色提到了更突出的位置,「新農村、新旅遊、新體驗、新時尚」全面推動鄉村旅遊提升發展。
2006年8月,國家旅遊局發布了《關於促進農村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鄉村旅遊是「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重要途徑。
2005年國家開始實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發展適度規模經營,2006年我國健全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
提升轉型與
4.可持續發展階段2007年至今
產品轉型,產業升級
2007年國家規范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2008年健全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克服了鄉村旅遊發展受土地制度制約。
2007年,「中國和諧城鄉游」和「魅力鄉村、活力城市、和諧中國」的提出帶動了農村風貌大變樣。
2007年,國家旅遊局和農業部聯合發布了《關於大力推進全國鄉村旅遊發展的通知》推動鄉村旅遊發展。
2008年,三次長假調整為「兩長五短」模式及帶薪休假制度法制化。
2008年,《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使鄉村旅遊的經營模式更加科學化、合理化和多樣化。
2009年,《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提出鄉村旅遊富民工程。
❹ 鄉村旅遊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1.鄉村旅遊發展的政府推動力將持續增強
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將鄉村旅遊作為活躍地方經濟、宣傳地方形象、推動農村發展的重要途徑,這從各級政府工作報告中可窺見端倪。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鄉村旅遊在改善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環境、促進農民增產增收、調整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方面的作用將愈加明顯,政府從稅收、土地、管理等方面對鄉村旅遊的支持力度也將持續增加。
2.鄉村旅遊產品的內容與形式將實現創新發展
我國鄉村旅遊起源於形式單一的「農家樂」接待,隨著鄉村旅遊遊客的需求不斷升級,特別是眾多資源品級並不突出但區位條件較佳的鄉村加入鄉村旅遊開發序列,鄉村旅遊產品的內容和形式都得到了極大的拓展,涌現出了高科技農業園、農耕嘉年華、田園養生會所、農村創意產業園等多種新形式的鄉村旅遊產品,受到鄉村游游者的喜愛。在未來鄉村旅遊規劃開發中,隨著科學研究和知識引進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新鮮理念將會灌輸到鄉村旅遊項目設計上,鄉村旅遊產品會在更全面優化的鄉村保護計劃下,更注重產品的規模化、品牌化和特色化,不斷滿足遊客需求,逐漸形成以觀光農業、鄉村休閑、農事體驗、鄉村度假等多層次的產品體系,進而實現鄉村旅遊產品從量到質的跨越式發展。
3.鄉村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要求更趨嚴格
鄉村旅遊的客源集中於村落所處區域內的主要城鎮,主流文化並無明顯差異,鄉村地區獨有的民風民俗與農耕文化特色就成為鄉村旅遊開發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在傳統的鄉村旅遊開發中,農業觀光與農家接待對文化特色的挖掘工作尚不完善,遊客進行鄉村旅遊活動所消費的農家飯、棋牌、垂釣等活動,除了所處相對原始的自然環境外,與在城鎮消費無異。鄉村旅遊產品文化內涵的缺失導致鄉村旅遊產品的可復制性增強,進而影響鄉村旅遊市場的良性發展。面對未來日趨激烈的鄉村旅遊競爭市場,特別是遊客知識水平提升、文化消費意識增強,缺乏文化品味的低檔次鄉村旅遊產品將越來越不能滿足遊客需求,鄉村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要求將更趨嚴格,成為旅遊規劃者、管理者必須重視的問題。
❺ 當前的中國鄉村旅遊發展有哪些趨勢
(1)規模壯大,結構優化
近年來,我國積極引導和培育了一批農、林、漁業的資源優勢和鄉村風土民俗吸引旅遊者,為遊客提供觀光、運動、休閑、娛樂、餐飲、住宿、購物等綜合服務的鄉村旅遊點。使旅遊業充分切入農業,實現了與"三農"的直接對接,有力地帶動了農村的發展。目前,我國的鄉村旅遊點已發展成為全國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遊客接待人數近全國旅遊業接待人數的1/10。農村的產業結構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田地里的產品變成了旅遊商品銷售,綠色蔬菜、水果成為市場的寵兒,甚至在田地里耕作、採摘,體驗磨米、磨面都變成了旅遊活動。這一切變化,極大地激發了農民轉變固有觀念,調整產業結構,積極發展鄉村旅遊。為"三農"問題的充分解決,探索出一條成功的途徑。
(2)鄉村旅遊與文化旅遊相結合
隨著人們出遊觀念的轉變,集休閑與求知於一體的旅遊度假方式已成為新的時尚。我國適應這一發展趨勢需要,發動和扶植有條件的鄉村發展鄉村旅遊活動,利用鄉村特有的文化,獨特的生活方式吸引遊客,為遊客提供越來越豐富的旅遊產品。我國民族眾多,各地自然條件差異懸殊,各地鄉村的生產活動、生活方式,民情風俗、宗教信仰、經濟狀況各不相同。就民族而言,我國有56個民族,這些少數民族,或能歌、或善舞、或熱情奔放、或含蓄內在,或以種植為主,或以游牧為生,或過著原始的漁獵採集生活,或以獨特的生活習慣世代繁衍生存。這些為旅遊者深入領略中華風情,探索人類社會的進化歷程,提供了極其豐富的源泉。再以盛行於我國鄉村傳統的節日為例,漢族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陽節、中秋節、重陽節,藏族有浴佛節、雪頓節,苗族有"趕秋",彝族有火把節,壯族有歌墟,傣族有潑水節;伊斯蘭教有開端節、古爾邦節等,五彩紛呈,令人神往。傳統的雲南大理白族三月街,景洪族潑水節,貴陽苗族四月八,內蒙古蒙族的"那達慕",麗江的龍王廟會等都是深受中外遊客歡迎的鄉村民情風俗旅遊資源。另外,盛行於我國農村的游春踏青、龍舟競渡、摔跤、賽馬、射箭、鬥牛、盪鞦韆、趕歌、阿西跳月等各種民俗活動都具有較高的旅遊開發價值。我國的鄉村具有美麗的風光、良好的生態環境往往分布在沒有工業污染的貧困的山村,而這些山村又是中國獨特、神秘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保留地,各民族的生活方式與生產方式中蘊藏著久遠的歷史傳統與多樣性的原生文化。正是具有多樣性,不僅有民族特色,而且有地域特色,深深地吸引國內外遊客,使旅遊接待大大增加。
(3)設施逐步完善
我國鄉村旅遊區接待服務設施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均已具備旅遊交通指示牌、停車場、旅遊廁所、遊客中心、標志牌等硬體設施。交通道路問題也很大程度的得到解決。公路越來越平坦,極大的縮短旅遊者在路上所耽誤的時間。公路也連接到各鄉各村,大大提高鄉村的可進入性,也為自駕車旅遊提供了方便。如貴州已達到村村通公路,極大的促進了貴州鄉村旅遊的發展。各鄉村旅遊點實現了統一規劃、統一布局,整齊劃一。許多鄉村旅遊點建設起了鄉村度假別墅、農家飯庄、售貨點等旅遊服務設施,滿足了人們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個性化需求,延伸了旅遊產業鏈條,擴大了鄉村旅遊經濟內涵,增強了鄉村旅遊業的發展後勁。與此同時,我國還不斷探索切合農村實際的鄉村旅遊管理模式,逐步積累了成功的管理經驗。
(4)鄉村旅遊後勁十足
鄉村旅遊後勁十足,已建成的鄉村旅遊區(點)正積極追加投資,擴大經營規模.新開發的鄉村旅遊項目也在競相開工,抓緊建設。全國興起了鄉村旅遊的熱潮。鄉村旅遊以"離土不離鄉"的形式為農民提供了新的就業門路。秦皇島市鄉村旅遊直接從業人員達15000人,促進了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就地轉移,緩解了農村人口轉移的巨大壓力。望峪山莊景區建成後,外出打工村民紛紛返鄉從事旅遊開發,村民的就業門路擴寬了,直接收入也得到了相應增長,村民年人均收入由2000元增長到了5500元,土地年租金由每畝100元,增長到了1000元。相對於外國,中國的農村還處於落後的狀態,這使得中國的鄉村還保持著原來的風貌。而許多西方發達國家的遊客前來我國旅遊的動機,雖名目繁多,但仍可以發現其中的一個重要熱點,即是仰慕中國悠久的游牧、農耕文明史以及圍繞此而產生的不勝枚舉的名勝古跡。他們認為最能拿得出富有吸引力的旅遊產品--詩意綿綿、古樸淳厚的田園之美,以滿足其反哺歸真的願望的"回歸自然"的旅遊意向應首推中國。由此,我們應認識到,鄉村景觀,是一種獨特的旅遊資源,具有自然與人文並蓄的特色。這是自然和悠久的歷史、發達的農業賦予我國的一筆寶貴的財富,為我國發展鄉村旅遊提供了巨大的後天優勢。
(5)建設農村新面貌
鄉村旅遊在城鄉之間架起了文化傳播的橋梁。城市居民在鄉村旅遊活動中感受到了農村生活風貌,同時也傳播了城市文明,農民群眾在旅遊服務實踐中開闊了視野,學習了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得到了顯著提高,村容村貌更加干凈整潔,環境條件逐步改善,人們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通過開展鄉村旅遊,對縮小城鄉差別,統籌城鄉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❻ 賀州鄉村旅遊市場有前景嗎
有的,賀州擁有豐富旅遊資源,而且景區集中在縣城以外的地區。賀州已經擁有回了良好的旅遊行業基礎,答農業較發達,交通體系完善後更會促進賀州的旅遊業加速發展,鄉村旅遊投資不用太大,遊客低消費,前景不錯。個人觀點,僅限參考。
❼ 淺談鄉村旅遊發展現狀及策略
鄉村休閑旅遊業是農業功能拓展、鄉村價值發掘、業態類型創新的新產業,橫版跨一二三產業、兼權容生產生活生態、融通工農城鄉,發展前景廣闊。
1、聚焦重點區域
依據自然風貌、人文環境、鄉土文化等資源稟賦,建設特色鮮明、功能完備、內涵豐富的鄉村休閑旅遊重點區。建設城市周邊鄉村休閑旅遊區。
2、注重品質提升
鄉村休閑旅遊要堅持個性化、特色化發展方向,以農耕文化為魂、美麗田園為韻、生態農業為基、古樸村落為形、創新創意為徑,開發形式多樣、獨具特色、個性突出的鄉村休閑旅遊業態和產品。
3、打造精品工程
實施鄉村休閑旅遊精品工程,加強引導,加大投入,建設一批休閑旅遊精品景點。
4、提升服務水平
促進鄉村休閑旅遊高質量發展,要規范化管理、標准化服務,讓消費者玩得開心、吃得放心、買得舒心。
❽ 2020下半場,鄉村旅遊行業將有哪些發展新趨勢
2020年旅遊行業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整個行業一遍哀鴻,上半年旅遊業基本停滯,下半年由於國內疫情控製得力,國內游逐步復甦。但由於國際形式惡化,造成疫情防控難度加大,旅遊業又是人口流動性強,人口密集扎堆,不利於疫情的防控。
今年下半年,旅遊這個行業也只能從夾縫中求生存,需努力想盡辦法,補充趨利避害的旅遊資源。其中鄉村旅遊是不錯的選擇。實現鄉村旅遊,避免人口扎堆前往著名的旅遊景點,一是緩解疫情壓力的一種比較好的辦法。二是對提升旅遊經濟的一個補充。三是釋放人們旅行需求的一種有效方式。
第三,農村扶貧工作的大力開展,在思想上點化農民,利用自然資源,舉辦光觀農業,結合旅遊業推銷過剩農產品,利用鄉村優質農副產品出售,從而使旅行產品附加經濟值得到提升,從而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服務三農。
農戶通過對外開放旅遊資源,城裡人沒有更多更遠的地方出遊,今年下半年,會有更多的人出遊鄉下,放鬆心情。在今年特殊形式下,兩者對接,會更好地促進了鄉村旅遊的發展。
以上粗略地概述三點,是我認為今年下半年鄉村旅遊的新態勢,希望我的解答有一定的意義,歡迎你開啟鄉村游,為發展農村經濟助力。
❾ 鄉村民宿如何助推鄉村旅遊市場升級
鄉村旅遊的快速發展,也讓鄉村民宿業如沐春風。不過,鄉村民宿多是在個人村民手中,存在民宿地域分布分散,質量參差不齊,經營狀況難控制,宣傳推廣難等問題,所以對於民宿經營者來說,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其可以往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1、鄉村民宿和民宿企業合作,借力造力。鄉村民宿作為新興的勢力,可以藉助品牌短租企業的實力,在民宿的非標准化與標准化運營上制定規范,利用民宿企業的用戶群來形成本民宿的粉絲群,藉助在線短租平台進行宣傳推廣,提高用戶認知度。
2、鄉村民宿邂逅現代科技,打造智能民宿。現在的民宿開始朝著科技化的方向發展,鄉村民宿除了應該和在線短租科技型網站合作以外,還應該在軟體、硬體上增加現代科技元素。
3、完善住宿為核心的服務,打造用戶精緻旅行體驗。鄉村民宿想要快速發展的核心是完善服務。在旅行中,住宿需求只是其中之一,遊客還有觀景、租車、預訂門票、餐飲等其他需求,這就對民宿經營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綜合來說,鄉村旅遊帶動了鄉村民宿的興起,而鄉村民宿更在經濟和精神兩大層面上造福當地人。因此,鄉村民宿經營者應該深度發展民宿經濟,支持有條件的古民居進行多元化開發,挖掘文化內涵,爭取政府和短租平台支持,打造規范化、特色化、規模化的鄉村民宿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