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縣全縣鄉村振興打造旅遊名城
㈠ 我國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體現了教材中的哪些觀點
鄉村建設與保護協調發展
以段村為例,可以看到美麗鄉村建設在某些地方實施過程中遭遇到的障礙。這有助於我們及時發現漏洞,同時也有助於我們積極應對。
首先,美麗鄉村「建設」與傳統村落「保護」之間較難找到完美的銜接點。段村不僅是河北省美麗鄉村建設重點村,還是國家級傳統村落,因此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如何實現「建設」與「保護」兩者之間的完美銜接,便成為項目建設過程中始終無法繞開的關鍵話題。換言之,美麗鄉村建設不能以破壞與犧牲村落傳統的社會資源為代價。當地民眾顯然很清楚本村區別於其他村落的重要原因就在於悠久的歷史積淀以及豐富的傳統資源。因此,在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之時,段村在很大程度上將美麗鄉村建設原本的諸多功能弱化,僅將其視為一個增加村落基礎設施不容錯過的機會。然而,復制城市乃至外來的設計理念顯然無法與鄉村既有的村容村貌以及實際的日常生活相匹配。村中主要通道鋪設的仿古磚與該地的石頭房被生硬地拼貼在一起,這不僅無法產生一種理想狀態中的「美麗」效果,也無益於村民的日常生活。
其次,美麗鄉村建設的實施也是一個資源分配的過程,處理不當易引發基層矛盾。對於當地民眾而言,美麗鄉村建設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最為貼切的不是廣場的修建、旅客中心的成立,而恰恰是每個人日常生活必需的廁所。他們也許不明白「廁所革命」的真正意涵,但每個人都很清楚廁所改造將帶來的好處。當廁所改造的指標無法覆蓋至村中全部家戶時,資源分配自然就成了可能引發當地村民不滿的重要因素。這種不滿會藉由村民與村委成員之間的爭吵體現出來,也可能會表現在村民阻礙美麗鄉村建設的施工上。此外,整個項目建設由招標公司來完成,他們有相當大的自由度來決定究竟讓誰參與項目的具體施工。當所有的施工人員都來自招標公司所在的縣城之時,當地民眾對無法從中得利的狀況會感到非常氣憤,從而暗中破壞甚至直接阻撓。這不僅使得工程的施工進展緩慢,更有甚者,會使得工程不時處於「返工」狀態。
最後,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遊的協調發展較難實現。美麗鄉村建設為村莊的基礎設施、衛生保健以及生態環境的改善提供了可能,這無疑是村莊發展鄉村旅遊的重要前提。從村莊的發展意圖中也可以看到,一種以發展鄉村旅遊來帶動村落發展的模式正在被當地復制。當地很明確地將消費群體指向了在城市生活的人,並試圖藉助當地的傳統建築、民俗文化、特色飲食等資源創造商業機會,以便在這一空間改造的過程中獲利。然而,承載能力有限的段村仍處於鄉村旅遊發展的起步階段。即便政府大力倡導當地民眾加入到「農家樂」旅遊開發之中,但因受限於水資源短缺、村莊大量人口外出等多方面原因,當地民眾仍然處於觀望狀態。此外,在政府的旅遊規劃中,段村實際上只是整個旅遊路線中的一個點而已,即便有外來遊客前來村莊遊玩也往往只是短暫逗留。
尊重鄉村自身主體性地位
如果將中國鄉村比作海邊沙灘的話,那麼針對中國鄉村所發起的「建設運動」就恰如一波接一波的海浪。而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二十字新要求,也從更高層面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可參照的標准。具體而言,美麗鄉村建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正確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在鄉村建設過程中,一味地追求發展而忽略乃至直接破壞既有的傳統社會資源,顯然不利於村莊自身的長期發展,甚至可能造成「千村一面」的模式化呈現。因此,我們應該明晰發展與保護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發展並非意味著拆除原貌,保護也並非意味著保留現狀;鄉村建設與村落保護並不處於一個截然相反的對立面,兩者應該結合起來。在尊重與保護村莊既有歷史文化資源的基礎之上,繼而進一步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村莊的建設與發展,而非一味追求所謂的「現代化」發展模式,否則只會如維克多·謝閣蘭的預言一般,「現代化的結果會製造出令人厭倦的雷同和平庸」。
第二,妥善把握鄉村治理問題,公平公正地分配村莊的公共資源。如果僅僅將美麗鄉村建設視為一個單純的項目建設,那將是大錯特錯。它不僅涉及村莊既有面貌的改善、村莊整體形象的提升,同時也可能觸及鄉村社會的治理問題。在某種程度上,鄉村建設與鄉村治理之間存在著內在的邏輯聯系。在公共資源密集進入村莊的過程中,村莊的治理問題可能也恰恰暴露出來。因此,項目的「發包」應該注意這種公共產品的有效投入問題,而村莊自身在分配「接包」的公共產品時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考慮村民幸福感的獲取,避免重復建設以及資源的浪費。
第三,堅持公眾參與的原則,彰顯村民的主體地位。村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僅是鄉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驅動力,同時也是鄉村社會持續呈現活力的根源所在。因此,無論是項目的設計、施工還是村莊的未來建設,都應在尊重鄉村自身主體性地位的基礎上,發揮村民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創造性,讓他們也參與其中並成為這些社會工程的建設主體;都應考慮村民自身的需求和認知,在一個長期良性互動的過程中探討和推進鄉村建設。總之,我們必須認識到村民始終善於利用其慣有的思維邏輯及行為方式在不同程度上消解外來介入力量的可能影響,並以此界定村莊自身的發展方向。
㈡ 如何以特色小鎮建設促進鄉村振興
據報道,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內容。
特色小鎮建設通過產業對接、文化交流,把市場觀念、科學管理、集體行動、誠信守紀、協作開放等現代文化元素引入鄉村,能夠優化鄉村創業創新生態,促進鄉村文化發展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
從而實現推動鄉村開發體制改革,根據各地基礎和特色,採取靈活的開發體制,依託各地獨特優勢實現鄉村振興;推動地方特色資源產權制度改革,以產權明晰為基礎完善資源產權制度,充分發揮特色資源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
文章來源:央廣網
㈢ 鄉村振興:如何做好鄉村旅遊
在鄉村旅遊的生態環路中,涉及到農場農庄、特色餐飲、手作民藝、親子見學、精品酒店、客棧民宿、有機農業、生鮮電商、新媒體、NGO等多重元素。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民宿的發展,為以鄉村旅遊為主導的鄉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過去發展鄉村旅遊,由於沒有好的住宿設施,遊客很難在鄉村停留太長時間,同時也不會在鄉村留下多少消費,所謂的鄉村旅遊基本上是以觀光旅遊和低層次的鄉村度假為主,「旺丁不旺財」的情況非常突出。
一些地方,也藉助鄉村民宿的勃興,實現旅遊業的創新發展。像浙江麗水的松陽,沒有名山大川,但以鄉村精品民宿建設為突破口,以傳統村落「活態保護」為支撐,建立起田園型旅遊目的地的市場形象,在強手環伺的長三角旅遊市場中異軍突起;像北京的延慶縣,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以「八達嶺長城」為主要賣點,近年來以建設新型「北方民宿」為方向,推出了一批精品民宿,進而改變了延慶整個縣旅遊業發展的格局和路徑,初步實現了延慶旅遊業的轉型發展。
除此之外,鄉村旅遊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在一號文件中,專門對強化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進行了全面闡釋。目前在旅遊部門的推動下,開展了一些針對鄉村旅遊的專項培訓,但是對鄉村人才的建設基本上還處於部門之間「各自為戰」的局面,鑒於鄉村旅遊對鄉村振興的重要牽動作用,有必要建立起勞動人事、農業、旅遊等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並加大對鄉村旅遊人才建設的支持力度。
㈣ 鄉村振興的規劃哪家做的比較好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20字中,首當其沖的是產業興旺。實現鄉村產業興旺,農業是重點、是基礎。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簡稱「中機院」)專注於產業規劃18年,在鄉村及旅遊產業方面也做過不少案例,如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閩侯縣城鄉發展戰略規劃產業發展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達州市富硒茶及旅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達州市宣漢縣馬渡鄉臘梅產業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黑龍江大慶市循環農業發展規劃;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北京通州區低碳現代農業示範園規劃等。
㈤ 鄉村振興如何推進
一、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需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回系、經營體系答。大力發展社員網等農業互聯網企業,用農業互聯網促進縣域農業產業振興。二、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三、要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四、要推動鄉村生態振興,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五、要推動鄉村組織振興,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
㈥ 鄉村振興主要措施
鄉村振興的主要措施是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在「三農」工作中,農村土地問題是核心和關鍵,是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系。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給廣大農民吃上長效「定心丸」。
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保持了「三農」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時間節點與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相契合,彰顯了黨中央堅定保護農民土地權益的決心,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順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堅實基礎。
(6)莒縣全縣鄉村振興打造旅遊名城擴展閱讀:
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
「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新提法,引起眾多關注。
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食安全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有近14億人口的大國,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在今天這樣一個更加註重擴大開放的大背景下,國內農業生產提質增效更顯緊迫和關鍵。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個重要目標就在於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讓糧食成為農業的核心競爭力。
㈦ 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現代農業與美麗鄉村、鄉村振興如何一體化規劃
現代農業的發展,除滿足其農產品供給功能外,還具有促進就業增收、休閑體驗、生態保護、旅遊度假、文化傳承、科普教育等功能,即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的發展,要以現代農業為基礎。尤其是構建美麗鄉村產業支撐體系時,要實現村莊總體聯動發展的新局面。北 京-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研究 院 指出,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現代農業應該結合縣、鎮域、村域產業發展現狀,自然資源、文化資源現狀統一規劃,以現代農業產業為基礎和支撐,以休閑農業和觀光農業、鄉村旅遊為特色,最終實現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出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㈧ 如何推動鄉村生態振興打造農民安美麗家園
要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堅持綠色發展,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扎實實施農回村人居環境整治答三年行動計劃,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完善農村生活設施,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
國家開發銀行湖南省分行行長袁建良代表認為,一方面,要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加強污水、垃圾、空氣污染、噪音等鄉鎮本身的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鎮。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鄉鎮貼近農村的優勢,帶動農村生態環境建設。
㈨ 鄉村振興就是決勝全面小康的重大部署
是的。
「三農」向好,全局主動。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史無前例地把這個戰略庄嚴地寫入黨章,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部署,為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指明了航向。
其中,最大的發展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發展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
(9)莒縣全縣鄉村振興打造旅遊名城擴展閱讀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原因: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著眼「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導向和農業農村短腿短板的問題導向作出的戰略安排。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我們黨的戰略決斷,是中國基本國情的必然選擇,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具體體現。
基本國情要求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當前,我國社會中最大的發展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發展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深入推進,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很快超過1萬美元、城市人口比重將很快超過60%、農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份額將進一步下降,但農業的基礎地位不會改變,大量農民生活在農村的國情不會改變。
此外,農業發展質量效益競爭力不高,農民增收後勁不足,農村自我發展能力弱,城鄉差距依然較大。要採取超常規振興措施,在城鄉統籌、融合發展制度設計、政策創新上想辦法、求突破。
以人民為中心的使命要求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不能落下。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進一步調整理順工農城鄉關系。
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源條件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加快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加快補齊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顯著縮小城鄉差距。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