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鄉村旅遊
1. 農家生態旅遊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對於農村而言,農家生態旅遊的發展必然要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是生態、社會和經濟全方位的協調發展,而不是單指其中某一方面,因而,農家生態旅遊的發展應使農業在經濟、社會、生態三方面實現可持續性。
(1)經濟可持續性。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體現在經濟增長、有效地利用資源和投資,這就要求在農家生態旅遊開發時要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開發旅遊項目,有效管理農村資源,進而合理布局農業生產力,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結合旅遊業的開發,積極開展多種產業經營,向農業生產的廣度、深度進軍,從而實現農業經濟的持續、穩定、協調發展。
(2)社會可持續性。社會可持續性體現在社會公平、社會凝聚力等方面,要控制人口,避免造成農業生產資源的過度開發,使人口與資源相對平衡;要提高農業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保持社會安定,所以農家生態旅遊的發展要提高人們對其生活的控制能力,這一能力的提高要與人們的文化和價值觀相協調,並能維護和增強社區的個性。
(3)生態可持續性。生態可持續性是指生態系統完整、保護環境承載力和自然資源,這就要求要保持良好的大氣環境,節約用水並減少水污染,維護耕地資源總量,維護土地自然力,保持土壤肥力穩定,依照生態經濟規律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生物資源,使生物資源不斷地更新,維護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基礎,所以鄉村旅遊的發展要與基本生態進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資源的維護協調一致。
2. 黃果樹怎樣能實現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
生態先行打造一流景區環境
白水河蜿蜒於貴州西部崇山峻嶺之間,曲折的河床跌宕起伏,斷落成18個大小不同、風格各異的瀑布,其中便有風景絕美的黃果樹大瀑布。然而,孕育這個瀑布之鄉的土地卻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石裸露,土地貧瘠,生態人居環境異常脆弱。
受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黃果樹景區曾常年面臨「一流資源、二流景區、三流服務」的尷尬境地。
「黃果樹景區要打造一流景區必須生態先行。」黃果樹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林業局副局長周蘭說,「10多年來,黃果樹不遺餘力打造綠色景區,我們通過山頭綠化工程治理石漠化已經取得明顯效果,現在景區很難看到岩石裸露的山頭了。」
結合景區綠化、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珠江防護林、石漠化綜合治理等生態建設,黃果樹近年來累計投入林業建設資金2.3億元,全區森林覆蓋率從1999年的30%提高到現在的50.%以上。
2015年,新一輪造林綠化生態建設的熱潮掀起,黃果樹景區啟動實施綠色黃果樹建設行動計劃,計劃提出用6年的時間使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65%以上,核心景區森林覆蓋率達到90%以上。
從核心景區居民搬遷工程,到山頭綠化工程,再到迎賓大道綠化工程……如今的黃果樹可以說是一片生態建設的熱土。
據介紹,下一步黃果樹景區將建設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范圍為白水河大橋沿河至陡坡塘瀑布壩點、滴水灘瀑布,投資規模約3.45億元。建設內容包含修建廣場、碼頭、觀景平台、園路、木棧道、浮橋、停車場、遊客服務中心、公廁以及其他配套設施等。
「黃果樹濕地公園將以自然資源保護為前提,尋找生態、旅遊、生活三者的平衡點。」景區建設規劃局規劃科負責人石維國介紹道,「濕地公園規劃側重於生態保護、聯動作用。以水系為中心向周邊擴展,漸進式的協調生態、旅遊、生活、人和動物的關系。」
人居環境建設助推大旅遊圈升級
走進位於黃果樹風景名勝區天星橋景區東南面的募龍村,高山環繞,綠樹成蔭,田園阡陌美不勝收。
村裡有46棵幾百年樹齡大榕樹,其中最大的一棵需要4人合抱,每年正月初二,村民們都聚集在這棵樹下祭祀祖先,商量村中大事。村支書李德忠告訴記者:「這兩年,大夥兒討論最多的就是怎麼建設村莊,依託黃果樹景區發展鄉村旅遊。」
黃果樹景區旅遊火爆,而這個毗鄰天星橋景區,生態環境優越的傳統布依族村落,一度因基礎設施建設落後而「養在深閨人未識」。而今,村民正從黃果樹景區日漸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分到了一杯羹。
「黃果樹旅遊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將黃果樹轄區范圍內的鎮、村、景區作為一個大旅遊圈來規劃和打造。」 安順市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黃果樹風景名勝區黨工委書記朱桂雲認為,景區附近一些傳統村落的保護和開發,既能提升當地人居環境建設,又能增加黃果樹旅遊深度,緩解核心景區壓力。
從2014年開始,黃果樹利用「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計劃,推進一批「小康村寨」建設,募龍村便是受益者之一。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募龍村硬化拓寬了通組路,修建了幾百平米的榕樹廣場,路燈、綠化、垃圾桶隨處可見,排污管網設施也在加緊施工。
據朱桂雲介紹,下一步,黃果樹將在交通格局中增加小火車系統的規劃設計,同時增加自行車道、步行道、棧道等慢行系統,通過規劃合理、功能齊全的旅遊交通格局,串聯黃果樹石頭寨、滑石哨等民族村寨為代表的旅遊資源,推進大黃果樹旅遊圈持續升級和發展。
理念先行締造國際影響力
「搗珠崩玉,飛沫反涌如煙霧騰空,勢甚雄厲。」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在考察黃果樹大瀑布後如此贊嘆。
今天,白水河依然奔騰,白練落潭,彩虹高掛,黃果樹大瀑布日夜不息地綻放著獨有的壯美。
「黃果樹景區擁有世界級的美景,而『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全球低碳生態景區』一直是黃果樹追求的目標。」朱桂雲說,「通過持續不斷的投入、改造、升級,黃果樹景區正朝著『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旅遊目的地和休閑度假勝地前進。」
生態文明,理念先行。作為「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5年年會」分論壇之一,27日開幕的「安順·黃果樹可持續旅遊和人居環境建設主題論壇」將探索可持續旅遊發展和人居環境建設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引導旅遊業和人居環境建設走向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之路。
3. 農家生態旅遊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1)從事農家生態旅遊的農戶:利潤獲取與社會責任。參與農家生態旅遊的農民一般文化層次較低,環境意識較差。雖然獲取利潤是旅遊業的基本法則,作為農家生態旅遊服務的提供者若缺乏經營的連續性,就無法生存下去,如果全部從業者都具備環境保護意識和專業技能,既是服務者也是保護者、教育者,主動接受當地人民和管理部門的監督,農民之間的博弈將朝著有利於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前行。
(2)不參與農家生態旅遊的農戶:基本生活與共同富裕。農家生態旅遊依存的不僅是農村的田園風光,還有呈現的農村特有的生活方式,鋤草、耕種、飼養家畜等農事活動,這些活動不能在農家樂旅遊中直接受益,但是這種生機勃勃的農村性,是支持農家生態旅遊發展的基礎,而且農家生態旅遊業的發展或多或少都要破壞環境,影響其他農民的生活,所以不參與農家生態旅遊的農戶理應接受利益的再分配。
(3)農家生態旅遊者:旅遊滿足與行為約束。旅遊者在一個環境優美農村,其行為自然會受到一定的感染,但是旅遊者更多的還是需要行為的約束。從一味強調自利的、短期的感官滿足,提高到具有責任感的、長期的、文化的滿足。旅遊者在旅遊地由於已經支付了金錢、時間、體力等成本,如若不能使其得到應有的旅遊滿足,就不能使其很好地遵循嚴格的行為規范和自我約束。
(4)農家生態旅遊地的地方政府:經濟發展與環境束縛。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全國大環境下的農村發展無疑給各個地方政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經濟超前發展無疑對環境的影響是嚴重的。通過以上的博弈分析可以看出,政府既是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實施者,既有很大的主動性,也有不少的盲目性,所以對於地方政府也要加強監督管理,促使其充分發揮主動性。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現在還是相互矛盾的過程,根據目前發展的形式看,有限的污染與經濟的快速發展才是勉強可以實施的政策。
(5)農家生態旅遊地的上級政府:資金支持與積極引導。目前農村共同存在的問題,如布局混亂、基礎設施差需要上級政府加大資金的支持。與此同時,上級政府還擔負著對地方政府的監督和鼓勵教育的重擔,提高地方政府的環保意識,從而加強規劃布局的合理性、提升進入農村企業的環保門檻和減少地方政府在環境管理中的時效性。總之,由於地方政府的惰性,地方的環保工作仍需要上級政府的積極引導。
4. 怎樣促進鄉村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
隨喔全觸點,讓旅行更完美。
一、建立鄉村旅遊產業賴以生存的政策環境。
1.要從產業政策、稅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營造有利於鄉村旅遊發展的外部條件, 鄉村旅遊的農業性質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上述農業產業政策、農業稅收政策、農業金融政策的優 惠,引導扶持當地農民深度參與生態旅遊項目開發;
2.要吸引發達企業、發達地區企業、甚至外資企業開辦生態旅遊實體;
3.對現有的鄉村旅遊項目,要減輕經營者的負擔,取消一切不合理的收費,營造法制化的有序的經營環境;
4.應當將鄉村旅遊納入當地整體旅遊規劃和管理的范疇,加強分類指導。通過整體旅遊規劃的制訂,把鄉村旅遊的發展納入到科學化、規范化的框架下,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能夠大大提高投資的效率。
5.必須發揮依靠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避免政府在其中大包大攬,要充分調動市場各主體的積極性,使鄉村旅遊在經營上更加靈活多樣,在機制上更加充滿活力,在服務上更加貼近市場需求。
二、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兼顧生態、人文、經濟、社會發展等多方面的效益。
從事鄉村旅遊的開發和經營:
1.要正確處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關系,按照均衡兼顧的原則,對開發和經營行為進行規范,努力形成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互相促進的良性發展格局。
2.正確處理旅遊開發與耕地保護的關系,優先發展不佔或少佔耕地的休閑農業項目,要在節約、集約上下工夫,要充分利用我市現代農業園區、現代設施農業示範區等集中型農業園區開發農業旅遊項目,利用大型設施農業發展休閑旅遊農業。努力走出一條既促進鄉村旅遊發展,又節約資源的發展道路。
3.要正確處理農民主體與社會參與的關系,堅持以農為本、農民主體的基本原則,建立健全保護農民利益的機制體制。突出農民主體地位,拓寬社會參與、支持的途徑和方式,培育或者引進新型農民群體,引導人才、資金、土地等要素流向休閑農業,實現鄉村旅遊上水平、上層次、上規模和可持續發展。
三、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循序漸進地推進鄉村旅遊發展。在具體實踐中:
1.堅持特色化的發展道路,要在生態和人文的結合上下工夫,把自然資源與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整合起來,走出一條一園一品、一區一景的差異化發展道路,太倉市的地方特產、地方文化、民間故事都可以作為單獨的特色元素融入到各個園區景點。
2.必須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農業旅遊概念應該先農後游,以「農、林、牧、漁、種、養」帶動「食、住、行、游、購、娛」,先完善農業項目而後植入旅遊休閑項目,各元素均衡發展、相互匹配才能使消費者產生滿意的體驗。
3.大型園區發展休閑旅遊農業,要加強社區參與,可以考慮設立農業社區、成立合作社,加強管理、協調與監督。
四、加快建立健全鄉村旅遊產業各類人才的教育培訓體系。
農業休閑旅遊產業是典型的服務業,對從業者的要求遠高於傳統農業。通過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必將促進我市農民的綜合素質發生一次質的飛躍。可以考慮:
1.吸引鄉村旅遊的規劃、管理、經營等方面的高級人才;
2.選擇農業、旅遊、管理等培訓機構,大力開展鄉村旅遊管理和服務人員培訓,加大對普通從業人員培訓投入力度,擴大培訓規模;
3.運用現代傳媒技術在培訓方面的優勢,做好遠程培訓,充分發揮出信息化對鄉村旅遊發展的支撐和促進作用。
五、著力推進鄉村農業休閑旅遊轉型升級。
1.吸收和引進國外的成功經驗。
國內目前以民俗村、採摘園、觀光農園、漁家樂、農家樂等為主的鄉村旅遊形式,僅僅滿足了消費者最基本的感官需求,未來可以吸收和引進國外的成功經驗,向休閑、參與、康體、娛樂等更高層的體驗消費轉型,有氧運動基地、瑜伽館、SPA會所的引進都屬於這一類型。
2.申報國家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先行區,開始合理的規劃和部署的工作。
六、著力推進農業休閑旅遊的創新。
1.投資開發模式可以做創新性嘗試
目前傳統的農業休閑旅遊的投資主體主要是當地政府,消費也主要是政府購買,缺乏市場機制活力,一旦政府扶持期結束,農業休閑旅遊園區就面臨全面虧損。
2.經營理念的創新
傳統鄉村旅遊的農業休閑園區是靠旅遊人士的購買、外帶和將產出的農產品外運進行銷售和推廣。
5. 為什麼說發展生態旅遊是是實現旅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1.生態旅遊是在可持續發展觀指導下發展起來的新型旅遊方式。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全球性和區域性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的背景下,許多國家開始反思傳統的發展觀。1972年在瑞典召開的人類環境大會,通過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標志著人類開始正視環境問題。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的共同末來》報告中提出了可持續的發展觀,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發展」。依據這一定義,旅遊的可持續發展觀就是指旅遊的發展要從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等方面的利益相協調的角度出發,確保旅遊發展可資利用的資源能用來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不危及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發展觀念。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可持續發展觀的指導下,生態旅遊得到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世界各國紛紛把生態旅遊視為實現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具體形式和重要途徑,並採取相應措施促進生態旅遊的健康有序發展。
2.生態旅遊是集遊客、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於一體的旅遊方式。從遊客效益來說,無論是在未開發的自然生態系統中開辟生態旅遊區,還是在原有的風景名勝區中改善、提高生態質量建立新的生態平衡,生態旅遊都是一種高層次的旅遊活動,對遊客更具有吸引力。從經濟效益上看,生態旅遊區不需也不應大規模興建旅遊設施,而是以小型簡單,如帳篷、簡易房等,只須建立嚴格的衛生設施,因而投資少,收益大。發展生態旅遊還可以帶動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欠發達山區綜合性旅遊的開發和經濟發展。從社會效益上看,開展生態旅遊無論從宣傳導向、旅遊內容、管理手段、環境氛圍等方面,都是對旅遊者進行生態環境教育的絕好方式,並從旅遊這個窗口擴散到社會,使整個社會都來關心環境問題,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從環境效益上說,生態旅遊是一種欣賞、研究自然和保護環境,不允許產生環境負效應的旅遊活動。無論是經營者開發建設與經營,還是旅遊者的旅行活動都必須遵守環境保護的法律和制度,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旅遊活動對環境的不良影響。
3.生態旅遊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可持續發展的旅遊方式。生態旅遊在促進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具體而言,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提高了人們的生態意識,促進生態旅遊目的地的環境保護,被環境學家視為支持保護區的潛在手段;二是促進我國旅遊景區布局進一步優化和旅遊層次的提升,提高了旅遊者旅遊活動行為的層次;三是提供了多種就業機會,給當地居民帶來經濟收益,增強生態保護區的經濟實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四是有利於我國旅遊業整體服務水平的改善和行業發展,提高人們的生活品位;五是擴大與外界文化交流的機會,促進社區健康發展,已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標志。
6. 中國鄉村旅遊怎樣實現可持續發展
恩,旅遊業持續發展!
首先開發者,當地人民,政府,遊客需要一起努力,具體專的是:
開發者,不能大肆屬的開發,完全被利益驅使,記得開發的時候,需要眼光放長遠,進行循環再開發;
當地人民,當然會好好的保護,但是當景點的客人越來越多時,也容易倍利潤等問題所困擾,於是爭奪利益,破壞景區的正常運行,也會一定程度上的給景區帶來危害;
政府,加強管理,提高防範,保持景區開發和投入開放的次序,嚴格管理景區的健康發展,可持續成長;
遊客,提高保護意識,不破壞景區衛生等等。。。。
7. 如何促進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文獻綜述
你好,生態旅遊
旅遊可持續發展方面的
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