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近郊生態旅遊
⑴ 成都周邊近郊生態旅遊景點
洛帶古鎮,3,4可以去桃花故里看桃花,都是一條線路的。
還有黃龍溪古鎮,離雙流不遠夏天可以玩水。
花水灣泡溫泉,一天也可以回來。
⑵ 城市的近郊和遠郊怎麼劃分
本身郊區就是個籠統的慨念,沒有確切的數字來表示。
近郊一般指城市周圍以城市生活方式,布局,及景觀的區域。
遠郊指城市外圍以農業牧業為主的區域。
⑶ 目前農家生態旅遊有哪些形式
(1)傳統觀光型。主要以不為都市人所熟悉的農業生產過程為賣點,在城市近郊或風景區附近開辟特色果園、菜園、茶園、花圃等,讓遊客入內摘果、拔菜、賞花、採茶,盡享田園樂趣。
(2)都市科技型。以高科技為重要特徵,在城內小區和郊區建立小型的農、林、牧生產基地,既可以為城市提供部分時鮮農產品,又可以取得一部分觀光收入,兼顧了農業生產與科普教育功能。
(3)休閑度假型。主要是利用不同的農業資源,如森林、牧場、果園等,吸引遊客前去度假,開展農業體驗、領略自然生態、垂釣、品嘗野味、游樂等各種觀光、休閑度假旅遊活動。
⑷ 在城市郊區適合發展什麼樣的農業類型請思考並闡述原因
可以發展觀光採摘農業,滿足城鎮居民的旅遊和觀賞需要
⑸ 近郊旅遊是什麼
在你所在城市郊區旅遊。
⑹ 發展我國農家生態旅遊有什麼重大意義
(1)有利於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202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2008年預計農村人均純收入大約在4500元左右,到2020年人均純收入應該達到10000元左右,這是一個宏偉的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農村發展除了「加強農村制度建設」和「積極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外,「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成為主要途徑。「現代農業」不僅僅是農業生產方式的改變,更應該是農村生活方式和農業生產觀念的改變。農家生態旅遊恰恰是充分利用農村資源開展的旅遊活動,其依託的資源主要是廣大農村地帶的自然景觀、田園風光和農業資源等,而這些資源的所有者和創造者都是農民。農民可以將一般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轉化為經營性資產,具有投資少、風險小、門檻低、經營靈活的特點。農民作為所有者、經營者和勞動者三位一體,勞動力與土地、資本相結合,自主經營,創造財富,從農家生態旅遊發展中直接受益,避免了傳統旅遊開發中因土地和資源被佔用而返貧或受益不均的問題。比如雲南梅里雪山下的明永村,本是一個非常貧困的邊遠山區鄉村,梅里雪山景區開發以後,吸引村民參與景區服務,僅通過馱馬運送遊客,每戶年均收入就達1.5萬元,最高的超過4萬元,不僅擺脫了貧困,而且初步走上致富的道路。成都近郊的紅砂村,農民辦起農家生態旅遊,人均收入達5040元。
(2)有利於解決部分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在2003年初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指出:解決「三農問題」,一是要增加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二是要推進農村稅費改革,三是要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戰略問題,它不僅關繫到農村經濟乃至整體宏觀經濟的發展,也直接影響著整個社會的長治久安。目前我國雖已有1億多農村勞動力走出農業領域,但仍有2億左右的剩餘勞動力,而且每年還要新增600餘萬。這些剩餘勞動力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技能缺乏、就業競爭力不強。過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制約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
發展農家生態旅遊可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緩解農村就業壓力。旅遊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業門檻較低,數量多,受經濟衰退影響小,產業帶動功能強。與旅遊業直接相關的行業有24個,間接相關的行業有124個,能吸收較多的勞動力就業。世界旅遊組織認為,旅遊業每增加一個就業崗位,能為社會創造6~8個就業機會,乘數效應極大。農家生態旅遊涉及的吃、住、行、游、購需要大批的相關從業人員,這就增加了農民的就業門路,使農業富餘勞動力就地轉移。相比城鎮化轉移,這種轉移還可以解決農村留守老人、留守兒童、農田荒廢、農業邊緣化等問題。事實上,農家生態旅遊對農村社會的綜合帶動功能遠遠大於它直接的經濟效益。
(3)有利於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從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看,農家生態旅遊不僅對第三產業中的商業、飲食服務業的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而且能帶動一、二產業的發展,從而帶動整個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促進當地社區的發展。
我國農村以種植業為主,第三產業比例小,農業經濟效益較低。農家生態旅遊市場的興起,為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過渡架起了橋梁,帶動了種植、畜牧、水產、蔬菜、花卉業的發展,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實現了農業、養殖、農產品加工業、旅遊業之間產業鏈的相互延伸。如昆明西山區團結鄉,利用距昆明市城區較近、生態環境較好的優勢,大力發展「農家樂」農家生態旅遊。不僅帶動了全鄉糧食、禽蛋、水果、蔬菜等農副產品的流通和銷售,而且培育了一批「綠色養殖業」專業戶,加大了油葵、玉米、水果、蔬菜等新品種和種植現代技術的引進和推廣,促進了袋裝野菜系列旅遊商品的開發和加工,發展了多家醬菜、果品、肉食腌臘加工廠,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向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和深度開發和加工的方向調整和發展。
(4)有利於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2020年將實現「農村經濟體制更加健全,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體制機制基本建立」的目標。中國長期以來實行城鄉分割的二元社會經濟結構,城市和農村「分而治之」,重城市、輕農村,城鄉差別持續擴大,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突出矛盾。發展農家生態旅遊有利於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縮小城鄉差別。首先,發展農家生態旅遊能夠提高城鄉間的財富轉移速度。農家生態旅遊的旅遊者主要是城市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城市旅遊者每次的旅遊消費平均在766元左右,按一半費用計算,接待1000人次的旅遊者,就會帶來38萬元的收入,會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城市財富向農村的轉移速度;其次,發展農家生態旅遊能夠進一步加快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新農村建設的重點主觀上會推動農村政府對基礎設施的建設,這本身就為農家生態旅遊奠定了基礎,而旅遊的可進入性特徵客觀上也要求鄉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獲取的旅遊收入又會反過來促進基礎設施的建設;再次,發展農家生態旅遊能夠促進城鄉精神文明對接。二元的社會經濟結構必然會形成二元的城鄉文化結構。通過發展農家生態旅遊,會加快城鄉居民文化的協調統一,有利於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
(5)有利於營造良好的農村人居環境。農家生態旅遊的發展對農村的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觀上促進了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化了環境。另外,旅遊業的發展也促進了農村傳統民俗文化的回歸與傳承。農村開發旅遊,加強了水土保持,環境治理,帶動了農副業、加工業和服務業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在保護、開發利用和傳承民族歷史文化和自然文化方面發揮了十分獨特的作用。如湖南省長沙縣黃興鎮加大旅遊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打造20平方千米的黃興山水園林新型城鎮,切實有效地改變了農村面貌。
⑺ 成都最鄉村特色的旅遊地方有哪些
成都鄉村特色旅遊-三聖花鄉
「三聖花鄉」位於成都市錦江區三聖街道辦事處,距成都市區二環路約5公里,是一個以觀光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為主題,集休閑度假、觀光旅遊、餐飲娛樂、商務會議等於一體的城市近郊生態休閑度假勝地。包括幸福村的「幸福梅林」,江家堰村的「江家菜地」,紅砂村的「花鄉農居」,駙馬村的「東籬菊園」,萬福村的「荷塘月色」,五個村子並稱為五朵金花。三聖花鄉是中國鄉村旅遊的發源地,國家4A級 旅遊 景區,也是成都市新農村建設的典型。
「三聖花鄉」以「花文化」為媒,巧妙運用景區內的豐富農業資源,深度挖掘景區的農業文化內涵,充分利用花卉產業優勢注入文化內涵,以文化潤色農業、以文化營造環境,以文化提升經營,打造了春有「花鄉農居」百花爭艷、夏有「荷塘月色」綽約風韻、秋有「東籬菊園」含蕊迎霜、冬有「幸福梅林」傲雪吐芳的四季主題景區,以及以農耕文化為主題的「江家菜地」景區。這五大景區交相輝映、互為依託,形成「五朵金花」 新模式,也成為2006年成都鄉村旅遊精品線路的「五朵金花」。在這里,人們不僅可以感受到朴實的鄉村文化,還可以體驗回歸田園,擁抱自然的別樣情趣,同時也成為了成都獨具特色的商務活動中心。
「三聖花鄉」,一處讓人流連忘返的詩畫田園。
花鄉農居,活色生香
「花鄉農居」是錦江區推進城鄉一體化特色農業產業園區--「三聖花鄉」中最先打造的項目。這里四季百花爭艷,鳥語花香。在錦江區委、區政府的支持和指導下,經過多年的經營,「花鄉農居」已經成為西南地區著名的花卉生產集散地,同時還是成都近效最著名的休閑度假勝地之一,先後被評為國家AAAA級風景旅遊區、全國首批農業旅遊示範點。
荷塘月色,香遠益清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荷塘月色」位於錦江區三聖街道辦事處萬福村,繞城高速公路外側500米,距市區約10公里,經成龍路、成萬路直達核心景區,交通便利。「荷塘月色」以生態荷塘景觀為載體,以繪畫、音樂等藝術形態為主題,將濕地生態、荷花文化與藝術形式和諧統一在一起,這里景色獨特優美,藝術氣息濃郁,是一個觀光休閑、體驗藝術魅力的理想之地。
東籬菊園,秋色無邊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里是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東籬菊園」位於錦江區三聖街道辦事處駙馬村,緊臨幸福梅林、荷塘月色、江家菜地,從成龍路到東籬菊園僅一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景區內地形以淺丘台地為主,農戶主要從事花卉種植,擁有菊花種植面積1000餘畝。「東籬菊園」是一處擁有絢麗菊花美景和豐富菊文化的觀光休閑農業、鄉村旅遊目的地,是吸引人們休驗田園生活,回歸大伺然的絕佳去處。
幸福梅林,疏影橫斜
「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
「幸福梅林」位於成都市錦江區三聖街道辦事處幸福村。幸福村村民世代以種植臘梅為生,現已擁有梅花種植面積1500餘畝,200多個品種,20餘萬株的種植規模。
幸福梅林充分利用幸福村的傳統梅花種植優勢,將梅花種植與「梅文化」有機結合起來,打造了以「梅文化」為主題定位的「幸福梅林」。「幸福梅林」是人們觀賞梅花盆景、陶冶品格情操的鄉村休閑之所在。如今,「幸福梅林」已躍身為中國著名的「四大觀梅勝地」之一,成為我國西南地區最富盛名的梅文化中心。
江家菜地,返樸歸真
隱居於田園鄉野,縱情於山水之間,是我們心靈深處的原始渴望,是我們心之所向,願之所往的精神索求。
「江家菜地」位於成都市錦江區三聖街道辦事處江家堰村,面積達三千餘畝,距市區二環路約9公里,交通便利。這里空氣清新,氣侯宜人,人居環境優越。
「江家菜地」環境寧靜,鄉村景色朴實優雅,農耕文化頗為深厚。在這里,你既可以自主選擇田地進行認種,休驗農耕樂趣,享受收獲喜悅;還可以在清靜閑適的鄉村客棧小住,感受農家淳樸生活,領略鄉土民情,回味童趣,放鬆身心,傾聽身體、心靈同大自然和諧共鳴的聲音。
⑻ 近郊型旅遊項目歷史進程及開發模式
「農家樂」旅遊的雛形來自於國內外的鄉村旅遊,並將國內特有的鄉村景觀、民風民俗等融為一體,因而具有鮮明的鄉土烙印。同時,它也是人們旅遊需求多樣化、閑暇時間不斷增多、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和「文明病」、「城市病」加劇的必然產物,是旅遊產品從觀光層次向較高的度假休閑層次轉化的典型例子。
鄉村旅遊在國外已有30多年的歷史,開展得比較成功的在部分是一些歐美發達國家。20世紀60年代初,當時的旅遊大國西班牙把鄉村的城堡進行一定的裝修改造成為飯店,用以留宿過往客人,這種飯店稱為「帕萊多國營客棧」;同時,把大農場、庄園進行規劃建設,提供徒步旅遊、騎馬、滑翔、登山、漂流、參加農事活動等項目,從而開創了世界鄉村旅遊的先河。以後,鄉村旅遊在美國、法國、波蘭、日本等國家得到倡導和大發展。1996年,美國農村客棧總收入為40億美元。1997年,美國有1800萬人前往鄉村、農場度假,僅在美國東部便有1500個觀光農場,在西部還有為數眾多的專門用於旅遊的牧場。目前,法國有1.6萬多戶農家建立了家庭旅館,推出農庄旅遊,全國33%的遊人選擇了鄉村度假,鄉村旅遊每年接待遊客200萬,能給農民帶來700億法郎的收入,相當於全國旅遊收入的1/4。在歐美國家,鄉村旅遊已具有相當規模,並已走上了規范化發展的軌道,顯示出極強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國內,真正意義上的鄉村旅遊始於20世紀80年代,它在特殊的旅遊扶貧政策指導下應運而生,但由於起步較晚,目前尚處於初期階段。目前我國各地的鄉村旅遊開發均向融觀光、考察、學習、參與、康體、休閑、度假、娛樂於一體的綜合型方向發展,其中國內遊客參加率和重遊率最高的鄉村旅遊項目是:以「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為內容的民俗風情旅遊;以收獲各種農產品為主要內容的務農採摘旅遊;以民間傳統節慶活動為內容的鄉村節慶旅遊。 由此可見,農家樂旅遊是鄉村旅遊的一種形式,它是傳統農業與旅遊業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興的旅遊項目。我國農家樂最初發源於四川成都,具體位置有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郫縣、溫江等說。後來發展到整個成都平原,四川盆地,直至全國。真正以「農家樂」命名的鄉村旅遊始於1987年在休閑之都——成都郊區龍泉驛書房村舉辦的桃花節。這次桃花節把農事活動、鄉村田園風光、鄉土民俗文化、鄉村民居和聚落文化與現代旅遊度假、休閑娛樂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全新的旅遊形式。
⑼ 農家生態旅遊有哪些主要特點
農家生態旅遊其重點突出一個「農」字,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原汁原味的農家風味。如婺源「生態旅遊觀光村」、贛州的「寶葫蘆農庄」、安吉的「竹鄉農家樂」等旅遊點,讓遊客吃的是地方特色的農家風味土特產,住的是青瓦木屋農民房舍,乾的是田野農活,玩的是鄉村民間娛樂,買的是農家的風味土特產及手工藝品,故其特點非常鮮明。與傳統農業和旅遊業相比較而言,生態旅遊農業具有如下特徵:
(1)農家生態旅遊充分顯示農家特色。農家生態旅遊大部分是利用農民閑置或兼用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資源就地取材,都姓「農」,且具有經營靈活等特點,因而收費相對較為低廉。而城市近郊觀賞娛樂型的農家樂、休閑度假型的農家樂旅遊完全改變城市生活情調,充滿農村鄉土氣息,對走上小康生活水平的城市工薪階層則更具有吸引力。有了城市工薪階層這一巨大的客源加盟農家生態旅遊活動,全國各地的農家生態旅遊將更有生命力。
(2)農家生態旅遊資源優勢明顯。農村廣闊天地,旅遊資源非常豐富。藉助生態自然環境的優勢。以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空氣清新,適宜休閑度假的優勢吸引遊客。如浙江省安吉縣,地處天目山麓,瀕臨太湖,素有「中國竹鄉」之稱,又相繼獲得全國生態農業示範縣、全國林業生態建設示範縣、全國衛生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等殊榮,景區景點的快速建設吸引了眾多的外地遊客,從而加快了當地「農家生態游」隊伍的建設。
(3)農家生態旅遊經濟效益較好。農家生態旅遊由於適應市場需求(現階段城鎮居民的旅遊消費),具有投資小(利用自身現有土地、房屋等固定資產)、回收快等特點。景點資源幾乎是就地取材,稍加建設就能投入使用。餐飲資源自產自銷,商業成本低。遊客參與農事活動把農活的勞作又轉化為娛樂而創收。農家樂旅遊成本低,資源利用率高,邊際效應大,一推出就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農家生態旅遊有助於保護環境、持續發展。觀光農業的建設嚴格按照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的要求進行生產,只允許在殘留有害物質規定標准范圍內適量地使用化肥、農葯,其產品為無公害的、安全、營養的綠色保健食品,大量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生態環境優美、生物多樣性在這里得以充分體現,植被覆蓋率也大大高於一般農區。這種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利用相結合,適當注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做法,遵循了農業發展規律,符合農民利益,使農業走向一條健康的持續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