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城市的城市化
㈠ 旅遊城鎮化模式有幾種旅遊城鎮化模式包括哪些
不是所有城鎮化都必須進行旅遊化,但在不同程度上利用旅遊化手法,可以使城鎮化獲得更好的效果。小型地級市、縣級的中心鎮和建制鎮,帶動性相對於大中城市較弱,但易於形成鮮明的主題性特徵,可以走特色化的旅遊城鎮化之路,這是中國最重要的旅遊城鎮建設模式。
對於本身就擁有豐富旅遊資源的中小城鎮,可依託自然資源,實現旅遊特色化發展,形成濱海城鎮、濱河城鎮、濱湖城鎮、冬季度假城鎮、夏季度假城鎮、溫泉城鎮、滑雪城鎮等等特色城鎮;基於文化資源,可以打造文化名城名鎮、休閑古城古鎮、民族風情城鎮、民俗風情城鎮、藝術城鎮、工藝城鎮、創意文化城鎮、商貿購物城鎮、電影城鎮等;依託旅遊景區,可以打造各類接待型城鎮,借力景區的泛旅遊延伸,還可以打造會展城鎮、運動城鎮、休閑農業城鎮(葡萄酒、桃花梨花等等);依託於特色資源、特色工業、特色批發市場等,還可以打造酒城、玉城、傢具城。泛旅遊產業集群化的發展,使得我們打造特色旅遊城鎮的可能性空間大大提升,特色旅遊與特色產業緊密結合,為城鎮化打開了全新的路徑。什麼都可以是吸引核,只要地方有什麼特色資源或優勢產業,就可以結合旅遊發展成什麼泛旅遊城鎮。
對於一些沒有這么強勁的吸引核的小城鎮,需要挖掘資源,開發旅遊產品,尋找泛旅遊產業發展的契機,推進旅遊城鎮化。
㈡ 旅遊業發展對於城鎮化建設有哪些促進作用
我國城鎮化發展的動力機制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
(1)工業促進型。這類小城鎮鄉鎮工業發達,基礎設施較好,以工業小區的發展帶動小城鎮的發展,農民通過「離土不離鄉」的途徑實現城鎮化,例如蘇南、浙北地區;
(2)集市貿易促進型,這類小城鎮的發展特點是以市興城,屬於傳統商品的集散地、集市貿易區,有一定的基礎設施,通過對基礎設施的改善,拓展市貿范圍,增大城市密度,進而發展成為以市場交通為主的區域性小商城,如浙江義烏等;
(3)旅遊促進型,這類小城鎮一般都是名勝古跡,旅遊資源豐富的地方,通過對旅遊資源的開發及其配套設施的建設而形成小城鎮,如黃山的西遞、宏村等;
(4)交通促進型,這類小城鎮一般處於交通樞紐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可利用流動人員較多,運輸成本低下等條件,大力發展二、三產業;
(5)城郊型,這類小城鎮地處大中城市近郊,具有優越的地理優勢,藉助大中城市,發展服務型行業或大中城市擴散的工業,進而發展成為衛星城。
(6)工礦服務促進型,這類小城鎮或農村大多處在大中型工礦企業附近,通過建立為工礦企業服務的第三產業,完善自身的基礎設施,成為為工礦企業服務型的小城鎮,如淮南、淮北地區的礦區等。
從理論上看,旅遊業對城鎮化發展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
1.旅遊業改善了城鎮的基礎設施條件,是城鎮化整體的綜合水平得以提高。例如在皖南的古村落旅遊開發中,為提高各古村落之間的可達性、各旅遊景點的串聯性,解決隨旅遊發展所帶來的交通問題,提升旅遊層次,政府和相關組織(如開發商等)在旅遊區修建了大量的基礎設施。旅遊業的興起為古村落的居民帶來了便捷的交通和順暢的通訊等。旅遊業通過大大改善古村落或小城鎮的基礎設施條件,為城鎮化向更高的水平發展打下了基礎。
2.旅遊業的發展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使村民的收入得到增加,提高了旅遊區的經濟發展水平。
3.旅遊業的發展提高了村民的素質和價值觀念,促進了與現代社會的對接。在開發初期,村民在旅遊這方面的專業技能和素質較低下,不能很好勝任這一工作,所以開發商和政府在開發前期將對村民進行培訓以提高村民的素質進而適應旅遊的需要。
4.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了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從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村民的從業結構由原來的傳統農業生產結構向農商結合的模式發生轉化。
5.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了多種文化的沖擊,使農民的視野得到開闊。旅遊業的發展會使農村的社會文化生活產生變化,這種變化主要是在當地村民與遊客的長期接觸中所產生的。村民為了獲得經濟利益會不斷探索與適應遊客的文化,使村民的視野得到開闊,同時,村民們的認識水平也上升至新的水平,為城鎮化的發展打下思想基礎。
事實上,旅遊業的發展除了對城鎮化建設有促進作用,它也會帶來許多問題。因此,在二者的關系處理上要有明確的立場和態度。
㈢ 想出去旅遊,推薦幾個城市化比較高,美食比較多的地方。
如果是想去城市化比較高,美食又多的地方的話,成都 重慶一線是你的不二選擇,這專里既有現代化屬的城市氣息,又有歷史沉澱,並融合了各種各樣的美味,是不可多得的好去處;如果是喜歡環境好點,美食次之的話,你可以去廣西北海看看,那簡直是一個園林式的城市,非常漂亮
㈣ 特色小鎮與旅遊城鎮化有什麼區別
按城鄉統籌,農業農村一體,打造新型城鎮化範式,以特色小鎮為統領,以農業產業的規模化,特色化,科技、路徑為支撐,統籌小鎮的發展戰略,立足現代農業產業基礎,與文化旅遊、休閑產業、農產品加工、公用設施等發展水平銜接,統籌區域經濟環境、交通區位,分析小鎮的空間布局,合理分析配套建設支撐體系、產業鏈發展的內在需求;以農業休閑旅遊融合城鎮生活空間,遊憩空間,以系統化,智能化,休閑化,地域化經濟模式為內涵,打造成為新型城鎮化典範。中農富通城鄉劃設計研究--院的規劃設計案例中明確了在村鎮體系統籌基礎上對居住環境、配套設施、休閑產業發展、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等方面進行科學綜合規劃。 特色田園小鎮規劃應結合現代農業進行統籌規劃,融合農業產業發展,把農業產業的規劃布局,發展方向,重點項目內容,在全域范圍進行城鎮空間協調,市政基礎設施協調規劃。通過現代農業+小城鎮,構建產城一體,農旅雙鏈,區域融合發展的生態發展經濟態勢——新田園特色小鎮(來源: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專家觀點)。按城鄉統籌,農業農村一體,打造新型城鎮化範式,以特色小鎮為統領,以農業產業的規模化,特色化,科技、路徑為支撐,以農業休閑旅遊方式經濟模式為內涵,打造成為新型城鎮化典範。統籌區域經濟環境、交通區位,分析小鎮的空間布局,交通規劃;最後,統籌小鎮的發展戰略,立足現代農業發展產業,合理分析配套建設支撐體系、產業鏈發展的內在需求,通過與文化旅遊、休閑產業、農產品加工、公用設施等發展水平相銜接。
㈤ 旅遊業與新型城鎮化結合的優勢都有什麼
隨著中國城鎮化飛速發展,旅遊業已經和城鎮化進行全面融合,形成旅遊產業和新型城鎮化的良性互動。旅遊助推新型城鎮化,以旅遊產業集群為城鎮發展核心動力,旅遊帶來消費動力能直接推動新型城鎮化的快速發展。
【山合水易】認為旅遊產業在拉動消費、產業融合、提升環境、幸福指數等方面的獨特優勢,決定了在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中必將成為城鎮發展的核心引擎。旅遊產業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給出高效解決方案。主要體現在下面4個方面:
第一、產業關聯意義
在資源稟賦較好的地區,發展以旅遊產業為主體,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聯動的產業格局,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從而實現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升產業對剩餘勞動力的吸納能力,促進新型城鎮化的健康快速發展。
第二、產業集聚意義
旅遊產業集聚帶動城鎮經濟發展要素集聚。要素集聚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促進高效產業組織,加速產業發展,優化產業布局。要素集聚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換的頻率和速度,帶動城鎮產業結構調整和空間拓展。隨著旅遊產業集聚,逐漸形成具有集聚和輻射雙重功能的城鎮中心,形成區域經濟、文化、生活中心。
第三、文化生態意義
區域文化和生態的保護,是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區域文化和生態需要傳承和保護。這一要求與旅遊開發中生態環境和當地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是相輔相成的。
第四、促進消費意義
旅遊產品包括會議會展、養生養老、運動、娛樂、游樂和休閑農業等各種活動,這些活動依託旅遊,把遊客從客源地搬運到或輸送到目的地。在這個過程中,旅遊集聚形成消費集聚,消費集聚促進產業集聚,產業集聚推動城鎮發展,最終形成新型城鎮。
㈥ 旅遊業會影響城鎮化經濟增長效應嗎
一、城市化的基本含義城市化是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出現的歷史發展過程,是全球性的社會現象。這種現象突出表現為農業人口向非農業人口、鄉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轉化與聚集。對城市化的內涵,不同學科有各自不同的理解。經濟學認為
㈦ 如何用一個指標將旅遊業與城鎮化聯系起來
歷史經驗和經濟運行的規律證明,城鎮是旅遊業最有效的依託,凡是以城鎮作為支撐點的旅遊資源的開發程度就高,旅遊活動內容就豐富,吸引的遊客就多,旅遊業發展就迅速。相反,如旅遊業無城鎮作為依靠,旅遊活動就單調,旅遊服務就會欠缺,勢必影響旅遊業的發展。因此,城鎮是旅遊業發展的後勤保障地,是旅遊業發展的基本土壤,是旅遊業發展的重要依託,城鎮化的有序推進有利於促進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反過來,旅遊業又促進了城鎮化的發展。因為旅遊業的帶動性強,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了活躍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帶動了相關產業
及城鎮建設的發展。另一方面,旅遊業雖然促進了城鎮的發展,但是城鎮發展必然要侵佔山林與良田,使得自然生態環境絕對面積不斷減少,並使原有自然生態環境在很大范圍內發生質變,同時,城鎮旅遊生活接待區內興辦了許多旅遊服務設施及與旅遊有關的工業企業,會產生環境污染,這都會影響旅遊業的發展。因此,發展旅遊業與促進城鎮化有時又是矛盾的
從理論上看,旅遊業對城鎮化發展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
旅遊業改善了城鎮的基礎設施條件,是城鎮化整體的綜合水平得以提高。例如在皖南的古村落旅遊開發中,為提高各古村落之間的可達性、各旅遊景點的串聯性,解決隨旅遊發展所帶來的交通問題,提升旅遊層次,政府和相關組織(如開發商等)在旅遊區修建了大量的基礎設施。旅遊業的興起為古村落的居民帶來了便捷的交通和順暢的通訊等。旅遊業通過大大改善古村落或小城鎮的基礎設施條件,為城鎮化向更高的水平發展打下了基礎。
2.旅遊業的發展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使村民的收入得到增加,提高了旅遊區的經濟發展水平。
3.旅遊業的發展提高了村民的素質和價值觀念,促進了與現代社會的對接。在開發初期,村民在旅遊這方面的專業技能和素質較低下,不能很好勝任這一工作,所以開發商和政府在開發前期將對村民進行培訓以提高村民的素質進而適應旅遊的需要。
4.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了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從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村民的從業結構由原來的傳統農業生產結構向農商結合的模式發生轉化。
5.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了多種文化的沖擊,使農民的視野得到開闊。旅遊業的發展會使農村的社會文化生活產生變化,這種變化主要是在當地村民與遊客的長期接觸中所產生的。村民為了獲得經濟利益會不斷探索與適應遊客的文化,使村民的視野得到開闊,同時,村民們的認識水平也上升至新的水平,為城鎮化的發展打下思想基礎。 事實上,旅遊業的發展除了對城鎮化建設有促進作用,它也會帶來許多問題。因此,在二者的關系處理上要有明確的立場和態度。
㈧ 旅遊業的發展對新型城鎮化建設有什麼意義或者說是有哪些促進作用
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認為,我國城鎮化發展的動力機制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
(1)工業促進型。這類小城鎮鄉鎮工業發達,基礎設施較好,以工業小區的發展帶動小城鎮的發展,農民通過「離土不離鄉」的途徑實現城鎮化,例如蘇南、浙北地區;
(2)集市貿易促進型,這類小城鎮的發展特點是以市興城,屬於傳統商品的集散地、集市貿易區,有一定的基礎設施,通過對基礎設施的改善,拓展市貿范圍,增大城市密度,進而發展成為以市場交通為主的區域性小商城,如浙江義烏等;
(3)旅遊促進型,這類小城鎮一般都是名勝古跡,旅遊資源豐富的地方,通過對旅遊資源的開發及其配套設施的建設而形成小城鎮,如黃山的西遞、宏村等;
(4)交通促進型,這類小城鎮一般處於交通樞紐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可利用流動人員較多,運輸成本低下等條件,大力發展二、三產業;
(5)城郊型,這類小城鎮地處大中城市近郊,具有優越的地理優勢,藉助大中城市,發展服務型行業或大中城市擴散的工業,進而發展成為衛星城。
(6)工礦服務促進型,這類小城鎮或農村大多處在大中型工礦企業附近,通過建立為工礦企業服務的第三產業,完善自身的基礎設施,成為為工礦企業服務型的小城鎮,如淮南、淮北地區的礦區等。
從理論上看,旅遊業對城鎮化發展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
1.旅遊業改善了城鎮的基礎設施條件,是城鎮化整體的綜合水平得以提高。例如在皖南的古村落旅遊開發中,為提高各古村落之間的可達性、各旅遊景點的串聯性,解決隨旅遊發展所帶來的交通問題,提升旅遊層次,政府和相關組織(如開發商等)在旅遊區修建了大量的基礎設施。旅遊業的興起為古村落的居民帶來了便捷的交通和順暢的通訊等。旅遊業通過大大改善古村落或小城鎮的基礎設施條件,為城鎮化向更高的水平發展打下了基礎。
2.旅遊業的發展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使村民的收入得到增加,提高了旅遊區的經濟發展水平。
3.旅遊業的發展提高了村民的素質和價值觀念,促進了與現代社會的對接。在開發初期,村民在旅遊這方面的專業技能和素質較低下,不能很好勝任這一工作,所以開發商和政府在開發前期將對村民進行培訓以提高村民的素質進而適應旅遊的需要。
4.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了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從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村民的從業結構由原來的傳統農業生產結構向農商結合的模式發生轉化。
5.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了多種文化的沖擊,使農民的視野得到開闊。旅遊業的發展會使農村的社會文化生活產生變化,這種變化主要是在當地村民與遊客的長期接觸中所產生的。村民為了獲得經濟利益會不斷探索與適應遊客的文化,使村民的視野得到開闊,同時,村民們的認識水平也上升至新的水平,為城鎮化的發展打下思想基礎。
事實上,旅遊業的發展除了對城鎮化建設有促進作用,它也會帶來許多問題。因此,在二者的關系處理上要有明確的立場和態度。
㈨ 旅遊是城鎮化建設的源動力應該從哪些方面理解
北京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認為旅遊強大的動力效應及區域綜合發展協調能力,決定了其將在城鎮化建設中扮演重要角色。旅遊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形成了超越一般行業的特殊效應,特別是對區域運營中的產業集群化及新型城鎮化發展,形成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經過多年對旅遊經濟社會效應的研究,綠維創景將其簡單的概括為「旅遊七大效應」,即三大動力效應與四大社會效應。
(一)旅遊的三大動力效應旅遊產業的經濟本質,是以「遊客搬運」為前提,產生遊客在異地(或異住宅生活區域)進行終端消費的經濟效果。這一搬運,把「市場」搬運到了目的地,遊客在此,不僅要進行旅遊觀光等消費,還涉及交通、飲食、娛樂、游樂、運動、購物等等,進一步可能涉及到醫療、保健、美容、養生、養老、會議、展覽、祈福、培訓等非旅遊休閑的延伸性消費。通過遊客的消費,目的地的消費經濟及相關產業鏈發展就被帶動起來了。
1、直接消費動力1)旅遊的直接消費,帶動相關產品供給,形成「出遊型消費經濟」,帶來巨大拉動效應,對經濟、就業、稅收等有很大的貢獻;
2)旅遊通過搬運將市場需求與市場供給做了很好的匹配,因此在一些偏遠地區,旅遊業的經濟功能得到了更多的體現,在消除貧困、平衡經濟發展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3)與此同時,旅遊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就業層次多、涉及面廣、市場廣闊,對整個社會就業具有很大的帶動作用。
2、產業發展動力旅遊不同於其他產業,綜合性強、關聯度大、產業鏈長,能夠產生更加深遠的帶動作用。這主要在於其產業要素為復合型架構,包括了交通、餐飲、娛樂、游樂、觀光、購物等服務性以及旅行車船、旅行裝備、旅行服裝、旅遊酒店配套用品、旅遊紀念品製造等生產性兩種不同性質的產業類別及多種要素。每一要素,都能單獨構成一個很長的產業鏈,在泛旅遊產業整合的架構下,形成產業集群化發展。旅遊引導的產業集群,最重要的特徵是能夠形成本地化產業的集聚。比如茶葉、竹筍、奇石、飾品等等作為旅遊特產,基本都依託於旅遊的帶動,形成優勢化的集群產業。可以預測,進入十二五後,中國旅遊產業的集群化發展將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成就一方經濟。
3、城鎮化動力以旅遊為主導,整合農業、商業、文化、運動、會議、康療、養老等相關產業所形成的泛旅遊產業結構,為城鎮化的發展提供了產業基礎,而旅遊帶來的消費,直接推動了城鎮化的發展:
1)旅遊要實現市場搬運,除了核心吸引物的開發外,同樣需要交通、醫療、安全、行政管理等完善的基礎設施及服務配套;
2)旅遊的產業化發展,必須為滯留遊客提供大量的休閑項目,比如溫泉泡浴、游樂場、酒吧、餐飲、購物,從而在核心吸引物周邊,形成休閑集聚區;
3)旅遊者要過夜,就會帶來以度假酒店(公寓)、周末休閑的第二居所住宅區、避寒避暑養生養老的度假住宅區(第三居所)等為主的土地開發,另外,還要為旅遊從業者提供住宿、為拆遷居民提供安置社區等,由此形成了居住社區的配套開發。
可見,旅遊產業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土地開發、基礎設施開發、公共配套開發、居住開發,從而與區域發展和城鎮化全面結合,形成了一個「旅遊核心吸引區+休閑聚集區+綜合居住區+配套服務」的非建制的城鎮結構。
(二)旅遊的四大社會效應1、價值提升效應旅遊能夠提升產品的價值,一方面,旅遊將消費者帶來了原產地,使得產品的銷售直接面向市場,省略了中間流通環節上的費用,能夠按照市場終端價賣出,從而獲得了比批發價出售更高的價值,我們稱這一部分價值為終端消費帶來的價值提升。另一方面,遊客在進行旅遊消費的同時,還能夠享受到不同於一般購物過程的新型體驗和服務,使得產品的最終價格高於一般市場上的價格,我們將高出的這部分價值稱作體驗性消費帶來的附加價值提升。
2、品牌效應旅遊作為一種體驗性活動,能將一個城市的文化遺存、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風情轉變為吸引物,使遊客感受、體驗,並迅速的傳播出去,形成目的地品牌形象,吸引社會大眾前來,進行消費、留下記憶。另外,旅遊的外向性和美好性,也能提升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從而帶動整個城市或區域的品牌價值提升,並最終使得城市裡的人、商品、資產等的價值得到提升。
3、生態效應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並提出要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永續發展。可以預見,今後我國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這對旅遊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大有可為。
因為旅遊是一個審美活動,想要發展就必須保護環境、美化環境、提升環境,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另外,通過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旅遊產業的能耗比重遠少於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等,是低耗能產業。在十八大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之後,旅遊的生態效應將得到最大化的呈現。
4、幸福價值效應當我們拋棄了「唯生產力論」的思維方式,站在科學發展觀立場,追求和諧社會發展的時候,我們不能不把旅遊產業,納入幸福導向型產業中去考慮。旅遊產業,不僅能增加目的地居民收入,還能給旅遊者帶來視野上的開闊、生活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悅,從而提高生活質量。2009年末,國務院頒布的《關於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意見》中提出,要把旅遊產業培育成為讓「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2012年,廣東省在全國首個發布《培育幸福導向型產業體系行動計劃》,並把「休閑旅遊」納入八大幸福導向型產業之一。旅遊的幸福效應已經開始慢慢被社會所認識到,並在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上發揮著切切實實的作用。
綜上,我們的結論是:旅遊不僅僅是一種產業經濟,一種城鎮化促進經濟,還是一種社會綜合協調經濟。第一,旅遊產業,具備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綜合發展的巨大作用,在未來的5-10年內,旅遊將會成為中國經濟社會保持中高速度增長的動力源之一。第二,旅遊產業的帶動價值,不僅僅局限於動力源的經濟帶動,還以提升幸福指數、增加就業人口、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居民收入、保護與傳承歷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促進城鄉統籌等綜合社會價值,成為中國未來發展中最具魅力的產業。
㈩ 怎樣的城市化是可取的
西安居民住房新變化
從居民住宅的變遷能夠體現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西安市城調隊近期調查表明,西安居民住房不僅趨於寬敞、舒適,房產不斷提高,而且對居住環境有了新的要求。居民住宅面積越來越大
調查表明,西安居民戶均住房建築面積近60平方米。西安商品房建設步入快車道,90年代全市住宅竣工面積不斷提高,1991年竣工面積為95.84
萬平方米,1993年增至144.88萬平方米,1995年再上新台階,達到252.85
萬平方米,1997年為286.05萬平方米。住宅建設的快速發展,為西安居民住房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保證。 居民戶均佔有房產約8萬元
西安市城調隊和有關房地產評估機構聯合,依據居民住宅的地理位置類別、相應地段的土地出讓金多少、房屋的竣工年代、房屋的結構、建築面積等指標,對全市抽中居民的房產進行了評估,結果表明,居民戶均房產近8萬元。 居民住宅愈來愈講究
據調查知,有97.6%的居民已住進了多層或高層樓房,只有2.4%的居民住在平房中,且大多在市內。住宅成套率也有很大提高,87%的居民住進水衛設施齊全的單元套房。從居室分布來看,一居室戶佔5.4%,二居室戶佔64.8%,三居室戶佔25%,四居室戶佔1.4%。從居民住房結構分,磚木結構佔2.4%,磚混結構佔93%,鋼筋混凝土結構佔4.6%。據調查,74.6%的居民家中擁有不同的取暖設備;88.1%的住戶使用氣體燃料;70%的家庭擁有電話;1999年西安市人均室內裝飾品支出50.73元。
調查表明,市民對居住地周邊的教育學習、娛樂休閑、社會治安、鄰里關系等人文環境倍加關注。盡管西安南郊的眾多商品房每平方米高出全市平均價100多元,但購買者仍然踴躍。
西安地鐵
2011年,地鐵將從千年西安古城之下呼嘯而過。它不僅將給西安人的出行方式帶來變革,更重要的是將給西安人帶來巨大的財富機遇。
「兩年後,西安首條地鐵將運行!」西安市地鐵辦副主任、總工程師雒繼鋒日前透露。西安地鐵的腳步,真的近了。四年後,兩條「十字形」的地鐵主線路將形成!
西安人的出行由此將進入憧憬已久的「軌道交通」時代,同時也必將進入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地下錢龍」時代。四通八達的地下快速交通網路,無疑是流淌財富的地下河流,而一個個地鐵站口更加像是巨大的財富「漏斗」。
三年以來,從後圍寨到紡織城,從北客站到韋曲的西安地鐵沿線,盡管施工帶來不便,盡管交通有所擁堵,但西安要有地鐵的消息還是讓人期待、振奮。
不過,更令西安人期待的或許還有一個地鐵GDP「增長夢」。「地鐵不僅僅是出行方式的革命,更重要的是一場經濟革命。」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盧山冰認為,作為西安地鐵的衍生和延展,地鐵經濟的發展絕對值得期待,在北京、上海兩地的地鐵發展當中,其實都已經獲得證實,尤其是目前還處於擴大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時刻,就更顯得意義不凡了。
據測算,如果西安地鐵整個線網建成需要20多年時間,那麼每年25億至30億的固定資產投資持續20年左右,無疑對拉動地方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有統計資料顯示,上海、廣州等城市軌道交通對地方經濟的貢獻率已分別達到1∶11和1∶14,據西安市地鐵辦結合西安實際情況和鐵路建設對經濟增長1∶7.83的貢獻率統計,西安地鐵項目對地方經濟的綜合貢獻率保守估算可達1∶7。如果簡單以此估算,每年25億至30億的投資,將每年能帶動175億―210億的GDP,地鐵項目還將建設多年,而西安2008年GDP才2190億元。
談及地鐵對經濟的帶動,西安市地鐵辦主任、地鐵公司總經理陳東山也表示,地鐵建設將支撐西安的總體規劃,拉大城市骨架,增強中心城市的區域輻射功能,完善綜合交通體系,對拉動地方經濟的作用不可小視。
西安地鐵初期規劃為6條線,總長300公里左右,服務范圍覆蓋全市61個主要客流集散點中的52個,線路直接連接或延伸方向輻射中心城鎮和組團,軌道交通客運量占居民出行總量的25%。
規劃中的西安地鐵一號線
總工期:4年9個月(2009.1-2013.9)
時速:最高80公里
間隔:每2分鍾一列,最短1分49秒一列
造價:每公里4.84億元
票價:每人每公里0.45元
據專家預算,西安地鐵一號線每公里造價將達到4.84億元,各項配套設施完善,配車上盡量方便市民,所以平均每2分鍾就有一列車,而發車的最短的間隔只有1分49秒,讓市民隨到隨走。
按照預測數據,2016年,西安地鐵一號線日均客運量已經達到28.70萬人,高峰期每小時客流量4.99萬人,最擁擠情況下,每平方米容納5.3人。一號線與二號線自動售檢票系統保持一致,票價預算為0.45元/人公里。
西安地鐵線網可新增就業崗位24000個
根據每公里80名工作人員的定員規則,全長約300公里的地鐵線網將解決24000人的就業問題;地鐵施工的材料設備大部分由西安本地提供,這大大提高了地鐵建設對當地經濟的貢獻率。
一份15年地鐵廣告合約可實現收入150億元
地鐵媒體蘊藏著多大的經濟能量,無人可以做出精確估量,以日前德高中國與上海地鐵簽訂的戶外廣告15年合約為例,預期將實現廣告收入150億元人民幣。綜合
地鐵族群作為新城市物種出現
他們年齡大都在18~35歲之間、受過大專以上教育、從事著職業化的穩定工作,通勤和消費成為乘坐地鐵的主要目的,他們是現代社會的購物寶貝,熟知每個地鐵口的商場和小店,對哪裡打折消息靈通,精於貨比三家,坐上地鐵,他們的購物袋裡裝的是「物美價廉」的「牌子貨」,玩的是最富挑戰性的娛樂,買的是掛著地鐵牌的房子。
這樣一群人,我們叫他們地鐵人,或者地鐵族群。地鐵不僅僅是他們的生活工具,還有可能已經上升到生存工具。對於城市來講,與地鐵族群緊密相關的職場經濟、地產經濟、商業經濟拔地而起。
「有車族」逐漸變為「地鐵族
汽車社會逼近極限的同時,越來越塞車的交通和越來越講效率的社會博弈的結果就是布點廣泛、准時高速的地鐵成為公共交通的主流。即使對於「有車一族」,能源價格上漲、交通擁堵的影響加上接駁設施的逐漸完善,「寵車族」(只養車少開車、平時坐地鐵)、「接駁族」(停車在城郊,坐地鐵進城)漸趨龐大,同時,被地鐵壓縮的城市時空讓「交通弱勢群體」的出行需求也被激發出來,通勤方式的改變和通勤時間的減少帶來更多的通勤出行,地鐵族群將更加鼎盛和活躍。地鐵串聯起他們的生活、工作和休閑空間,勝任他們各種身份的自如轉換。
西安地鐵二號線西安地鐵的處女線
西安地鐵二號線工程於2006年9月29日在城北張家堡廣場南環島破土動工,這標志著古都西安進入地鐵時代!
2號線構成軌道交通南北方向骨幹線,由鐵路北客站至韋曲,全長26.4公里,設車站20座。2006年全線開工,2011年正式運營。
線路北起規劃鄭州至西安高速鐵路西安北客站,向南經城運村,沿未央路經張家堡、方新村、龍首村、自強路至北門,線路穿越古城牆後,沿北大街經蓮湖路,繞鍾樓沿南大街至南門,穿越古城牆後,沿長安路經南稍門、友誼路、省體育場、小寨、八里村至長延堡,繞電視塔繼續南行,經長安區長安北街、長安南街至終點西寨村,設終點站韋曲站。
二號線沿途站名
站點:北客站-北苑-運動公園-行政中心-鳳城五路-市圖書館-大明宮西-龍首原-安遠門-北大街-鍾樓-永寧門-南稍門-體育場-小寨-緯一街-會展中心-三爻-鳳棲原-航天城-韋曲南
二號線與一號線構成軌道交通線網中的十字骨架,是線網中的骨幹線。
西安經濟的展望
――工業生產在調整和改革中蓬勃發展
建成了門類比較齊全和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解放初期,西安僅有西京電廠、西京機械廠、三橋車輛工廠、大華紗廠等為數不多的幾家稍具規模的工廠和千餘家手工作坊。經過50多年的發展,2003年全市工業總產值達1209.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49年增長1564倍,平均年增長14.6%。全市工業行業有大類36個,佔全國分類標准39個大類的90%,具有較強的綜合配套能力。
――農村經濟全面推進
2003年,全市農業總產值達83.7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78年增長2.5倍。2003年全市糧食總產量達176.46萬噸,是1949年3.9倍;油料總產量1.13萬噸,是1949年的7.5倍;肉類總產量16.59萬噸,是1949年的73.4倍,禽蛋產量12.88萬噸,是1949年的109.2倍。
農業生產條件得到較大改善。2003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積達203.43萬畝,農田施用化肥69.64萬噸,平均每公頃耕地化肥施用量725公斤。農業機械從無到有,2003年底全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08.07萬千瓦。
――城鄉市場繁榮興旺
商業網點星羅棋布。2003年,全市有各種經濟類型的批發零售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網點14.6萬個,從業人員75.9萬人,分別比1978年增加20倍和8倍。2003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0.05億元,比1978年增加34.6倍,平均年遞增15.2%,超過1950―1978年間平均速度7.3個百分點。
――對外開放不斷擴大
對外經濟貿易迅速發展。1980年成立了西安對外經濟貿易工作辦公室,1985年成立了西安對外經濟貿易局。1986年1月國家經貿部正式批准西安實行對外經濟貿易計劃單列,同年9月,西安市開始享有對外自營進出口業務管理權。2003年全市進出口總值23.09億美元,比1995年增長1.7倍,年平均遞增6.7%.
利用外資初具規模。截止2003年底,全市已建成投產的外商投資企業795家多,2003年全市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56億美元。外資項目的建成和實施,提高了全市的生產水平,增強了經濟發展後勁。
涉外旅遊迅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西安的旅遊業蓬勃興起,迅猛發展,已成為世界旅遊熱點城市。2003年全市共接待境外旅遊者人數33.66萬人,旅遊外匯收入1.46億美元。旅遊業已成為帶動西安經濟發展一大主導產業。
――交通運輸、郵電通訊發展迅速
交通運輸事業快速發展。2003年貨物發送量9392萬噸,比1978年增加1.5倍,平均年遞增3.8%。
郵電通訊發展迅猛。2003年,全市有電話交換機容量316.3萬門,是1949年的2109倍。全市郵電業務總量65.79億元,自1950年以來,平均年遞增16.3%,其中1978年―2003年25年間,平均年遞增27.9%。
――科技事業生機勃勃
建國後,隨著國家在西安大規模重點建設投入和高等教育的發展,西安的科學技術事業欣欣向榮,科研力量不斷增強,科研成果不斷涌現。2003年,全市擁有科研機構564個,從事科技活動人員8.9萬人,擁有93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兩院院士43名,全市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6.2萬人。科技綜合實力在全國大中城市中居第3位。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
2003年底,全市共建成城市面積1275.9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達203.77平方公里,市區人口510.26萬人。2003年全市道路長度1274公里,道路面積2284萬平方米。以西安為中心,以國道和省道為骨架,以縣鄉公路為觸角的「米」字型的公路交通樞紐框架基本形成。
2003年,全市日供水能力達到288萬噸,是1956年的72倍。2003年煤氣、天然氣用氣普及率已達91.2%。2003年人均公共綠地面積4.2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由1978年的27%增加到2003年的32.2%。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
建國後,西安市各類教育事業發展很快,學校個數和學生人數不斷增加,質量不斷提高,結構趨向合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
2003年,西安市有普通高等院校37所,在校學生人數40萬人,在全國大中城市中列第四位;2003年中等學校在校人數達67.33萬人;全國十大萬人民辦院校,西安佔5所。2003年全市小學生升學率達97.26%、初中升學率80.26%以上,平均每萬人口中,在校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人數分別為560人、939人和932人。
――文化、衛生取得新成績
文化藝術領域欣欣向榮,一大批文學藝術作品及新秀脫穎而出。電影、電視、新聞、出版事業長足發展,對於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鞏固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醫療衛生事業快速發展,醫療衛生體系基本形成。2003年末全市衛生機構數(不含診所、衛生保健所、醫務室)2495個,衛生技術人員50423人,床位數33518張。防病、治病水平不斷提高,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傳染病基本得到控制,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體育運動蓬勃開展,體育設施得到改善,培養出了大批等級運動員和裁判員。在國內外的比賽中獲得多枚獎牌。
――居民收入不斷提高,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居民收入增加。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48元,與1980年比較,平均年遞增13.6%,2003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2838元,是1978年的20倍,平均年遞增12.8%。
消費水平提高。隨著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費質量改善,消費結構發生明顯變化。2003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6805元,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03元,其中食品消費支出的比重分別為34.8%和37.6%。城鄉居民的肉、蛋、禽、水產品的消費也都出現大幅度增加。2003年底,西安市城市居民每百戶擁有彩電127台、電冰箱89.2台、洗衣機95.7台、空調器82.4台,部分耐用消費品在農村也得到快速普及。
居住條件改善。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積12.1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8.7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33.9平方米。
儲蓄大幅度增長。2003年末,全市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達到1210.56億元。
健康水平提高。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保健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已由1950年8.45‰下降到2003年的4.68‰,全市人口平均壽命2003年已達75歲,接近世界高壽水平。
西安建設規劃篇
自建國60周年以來,西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如果從全西安上下來說的話那可說的就太多了。這里只從西安市的規劃來說起吧。
原來的西安雖然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但是由於原來的人們需要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並沒有好好的保護西安的歷史與環境,整個西安市也根本沒有什麼規劃可言,整個城市雜亂無章,混亂不堪。
但看看現在的西安市,各個區域都在有條不紊的發展著,井然有序。人們也漸漸開始注重環境保護和文物保護。這一點也從側面反映了人民生活富足後,開始漸漸注重精神層面的生活了。
下面再一個個看看西安各個發展區的情況。
首先是發展最早的高新開發區,吸引國內外企業在此發展,一個個高樓大廈下覆蓋的是人們忙碌的身影。讓西安市不再只是一個歷史為全部的城市,成為了西安的經濟與科技中心。
下一個是曲江新區。本來只有一個大雁塔坐落於此,周圍全部都是荒地,除了來西安旅遊的遊客外,幾乎無人問津。而現在,由於大雁塔北廣場帶動了周邊的經濟發展,也相繼開發了大唐芙蓉園、曲江遺址公園,成為了西安的文化中心。
再有就是最近才開始發展的北郊地區,新政府北遷,新火車站的即將建立,都拉動了北郊的發展,即將成為西安的政治經濟中心。
最後是還處於剛剛起步的滻灞生態園區,表明了西安發展生態的趨勢。
只是從西安的城市規劃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建國60周年的變化,而城市規劃的發展只是城市發展的一個縮影,它是人民生活變化的一個外在表象,我們通過城市規劃的變化串聯了幾十年來城市的發展,也讓我們看到未來的西安,看到未來的中國。一個又一個翔實的對比數據,就像是一個流動畫面,回放著一座城市60年的變遷。昨日,市長陳寶根在接受中省媒體「走三秦看變化」采訪團專訪時說,建國以來,西安市在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下,團結帶領全市群眾,努力建設家園,綜合實力不斷壯大,城市功能加速提升,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個領域取得巨大成就。
陳寶根接受省媒體專訪暢談變化
2009年7月11日,西安市市長陳寶根接受省媒體專訪,暢談西安變化。
「經濟總量迅速擴張,綜合實力快速提升。西安經濟規模印證了西安的變化。」訪談中,陳寶根首先用一組翔實的數據展現了建國60年來的發展。
「1949年~2008年,全市生產總值從1.89億元增加到2190.04億元,60年間生產總值翻了10番,年均增速10.3%。尤其是改革開放的30年來,西安經濟總量以年均12.3%的速度增長,2008年增速達到15.6%,創近15年來新高。60年來經濟總量連上四大台階:1985年生產總值上50億元,1989年超100億元,2004年過千億, 2008年突破兩千億大關。據可查數據顯示,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50年為 0.04億元,2008年達到1906.19億元,比1950年翻了近16番,比1978年翻了9番。」
「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完善」
「記得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我來西安上學的時候,城牆圈內還有菜地。」陳寶根說,建國初期西安建成區面積僅僅只有14平方公里,局限在城牆圈內。而如今,建成區已經擴大到了369平方公里。同時城市空間布局逐步優化,目前已經從原來的東郊紡織城、南郊電子城、西郊電工城、北郊倉儲區,轉變為「四區兩基地」新的產業布局和城市格局。
「建成區面積的不斷擴大,印證了這座城市的發展與繁榮。」陳寶根說,在城市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城市的功能也在不斷完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水。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一到旱季,西安的用水非常困難,為此西安市下決心建設了石砭峪水庫、黑河引水工程,從根本上解決了長期困擾西安的水荒難題,目前全市供水綜合生產能力達到180萬立方米/日,至少20年內城市不會出現缺水的問題。
同時,西安的人均道路面積、污水處理率、每萬人擁有公交車台數、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等都大幅提升,如今的西安,一天比一天綠了,一天比一天更亮麗了。
「群眾生活穩步提高,文化素質齊步提升」
恩格爾系數是指食品支出占個人消費支出的比重,這是目前衡量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昨天,陳寶根就用這一系數說明了西安普通市民生活的變化。
「西安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已由1980年的53.3%下降到2008年的36.4%,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由53.5%下降到36.9%,這說明居民生活水平、消費水平明顯提升。」
陳寶根說,廣大百姓收入正在穩步增長。據可查資料,西安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57至2008年,增長了68倍,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6倍。西安的教育、文化、醫療、科技、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都全面進步,群眾正得到更多實惠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當然更大的變化來自於市民精神面貌的變化。」陳寶根說,「如今追求真善、嚮往美好已經成為了廣大百姓的追求,並轉化成進一步建設家園的動力。相信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建國60年來,國家、城市、家庭所發生的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