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與全域旅遊抓手
Ⅰ 我國脫貧攻堅的主要經驗中,三個結合是指什麼
一是扶貧開發要與美麗鄉村建設、全域旅遊發展緊密結合。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把村莊變成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景區。
二是扶貧開發要與「五網」基礎設施建設緊密結合。五指山、保亭、白沙等高速公路連接線今年要全部開工,盡快實現「縣縣通高速」;要立足「全省一盤棋」謀劃「五網」互聯互通,加快補上教育、醫療短板。
三是扶貧開發要與長效機制緊密結合。加快建立健全扶貧機制,打造一支「永遠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1)鄉村振興與全域旅遊抓手擴展閱讀: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要堅持「四個始終」。
一是始終做到精準識貧、精準脫貧。要按照總書記「繼續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用綉花的功夫實施精準扶貧」等指示要求,把「精準」嚴格落實到識貧、扶貧、脫貧等全過程,確保政策公平和社會穩定。
二是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善於發現問題、正視問題、解決問題,並以釘釘子的精神抓好整改。
三是始終做到「五個絕對不允許」:在扶貧中絕對不允許搞形式主義,絕對不允許弄虛作假,絕對不允許數字脫貧,絕對不允許截留、滯留、挪用、貪占扶貧資金,絕對不允許幹部瀆職失職和不作為、假作為、慢作為、亂作為。
四是黨政主要領導始終親力親為。要落實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工作是黨的歷史使命,是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一把手的職責」的指示精神,實施黨政一把手脫貧攻堅工作責任制,逐級逐層傳導壓力、壓實責任。
Ⅱ 2019年威海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匯總
城區環山快速路主線貫通
2019年10月27日,乳山口大橋工程正式啟動。乳山口大橋工程是我省最大跨徑跨海懸索橋,是我市環海旅遊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標志性工程,也是我市公路建設史上跨度最長、標准最高、投資最大的橋梁工程。項目起點位於乳山市大乳山貓頭嘴,終點接G228丹東線煙台海陽市起點,路線全長4.01公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枇杷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枇杷的營養價值
在枇杷中,主要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礦物質以及多種維生素。特別是其中的胡蘿卜素,含量非常高,在一百克可食部分中,胡蘿卜素的含量高達1.25毫克,在水果中排名第三。而所含的維生素C可達到10毫克,在水果中也屬於佼佼者。適量地食用枇杷能夠補充身體營養,調理代謝,還有生津止渴等功效。
枇杷的醫學價值
枇杷除了是好吃的水果,還是一味良葯。傳統中醫認為,枇杷有潤燥清肺、止咳消痰、生津止喝、潤養五臟、清熱利尿等功效。因此,患有肺熱咳嗽、痰多、乾咳、咽喉腫痛等患者,可以適量吃些枇杷來作為食療輔助治療。而將枇杷榨汁,再加入它的葉子、果核和冰糖熬成的「枇杷膏」,是中醫非常有名的止咳清肺良葯。吃枇杷具體有什麼好處,通過以下的一些傳統方劑,可以了解更多!
1、清熱,解毒,涼血:適用於酒渣鼻,毛囊蟲皮炎等症。批把桅子方。鮮批把葉、桅子仁各等份,白酒適量。將鮮批把葉去葉背絨毛,研末;桅子仁研末。兩末相合。每次服6克,溫白酒10毫升送服,每日3次。
2、清肺化痰,宣肺降逆止咳:主治肺熱、痰火、痰熱咳嗽。魚腥批把飲。魚腥草60克、炙批把葉20克,冬瓜汁100克,白糖適量。先取冬瓜1000克(冬天可用廣柑90克)煮取汁水,去渣。將批把葉去葉背之毛,用蜜水在鐵鍋中略炙炒,加入魚腥草,加水適量,煮取葯汁約300克,去渣。將冬瓜汁、葯汁混合,加白糖少許調味即可服飲。脾腎陽虛咳嗽者忌服。
Ⅳ 鄉村旅遊建設應把重點放在哪些方面
1.科學編制規劃 准確定位
「旅遊大發展,規劃要先行。」各級政府要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市委市政府旅遊興市戰略,按照大力推進、全面提升鄉村旅遊整體形象和精品民宿建設質量總要求,對鄉村旅遊的功能進行科學定位;邀請省內外著名的旅遊規劃編制單位,根據本溪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高標准、高起點實施本轄區鄉村旅遊規劃的編制工作,把重點鄉村旅遊資源納入旅遊業總體發展布局,予以重點保護、重點建設,並出台鄉村旅遊的中長期規劃和近期發展規劃,確保每個鄉村都有自己的「個性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規劃;做到先規劃後開發,堅決避免低水平開發、重復性建設、同質化競爭問題。同時,要統籌和對接其他相關規劃,如土地利用規劃、各項農業產業規劃等,做到相互協調、相互支撐,不能相互沖突。
2.加大投入力度 鼓勵建設
鄉村旅遊產業發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導,地方政府要統一部署,多措並舉,綜合協調,把有限的扶持資金重點放在體現特色、打造品牌、增加效益、拉動經濟、保護環境等方面,加大前期性、導向性資金投入力度。要設立用於鄉村旅遊示範區獎勵、基礎設施建設補助、投資貸款貼息、旅遊產品開發營銷等專項旅遊發展資金,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和杠桿作用。有條件的縣區要鼓勵企業投資開發建設一些公園,如休閑廣場、健身樂園、森林公園等。要鼓勵盤活農村房產資源,按照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鼓勵農民採取合資、合夥等形式參與建設,鼓勵他們出租或自辦農家樂和民宿,吸引更多的人到農村體驗生活,拉動更多的人參與就業。要充分發揮當地酒店、賓館、娛樂場等服務業經營公司的優勢,鼓勵他們參與創建農家樂、民宿、庄園等鄉村一線旅遊服務設施建設,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乃至跨界經營等,為星級農家樂、精品民宿的提檔升級奠定堅實基礎。要深入研究國家、省市在發展交通、水利、環保等民生工程方面的政策,把鄉鎮景區公路、停車場、旅遊廁所建設、河道改造、污水處理站、畜禽集中養殖場、垃圾集中收集點等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國家、省市建設的「大盤子」,提升建設標准,借力推進發展。
3.積極協同推進 形成合力
樹立「一盤棋」思想,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相關部門要結合職責,制定並推進鄉村旅遊和精品民宿發展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宣傳部門要發揮中心城市營造旅遊氛圍的優勢,利用電視、網路、報刊、微信、宣傳標語、雕塑小品等各種形式,打造統一的鄉村旅遊和精品民宿形象,讓遊客產生深刻的認同感。文化旅遊部門要結合當地的民族風情、神話故事、歷史傳說、紅色文化等資源,支持各地定期舉辦一些民間藝術節、文化節和休閑體育、旅遊論壇等節慶活動;在大型商場、賓館酒店、火車站、高速公路出口等人流集聚區設立旅遊咨詢中心,方便服務遊客,提升鄉村旅遊文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美譽度。發改經貿部門要積極走出去、請進來,引導社會各類資本投資鄉村旅遊和精品民宿建設。國土交通部門要深入研究多方式供應鄉村旅遊項目的用地政策,在道路改造、交通指示牌設立等方面,充分兼顧鄉村旅遊發展需求。公安消防部門要出台適合鄉村旅遊和精品民宿經營的治安管理辦法和消防安全標准。農委部門要在培育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合作社等新型主體方面,推行土地入股、土地流轉、土地託管、聯耕聯種等多種經營方式,提高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水平,在「三化」「三農」建設方面向鄉村旅遊給予傾斜。
4.抓好典型示範 建立標准
當前,我市各縣區的鄉村旅遊呈現出散、小、低狀態,難以產生大的影響力和持久的顧客群。破解這個難題,一是要確立一批鄉村旅遊發展示範典型,利用重點旅遊資源打造好龍頭示範景區,以龍頭帶動全域鄉村旅遊發展;二是要充分發揮桓仁縣、南芬區等「全域旅遊示範縣(區)」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三是要結合各村獨特產品優勢,重點打造農業觀光園、農產品產業基地、休閑體驗園等特色主題品牌項目,使之成為地方鄉村旅遊的代表性景點,並利用節慶造勢,重點塑造一些具有代表鄉村旅遊節事品牌的民間民俗文化旅遊產品;四是要建成科學合理的鄉村旅遊線路,按照全域旅遊的發展理念,科學布局景區、景點,科學規劃適合自駕游的旅遊線路;五是要出台鄉村旅遊住宿、餐飲、娛樂、購物等環節的服務規范和安全標准,提升鄉村旅遊的品質和檔次,滿足不同類別遊客的消費需求;六是規范鄉村旅遊和精品民宿數據統計,要在統計范圍、指標口徑、測算方法以及數據反饋等方面建立一整套機制,夯實鄉村旅遊和精品民宿建設工作的基礎。
5.打造「特色小鎮」 建設帶動發展
特色小鎮不但具備與鄉村聯系緊密,在地理空間上一體化、在經濟關繫上資源互補、在產業鏈上相互協作的功能優勢,而且其優越的生活設施、優美的生態環境、完善的公共服務,更容易跨界融合產生新興產業,吸引更多資金、技術和人才。因此,要充分發揮我市合鄉並鎮後的整體優勢,藉助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豐富的綠色產品資源,打造一批集農業產業、休閑、觀光、度假於一體的特色生態小鎮。一是以本地區滿族、回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手工加工為重點,做強手工藝術特色小鎮;二是利用地方現有花卉品種基地,以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加工業為依託,帶動其他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做好農產品特色小鎮;三是利用現代農業觀光示範園,著重打造農業生態旅遊和農業科普觀光、青少年教育實踐基地;四是充分發揮特色小鎮的跨界融合發展平台作用,在現有鄉村自然資源豐富、旅遊業取得初步發展的基礎上,大力推動旅遊業與教育、醫療、養老、金融等產業的跨界融合發展,盡快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興特色小鎮。
6.壯大隊伍 調動農民參與熱情
農民是國家推動全面脫貧致富、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的受益人,是繁榮農村文化、推動產業興旺的建設者,更是發展鄉村旅遊、提高農村幸福指數的生力軍。調動我市廣大農民參與鄉村旅遊建設的積極性,一是要加快出台支持農民參與鄉村旅遊創業創新的扶持政策,鼓勵農民立足當地旅遊產業實際,不斷挖掘、拓展新領域,對符合政策條件的新型旅遊經營主體給予相應的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方面的扶持。二是要搭建孵化平台,按照就地就近和個人自願原則,充分依託現有閑置土地、廠房、校舍、科技孵化平台等存量資源,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整合創建一批農家樂、民宿、休閑農園、採摘園等旅遊園區,為農民提供經營場所、創業服務、拉動就業等支持。三是要把營造包容、和諧、創新、平等、競爭的人才成長環境,列為與發現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樣重要的工作議程;結合農民創業創收的特點需求,實行免費的旅遊職業技能培訓和旅遊產業創新培訓,進行技術幫扶指導。四是引導成果轉化。要鼓勵和支持當地旅遊龍頭企業、領軍企業,以及有返鄉創業意願的外在成功人士建立市場化的新型旅遊產業平台,幫助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實現企業拓展與科技創新的有序對接和聯動發展。五是要結合各鄉村社團和行業協會改建擴建「鄉村村史館、企業榮譽室、廣場閱覽板」等工作規劃設計專欄,心懷崇敬、濃墨重彩地記錄各類鄉村旅遊經營戶、企業帶頭人和能工巧匠傳承人的典型事跡。各縣區政府部門要利用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網路微信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大力褒獎他們的先進做法、成功經驗;要樹立用人導向,結合鄉村換屆,破格選拔使用一批優秀人才充實到各鄉村幹部隊伍中來,激發農民熱情,吸引更多農民加入到推動鄉村旅遊產業興旺、繁榮農村經濟文化建設的隊伍中來。
Ⅳ 2020廣東公務員申論模擬題:如何優化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給定資料】
冬日裡的湖南株洲淥口區古岳峰鎮白壁村一派風景秀美的田園風光:平整寬敞的水泥路上,紅頂白牆民居錯落有致,農家小院整潔干凈,村莊山清水秀、環境優美、舒適宜居,獨特的美麗鄉村風貌逐漸顯現;10月底的龍門鎮花沖村熱鬧非凡:小村人聲鼎沸、遊人如織,數百滑翔傘愛好者聚集於此,數千遊客現場觀摩刺激的滑翔傘賽事,「體育賽事+鄉村旅遊」模式將「花沖旅遊」的品牌名片擦的更亮更響……像白壁村、花沖村這樣的「高配置」,是株洲市淥口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打造山清水秀村美、宜居宜業宜游新農村的一個縮影。
「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43元,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59元,增長9%。」株洲市淥口區區委書記羅紹昀說,一直以來,淥口區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要求,通過規劃引領、健全機制、創新示範、強化落實等工作,抓好「菜籃子」「米袋子」工程,發展壯大新型村級集體經濟,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用扎實的行動積極回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村域面積大、人手少、處置不及時、村民參與環境整治積極性不高曾是困擾古岳峰鎮白壁村發展的幾大難題。如何發揮出線上微信群的更大價值,將微信群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相結合一直是白壁村黨支部思考的問題。為此,白壁村積極探索網上群眾路線,創新「線上+線下」工作法,線上建立微信群組發動群眾,線下成立突擊隊的模式。 「線上+線下」工作法不僅搭建了村幹部與村民的橋梁,還打通了村裡與村外村民的溝通渠道,讓村民成為鄉村治理的主體,提升了鄉村治理的智能化、精細化水平。
此外,白壁村以德治、自治、法治互動助推鄉村治理,強化基層組織服務功能,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切實提升班子履職服務能力水平,積極開展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和法治文化活動,以身說法、以案說法扎實提升村民法治意識,讓法治理念深入人心,「門前三包」帶動庭前院後綠化和美麗庭院的創建,人居環境衛生治理已形成村民的良好習慣,人人都來爭當美麗家園的「保護者」。近期,白壁村憑借著創新的鄉村治理體系更是入選了「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名單」。
白壁村的人居環境治理工作是株洲市淥口區鄉村振興工作的一個生動縮影,淥口區按照「全面鋪開、分類推進、示範創建、整體提升」的工作思路,以「示範創建」為抓手,選定了12個示範創建村(社區)和4個後備村開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範創建工作,建立區級領導聯系示範創建村制度,並向「12+4」示範村派出工作隊,探索激發村支兩委和農村群眾致力鄉村振興的凝聚力和內生動力,以點帶面推動全區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落地。
「鄉村振興的質量和成色,要靠人居環境鋪就底色,改變農村面貌,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才能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淥口區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克胤表示,全區按照「示範引領」的工作思路,整合相關資源,增強投入保障,將在示範引領上狠下功夫,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按照精心設計、精品建設、精細管理的要求,建成更多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全力打造一村一韻、一村一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鄉村。
「龍門鎮花沖村這次滑翔傘比賽很精彩,令人流連忘返。」從外地來觀摩滑翔傘邀請賽的遊客在花沖村航空滑翔基地不停地拍照,興奮不已。10月31日,株洲市首屆全國友好城市滑翔傘邀請賽在龍門鎮花沖村舉行,一時間,這個偏僻鄉村忽然熱鬧起來,觀摩人數達到數千人,各大餐飲、住宿等生意火爆,群眾享受到全域旅遊發展帶來的紅利。「此次邀請賽填補了全市航空運動基地『零』的空白,這僅是花沖滑翔的開始,未來將進一步開發當地特色旅遊資源,將其打造成為淥口區全域旅遊的品牌名片。」淥口區區委副書記朱江表示,花沖村將圍繞航空飛行營地,引導村民發展農家樂、家庭客棧等,打造四季水果、香菇、花卉等基地,在旅遊發展中推進強村富民,在強村富民中深化產業發展,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來,淥口區持續推進多元文化產業、綠色農牧業產業、全域旅遊產業協調發展,扎實好「規劃、整治、文明、富民」的文章,持續推進種植結構調整,統籌安排專項資金用於品牌培育和打造,加速產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開展新型職業農業培訓,遴選產業指導員,以高質量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讓全區產業發展更具活力、魅力、影響力。
「堅持將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的重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品牌發展戰略,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呈現全面規劃、統籌推進、產業多元、人才支撐的發展態勢」。淥口區副區長劉行國表示,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依託淥口區自身的自然資源,探索並走出一條綠色生態、產業興旺、強村富民的產業發展特色道路。
根據給定資料,就如何優化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提出相關建議。
要求:總結全面,內容具體,切合實際,不超過400字。
【參考答案】
優化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應做到:
一、巧「結合」 創新人居環境治理模式。
1、積極探索網上群眾路線,創新「線上+線下」工作法,線上建立微信群組發動群眾,線下成立突擊隊的模式。
2、以德治、自治、法治互動助推鄉村治理,強化基層組織服務功能,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開展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和法治文化活動。
3、 選定示範創建村(社區)和後備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範創建工作,建立區級領導聯系示範創建村制度,並派出工作隊,以點帶面推動鄉村振興。
二、重「特色」 推動優勢產業落地生根。
1、開發特色旅遊資源,打造全域旅遊的品牌名片,引導村民發展農家樂、家庭客棧等,打造果蔬基地,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2、持續推進產業協調發展,持續推進種植結構調整,統籌安排專項資金用於品牌培育和打造,加速產業融合發展,開展新型職業農業培訓,遴選產業指導員。
Ⅵ 新《土地管理法》亮點有哪些
新《土地管理法》亮點:
亮點之一:讓利於民
長期以來,低價征地累積大量社會矛盾,廣受社會詬病。新《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提出「保證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並在合理確定征地補償標准、保障農民房屋財產權、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等方面都做了明確規定,進一步完善合理規范的多元保障機制,保證被征地農民能更多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新《土地管理法》特別對農村村民住宅的補償提出要求,明確對因徵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也要予以補償。同時,刪除補償最高標準的限制。為確保新舊法律平穩過渡,防範土地徵收成本大幅提高,新《土地管理法》對徵收土地補償標准並沒有採用市場價,而是綜合考慮了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測算區片綜合地價。
亮點之二:限制權力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是保障權力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的重要方式。在土地徵收過程中,地方對憲法中規定的「公共利益」理解太寬、太泛,再加上集體建設用地不能直接入市,導致征地規模不斷擴大,農民利益遭到損害,社會風險加速累積。新《土地管理法》在借鑒各地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採用列舉法,明確界定了公共利益的范疇:軍事和外交、政府組織實施的基礎設施、公共事業、扶貧搬遷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等。意味著未來除了這六種情形能夠採用徵收外,其他的增量集體建設用地不經過徵收,也可以直接入市。除此之外,在土地徵收的程序上,將原來的征地批後公告改為征地批前公告,對「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並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充分保障了被征地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進一步限制了基層政府自由裁量權。
亮點之三:同等入市
原有的法律規定,除鄉鎮企業破產兼並外,禁止集體經濟組織之外的單位或個人直接使用集體建設用地,導致城鄉二元建設用地市場,同地不同權、同地不同價的問題突出。實踐中,城鄉結合部大量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嚴重挑戰法律權威。與其堵,不如疏。新《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提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確定為工業、商業等經營性用途,並經依法登記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土地所有權人可以通過出讓、出租等方式交由單位或者個人使用」,奠定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法律基礎,推進了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的建設。
亮點之四:還權賦能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歷次土地制度改革,均伴隨土地權利的細分。如,城市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推動了城市土地制度改革;承包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的分置,促進了農用地的流轉。新《土地管理法》的修正也遵循了該思路,分置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所有權和使用權,賦予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互換、出資、贈與或者抵押等權能,並且明確規定「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出租,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出讓及其最高年限、轉讓、互換、出資、贈與、抵押等,參照同類用途的國有建設用地執行」,向城鄉建設用地同地同權邁進了一大步。當然,由於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改革試點時間短,在理論界和實踐界還有不同意見,本次法律修正尚未做出明確規定,也為改革預留空間。
亮點之五:簡政放權
為規范新增建設用地的管理,引導地方利用存量建設用地,國家制訂了繁瑣的土地審批制度,導致建設用地審批層級高、時限長、程序復雜,加大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地方反映非常強烈。在各部門、各地方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特別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新《土地管理法》積極推進簡政放權改革,加快構建權責對等的現代政府管理體系。新《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永久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批准」,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按照是否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內,分別規定由不同層級政府審批。同時,按照權責對等的原則,明確「誰審批誰負責」,取消省級征地批准報國務院備案的規定。對農村村民宅基地審批,新《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四款指出「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批准」。
亮點之六:完善體系
2006年開始實施的國家土地督察制度,在防範違規違法用地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新一輪機構改革完成後,土地督察制度的內涵將更加豐富、內容將更加廣泛。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賦予土地督察制度應有的地位,對完善土地管理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新《土地管理法》第六條規定「國務院授權的機構對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人民政府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情況進行督察。」由此,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規劃制度、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制度、土地調查制度、土地統計制度、土地督察制度等構成較為完善的土地管理體系。
亮點之七:注重銜接
國家新一輪機構改革到位後,國土資源的管理也面臨著大變局。特別是《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後,國土空間規劃將逐步取代土地利用規劃,成為管理各類自然資源保護開發的重要依據。新《土地管理法》為強化兩大規劃的銜接,強調「經依法批準的國土空間規劃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已經編制國土空間規劃的,不再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同時,在附則中明確「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前,經依法批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繼續執行」。
總體而言,新《土地管理法》既充分吸收試點經驗,又主動加強頂層設計,是上下結合修法的典範。如,新法中把「基本農田」上升為「永久基本農田」,也是政府強化頂層設計的結果,意味著未來對基本農田的管理更加規范、更加嚴格。但新法過渡性痕跡也較為明顯,如,土地利用規劃、土地用途管制的篇幅依然較大,宅基地試點中的「三權分置」和有償使用尚未涉及。新情況、新問題在不斷涌現。新時代,土地管理制度建設永遠在路上!
Ⅶ 走鄉村振興道路的難點包括什麼
走鄉村振興道路的難點包括:
1、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增強貧困群眾獲得感;專
2、匯聚全社會力屬量,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
3、開拓投融資渠道,強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
4、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強化鄉村振興的制度性供給。
走鄉村振興道路必須補齊鄉村基礎設施這個短板,重點抓好農村交通運輸、農田水利、農村飲水、鄉村物流、寬頻網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三農」工作走穩走實,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7)鄉村振興與全域旅遊抓手擴展閱讀:
鄉村振興的實現路徑:
1、必須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2、必須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3、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
4、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
5、必須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
6、必須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
7、必須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