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鄉旅遊 » 鄉村旅遊開發模式研究為例

鄉村旅遊開發模式研究為例

發布時間: 2021-01-27 11:44:17

㈠ 農家生態旅遊資源保護性開發有哪些新模式

農家生態旅遊資源保護性開發的新模式主要有:「護源」開發導向模式和「三內Z」開發投入模式容。

(1)「護源」開發導向模式。其開發導向是對資源和客源的「護源」。

(2)「三Z」開發投入模式。欲使旅遊業可持續發展,其開發的投入不應該只考慮單一的資金投入,資源及知識的投入也要一並考慮,形成生態農業旅遊特有的資源—知識—資金「三Z」開發投入模式。這一模式可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

第一,承認資源有價。讓資源在旅遊業經濟效益中佔一定股份,使人們在認識上珍惜和保護資源及環境,實踐上回投資金用於維持和保護資源及環境。

第二,充分認識知識對旅遊開發的價值。知識有價體現在旅遊資源開發設計中的特色挖掘,主題創意和宣傳促銷上。在資源導向型旅遊地,旅遊資源開發後的增值效應正是旅遊開發中知識有價的體現;在客源導向型旅遊地,出奇制勝創意建成的主題公園火爆的經濟效益就是知識有價的體現。

第三,資金投入。在三大投入中,資源和知識投入是發展旅遊業的前提因素,資金投入是保證因素。

㈡ .怎樣實行「股份制」模式來開發鄉村旅遊

為了合理地開發旅遊資源,保護鄉村旅遊的生態環境,可以根據資源的產權將鄉村旅遊資源界定為國家產權、鄉村集體產權、村民小組產權和農戶個人產權4種產權主體。在開發鄉村旅遊時,可採取國家、集體和農戶個體合作,把旅遊資源、特殊技術、勞動量轉化成股本,收益按股分紅與按勞分紅相結合,進行股份合作制經營。企業通過公積金的積累完成擴大再生產和鄉村生態保護與恢復,以及相應旅遊設施的建設與維護。通過公益金的形式投入到鄉村的公益事業(如導游培訓、旅行社經營和鄉村旅遊管理),以及維持社區居民參與機制的運行等。同時通過股金分紅支付股東的股利分配。這樣,國家、集體和個人可在鄉村旅遊開發中按照自己的股份獲得相應的收益,實現社區參與的深層次轉變。通過「股份制」的鄉村旅遊開發,把社區居民的責(任)、權(利)、利(益)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居民自覺參與他們賴以生存的生態資源的保護,從而保證鄉村旅遊的良性發展。

㈢ 鄉村旅遊產品為什麼要改變落後的開發模式

鄉村旅遊不僅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閑產品,而且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充分利用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資源,維護農村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鄉村旅遊的內涵:
1、鄉村旅遊的概念 所謂鄉村旅遊,是以農村地區為特色,以農民為經營主體,以旅遊資源為依託,以旅遊活動為內容,以促進農村發展為目的的社會活動。鄉村秀麗的田園風光,與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閑、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安靜祥和的生活氛圍是城市旅遊者參加鄉村旅遊的主要動機之一。也就是說,鄉村性和地方性是鄉村旅遊的核心、吸引力、也是發展的重要資源。「鄉村性是鄉村旅遊整體推銷的核心和獨特賣點。」 所以,依託優美的鄉村自然環境,挖掘濃郁的地方特色,展現真實的鄉村生活,是發展鄉村旅遊的基本條件,也是發展鄉村旅遊的,開發鄉村旅遊產品的基本要求。
2、我國鄉村旅遊的特點 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依然占人口總數的近70%,即使是城裡人也有著濃厚的農村情結。我國的鄉村旅遊起步較晚,但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和極大興趣。其特點是:
第一,旅遊者的一切旅遊活動均發生在「鄉村」這一特定的區域環境內。
第二,旅遊資源應是鄉村已開發的和待開發的,原生的或再生的,屬集體的或個人所有的各類自然、社會資源。
第三,旅遊資源、旅遊設施、旅遊服務具有比較濃厚的地方特色、鄉村特色、民族特色。
第四,為旅遊者提供各種服務的從業人員包括管理人員,應該以經過培訓的農業人口為主。
第五,鄉村旅遊經濟兼有鄉村集體經濟和鄉村個體經濟成分,它納入鄉村經濟核算體系,有些核算內容可虛擬地納入整個國家旅遊經濟統計,以反映我國旅遊事業的發展。
二、我國鄉村旅遊發展的背景
我國鄉村旅遊的發展是有供給與需求兩方面因素共同推動的結果,從供給的角度來看,主要是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從市場需求的角度來看,主要是城市化進程加快的結果。
20世紀80年代,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業觀光旅遊項目的設計與開發,使其成為農村地區發展旅遊業中的重要渠道,並為第一與第三產業的結合找到了一個重要的切入點。隨著生態旅遊的展開,農家旅館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的悄然興起,並成為鄉村度假的重要承載。鄉村旅遊實現了從觀光到度假旅遊方式的升級,並成為我國廣大農村發展第三產業的一條重要途徑。
伴隨著我國國內旅遊業的蓬勃興起和大眾觀光旅遊產品的多元化發展進程,尤其是國家旅遊局將1998年確定為我國生態環境主題年的舉措,極大地推動了鄉村旅遊的興起,從市場需求角度而言,旅遊者選擇鄉村旅遊的動機主要有:
(1)回歸的需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久居喧囂城市的人們產生了對田園風光和鄉村寧靜生活的回歸需求,嚮往「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意境體驗;
(2)求知的需要。現代社會的城市少年兒童普遍缺乏對農村、農事生產、農民生活的了解,鄉村旅遊作為重要的休修學旅遊方式,受到學校、家長和學生的歡迎。
(3)懷舊的需要。懷舊是人類的共同特徵,舊地重遊的旅遊者對於目的地的選擇具有明確的指向,特別是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例如我國文革時期大批城市青年上山下鄉的經歷,造就了所謂的「知青情節」,成為推動鄉村旅遊發展的重要因素。
(4)復合型需要。人們的旅遊行為往往是多種動機共同作用的結果,鄉村旅遊也不例外,旅遊者選擇鄉村旅遊,有的可能處於求新、求異、求美、求樂的需要,有的可能處於身心調解的需要,有的可能處於美食或購買土地特產品的需要等。
三、我國鄉村旅遊開發的主要模式:
目前,我國各地開展的鄉村旅遊均在朝著融觀賞、考察、學習、參與、娛樂、購物和度假於一體的綜合型方向發展。然而,由於地理條件的差異,興起原因的不同,各地鄉村旅遊的內容各有側重。比較分析我國各地鄉村旅遊的形成過程,對其成因及特徵形成影響較大的因素是區位。如何構建鄉村旅遊布局模式,在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作用重大。我國鄉村旅遊根據其資源特點及所開展的旅遊活動的內容可分為如下一些模式:
1、森林公園模式。對於那些區位條件好,地形多邊,山巒起伏,溪流交錯,森林茂密,景色秀麗,環境優良,氣候舒適,面積較大的森林地段可開發為森林公署使之成為人們回歸自然,休閑、度假、野營、避暑、科考和驚醒森林浴的理想場所。
2、度假區(村)模式。是指在自然風景優美、氣候舒適宜人、生態環境優良的景觀地帶建成的,以滿足旅遊者度假、休閑為主要目的場所。
3、野營地模式。野營是一種戶外遊憩活動,是暫時性離開都市或人口密集的地方,利用帳篷、高架帳篷床、睡袋 、汽車旅館、小木屋等在郊外過夜、享受大自然的野趣生態環境提供的保健功能,欣賞優美的自然風光並參與其它休閑娛樂活動的一項旅遊活動項目。森林野營地要求離城市30-160㏎左右,交通比較方便,但必須離開公路干線,具有良好的森林環境,氣候好,空氣潔凈,環境比較幽靜,有水源,避風,面積較森林公園小,但應大於公頃。在靠近水源的地方選擇地勢 較平坦或有一些小起伏的地方建設野營地。也有人將野營地建在農荒地、草原、甚至沙漠邊緣。
4、觀光購物農園模式。開放成熟的果園、菜園、花圃、茶園等,讓遊客入內采果、拔菜、賞花、享受田園樂趣。此乃國外農業旅遊最普遍的一種開發。
5、租賃農園模式。是指農民將土地出租給市民種植糧食、花草、瓜、果、蔬菜、等的園地。其主要目的是讓市民體驗農業生產過程,享受耕作樂趣,以休閑體驗為主,而不是以生產經營為目標。多數租用者只能利用節假日到農園作業,平時則由農地提供者代管。租賃農園所生產的農產品一般只供租賃者自己享用或分贈親朋好友。
6、休閑農場模式。是一種供遊客觀光、度假、遊憩、娛樂、采果、農作、垂釣、燒烤、食宿、體驗農民生活、了解鄉土風情的綜合性農業區。近年來,台灣的許多會議都移到休閑農場舉行。
7、 農業公園模式。按照公署規劃建設和經營管理思想,將農田區劃為服務區、景觀區、農業生產區、農產品消費區、旅遊休閑娛樂區等部分,開成一個公園式的農業庄園。
8、教育農園模式。這是將農業生產和科學教育想結合的一種農業生產經營形式。農園中栽植的作物、飼養的動物、配備的傢具設備及所採用的生產工藝和耕作技術等都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教育農園可設置簡單的農業「博物館」陳列反映當地種養殖業生產歷史與現狀的農畜產品或圖片、農具、介紹農業生產工藝技術的資料等,並可在農園內建立演示區,再現農業生產歷史。這樣可以增加遊客對當地農業生產歷史的了解,激發他們愛農、興農、投身與我國農業建設的熱情。較具代表性的教育農園有法國的教育農場、日本的學童農園及我國台灣省的自然生態教室等。
9、農村留學模式。只指城鎮居民將子女送到農村就讀小學和中學,或在假期把孩子送到農村親屬家去寄宿,並參加農場作業、農村社區活動等,此即所謂的「農村留學」。這主要是為了培養青少年堅韌、朴實、健康、正直的人格。
10、民俗文化村模式。農村某些地方具有特定的民俗風情、文學藝術、園林建設、文物古跡,如衣著、飲食、節慶、禮儀、婚戀、喪葬、喜好、禁忌、歌舞、戲劇、音樂、繪畫、雕塑、工藝、寺廟、教堂、陵墓、園林等,這些都是重要的旅遊資源,對城鎮居民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可在民俗文化旅遊資源豐富的地方建設民俗文化村,舉行多種多樣的民俗文化活動,以招徠遊客觀光、度假和休閑。
11、鄉村俱樂部模式。如在原來知青集中的鄉村建立「知青俱樂部」;開展「知青回『家』游」;利用水庫、湖泊、魚塘、河段建立「垂釣俱樂部」;選擇適宜的地方建設「鄉村高爾球俱樂部」或「鄉村高爾夫球練習場俱樂部」等形式多樣的鄉村俱樂部。
四、開發鄉村旅遊存在的問題及採取的措施 :
1、轉變觀念,統一思想 過去認為旅遊只是自然風景和名勝古跡的「專利」鄉村旅遊資源不被重視,因而對開發、發展鄉村旅遊特別是農業旅遊不屑一顧,旅遊資源的開發建設老是在風景名勝和文物古跡及其衍生出來的人工微縮景觀上做文章,或重復建設,或修修補補,不求開辟新天地。旅遊開發者的思維深受「觀光旅遊」的束縛,缺乏開拓思想和創新意識。因此,有關部門應轉變觀念,統一認識,樹立新的旅遊資源觀,將我國旅遊開發的重點逐步轉移到發展鄉村旅遊上來。
2、投資主體多元化 鄉村旅遊的開發相對大型旅遊度假區的開發建設而言,其所需資金要少得多,但鄉村旅遊資源的開發范圍廣泛,總體上來說,也需要不少資金。對於那些資源條件好,級別高的重點項目應充分發揮政府主導型作用,由國家牽頭,聯合一些經濟實力和管理能力強的企業或私人入股,走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道路;大力提倡和鼓勵外資、國有企業、私有經濟單獨或合作開發,也鼓勵農民個人或聯合開發。總之,要多渠道、多層次、多種形式籌集資金,本著「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走「滾動發展」的路子。
3、合理規劃,科學發展 鄉村旅遊資源的開發應對旅遊地的區位條件、資源特色、生態環境、社會經濟及客源市場等進行認真和詳實的調查與評價,並以區域旅遊經濟開發及系統生態學理論為指導進行合理規劃和科學開發。決不能不顧客觀實際和旅遊市場規律,盲目上,拖著上,各自為陣,重復建設。各地應在國家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的指導下,做好詳細規劃和開發工作。旅遊主管部門應對各地鄉村旅遊的開發工作提供指導並實施監督,確保旅遊開發合理有序地進行。
4、以市場為導向,開發特色產品 鄉村旅遊的開發也應遵循市場規律,根據旅遊市場需求情況,開發出適銷對路的產品。同時,要注意旅遊產品的特色性,以增強其吸引力,特色是旅遊產品生命力的所在。當前我國鄉村旅遊應加強休閑娛樂、民俗風情「綠色產品」等特色產品的開發。
5、加強環境保護和教育,促進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鄉村旅遊地在規劃設計時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EIA)和環境審計(EA),確定合理環境承載力和遊客容量,預測旅遊開發對環境的影響和所承擔的風險,確定「生態經濟適合度」,並在此基礎上採取適當的環保措施。可選擇一批各方面條件都很好的旅遊地實施ISO9000和ISO14000認證,使之與國際接歸,創建國際知名的鄉村旅遊勝地。對旅遊開發者和經營管理者實施「分級」評定,以之確定其是否具備開發經營的能力和權利。設立「公眾教育館」,對旅遊者進行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培養其生態學人格。要大力提倡和開展生態旅遊,園內交通建議均採用馬車或人力車,改燒煤、燒木材為燒沼氣、燒電,盡量使用當地生產的綠色產品,環衛工作應有專人管理和清掃,生活垃圾實行分箱收集並統一處理。對破壞環境的遊客應給予一定處罰,如讓其清掃垃圾、干一些農活或處以罰款。同時在部分鄉村旅遊地建立「生態定位站」,對旅遊活動對鄉村生態環境變化的影響進行定位監測。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實現我國鄉村旅遊業及其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得要基礎。
6、加大宣傳促銷力度 國家旅遊局針對當前國內外旅遊者「回歸自然」的熱潮,推出了「98華夏城鄉游」和「99生態環境游」,我們應抓住這一美好的歷史機遇,大力宣傳和推銷鄉村旅遊產品,同時還應建立鄉村旅遊與城市旅遊組織、城市飯店、度假區之間的聯系,加強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合作與聯合促銷,重視鄉村旅遊信息網路的建設,力爭使我國旅遊業再上一個新台階。
7、加強衛生和安全工作 由於多方面的原因,現階段我國城鄉居民在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及衛生習慣上還存在一些差異,在鄉村的一些地方,基礎衛生條件還較落後,因此應加強衛生工作。對旅遊地和接待食宿的農戶家的廚房、餐具、卧室、浴室、廁所、用水及公共娛樂場所進行殺菌消毒處理。鄉村是社會治安力量較為薄弱的地方,有些犯罪分子利用鄉村人口密度小、農戶稀散、部分遊客分散住宿的特點伺機作案,搶竊謀害遊客,因此應加強鄉村旅遊地的治安工作。
8、加強法治建設和管理 為了實現鄉村旅遊的健康發展,應制定有關法令法規,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鄉村旅遊的發展步入法制化、規范化的道路。可成立鄉村旅遊協會,制定有關章程,對鄉村旅遊活動進行指導和監督。市民與農戶之間租賃土地時,必須訂立詳細的合同並行到認真履行,避免發生糾紛。
9、做好領導、組織和協調工作 由於風俗習慣的差異,城鄉居民在交往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些「摩擦」或誤解,各地旅遊部門、鄉村旅遊協會及鄉政府、村民委員會應加強對當地旅遊業的領導、組織和協調工作,以增加城鄉人民的了解和友誼。
五、開發農村旅遊市場的作用和意義 鄉村旅遊將成為未來我國旅遊市場能夠發展的一大亮點。大力開發鄉村旅遊市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1、有利於加強城鄉文化交流,改變農業生產落後的觀念 通過城市居民的參與活動,把先進的科技知識帶到鄉村,有利於科技推廣;城市居民可以親身了解和體驗農村生活;旅遊者的觀光活動將有利於促進農業生產者封閉保守思想的改變,形成市場意識;通過對觀光農業基地的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適應市場的能力,實現土地的合理開發和經營多樣化,提高用地效益。
2、改善環境,提高生活質量 觀光農業不僅以農業生產方式、多種參與活動、民俗文化等吸引遊客,而且以優美的環境給遊客以美的享受,因此,植樹種草,美化環境是其必要的投入,在客觀上起到了保護環境的作用,特別是在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其意義更大,對於我國發展生態旅遊也有促進作用。在台灣,觀光農業在政府的引導下,發展「三生」農業,即是把農業的發展引向「生產、生活、生態」結合,平衡發展,達到生產企業化、生活現代化和生態自然化。
3、有利於進一步刺激消費,充分發揮旅遊業在擴大內需方面的作用 消費不旺、需求不足是我國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經濟生活中的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進一步刺激各方面的消費,擴大有效需求,對於促進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具有重要的作用。旅遊業由於關聯性強,帶動功能大,擴大消費需求的作用十分明顯。可以說,充分發揮旅遊業在刺激消費、擴大內需中的作用,既是旅遊產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又是時代賦予旅遊業新的歷史使命。要進一步發揮旅遊業在這方面作用,充分挖掘潛在的遊客市場,擴大旅遊者隊伍是一個重要的方式和途徑。目前通過發展鄉村旅遊來啟動鄉村市場,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成效將會十分顯著。
4、有利於擴大旅遊產業規模,推進我國世界旅遊強國建設步伐 新的時期,我國旅遊業提出了要實現由亞洲旅遊大國向世界旅遊強國跨越的目標,要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壯大旅遊產業規模和進一步提升旅遊產業素質必不可少,而大力加強鄉村旅遊市場開拓,對推進我國旅遊強國建設將大有裨益。隨著我國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不斷加快,人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不斷擴大的鄉村旅遊市場對壯大我國旅遊經濟規模會起到積極巨大的作用。
5、有利於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發展,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問題的解決 我國農業仍然是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農業結構不合理,農村第三產業比例太小,農業經濟效益低下。發展鄉村旅遊必然帶動鄉村商業、服務業、交通運輸、建築、加工業等相應產業的發展,帶動產業結構的調整。同時,鄉村旅遊的發展必然引起區域農業產品特色化,有利於形成對產品的加工、儲藏、運輸和銷售系列化,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增加就業機會,進一步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㈣ 農家樂的開發模式

「公司+農戶」開發模式
這類具有旅遊特色的農家樂,通過引進有經濟實力和市場經營能力的企業,進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環境,指導鄉村居民開發住宿、餐飲接待設施,組織村民開展民族風情、文化旅遊活動,形成具有濃郁特色和吸引力的農家樂產品,吸引和招徠國內外旅遊者。這種開發設計充分考慮了農戶利益,在社區全方位的參與中帶動了鄉村經濟的發展。在參與式農家樂的開發中,這種開發還可演化成 「公司+社區+農戶」開發,公司先與當地社區(如村委會)進行合作,通過村委會組織農戶參與農家樂,公司一般不與農戶直接合作,但農戶接待服務、參與旅遊開發則要經過公司的專業培訓,並制定相關的規定,以規范農戶的行為,保證接待服務水平,保障公司、農戶和遊客的利益。
(二)「政府+公司+農村旅遊協會+旅行社」開發模式
這類農家樂開發發揮旅遊產業鏈中各環節的優勢, 通過合理分享利益又各司其責, 政府負責農家樂的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發展環境;農家樂公司負責經營管理和商業運作;農民旅遊協會負責組織村民參與地方戲的表演、導游、工藝品的製作、提供住宿餐飲等,並負責維護和修繕各自的傳統民居,協調公司與農民的利益;旅行社負責開拓市場,組織客源,避免鄉村旅遊開發過度商業化,保護本土文化,增強當地居民的自豪感,從而實現農家樂可持續發展。
「農戶+農戶」開發模式
「農戶+農戶」的農家樂開發是農民對企業介入鄉村旅遊開發有一定的顧慮,大多農戶不願把資金或土地交給公司來經營,他們更信任那些「示範戶」。在「示範戶」的帶動下,農戶們紛紛加入旅遊接待的行列,這種開發通常投入較少,接待量有限,但鄉村文化保留最真實,遊客花費少還能體驗最真的本地習俗和文化,是最受歡迎的農家樂形式。但受管理水平和資金投入的影響,通常旅遊的帶動效應有限。
股份制開發模式
在開發農家樂時,可採取國家、集體和農戶個體合作,把旅遊資源、特殊技術、勞動量轉化成股本,收益按股分紅與按勞分紅相結合,進行股份合作制經營。通過土地、技術、勞動等形式參與鄉村旅遊的開發。企業通過公積金的積累完成擴大再生產和鄉村生態保護與恢復,以及相應旅遊設施的建設與維護。通過公益金的形式投入到鄉村的公益事業(如導游培訓、旅行社經營和鄉村旅遊管理),以及維持社區居民參與機制的運行等。同時通過股金分紅支付股東的股利分配。通過「股份制」的鄉村旅遊開發,把社區居民的責(任)、權(利)、利(益)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居民自覺參與他們賴以生存的生態資源的保護,從而保證農家樂的良性發展。

㈤ 鄉村旅遊,究竟該怎麼發展

目前,國內對於鄉村旅遊的經營模式並未形成共識,分類的角度有很大不同,如鄉村旅遊資源類型、旅遊地區位因素、旅遊經營管理等,也有從利益導向型視角入手。
由於鄉村旅遊的開發需要政府、企業、金融機構、當地居民等各方共同參與,涉及利益體較多,所以可按照鄉村旅遊成長的協調機制,將鄉村旅遊的經營模式劃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政府主導型模式、社區居民主導參與型模式和多利益主體參與型模式。
政府主導型也可稱為政府推動型,該模式最大特點是政府作為鄉村旅遊開發的主要力量,起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等作用。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政府主導型模式適用於鄉村旅遊開發早期階段或經濟落後的貧困地區。因為政府主導的優勢十分明顯,可構建相對公正的利益分配機制,實現政府、開發商、農民的利益均衡。
社區居民主導參與型模式又細分為兩類,一類是村民自主開發型模式,另一類是鄉村組織型模式。村民自主開發型模式常見的有有「個體農庄」模式、「農戶+農戶」合作模式、「示範戶帶領」模式等,鄉村組織型模式是由自發組織的協會或部分引導鄉村旅遊發展的模式。
村民自主開發型模式通常缺乏統一、長期規劃,對生態環境保護不力,經營管理制度不完善;鄉村組織型模式則缺乏專業知識,市場競爭力相對較弱。
多利益主體參與型模式是鄉村旅遊經營模式的發展趨勢,因為鄉村旅遊的綜合性決定了需要多方力量參與開發建設運營,這導致利益相關方眾多,在協同發展要求下產生了該模式。
在該模式下,各方利益主體能夠得到較好的協同合作,避免了過度開發或商業化,也更注重對生態環境、原始風俗文化的保護,維持鄉村旅遊最核心的「鄉村」味道。
總的來說,鄉村旅遊經營模式無絕對好壞之分,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的鄉村旅遊發展方式。

㈥ 香格里拉生態旅遊開發採用哪種模式實現了哪些功能香格里拉生態旅遊成功開發的原因,表現在哪些方面

坑爹的選修課,怎麼好好的生態旅遊要這樣子上!!當初是沖著旅遊去的,誰知道是去抄筆記去了!!!

㈦ 我國鄉村旅遊開發都有哪些主要模式

1、森林公園模式。對於那些區位條件好,地形多邊,山巒起伏,溪流交錯,森林茂密,景色秀麗,環境優良,氣候舒適,面積較大的森林地段可開發為森林公署使之成為人們回歸自然,休閑、度假、野營、避暑、科考和驚醒森林浴的理想場所。

2、度假區(村)模式。是指在自然風景優美、氣候舒適宜人、生態環境優良的景觀地帶建成的,以滿足旅遊者度假、休閑為主要目的場所。

3、野營地模式。野營是一種戶外遊憩活動,是暫時性離開都市或人口密集的地方,利用帳篷、高架帳篷床、睡袋、汽車旅館、小木屋等在郊外過夜、享受大自然的野趣生態環境提供的保健功能,欣賞優美的自然風光並參與其它休閑娛樂活動的一項旅遊活動項目。森林野營地要求離城市30-160㏎左右,交通比較方便,但必須離開公路干線,具有良好的森林環境,氣候好,空氣潔凈,環境比較幽靜,有水源,避風,面積較森林公園小,但應大於公頃。在靠近水源的地方選擇地勢較平坦或有一些小起伏的地方建設野營地。也有人將野營地建在農荒地、草原、甚至沙漠邊緣。

㈧ 尋關於《紅色旅遊資源經營管理模式研究》的論文…參考文獻至少8個,謝謝

(一)進行紅色旅遊產品創新,開發參與性、體驗性紅色旅遊產品

旅遊體驗是旅遊者對旅遊目的地的事物或事件的直接觀察或參與過程以及形成的感受。現代旅遊者越來越注意旅遊活動過程中的參與性,吉林省在開發紅色旅遊產品的過程中要結合旅遊體驗的相關理論,注意使遊客完全融入到旅遊產品中,深刻體驗紅色景區的特色和文化,開發符合現代遊客要求的參與性、體驗性紅色旅遊產品。另外,在開發的過程中要注意對紅色旅遊資源的保護,在保護中開發。

(二)加強紅色旅遊和生態旅遊及冰雪旅遊的聯合互動

吉林省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包括吉林八景在內的眾多知名旅遊景區,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與很強的吸引力,要做好紅色旅遊和生態旅遊以及冰雪旅遊的聯合互動,使旅遊資源整體聯動,促使旅遊經濟快速健康的發展。同時,聯合互動有利於紅色旅遊利用生態旅遊及冰雪旅遊成型的基礎設施和旅遊接待社設施,共享客源,擴大吉林省紅色旅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努力拓寬投資融資渠道

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對紅色旅遊建設的投資力度,另一方面拓寬企業和民間的投資渠道。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為先導,企業自籌、金融貸款、社會融資、吸引民間和海外資金等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紅色旅遊投入格局。另外,要充分發揮各級政府以及景區管理部門的積極性,以市場為導向,把紅色旅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把產品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紅色旅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四)加強紅色旅遊人才培養和引入

堅持當地培訓與區外引進、院校培養與在崗培養相結合的方針,加強紅色旅遊人才培養。著力抓好紅色旅遊景區發展需要的行政管理人才、職業經理人才、短缺專業人才和解說人員的培養和引入,以提高紅色旅遊業行政管理人員的執政能力、企業管理者經營管理水平和旅遊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的通知[R]2004.1

[2]鄒統釺。旅遊景區開發與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3]尹曉穎等。紅色旅遊產品特點和發展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5 , (2)

[4]孫艷紅。河南省紅色旅遊的開發戰略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 ,32 (5):67 - 69

[5]全國紅色旅遊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主編:《中國紅色旅遊發展報告:2005》,中國旅遊出版社,2005年版

㈨ 近郊型旅遊項目歷史進程及開發模式

「農家樂」旅遊的雛形來自於國內外的鄉村旅遊,並將國內特有的鄉村景觀、民風民俗等融為一體,因而具有鮮明的鄉土烙印。同時,它也是人們旅遊需求多樣化、閑暇時間不斷增多、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和「文明病」、「城市病」加劇的必然產物,是旅遊產品從觀光層次向較高的度假休閑層次轉化的典型例子。
鄉村旅遊在國外已有30多年的歷史,開展得比較成功的在部分是一些歐美發達國家。20世紀60年代初,當時的旅遊大國西班牙把鄉村的城堡進行一定的裝修改造成為飯店,用以留宿過往客人,這種飯店稱為「帕萊多國營客棧」;同時,把大農場、庄園進行規劃建設,提供徒步旅遊、騎馬、滑翔、登山、漂流、參加農事活動等項目,從而開創了世界鄉村旅遊的先河。以後,鄉村旅遊在美國、法國、波蘭、日本等國家得到倡導和大發展。1996年,美國農村客棧總收入為40億美元。1997年,美國有1800萬人前往鄉村、農場度假,僅在美國東部便有1500個觀光農場,在西部還有為數眾多的專門用於旅遊的牧場。目前,法國有1.6萬多戶農家建立了家庭旅館,推出農庄旅遊,全國33%的遊人選擇了鄉村度假,鄉村旅遊每年接待遊客200萬,能給農民帶來700億法郎的收入,相當於全國旅遊收入的1/4。在歐美國家,鄉村旅遊已具有相當規模,並已走上了規范化發展的軌道,顯示出極強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國內,真正意義上的鄉村旅遊始於20世紀80年代,它在特殊的旅遊扶貧政策指導下應運而生,但由於起步較晚,目前尚處於初期階段。目前我國各地的鄉村旅遊開發均向融觀光、考察、學習、參與、康體、休閑、度假、娛樂於一體的綜合型方向發展,其中國內遊客參加率和重遊率最高的鄉村旅遊項目是:以「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為內容的民俗風情旅遊;以收獲各種農產品為主要內容的務農採摘旅遊;以民間傳統節慶活動為內容的鄉村節慶旅遊。 由此可見,農家樂旅遊是鄉村旅遊的一種形式,它是傳統農業與旅遊業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興的旅遊項目。我國農家樂最初發源於四川成都,具體位置有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郫縣、溫江等說。後來發展到整個成都平原,四川盆地,直至全國。真正以「農家樂」命名的鄉村旅遊始於1987年在休閑之都——成都郊區龍泉驛書房村舉辦的桃花節。這次桃花節把農事活動、鄉村田園風光、鄉土民俗文化、鄉村民居和聚落文化與現代旅遊度假、休閑娛樂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全新的旅遊形式。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