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體驗經濟視角的鄉村旅遊營銷模式探討
① 體驗經濟下的情感營銷模式
論體驗經濟下的旅遊體驗營銷
摘要: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為各行各業提出了體驗營銷的要求,而旅遊的體驗本質決定了旅遊業更需要體驗營銷。文章通過對旅遊體驗營銷的定義、特點及現實意義的分析,認為可以通過重新設定旅遊市場營銷思考方式,運用戰略性體驗模塊創建旅遊體驗營銷模式及重組旅遊消費流程等措施來發展旅遊體驗營銷。
關鍵詞:體驗經濟;旅遊體驗;體驗營銷
1 體驗經濟時代下體驗營銷與旅遊的契合
在大眾旅遊階段,旅遊需求主要以「五官需求」為特徵,代寫論文即看、聽、聞、嘗、說。然而隨著旅遊的不斷開發和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旅遊者進入到一個更高的需求階段,即「參與體驗滿足我個性化需求的旅遊經歷」,使自己真正融入到這一活動中並產生極度的愉悅感和興奮感,從而獲得旅遊的「體驗性」價值。
2 旅遊體驗營銷戰略模塊
旅遊體驗營銷需要旅遊企業轉變傳統的營銷思考方式,從旅遊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1)、思考(Think)、行動(Act)、關聯(Relate)五個方面,重新設計定義自身的旅遊市場營銷思考方式。伯德.施密特(Bernd H.Schmitt)將這些不同的體驗形式稱之為策略性體驗模塊(Strategic experientialmoles,SEMs),以此來形成體驗式營銷的構架,如表1所示:
3 旅遊體驗營銷模式
3.1 娛樂營銷模式
娛樂營銷以滿足遊客的娛樂體驗作為營銷的側重點。其營銷模式要求旅遊企業巧妙地寓銷售和經營於娛樂之中,通過創造娛樂體驗來吸引遊客,達到促使遊客購買和消費的目的。它的最大特點是摒棄了傳統營銷中嚴肅、呆板、凝重的一面,使營銷活動變得親切、輕松和生動起來,而這一特點與旅遊的本質特徵是相契合的,因而在旅遊產品的營銷中大有創作的空間。
3.2 審美營銷模式
審美營銷以滿足人們的審美體驗為重點,通過選擇利用美的元素,如色彩、音樂、圖案等,以及美的風格,如時尚、典雅、華麗等,配以美的主題來迎合消費者的審美情趣,引發消費者的購買興趣並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依託於自然資源的旅遊產品在運用這一模式時應突出自然元素的作用,淡化人工色彩,在設計時注重整體協調感而避免畫蛇添足的現象。
3.3 情感營銷模式
情感營銷是以旅遊者內在的情感為訴求,代寫畢業論文致力於滿足旅遊者的情感需要。這就要求旅遊企業結合旅遊產品特徵、探究旅遊者的情感反應模式,創造出與目標顧客心理需求相一致的具有心理屬性的旅遊產品。如針對那些尋根覓源的旅遊者就應牢牢抓住情感營銷這種模式,又如在日本,人們甚至可以租回「女兒」、「兒子」、「孫子」、「外孫」,體驗家庭的融融溫馨和親情。
3.4 生活方式營銷模式
生活方式營銷就是以消費者所追求的生活方式為訴求,通過將公司的產品或品牌演化成某一生活方式的象徵甚至是一種身份、地位識別的標志,而達到吸引消費者、建立起穩固的消費群體的目的。鄉村旅遊產品、度假旅遊產品以及那些深度旅遊產品可藉助這種模式吸引旅遊者,使他們在接受某一生活方式的同時購買旅遊產品。運用名人效應來營銷,不僅適合於普通產品,也適合於旅遊產品。
3.5 氛圍營銷模式
根據產品的風格定位,為旅遊者營造適當的氛圍,優化體驗效果、創造不凡體驗。如以顧客體驗為價值訴求的美國「星巴克」,雖然世界各地的星巴克咖啡館陳設不見得一樣,建築形式也各不相同,但它們所傳達的都是一種輕松、溫馨的氛圍,一種崇尚知識、尊重人性的文化,提供的是雅緻的聚會場所、創新的咖啡飲用方式和過程,在這里,每一位顧客都是咖啡鑒賞家,細細品味著星巴克帶給他們的非凡體驗。
4 旅遊體驗營銷策略
旅遊企業出售的是一種「完整的經歷」,從旅遊產品設計、組合(包裝)、銷售到售後服務,它所提供的是旅遊者消費前、消費中和消費後的全面顧客體驗。因此旅遊企業應重視每一個消費環節,剔除那些多餘的、不利於與旅遊者交流溝通的流程,建立便於與旅遊者直接面對面的平台,實現旅遊消費流程的重組和優化。
4.1 讓旅遊者成為產品的協同設計者
在體驗化的旅遊產品中,旅遊者從結果消費轉向過程消費,因此通過吸納旅遊者參與旅遊產品的設計、生產,提高旅遊者與旅遊企業、旅遊者與旅遊者之間的互動程度,而旅遊企業則可以增加生產能力,減少生產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體驗產品個性化生產而導致的規模經濟的喪失。
旅遊企業可通過觀察學習法、產品制定法和在線反饋法讓旅遊者成為產品的協同設計者。這里重點推薦的是在線反饋法。現在已有少數旅遊企業藉助三維全景虛擬技術,把景區的真實場景數字化,全方位搬到網路上。觀眾只要輕松點擊滑鼠,可以上下左右、走近、退遠的觀看景區風光,再結合景區導航地圖、導游解說,讓觀眾實現邊走邊看,虛擬旅遊。更重要的是,潛在旅遊者通過與旅遊產品的初步接觸,可以發現旅遊產品設計、開發方面的不足,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給予改進意見。
4.2 運用體驗模型劇場協調旅遊產品和服務
美國服務營銷專家格魯夫和菲恩克認為:面對面服務體驗經歷同演戲相似,代寫英語論文都需要演員、布景和演出效果。在旅遊企業的體驗劇場模型中,演員就是一線服務人員,是旅遊體驗的主要生產者;布景就是旅遊資源,是生產旅遊體驗不可或缺的工地。因此體驗營銷首先要從一線人員做起。企業應讓員工充分認識到,每一次與旅遊消費者的接觸都是一個「關鍵時刻」,它將直接影響到旅遊者對旅遊服務質量的評價。因此工作人員除了要有較高的業務水平,還應注重自身服飾、舉止、風度等各個可能給旅遊者留下美好印象的細節上。
4.3 提供附加產品
附加產品不是核心產品,但它代表核心利益之外的附加利益,可起到支持核心產品發揮最大效用,且在一定程度上區別於競爭對手產品的作用。旅遊者在旅遊歸來的一段時間內,將會受到旅遊經歷餘波的影響,旅遊企業則可組建旅遊俱樂部或bbs,提供一個空間讓他們分享體驗,交流經驗,鼓勵消費者不斷回憶這段體驗的美好,並激發他們出遊的新需求。這事實上也是為消費者提供另一種體驗,一種知交滿天下的體驗。
綜上所述,成功的旅遊企業必須要為旅遊者生產快樂的體驗,從本質上說,旅遊企業要努力搭建一個快樂劇場,在時間、空間上,在旅遊產品的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協調、統一,形成完善的旅遊產品和良好的整體形象,使旅遊者獲得滿意的體驗,最終實現旅遊體驗和旅遊期望差值為零,甚至是正數,達到企業和旅遊者的雙贏。
參考文獻
[1]約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爾摩(美).體驗經濟[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2]B•Joseph Pine,James H•Gilmore.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Harvar~Business Review,1998.
[3]馬連福.體驗營銷一觸摸人性的需要[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5。
[4]揚杏月.旅遊體驗營銷芻議[J].經濟視點,2006,(10).
淺論體驗營銷在零售業中的應用
[論文關鍵詞] 零售業 體驗 營銷
[論文摘要]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零售業已進入體驗消費的時代,如何密切關注這種變化,認真研究和把握體驗經濟的特點和規律,通過體驗營銷策略的實施,來滿足消費者體驗的需求,是零售業成功的關鍵。
零售業作為銷售商品與提供服務的終端,直接接觸最終消費者,它的商品組合方式、服務態度和環境氣氛都會直接影響到顧客的體驗。在零售活動中,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因素是錯綜復雜的,既有經濟文化因素的影響,又有個人心理因素的影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獲得更多的物質產品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更加註重通過消費獲得個性的滿足。當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如果有體驗的場景和氣氛,那麼對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體驗營銷是適應體驗經濟時代消費需求變化的理性選擇,它通過為顧客帶來良好的消費體驗,從而吸引顧客,留住顧客。體驗營銷的核心是顧客參與,把顧客作為價值創造的主體,及時回應顧客的感情訴求。由於人們的購物意識逐漸趨於成熟,越來越多的顧客認為購物活動不僅是一項滿足他們物質需要的活動,還是一種休閑活動。越發精明的顧客、日新月異的技術、更加激烈的品牌競爭,使得傳統的營銷和品牌模式變得過時,企業採用4P營銷,主要關注的是產品的功能性特點,而在體驗營銷中,消費者會對整個體驗,而不僅僅是對產品感興趣,企業可以通過富有創造性的溝通,獨特的顧客經歷,酷的網站、有吸引力的店鋪和有親和力的銷售人員,把這種體驗傳遞給消費者。因此,作為零售業,應在營銷環節中關注細節,以細節打動顧客,創造效益,而體驗營銷正是一種實現上述目標的有效手段。
一、體驗與體驗營銷
伯德•施密特博士在他所寫的《體驗式營銷》「Experiential Marketing」一書中指出「體驗是企業以服務為舞台,以商品為道具,圍繞消費者創造出的值得消費者回憶的活動」。它雖然和服務一樣是無形商品,但服務對消費者來說是外在的,而體驗則是內在的,是個人在形體、情緒、知識上參與的所得。它可以在一段時期內,給消費者帶來難以忘卻的感受,使消費者得到心靈的慰籍和充實。它關注顧客的所有消費行為以及他在消費前、消費中和消費後的體驗,注重企業和消費者在溝通過程中的情感互動,並且不斷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感受。
體驗營銷的概念是1998年由美國戰略地平線LLP公司的兩位創始人提出來的。體驗營銷要求企業必須從消費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動、關聯等五個方面創新定義、設計營銷策略。這種思考方式突破了「理性消費者」的傳統假設,認為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除了包含知識、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外,還包含感官、情感、情緒等感性因素。
傳統營銷主要注重產品的功能強大、外型美觀以及價格優勢,體驗營銷則是從生活與情境出發,塑造感官體驗及思維認同,以此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改變消費行為,並為產品找到新的生存價值與空間。體驗營銷是系統化的營銷思路,是以服務為重點,給消費者提供一種消費情境,在情境中通過消費者的參與、互動,給消費者留下一個獨特、美好的回憶,最後達成購買的過程。
二、體驗營銷的特徵
隨著科技和信息產業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慾望和消費形態也發生了變化。當物質極大豐富時,人們對商品的價格變得不再敏感,產品和服務帶來的心理上的滿足變得越來越重要,精神需求逐步超越物質需求而成為人們的主導需求。體驗營銷具有以下特徵:
1.以顧客需求為導向。因為體驗會涉及到顧客的感官、情緒等感性因素,也包含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體驗的產生是一個人的遭遇、經歷或生活中某個場景片段的結果。因此,體驗要以顧客需求為導向,了解顧客內心深處的想法,激發顧客內心深處存在的東西,得到他的回應。要站在顧客體驗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產品和服務,震撼顧客和感動顧客。
2.關注個性。良好的體驗會長久地保存在消費者的頭腦中,體驗是獨一無二的個性化感受,體驗無法復制,只能回憶,這就顯得彌足珍貴。體驗營銷注重顧客在購買環境、氛圍、商業品牌等方面得到滿足的程度,而不是停留在產品表面特徵和基礎功能上。
3.在營銷過程中為顧客創造快樂。體驗營銷注重在產品的營銷過程中不斷地為顧客帶來新的體驗與滿足,從而給顧客帶來快樂。例如:購物廣場中輕柔的背景音樂,整齊而又有創意的商品陳列都能給消費者帶來刺激和快樂。
三、零售業實施體驗營銷的策略
1.變革營銷組合模式。傳統的基於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的4P營銷組合模式已經很難適應體驗經濟發展的要求,在體驗營銷過程中,要建立多元化體驗模式,不斷創新設計體驗,給消費者帶來多角度的愉悅享受和情感寄託。要針對不同顧客的需求定製體驗產品,根據營銷環境等因素的變化,充分發揮想像力,通過娛樂體驗、生活體驗、情感體驗、虛擬體驗等模式,推出多元化的體驗產品,創造設計出新的體驗業務,最大可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設計產品時,有意識地為產品和服務增加愉悅、美感,並在外觀、包裝、陳列和品牌標識等載體中充分體現出來;在確定價格時,按顧客的需求定價,讓顧客體驗到心情愉悅而樂於付費;在規劃渠道時,要突出差異化特色和響應的及時性;在促銷時,加強與顧客的交流,鼓勵顧客參與,強化顧客對體驗的認識和感受。
2.精心營造環境,提高顧客滿意度。體驗營銷要求購物環境具有一定的氣氛和情調,使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產生一種特殊的心理感受,消費者的心理感受雖然與交易本身沒有直接聯系,但是它可以影響消費者在購物時的心境和興趣。精心策劃的購物環境是為了創造知覺體驗,充分利用感情信息,通過影響消費者更多的感官、感受來介入其行為過程,從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過程和行為。在體驗經濟下,商家出售的是為消費者量身定製的體驗,消費者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參與者。體驗營銷要帶給消費者的是一個難以磨滅的印象,需要引入有形的東西來讓消費者把握主題,緊緊圍繞主題,充分刺激消費者的感官。讓顧客在購買前能夠知道將得到什麼體驗,通過營造一種氛圍、設計一種場景,開展消費者參與的體驗式活動,為消費者營造體驗的氛圍和場景,說服消費者購買。
3.發掘消費者心理需求,注重營銷策劃中的互動。在零售業的營銷活動中,要從單一的通過產品或服務滿足消費者需要向滿足消費者慾望和增加顧客體驗轉變,重視對顧客精神和心理需求的滿足。在當今個性化消費的時代,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於被動地接受企業的產品,而是對產品的設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在產品開發過程中,企業要重視產品形象、個性、情調、感性等方面的塑造,營造出與目標顧客心理需求相一致的心理屬性,幫助顧客形成某種感興趣的體驗。體驗營銷能營造出一種消費者精神世界所需要的生活和文化氛圍,從而幫助消費者找出潛在的心理需求,激發其購買慾望。
4.在服務中融入更多的體驗成分。體驗營銷通過看(See)、聽(Hear)、用(Use)、參與(Participate)的手段,充分刺激和調動消費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動(Act)、關聯(Relate)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已經給零售業帶來了新氣象。科技的發展使得產品越來越表現得同質化,良好的服務能增加消費者對企業的好感,有助於建立消費者的忠誠度,在服務中增加體驗成分,可以增加消費者參與的機會,突出服務的個性化和差異化,更好地吸引消費者。企業應有意識地向顧客傳遞體驗,不僅要做好企業所承諾的全過程、全方位的服務,同時還應實現企業服務的個性化、特色化、品牌化,不僅使消費者滿意,還應使消費者感動,使企業所提供的服務成為消費者難以忘懷的經歷。
5.挖掘新顧客,穩定忠實顧客群。售後服務的狀況對企業意義重大,是零售企業提高顧客滿意度,培養忠誠顧客的重要手段,按照80/20法則,企業80%的銷售來自於20%的顧客,創造企業80%銷量的是企業的忠誠顧客。購後體驗會促成顧客的重復購買,零售商除了提供優質的售後服務外,還應利用現代化的網路、通訊技術建立顧客檔案加強客戶關系管理,從而影響顧客情感,培養顧客忠誠,讓體驗存在於企業與顧客接觸的所有時刻,包括零售環境中、產品和服務的消費過程中以及售後服務中,清楚地掌握消費者的所有消費行為,更加關注消費者在購物前、購物中和購物後的全部體驗,讓消費者感覺到品牌的特色與文化。
6.建立零售業體驗式營銷隊伍,提升服務品質。零售業通常要直接面對消費者,因此,營銷人員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顧客體驗的效果。體驗的主題再明確,體驗設計再完美,卻會因為員工的依次疏漏或怠慢而大打折扣,甚至將體驗破壞。在體驗式營銷中,營業員和銷售人員的角色較傳統營銷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他們要採用讓目標顧客觀摩、聆聽、嘗試、試用等方法,加強與消費者的溝通與互動,使顧客親身體驗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將視覺、聽覺、味覺、嗅覺等應用在體驗營銷上,使消費者體驗產品,確認價值,促成信賴後達成交易。因此,營銷人員的積極心態、高尚的品質、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以及專業技能素養等綜合素質的提高,是體驗營銷成功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約瑟夫•派恩詹姆斯•吉爾摩著:《體驗經濟》[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年5月
[2]白戰風:《消費心理分析》[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3]湯小平:體驗經濟背景下的情感營銷策略[J].《高科技與產業化》,2005年第7期
[4]陳凌雲:《世界上最有效的營銷法則》[M].地震出版社,2005年第1版
② 李同升的主要研究領域
一 城鄉關系與城鄉一體化發展研究 (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鄉村空間類型及其綜合發展模式研究——以寶雞地區為例( 49671023 ) 1997~1999 (項目負責人)
( 2 )國家教委優秀回國人員基金項目:人地關系與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研究 1995~1997 (項目負責人)
( 3 )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寶雞市農村社區類型及其發展模式研究( 1996D07 ) 1997~1999 (項目負責人)
( 4 )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線兩帶」地區城鄉一體化發展研究 (2003D06)
2004-2006 (項目負責人)
( 5 )國土資源部科研計劃項目:陝西省農用土地分等定級成果應用方案研究
2001~2002 (項目負責人) ( 1 )李同升 . 鄉村地域共同體及其結構與功能研究 . 西北大學學報, 1998 ( 5 )
( 2 ) 李同升、厙向陽 . 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動力機制及其演變分析—以寶雞為例 . 西北大學學報, 2000 ( 3 )
( 3 )李同升、劉笑明、陳大鵬 . 區域小城鎮的空間類型及其發展規劃研究 . 城市規劃, 2002 ( 4 )
( 4 )李同升、羅雅麗 . 城鄉一體化視角下村鎮建設思考,經濟研究參考, 2005 ( 70 M -5 )
( 5 )羅雅麗、李同升 . 制度因素在城鄉一體化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分析,人文地理, 2005(4)
( 6 )羅雅麗、李同升 . 城鄉關聯性測度與協調發展研究,地理與地理信息系統,
2005 ( 5 )
( 7 )李慧棟、李同升 . 社區規劃的發展進程與多維透視,城市發展研究, 2006 ( 6 )
( 8 )沈銳、李同升 . 後現代的新城市主義與中國城市規劃,城市問題, 2005 ( 4 )
( 9 )李同升、程葉青 . 我國西部地區大中城市投資環境評價與分析,人文地理,
2002 ( 4 )
( 10 )程葉青、李同升 . 西部地區中等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乾旱區資源與環境, 2003 ( 5 )
( 11 )劉小鵬、李同升 . 國際 BOT 投融資方式在陝西農業建設中的應用,西北大學學報, 2003 ( 1 )
( 12 )李同升等 . 鄉鎮社區發展與規劃,西安地圖出版社, 2000
( 13 )曹明明、李同升 . 城市與區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 .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2 (1) 系統進行了城鄉一體化的機理(動力機制)研究,提出了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動態測評體系和研究方法,在國內較早開展了城鄉一體化發展過程中政策與制度的制約和激勵研究,並以大西安地區和寶雞市域為例進行實證研究。
(2) 在國內地理學界較早開展了鄉鎮社區發展與規劃研究,通過對鄉鎮地域系統的剖析,提出鄉鎮社區的理論概念,分析了其結構與功能,並從理論和實踐操作兩方面建立了描述其的指示因素和指標體系,以關中地區為例,進行了鄉鎮社區空間類型劃分和發展模式研究,開展了以社區綜合發展為目標的鄉鎮規劃研究,提出了走向城鄉一體化的社區發展與規劃思路。
二 經濟地域系統演化與調控研究
1 支撐項目
(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區域開發的地學基礎」( 40131010 )(項目負責人為陸大道院士)之子課題:區域經濟的影響因素的典型研究 2002~2005 (項目負責人)
( 2 ) 973 計劃項目「東北亞生態系統演化及生物多樣性研究」( 2005CB724801 )
一級子課題:西伯利亞自然-經濟系統的特點及其地域開發功能和方向 2005 - 2007 (項目負責人)
(3) 高等學校博士點科研基金項目:「流域 PRED 系統及其時空協同研究」
( 20060697004 ) 2007-2009 (項目負責人)
( 4 )陝西省科技發展計劃重大項目:「陝西渭河流域綜合治理戰略研究」( 2003K12-G5 )之專題三 — 水資源系統與社會經濟系統時空協同及其解決方案
2004-2005 (項目負責人)
( 5 )國家軟科學計劃項目:「渭河流域綜合治理戰略研究」( 2004DGS3D026 )專題五 -- 水資源系統與社會經濟系統時空協同及其解決方案 2005-2006 (項目負責人)
( 6 )陝西省政府研究項目:西部大開發中陝西重點開發區域及優先項目選擇 1999~2000 (項目負責人)
( 7 )西安市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戰略研究項目: 西安市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循環經濟科技問題研究 2004—2005 (項目負責人)
( 8 )西安市科技計劃項目: 西安市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創新模式和促進機制研究
( HJ06005-07 ) 2006—2007 (項目負責人)
2 代表性成果
( 1 )李同升、徐冬平 . 基於 SD 模型的流域水資源 — 社會經濟系統時空協同分析 .
地理科學 2006 ( 5 )
( 2 )程葉青、李同升、張平宇 . SD 模型在區域可持續發展規劃中的應用,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EI 源刊), 2004 ( 12 )
( 3 )徐冬平、李同升 . 陝西關中地區水資源-社會經濟系統時空協同分析,水土保持通報, 2005 ( 3 )
( 4 )程葉青、李同升 . 礦業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以陝西省黃陵縣為例,
西北大學學報, 2004 ( 6 )
( 5 )李同升、韋亞權 . 工業生態學研究現狀與進展 . ,生態學報 , 2005(4)
( 6 )李同升、韋亞權、周華 . 生態工業園區規劃與設計研究,經濟地理, 2005 ( 5 )
( 7 )李同升、陳文言 . 我國西部自然資源開發的體重創新和立法問題,地理學與國土研究, 2000 ( 2 )
( 8 )李同升、趙榮 . 西部大開發與陝西省區域發展戰略研究,水土保持通報,
2000 ( 1 )
( 9 )厙向陽、李同升 . 區域可持續發展系統結構及協調度分析,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 2000 ( 2 )
( 10 )劉小鵬、李同升 . 西北乾旱半乾旱區沙產業建設綜合績效與農業可持續發展 — 以寧夏中北部為例,水土保持通報, 2001 ( 3 )
( 11 )李同升 . 西部大開發 — 觀念、政策與行動,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1 ( 1 )
( 12 )李同升 . 西北地區資源開發中的環境問題與對策,西北大學學報, 1997 ( 1 )
( 13 )趙榮、李同升 . 陝西文化景觀研究,西北大學出版社, 1999
3 學術創新
( 1 ) 以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的理論和方法為基礎,立足社會經濟發展落後、生態環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的陝西和黃土高原地區,在區域分析和地域經濟系統動態模擬的理論與方法、渭河流域和黃土高原人地關系演化及其優化調控、陝西城鄉聚落系統結構及其空間演化等研究領域有一定的特色。
( 2 )在理論上,以地理學人地關系理論為基礎,汲取區域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和區域科學的理論與方法,強調學科交叉、多視點系統解析,注重對經濟地域系統的組織結構、影響因素、運行機制和演化特徵進行綜合分析和動態模擬,探討其發展規律和優化調控方法措施,進而指導區域開發和區域規劃的實踐活動。對黃土高原經濟地域系統的分析、渭河流域水資源-環境-經濟系統的模擬、城鄉聚落體系演化及其空間結構、西部大開發的地理學研究都體現了上述思想。
( 3 )在實踐上,重點開展了渭河流域綜合治理研究、黃土高原典型縣綜合開發與治理規劃、產業復合生態系統與生態產業園區規劃建設、循環經濟發展戰略等研究。研究成果均被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所採用。
三 科技園區及其技術擴散研究
1 支撐項目
( 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農業科技園區技術創新擴散的機制分析及其示範推廣模式研究 ( 05BJL07 ) 2005 - 2007 (項目負責人)
2 代表性成果
( 1 )李同升、羅雅麗 . 楊凌示範區農業技術示範推廣模式及其優化途徑,西北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7 ( 1 )
( 2 )劉笑明、李同升 . 農業技術創新擴散的國際經驗及國內趨勢 ,經濟地理, 2006 ( 6 )
( 3 )王武科、李同升 . 農業技術水平的地區差異分析 ,農業現代化研究, 2007 ( 3 )
( 4 )方維慰、李同升 . 農業技術空間擴散環境的分析與評價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06 ( 11 )
( 5 )張建忠、李同升 . 我國農業科技園的發展現狀及其動力機制,農村經濟 , 2006(12)
( 6 )劉笑明、李同升 . 由失敗案例透視農業技術創新擴散的影響因素及其改進,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 2007 ( 3 )
( 7 )劉輝、李同升 . 農業技術擴散的因素和動力機制分析,農業現代化研究,
2006 ( 3 )
3 學術創新
( 1 )突破了傳統的技術創新擴散 S 型分析的基本假設,選擇典型農業科技園區作為技術創新源地,通過系統的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創建了描述農業技術創新擴散的多樣化模式,總結了農業技術創新擴散的規律。
( 2 )根據我國統籌城鄉發展和解決「三農」問題的迫切需要,研究了公益性技術、經營性技術和中間性技術在不同地區的擴散模式,提出了相關的激勵政策和措施。
( 3 )我國農業科技園區技術創新功能尚可,但技術擴散和示範推廣效果則不盡人意。項目研究在國內首次針對這一問題開展實證研究,具有開拓性和前瞻性。
四 產業旅遊、生態旅遊和景區規劃研究
1 支撐項目
( 1 )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觀光農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2001~2002 (項目負責人)
( 2 )西安市軟科學項目:西安市觀光農業現狀調查、發展預測和政策研究 2001~2002 (項目負責人)
( 3 )陝西省政府:秦嶺國家級生態功能區生態旅遊總體規劃 2002-2003 (項目負責人)
( 4 )武漢三特索道公司:神農架大龍潭景區、小神農架關門山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2003-2004 (項目負責人)
( 5 )楊凌示範區管委會:楊凌示範區旅遊業發展規劃 2003-2004 (項目負責人)
( 6 )山西丹朱嶺旅遊開發公司:丹朱嶺旅遊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2005 (項目負責人)
( 7 )邯鄲市人民政府:邯鄲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組長郭來喜,副組長王興中、李同升) 2006 (副組長,專題負責人)
( 8 )寧夏自治區政府:寧夏金沙灣農業科技園區旅遊發展規劃 (組長郭來喜,副組長王興中、李同升) 2006 (副組長,專題負責人)
( 9 )西安市政府:西安市鄉村旅遊發展規劃 2006 (項目負責人)
( 10 )西安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總公司:西安經開區現代農業主題公園項目策劃 2006 (項目負責人)
( 11 )西安市雁塔區旅遊局:雁翔民俗旅遊示範村建設規劃 2007 (項目負責人)
2 代表性成果
( 1 )李同升、馬慶斌 . 觀光農業景觀結構與功能研究 . 生態學雜志, 2002 ( 2 )
( 2 )楊新軍、李同升 . 秦嶺國家級生態功能區生態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水土保持通報, .2004(2)
( 3 )劉笑明、李同升 . 西安市觀光農業空間結構研究,人文地理, 2005 ( 3 )
( 4 )李同升 等 . 西安市觀光休閑農業發展研究,西安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
( 5 )李同升、張潔 . 國外工業旅遊及其研究進展,世界地理研究, 2006 ( 3 )
( 6 )李慧棟、李同升 . 以工業旅遊為主導的景區規劃研究,城市規劃, 2006 ( 10 )
( 7 )張潔、李同升 . 我國工業旅遊發展的現狀與趨勢,西北大學學報, 2007 ( 3 )
( 8 )張潔、李同升 . 工業旅遊項目策劃研究,人文地理, 2007 ( 2 )
( 9 )劉笑明、李同升 . 農民旅遊市場定位與營銷策略研究,安徽農業科學, 2005 ( 18 )
( 10 )楊永波、李同升 . 基於遊客心理感知評價的西安鄉村旅遊地開發研究,旅遊學刊, 2007 ( 11 )
3 學術創新
( 1 ) 以觀光休閑農業發展的理論基礎為切入點,建立起了觀光農業宏觀布局與微觀規劃設計的理論框架,指出:綜合區劃理論和環城遊憩帶理論是大中城市郊區觀光休閑農業宏觀布局的理論依據,而區位理論、體驗經濟理論和景觀生態理論則可作為觀光休閑農業園區規劃設計的理論指導;以西安市為實證對象,採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其資源條件和市場開發前景進行研究,對其空間布局、功能分區做出合理安排,在此基礎之上提出西安市觀光農業發展的政策建議;在宏觀研究的基礎上,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區域進行了觀光農業園區規劃與設計,其中;選擇楊凌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進行高科技農業觀光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及項目設計,選擇西安現代農業綜合開發區進行觀光農業規劃與休閑體驗設計,選擇西安杜陵進行皇家上林苑觀光農園進行控制性詳細規劃 , 。該項研究獲得 2005 年西安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 2 )以山西丹朱嶺旅遊景區為例,在國內率先開展了「以工業旅遊為導向的景區規劃研究」,對我國正在興起的工業旅遊開發有示範指導作用。
( 3 )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大都市地區鄉村旅遊發展專項規劃,尤其在鄉村旅遊資源調查分類和評價方法、 基於遊客心理感知評價的鄉村旅遊地開發研究方面開展了探索性工作。
五 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研究
1 支撐項目
( 1 ) 973 計劃項目「東北亞生態系統演化及生物多樣性研究」( 2005CB724801 )一級子課題:西伯利亞自然-經濟系統的特點及其地域開發功能和方向 2005 - 2007 (項目負責人)
2 代表性成果
( 1 )李同升、黃國勝 . 俄羅斯西伯利亞人口狀況及其地理分析,人文地理, 2007 ( 3 )
( 2 )李同升 . 中國與中亞國家沿橋經濟合作的前景分析,經濟地理, 1998 ( 3 )
( 3 )李同升 . 邁向 21 世紀的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地理, 1997 ( 2 )
( 4 )李同升、陳宗興 . 關於我國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帶規劃與建設的若干思考,經濟地理, 1997 ( 1 )
( 5 )李同升 . 原蘇聯地區新的政治地圖,人文地理, 1997 ( 3 )
( 6 )李同升 . 原蘇聯地區地緣政治格局及其演變分析,世界地理研究, 1997 ( 2 )
( 7 )李同升 . 莫斯科大都市地區的空間結構與發展特點,人文地理, 1995 ( 1 )
( 8 )杜德斌、李同升、馮春萍、趙媛 . 世界經濟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六 高等教育和教學研究
1 支撐項目
( 1 )陝西省高等教育面向 21 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研究項目:地理類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982029 ), 1999-2001 (項目負責人)
( 2 )陝西省 21 世紀初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研究項目:基於能力和素質的考試改革研究( 0204003 ) 2003-2005 (項目負責人)
( 3 )陝西省精品課程:人文地理學, 2004-2006 (項目負責人)
2 代表性成果
( 1 )李同升、趙榮 . 國內外人文地理學教材的特點分析 — 兼論我國人文地理學教材改革問題,人文地理, 2000 ( 4 )
( 2 )李同升 . 全面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探索與實踐,高等理科教育, 2002 ( 2 )
( 3 )李同升 . 基於能力和素質的考試改革探討,高等理科教育, 2005 ( 6 )
( 4 )李同升 等 . 《人文地理學》省級精品課程, 3 學術創新
( 1 )提出了研究生教育的「道德素養 + 創新能力 + 交流能力」的綜合培養模式,該研究獲得了 2001 年陝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 2 )提出了本科生 「過程考核+資格考試 + 口試+項目訓練」的課程考試新模式。
( 3 )提出了地理學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思路和實施方案,該研究獲得了 2005 年西北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