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鄉村旅遊規劃
Ⅰ 貴州特色鄉村旅遊有哪些
鎮遠縣 青溪鎮 金奇谷超大型水上親子游樂園
Ⅱ 如何在貴州發展生態旅遊,1什麼是生態旅遊.2為什麼要發展生態旅遊
貴 州 生 態 旅 游的 發 展 現 狀 及對 策 分 析旅 游 業 被 認 為 是 20 世 紀 世 界 經 濟 增 長 最 快 的 產 業 。然 而 , 隨 著 全 球 旅 游 業 產 業 規 模 的 日 益 擴 大 , 旅 游 活 動 對 環 境 的 影 響 也 越 來 越 大 。如 何 使 旅 游 業 發 展 和 保 護 環 境 相 協 調 ?換 而 言 之 ,如 何 使 旅 游 景 觀 資 源 可 持 續 利 用 ?生態旅遊正是基於傳統旅遊業的發展受到挑戰時應運而生 的 , 並 作 為 一 種 新 興 的 旅 游 方 式 ,越 來 越 受 到 各 國 政 府 和 游 客 的 青 睞 , 其 年 均 增 長 率 為 20% ~ 2 5 % [ 1 ] ,集中反映了國際旅遊業發展的大趨勢。 傳統的旅遊業同 樣 給 貴 州 省 的 旅 游 區 帶 來 了 一 系 列 的 生 態 環 境 問 題 ,特 別 一 些 喀 斯 特 生態脆弱區遭到嚴重破壞。如何更好的發揮貴州省生態旅遊資源優勢 與環保事業的緊密聯系, 是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本文旨在探討貴州 省 的 生 態 旅 游 發 展 現 狀 與 對 策 分 析 , 促 使 其 生 態 、經 濟 、社 會 三 大 效 益 的 統 一 ,為 貴 州 省 的 經 濟 建 設 和 生 態 旅 游 實 踐 提 供 參 考 。 一、生態旅遊的科學內涵及特點生態旅遊(ecological tourism)一詞最早是由墨西哥學者謝貝洛斯·拉思克 瑞(Ceballas Lascurain)於1983年提出來的,並首次將生態旅遊定義為指對環 境負責的、不幹擾自然區域的旅遊,其目的是享受自然、觀賞自然和促進自然保 護 , 通過生態旅遊使旅遊區域的居民在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獲益 [2] 。生態旅遊在 1986年召開的國際環境會議上得到確認。在這之後,學術界對生態旅遊的定義以 及歸類問題進行了積極的討論。各國不少專家學者又根據本國特點,進一步發展 了生態旅遊的概念。比如美國學者D N B Lee[3]認為理想的生態旅遊系統包括:旅 游者對所游覽地區具有保護意識;當地居民在發展旅遊業中充分考慮環境和文化 需求;採用一個有當地居民參與的長期規劃戰略,減少旅遊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培 育一個有利於當地社會發展的經濟體系 . 澳大利亞國際生態旅遊研究中拉爾 夫·巴克利(Ralf Buckley)[4]把生態旅遊定義為以自然為基礎的旅遊、可持續旅 游、 生態環境保護旅遊和環境教育旅遊的交疊部分。 澳大利亞聯邦旅遊部1994 年 在制定其《國家旅遊戰略》時,將生態旅遊定義為:以大自然為基礎,涉及自然環 境的教育,使之在生態上可持續的旅遊[5]。 雖然至今生態旅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由於研究角度與側重點的不同, 各國專家學者對生態旅遊的定義存在一定差異),但對生態旅遊內涵的認識基本 可概括為三點:一是生態旅遊的基本對象是相對未受干擾的自然區域 (包括文化 遺產),二是生態旅遊的過程是把生態保護、環境教育作為既定前提,三是生態旅 游的目標是實現經濟、 社會、 文化和環境高度協調,生態良性循環,人與自然和諧 發展.其 主 要 特 點 為 : 一 是 環 境 保 護 與 經 濟 發 展 的 雙 重 特 性 。 二是體現了 人 與 自 然 的 和 諧 相 處 。三 是 生 態 旅 游 與 高 國 民 素 質 緊 密 相 連 , 體 現 的 是 社會文明與進步。 二、貴州生態旅遊資源概況 貴州位於中國西南部, 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 是一個山川秀麗、 資源豐富、 氣候宜人、 民族眾多的內陸喀斯特山區省份。 貴州高原山地獨特的地質地理環境, 形成了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和奇山異水,構成了風韻獨特的地域性喀斯特旅遊單 元。在全省17.6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旅遊資十分的豐富,素有「公園省」之稱。 (一)、獨具特色的喀斯特生態旅遊資源 貴州是我國最大的喀斯特省, 喀斯特面積約佔全省土地面積的73%。發育了 一套最典型、最顯著的喀斯特峰叢、峰林、瀑布、峽谷、洞穴及地下河等景觀, 構建了以「奇山、秀水、美石、異洞「為特色的喀斯特旅遊資源。全省現有8個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黃果樹、龍宮、織金洞、紅楓湖、 舞陽河、興義馬嶺河峽谷、 荔波樟江、 赤水),其中有7個都是美學意境迥異的喀斯特景區,貴州作為喀斯特旅 游資源大省是名副其實的。隨處可見奇峰、異石、山泉、飛瀑、湖泊池沼、溶洞 峽谷,無不展現著貴州高原具有喀斯特特點的奇特、古樸、神秘的魅力。 貴州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個(赤水桫欏、雷公山、梵凈山、習水中亞熱帶 常綠闊葉林、威寧草海、荔波茂蘭和麻陽河等自然保護區),省級3個, 地市級22 個,縣級96個。現有自然保護區中,古生物遺跡類型有1個、地質地貌類型有1個、 內陸濕地類型有8個、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野生動物類型、野生植物類型有118 個。我省生物多樣性的特點:一是有生態系統多樣性、二是類型復雜,組合多樣、 三是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等特點。貴州是生物資源的寶庫,品種多、價值高。 全省有高等植物5000多種,蕨類植物700多種。其中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 珍稀瀕危植物4種,二級重點保護有29種,三級重點保護有41種。全省已記錄的脊 椎動物有921種,約佔全國種數的18.3%,其中鳥類有421種,魚類202種, 獸類有132 種,爬行類有103種,兩棲類有63種。 在種類繁多的野生動物中,屬國家一級重點保 護的珍稀瀕危動物有15種,屬二級重點保護的72種。 此外,還有貴州省特有或稀有 [6] 的物種類有19種 。根據有關文獻說明,貴州省生物多樣性的豐富程度居於我國 第四位。 (二)、貴州優質的生態旅遊氣候資源 貴州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平均氣溫在15度左右,緯度較低 的原因,許多地區的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夏,最冷的是1月份,平均氣溫在3—8度 之間, 而最熱的是7月份,平均氣溫在18—26度之間。貴州的地勢起伏較大,地形 也比較復雜,從而導致氣溫的垂直變化十分顯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 氣候差異非常普遍。這些特點使貴州不僅具有「 天然大空調「的美譽,還是同一 季節觀賞氣候垂直地帶性差異的最好去處。 (三)、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文化生態旅遊資源 貴州是個多民族省份,民風質朴、人民勤勞善良、熱情好客、無處不洋溢著 濃濃的高原豪放之氣。 在這個和睦的民族大家庭里,各族人民以無窮的智慧,創造 了本民族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由於地理環境的和歷史條件的差異,以及不 同的民族心理,形成了各民族各自不同的鄉土風俗。 民族節日豐富多彩,全省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有400多個,集會地點1000多 個; 民族歌舞絢麗多姿;民族建築特色鮮明;文物精華匯粹,古跡遍及全省;民間工 藝美術精湛繁多,常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工藝美術產品有蠟染、刺綉、挑花、漆器、 陶器械、簫笛等。 三、貴州自然保護區的現狀 貴州的自然保護事業受到省市領導、環保部門、大專院校及科研單位有關專 家、 學者的高度重視。多年來對貴州建為自然保護區的各類地區進行了全面深入 的考察, 撰寫了一批有價值的專著和考察報告,有力地促進了貴州自然保護區的 建設。截至1996年底,貴州已建立的自然保護區共29個, 總面積289690(ha), 佔全省土地總面116%(表1)[7]。表 1 貴州省自然保護區名錄 序 號 1 自然保護 區名稱 青岩油杉 野鍾黑葉 猴 桐梓白箐 綏陽卧龍 道真大沙 河 道真仙女 洞 赤水桫欏 地點 面積 主要保護 (ha) 對象 80 青岩油杉 黑葉猴及 森林生態 系統 銀杉、 珙桐 類型 建 立 保護區 主管 時間 級別 部門 縣級 林業 貴陽市 六盤水 市 桐梓縣 野生 1984 植物 野生 動物 野生 植物 野生 植物 野生 植物 野生 動物 野生 植物 森林 生態 系統 生境 野生 動物 森林 生態 系統 森林 生態 系統 野生 1987 1985 1986 1984 1984 1984 2 3 4 5 6 7 1698 2800 市級 縣級 縣級 縣級 縣級 國家級 環保 林業 環保 林業 環保 環保 8 梵凈山 9 麻陽河黑 葉猴 紅豆杉水 綏陽縣 5 青樹等, 岩溶地貌 銀杉及生 道真縣 4600 境 黑葉猴及 道真縣 6907 岩溶洞穴 桫欏群落、 赤水縣 13300 小黃花茶 等 森林生態 江口、 印 41990 系統、 黔金 江、 松桃 絲猴、 珙桐 沿河自 黑葉猴等 治 珍稀生動 4667 縣級 物及生境 南亞熱帶 溝谷季雨 林 南亞熱帶 溝谷季雨 林 大鯢及生 1986 國家級 林業 1986 省級 林業 10 渡邑 望謨縣 7200 1990 腈以級 林業 11 12 雙江 黔西大鯢 冊亨縣 黔西縣 5400 1000 1990 1986 縣級 縣級 林業 林業 境 13 草海 威寧自 治縣 12000 高原濕地 生態系統 黑頸鶴等 14 15 16 雷公山 劍河鵝掌 楸 都勻螺絲 殼 茂蘭 黔東南 自治州 劍河縣 都勻市 47300 50 4500 中亞熱帶 森林及禿 杉等 鵝掌楸 水源涵養 林 喀特森林 及珍稀 動植物 溝谷季雨 林 中亞熱帶 常綠落葉 闊葉混交 林 森林及野 生動植物 古樹 中亞熱帶 森林 水資源及 水源林 水資源及 水源林 森林生態 系統 17 荔波縣 21100 18 羅羊 羅甸縣 2975 動物 內陸 濕地 和水 域和 水域 生態 系統 森林 生態 系統 野生 植物 森林 生態 系統 森林 生態 系 森林 生態 系統 森林 生態 系統 森林 生態 系統 野生 植物 森林 生態 系統 水域 生態 系統 水資 源及 水源 統 森林 生態 1985 國家級 環保 1982 1988 1982 地級 縣級 縣級 林業 環保 林業 1988 國家級 林業 1990 縣級 林業 19 寬闊水 綏陽縣 2447 1982 縣級 林業 20 21 22 習水中亞 熱帶森林 余慶洞水 朱家山 貴陽阿哈 水庫 窯上水庫 水源 佛頂山 習水縣 余慶縣 甕安縣 48666 10 2507 1984 1988 1995 縣級 縣級 縣級 林業 環保 林業 23 貴陽市 19000 1992 市級 環保 24 六盤水 市 石阡縣 1700 1989 市級 水電 25 27300 1992 縣級 林業 系統 26 老林溝 水城縣 170 光葉珙桐、 野生 水青樹 植物 中亞熱帶 常綠闊葉 林 森林生態 系統 白冠長尾 雛 森林 生態 系統 森林 生態 系統 野生 動物 1992 縣級 林業 27 冷水河 金沙縣 2830 1992 縣級 林業 28 29 大開田 威寧妥打 麻江縣 威寧縣 760 4267 1992 1992 縣級 縣級 林業 林業 截止1996年底統計,全省29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89690ha,佔全省土地總面 積116%,其中:國家級4個、省級2個、地市級3個、縣級20個。就已建立的自然保 護區分析,其中既是保護區,又已辟出一定旅遊區向遊人開放的就有 5處,它們是 茂蘭喀斯特森林、威寧草海、金沙溝桫欏保護區、梵凈山和雷公山等。它們約占 我省已建保護區的17%。 此外,貴州省經國務院批準的8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無論 是根據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同盟的規定 ,還是通常的理解,它們就是國家公 園,也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應該受到特別保護。因此可以說,貴州的生態旅遊 已經起步,關鍵的問題是要制定生態旅遊發展規劃,加強管理。 四、貴州生態旅遊發展面臨的問題 貴州已經提出構建民族文化生態旅遊大省的口號,而且正按照 「完善西線、 開發東線、規劃南線、突破北線」的思路,重點建設東部的苗、侗民族風情旅遊 線。 同時,完善西線的黃果樹、 龍宮精品旅遊線的軟硬體設施;南線則重點培育茂 蘭喀斯特原始森林探秘游及水族、瑤族風情點;北線開辟遵義名城名酒及赤水桫 欏生態游等項目;此外,東北線的梵凈山及西北線的草海也屬開發之列。 盡管如此, 貴州生態旅遊發展仍面臨著許多問題。 一是基礎設施薄弱,投資環境差。交通滯後是制約貴州旅遊業發展的「瓶 頸」 。 這也造成一些旅遊區基礎設施建設量大,旅遊投入大於發達地區,門檻人口 數量高,同時由於不具備必要的環境保護設施,環境容量相對較小,旅遊開發對環 境產生較大的破壞。 二是缺乏必要的管理機制。政府部門、旅遊業者、遊客和旅遊地所在社區 沒有形成良性互動,無法確保部分旅遊收入用於環境保護 ,無法保障社區群眾 的合法權益,更不能保障遊客能夠獲得充分的環境教育。 三是缺乏規劃,盲目建設問題突出。旅遊景區、景點遍布全省,各地要求搶 抓機遇盡快開發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顧條件 ,不管規劃,一哄而起, 投放大量 資金開發得不到市場認可的項目,既造成浪費,又破壞生態環境。 四是旅遊業者急功近利,環境保護意識淡薄。部分旅遊管理者和經營者對 生態旅遊的認識存在明顯的誤解,將發展生態旅遊簡單地看作是對自然環境資 源的開發利用,忽視資源開發中的可持續利用問題 五是對外宣傳力度不夠 ,旅遊服務體系不完善,全民素質相對較低等一些 問題。 六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協調布局差。 因此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協調、 規劃、 布局不好,不但無法挖掘民族文化的旅遊潛力,構建民族文化生態旅遊大 省,也不利於促進文化交流,更不利於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直接影響旅遊業的 可持續發展。 五、發展貴州生態旅遊的措施一是改善生態旅遊基礎設施條件和服務質量 . 貴州生態旅遊區大多位 於經濟欠發達的少數民族居住區,保護區的交通、通訊、居住等基礎設施十 分落後,嚴重影響了保護區的生態旅遊開發。因此,應多渠道、多方式籌措資 金,增大投入,加強旅遊區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交通條件。在保護區緩沖地帶 的外圍(即保護性經營區),利用「生態技術」,修建「生態飯店」、「生態旅 館」[8],滿足保護區生態旅遊過程中遊客的吃、住、行、游、娛等多方面的需 求。同時,要建立和完善生態旅遊服務中心和生態環境監測站,為遊客提供高 層次的服務,提高生態旅遊檔次和效益,並推動保護區本身的科研、教育和建 設事業的發展。 二是開展生態旅遊規劃研究。以政府和旅遊主管部門為主導,開展生態 旅遊規劃研究。首先要求規劃者對各旅遊地的生態環境具有敏銳的洞察力並 對旅遊者的行為有良好的控制力。要組織旅遊、溶岩、生物、環保、規劃、 文化、美學、民族等方面的專家組成規劃小組,以確保獲得科學的規劃效果。 其次,要充分了解貴州各旅遊地資源、環境的價值、特點及其相互關系,以資 源的生態特色為基點 ,進行資源與環境保護區劃研究 ,針對不同類型保護區 域, 確定相應的開發利用方式、強度與開發秩序[9]。最後,相關部門要加強引 導,科學分流和疏導遊人,避免生態旅遊區超負荷運轉,把可持續發展作為目 標。 三是建立旅遊投資的效益評估體系,進行替代產業的經濟、環境影響比 較。包括最低開發成本評估,不同開發模式下,旅遊與地方經濟關聯度評估。 評估其他產業的可替代性 ,以及不同產業之間優劣勢比較 , 確定旅遊業的產 業優勢度。 四是探索建立具有維持可持續發展功能的旅遊管理模式。確定相關組 織機構的職能、權力和義務;建立對旅遊企業和當地居民的約束機制、環境 補償機制與管理體系,替代目前旅遊區多頭管理、職責不清的管理模式。制 定包括旅遊資源開發、 景區規劃、 旅遊營銷、 旅遊區管理的相關法規和條例, 確保旅遊業的健康、高效運行。 五是加大生態旅遊宣傳力度,增強廣大群眾和旅遊從業人員的自然保護 意識通過加強貴州生態環境的宣傳教育,使生態旅遊者和旅遊從業人員了解 貴州自然生態系統的脆弱性 ,初步認識保護區內常見的物種和保護物種 , 愛 護游覽區內的花草樹木,不損害和污染環境。加強對各類環境管理條例的宜 傳教育,規范生態旅遊者和當地居民的行為。對旅遊從業人員進行環境倫理 學的學習,形成其對自然生態環境的道德意識和責任。在景區添加形象生動 和科學有趣的導游標示 , 及時提醒旅遊者約束自己的行為 , 促進對生態環境 的保護。 六是探索建立具有維持可持續發展功能的旅遊管理模式。確定關組織 機構的職能、權力和義務;建立對旅遊企業和當地居民的約束機制、環境補 償機制與管理體系,替代目前旅遊區多頭管理、職責不清的管理模式。制定 包括旅遊資源開發、景區規劃、旅遊營銷、旅遊區管理的相關法規和條例, 確保旅遊業的健康、高效運行。 主要參考文獻: [1]李江玲.民族地區旅遊資源法律保障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05. [2]王健.旅遊法原理與實務[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269. [3] 轉引自李江玲 . 民族地區旅遊資源法律保障研究 [D]. 北京:中央民族大 學.2005. [4]盧雲亭、王建軍,生態旅遊學,旅遊教育出版社.2001. [5]Ralf Buckley .A Framew or k for Ecotourism[J].A Framew or k for Ecotourism[J]1994. [6] Lee D N B, Snepenger D J. An Eco tour ism Assessment of To rtueror [ J] .Costa Rica.1992. [7]貴州省環境狀況公報. 貴州省環境保護局.1999. [8]朱守謙. 喀斯特森林生態研究( Ⅱ) 貴州科技出版社.1996. [9]牛亞菲. 可持續旅遊、生態旅遊及實施方案. 地理研究.1999. 致謝詞 論文是在我的導師盧紹香老師的親切關懷和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她嚴 肅的科學態度,嚴謹的治學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深深地感染和激 勵著我。從開始進入課題到論文的順利完成,盧老師都始終給予我細心的 指導和不懈的支持,我才能完美的交上大學的最後一份答卷。在此謹向盧 老師致以誠摯的謝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還要感謝在一起愉快的度過大學生活的每個可愛的同學們和 尊敬的老師們,正是由於你們的幫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個一個的困難 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順利完成。 學生:萬亞芬 2013 年 4 月 15 日
Ⅲ 貴州新開的鄉村旅遊景點有嗎
在黔東南雷山縣望豐鄉有一個叫黨歐神的地方,位於雷山縣城西面,雷公山東面,隸屬於望豐鄉,五星苗寨和獨南苗寨的交界處,這里是苗族人心中很神聖的地方地方開發了一個新景區—雷山叢林國際牡丹園。
是目前國內面積最大,原生觀賞牡丹最多,牡丹平均樹齡最高的牡丹園。牡丹園景區是以牡丹為核心,集觀賞旅遊、避暑度假、活動賽事、文化發展、產業示範、品種培育、科研教學、休閑養老為一體的精品花卉綜合性旅遊區。
項目總投資13億元,佔地1500畝,引進原生觀賞牡丹20萬棵,其中一半以上的牡丹樹齡超過20年,同時種植珍稀蕙蘭10萬株,金絲皇菊、杭白菊等30萬株,丹桂2萬棵,確保牡丹園開園期皆有花開。景區基礎設施均按照國家「5A」級標准規劃建設,遊客接待能力達到400萬人/年。
Ⅳ 急求一份行政管理社會調查,內容是貴州鄉村旅遊發展中政府起到的作用~!
在實現全面小康建設的進程中,在高度重視鄉村旅遊發展的反貧困意義的前提下,貴州的鄉村旅遊一定能夠有一個良好的開局,走在全國旅遊行業的前列,為推動貴州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為保證鄉村旅遊項目能夠取得長久的效益,為了使鄉村旅遊發展的反貧困戰略目標能夠順利實現,確實使鄉村旅遊的發展對貴州減少貧困人口的目標發揮實際作用,從全局著眼,貴州省政府應該重視以下基礎工作。
1.開展鄉村旅遊的宣傳工作。過去在戰爭年代,為打勝仗必須做好宣傳工作;現在搞經濟建設,為實現規劃目標也必須做好宣傳工作。發展鄉村旅遊,應在鄉村、在城市、在客源的開發之中大力開展宣傳,其中,最重要的還是為了開發客源而進行的宣傳。這種宣傳不是在省內進行,而是要遍及全國。貴州鄉村旅遊的客源應主要來自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重慶等大城市,其次是來自各省會城市及部分副省級城市,再次是來自沿海先富裕起來的地級城市,如東莞市等。貴州鄉村旅遊的扶貧主題要讓天下皆知,要讓全國各地的人們都知道貴州鄉村貧困狀態,這是宣傳的基調和基點。沒有這樣的廣而告之,貴州的鄉村旅遊是起不到扶貧作用的。貴州鄉村旅遊的宣傳應擴大受眾面,打出影響來。貴州應不以現在的貧困為丑,而要以將來不能解決貧困問題為恥。因而,除在中央電視台發布宣傳廣告外,貴州還應在目前經濟發展較好的省市電視台做廣告,盡可能地擴大宣傳面。這種宣傳與其說是廣告行為、企業行為、市場行為,還不如說是一種反貧困戰略舉措的宣傳,其直接目的是最廣泛地開發來貴州鄉村旅遊的客源。
2.做好鄉村旅遊規劃的研究工作。從根本上說,效益不是來自於行動的肢體,而是來自於從事鄉村旅遊研究的頭腦。研究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戰略性工作,是貴州通過開展鄉村旅遊達到反貧困目的的最重要的工作。沒有自覺的研究,就只會有自發的行動,而自發是難免不盲目和不具有局限性的。所以,研究工作是開展鄉村旅遊中決定成敗的工作,是必須給予極高重視的基礎工作。對貴州來講,做好這項工作一定要注意「引智」,要努力吸引全國最優秀的戰略研究人員參與這項工作。由於這又是一項攻堅性的、前沿性的工作,所以一定要重視發揮具有全新知識結構、充滿創新精神和創造力的年輕人的作用;具有現代市場意識的新一代人是開辟貴州鄉村旅遊市場的主力,這是一定要明確的。
3.做好鄉村旅遊服務人員的培訓工作。開展鄉村旅遊的質量,取決於從業人員的素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從業人員的素質是由培訓工作來保障的,既是說,培訓人員的工作也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做好培訓工作對於貴州發展鄉村旅遊意義重大。鑒於貴州開展鄉村旅遊具有相當廣泛的普遍性,所以培訓的任務相當艱巨。具體地說,貴州的鄉村旅遊服務人員的培訓工作分為4類:(1)專門旅行社服務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培訓。這種培訓要求培訓對象達到MBA畢業水平。這一類培訓可委託省內高等院校負責,並由有資質的MBA教育中心承擔具體的培訓工作。(2)專門旅行社服務機構的一般業務人員培訓。這類的培訓內容主要不是旅行社的業務培訓,而是反貧困行動的業務培訓,要讓專門的從業人員從戰略高度切實認識在貴州開展鄉村旅遊對於解決全省貧困問題的重要作用。(3)鄉村旅遊管理人員的培訓。這是對鄉村中負責開展旅遊項目的領導幹部進行的培訓。這一類的培訓可委託社會上的專門培訓機構進行,由省旅遊局提出培訓目標和具體的培訓內容,招標選擇優秀的培訓機構承擔培訓任務。(4)開展旅遊的鄉村的一般服務人員的培訓。這項培訓可由省旅遊局委託專門的旅行社負責,由專門的旅行社組織師資力量對培訓對象進行旅館服務、飲食服務、導游服務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Ⅳ 如何開發貴州的鄉村旅遊以某個旅遊去為例
建議你看一本專著 貴州省人民政府參事 貴州師范大學國際旅遊文化學院院長 張曉松的《 文化千島》 看了也許你就有思路了
Ⅵ 貴州的鄉村旅遊資源都有些什麼
都是一些比較接近自然的極少被外界影響的農家生活形象!有很濃郁的民間風味
Ⅶ 在貴州創辦鄉村旅遊需要辦理什麼手續
具體需要什麼手續或資料問下上面相關部門就是了,做鄉村旅遊關鍵在於規劃與後期運營。遠景設計研究院鄉村旅遊規劃專家道:鄉村旅遊通常指以城市居民為主體的旅遊者在鄉村自然環境或人文風情的吸引下所進行的一系列的遊憩活動,具有例如觀光鄉村旅遊、民俗文化旅遊等多種類型。在鄉村旅遊規劃時需注意深化鄉村旅遊開發,豐富鄉村旅遊的內涵、突出特色、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等。而運營上主要解決的便是鄉村旅遊人才匱乏,經營管理混·亂問題。需加強對從業人員專業技能及素質提升的培訓,促進鄉村景區的規范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