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解說詞開頭
⑴ 陳村導游介紹詞
陳村鎮地處珠三角的中心和廣佛都市圈群內,是廣州、佛山、順德、番禺、南海交通交匯處,是順德的「北大門」,總面積50.7平方公里,下轄8個居委會和7個村委會,常住人口約15萬人,流動人口5萬多人。
陳村鎮歷史悠久,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花卉之地。自古人煙稠密、物產豐富、商業興旺、交通發達、自古即為商賈雲集之地,曾與廣州、佛山、東莞的石龍鎮合稱「廣東四大名鎮」,是珠江三角洲主要的商業中心,也是廣州市郊主要的金融和糧食市場,有「陳村谷埠」之稱;又因盛產花卉,素有「中國花卉第一鎮」的美譽。陳村鎮位於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北回歸線附近,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無酷暑,
陳惠南紀念中學
陳惠南紀念中學(2張)
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為21.9度,年降雨量為1982.7毫米,平均相對濕度為77%。這里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水陸交通方便,為各種植物、花草的成長提供了極佳的生長條件,為花卉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
陳村鎮是廣州、禪城、番禺、南海、順德五地交匯處,是順德的「北大門」。隨著廣州大都會的南拓,佛山中心組團的建設,廣珠西線、佛山一環的建成通車,太澳高速、廣珠城際軌道等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僅相距5公里的廣州南站武廣高鐵的正式運營,陳村成為廣佛都市圈的核心區域、珠三角的交通樞紐。
陳村鎮交通網路四通八達,處於廣州新客站帶動的廣州南部產業物流中心,西接禪桂新中心組團,南倚順德大良中心城區的樞紐位置,交通網路發達。
其中105國道、佛陳公路、白陳公路、佛山一環、廣珠西線高速公路、省道縱橫貫穿境內。距廣州南站只有5公里,到廣州新機場僅需45分鍾車程,距南沙港、順德港約20公里,距佛山港8公里,距北滘港10公里, 距容奇
陳村大道(航拍圖)
陳村大道(航拍圖)
港28公里,距三山港10公里,上述河港均有客飛翔船及集裝箱船直抵香港或世界各地。此外,還有廣珠高速公路縱穿境內,距珠海僅110公里,交通運輸極為便利。目前陳村鎮政府已全面啟動佛陳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實現佛陳路全程無紅綠燈,改造後陳村到禪城只需8分鍾車程。計劃建設的廣明高速、佛山一環南延線、佛山輕軌二號線等重大交通設施都經過陳村。即將動工改造的佛陳公路、文登大道,對接廣州南站,將為投資者營造更加良好的環境。
機械製造
陳村獲頒「中國機械裝備工貿名鎮」
陳村獲頒「中國機械裝備工貿名鎮」
陳村鎮的機械裝備製造業建立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通過多年積極推動機械裝備業發展,已形成集研發、生產、上游配套、集約銷售的完備產業鏈。2008年,在第四屆中國(佛山)機械裝備展覽會上,陳村被中國機械工業聯會授予「中國機械裝備工貿名鎮」稱號。陳村鎮機械裝備製造行業擁有中國名牌產品1個、國家免檢產品1個、廣東省名牌產品5個、廣東省著名商標4件。2009年機械裝備及配套產業總產值達130億元,佔全鎮工業總產值60%,其中超億元企業8家。陳村機械已成為廣東省內重點的機械裝備生產基地之一。陳村既有「千年花鄉」的風情,又有現代城市的氣派。近年來,高起點修編城市發展規劃、現代產業規劃、花卉世界發展規劃,主動對接廣佛都市圈、融入珠三角。以新城區、新商圈為「雙核」,以佛陳路、白陳路為「雙軸」,逐步建立主體功能明晰、布局合理的城市格局。新城區總規劃面積2150畝,重點發展總部經濟、旅遊餐飲和商貿流通等行業。萬科繽紛四季花園、順峰山莊、商會大廈等高端生活性服務業項目相繼進駐落成,建設中軸線水系公園、文化藝術中心等公共活動場所,著力打造環境優美、配套完善的新型生態濱水商貿居住中心。新商圈緊鄰廣州南站,總面積約1050畝,現已引入太平洋城市綜合體,將打造珠三角高端商務活動聚集地。近年來,陳村突出產業轉型、產業融合、產城互動的經濟發展思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第一產業亮品牌。陳村花卉是順德「兩家一花」之中的「一花」,曾成功舉辦中國第五屆花博會、2006中國盆景賞石博覽會等一系列大型展會。第二產業做精專。2008年陳村鎮被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正式授予「中國裝備機械工貿名鎮」稱號,已形成集研發、生產、上游配套、集約銷售的完備機械裝備產業鏈。第三產業有特色。萬科地產、順峰山莊、台灣太平洋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陳村。2011年限額以上商業零售額7.06億元。 陳村以共建共享「綠色陳村幸福智城」為目標,堅持宜居安民、產業富民、福利惠民、改革便民、善政為民的理念,加快推進道路、教育、醫療、水利、環保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工程建設。
近年,陳村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建設「建設宜商宜居的商貿名鎮」為目標,經濟和社會發展成績喜人。2006年全國小城鎮綜合發展水平1000強中陳村鎮名列54位。2011年,陳村實現GDP 110億元,工業總產值279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0億元,商業總銷售額122億元,全鎮居民儲蓄余額108億元。近年來陳村的物流項目接踵而來,全國最大的冷庫群亦即將建成。
在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陳村不斷提升城市化水平,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被授予了「國家衛生鎮」、「省文明示範鎮」、「省民間藝術之鄉」、「省教育強鎮」、「廣東最美鄉村自然生態旅遊示範點」等稱號。
⑵ 如何寫出好的鄉村旅遊解說詞
多關注一些旅遊衛視微博、公眾號、學習他們的解說表現形式作為自己的借鑒,多聯系多看多寫久而久之熟能生巧。
⑶ 鄉村旅遊培訓師講話稿
http://www.govyi.com/fanwen/peixunbanjianghua/201502/fanwen_20150202114250_226072.shtml
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培訓班講話稿-培訓班講話-公文易
⑷ 鄉村旅遊名字大全
這要看那個地方了,結合本地鄉土特色和文化,能夠反應地方特色和文化的 符號 要素和詞語。比如我們這里十二屆人大代表申紀蘭的家鄉,我們就叫西溝旅行社,或者我們這里的太行山大峽谷旅行社,或者黃崖洞旅行社。以此為參考。歡迎組團來長治旅遊觀光,休閑度假。
⑸ 《游山西村》導游詞
各位旅客復朋友好,今天咱們要游制玩的地方是山西村。那裡除了有可口的鄉村野味外,還有農家人特地釀制的農家酒等大家前去品嘗呢。別看這山路崎嶇盤環的,好看的景緻都一處一處地等在那兒哩。一會柳暗,一會花明,這山西村哪,就在那柳影深處、花香盡頭。大家趕快走啊,如果來得及,還能趕上他們山裡人特有的拜社大戲呢。又敲鑼、又打鼓,非常熱鬧,非常喜慶。還有他們那種古樸的民風,在如今爭名奪利的社會里,這種古道熱腸是多麼的稀缺難得啊,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種淳樸厚道吧!
⑹ 為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婺源,寫一段解說詞
1. 婺源導游詞
朋友們:大家好!
歡迎大家到江西來旅遊!江西是個好地方,這里山青水秀、人美茶香。我們今天將去看看「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婺源。
婺源,位於江西東北部。在唐代開元28年設縣(即公元740年)是一個有著壹仟貳佰多年悠久歷史的古老縣級行政區。因其「地當婺水之源」而得名。
婺源與安徽、浙江相鄰,這里文風鼎盛,古跡遍布,尤其是明清古建築群更為經典,這里田園、小溪、古木、翠竹環繞村落,飛瀑、驛道、路亭、拱橋散布鄉野…,自然風光如詩如畫。有著豐富的人文和自然風光。
全婺源縣方園貳仟玖佰肆拾柒平方公里,現下轄十一個鎮和十五個鄉。素有「八分半山-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園」之說。
這里是受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的區域。年平均氣溫在攝氏16.7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821毫米以上。婺源是現代中國的速生豐產林基地縣及生態農業先進縣之一。擁有「全國綠化百佳縣」和「全國民俗文化村」的桂冠。
這里是中國的茶鄉,中國茶文化之鄉…
婺源縣在唐朝到五代時期隸屬江南道歙州、宋代屬徽州新安郡,元朝屬徽州路,明清時期屬徽州府…,這里是徽商的發源地之一,當年商人們在外掙錢,回家投資興學,沖破了封建政治制度的斥商情結,走出了一條「以商養儒」、「以儒揚商」、「儒商互補」的生財之路。當年的婺源,行商的人多,讀書的人多,做官的人也多。在「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的訓示下,使婺源「-室之內,必有俊才」。在訓示的影響下,婺源之人讀書成風,並且久盛不衰。從讀書好的氛圍中走出了宋代文學家朱弁、南宋教育家理學家朱熹,走出了纂刻家何震、走出了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現代大學者胡適,現代教育家江謙、現代著名醫學家程門雪......。據史書上的記載:自宋代至清未,全婺源縣考取進士的有550人,出任各級官吏的人多達2665人,出現過「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連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的勝況…。
自古「無徽不成商」,然而在徽商之中的勁旅卻是在婺源,當年在徽商里有「無婺不成徽」之說,來自婺源的商人是徽商中的木商、茶商盟主。這足以說明當年婺源商人的地位。
這也使得今日的婺源,明清建築遍布全縣。官宦府第、家族祠堂、商人住宅、鄉民故居,應有盡有。這些建築,有前堂後堂先後序列者,有數十棟連片者,街巷均由青石板鋪成。石建築以沱川、思口、江灣、流頭、浙源、龍山、許村和清華等鄉鎮的某些村莊更為集中,此外尚有廊橋、路亭、門樓、店面、戲台等。 婺源是我國古建築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青林古木之間處處掩映著飛檐翹角的民居,這里是「最後的香格里拉」。
婺源物產豐富,當地的綠茶「婺綠」,是明清時期的貢品;獨特的荷包紅鯉魚是釣魚台國宴上的珍品;龍尾硯是中國傳統的四大名硯之一;被譽為「江南梨王」的是江灣雪梨。
婺源文化與生態旅遊區現已開放了「一區四線」20個旅遊景區,這里我們可以欣賞到「京劇老祖宗」徽劇的韻味、粗獷原始的「舞蹈活化石」儺舞、這有清純迷人的山村姑娘的茶藝表演…。
清代商賈住宅群中的精品---延村
朋友們:延村 位於縣城北偏西18公里處。是婺源現存的清代商賈住宅群中的精品,一座幽雅的清代庄園。
延村最早建村可上推到北宋元豐年間(公元1078年---1085年),村裡最早的居民是查、吳、程、呂四姓人。至明朝洪武年間,金姓從婺源的沱川遷入,後來金姓人丁漸漸增長,現在已佔全村人總數的80%。
延村舊稱「延川」,是因為村子面臨著川流不息的清溪水,村裡人期望著後世子孫能綿延百世,而得此名。隨著歲月的更替,「延川」這個古老的名字被人們簡稱為「延村」了。
延村之中現在保存著商賈們建造於清乾隆、嘉慶年間的古民居56幢,佔地面積多達25000多平方米。
延村古民居多是天井式民居。所謂「天井」,其實也是露天的院落,只是面積較小。這里炎熱多雨而潮濕,多山地丘陵,人稠地窄,這里的民居布局多重視防曬通風,也很注意防火,布局緊湊,密集而多樓房。民居的基本單元都是以橫長方形天井為核心,四面或左右後三面圍以樓房,陽光射入較少;狹高的天井也起著拔風的作用;正房即堂屋朝向天井,完全開敞,可以看見天日;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在風水學說中稱之為「四水歸堂」,有財不外流的寓意。外圍常聳起封火山牆,因其形狀好象馬頭又稱馬頭牆,他利於防止火勢蔓延。馬頭牆是也南方民居中的一大造型特色。牆頭都高出於屋頂,輪廓作階梯狀,脊檐長短隨著房屋的進深而變化,多檐變化的馬頭牆在江南民居中廣泛地被採用,有一階、二階、三階、四階之分。通常三價、四價更長見。封火山牆的磚牆牆面以白灰粉刷,牆頭覆以青瓦兩坡牆檐,白牆青瓦,明朗而雅素。
延村民居的特點是 四合院、淺天井、二層屋、有門樓、白壁外牆、馬頭牆、 屋內多裝飾。形成了建築形體基本統一的格調,延村的古宅多是一層至三層是穿斗式木構架,屋四周由風火山牆圍起,使風火牆高出屋頂。大門是石庫門坊,水磨青磚門面。平面布置常為三開間,內分前廳、後堂、廚房,前後均有淺天井。方柱石、格扇門窗、青石板鋪地,最令人稱奇的是那「三雕」(木雕、磚雕、石雕)藝術,漫步其間,有如置身於藝術的海洋,真令人如痴如醉,延村是江西省古建築群重點保護村莊。是2002年3月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公布的「全國民俗文化村」之一。
風格是民族的特徵,也是時代的特徵。各時代、各民族的建築風格都凝聚著當時當地幾乎全部的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的靈魂。因此,滲透進各種學說底層的「天人合一」宇宙觀,鑲嵌入每個老百姓心裡的「傳統風水」思想,他必然影響著建築風格的形成與變化。
古老的婺源(延村),地處山區之中,耕地少,人口稠密,缺少糧食。為了解決這種生存予盾,許多人只有背井離鄉,將本地資源豐富的木材、竹子、茶葉等運到山外去賣,漸漸地的徽商在奮起。當年作為古徽商中的木商、茶商的盟主地位的婺源商人,在發財致富以後,紛紛在老家造房子買田地,以示光宗耀祖。並為後代營造出發達的機遇。現在的延村人大都居住在前輩營造的祖屋之中。
眺望延村:彷彿在粉牆黛瓦,這黑白相間的顏色中,飄逸出一股淡雅質朴的清香。讓我們感到清心悅目。
由於受封建時代的森嚴的社會等級制度的影響,盡管商人富可敵國,卻永遠不能擁有尊貴的社會地位。按當時建築營造的規定,商人宅第不能在臨街道開大門,只好另闢蹊徑,開偏門設小院,更著力在房屋中用精美的石雕、磚雕、木雕來裝飾屋子,將自已的追求、祖輩和自已的夢融入其中,將希望寄託於後人。因此進入古宅之中,就進入了高雅清新的藝術殿堂和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氛圍里。
2.景德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雄踞長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鎮"之稱,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城市。1953年6月政務院批准景德鎮市為江西省轄市,現轄一市一縣兩區,即樂平市、浮梁縣、珠山區、昌江區,面積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萬,其中市區人口40多萬。
景德鎮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為鄰,西同波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坐落在黃山、懷玉山余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居東經116°57′-117°42′,北緯28°44′-29°56′,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山峰層疊,河流密布,山環水繞,景色秀麗。市區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氣溫17 °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09.8小時。
景德鎮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史籍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可見早在漢代就開始生產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宮廷詔令此地燒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鎮因此而得名。自元代開始至明清歷代皇帝都派員到景德鎮監制宮廷用瓷,設瓷局、置御窯,創造出無數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瓏、顏色釉四大名瓷著稱於世。"毛澤東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國賓館用瓷以及各類藝術陶瓷倍受世人贊賞。景德鎮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明如鏡"的美譽。郭沫若先生曾以"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峰是此都"的詩句盛贊景德鎮燦爛的陶瓷歷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鎮與世界緊密相連。
景德鎮市旅遊資源內涵豐富、獨具優勢。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觀、生態環境等,尤以陶瓷資源獨具優勢。全市現已發現30多處陶瓷歷史遺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產地及世界通稱制瓷原料高嶺土命名地高嶺、湖田古窯遺址、明清御窯廠遺址等等,分別列為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景德鎮市的風景名勝和景觀眾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築村、徽派建築群、古戲台;有號稱中國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梁古縣衙; 有以三閭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築三閭廟;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戰時藏身的紅塔和瑤里的仰賢台、洪源仙境、太陽島、月亮湖、陽府寺、歷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鎮也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地區,著名的新四軍瑤里改編就在浮梁縣瑤里鎮,紅十軍的誕生地在樂平市眾埠鎮。1997年,我市被國家旅遊局等單位推介為97』中國旅遊年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
景德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雄踞長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鎮"之稱,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城市。1953年6月政務院批准景德鎮市為江西省轄市,現轄一市一縣兩區,即樂平市、浮梁縣、珠山區、昌江區,面積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萬,其中市區人口40多萬。
景德鎮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為鄰,西同波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坐落在黃山、懷玉山余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居東經116°57′-117°42′,北緯28°44′-29°56′,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山峰層疊,河流密布,山環水繞,景色秀麗。市區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氣溫17 °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09.8小時。
景德鎮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史籍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可見早在漢代就開始生產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宮廷詔令此地燒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鎮因此而得名。自元代開始至明清歷代皇帝都派員到景德鎮監制宮廷用瓷,設瓷局、置御窯,創造出無數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瓏、顏色釉四大名瓷著稱於世。"毛澤東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國賓館用瓷以及各類藝術陶瓷倍受世人贊賞。景德鎮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明如鏡"的美譽。郭沫若先生曾以"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峰是此都"的詩句盛贊景德鎮燦爛的陶瓷歷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鎮與世界緊密相連。
景德鎮市旅遊資源內涵豐富、獨具優勢。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觀、生態環境等,尤以陶瓷資源獨具優勢。全市現已發現30多處陶瓷歷史遺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產地及世界通稱制瓷原料高嶺土命名地高嶺、湖田古窯遺址、明清御窯廠遺址等等,分別列為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景德鎮市的風景名勝和景觀眾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築村、徽派建築群、古戲台;有號稱中國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梁古縣衙; 有以三閭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築三閭廟;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戰時藏身的紅塔和瑤里的仰賢台、洪源仙境、太陽島、月亮湖、陽府寺、歷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鎮也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地區,著名的新四軍瑤里改編就在浮梁縣瑤里鎮,紅十軍的誕生地在樂平市眾埠鎮。1997年,我市被國家旅遊局等單位推介為97』中國旅遊年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
⑺ 皖南古村落導游詞
中文導游詞: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安徽西遞古鎮導游詞
西遞位於安徽省黟縣東南部,村落面積12.96公頃。西遞村四面環山,兩條溪流從村北、村東經過村落在村南會源橋匯聚。村落以一條縱向的街道和兩條沿溪的道路為主要骨架,構成東向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統。
所有街巷均以黟縣青石鋪地,古建築為木結構、磚牆維護,木雕、石雕、磚雕豐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築布局相宜。村落空間變化韻味有致,建築色調樸素淡雅,體現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環境營造方面的傑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西遞村被世人稱為明、清古建博物館。
西遞村是一處以宗族血緣關系為紐帶,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該村源於公元11世紀,發展鼎盛於14-19世紀。20世紀初,隨著我國封建宗法制度的解體,西遞村的發展也日趨緩慢。由於歷史上較少受到戰亂的侵襲,也未受到經濟發展的沖擊,村落原始形態保存完好,始終保持著歷史發展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現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西遞村被國家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單位,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申報,並通過了專家評估考察。2000年11月30日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安徽宏村導游詞
宏村位於安徽省黟縣東北部,村落面積19.11公頃,宏村始建於宏村建於南寧紹熙年間(公元1131年),至今800餘年。它背倚黃山余脈羊棧嶺、雷崗山等,地勢較高,常常雲蒸霞蔚,時而如潑墨重彩,時而如淡抹寫意,恰似山水長卷,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被譽為「中國畫里的鄉村」。
特別是整個村子呈「牛」型結構布局,更是被譽為當今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一大奇跡。那巍峨蒼翠的雷崗當為牛首,參天古木是牛角,由東而西錯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寵大的牛軀。以村西北一溪鑿圳繞屋過戶,九曲十彎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匯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腸和牛胃。水渠最後注入村南的湖泊,鵒稱牛肚。接著,人們又在繞村溪河上先後架起了四座橋梁,作為牛腿。歷經數年,一幅牛的圖騰躍然而出。這種別出心裁的科學的村落水系設計,不僅為村民解決了消防用水,而且調節了氣溫,為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創造了一種「浣汲未防溪路遠,家家門前有清泉」的良好環境。
宏村又名弘村,都是取宏廣發達之意。宏村汪九是唐初越國公汪華的後裔。村子始建於宋代,數百戶粉牆青瓦、鱗次櫛比的古民居群,特別是精雕細鏤、飛金重彩的被譽為「民間故宮」的承志堂、敬修堂和氣度恢宏、西朴寬敞的東賢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鏡的月沼和碧波盪漾的南湖,巷門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樸的觀店鋪,雷崗上參天古木和探過民居庭院牆頭的青藤石木,百年牡丹,森嚴的敘仁堂、上元廳等祠堂和93歲翰林侍講梁同書親題「以文家塾」匾額的南湖書院等等,構成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真可謂是步步入景,處處堪畫,同時也反映了悠久歷史所留下的廣博深邃的文化底蘊。至清代宏村已是「煙火千家,棟宇鱗次,森然一大都會矣」,至今仍為際聯鎮人民政府所在地。至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發展旅遊業,喬石、朱鎔基等先後來宏村旅遊考察,陳復禮、瓊瑤、陳凱歌等先後來宏村進行藝術創作。進入九十年代,宏村入境遊客人數每年以40.5%的速度增長,其中又以港台及海外遊客為多。去年共接待中外遊客4萬人次,門票收入60.8萬元,比上年增長8%。在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附件: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導游詞資料
西遞的明清古建築群是我國徽派建築藝術的典型代表,至今仍完好保存著120幢明清邸宅。西遞有著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塑造的「世外桃源」的生態環境和風情,該村落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譽。
西遞以其悠久燦爛的傳統文化、精湛超群的徽派明清民居、朴實純美的民俗風情,以及高超精巧的徽派木雕、磚雕、石雕,聞名於全國。最有特色的民宅有大夫第、膺福堂、敦仁堂、西園、瑞玉庭等。「胡文光牌坊」又稱「西遞牌樓」,是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是西遞的標志。西遞村人傑地靈,培養出了明代荊藩首相胡文光、清代二品官胡尚贈、巨富豪商胡貫三等一批國家棟梁之材和儒商。
西遞被專家、學者稱譽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中國明清民居博物館」。
宏村為依山傍水的牛形古水系建築村落,圍繞水系而建的100多幢水榭民居,保存完好,古樸典雅,各具特色。月沼形如「牛胃」、南湖酷似「牛肚」,水清澈甘甜,九曲十八彎的水圳如「牛腸」穿庭入院。 人們在水圳濯洗菜蔬、衣裳是宏村特有的生活風景線。
宏村的古水系牛形村落堪稱「中華一絕」,開《仿生學》之先河。有「民間故宮」佳譽的清代民居「承志堂」是宏村古村落代表性建築,巧奪天工的「百子鬧元宵」、「唐肅宗宴官」等木雕群及漏窗石雕《四喜圖》奇美絕倫。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曾贊嘆道:「黟縣宏村建築文物是國家的瑰寶」。
宏村有「中國畫里的鄉村」的美名。古宅老牆、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美不勝收,受到中外遊客、影視、美術、攝影藝術家們的高度贊揚。
在西遞、宏村馬頭高牆、石雕漏窗、門罩門額是常景;民宅廳堂內懸掛字畫、楹聯,擺設鏡鍾瓶是家家的習俗。西遞還有著「拋綵球,選佳婿」的民俗。
⑻ 生態旅遊導游詞 雲南某個景點
香格里拉導游詞
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來,我懷著愉快的心情,以當地主人的身份,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到我們迪慶旅遊、參觀、考察,祝願各位能在這里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各位啟程來迪慶之前,一定已經聽說我們中甸、迪慶的一些傳聞。要不然,各位怎麼地不顧路途遙遠,翻山越令,跨江過河,跋涉千里,來迪慶觀光探奇呢?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現在,各位已身臨其境,就要親眼看看我們迪慶了。首先,我要謝謝各位的光臨,並用藏語向各位貴賓表示歡迎:「香格里拉!」
聽了我的藏語歡迎詞,您可能會感到莫名其妙,怎麼地用這句洋涇浜來歡迎我們呢?且慢,這正是我要告訴各位的,「香格里拉」是我們藏族的語言,意思是「老朋友,您來了」!即高興地與您打招呼歡迎您,各位懂了這個意思,高興吧?讓我再說一遍「香格里拉」!「老朋友,您來了!歡迎您」!
然而「香格里拉」在英語里卻是另外的意思,「Shangri-la」即世外桃源。真是無巧不成書啊,我們的迪慶就是一個真正的Shangri-la,世外桃源,人間仙境!要弄清這點,還得從英語一詞Shangri-la的來源開始。1933年,英國著名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James Hilton)寫了一本小說《失去的地平線》(LOST HORIZON)。開始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名叫威的英國外交官與他的三個朋友乘坐了一架被劫持的飛機往世界屋脊。在飛行過程中,汽油燒盡,最後被迫降落在一個冰天雪地的銀裝世界之中。他們知道確切的位置,彈盡糧絕,走投無路。在絕望時刻,他們遇上進山挖黃連、貝母的藏族人。這些好心的藏族人見他們身處絕境,便接濟他們,領他們來到家中,使他們有了安身之處,他們脫離險境,來到了藏民的居住地,第二天醒來,睜眼四看,驚奇的發現,這是個多麼美麗神奇的世外桃源啊!--雪山環抱、土地肥沃、陽光明媚、民風淳樸,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藏民的幫助下,他們踏上歸程。當他們再想回來看看時,卻再也無法找到確切地點了,只記得他們經常聽到藏民說的一句話:「香格里拉」。《失去的地平線》--書中就把這個地方叫做「香格里拉」。並對這個地方的環境作了精彩的描寫:中國西南部藏區是一個永恆、和平、寧靜之地。那裡有四面雪山環繞的草原,陽光燦爛,空氣新鮮,有高深莫測的活佛,神聖靜謐的湖水,輝煌神秘的寺廟,淳樸善良的康巴藏族。一切都如人們夢想中的伊甸園,生命在此可以得到永生……
此書出世,轟動世界,吸引了千千萬萬的讀者,英語詞典里於是有了香格里拉(Shangri-la)一詞。
多少年來,香格里拉一直是許多欠,尤其是西方世界的人們所神往的「世外桃源」,無數探險家在中國藏區、印度、尼泊爾等地苦苦尋覓這神秘之地,經歷了半個多世紀,這上謎終於解開了,經過多方調查,充分證實,《失去的地平線》--書中所創的「香格里拉""一詞系迪慶藏語「老朋友,您來了」的意思。也引申「通往聖潔之地」,「心中的菩薩」之意。
現在我就把真正的香格里拉--迪慶介紹給各位。
迪慶藏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西北部,西北邊與西藏自治區為鄰,全州面積23870平方公里,包括中甸、維西、德欽三個縣,居住有藏、傈僳、漢、白、彝、回、普米、功、怒等民族。
迪慶藏族自治州處於國家級三江並流風景名勝區的腹心地帶,三江占兩江,雪山佔七成,形成三江並流風景區的主體。
迪慶州府中甸縣距昆明640多公里。迪慶州是雲南省的制高點,境內有許多高聳入雲的大山,著名的有雲南第一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為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位居藏區八大神山之首。其餘高峰有環立於卡格博峰周圍的太子十三峰,太子雪山海拔5396米,白茫雪山海拔5137米,其餘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高峰還有10多座。
在雪山環繞之間,頒著許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壩了,這是迪慶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這里土地肥沃,水草豐美,牛羊駿馬成群,特別是中甸縣的小大中甸,真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風光。五月的中甸草原,碧綠的草地和山坡上的杜鵑花、格桑花和數不盡的各種小花爭相怒放,奼紫嫣紅,爭奇斗妍,宛如一塊塊色彩斑斕的大地毯,駿馬賓士,牛羊滾滾,雄鷹翱翔,牧人在白雲在藍天下唱起牧歌,揮動長鞭,這就是人間仙境的生活,一幅活生生的美麗圖畫。
在雪山環抱之間,在草甸中間或邊緣,鑲嵌著一面大鏡子--星羅棋布的天然湖泊。迪慶著名的風景湖泊有碧塔海、納帕海、屬都海等。這些神聖靜謐的湖泊,照映雪山森林、藍天白雲,引來牧人畜群,挽留各種飛禽走獸,成為人與自然共存共榮的樂園。
在群山環抱間,在草甸或山坡上,這里的各族人民建立起一個個村寨:藏族的厚牆、大蓋頂、寬走廊的土掌房,彝族、傈僳、怒族、納西族的木楞房,以及漢族的四合院,白族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都顯得特色鮮明,引人注目。
我們迪慶,正如《失去的地平線》所述,江河為池,峽谷狹窄而深長。迪慶州,三江並流據其二,金沙江、瀾滄江從青藏高原滾滾而來;在橫斷山區橫沖直撞,裂岸穿石,造成了眾多峽谷;許多地方,兩岸同仁谷緊貼,急流險灘相連,無石不怪,無水不怒,險象球生,真是「有峽無路鳥難飛,猴子爬岩掉眼淚」。
在迪慶德欽縣的瀾滄江沿岸,您可以看到歐亞板塊和印度板塊碰撞的地質景觀,您可以看到「十里不同天,萬物在一山」,由立體氣候產生的立體植物、珍稀動物、名貴花卉、名貴葯材等。
香格里拉意人人間仙境,世個桃源,人人嚮往,於是世界上旅遊界的有識之士便把世界上建得最好的酒店--五星級酒店稱為香格里拉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