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補償機制
A. 什麼是水庫上游水源地生態補償機制
生態環境補償機制:
以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為目的,根據生態內系統服務價值、生容態保護成本、發展機會成本,綜合運用行政和市場手段,調整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相關各方之間利益關系的環境經濟政策。主要針對區域性生態保護和環境污染防治領域,是一項具有經濟激勵作用、與「污染者付費」原則並存、基於「受益者付費和破壞者付費」原則的環境經濟政策,是環境管理的一種經濟手段。它通過調節人類生產活動行為來達到生態環境保護的目的.
B. 2015年中央1號文件圍繞促進農民增收,加大惠農政策有哪些內容
二、圍繞促進農民增收,加大惠農政策力度
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富裕農民,必須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開發農村二三產業增收空間,拓寬農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大政策助農增收力度,努力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保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的勢頭。
8.優先保證農業農村投入。增加農民收入,必須明確政府對改善農業農村發展條件的責任。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各級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加快建立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持續增加財政農業農村支出,中央基建投資繼續向農業農村傾斜。優化財政支農支出結構,重點支持農民增收、農村重大改革、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結構調整、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村民生改善。轉換投入方式,創新涉農資金運行機制,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杠桿作用。改革涉農轉移支付制度,下放審批許可權,有效整合財政農業農村投入。切實加強涉農資金監管,建立規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杜絕任何形式的擠占挪用、層層截留、虛報冒領,確保資金使用見到實效。
9.提高農業補貼政策效能。增加農民收入,必須健全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體系。保持農業補貼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逐步擴大「綠箱」支持政策實施規模和范圍,調整改進「黃箱」支持政策,充分發揮政策惠農增收效應。繼續實施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政策。選擇部分地方開展改革試點,提高補貼的導向性和效能。完善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向主產區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擴大節水灌溉設備購置補貼范圍。實施農業生產重大技術措施推廣補助政策。實施糧油生產大縣、糧食作物制種大縣、生豬調出大縣、牛羊養殖大縣財政獎勵補助政策。擴大現代農業示範區獎補范圍。健全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耕地保護補償、生態補償制度。
10.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增加農民收入,必須保持農產品價格合理水平。繼續執行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重要農產品臨時收儲政策。總結新疆棉花、東北和內蒙古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經驗,完善補貼方式,降低操作成本,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足額兌現到農戶。積極開展農產品價格保險試點。合理確定糧食、棉花、食糖、肉類等重要農產品儲備規模。完善國家糧食儲備吞吐調節機制,加強儲備糧監管。落實新增地方糧食儲備規模計劃,建立重要商品商貿企業代儲制度,完善製糖企業代儲制度。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完善種植面積和產量統計調查,改進成本和價格監測辦法。
11.強化農業社會化服務。增加農民收入,必須完善農業服務體系,幫助農民降成本、控風險。抓好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機制創新試點,重點支持為農戶提供代耕代收、統防統治、烘乾儲藏等服務。穩定和加強基層農技推廣等公益性取務機構,健全經費保障和激勵機制,改善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工作和生活條件。發揮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在農技推廣中的作用。採取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益性服務。加大中央、省級財政對主要糧食作物保險的保費補貼力度。將主要糧食作物制種保險納入中央財政保費補貼目錄。中央對政補貼險種的保險金領應覆蓋直接物化成本。加快研究出台對地方特色優勢農產品保險的中央財政以獎代補政策。擴大森林保險范圍。支持郵政系統更好服務「三農」。創新氣象為農服務機制,推動融入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12.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必須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業附加值。立足資源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農村服務業,扶持發展一村一品、一鄉(縣)一業,壯大縣域經濟,帶動農民就業致富。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生態休閑、旅遊觀光、文化教育價值。扶持建設一批具有歷史、地域、民族特點的特色景觀旅遊村鎮,打造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遊休閑產品。加大對鄉村旅遊休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增強線上線下營銷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研究制定促進鄉村旅遊休閑發展的用地、財政、金融等扶持政策,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激活農村要素資源,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13.拓寬農村外部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必須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和創業。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落實同工同酬政策,依法保障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建立農民工工資正常支付的長效機制。保障進城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平等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擴大城鎮社會保險對農民工的覆蓋面,開展好農民工職業病防治和幫扶行動,完善隨遷子女在當地接受義務教育和參加中高考相關政策,探索農民工享受城鎮保障性住房的具體辦法。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建立居住證制度,分類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並享有與當地居民同等待遇。現階段,不得將農民進城落戶與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相掛鉤。引導有技能、資金和管理經驗的農民工返鄉創業,落實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降低創業成本和企業負擔。優化中西部中小城市、小城鎮產業發展環境,為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創造條件。
14.大力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增加農民收入,必須加快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步伐。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為重點,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加快片區規劃實施,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推進精準扶貧,制定並落實建檔立卡的貧困村和貧困戶幫扶措施。加強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生態保護和基本公共服務,加大用地政策支持力度,實施整村推進、移民搬遷、鄉村旅遊扶貧等工程。扶貧項目審批權原則上要下放到縣,省市切實履行監管責任。建立公告公示制度,全面公開扶貧對象、資金安排、項目建設等情況。健全社會扶貧組織動員機制,搭建社會參與扶貧開發平台。完善幹部駐村幫扶制度。加強貧困監測,建立健全貧困縣考核、約束、退出等機制。經濟發達地區要不斷提高扶貧開發水平。
參考: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全文
http://www.7ahr.com/News/ListNews-15210-2.html
C. 如何建立橫向生態補償體制和機制
如何建立橫向生態補償體制和機制?
好的生態不是免費午餐
試想一下,如果四川水土流失嚴重,上海人將面對什麼樣的黃浦江?如果內蒙古沙塵四起,北京人還能見到純凈的天空嗎?
「我們現在也注意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比如說自然、資本、生態補償以及生態服務定價或者綠色預算、核算等。這些概念有一個共同點,其基本的理念就是—環境是有成本的,並且應該把它加入主流的決策過程。它不僅關系環境本身,還事關決策。」巴基斯坦環境保護部原部長阿明說。
如何在自然資源定價的基礎上,通過跨區域的合作方式,從交易成本的角度解決共有自然資源的定價問題?在6月26日召開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5年年會「綠色政策工作坊—橫向生態補償的體制機制」主題論壇上,這是與會專家關心和討論的話題。
「青山綠水」與「金山銀山」需要生態補償守護
今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科學確定生態保護者與生態受益者的權利和義務。加快形成生態損害者、賠償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運行機制。在《意見》中也明確提出,要建立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引導生態受益地區與保護地區之間通過資金補助、產業轉移、人才培訓實施補償。
「生態補償在中國不是新事物,已經研究跟實踐差不多十多年的時間了。」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總工程師王金南說,所謂「上游青山綠水餓肚皮,下游吃香喝辣要減肥」。長期以來,資源過度開發,生態系統退化嚴重,環境污染觸目驚心,資源環境壓力前所未有,嚴重威脅著中國的可持續發展。
「綠水青山要守住,金山銀山要建設。」王金南認為,生態補償機制是「青山綠水」保護者與「金山銀山」受益者之間的利益調配機制。
2005年,中國出台「十一五」規劃,首次提出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十二五」規劃綱要則提出,設立國家生態補償專項資金,推行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准備金制度,加快制定實施生態補償條例。十八大報告明確要求,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雨果有句名言,"地球上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一個時機已經到來的想法"。」阿明說,「如果看一下環保領域,可以說生態補償的理念已經成熟了,它的時代已經到來。」
在巴基斯坦,環保部門嘗試把環境問題轉化為經濟問題,通過對環境退化進行成本核算。阿明舉例說:「紅樹林是有價值的環境資源和資產。在印度洋海嘯之後,許多紅樹林都受到了嚴重破壞。為此,我們建立了面向未來的紅樹林這樣的合作項目,來研究紅樹林這樣的自然資源真正的經濟價值。」他還了解到,英國政府每年的年度預算都有綠色預算,也就是跟環境相關的預算,研究哪些自然資產是需要考慮的、會帶來怎樣的影響,並對成本和效益進行對比和計算。「關鍵是如何將這種理念和實踐在發展中國家變為主流。」
生態補償與公眾期待還有差距
如何以最低的資源、環境成本確保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將資源、環境成本納入各項經濟分析和決策過程,改變過去無償使用自然,並將環境成本轉嫁給社會的做法,這絕非易事。
「生態補償這一問題討論了很多年,說來容易卻做起來難。」王金南表示,在綜合考慮生態保護成本、發展機會成本和生態服務價值的基礎上,採取財政轉移支付或市場交易等方式,對生態保護者給予合理補償,是明確界定生態保護者與受益者權利義務、使生態保護經濟外部性內部化的有效制度。
王金南表示,目前,我們國家要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必須關注為什麼要補、誰補誰、補多少、怎麼補、資金從哪兒來、效果如何等六大環節。「生態補償目前存在管理多元化、政策碎片化,責任主體、分工不明確,管理交叉等問題。」他坦言,中國生態補償與公眾期待還是有差距。目前,中國各類生態保護補償政策和資金已達到相當規模,但一些政策未進行梳理與整合,導致現有的各類生態保護補償政策存在交叉或重復現象,對生態保護的引導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我試著想找到過去十年市場在生態補償中扮演的角色,然而遺憾的是並沒有看到。」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齊曄說,就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來說,目前中國呈現雙重市場失靈的特徵,因此必須建立生態補償的市場,並且保證它高效、正常的運轉。
市場與政府須「雙輪驅動」
「雲南的撫仙湖有超過200億立方米的蓄水量,其市場價值卻少得可憐,使用價值也很低。但是另一方面,它的存在價值卻很大,中國不能失去這樣大規模的高質量湖泊。要保住這樣的湖泊,政府必須作為。」齊曄認為,市場本身並非生態補償最重要的工具,政府在資源分配方面,更應該扮演好創造市場、並保證市場公平的角色。
齊曄表示,在推動生態補償過程中,要注意層次分明,讓市場有所作為,還要讓政府發揮其能力、承擔起責任;需要設立機制,讓不同的區域形成協同效應。「政府的角色是創造市場,並保證市場能夠扮演其公平、恰當的角色,特別是在資源分配方面。」
在王金南看來,在生態補償上,我國應建立市場補償機制和政府補償機制的「雙輪驅動」機制。目前,我國生態補償機制存在一些問題,如管理多樣化、重復補償等現象,政策沒有形成長效機制等。他建議,今後要從國家、省、地區三個層次建立生態補償協調機制,加快推動生態補償立法與技術規范制定,推動橫向生態補償,加快建立生態保護補償長效機制。
王金南建議,繼續加大對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補償力度,逐步提高其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建立生態保護補償效果評估制度,完善生態保護補償績效考核機制;對於一些重大工程,建議適當整合渠道並將補助期限延長,確保相關居民順利轉產。
全球環境基金主席石井菜穗子說,應當通過市場機制補償生態發展,通過國家、政府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實現生態補償長效性。
「國家關於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四種不同的補償方式:資金補助,產業轉移,人才培訓,還有共建園區。可能某些專家認為,從制度上建設來看,這樣一種補償很難實現一體化。但是在中國的現實情況下,完全機制化的補償辦法還在形成過程中,在此情況下,我想採取多樣化的辦法,體現補償的要求也有一定的作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經濟二局局長尹艷林說。
給公眾一個深入自然的理由
中國氣象報記者 趙曉妮 楊春竹 通訊員曾居仁
6月底的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一派綠意,風一吹,雲和水都在動。
「我們要給公眾一個理由,讓公眾理解為什麼要去自然,為什麼要去森林,為什麼要去濕地。」
在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5年年會上,北京林學會副理事長王小平表示,需要挖掘生態保護和治理的價值,提高公眾參與度,「挖掘、保護、恢復和發展」。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教授、韓國生態旅遊協會會長金星一亦有同感。講起韓國的恢復森林政策,金星一認為有三個因素保證該政策的成功實施,首先便是強有力的領導,「歷屆總統都非常支持森林恢復,將水資源、森林資源保護作為政府優先的任務」;其次是在經濟方面的協同增效,讓所有資源都能夠參與進去;第三是新村運動,「就是老少參與,所有人皆是其中的一員,實現環保和節能」。
當然,生態治理並非易事,比如太和江的恢復就經歷了艱難歷程。太和江橫穿蔚山市,而蔚山是韓國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城市,從1960年到2000年,城市以驚人的速度擴張,到2000年出現了很多工業園,人口急速增長,經濟發展迅猛。
「但城市發展是有代價的,那裡的河流已經變成了死河。」金星一說,「於是他們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恢復,我曾與一個官員聊天,他說他們投入了10億美元進行修復和改造。」
2002年,蔚山市開始治理太和江,首先截污阻排,阻斷污水流入太和江,疏浚8.8公里的淤泥帶,拆除混凝土河堤,建成綠色堤岸,徵收河兩岸44萬平方米土地,建成了沿江步行道、足球場、公園和自行車路。除了巨額資金,金星一認為,公眾參與是推動太和江恢復成功的關鍵,公眾負責清潔、植樹、運營等。「現在我們看到鳥和魚又回來了,人們甚至在太和江里舉辦游泳比賽。」他頗為感慨,「一條死河變成游泳舉辦地,成為最富饒的候鳥聚集地,十分不易。」
「從機制和體制上我們能做什麼呢?比如說綠色義工的組織、綠色假期、綠色志願者等,這些活動由誰組織?」王小平提出,在倡導公眾參與這方面,專業的協會組織在凝聚共識、聚合力量和行動方面不能缺席,要讓專業的人去干專業的事情。
王小平說:「我們不能抱怨說,我們的森林這么好,為什公眾不來。實際上,城市長大的孩子對森林有恐懼心理。今年通過森林大篷車進城市公園活動,可以幫助孩子和家長去學習和理解。另外,在法律層面,我們去年發起了一個中小學生課外活動的計劃,要求中小學生每年要有百分之十的時間與自然相關。」他認為,除了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應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為公眾提供便利,順勢引導,讓大家感受到「我應該到大自然中去」。
專家暢談:生態補償應注重資源整合
中國氣象報記者楊春竹 張靜
在以「綠色政策工作坊—橫向生態補償的體制機制」為主題的生態論壇上,巴基斯坦環境保護部原部長阿明,艾卡特環境與投資集團主席、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委會專家約翰·福格齊,清華大學—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齊曄,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院助理教授薩雅吉·博斯,哥斯大黎加火山山脈發展基金會理事長菲利普·卡拉佐,全球環境基金主席石井菜穗子等嘉賓展開對話。
「生態補償不僅事關環境本身,也事關各行各業的決策。」阿明認為,現在對於生態補償有不同的說法,比如說自然、資本、生態補償以及生態服務定價或者是綠色預算、核算這樣一些概念有一個共同點,基本的理念就是環境是有成本的,並且應該把它加入主流的決策過程。他是從政治角度來看生態補償的,這需要可行的綠色增長目標,需要重視環境,更需要謹慎保護環境,而不是出賣環境。
約翰·福格齊強調,中國是一個人口流動非常大的國家,因此必須有更好的穩定性、可持續性,這樣才可以保護環境,同時解決一些社會問題。
齊曄針對中國在生態補償方面出現的雙重的市場失靈這一問題開出的葯方是,要有一個市場,並保證它高效、正常運轉。同時,政府必須作為,要讓市場發揮作為,要建立機制,讓不同的區域形成協同效應,保證市場能夠扮演其公平、恰當的角色,特別是在資源分配方面。
薩雅吉·博斯談到生態補償機制體制的時候,特別想到了中國的諺語—飲水思源。他說,對中國來講,實行增加生態補償的機制非常重要。城鄉的人口流動,只要使用了良好的生態補償機制,城鄉人口的流動是可以解決的。中國目前處在一個過渡期,未來在GDP中服務業占的比重和消費會增加,所以生態補償非常重要。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總工程師王金南認為,要從市場發展的角度來做好生態補償,建立生態補償三大維度,建立國家層面的橫、縱向補償機制,明確如何補、誰補誰,補多少。如,以生態環境的正負外部性定標准,建立輸血和造血雙輪驅動,從政府、市場化受益者、生態善心者,實現補償資金多渠道,同時,實現生態、社會、經濟的三方發展。今後,應從國家、省、地區三個層次建立生態補償協調機制,加快推動生態補償立法與技術規范制定,推動橫向生態補償,加快建立生態保護補償長效機制。
菲利普·卡拉佐強調,應重視生態良性發展,注重整合資源,注重自然資源的利用,通過建立基金會,推動生態保護,組織土地所有者積極參加森林的保護,建議加強合作,在政策、法律層面上實現互動。
D. 08年中央1號文件誰知道的發上來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
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
(2007年12月31日)
黨的十七大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對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作出了全面部署。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必須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順應時代要求,遵循發展規律,與時俱進加強「三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戰略部署。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強化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領導;堅持統籌城鄉發展,不斷加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力度;堅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斷完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堅持市場取向改革,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堅持改善民生,不斷解決農民生產生活最迫切的實際問題。經過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農業和農村發展呈現出難得的好局面。糧食連續4年增產,農業生產全面發展。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加快改善,社會事業發展和扶貧開發邁出重大步伐。農村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發展活力不斷增強。農村黨群干群關系明顯改善,農村社會穩定和諧。農業和農村形勢好,為改革發展穩定全局作出了重大貢獻。實踐證明,中央關於「三農」工作的方針政策是完全正確的。
當前,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農業和農村正經歷著深刻變化。農業資源環境和市場約束增強,保障農產品供求平衡難度加大,要求加速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農產品貿易競爭加劇,促進優勢農產品出口和適時適度調控進口難度加大,要求加快提升農業競爭力。農業比較效益下降,保持糧食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要求健全農業支持保護體系。農村生產要素外流加劇,縮小城鄉差距難度加大,要求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農村社會結構深刻轉型,兼顧各方利益和搞好社會管理難度加大,要求進一步完善鄉村治理機制。全黨必須深刻認識「三農」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全面把握新機遇新挑戰,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緊迫感,糧食安全的警鍾要始終長鳴,鞏固農業基礎的弦要始終綳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終堅持。
2008年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業和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強農業基礎建設,積極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努力保障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切實解決農村民生問題,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加快構建強化農業基礎的長效機制
在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農業的多種功能日益凸現,農業的基礎作用日益彰顯。必須更加自覺地加強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
(一)按照統籌城鄉發展要求切實加大「三農」投入力度。強化農業基礎,必須引導要素資源合理配置,推動國民收入分配切實向「三農」傾斜,大幅度增加對農業和農村投入。要堅持並落實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堅持做到縣級以上各級財政每年對農業總投入增長幅度高於其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堅持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轉向農村。2008年,財政支農投入的增量要明顯高於上年,國家固定資產投資用於農村的增量要明顯高於上年,政府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村建設的增量要明顯高於上年。耕地佔用稅新增收入主要用於「三農」,重點加強農田水利、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維護建設稅政策,各地預算安排的城市維護建設支出要確定部分資金用於鄉村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從2008年起,國家在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新安排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生態建設等公益性強的基本建設項目,根據不同情況,逐步減少或取消縣及縣以下配套。加強農業投入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快農業投入立法。
(二)鞏固、完善、強化強農惠農政策。按照適合國情、著眼長遠、逐步增加、健全機制的原則,堅持和完善農業補貼制度,不斷強化對農業的支持保護。繼續加大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力度,增加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資綜合直補。擴大良種補貼范圍。增加農機具購置補貼種類,提高補貼標准,將農機具購置補貼覆蓋到所有農業縣。認真總結各地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的經驗和做法,穩步擴大試點范圍,科學確定補貼品種。全面落實對糧食、油料、生豬和奶牛生產的各項扶持政策,加大對生產大縣的獎勵補助,逐步形成穩定規范的制度。根據保障農產品供給和調動農民積極性的需要,統籌研究重要農產品的補貼政策。強農惠農政策要向重點產區傾斜,向提高生產能力傾斜。繼續對重點地區、重點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
(三)形成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良性互動格局。要通過結構優化增收,繼續搞好農產品優勢區域布局規劃和建設,支持優質農產品生產和特色農業發展,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要通過降低成本增收,大力發展節約型農業,促進秸稈等副產品和生活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提高農業生產效益。要通過非農就業增收,提高鄉鎮企業、家庭工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水平,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改善農民工進城就業和返鄉創業環境。要通過政策支持增收,加大惠農力度,防止農民負擔反彈,合理調控重要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價格。進一步明確農民家庭財產的法律地位,保障農民對集體財產的收益權,創造條件讓更多農民獲得財產性收入。
(四)探索建立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著眼於改變農村落後面貌,加快破除城鄉二元體制,努力形成城鄉發展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勞動就業和社會管理一體化新格局。健全城鄉統一的生產要素市場,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向農業和農村流動,逐步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產業發展互動互促。切實按照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要求,完善各級行政管理機構和職能設置,逐步實現城鄉社會統籌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二、切實保障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
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是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物質基礎。必須立足發展國內生產,深入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保障農產品供求總量平衡、結構平衡和質量安全。
(一)高度重視發展糧食生產。切實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優化品種結構,提高單產水平,確保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積極發展稻穀生產,擴大專用小麥播種面積,合理引導玉米消費。繼續實施糧食生產各項工程。根據糧食產銷格局的變化,進一步完善糧食風險基金政策,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扶持力度,完善產糧大縣獎勵政策。實施糧食戰略工程,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基礎條件好、生產水平高和調出量大的糧食核心產區;在保護生態前提下,著手開發一批資源有優勢、增產有潛力的糧食後備產區。擴大西部退耕地區基本口糧田建設。落實糧食省長負責制,主銷區和產銷平衡區要穩定糧食自給水平。支持發展主要糧食作物的政策性保險。大力發展油料生產,鼓勵優勢區域發展棉花、糖料生產,著力提高品質和單產。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加強防災減災工作。支持農墾企業建設大型糧食和農產品生產基地,充分發揮其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示範帶動作用。
(二)切實抓好「菜籃子」產品生產。繼續強化「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確保「菜籃子」產品生產穩定發展。積極推動蔬菜等園藝產品的規模化種植。加快轉變畜禽養殖方式,對規模養殖實行「以獎代補」,落實規模養殖用地政策,繼續實行對畜禽養殖業的各項補貼政策。完善原料奶價格形成機制,嚴格執行液態奶標識制度。推行水產健康養殖,強化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落實禁漁休漁制度,加強漁業安全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發展遠洋漁業。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發展設施農業和精細農業。建立健全生豬、奶牛等政策性保險制度。
(三)加強農業標准化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加快農業標准修訂制定工作。繼續實施農業標准化示範項目,扶持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科技示範戶和種養大戶率先實行標准化生產。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規劃,依法開展質量安全監測和檢查,鞏固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成果。深入實施無公害農產品行動計劃,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機制,健全農產品標識和可追溯制度。強化農業投入品監管,啟動實施「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示範工程。積極發展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培育名牌農產品,加強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
(四)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繼續實施農業產業化提升行動,培育壯大一批成長性好、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支持龍頭企業跨區域經營,促進優勢產業集群發展。中央和地方財政要增加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支持龍頭企業開展技術研發、節能減排和基地建設等。探索採取建立擔保基金、擔保公司等方式,解決龍頭企業融資難問題。抓緊研究完善農產品加工稅收政策,促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健康發展。允許符合條件的龍頭企業向社會發行企業債券。龍頭企業要增強社會責任,與農民結成更緊密的利益共同體,讓農民更多地分享產業化經營成果。健全國家和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動態管理機制。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興辦農產品加工企業或參股龍頭企業。支持發展「一村一品」。
(五)加強和改善農產品市場調控。適應生產方式、產銷格局和資源環境的變化,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保障國內農產品供給和生產發展。兼顧生產者和消費者利益,運用經濟杠桿引導農產品價格保持合理水平。加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儲備體系建設,完善吞吐調節機制,引導企業建立商業性儲備。抓緊建立健全重要農產品供求和價格監測預警體系。鼓勵優勢農產品出口,推進出口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支持發展農產品出口信貸和信用保險。完善大宗農產品進口管理和貿易救濟預警制度。探索採取符合國際慣例的有效手段,調節農產品進出口。駐外機構特別是我駐農產品主要貿易國使領館要加強國際農產品市場信息服務和農業合作交流。
三、突出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是強化農業基礎的緊迫任務。必須切實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設步伐,努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盡快改變農業基礎設施長期薄弱的局面。
(一)狠抓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抓緊編制和完善縣級農田水利建設規劃,整體推進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大幅度增加中央和省級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補助專項資金,將大中型灌區末級渠系改造和小型排澇設施建設納入補助范圍。以雨水集蓄利用為重點,興建山區小型抗旱水源工程。採取獎勵、補助等形式,調動農民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積極性。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探索非經營性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辦法,明確建設主體和管護責任。支持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發展,提高服務能力。
(二)大力發展節水灌溉。繼續把大型灌區節水改造作為農業固定資產投資的重點,力爭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任務。農業綜合開發要增加中型灌區骨幹工程和大中型灌區田間節水改造資金投入。搞好節水灌溉示範,引導農民積極採用節水設備和技術。擴大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技術改造規模和范圍,實施重點澇區治理。對農業灌排用電給予優惠。
(三)抓緊實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大幅度增加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資金投入,健全責任制,加快完成大中型和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各地要加快編制重點地區中小河流治理規劃,增加建設投入,中央對中西部地區給予適當補助。引導地方搞好河道疏浚。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落實庫區移民政策。加快西南地區中小型水源工程建設。擴大實施山洪災害防治試點,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四)加強耕地保護和土壤改良。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全面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建立和完善土地違法違規案件查處協調機制,切實控制建設佔用耕地和林地。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村的投入,要重點支持基本農田整理、災毀復墾和耕地質量建設。繼續增加投入,加大力度改造中低產田。加快沃土工程實施步伐,擴大測土配方施肥規模。支持農民秸稈還田、種植綠肥、增施有機肥。加快實施旱作農業示範工程,建設一批旱作節水示範區。
(五)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推進農業機械化是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的迫切需要,也為振興農機工業提供了重要機遇。加快推進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穩步發展經濟作物和養殖業機械化。加強先進適用、生產急需農業機械的研發,重點在糧食主產區、南方丘陵區和血吸蟲疫區加快推廣應用。完善農業機械化稅費優惠政策,對農機作業服務實行減免稅,對從事田間作業的拖拉機免徵養路費,繼續落實農機跨區作業免費通行政策。繼續實施保護性耕作項目。扶持發展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專業服務公司。加強農機安全監理工作。
(六)繼續加強生態建設。深入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立健全森林、草原和水土保持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多渠道籌集補償資金,增強生態功能。繼續推進山區綜合開發,促進林業產業發展。落實草畜平衡制度,推進退牧還草,發展牧區水利,興建人工草場。加強森林草原火災監測預警體系和防火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搞好長江、黃河、東北黑土區等重點流域、區域水土保持工作。加強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加大坡改梯、黃土高原淤地壩和南方崩崗治理工程建設力度,加強濕地保護,促進生態自我修復。加強農村節能減排工作,鼓勵發展循環農業,推進以非糧油作物為主要原料的生物質能源研究和開發。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抓緊制定規劃,切實增加投入,落實治理責任,加快重點區域治理步伐。
E. 如何完善水源生態補償機制
[摘要] 生態補償作為一種水源地保護的經濟手段,其目的是調動水源地生態建設與保護者的積極性。水源地生態補償資金的籌集有兩個渠道,一是政府財政轉移支付,二是進行市場化籌集。其市場化籌集是根據「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以水資源為載體,受益者依其消費的生態資源的數量進行付費。同時根據「誰保護誰受益」的原則,以整個水源地保護區為對象,界定生態補償對象,同時按照其經濟行為確定補償要素,根據其在水源地生態保護中貢獻的大小,在能夠調動其積極性的前提下確定補償標准。在水源地生態補償的形式上可採用生態受益者對水源地直接補償和間接補償兩種形式。
(中經評論?北京)四、生態補償的方式
一般來說,水源地生態供給者為生態受益者帶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水源地生態補償方式包括受益對象對水源地的直接補償和間接補償兩種形式。
(一)直接補償
直接補償是受益對象根據水源地提供的水資源和水生態,結合其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支付意願而提供給水源地的補償,由於採用市場化的方式,又稱為市場化補償。其表現形式為具體的受益對象對生態供給者的直接補償,是一種點對點的補償形式。
水資源的受益者與供給者之間的補償方式可以採用資金或實物補償。資金補償是最為常見的補償方式,也是最為直接的補償方式。在現實操作中可形成例如補償金、補貼、生態保證金(押金退款)、贈款等方式。為了提高物質使用效率,補償者也可運用物質、勞力和土地等進行補償(即實物補償方式),解決受補償者部分生產要素和生活要素,改善受補償者的生產和生活條件,增強生產能力。
在實際的操作,以上方式很少單獨運用,常將各種方式組合起來加以綜合使用,相互彌補缺陷,優化補償效果。如雲南省盈江縣星雲有限公司在勐乃河三級電站開發過程中,就對水源地實行以資金補償為主的綜合生態補償形式:一是與村寨簽訂保護森林協議,禁伐作為電站水源林的約750畝集體林,由公司每年給村寨8.8萬元資金補償;二是實行以電代柴,對昔馬鎮涉及電站水源林的兩個村共7個村民小組約1200人,每人每月無償補助用電6度;三是動員村民在森林較稀疏的地方補種樹苗,由公司每年補助2000元樹苗款。
為了減少生態補償的運作成本,對水源地的生態補償還常採用地區直接補償以及部門直接補償的形式。
下游地區對水源地的補償可以通過「談判」制度完成。談判制度以生態資源供給者收益損失作為補償的下限,以生物多樣性、調節氣候、涵養水源、降污、休閑游樂以及科研價值之和作為補償上限,由水源地向下游提出補償要求,下游生態受益地區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當地流域生態的直接和間接效益與水源地進行協商談判,最終確定補償標准和補償方式。這種談判補償的方式在實踐中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在負責給廣州、深圳和香港供水的東江流域,經過多次協商與協調,建立了流域上下游區際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廣東省每年拿出1.5億元,交給上游江西省尋烏、安遠和定南三縣,用於東江源區生態環境保護。
部門補償是其他部門(行業)對水源地的直接補償。在不同行業、不同生態要素開發主體之間,如果某一部門(行業)為另一部門(行業)提供了生態產品並使之受益,則生態受益部門(行業)要對生態供給部門進行補償。部門與部門之間的補償是「直接受益者付費」補償,如林業部門投資進行生態環境建設,旅遊部門受益於良好的生態環境,產生了較好的旅遊效益;水利部門得益於淤塞減少,水量增大;政府得益於抗洪救災支出減少;航運部門得益於河流通暢、貨運增加,那麼可以在這些利益集團之間進行利益的再調配。其調配的方式可以在相關產業的稅費中提取適當比例作為產業間生態補償基金,政府再以此基金對林業部門進行直接的補償。目前,陝西省耀縣每年從水資源稅收中提取10%補償給水源區的林業部門用於流域保護,就是採用了這一形式。
(二)間接補償
間接補償是水源地生態受益者以稅收或生態基金等形式將資金轉移給財政部門,然後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等形式補償給水源地,因此又稱為政府補償。間接補償主要針對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其形式主要表現為上級財政轉移支付補償。這種補償完全依靠中央或上級政府完成數額巨大的財政轉移支出,財政壓力很大。另外,這種補償方式涉及的因素錯綜復雜,加上統計數據不完備,計算不準確,從而導致補助程序透明度差、隨意性大,同時由於缺乏有效監督,轉移支付效益低下。
一般地,間接補償採用的形式更為多樣化。除了資金補償和實物補償外,智力補償也是常用的形式。為避免補償過程中智力資源的閑置,補償者也可開展智力服務(即智力補償方式),提供無償技術咨詢和指導,提高受補償地區或群體的技能與管理水平。
五、結語
我國的生態補償研究和實踐尚處於起步階段,由於前期社會發展過程中問題和矛盾的累積,使我們的研究面臨諸多問題和困難,許多理論上十分清晰的問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礙,在我們設計的補償機制的各個環節,尚存在許多制度性缺陷。從補償主體來看,由於尚未在全國范圍內形成統一規范的生態資源管理體系,缺乏對水源地生態資源產權關系的明確界定,因而補償主體在某些地區難以界定;從補償標准來看,由於沒有制定科學的生態補償標准,加之監督工作存有空位,可能會導致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主觀性和隨意性;從生態補償形式來看,像地區補償、部門補償以及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等的建立涉及整個國家的法律、財政以及資源管理制度的修改,往往也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水源地生態補償機制還需要相關的輔助機制的配套完善。
F. 國家對三農的扶持政策是
2019年起,國家對於三農出台了一系統相關扶持政策,包括國家農業扶持政策、農村創業扶持政策、家庭農場扶持政策、林業扶持政策等等。
如農業方面有《關於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的指導意見》和《關於調整和完善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相關政策的通知》等,創業方面有《關於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等。
1、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支持政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2014年中央1號文件對進一步做好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2014年的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將緊緊圍繞貫徹落實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以啟動第二批農村改革試驗區和試驗項目、組織召開農村改革工作交流會、完成改革試驗項目中期評估,加大試驗項目組織實施力度,力爭在體制機制創新上取得新突破,為新時期農村改革發展積累經驗、探索路子。
2、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支持政策
2013年,中央財政安排5億元轉移支付資金,採取「先建後補」方式,按照不超過單個設施平均建設造價30%的標准實行全國統一定額補助,扶持農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馬鈴薯貯藏窖、果蔬貯藏庫和烘乾房等三大類19種規格的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
實施區域為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福建、河南、湖南、四川、雲南、陝西、甘肅、寧夏、新疆等13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197個縣(市、區、旗、團場)。2014年,將繼續組織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
3、開展村莊人居環境整治政策
推進新一輪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重點治理農村垃圾和污水。推行縣域農村垃圾和污水治理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有條件的地方推進城鎮垃圾污水設施和服務向農村延伸。建立村莊保潔制度,推行垃圾就地分類減量和資源回收利用。
深入開展全國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交通便利且轉運距離較近的村莊,生活垃圾可按「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縣處理」的方式處理;交通不便或轉運距離較遠的,可就近分散處理。離城鎮較遠且人口較多的村莊,可建設村級污水集中處理設施,人口較少村莊可建設戶用污水處理設施。
4、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政策
2014年,農業部將進一步擴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工作,使試點縣規模達到300個,新增200個試點縣,每個縣選擇2-3個主導產業,重點面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中的帶頭人、骨幹農民等。
圍繞主導產業開展從種到收、從生產決策到產品營銷的全過程培訓,重點探索建立教育培訓、認定管理和扶持政策三位一體的制度體系,吸引和培養造就大批高素質農業生產經營者,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確保農業發展後繼有人。
5、陽光工程政策
2014年,國家將繼續組織實施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以提升綜合素質和生產經營技能為主要目標,對務農農民免費開展專項技術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和系統培訓。陽光工程由各級農業主管部門組織實施,農廣校、農機校、農業職業院校及有條件的培訓機構承擔具體培訓工作。
G. 如何對污染型的海岸景觀進行生態恢復
我這個現在污染很難管制,不素質的人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