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旅遊村
『壹』 適合聊城周遍一日游的地方
如果你是外地人,首先我和此情可待一同歡迎你的到來;如果你是本地人我也感謝你讓我內認識到家鄉還有這么容多遊玩或者文化遺址,謝謝。
聊城:水城明珠大劇場、夢幻樂園、堂邑文廟、姜堤樂園、鳳凰苑農業高科技園、湖西公園、古槐、鐵塔、傅氏祠堂、孔繁森紀念館、光岳樓
臨清: 宛園、 季羨林資料館、 張自忠紀念館、 大寧寺、 龍山、鳳凰嶺、 古堤園林、 舍利寶塔、 清真寺、清真寺
冠縣:馬家河頰河度假村
陽谷:海會寺、古阿井、迷魂陣和孫臏閣、祝家莊、龍山文化成遺址、武松廟、卧虎石虎嘯亭、古阿邑與東阿古城
東阿:曹植墓、七步路、羊茂石、摩崖刻字、魚姑廟、阿膠博物館、聞梵處、阿膠城、龍城文化遺址
高唐:時風工業園、岳堂水月庵石塔、齊盼子墓、華歆墓、 涸河漢墓群、 王懋德墓、 清平新村、 清平森林公園、清平文廟
以上景點都可以當日返回
『貳』 聊城市東昌府區包括哪些鄉鎮
東昌府抄區轄12個鎮(街道):襲古樓街道、 新區街道、柳園街道 、閆寺街道、 道口鋪街道、 沙鎮、 堂邑鎮、斗虎屯鎮、 梁水鎮、 張爐集鎮、鄭家鎮、侯營鎮;2個園區:嘉明開發區、鳳凰工業園;643個村(社區)。
郭屯鄉、七級鎮屬陽谷縣管轄,不屬於東昌府區。
拓展資料
東昌府區隸屬於山東省聊城市,位於山東省西部,東依東阿縣、茌平縣、聊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接陽谷縣,西連冠縣、莘縣,北靠臨清。
東昌府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明清兩代,東昌府得益於京杭大運河漕運的興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達400年之久,成為沿河九大商埠之一,被譽為「江北一都會」。截至2009年底,有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1處,3A級景區2處,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2處。
東昌府區境內有徒駭河、馬頰河、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加之位於黃河位山灌區上游,水利條件十分優越。
生物資源種類繁多,擁有高蛋白小麥、鴨梨、圓鈴大棗、香瓜、小尾寒羊、魯西黃牛等名優稀特產品。糧食作物品種500多個,經濟作物品種107個,蔬菜品種600多個,葯材品種61個,林木果樹品種225個,花卉品種146個,飼養動物品種95個。
『叄』 聊城旅遊
水城生活指南:http://life.lcxw.cn/travel/
最起碼比我說的全面
『肆』 聊城旅遊景點不少,聊城開發區有哪些景點啊
開發區 好像弄了個 小眉河公園吧 沒事逛逛 不錯!
『伍』 聊城的旅遊景點都有哪些
主要旅遊景點:
東昌抄湖、光岳樓、山陝會館、宋代鐵塔、古運河、姜堤樂園、鳳凰苑科技觀光園、夢幻樂園、昌東公園、葡香園、臨清鰲頭磯、馬頰河休閑度假村、武訓紀念館、肖城遺址、魯西森林公園、臨清運河鈔關、景陽岡龍山文化遺址、曹植墓、景陽岡、海源閣、臨清舍利寶塔、獅子樓、海慧寺、古阿井、孔繁森同志紀念館、臨清張自忠將軍紀念館、范築先將軍紀念館、傅斯年紀念館、臨清季羨林先生資料館、武訓祠
『陸』 聊城市有哪些旅遊景點
1、景陽岡
位於陽谷縣城東16千米張秋鎮境內。傳為《水滸傳》中描述的武松打虎處,也是龍山文化城遺址所在地。2001年,景陽岡被定為國家三A級旅遊景區。
2、獅子樓
獅子樓坐落在陽谷城區大隅首西南角,始建於宋景佑三年,為水滸旅遊線上重要景點。於2003年10月1日對遊客開放的獅子樓旅遊城為位於陽谷縣城中心。節日期間舉行大型的節慶和廟會等活動。
3、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
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位於山東聊城東昌湖風景區內。於2004年11月在山東聊城動工建設。該博物館總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分為陳列區、收藏區和研究及學術交流區3個功能區域。
4、海源閣
海源閣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書樓之一,清道光二十年進士楊以增所建,總計藏書22萬。它與江蘇常熟縣翟紹基的「鐵琴銅劍樓」,浙江吳興縣陸心源的「皕宋樓」,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樓」合稱清代四大藏書樓。
5、山陝會館
山陝會館位於聊城東關雙街南首,建於清乾隆八年(1734年),原是山西、陝西兩省商賈聯鄉誼、祀神明的處所。
『柒』 聊城的旅遊景點
聊城十大旅遊景點
2006-07-24 14:48:13
·聊城是黃河文化和運河文化共同孕育的一座歷史名城,擁有文物古跡400多處,著名的有光岳樓、山陝會館、鐵塔、東昌湖、曹植墓、臨清清真寺、臨清舍利塔、臨清鈔關以及陽谷獅子樓等。這些古跡不僅顯示著聊城厚重的文化底蘊,同時也成為現代旅遊的亮點。
聊城十大旅遊景點
撰文/周江濤
1、光岳樓
光岳樓位於聊城市古城中心,外面為四重歇山十字脊過街式樓閣。整座樓由墩台和主樓兩部分組成。墩台為磚石砌成的正四稜台,高9米,墩台四面各闢半圓拱門,門內為寬闊的樓洞,可通行車馬。各門上分別有石刻匾額一方:東曰「太平」,西曰「興禮」,南曰「文明」,北曰「武定」。四層主樓築於墩台上,高24米。光岳樓通高和底邊長都是33米,也就是古代九丈九尺。在中國古代九是陽數之極,寓意其高度不可超越。光岳樓自建造以來,雖歷經600多年風風雨雨,但主體結構從未更動,今天仍高高矗立在魯西平原上。它是中國最雄偉最高大的古建築之一。
光岳樓雄偉的氣勢和巍峨壯麗的風采,古往今來吸引了許多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登樓抒懷。清朝乾隆皇帝11次東巡、南巡,9次過聊城,6次登光岳樓。據《南巡盛典》記載,光岳樓為乾隆皇帝南巡36行宮之一。樓上懸掛的「神光鍾瑛」匾額系清朝康熙皇帝所題,意為東岳之神與光岳樓之神光交相輝映。
2、山陝會館
山陝會館位於聊城市古運河西岸,座西朝東,是由山西、陝西商人合建的一處廟宇與會館相結合的建築群。
山陝會館始建於清乾隆八年(公元1744年),東西長77米,南北寬43米,總面積3311平方米。現有山門、過樓、戲樓、左右夾樓、鍾鼓二樓、南北看樓、南北碑亭、正殿、關帝廟、財神殿、火神殿、春秋樓、望樓、游廊等亭台樓閣160多間。氣勢宏偉,風格獨特。
山陝會館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瑰寶,特別是戲台精工細作的復台結構,更是比較少見。它不僅可以與北京頤和園中的「德和園」大戲台相媲美,而且比故宮內廷的「漱芳齋」還要精緻。1988年山陝會館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鐵塔
聊城市東昌府區流傳著一首家喻戶曉的民謠:「東昌府,有三寶,鐵塔、古樓、玉皇皋。」被人們譽為「東昌三寶」之一的鐵塔,位於聊城古運河西岸的原護國隆興寺內,始建於北宋時期,是聊城市現存最古老的建築。
聊城鐵塔原為護國隆興寺寺塔,是中國為數極少的仿木樓閣式鐵鑄佛塔。鐵塔為八角形樓閣式佛塔,共有12層,通高15.8米,由塔身、塔座兩部分組成。
聊城鐵塔曾出土有石棺、銀函、文殊菩薩、觀世音坐像、銅佛、凈水瓶和「碎支佛舍利」等珍貴文物,現為山東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東昌湖風景區
位於聊城市區內,總面積20.6平方公里。馳名中外的京杭大運河穿風景區而過。東昌湖風景名勝區以聊城古城為中心,以水面遼闊、風景秀麗、環繞於古城四周的東昌湖為依託,集中體現了聊城「水、古、文」的特色,營造出聊城「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體」的獨特風貌,是山東西部和冀、魯、豫接壤地區最為著名的風景游覽區。
東昌湖現有水域近5平方公里,為中國江北地區罕見的大型城內湖泊。湖中心是已有千年歷史的1平方公里的正方形聊城古城。古城風貌保存完好,以古城正中央的光岳樓為中心,向四面輻射,形成東西南北四條古城區幹道。其它大街小巷,也都是經緯分明,垂直交叉,形成棋盤方格網狀骨架。古城區民居,至今保留著白牆、灰瓦、城屋頂的傳統建築風格。古老的京杭運河兩岸,街巷布列,各種店鋪民居隨坡就勢,依河而建。條石鋪砌的大小碼頭,株株蒼勁的古槐,以及宋代隆興寺鐵塔、清代建築山陝會館,仍會使人們體味到昔日運河漕運鼎盛時期古聊城的繁榮和輝煌。
5、曹植墓
始建於公元233年,坐落在聊城市東阿縣魚山西麓,依山營穴,封土為冢,佔地80公頃,東南兩側有黃河和小清河縈繞,合為襟帶,隔河群山連綿,攢峰聳翠,彷彿一道天然屏風;北面金堤綿亘,似黃龍靜卧,沃野萬頃。
曹植(公元192-232年),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才華高曠,為「建安七子」之一。曹植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1996年11月曹植墓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臨清清真寺
建於明初(公元1380年),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臨清回族群眾進行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清真」表示宗教的「清高真切」,經學家用「清凈無染」,「真乃獨一」等語,稱頌所崇奉的真主,將崇奉真主之伊斯蘭教稱為「清真教」,寺曰「清真寺」。
元代,大運河開通,漕運興起,臨清迅速發展成為全國著名的大都會,占籍臨清的伊斯蘭教徒在臨清建了十幾處清真寺。城區內現存有北寺、東寺、女寺三座清真寺,其中北寺規模最大,保存也較完整,已載入《中國名勝大辭典》,有資料稱其為「江北五大寺」之一。其建築形式為中國古典宮殿式。正殿為中國封建社會最高規格的廡殿式,坐西朝東,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望月樓殿、堂毗連,後門兩側有角亭、經堂、沐浴房,共有86間,8000多平方米。寺中多懸掛匾額和楹聯,承襲了漢文化傳統,建築整體風格是阿拉伯建築與中國傳統建築的完美結合。寺院內古柏參天,肅穆幽雅,宏偉秀麗,為一組完美的建築佳構。
7、臨清舍利塔
位於臨清市城北衛運河東岸,有著380餘年歷史,為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臨清州志》記載:「州人大司空柳佐起建舍利塔,九級,九年成。登者不至絕頂可見泰山高聳玲瓏……」。該塔應「靈收八表」的意象,各層均為正八角形,每層八面辟門,四明四暗。塔原通高61米,塔剎毀於清代康熙年間地震,現高為53.44米。塔內設有旋轉青石階梯,可直登頂層眺望四面風光。
8、臨清鰲頭磯
位於臨清市區。其布局嚴謹,玲瓏幽靜,院內竹影婆娑,照壁刻石相映成趣,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鰲頭磯狀如鰲頭,整組建築中,東樓名「觀音閣」,西殿稱「呂祖堂」,北廡名「甘棠祠」。
9、臨清鈔關
位於市區內運河岸邊,是明清兩代中央政府派駐臨清督理漕運稅收的直屬機構,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舊志載:「漕運商舶皇華冠蓋之所必經,戶部分司榷關在焉。」始建於明宣德四年(1429年),迄今已569年歷史。宣德十年(1435年)升為戶部權稅分司(京師直轄),下設五處分關,直控督理關稅,以御史或郡佐(通判官)充任專職,「弘治初戶部歲出主事一人,景泰以來屢以文武重臣奉敕臨蒞。」萬曆年間徵收稅銀八萬三千餘兩,多於京現崇文門稅關,居全國八大鈔關之首,佔全國稅收的四分之一,在明代經濟生活中占重要地位。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運河漕運停止,鈔關署治遂廢。解放後60年代初期,此處一直為臨清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現鈔關遺址仍存明清關署、儀門、正堂、穿廳、舍房近80間,彌足珍貴,是運河文化的一處重要載體。
10、陽谷獅子樓
坐落在陽谷縣城十字街首,始建於北宋景佑三年(公元1037年),涉及《水滸傳》、《金瓶梅》兩部古典文學名著。此樓坐西朝東,主樓為全木結構,紅柱灰瓦,雕梁畫棟,飛角翅檐,古樸典雅。
獅子樓的來歷,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宋仁宗年間(公元1023年),陽谷縣人口興旺,買賣繁榮,店鋪林立,在陽谷城西街隅首上,有一中葯鋪。店主叫趙潤春,膝下無兒,只有一女名為秀姑。父女經營葯鋪,童叟無欺買賣昌順。當地惡霸西門慶看上秀姑美色,派人殺害了趙潤生,霸佔了葯鋪和秀姑。成親之夜,秀姑為報殺父之仇,灌醉西門慶,關在屋裡,點火燒屋,然後自殺;可是西門慶未被燒死,而西花園鴛鴦閣卻化為灰燼。為鎮邪壓驚西門慶聽從風水先生建議,蓋起了獅子樓,樓前雕刻了一對紅眼披鬢、呲牙咧嘴的石獅子。後來武松為兄報仇在此斗殺西門慶,遂使獅子樓名揚四海盡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