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途徑
㈠ 鄉村旅遊發展宜堅持哪些原則才不走彎路
(一)前瞻性原則
在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無論是對旅遊項目開發經營內容、途徑的取捨,還是對休閑農業生產項目開發經營內容、途徑的取捨,都應既著眼於當前社會經濟環境狀況,又較好地預測到將來社會經濟環境變化趨勢;既著眼於當前休閑旅遊消費時尚,又較好地預測將來休閑旅遊消費熱點,以使鄉村旅遊景區景點旅遊項目和休閑農業生產項目的開發經營,既能適應於當前社會經濟環境以及休閑旅遊市場需求發展現狀的需要,又能適用於將來社會經濟環境以及休閑旅遊市場需求發展趨勢的需要。
(二)個性化原則
鄉村旅遊景區景點開發若不能充分張揚自身個性就難對休閑旅遊需求市場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就難從眾多的鄉村旅遊景區景點中脫穎而出。因此,在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要盡量做到旅遊項目和休閑農業生產項目的開發經營規劃有利於鄉村旅遊景區景點張揚自身個性,打造特色鄉村旅遊景區景點品牌。
(三)創新性原則
"創新"符合人們選擇、購買、消費的心理需求,越是有創新性的景區景點就越容易引起廣大旅遊者的關注和青睞。"創新"是戰勝競爭對手的最有效的武器之一,在當今越來越多的產品和服務買方市場特徵日益明顯和人們消費水平普遍日趨提高的時代,無論是就影響力度而言還是就影響時間的長短而言,價格競爭的優勢已經是大大不如創新競爭的優勢和質量競爭的優勢。因此,在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對於鄉村旅遊景區景點建設都應當講究創新性。
(四)和諧化原則
在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對於鄉村旅遊景區景點建設須處理好以下三大關系
1、鄉村旅遊景區景點建設與經濟社會文化和諧發展的關系對於鄉村旅遊景區景點旅遊項目和休閑農業項目開發經營內容、途徑的取捨,要充分考慮將來鄉村旅遊景區景點能否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文化效益問題。
2、鄉村旅遊景區景點建設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關系鄉村旅遊景區景點建設須順應自然、延續地方文脈,使景區景點旅遊項目和休閑農業項目開發經營活動與大自然完美地融合,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3、鄉村旅遊景區景點與其周邊區域和諧發展的關系在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不僅要將鄉村旅遊景區景點各種旅遊經營資源要素和休閑農業經營資源要素有機地銜接起來,全面優化鄉村旅遊景區景點資源配置,還需要注意將鄉村旅遊景區景點各種資源要素與周邊區域各種資源要素有機地銜接起來。
(五)品牌化原則
在當今旅遊開發經營活動中,開發主題趨同、質量標准趨同、服務規范趨同、促銷手段趨同的現象越來越明顯,在此發展趨勢下,誰擁有景區品牌,誰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取得良好的效益。
因此,在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應充分考慮鄉村旅遊景區景點旅遊項目和休閑農業項目開發經營實現品牌化的主要途徑
㈡ 為什麼說發展生態旅遊是是實現旅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1.生態旅遊是在可持續發展觀指導下發展起來的新型旅遊方式。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全球性和區域性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的背景下,許多國家開始反思傳統的發展觀。1972年在瑞典召開的人類環境大會,通過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標志著人類開始正視環境問題。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的共同末來》報告中提出了可持續的發展觀,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發展」。依據這一定義,旅遊的可持續發展觀就是指旅遊的發展要從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等方面的利益相協調的角度出發,確保旅遊發展可資利用的資源能用來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不危及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發展觀念。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可持續發展觀的指導下,生態旅遊得到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世界各國紛紛把生態旅遊視為實現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具體形式和重要途徑,並採取相應措施促進生態旅遊的健康有序發展。
2.生態旅遊是集遊客、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於一體的旅遊方式。從遊客效益來說,無論是在未開發的自然生態系統中開辟生態旅遊區,還是在原有的風景名勝區中改善、提高生態質量建立新的生態平衡,生態旅遊都是一種高層次的旅遊活動,對遊客更具有吸引力。從經濟效益上看,生態旅遊區不需也不應大規模興建旅遊設施,而是以小型簡單,如帳篷、簡易房等,只須建立嚴格的衛生設施,因而投資少,收益大。發展生態旅遊還可以帶動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欠發達山區綜合性旅遊的開發和經濟發展。從社會效益上看,開展生態旅遊無論從宣傳導向、旅遊內容、管理手段、環境氛圍等方面,都是對旅遊者進行生態環境教育的絕好方式,並從旅遊這個窗口擴散到社會,使整個社會都來關心環境問題,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從環境效益上說,生態旅遊是一種欣賞、研究自然和保護環境,不允許產生環境負效應的旅遊活動。無論是經營者開發建設與經營,還是旅遊者的旅行活動都必須遵守環境保護的法律和制度,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旅遊活動對環境的不良影響。
3.生態旅遊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可持續發展的旅遊方式。生態旅遊在促進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具體而言,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提高了人們的生態意識,促進生態旅遊目的地的環境保護,被環境學家視為支持保護區的潛在手段;二是促進我國旅遊景區布局進一步優化和旅遊層次的提升,提高了旅遊者旅遊活動行為的層次;三是提供了多種就業機會,給當地居民帶來經濟收益,增強生態保護區的經濟實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四是有利於我國旅遊業整體服務水平的改善和行業發展,提高人們的生活品位;五是擴大與外界文化交流的機會,促進社區健康發展,已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