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旅遊資源現狀及對策研究
1. 山西旅遊業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
山西省是旅遊資源來大省源,不論人文旅遊資源還是自然資源都具有一定的優勢。從人文資源來看,山西是中華民族和黃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從自然資源看,山西河流山川眾多,豐富的資源為山西旅遊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然而,資源不等於產品,要把資源轉變成產品就需要開發。前幾年,山西旅遊業之所以滯後,並不是因為沒有資源,而是沒有做好從資源到產品的開發工作。旅遊資源開發的資金投入量還是太少,開發的層次還不高、深度不夠,沒有形成吸引力很強的主導產品,山西旅遊景區資源開發的主體形象不夠鮮明,不夠突出,致使山西旅遊接待量佔全國的市場份額難以快速攀升。
近幾年,隨著政府對山西旅遊業開發力度的加大,山西的旅遊業已經迅速發展,如:佛教聖地——五台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外景拍攝地喬家大院和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等景點,已經深入民心,每天來此參觀的人絡繹不絕。山西的旅遊資源眾多,如果要同時開發是不可能的,所以現在就出現了旅遊景點發展不均衡的情況,不過我相信隨著政府和大家的努力之下,山西的旅遊業將會有一個很美好的前景。
更多咨詢請登陸山西旅遊熱線等山西本地旅遊門戶網。
2. 1.談談你對旅遊資源分類的看法,並對家鄉(山東聊城)的旅遊資源進行分類
你是說寒假生活指導上第21頁的題吧。要調查爺爺,爸爸,我這幾代的住,電器,交通工專具和通訊工具有怎樣的變屬化。
爺爺、奶奶小時候:住房:草房。 家用電器:留聲機。 交通工具:騎馬。
通訊工具:寄信。
爸爸、媽媽小時候:住房:瓦房。 家用電器:電視。 交通工具:自行車。
通訊工具:電話。
我小時候:住房:高樓大廈。 家用電器:電腦、空調。 交通工具:汽車。
通訊工具:手機,上網。
望採納。
希望能幫到你,也能幫到其他人。
3. 聊城宗教文化旅遊資源有哪些開發現狀如何
聊城市地處經濟發達的山東省,居魯西,臨河南、河北,位於華東、華北、華中三大行政區交界處。聊城是山東省交通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京九鐵路、邯濟鐵路、濟館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是連接東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聊城市轄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東昌府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省轄市臨清市。聊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然資源與人文景觀相互交融形成了豐富的旅遊資源。聊城被譽為「江北水城」,「南有西湖西子秀,北有水城胭脂美」,水造就了生命,也造就了文明,成就了聊城獨特的民俗風情。郎庄麵塑、馬官屯泥娃娃、張飛庄牛筋腰帶、雕刻葫蘆、木版年畫等豐富的極具地方特色的傳統民俗工藝,增加了聊城的文化內涵。2008年利用暑假時間,選取了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傳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進行調查。先後前往聊城市東昌府區於集鎮、「中國葫蘆第一村」——東昌府區堂邑鎮路西村、臨清市,調查了熏香、工藝葫蘆、哈達等傳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的保護和開發情況,調查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也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啟發。
一、聊城市傳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保護現狀
聊城資源豐富、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旅遊業成為新興產業。隨著旅遊業的逐步開展,利用聊城豐富的民俗旅遊資源,逐漸形成了以京劇之鄉、豫劇之鄉、雜技之鄉、剪紙之鄉、書畫之鄉為主要內容的民俗文化旅遊線。在過去的十幾年中有了長足的進步,在國內旅遊市場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通過幾個代表性民俗文化旅遊資源的調查發現聊城,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了它們的價值,而且開始開發和利用它們的價值。在開發和利用傳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的過程中取得和一系列的成就。下面就根據調查的情況簡單的介紹一下:有的做得比較好如:於集的熏香。改變了傳統的加工工藝和生產方式,採用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加工,即增加了產量,也增加了
二、聊城市傳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聊城市民俗旅遊資源在開發利用的過程中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隨著旅遊業的發展一些傳統的民間手藝得到挖掘,轉化成為商品。為農民增加了收入,創造了就業機會。但是也有一些因為沒有很好的市場價值而消失。在民俗旅遊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
1.政府重視不足,傳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保護現狀堪憂
通過這次調查發現,雖然當地政府認識到傳統民俗文化是本地區的一個特色,也偶爾組織藝人參加傳統手工藝比賽。但由於經濟條件不發達、觀念落後等原因,政府對傳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的保護重視不足,只有個別能為當地村民帶來經濟效益的傳統民俗工藝才被民間自發的保留下來。政府很少投入專項資金進行保護,更不用說對民俗旅遊資源進行開發了。這就使得一些傳統手工藝消失。因為從事這種行業不能掙到錢,就不能養家糊口。首先要生活下去,這是最重要的。
2.缺乏開發傳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觀念以「中國葫蘆第一村」東昌府區堂邑鎮路西村為例,全村葫蘆種植面積近萬畝,擁有亞腰與異型兩個大類30餘個葫蘆品種,基本涵蓋了當今國際葫蘆市場的所有品種。葫蘆成熟的季節,萬畝葫蘆田裡望不到邊的各種形態的葫蘆隨風搖曳,不遜色於任何旅遊景觀。
再加上傳統民俗文化旅遊所特有的文化性、參與性、立體性定能吸引大批市區旅遊者,再加上民俗文化旅遊開發低投入、高產出的特點也非常適合廣大農村地區。可惜的是當地政府還沒有認識到這座「金山」的價值。只是扶植農民種植和加工葫蘆。如果再進行旅遊開發,成為旅遊目的地,肯定會帶來更大的效益。
3.傳統手工製作工藝逐漸被機器生產取代
在聊城「第一村」工藝葫蘆加工廠,對工藝葫蘆的發展歷程、製作工藝、品種樣式開發的調查中,發現傳統的刀刻、針刺工藝由於技術復雜、程序繁瑣,已經不能滿足當今市場的需求,堂邑鎮的所有葫蘆加工場所都已改為電烙鐵烙畫。在有「中國葫蘆第一村」之稱的路西村,掌握手工刀刻葫蘆工藝的藝人也僅剩郝東恩、郝春林兩位老人。在東昌府區於集鎮,熏香的製作也在幾十年前發展為機器壓制。這種情況對於臨清哈達來說更為嚴重。臨清的哈達手工製作現在已經失傳所以沒有得到調查資料。據資料記載:臨清哈達,魯綉的一種,是臨清市生產的一種凈地或織有宗教圖案的絲織品。這一技術是在太平天國時由俄國傳入,全盛時,從事哈達生產的有700餘戶,後來衰落。解放後得以恢復和發展,產品銷往青海、甘肅、西藏、新疆、內蒙和東北等少數民族區。1954年,臨清哈達在北京展出。1955年,12000餘條帶有蒙古國徽的哈達出口到蒙古人民共和國。1980年成立了專門生產哈達的工藝絲織廠,成為國家輕工部惟一的定點生產廠家。哈達成品,高檔有官佛像、小佛像、丈帕,中檔有花喜綾、八寶、福壽,低檔有小白絹等。[1]
可以看出,機器生產雖然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但精細、考究的傳統手工藝正面臨失傳的危險。
4.家庭式作坊為主,缺乏大規模生產條件
雖然有實力的家族購買了機器進行小規模的機器生產,但聊城傳統工藝品的總體特點還是各家各戶獨立生產、各自為政。比如,於集鎮後羅村「老左家」是本村生產工藝香的大戶,產品銷往山東各地,但由於擔心其他家庭作坊生產工藝低,影響自己的產品形象,老闆明確表示不會與其他村民合作,也沒有考慮兼並這些小作坊以建立正規的熏香加工企業。
三、聊城市傳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開發對策
1.加強政府引導,提供政策支持傳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的特性要求有整體規劃和統一管理,以便使旅遊資源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為此,要求當地政府和旅遊部門聯合對境內傳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進行調查,依據其性質和等級進行合理分類,並制定相關政策與法規。這樣才能使得傳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到合理的使用和有效的管理,並使具體的開發與經營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加強包括旅遊目的地可進入設施、旅遊景點服務設施在內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此外,在進行有效管理的同時,要注意保護村民的積極性,讓擁有傳統民俗技藝的村民做傳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主人公,讓村民嘗到甜頭,才能是旅遊可持續發展。
2.依據社會需求,深入挖掘資源
傳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的表象不似名勝古跡那樣一目瞭然,要求根據社會需求有意識地去探查、挖掘和建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原始、古樸的傳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必將對旅遊者產生強大的吸引力,要抓住當今旅遊者求新獵奇、獲取知識的心理,深入挖掘資源,開發形式多樣、內容新穎的民俗產品,增強民俗旅遊的參與性。如在對民俗旅遊資源進行講解和展示的時候,邀請旅遊者參與到傳統手工藝品的製作過程中。
3.引入現代企業方式,使開發正規化、市場化
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引入現代企業方式,推廣股份合作制,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到傳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的保護與開發中,增加財政收入的同時可以有效的保護傳統民俗文化。
4.做好廣告宣傳,提高知名度
沒有恰當的廣告宣傳,缺少知名度,即使傳統民俗工藝品再精緻,民俗旅遊景點再美,遊客人數也不會很多。在商品經濟大潮中,要改變原來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傳統觀念,變「酒香不怕巷子深」為「酒香也怕巷子深」,利用中國江北水城(聊城)文化旅遊節、電視廣告、報刊廣告、網路等多種傳媒手段,做好廣告宣傳工作,提高知名度,讓遊客們知道民俗旅遊點的確切位置、旅遊項目的獨到特色、旅遊工藝品的文化內涵。只有宣傳做好了,才能吸引旅遊者的到來。
5.加強行業內合作,形成規模效益
現在社會各行業競爭壓力很大,企業要想取得長遠發展必然要加強與業內各行業的合作與交流,實現資源共享,以其取得降低成本、提高知名度的規模效益。開發傳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要打破小農觀念,站在全行業的高度審視與其他競爭者的關系。尤其是小作坊式的生產,很難取得競爭優勢,而民俗旅遊工藝品的加工大多數就屬於家庭式的生產。路西村的葫蘆協會就是很值得推廣的例子。有葫蘆協會統一管理種植和加工葫蘆就可以有更大的競爭力,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權益。
4. 結合當代旅遊資源現狀,談談對旅遊資源保護的認識
旅遊資源大多是自然及人類文化遺留下來的珍貴遺產,不但具有易受破壞的脆弱性,而且還具有難以恢復的不可再生特點,而旅遊資源又是旅遊業發展的基礎,因此,保護旅遊資源就成了保護自然、文化及旅遊業的關鍵問題。
一、保護自然旅遊資源就是保護自然生態系統
自然旅遊資源是地球表面自然生態系統中具有旅遊價值的景觀,是在人類大力開發下得以保存下來的經億萬年演化的珍貴景觀。按其特點可以分為順境自然生態景觀、逆境自然生態景觀和特異自然生態景觀三大類。順境自然生態景觀指青山綠水的原始優良自然生態系統,如世界自然遺產、自然保護區和一些風景名勝區,這類景觀多分布在高山深谷、人類難以到達的區域和宗教聖地。這種景觀得以保存下來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由於生產力的限制,人類難以涉足;二是宗教的力量。而這類景觀生態系統極為脆弱,往往位於脆弱生態帶,隨著生產力的提高,旅遊業的發展,這種順境自然生態景觀成了旅遊開發的資源對象,若開發不當或開發後管理不當,違反自然生態發展規律,很容易造成自然生態系統不可逆轉的破壞,數億年演化留下的珍貴自然遺產將毀於一旦。逆境自然生態景觀是指由於自然生態系統的逆向演化所形成的具有觀賞價值的自然景觀,如由於自然形成的嚴重水土流失所造成的雲南元謀土林和陸良彩色沙林風景名勝區,這類景觀雖然是水土流失形成的,但若人類影響加大了這種水土流失的強度,勢必影響這類景觀的形態特徵,甚至會導致這類景觀從地球上消失。特異自然生態景觀是指自然形成的以其奇特的特徵吸引遊客的自然景觀,如喀斯特地貌中的雲南路南石林、桂林山水、地下溶洞。這類景觀的形成也是歷經了億萬年,若不注意保護,如喀斯特造型景觀的石芽被炸毀、地下溶洞中的石鍾乳和石筍被敲斷等,均使之失去了原有的魅力,減小了對遊客的吸引力,同時也破壞了自然景觀的完整度。可見,保護自然旅遊資源就是保護自然生態系統。
二、保護人文旅遊資源就是保護人類文化
人文旅遊資源是人類幾千年悠久歷史長河中遺留下來的珍貴文化遺產,祖先與自然共同創造的燦爛輝煌的結晶,現在正作為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的對象,包括名勝古跡、園林建築、民俗風情等。如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目前存在的規模最大的木質建築群,是我國人民智慧的結晶,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世界文化遺址。又如中國的萬里長城,是世界上最為壯觀的軍事建築,被稱為世界七大古建築之一,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世界文化遺址。正如歷史不可倒逆一樣,古人遺留下來的歷史文化古跡一旦破壞,就不可能再重新真正原樣恢復。別具一格的中國園林建築,以效法自然為原則,採用了一系列建築技藝,使原來的景觀特色更為突出。如小河流水處搭上彎彎的小橋,形成了「小橋流水」的優美景觀和詩意;山頂建塔,加大了景觀的起伏、豐富了景觀的層次,這種源於自然、優於自然的中國園林典範,也是中國幾千年文化的淀積,一經破壞,難以恢復,即使復原重修,也會留下貌似神異的遺憾。至於千姿百態的民俗風情,是反映人類社會發展歷史長河各個階段的活的標本和縮影,是各民族歷史發展過程中傳留下來的文化現象,現作為旅遊資源來開發,但若開發利用不當,一經流失,難以尋回。上述分析可見,人文旅遊資源的實質是文化,破壞人文旅遊資源就是破壞文化,從這個意義上看,保護人文旅遊資源就是保護人類文化。
三、保護旅遊資源就是保護旅遊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優美而奇異的旅遊資源,為遊客提供良好的游覽、度假、娛樂等旅遊活動場所,使旅遊業獲得經濟效益。一個地區有了旅遊資源才能發展旅遊業,從這層意義上說,保護旅遊資源就是保護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本世紀以來,隨著人類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人們利用自然的能力也大為提高,但由於缺乏對自然環境的正確認識,工農業發展走的是一條以犧牲環境作為代價、殺雞取卵的道路,待遭大自然報復後方省悟過來,不得不走上「先污染(破壞)後治理」的彎路。從這一沉痛的教訓中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旅遊業雖被譽為「無煙工業」,但由於旅遊資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決定了旅遊業的發展決不能再重蹈環境問題的覆轍。已開發的旅遊資源一經破壞,吸引遊客的魅力也隨之消失,旅遊景區的經濟效益直接受威脅;潛在的旅遊資源是旅遊業進一步發展的後備資源,若未開發就先遭破壞,旅遊業就失去了發展的潛力,成了無源之水。可見,保護旅遊資源就是保護可持續發展的旅遊業。
5. 旅遊資源調查報告總結
中國旅遊資源市場前景調查與分析報告(2009資深版)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旅遊資源產品界定及分類
第一章 中國旅遊資源市場主要經濟特性
—、產品概述
1.產品分類
2.各類產品發展背景
3.產業鏈概述
二、旅遊資源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三、旅遊資源行業經濟運行環境
四、工藝技術發展狀況
五、旅遊資源產品生命周期分析
六、市場進入/退出壁壘
七、旅遊資源行業盈利水平
第二章 旅遊資源產品生產分析
一、2005-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生產規模及增長速度
二、地區分布情況
三、2009-2012年旅遊資源行業產量產能變化趨勢
四、行業領導者的生產現狀及產品策略
五、旅遊資源行業生產存在的問題
第三章 旅遊資源行業市場分析
一、旅遊資源產業鏈
二、2005-2008年中國旅遊資源市場規模及增長速度
三、影響旅遊資源產品市場規模的因素
四、2009-2012年旅遊資源市場規模及增速預測
五、2005-2008年重點企業市場份額及變化
六、旅遊資源市場發展潛力分析
七、市場需求發展趨勢
第四章 旅遊資源行業區域市場分析
一、2008年各省市旅遊資源產品市場規模及佔比
二、2009-2012年各省市旅遊資源產品市場規模及佔比預測
三、重點省市旅遊資源市場狀況深度分析
第五章 旅遊資源細分產品市場分析
一、各細分產品的產品特色
二、各細分產品市場規模
三、2009-2012年各細分產品市場規模及增速預測
四、重點細分產品市場前景分析預測
第六章 旅遊資源產品價格分析
一、旅遊資源產品價格彈性
二、旅遊資源產品價格與成本的關系
三、主要旅遊資源企業價位及價格策略
四、價格在旅遊資源市場競爭中的作用
五、金融危機對旅遊資源產品價格的影響
六、2009-2012年旅遊資源產品價格變化趨勢
第七章 旅遊資源產品競爭分析
一、競爭分析理論基礎
二、旅遊資源行業競爭格局
三、競爭組群分析
四、旅遊資源行業市場集中度分析
五、競爭的關鍵因素
第八章 旅遊資源產品工藝技術發展分析
一、旅遊資源產品工藝技術發展現狀
二、旅遊資源產品工藝技術發展趨勢
第九章 旅遊資源產品進出口分析
一、出口分析
1.我國旅遊資源產品出口總量及增長情況
2.旅遊資源行業經營海外市場的主要品牌
3.全球經濟形式對旅遊資源產品出口的影響
二、進口分析
1.我國旅遊資源產品進口總量及增長情況
2.進口品牌對旅遊資源行業的促進與影響
3.全球經濟形式對旅遊資源產品進口的影響
第十章 旅遊資源上遊行業分析
一、旅遊資源上遊行業發展狀況
二、上遊行業對旅遊資源行業的影響
三、旅遊資源上遊行業發展趨勢
四、金融危機對旅遊資源上遊行業的影響
第十一章 旅遊資源下遊行業分析
一、旅遊資源下遊行業發展狀況
二、下遊行業對旅遊資源行業的影響
三、旅遊資源下遊行業發展趨勢
四、金融危機對旅遊資源下遊行業的影響
第十二章 渠道分析
一、渠道形式及對比
二、各渠道對旅遊資源行業的影響
三、渠道建設與管理的關鍵因素
四、主要旅遊資源企業渠道策略研究
五、各區域主要代理商情況
第十三章 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對旅遊資源產品的影響
二、替代品發展現狀及趨勢
三、當前經濟形勢對旅遊資源替代品的影響
第十四章 互補品分析
一、互補品對旅遊資源產品的影響
二、互補品發展現狀及趨勢
三、當前經濟形勢對旅遊資源互補品的影響
第十五章 旅遊資源行業主導驅動因素分析
一、國家政策導向
二、相關行業發展
三、行業技術發展
四、社會需求變化
第十六章 旅遊資源產品政策環境分析
一、宏觀經濟政策
二、行業政策
三、金融危機引起的政策變化對旅遊資源行業的影響
第十七章 重點旅遊資源企業分析
一、行業前10家企業簡介
二、行業前10家企業競爭力分析
三、行業前10家企業財務指標分析
第十八章 旅遊資源行業風險分析
一、環境風險
二、產業鏈上下游風險
三、旅遊資源行業政策風險
四、市場風險
五、其他風險
第十九章 旅遊資源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機會分析
一、旅遊資源行業市場前景預測
二、旅遊資源細分市場機會分析
三、新進入者投資機會分析
四、旅遊資源行業橫向產業鏈投資機會
五、旅遊資源行業縱向產業鏈投資機會
六、旅遊資源行業總體機會評價
第二十章 相關策略建議
一、產品定位與定價
二、成本控制建議
三、技術創新
四、渠道建設與營銷策略
五、投資策略
六、如何應對當前經濟形勢
報告附件
規模以上旅遊資源企業信用狀況及財務數據。主要內容包括:主營業務活動、行業代碼、年末從業人員數量、全年營業收入合計、資產總計、工業總產值、工業銷售產值、工業增加值、流動資產合計、固定資產合計、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利潤、財務費用、營業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利潤總額、虧損總額、利稅總額、應交所得稅、廣告費、研究開發費、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
主要圖表
圖表:2005-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市場規模及增長速度
圖表:2009-2012年旅遊資源行業市場規模及增長速度預測
圖表:2005-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重點企業市場份額
圖表: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區域結構
圖表: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渠道結構
圖表:2005-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需求總量
圖表:2009-2012年旅遊資源行業需求總量預測
圖表:2005-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需求集中度
圖表:2005-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需求增長速度
圖表:2005-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市場飽和度
圖表:2005-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供給總量
圖表:2005-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供給增長速度
圖表:2009-2012年旅遊資源行業供給量預測
圖表:2005-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供給集中度
圖表:2005-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銷售量
圖表:2005-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庫存量
圖表: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企業區域分布
圖表: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銷售渠道分布
圖表: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主要代理商分布
圖表:2005-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產品價格走勢
圖表:2009-2012年旅遊資源行業產品價格趨勢
圖表:2005-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利潤及增長速度
圖表:2005-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銷售毛利率
圖表:2005-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銷售利潤率
圖表:2005-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總資產利潤率
圖表:2005-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凈資產利潤率
圖表:2005-2008年旅遊資源產品出口量以及出口額
圖表:2005-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出口地區分布
圖表:2005-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進口量及進口額
圖表:2005-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進口區域分布
圖表:2005-2008年旅遊資源行業對外依存度
圖表:2008-2009年旅遊資源行業投資項目數量
圖表:2008-2009年旅遊資源行業投資項目列表
圖表:2008-2009年旅遊資源行業投資需求關系
……
6. 國內對於旅遊資源開發和規劃的研究現狀
旅遊開發是指以旅遊資源開發為核心,促進旅遊業全面發展社會經濟活動。它是一項全面,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包括旅遊資源的調查與評價,旅遊項目開發的可行性研究,旅遊景區(點)的規劃與設計,旅遊目標市場的選擇與營銷,旅遊景區(點)建設經營和管理,旅遊景區(點)企業文化的建設,旅遊地形象的建設與推廣,旅遊基礎設施與服務設施的建設以及旅遊社會氛圍的營造等各方面的內容。
開發的內容
旅遊資源的開發包括某一單項旅遊資源的開發、多項旅遊資源的綜合開發、某一旅遊點或旅遊地的開發。開發的主要內容包括: 黃河水蝕浮雕
(一)提高旅遊地的可進入性:指旅遊資源所在地同外界的交通聯系及其內部交通交通條件的通暢和便利程度。 (二)建設和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指主要為當地居民使用,旅遊者也需要依賴的旅遊設施。如供水、電、氣系統;道路交通、車站、碼頭、機場等;醫院、銀行等。 (三)建設旅遊上層設施(或服務設施):主要供外來旅遊者使用的服務設施。如飯店、問訊中心、旅遊紀念品商店、娛樂場所等。 (四)旅遊景區、景點的開發建設與管理:包括新景區、景點的開辟,也包括對原有景區、景點的改造和更新。 (五)培訓服務人員
7. 旅遊資源現狀
8.2.1 旅遊資源類型
從湖南省已知或已開發的旅遊區(點)的資源特徵、性質及類型來看,總結歸納有三大類型:第一類是自然界中地理環境和生物所構成的自然景觀資源,風光和物象能給人以自然美感,並吸引人們前往游覽觀光。其特徵:自然風光中的山、水、石、洞、氣、光、生物等,經過巧妙的天然組合,造成千變萬化的旅遊環境和景象,觀光旅遊者通過自己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生理過程,便可產生種種想像,從而獲得精神上的享受。第二類是指古代人類社會活動的遺跡和現代人類社會活動的產物等為主要觀光內容的人文景觀資源。其重要特徵:它是古今人類政治、經濟活動的記錄和文化藝術的結晶,是一個民族、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風貌和特徵的集中反映,給人們以知識、教育、啟迪和娛樂。人文景觀資源的開發利用,受社會性質、意識形態和文化素養的支配和控制。第三類即有人文景觀又有自然風光,兩者有機結合而構成的綜合類型。
(一)自然景觀資源
(1)名山:湖南省是一個多山的省份,山地面積達10.49萬km2,佔全省總面積的49.56%。據統計,境內1500 m高的著名山峰有千餘座。這些大大小小的山峰,作為重要類型的自然景觀,給人們提供內容非常豐富的觀賞游覽,每一座山都是一幅風景畫。
(2)秀水:湖南省水系發育,擁有湘、資、沅、澧四大水系和號稱八百里的洞庭湖,大小水庫以及與水有關聯的名井、名泉、地熱溫泉、瀑布景觀星羅棋布。山以水秀,樹以水青,景以水名,這就構成當今頗具魅力的賦情景觀——水文化。
(3)奇洞:湖南省境內碳酸鹽類岩石出露非常廣,岩溶地貌十分發育,使得湖南省洞穴資源豐富。可開辟旅遊的溶洞有以下幾種類型:純天然洞穴、洞穴與石刻相結合構景、溶洞與古建築相結合構景、特殊類型的溶洞。
(4)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旅遊林場:湖南省是一個森林資源大省,是我國南方所特有動植物科屬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屬國家重點保護的佳木奇花有75種,其中銀杉、水杉、水松、銀杏、珙桐五大植物活化石尤為珍貴。為了有效地保護、開發、利用森林自然景觀資源,發展森林生態旅遊,全省先後建立了62個自然保護區和35個森林公園。依地域和交通狀況,全省可分為四片大的森林風景區:①以張家界為中心,包括天門山、猛洞河、桃花源、鳳凰山的湘西北風景區;②以洞庭湖為中心,包括岳陽樓、君山、大雲山、鐵山水庫、南湖的湘北風景區;③以韶山為中心,包括花明樓、嶽麓山、桔子洲頭、雲陽山、炎帝陵、桃源洞的湘東風景區。④以莽山為中心,包括蘇仙嶺、五蓋山、天鵝山、東江水庫、九嶷山、舜皇山、那溪、雲山、黃桑坪的湘南、湘中風景區。
(5)風景地貌景觀:根據地質條件、地層岩性、地貌形態等特徵以及人文景觀的藝術特徵,湖南的風景地貌景觀有4種主要類型:①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②丹霞地貌;③喀斯特地貌;④花崗岩地貌。
(6)野生動物資源:湖南省的野生動物資源在中國占據很重份量,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150種珍貴動物中,湖南省就佔40種,為保護好這些世界珍稀動物,建立了兩個國家級的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東洞庭湖野生動物(白鰭豚及其棲息生態環境)自然保護區、張家界大鯢野生動物(大鯢及其棲息生態環境)自然保護區。三個省級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江口鳥洲鳥類及其棲息生態環境自然保護區;南洞庭湖珍稀水禽自然保護區;目平湖白鶴及濕地生態環境自然保護區以及五個縣級的野生動物保護區。
(7)天象景觀資源:湖南省的氣候可以用四句話來形容,春溫多變、夏熱且長、秋常乾旱、冬寒甚短。全年無霜期260~300 d。因地形、氣壓和陽光作用,氣候具有復雜多變的特點。四季分明,景象萬千,使得湘楚大地上空中的日光、月影、風霜、春雨、冬雪、霧靄、雲霞等重要的氣候要素都成為天象景觀資源之構景主體。
(二)人文景觀資源
(1)古建築類型:湖南省古代建築保存下來的數量很多,它們分屬各個不同朝代所建,不僅具有文物價值,而且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岳陽的岳陽樓、衡山的南嶽大廟、寧遠的文廟、長沙市的嶽麓書院,以及沅陵的龍興寺、通道的回龍橋等。古建築主要由樓閣、寺殿、祠廟、橋梁、亭台、坊塔等類型組成。
(2)古陵墓類型:湖南省境內的古陵墓數量比較大,歷經的朝代較多,時間跨度比較寬,文物和歷史價值比較高。有轟動世界的長沙馬王堆古漢墓、有神州第一陵的炎帝陵,比較著名的古陵墓還有岳陽的魯肅墓、汨羅屈原墓、永順老司城土司古墓群、平江杜甫墓以及在中國近代史上歷史名人的墓葬,如長沙市嶽麓山上的黃興墓、蔡鍔墓、蔣翊武墓、曾國藩墓等。
(3)古遺址、古戰場、古窯址、古城址:湖南省20世紀60年代在桂陽縣境喀斯特溶洞中發現了一件古人類的遺物,經鑒定為舊石器晚期的刻紋骨椎,證實了湖南大地的確曾是古人類活動場所。新石器時代的人類活動遺址或村落遺址,先後在我省的許多地方發現,主要集中在湘北地區及洞庭湖一帶。我省境內最重要的古戰場遺址在岳陽的巴陵古戰場。古城址主要有鳳凰縣黃絲橋古城、長沙天心閣古城、漢代北練城遺址、汨羅市春秋時代羅子國城遺址、桃源縣戰國時代采菱城遺址、常德漢代索縣城遺址、邵東縣邵陽城遺址,此外還有鳳凰縣沱江鎮、道縣道口鎮、武岡城關茶陵城關也都保留有古城門和城牆。古窯址以長沙市望城縣銅官古窯最有名,還有湘陰縣的岳州窯、岳陽的鹿角窯以及衡陽唐代衡州窯。
(4)歷史名人故居、紀念館、祠、堂:湖南省人傑地靈、人才輩出,長沙的黃興、邵陽的蔡鍔、瀏陽的譚嗣同等仁人志士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此外,歷史上還有許多他鄉賢達名士、騷人墨客留跡於湖南。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行吟於沅湘之野,西漢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賈誼曾任長沙王太傅。東漢末年,醫學家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寫了《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對祖國醫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杜甫晚年流寓湖湘,賦詩多首。唐代書畫家歐陽詢,是今長沙市望城縣書堂鄉人,當地留有石筆架,洗筆池等古跡。還有司馬遷、韓愈、柳宗元、朱熹、辛棄疾、米芾等歷史名人都曾在湘楚一游。
(5)考古文物、石刻碑林類型:位於長沙市開福區上大壠的湖南省博物館存放了各個歷史時期的出土文物、資料達十萬余件,各市縣級的博物館,也都保存著本地區范圍內各個歷史時期發掘出土的珍貴文物。在湖南省考古歷史上,最為轟動、震驚中外的要數1972年春發現和發掘的長沙市芙蓉區馬王堆鄉之馬王堆西漢墓。湘楚文化歷史悠久,碑林石刻到處可見,在碑碣叢中,現存曠世古稀長沙嶽麓山上的禹王牌。最長的碑文是祁陽浯溪石刻《大唐中興頌》,文奇、字奇、岩奇,世稱「三絕」碑。
(6)革命傳統教育類型: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在這30年的輝煌歷程中,湖南省被譽為中國的「革命勝地」。以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彭德懷、賀龍、左權等政治家、革命家、軍事家為優秀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及大批的革命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和先進的革命民主人士,為中國革命和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如今,為緬懷先烈們、先輩們以及英雄的三湘兒女的豐功偉績,建立了(革命)故居紀念館,修復和開辟革命活動舊址紀念地。這些具有革命紀念意義的場所和文物,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是進行愛國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教育的課堂,供現代人參觀瞻仰,構成了我省一項極為重要的人文景觀資源,如韶山、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宜章年關暴動指揮部舊址等。
(7)民族民俗風情:湖南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境內除漢族之外,還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瑤族、回族、壯族、維吾爾族等42個民族。民族民俗風情,是一部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生活在湖南省境內的少數民族是三湘大家庭中的一員。他們有獨特的服飾,優美的歌舞,傳統的習俗和民族風韻。在具有民族風格古建築中,侗族的鼓樓、涼亭、風雨橋;苗家的吊腳樓;土家族的老司城等別具一格,建築藝術價值高。少數民族婦女,精於耕織。紡織、穿、綉的工藝相當精美,顯示出民族的特色。少數民族一般性格豪爽,耿直,富於靈感,易於觸景生情,能歌善舞,出口成章。其舞蹈中有土家族的擺手舞、八寶銅玲舞、色古斯舞、苗族的蘆笙舞、瑤族的長鼓舞、銅鼓舞等。
(8)現代工程及城市市容類型:現代工程中的公路建設,根據山區的地形地貌,設計很有特色且實用,如吉首市矮寨景觀區「矮寨公路」,橫跨雪峰山脊樑段的盤山公路,既是交通道路的基礎設施,又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湖南省境內的現代高速公路一般設計成雙向六道全封閉,這些現代工程宛如一條銀帶,把自然界的景色串在一起,構成一道亮麗的景觀資源。
在山水景觀中,大型建設工程能成為構景主體的還有水庫的大壩。湖南境內的大型水庫工程,壩址選在江河幽險之處。每座大壩根據具體情況,設計造型及規模都不一樣,但都表現出雄偉壯觀,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同時,大壩、水庫里的水、周圍群山共同構成極具特色的湖島型的風景旅遊區,既可以開展水上運動,還可依山傍水修建療養基地與水上運動訓練基地。
(三)綜合景觀資源
(1)園林風景:把山、石、水、花、亭、名樓、閣坊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有機地融為一體,依據造園的結合手法,形成一種景觀藝術空間。
(2)田園風光:田園風光之構景主體為農田、耕地、果園、苗圃、農宿農宅以及山水等。湖南省農田耕地的特徵表現為:山區以梯田為主,丘陵區為多邊塊田,平原湖區則為大面積方格網狀田。在平原的洞庭湖區,具有湖區特色的田園風光處處可見。
(3)其它特殊類型景觀:包括高校旅遊、觀看軍事訓練和表演、工礦企業旅遊、科普教育旅遊以及探險旅遊等。
8.2.2 旅遊資源基本特徵
(1)廣泛性:既有自然風光,又有能讓旅遊者體察感觸到的民族風俗風情;既有歷史遺跡,又有現代建築,內容相當廣泛,非常豐富。
(2)景觀組合性和綜合性:表現在一些旅遊資源既具有旅遊觀賞價值,又有科學考察意義;既是自然風景區,又是人文景觀區。它們相互聯系又互為補充,具有構成景象組合特點。
(3)社會變異性:隨著時代的變遷或同一時代不同時期社會歷史背景的不同,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和政治上的寒暑表特徵。
(4)地域性:自然地理條件和經濟地理環境以及民族歷史文化傳統的不同而帶有明顯的地域性特點。
(5)不同層次結構的特點。
(6)地區分異性。這種特點反映了各地自然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的差異性受自然地理環境和社會環境所制約。
(7)總體格局具有特色的「一線一片一帶一源」。
8.2.3 旅遊資源分區及現狀
在研究分析湖南省旅遊資源基本特點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合理的分區,有利於我們對全省境內的旅遊資源因地制宜地進行科學規劃,有利於有計劃有步驟的開發並突出各個區的特徵,進而為整個旅遊布局提供科學依據。在進行分區時,考慮如下原則:
第一,旅遊資源類型的組合在地域上具有基本一致性;
第二,區域內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歷史背景和民族特點以及交通條件的基本狀況相似性,顯示出對資源的利用程度和潛在力;
第三,區內資源開發現狀、遠景和發展方向上的一致性,以利於規劃的科學性和完整性;
第四,旅遊網路的完整性,在同一地區內要有一個知名度比較高的骨幹風景名勝地作為核心與依託,以此帶動區內其他景點(區)的發展。
根據以上基本原則,將湖南旅遊資源分為Ⅰ—Ⅵ區,具體情況詳見表 8-2。同時編制出1∶50萬湖南省旅遊資源分布與分區圖(圖8-1),該圖表反映了我省旅遊資源的總輪廓和基本格局,也體現了湖南省旅遊資源的發展現狀。
表8-2 湖南省旅遊資源分區一覽表
圖8-1 湖南省旅遊資源開發利用前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