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鄉旅遊 » 鄉村旅遊生態農業

鄉村旅遊生態農業

發布時間: 2021-02-01 21:57:12

① 生態自然,農業觀光的鄉村旅遊地有哪些

近幾年,隨著人們趨近於回歸大自然,親近大自然,鄉村旅遊發展迅速,在發展鄉村旅遊的時候,會考慮如何進行規劃,那麼鄉村旅遊規劃包括哪些內容呢?
鄉村旅遊規劃,是旅遊規劃的一種。從資源的角度而言,是以村落、郊野、田園等環境為依託,通過對資源的分析、對比,形成一種具有特色的發展方向。近期,鄉村旅遊往往和新農村建設聯系在一起。鄉村旅遊發展是鄉村創新經濟學理論下的一個成功實踐。在我國廣大的鄉村地區存在著豐富的人文歷史資源和生態自然資源,鄉村旅遊開發和發展存在著巨大的潛力和市場。根據鄉村創新經濟學理論,因地制宜,實事求是,依據特有的旅遊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業是鄉村發展的有效模式之一,因為鄉村是比較容易培養出特色經濟的。
其內容包括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旅遊開發策劃、規劃與設計經驗,對行業動態和相關政策法規,對鄉村旅遊產業發展模式、鄉村特色休閑及景觀建築設計、鄉村游樂項目策劃、農家樂升級、民俗村度假開發、古村落文化休閑開發、農業生態園打造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休閑農業園區策劃、特色農業觀光主題園區、休閑農業博覽園、特色採摘度假區、新農村整體規劃設計、新農村風貌設計、鄉村旅遊景區規劃、鄉村主題度假區規劃、鄉村會所、溫室建築設計等等。

② 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的區別及聯系有哪些,謝謝

休閑農業是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為城市遊客提供觀光、休閑、游覽、度假等服務,農業和旅遊業相結合,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相結合的新型產業。鄉村旅遊是指以鄉村地域及農事相關的風土、風物、風俗、風景組合而成的鄉村風情為吸引物,所進行的休閑、觀光、體驗以及學習等旅遊活動。做休閑農業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開展鄉村旅遊。像遠景設計研究院,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規劃多年,可多了解一下。

③ 農村生態農業旅遊開發國家有哪些政策

生態農業國家扶持政策有哪些:
引導有機生態農業發展的相關經濟政策
包括生態補償、綠色補貼政策、項目基金扶持、減稅、免稅、貼息、政府補助等多種經濟支撐手段。支持生態產業的發展,使其綜合競爭能力增強。
綠色補貼
綠色補貼是政府給予經濟主體以激勵其進行環境保護或污染削減活動的某種形式的財政支付
綠色補貼的內涵主要包括四個基本要素:
首先,它是一種旨在促進環境保護的財政鼓勵措施;
其次,它是通過對經濟主體的經濟激勵機制來實現政策目標的;
再次,既包括對環境保護投資的補貼,也包括對污染削減行為的補貼;
最後,補貼方式是多樣的,不僅僅限於現金支付,還包括信貸優惠、稅收減免方面的形式。

按補貼內容不同,綠色補貼分為生態服務類補貼和公共服務類補貼。
生態服務類補貼是指對生態環境直接服務行為的補貼,既包括森林保護、植被養育、水土保持方面的補貼,又包括環境友好型技術採納補貼、化學農葯減用補貼等等,對有機生態農業都著很好的補貼。
公共服務類補貼主要是指政府的一般性公共服務支出,如環境科技研究、環保教育及培訓、病蟲害防治、動植物檢疫、農村清潔能源推廣、農田灌溉系統、鄉村道路等方面的支出,這些政府支出對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間接的作用。
按補貼對象不同,綠色補貼分為環境改善類補貼和污染削減類補貼。
環境改善是相對於環境「自然狀態」而言的,環境改善類補貼是對創造正外部性的經濟主體的補貼,能實現外部收益內部化。對植樹造林、生物多樣性保護、防範有害生物入侵的補貼均屬此類,一般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園這方面涉及比較多一些。
污染削減是相對於環境「污染狀態」而言的,污染削減類補貼是對減少負外部性的經濟主體的補貼,能激勵生產者主動採用污染控制技術。對工業企業採用煙氣脫硫設備的補貼、對畜禽養殖戶採用沼氣技術的補貼、對農戶減量使用農葯或化肥的補貼屬於此類
按補貼方式不同,綠色補貼分為一次性補貼和連續性補貼。
通常,一次性補貼是分攤生產者採納親環境技術的經濟成本,從而激勵採納技術或提供生態環境服務。比如對採納沼氣技術的補貼,補貼只發生在技術採納當年,一旦技術設備投入使用,政府就不給予後續的補貼。
連續性補貼通常是連續數年對生產者進行經濟補償,以彌補由於環保而造成的收入損失,進而達到環境保護的激勵效果。比如政府對農戶減量使用化肥而造成作物減產的補貼,這種補貼每年都有,只要農戶減少化肥用量就能獲取補貼。
綠色補貼與生態補償、環境賠償
綠色補貼一般是政府對經濟主體的在國家政策層面上的環境經濟關系,比如退耕還林補貼、休耕補貼等;
生態補償是政府對政府、政府對經濟主體在某一具體事務上的環境經濟關系,比如,流域生態補償是下游地方政府對上游地方政府在流域水質保護上的經濟補償,征地補償是政府對土地產權人在征地事務上的經濟補償;
環境賠償是經濟主體對經濟主體之間的圍繞環境事故的權責關系而產生的經濟行為關系,如排污企業對受污染居民的經濟賠償。
關於具體的補貼數額,根據地方的不同,額度也各不相同,需要咨詢當地的農業部。其他更多新農業信息咨詢,可關注發現良田。

④ 生態農業旅遊的發展

人文資源占優勢的「觀賞+學習」模式
對於在農業特色和自然資源特色方面都不佔有優勢的農業地區,我們就可以走這條觀賞加學習型的模式路線。例如桂北地區,通過挖掘桂北悠久的歷史,發達的農業文化、古代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的交融歷史、鄉鎮「社日」壯族歌圩、瑤族盤王節等民族活動將本地區的人文資源和旅遊作最優的結合。這種模式不但要求人們要認同當地農業文化充滿差異的地域性特徵,還要致力於為當地這些處於弱勢的文化找到重新發揚光大的理由。
農業文化旅遊資源是不能簡單地進行自然或人文的劃分的,它綜合了自然與人文兩方面的特長。我國有一句古話叫「十里不同俗」,所以這類地區在開發時應以農業生產勞動為核心,以耕作制度、勞動工具、勞動產品、生活習俗與禁忌的開發為基本方向。特色耕作制度是農業文化的重要內容,反應了當地農業文化的基本特徵。特色農產品是農業生產的果實,可以讓旅遊者充分體驗收獲的快樂、了解生活習俗特別是與農業生產有關的生活習俗及各種禁忌,以生動的形式與充滿想像的內容展示了農業文化發展的歷史與現實。從原始農業到現代農業,勞動工具發生了很大變化。從農具的使用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國農業文化每一點滴的進步,也可以看到我國農業文化現代化的快速發展。認識農具實際上就是認識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歷史,如果進行適宜地開發,應該可以成為絕好的旅遊產品。這些都可以進行觀賞性和學習性的開發。
農業旅遊(Agriculture Toirism)是20世紀首先在發達國家興起的一種旅遊方式,是生態農業與生態旅遊結合催生的產物。「農業旅遊」一詞首先出現在世界旅遊發達的歐美國家。在國外,早在19世紀30年代歐洲已開始了農業旅遊。義大利在1865年便成立了「農業與旅遊全國協會」,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農業與旅遊相結合的專業協會。該協的主要功能是專門介紹城市居民到農村體驗農業野趣,與農民同吃、同勞作,或者在農民家中住宿。這實際上標志著農業與旅遊業已經結合成為一個新形勢的產業。在義大利、奧地利等國興起的這種農業旅遊,之後逐步擴展到美國、法國、英國等國家和地區。20世紀70—80年代,日本、韓國、新加坡和我國台灣陸續成為農業旅遊的開發熱點國家和地區。20世紀80年代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大陸開始進行休閑農業的探索性研究和開發。
我國生態農業旅遊起步較晚。國家旅遊局推出「1998年華夏城鄉游」為主題的旅遊年活動,拉開了鄉村旅遊發展的序幕。2006年確定以「中國鄉村游」為主題的旅遊年,主題口號是「新農村、新旅遊、新體驗」。2009年的「中國生態旅遊年」,倡導「走進綠色旅遊,感受生態文明」。這些舉措有力地助推了鄉村旅遊發展,相機出現了以農家樂、度假村、野營地、休閑農村、生態農業觀光園、教育農園、民俗文化村、鄉村俱樂部等多種形式的農村旅遊。全國農業生態旅遊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旅遊消費方式。
九龍山森林公園位於洪雅縣城,四川盆地西南邊緣,地處青衣江北岸。據眉山市中心城區53公里,據成都市110公里。九龍山城市森林公園北起規劃的洪雅城北火車站組團,南至省道106線,東起升到106線與省道305縣交匯處,西至九龍庄園低密度住宅小區,是洪雅縣縣城總體規劃涵蓋范圍內的森林公園。在九龍山的設計上,遠景建築園林設計院根據九龍山緊靠洪雅縣城區,緊鄰青衣江畔,處於未來縣城發展區域之中,地理條件優越,交通便利的優勢,將九龍山規劃設計為集生態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會議為核心的旅遊景區。打造九龍山成為集生態觀光、居住、度假、健身、會議為一體的高檔休閑養身地。 藍溪谷生態農業風景區位於山東濰坊青州市王墳鎮境內,S233省道南12公里,西鄰仰天山,是集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生態農業與一體的生態型旅遊區,融山的雋秀、水的神韻於一體,挾田園秀色、稟歷史文明於一身。境內峰青巒秀,怪松搭棚,古藤蟠纏,使人心曠神怡,山谷中有藍溪 水庫,種有藍莓、大石榴、大櫻桃、樹莓、黑枸杞、葡萄等漿果,季節性採摘。谷中除了農作物,生長著密集的黃荊條、荊條花。工作之餘,驅車而至,踏著青草,穿過樟林,走進農家木屋,品嘗高淳特色農家土菜和山莊野味,放飛心情,回歸鄉野,是體驗農家生活,感受自然之美的絕佳之地!

⑤ 有哪些適用於農家生態旅遊的新型農業

(1)生態農業。生態農業是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的農業生產的一種模式。生態農業強調在盡量減少人工管理條件下進行農業生產,生態上能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保護土壤肥力和生物群體的多樣性,少用或不用化肥,減少環境壓力,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農業。生態農業的基本內容是模仿自然生態系統,更多地強調人和化學能的低投入原則,把農業生態系統的平衡、銜接和保證資源環境的持續性放在首位;生態農業的核心是保證農業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的基本特徵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發展農業生產,恢復農業自然生態系;把生物工程技術引入農業,進行戰略性資源替代,最大限度地克服石油農業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的目標是運用生態學原理和系統科學的方法,把現代科學成果與傳統農業技術精華相結合建立起來,具有生態合理性、能良性循環的一種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生態農業的最大特點是把農作物從陽光那裡得到的能量和物質多次利用,循環使用,這樣可以在較少的土地和較小的空間、較短的時間內,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產出,使排出污染環境的廢物最少。生態農業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生態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選擇。

(2)有機農業。有機農業亦稱「有機耕作法」,類似的還有「有機園藝」,是總結了東方傳統農業發展幾千年長盛不衰的經驗後提出的。它是指不使用化肥、農葯,而代之以有機肥料和機械與生物防治病蟲害,在生產操作上具有特定的精確標准特點的作物栽培系統。有機農業准確定義為,一種完全不用化學肥料、農葯、生長調節劑、畜禽飼料添加劑等化學合成物質,也不使用基因生物工程及其產物的生產體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復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和良性循環,以維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其特點:一是天然性。有機農業是一種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葯、生長調節劑的農業生產體系,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二是安全性。有機農業生產體系的產品,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標准加工成的有機食品,解決了當前農產品衛生、安全、營養的消費需求。

中國有機農業發展始於20世紀80年代。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農業所擁有地域優勢和勞動力優勢,為有機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潛在的優勢和廣闊的前景。

(3)設施農業。設施農業又稱設施型及無土型農業,是通過利用人工建造的設施來調節生物體生活的環境,使之最適合進行農業生產。人口的持續增長、土地資源銳減、氣候異常等因素,促進了設施農業的發展。特別是像我國這樣人多地少、人均佔有資源稀缺的國家,設施型農業顯得更為重要。現代設施農業管理可通過計算機將生態環境控制在最適合植物生長發育的水平,在寒冷地帶、沙漠地帶甚至在宇宙空間也能生產新鮮蔬菜,使農業能像工業那樣有計劃、有規模地生產。我國農業資源短缺,設施農業是高效利用有限資源的重要途徑,建立在現代農業與工程科學技術基礎上的設施農業將促進我國農業走持續發展之路,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跨越。

(4)生物農業。生物農業就是利用自然條件,採用多種農作物輪作肥田、天然殺蟲、生物多樣化等科學方法種植農作物,在不使用化肥、除草劑和殺蟲劑條件下,建立農業開發管理體系,生產出接近天然植物的農產品。利用生物工程技術修復被工業廢棄物污染的土壤,擴大農業的種植面積,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和經濟價值,是生物農業的一項內容。生物農業發展目標是生產不含殘留化學制劑、高質量的農業產品,尊重自然環境,應用先進的耕作技術,不斷增加和保持土壤的肥力。其研究領域有多個方面,如新植物品種和新的有機體的特性評價與生產,擴大耕作,多樣化耕作,強化生產,降低成本,以及鄉村環境保護等。生物農業強調農事和園藝操作中生物、技術、經濟和社會諸方面相互協調。

(5)其他適於農家生態旅遊的新型農業。立體高效型農業,是多層次配置、多時序、多級質能循環利用的主體種養結構,構建高效復合生態系統。擴大對空間、時間、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使群體光合性能有效提高,生產出高產優質的農產品。

保健型農業,以生產保健型、營養型、鮮嫩型、食療型等食品為主的農業生產體系。培育出美味可口、營養豐富、又有療效的農產品,如抗癌糧、富硒蔬菜、大米、防病瓜、長壽果、健腦雞、保肝蛋等。

工藝型農業,是以生產既可以食用又具有欣賞功能給人們帶來賞心悅目效果的農產品為目的的農業。如白茄子、方形西瓜、黑辣椒、球形胡蘿卜、方形樹、彩色棉、鵪鶉雞、豬肉狗,水果遮光化妝水果。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