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鄉村旅遊
Ⅰ 紅高粱影視基地為什麼被拆除了
紅高粱影視基地就是高密的名片,為高密增添了多少活力,為百姓創造了多少福利,為什麼要拆?真不知道政府是怎麼想的?真是高密的悲哀😭😭😭全家都喜歡去那裡遊玩,好多外地人都是通過紅高粱影視基地認識了高密!聽到這個消息真是真驚,心痛!這是什麼政府?簡直是強盜嘛!😤😤😤
Ⅱ 高密風景有那些
峽山區,全稱: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位於濰坊市東南部,北部和昌邑市交界,西部同安丘市接壤,南部毗鄰高密、諸城兩市,東部與青島市相望,經坊子區與市區連為一體.全區總面積490平方公里,其中峽山水庫面積144平方公里,設7個直屬部門,4個街道辦事處,共277個行政村,22萬人.
山東省最大的水庫---峽山水庫
峽山水庫是山東省第一大水庫,坐落於山東半島,在濰坊市濰河中游的昌邑、高密、諸城、安丘四縣市交界處,庫區氣候宜人,風景優美,物產豐富,花草樹木繁多,是集觀光旅遊、休閑垂釣於一體的大型天然場所。
水庫總庫容 14.05億立方米,興利庫容5.03億立方米。庫區涉及范圍大,包括縣市4個、鄉鎮11個、移民村97個。水庫始建於1958年11月,1960年9月建成蓄水。是一座集防洪、灌溉、發電、水產養殖、城市及工業供水等綜合利用於一體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庫灌區設計灌溉面積153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04萬畝。
峽山水庫旅遊風景區的景點有:伯溫祠、玉皇廟、王母宮、財神廟、觀音洞、觀景台、棧橋、峽山公園等等,尤其是劉伯溫曾經生活過的伯溫洞聞名天下,每年都有很多人慕名前來旅遊。
峽山水庫水源地有豐富的水產資源,鯉魚、甲魚、鯽魚、黑魚、鰱魚、鯰魚、田螺、河蚌等水產品非常豐富。近年來,為促進當地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實現群眾大幅增收,濰坊市將發展水庫漁業增殖作為當地的一個亮點來抓,通過連年向水庫中投放四大家魚中鰱、鱅等品種幼苗,進行人工增殖和管護,資源量和年捕獲量逐年增加,增殖效果明顯。
峽山水庫的地下泉水甘甜爽口,在水庫的周圍鄉村正在進行戶表工程,為沿庫各村莊飲用水安全提供了有利條件!
開發為促進峽山的發展,峽山於2007年被劃出昌邑,成為由濰坊市直管的峽山經濟開發區。大量外來投資正在逐步到位,未來的峽山將在旅遊開發上進行大刀闊斧的建設。
Ⅲ 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的旅遊資源
(一)自然風光
1、峽山。峽山位於峽山水庫北岸,象一隻猛虎傍水而卧,俗稱卧虎山、斜山。海拔.1米,前後均為峭壁,東南稍坡,山勢雄偉,風光綺麗。山上建有玉皇廟、娘娘廟,山腰有呂祖洞、伯溫洞,相傳明朝劉伯溫在此隱居。
2、野溝河。野溝河源於太保庄鎮永旺屯村,向東經丈嶺、北孟流入膠新河,全長約15公里,是一條保護較好的原生態河流。在丈嶺以西1000米處開發建設了漁池湖休閑娛樂風景區,修建了攔河壩、漁池湖山莊,湖面拓展到200畝,規模宏大。
3、石坑河。西連濰河,東接膠新河,全長20公里,流經太保庄鎮、北孟的部分村莊。因河道比較窄,部分河段被填平或改造。有些河段原生態面貌保護比較好。
4、七里蘭島。七里蘭島位於峽山水庫南端,總面積約100畝(水位高時約60畝)。島上樹木叢生,具有很大的開發價值。
5、渠河、濰河下游水面寬闊,濰河新老河道之間的夾河套面積較大,風景秀麗,具有開發旅遊的良好條件。
(二)水利風景
峽山水庫。峽山水庫1958年11月動工興建,1960年9月基本建成,是一座集防洪、工業及生活用水、灌溉、發電、水產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大(Ⅰ)型水庫,素有「齊魯第一庫」之稱。水庫樞紐工程主要由大壩、溢洪閘、放水洞、水電站組成。大壩總長32.91公里,壩頂高程為44米,興利庫容5.50億立方米,相應水位37.40米。水庫水面面積144平方公里,水域廣闊,碧波萬頃,水天一色,景色壯觀。 峽山水庫位於濰坊市區東南50里、昌邑、高密、安丘3縣交界處的濰河河道上。它始建於1958年11月,1960年10月竣工,是山東省最大的一座水庫。
(三)人文景觀
1、太保庄萬畝生態林。位於濰河與引黃濟峽工程之間的夾河套,土地面積約12000畝。林木種植總面積達到5000多畝,真正形成了「遙望一碧萬頃,近看綠樹成蔭」的美麗景象。
2、王家莊萬畝生態林。位於水庫西岸淺灘地帶,總面積10000畝,已建成6000畝,林帶與水庫相映,庫內碧波萬頃,庫外綠樹一望無際。
(四)歷史文化名人與文物古跡
1、 四公
在濰水沿岸,自古就流傳著冰雹不打四公之說。這四公系指黃公、蓋公、鄭公、狄公。後是指這四公所在的四座山,即趙戈鎮的黃公山、蓋公山、礪埠山和狄山。
黃公,名黃石公,戰國時著名兵家。在朱子村後隱居此山,去世後人們把他安葬在該山的最高處,並把該山改稱「黃公山」,以茲紀念。之後,又在他講學的舊址建黃公祠(祠內黃公偶像端坐其中,韓信、張良置身其兩側,均為木雕),並派人看管。現不復存在。
蓋公,生於本鎮,是秦漢間有名的大賢,創立了「蓋公之道」。晚年隱居朱子村南之山,逝後人們將其安葬在該山之巔,並將該山定名為「蓋公山」,後又立祠紀念。現不復存在。
鄭公(鄭玄),名玄,字康成,東漢時人,著名經學大師。鄭晚年被袁紹脅迫去隨軍,半道而亡,葬在他母親的家鄉,即現今的青州市鄭母村,後又移葬其家鄉濰水東岸的礪埠山上(此山在鄭公管區鄭公後殿村。)東漢末年,在其墓前立鄭公祠,後經唐、清、民國和1987年四次整修,供遊人瞻仰。現佔地5畝多,有三間二層結構房屋,另有偏房,有人看護。
宋渭春墓 (縣級) 民國 岞山鎮張百戶屯
於蔭堂故居 (縣級) 清--民國 岞山西下灣村
膠濟鐵路岞山站(縣級)近代 岞山鎮岞山村
岞山遺址 (縣級) 商周 岞山鎮岞山山前
西北院遺址 (縣級) 周 岞山鎮西下灣村西北
明鎬冢 (縣級) 王家莊子鎮朱子村
祖塋碑刻群 (縣級) 清 岞山鎮西下灣村東
龍柏 2棵 樹圍1.2米 岞山鎮東章村
國槐 1棵 樹圍3.9米 岞山鎮東章村
國槐 1棵 樹圍2.62米 昨山鎮馬家屯村
小葉朴 1棵 樹圍3.85米 丈嶺鎮下坡村
國槐 1棵 樹圍3.65米 丈嶺鎮牛脊埠村
原安邱市的王家莊子鎮朱子村附近與趙戈鎮石頭崖村交接地段有法林寺遺跡;蓋公山、黃公山、韓信濰水戰,朱子祠等遺跡;黃旗堡鎮杞城一帶,汶河,濰河沿岸是原始社會文物密集區;原王家莊子鎮李家古城村一帶有故城遺跡、墓葬群。金線村抗戰戰場,諸城市的前涼台一帶,特別是靠濰河地段,是文物重點調查地域。
(2)部分文物古跡簡介
孫猛冢、昌安故城和鄧襲墓,朱子村的三寶塔、法林寺、朱子祠和明鎬冢等。
孫猛冢。孫猛是秦朝的一員大將,在與齊國的軍隊作戰時戰死。作戰地點就在本鎮孫孟村。孫猛戰死後,葬於此地。後受人尊敬,其墓漸大,稱為孫猛冢。現不復存在。
昌安故城和鄧襲墓。現李家古城村為原昌安縣故城遺址。昌安縣,漢置,唐初省入安丘。唐乾元二年,安丘縣治徙此。北宋初安丘縣治遷走,城遂廢。昌安城作為縣城前後歷時八百餘年,現尚存土城牆遺址一段,長約五百餘米(後因村民建房屋用土被整平)。漢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封鄧襲(鄧禹之子)為昌安侯,食邑於此。李家古城村北半里許有古冢,相傳即昌安侯鄧襲墓。現不復存在。
三寶塔、法林寺、朱子祠和明鎬冢,均在朱子村。朱子村很早即為塔寺並存的佛教聖地。三寶塔,何時所建,不詳。但從重修三寶塔記事碑得知,該塔在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周武帝宇文邕發起的滅佛運動中被毀,隋朝開皇八年重修。這個被毀的年代,比人們稱之為塔祖的西安大雁塔還早近百年。
法林寺。何時建的說法不一。明萬曆《安丘縣志》載,金崇慶元年(1212年)建,而清末《安丘鄉土志》載,明正德二年(1507年)建。究竟建於何時,沒有定論。
法林寺前面的石龜長2.8米,闊1.44米,高0.94米。其大,為全國廟宇石龜之冠,比孔廟內的石龜還大。因年久風化,其體多處裂璺,為搶救這一歷史文物,在濰坊市文化局暨安丘市文化局的支持下,於2003年6月29日將其北移至高處,並建亭等加以保護。
朱子祠。宋朝慶元三年,大儒朱熹曾在法林寺一古槐下講學,後為紀念朱熹,在槐之北建朱子祠。新中國成立後,這棵古槐依然奇特壯觀,其粗難以用抱計量。下部環樹有三個大枯洞,每洞可容人入出,上部繞樹有大小不等的九個小枯洞,人稱三門九窗。樹上枝葉茂密,樹下綠蔭宜人,與朱子祠渾為一體,珠聯璧合,相得益彰,不少文人曾來此憑吊。
明鎬冢。在朱子村後,為縣級文物。該冢與黃公山上的黃公冢和蓋公山上的蓋公冢,方位
成品字形,人稱「三冢鼎立」。
Ⅳ 紅高粱影視基地為什麼被拆
因為是違建
Ⅳ 請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家鄉
來自泉州,抄泉州是一襲座上千年的古城,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有著「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的美譽,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世界宗教的博物館,也是一座活力的城市,是中國魅力城市,國際花園城市,泉州擁有中國四大佛寺之一的泉州開元寺,中國十大名寺之首的塗門清真寺,有中國最古老最高的孿塔(即鎮國塔,仁壽塔),有中國最老面積最大的媽祖廟,還有老君岩,清水岩等,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是弘一法師圓寂處等等
Ⅵ 東北鄉的文學概念
東北鄉,亦稱「高密東北鄉」,作為一個文學概念,是指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筆下的家鄉高密東北方向的幾個鄉鎮,是莫言小說許多人物的成長地方與主要活動地域 。莫言是以其故鄉高密東北方向的大欄鄉為原型用文字構建起的「高密東北鄉」,地屬山東省濰坊高密市。這是一個充滿近乎烏托邦式理想主義色彩的世界——用過去的美好,反襯當下的丑惡,用理想中的純真,來渲染現世的浮誇。
「東北鄉」是莫言的文學地標。自從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東北鄉一下子成為人們心目中嚮往的文學聖地。
「東北鄉」地理位置就是在高密的東北部,今高密市夏庄鎮部分區域、姜庄鎮部分區域、膠河疏港物流園區這些地方。與「東北鄉」相對應的即「西南鄉」(高密市柴溝鎮)。因高密「東北鄉」因地勢低窪,地下水極其豐富,往下打一兩米就能出水,以前還經常澇。而且土地偏鹼性,不能用地下水澆灌,澆三兩次土地就會板結,很難調理過來。由此往南地勢即高,各種農作物種植廣泛。
從地理面貌上看,這里是一馬平川的莊稼地,任何一座海拔超過一百米的山頭都會令人覺得稀罕;有靜謐的河水,肅靜地、溫婉地從村前庄後流過;有很多管姓、高姓、張王趙李姓皮膚黝黑、鄉音朴實的老鄉;也都有唱腔或悲涼或高亢的地方戲種,像流傳於高密一帶的茂腔,曾種植有大片的血海一樣的高粱,如今又因為經濟效益差而紛紛棄種。
高密東北鄉是莫言的文學王國,為世界所熟知。尤其是2012年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以來,高密市傾力打造高密東北鄉文化品牌,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舉辦紅高粱文化節,傾力打造紅高粱文化品牌。「紅高粱」與高密東北鄉是緊密相連的。高密市已連續舉辦了四屆紅高粱文化節,第四屆中國(高密)紅高粱文化節於2013年9月26日至10月7日舉行。紅高粱文化節的成功舉辦,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了紅高粱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擴大了紅高粱文化的影響力,對於擴大「高密東北鄉」的影響力,加快高密文化名市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是制定高密東北鄉文化旅遊區規劃,傾力打造文化旅遊產業龍頭。高密市正在全力制定高密東北鄉文化旅遊項目規劃。該項目總規劃范圍面積為5190公頃,凈用地400公頃,總建築面積為59610m2。共建設:一心---莫言舊居百年鄉村文化體驗區;一環---紅高粱文化休閑走廊 ;一帶---膠河生態景觀帶;三區---青草湖都市還鄉體驗營、孫家口影視拍攝遺址公園、東北鄉紅高粱度假庄園;多點---紅高粱種植基地、膠河釣魚島休閑碼頭、公婆廟慘案紀念館、朱家文革舊址觀光區、五七幹校等 。建成後可實現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次。主要建設印象平安庄莫言文學體驗區,總投資2400萬。已著手進行一期項目的道路硬化、增設路燈、河道清淤等基礎性工作。
三是不斷加大宣傳力度,擴大「高密東北鄉」對外影響力。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各類宣傳媒體,對「中國·高密」進行全方位、立體化宣傳推介,精心打造「莫言」、「紅高粱」文化品牌,努力叫響「高密東北鄉,莫言的家鄉」、「文化高密,莫言家鄉」等宣傳口號,進一步樹立了高密良好的文化形象,營造了對外招商的濃厚氛圍。
Ⅶ 萬州知名度旅行社有那幾家
關於把萬州建成三峽庫區旅遊樞紐港口 和三峽生態旅遊核心區的思考 旅遊業是戰略性產業,它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近年來,萬州旅遊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取得了長足發展。「十一五」期間,從2005年接待國內外遊客324.54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4.9億元,到2009年接待國內外遊客703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9.1億元,分別同比增加兩倍多。尤其是國家六部委聯合編制的《長江三峽區域旅遊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把萬州作為「三峽庫區旅遊樞紐港口」和「三峽生態文化核心區」建設,使萬州旅遊業盡快形成支柱產業。為此,就如何抓機遇,加快萬州旅遊樞紐港和三峽生態旅遊核心區的建設,推動萬州旅遊業的發展,提出以下建議及對策。 一、萬州將旅遊業培育成支柱產業具有較好的區位優勢 萬州地處三峽庫區腹心黃金旅遊帶,是我國中部通向西部的橋頭堡,臨近我國地勢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過渡地帶旅遊資源高密區,隨著三峽工程蓄水、通航以及萬州立體交通網路的形成,萬州在區域旅遊格局中的地位發生顯著變化,即將成為海內外旅遊重要的集散中心,成為三峽庫區腹地的旅遊中心城市。其主要優勢是: (一)萬州是三峽旅遊的新起點 在傳統的三峽旅遊中,重慶、宜昌是起始點和集散城市。由於三峽旅遊區的精華部分都集中在宜昌至夔、巫角一段,近年來,隨著三峽蓄水,航運通航能力大大提高,在萬州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形成後,相當部分旅遊者選擇了從萬州順江而下,游三峽或逆江而上游三峽至萬州中轉、離散,萬州已成為三峽旅遊區第三個中心集散城市。尤其是近年來,自助游的客人增多,給萬州旅遊增添了活力。 (二)萬州是渝湘鄂旅遊圈的西大門 渝湘鄂旅遊圈是指由長江三峽、神龍架、武當山、張家界構成的旅遊大區,該區旅遊資源品位之優,集中程度之高在全國絕無僅有。隨著萬宜鐵路的開通,萬州將成為該圈西面的立體交通樞紐,是我國西部地區,特別是成渝一線出入圈最便捷的通道。 (三)萬州是三國旅遊東西線的結點 三國旅遊在國內和漢文化輻射內的日本、韓國、東南西地區有良好的市場基礎,客源規模較大。其東線、西線分別是湖北、四川的拳頭產品之一。成都至萬州,萬州至宜昌到上海將會形成萬宜三峽精華線,會把三國旅遊西線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的三國旅遊產品。同時,三峽沿線有眾多已開發和待開發的三國遺跡。因此,萬州又將是三國旅遊東西線,三國與三峽線的共同結點。 (四)萬州是經渝東南至張家界旅遊線的中心城市 萬州—石柱—烏江畫廊—黔江—張家界旅遊線,是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中規劃的兩條旅遊線之一,萬州為中轉城市和服務中心,連接西安、張家界兩大旅遊熱點,輻射和帶動資源密集的渝東南地區。加之,規劃中的渝鄭高速鐵路建成後,融入國家四縱四橫鐵路網,萬州將會成為長江三峽黃金水道的重要節點,一定會更加發揮作用,推動旅遊業大發展。 (五)萬州是三峽庫區最具移民特色的城市 三峽工程建設舉世矚目,120萬移民遷建安置,庫區的發展,會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因此,萬州是三峽庫區最具移民特色的城市,它的移民佔有量是整個三峽庫區的五分之一,重慶市的四分之一,移民將是未來萬州旅遊新的亮點和看點。隨著近期三峽移民紀念館的建設,南北濱江路建成,四方井古民居、青龍瀑布群5A級旅遊景區和錦綉三峽、天子城等重點旅遊項目開工建設,更會凸顯移民特色和旅遊觀展亮點。特別是國家旅遊局、國務院三峽辦、國家發展委、國務院西部開發辦、交通部、水利部聯合編制的《長江三峽庫區域旅遊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萬州為「三峽庫區旅遊樞紐港口」、「三峽生態文化旅遊核心區」,從國家旅遊規劃上,將萬州旅遊業發展成為支柱產業定了位。可以預見,萬州利用三峽黃金水道的優勢資源和移民特色人文旅遊資源,旅遊的春天即將到來。 二、把萬州建成三峽庫區旅遊樞紐港和生態核心區的對策 最近,國務院制定了《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從總體要求、主要任務、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加快發展旅遊業的具體要求,明確了長江三峽為國家旅遊的重點,促進了區域旅遊協調發展。國家六部委聯合編制了《長江三峽區域旅遊發展規劃綱要》,重慶市副市長譚棲偉鼓勵萬州建設三峽旅遊重要目的地,積極支持,加速推進建設三峽移民紀念館,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青龍瀑布旅遊區,重慶市十大鄉村旅遊重點項目「綿綉三峽」等重點旅遊項目。因此,建議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我區的旅遊工作,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調整旅遊規劃,把握好時機,真正把旅遊當作支柱產業來抓,早日把萬州建成「三峽庫區旅遊樞紐港口」和「三峽生態文化旅遊核心區」。 (一)高度重視,強化旅遊市場推廣宣傳 區委、政府要高度重視旅遊工作,進一步提高旅遊朝陽產業的認識,真正把旅遊工作當作產業來抓,改變過去沒有一個鮮明旅遊主題,住在三峽庫區黃金段,看到遊船不上岸望而生嘆,遊客多數是過境游的尷尬局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三峽黃金旅遊發生了巨大變化,萬州旅遊宣傳工作顯得特別緊迫和重要。因此,宣傳的重點應突出「新三峽的新起點」和「世界最大移民城」兩大主題形象。一是要主辦一次大規模外聯會。邀請相關地區旅遊行政部門率團,旅行社、航空公司、鐵路局、海外知名旅遊商參會,推介萬州到三峽和中轉周邊的旅遊線路,立推「萬—宜」線,爭取旅遊商和航空公司把這條線路納入旅遊產品推廣計劃。二是加強新聞媒體宣傳。邀請有關主流新聞媒體的旅遊專欄作家、記者到萬,由萬州到三峽和周邊旅遊,宣傳萬州新貌和移民帶來的巨大變化。爭取主流媒體連續報道,推薦萬州旅遊。三是精心設計製作萬州旅遊形象標識物、旅遊畫冊、VCD光碟宣傳品,利用各種對外交往聯系的機會,廣為宣傳。四是建立萬州旅遊信息網點。在三峽之窗、重慶旅遊網或其它重要網站建立萬州旅遊網頁、發布信息、推廣線路、推進旅遊電子商務。五是在交易會、博覽會等經貿活動中,選擇特色的目標市場召開萬州旅遊產品推介會,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六是區政府每年要召開一次旅遊工作會,促進我區旅遊工作健康發展,適時舉辦「萬州三峽移民旅遊節」,擴大萬州的知名度。 (二)整合資源,增強旅遊市場的競爭力 目前,萬州有近20家旅行社,旅遊新的招徠、組團、外聯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萬州旅遊中心城市的形成時間和規模,抓好旅行社,特別是提高其外聯能力是目前我區旅遊工作的重點。第一,把萬州目前綜合實力最強的唯一國際旅行社—重慶三峽國際旅行社作為區級重點企業,象抓工業企業一樣抓。第二,引導現有近20家旅行社在保持萬州岸接團和組織本地居民出遊的傳統業務的基礎上,重點轉向經營在萬州中轉線,從萬州開始出入三峽精華線。第三,加速培育、引進高素質人才和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加快培育一批旅遊高級人才、市場營銷人才以及業務尖子,加快對相關旅遊業的改制改革,著力培訓城市萬州旅遊行業龍頭企業。同時,要大力引進旅遊專業人才和知名企業,創立高效率的用人機制和發展空間,達到引進先進管理模式和經營理念的目的。第四,將萬州的過境游培育為過夜遊。隨著萬州立體交通的形成,尤其是今年萬宜鐵路通車,萬州的人流、物流還要增大,如何將遊客留在萬州,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對於遊客看什麼?游什麼?住什麼?吃什麼?都應認真研究,努力挖掘旅遊的潛力,促進萬州旅遊客源市場的增長。 (三)加大投入,抓好旅遊基礎設施建設 要把旅遊業培育成為我區的支柱產業,就必須加大財力的投入,否則,沒有投入,支柱產業就難形成。據有關資料顯示,旅遊業1元,相關產業就能增加4.3元,旅遊業每增加1個就業人員,社會就增加5個就業機會。因此,建議區委、區政府在《關於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決定》的基礎上,明確培育旅遊支柱產業的管理機制,加大財政投入,每年從三峽產業發展基金拿出十分之一的份額來培育發展旅遊業,使其成為支柱產業。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下大力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三峽移民紀念館、國家5A級旅遊景區青龍瀑布群、「錦綉三峽」、重慶十大鄉村游項目、「中國死海·三峽鹽湖」等重大旅遊項目建設。二是加快四方井古民居、城區南、北濱路和長江大橋、長江二橋公園、游園建設,不斷推出新看點。起動五星級賓館建設。三是依託城市肺葉歇風山、貝殼山、王二包、烏龍池、潭獐峽等市級風景區發展生態旅遊、森林旅遊。四是實施鄉村旅遊富民工程,開展各具特色的農業觀光和體驗性旅遊活動,在妥善保護自然生態,原居環境和歷史文化遺存的條件下,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鎮,建設特色景觀旅遊村鎮,規范發展「農家樂」休閑農庄旅遊產品。五是合理利用周邊資源。與臨近區縣合作,打通到相關景區的快速交通線,使石寶寨、張飛廟、雙桂堂、黃水公園、騰龍洞等在萬州的半日游或一日游,做到資源共享。六是加快完善城區旅遊設施。重點建設旅遊道路、景區停車場、遊客服務中心、遊客安全以及資源環境保護等設施。實施旅遊廁所改擴建工程,加強主要景區連接交通干線的旅遊公路建設,完善旅遊標識,加強城市遊客集散中心建設。七是提高旅遊服務水平。以遊客滿意度為基準,全面實施《旅遊服務質量提升綱要》,提升從業人員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以標准化為手段,健全旅遊標准體系,抓緊制定並實施旅遊環境衛生、旅遊安全,節能環保標准,重點保障餐飲、住宿、廁所的衛生質量。以信息化為主要途徑,提高旅遊服務效率。八是努力創造條件把過境游培育過夜遊,開發旅遊商品,發展遊艇經濟,拉動旅遊消費。 (四)加快發展,早日建成庫區旅遊中心 國務院3號文件和41號文件把長江三峽作為國家黃金旅遊帶,國家六部委把萬州作為「三峽庫區旅遊樞紐港口」和「三峽生態文化核心區」作為明確定位,加之三峽後續工作規劃編制也把庫區旅遊作為產業發展來培育,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搶抓機遇,加快旅遊業的發展,早日把萬州建成三峽庫區的旅遊中心。一是區委、區政府必須把旅遊業作為支柱產業來抓,真正把旅遊當作「朝陽產業」、「無煙工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各部門要聯動,共同培育發展壯大旅遊產業,加強宣傳、計劃、財政、交通、城建、國土、金融、工商、公安、環保、教育、移民、衛生、民宗僑等部門的協作,齊心協力為萬州旅遊超常規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二是制定完善優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對符合旅遊市場准入條件、信貸原則和旅遊企業的旅遊項目,要加大多種形式的融資授信支持,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和貸款利率,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可享受中小企業貸款優惠政策。對有資源優勢和市場潛力但暫時經營困難的旅遊企業,金融機構要按規定積極給予信貸支持。積極推進金融機構和旅遊企業開展多種方式的業務合作,探索開發適合旅遊消費需要的金融產品,增強銀行卡的旅遊服務功能。三是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落實賓館、飯店與一般工業企業同等的用水、用電、用氣價政策,允許旅行社參與政府采購和服務外包。旅行社按營業收入繳納的各種收費,計征基數應扣除各類代收服務費。要研究適當降低對賓館飯店的收費標准,年度土地供應要適當安排增加旅遊業發展用地。積極支持利用荒山、荒坡、荒灘和可以開發利用的石漠化土地開發旅遊項目,支持企事業單位利用存量房產、土地資源興辦旅遊業。四是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發展旅遊業。區旅遊局作為旅遊業的主管部門,應向上級積極爭取旅遊資金,服務於旅遊企業,協調區級各相關部門,齊心協力,把萬州區的旅遊業培育成支柱產業。 (萬州區人大常委會城環移民工委 王倫利 文) 《重慶人大調研》2010年第2期
Ⅷ 柴溝鎮的簡介
柴溝鎮位於高密市西南部,共有124個村,8.5萬人口,轄區面積210.73平方公里,20萬畝耕地。位於高密、諸城、安丘、膠州四市交界處。轄區面積209.83平方公里,村莊124個,林場1個,人口8.5萬,是山東省「中心鎮」,國家計委命名的「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項目建設試點鎮」。先後榮獲「濰坊市文明鎮」、「濰坊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平安濰坊建設先進鄉鎮」等稱號。2006年被中國縣域經濟研究會、山東「財富論壇」組委會等單位聯合評為「最具成長性的鄉鎮」。交通便利,風景優美。平(度)日(照)公路、膠(州)王(村)公路、沂(山)膠(州)公路在鎮區穿行交匯,下(營)海(青)公路縱貫南北,膠(州)新(沂)鐵路橫穿東西。
1991-1994年,投資220萬元建起教學樓, 基礎教育設施實現「六配套」;投資110萬元建起醫院門診樓,改善了醫 療衛生保健條件;投資120萬元,安裝512門程式控制自動電話,並加入全國話網;投 資100萬元,建成佔地120畝的農貿綜合市場,是高密市西南部最大的農副產品集 散地;投資520萬元,拓寬修鋪平日公路鎮區段,使之硬化、綠化、美化配套。 全面規劃鎮區建設,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步伐。大抓商貿型的小城鎮建設。鎮 區規劃面積6.8平方公里, 設工業、商業、生活、房地產開發、娛樂和旅遊六大 區域。鎮區道路形成「八縱八橫」的道路網路。小城鎮建設的發展促進第三產業 振興。鎮區有飲食服務、商業、維修等私營戶1100家,從業人員達8000人。1994 年, 第三產業總收入達9653萬元,比1993年增長60.4%,與1991年相比,遞增率 為63.2%。 1992年,柴溝鎮獲山東省「村鎮建設新型鄉鎮」稱號;1994年,被濰 坊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新型小城鎮」。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認真抓好精神文明建設。計生工作嚴密,全鎮無超生和 違紀現象。黨員包戶工作向縱深發展,根據柴溝鎮黨員包戶工作而編寫的茂腔戲 《根的呼喚》,於1994年被廣西電影製片廠改編、拍攝成電影《莫忘那段情》, 在全國放映。4年內,獲山東省「體育先進鄉鎮」、濰坊市「農村衛生先進單位」、 「計劃生育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等稱號。
柴溝鎮1996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1.7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 比上年增長8.1%;農村經濟總收入125272萬元,比上年增長22.8%;花生總產180萬公斤; 糧食總產2312萬公斤,比上年減少3.2%;大牲畜存欄0.39萬頭,比上年增長1.3%;豬存欄2.5萬頭,比上年增長3.6%;肉類生產995.6萬公斤,比上年增長32.3%; 果品、 蔬菜總產180萬公斤,比上年增長6%;鄉鎮企業總產值32675萬元,其中工業產值27752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6%、13.8%。1996年底,農村機械總動力達到1280萬千瓦, 比上年增長8.9%;農村用電量達到261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2%。1996年底,全鎮總人口為29880人,比上年增加51人,其中農業人口28782人, 非農業人口1098人, 人口出生率為14.17‰,自然增長率為7.34‰。 柴溝鎮先後被國家建設部列為「全國500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 ,被國家統計局評為「中國億元鄉鎮」,被省政府命名為「百新工程試點鎮」,被濰坊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新型小城鎮」。 立足本地優勢,大力發展鎮村企業。柴溝鎮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立足本鎮實際,充分發揮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科技進步為先導,大力發展鎮村企業。到1996年底,鎮辦企業從業人員已達9000人,固定資產凈值已達1.20億元。
1986年~1996年,共投入新建、擴建和改造企業的資金達9600萬元,新上項目30個,合同利用外資3500萬元,興建了濰坊華達機綉有限公司、 濰坊泰聯包裝有限公司等6家中外合資企業。產品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區),並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和西歐等國家和地區,出口創匯能力超過1000萬美元。1993年,柴溝鎮在香港注冊成立的香港順承貿易公司,是濰坊市在香港創辦的首家鄉鎮公司。1995年,經省體改委批准成立的山東龍越集團已發展成為國家大型二檔企業。柴溝村邱溫源經營的濰坊華安集團公司已躍居全國第87位私營企業,李家莊村已發展成擁有49輛運輸車的運輸專業村,袁家村組織運輸專業戶成立了運輸協會,利益均沾、風險共擔,克服了單門獨戶闖市場的弊端,任鹿家莊村已發展成為年產值近2000萬元的木材銷售加工專業村。1996年全鎮各級企業共完成產值6.06億元, 實現利稅1712萬元,分別比1995年增長9.58%和25%, 與1986年相比,年遞增率分別為49.3%和50.2%。工業產值佔全鎮總產值的74%。 1992年, 柴溝鎮獲濰坊市「發展鄉鎮企業先進單位」 稱號,1987年~1992年,連續六年獲高密縣「企業發展明星鄉鎮」稱號。 堅持抓好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鎮區環境。1986年~1996年,柴溝鎮投資50萬元, 建起老年人活動中心、敬老院、療養院;投資200萬元,建起了醫院門診大樓, 配備了現代化醫療設施;投資400萬元建起鎮一中教學大樓,建起微機室、語音室、階梯教室,基礎教育設施實現「六配套」;投資500多萬元,安裝了800門程式控制電話, 並加入國際話網;投資100萬元,建成佔地120畝、固定攤點3萬多的農貿綜合市場, 是高密市西南部最大的農副產品集散地;投資520萬元,拓寬修鋪了平日公路鎮區段, 使之硬化、綠化、美化配套;投資120萬元,修鋪了鎮區通往三個村的柏油路,邁出了「村村通柏油路」的第一步;投資30萬元,安裝了有線電視和無線調頻廣播; 投資500萬元,完成了五龍河島嶼護體工程,建起了五龍潭、 卧龍島,在島上修建了涼亭和長廊;投資5萬元,購進馬尼拉草皮,綠化了市場前三角地帶; 投資1400萬元,建起110千伏無人值守變電站。1992年柴溝鎮被濰坊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小城鎮建設新型鄉鎮」;1995年,被國家建設部命名為「全國500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被省政府評為「百新工程試點鎮」。
全面規劃鎮區建設,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步伐。柴溝鎮堅持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的原則,合理布局、配套建設,使一座功能齊全、地方特色突出的現代化小城鎮已初具規模。 鎮區規劃面積6.8平方公里,設工業、商業、生活、房地產開發、娛樂和旅遊六大區域。投資2000萬元,拓寬、硬化了鎮區主要街道,使鎮區形成「八縱六橫」的道路網路。小城鎮建設促進了第三產業的振興。柴溝鎮從土地使用、水電配套、貸款扶持等方面鼓勵開發第三產業。至1996年底, 平日公路鎮區段兩側建樓房95幢,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樓房化率達到了85%以上。 依託膠王公路在小庄村和前西旺村之間開辟了長3000米的三產經濟開發帶, 發展工商業戶120家,發展木材經營、餐飲、加油、維修等經營項目10多個門類, 年增收250多萬元。截止1996年,鎮區有飲食服務、商貿、維修、書店等私營業戶1600多家, 從業人員達1萬多人。針對鎮區務工經商人員不斷增加的實際,成立了城鎮居民管理委員會,為全鎮的民辦教師、機關、企業合同制工人、 部分工商業戶共340人辦理了城鎮戶口,使他們成為第一批居民。成立了鎮容管理中隊,年自裝自卸垃圾1500多立方。1996年,第三產業總收入達7000萬元,比1995年增長980萬元。 1992年,獲省「村鎮建設新型鄉鎮」稱號;1994年,被濰坊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新型小城鎮」;1995年,被濰坊市委、市政府命名為「第三產業先進單位」。
柴溝鎮2003年在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改革開放政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實業經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99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地方財政收入811萬元,比上年增長13%;工業實現銷售收入3.84億元,利稅56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和12.7%。第三產業增加值達761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30元。被濰坊市評為「文明鎮」和「先進基層黨組織」。 小城鎮建設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效能管理。是國家建設部命名的「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山東省「中心鎮」、濰坊市「新型小城鎮」。有國家計委批准投資建設的大型綜合商場龍門商城一處,活牛、花生、木材等專業市場6處,建設用地1500畝,鄉村旅遊景地五龍河,100多家旅館和2000多個個體私營業戶, 三產從業人員達2.3萬人。工業重點抓膨脹、抓招商。先後引進建成小雲木業、嘉誠服飾、連雲港正大集團公司,形成橡膠輪胎、機綉服裝、建材製鞋, 化工木材等十大門類400多種產品的骨幹工業體系, 是國家農業部命名的「全國鄉鎮企業示範區」。農業實施「三化三帶動」戰略基礎穩固。穩步發展了蘆筍、桑蠶、黃煙、速生林四大骨幹產業。文教衛生長足發展。醫療、教學設施先進,突出教育戰略位置,高密三中高考、鎮中學中考上線率均居高密第一。
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2011年全鎮完成財政總收入6144.5萬元,地方財政收入4639.6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678元。工業經濟全面提升,先後引進項目44個,其中過億元項目3個,過5000萬元項目19個;44家企業增資擴產,增資額12.5億元。現代農業,培育起黃煙、蔬菜、黑木耳、花生、林業、養殖等六大產業,建設了全程機械化黃煙示範方、李家埠現代設施農業示範園、有機蘆筍「福來」種植基地等3個市級千畝示範園;建設冬暖式蔬菜大棚600多個,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達2萬多畝、黃煙1.5萬畝、黑木耳500畝、花生3.6萬畝;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17家,各類標准化養殖場659家。現代服務業,物流運輸、餐飲、商貿等產業蓬勃發展,大型運輸車輛800多部,形成了強大的物流運輸能力;餐飲業發展到83家,新增各類商鋪140多家。
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立足村莊條件,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農村道路、水利設施、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近年來投資5100萬元,修建「村村通」道路92.7萬平方米,基本解決了群眾出行難問題。投資6500萬元,實施了70處水利工程,農田水利設施進一步完善,防洪灌溉能力進一步增強。爭取上級投資1562萬元,完成了劉戈庄社區、梁東村土地整理項目8000畝。建設了柴溝、柴北、李家埠等21個文明生態村,28個新農村「五化」建設示範村。
社會各項事業和諧發展。科學規劃和建設了14個社區,努力提高社區服務水平,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積極推進舊村改造和集中居住區建設,實施了五龍河集中居住區、青龍花園小區、府前街改造、土庄社區綜合改造等9個項目,總建築面積68萬平方米;切實解決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全鎮123個村用上了飲用安全水,村莊覆蓋率達99.2%;穩步推進校舍安全工程,共投資5000萬元,修建維修校舍4萬平方米,投資1200萬元,建設馬旺小學教學樓、注溝中學公寓樓等9處校舍工程,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積極推進文化建設,建設完善了鎮綜合文化站、12處社區文化中心、93處農村文化大院、113處農家書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有線數字電視村村通工程等進展良好;努力健全社會救助體系,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率達83%,新農保參保率達到96%,農民參合率達到100%;狠抓計生工作不放鬆,以穩定低生育水平為目標,大力提升服務與管理水平,確保了計生工作健康有序運行。
Ⅸ 旅行txt全集下載
旅行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讀書頻道網友意見反饋
梁永安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初見鞠蘭臻,感覺朴實、執著。人說她是青島的服裝個體戶,嚮往文學,才來到復旦作家班。這些年眼見不少從文的朋友半路出家,奔向形形色色的「市場街」,她這樣的「逆向運動」,確實令人驚異。看來文學還有些磁力,復興有日。
讀了她的這本詩集,我才悟到:推動她走上創作之路的,不是文學之美,而是生活之真。古人曰,「勞者歌其事」。這本詩集,歌的正是她的半生艱辛、一路風塵。她從小生活在山東高密鄉村,現在已是青島即墨路上的服裝戶主——這一切後面,留下的是不得不輟學、不得不飄泊生存的種種無奈。可以說,她的主要經歷,就是由一個個無奈構成的。
然而,鞠蘭臻不是一個只屬於物質世界的人,困頓之中她保留著自己的一方精神天地。從《母親》、《婚姻》、《市場》等詩中,不難看出她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在觀察、體驗和思索。這些積累升華為《思緒萬千》、《日子》、《生命》等富於哲理的詩章,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