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作為湖北旅遊城市
① 中國的國花是什麼花
目前,
世界上
已有100多個國家確立了自己的
國花
,中國是惟一尚未確立國花的大國。
由於沒有國花,在
2001年
的APEC會議上,新聞報道出現了「以中國國花
牡丹
為背景」的笑話;
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
上,國花的空缺,更成為悠悠
古國
的
世紀
遺憾……
國花的評選必須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分布要廣泛;二是外觀要漂亮;三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四是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價值。
國花評選歷經20年,始終未有結果,有人叫好,有人反對,有人質疑。最近,
中國林學會
再次著手組織評選國花,並已呈報給全國人大審議。此番逐鹿,波瀾再起---
不久前,一位名叫楊仕智的先生在《
人民日報
》撰寫《國花、
國樹
和國
鳥非評不可?》一文,對評選提出異議,並認為「倒是有好多比評國花、國樹和國鳥更重要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做」、許多事「比搞什麼評無多大實際意義的國花、國樹、
國鳥
要重要得多」。
「自然界的物種是平等的,
我們人類
沒必要把它們分等級。不管選定的國樹、國鳥、國花是哪種,必定會使一大批的
國民
不悅,特別是知識分子,因為他們心中的偶像落選了,他們那難以改變的思想感情受傷害了。如果為了追求美或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而進行評選國樹、國鳥、國花,那我們在評定國樹、國鳥、國花後,還要評國魚、國蟲、國禽、
國獸
……永遠都沒完沒了。」一位學者在新華網上如此評說。
沒有國花,於
國家主權
無礙,於
民族精神
無礙,於國勢前程無礙。
相反,幾乎任何一項評選後面都有巨大的經濟利益的驅動,各地和各行業協會如此興師動眾地爭搶「國」字型大小,也是考慮到「國」字型大小會給
行業
和地方的
經濟
和名氣帶來難以估算的價值和影響。
20世紀80年代的兩次評選,一次是
梅花
奪魁,牡丹居亞,另一次則是牡丹稱王,梅花位次。在
1994年
的評選中,兩者的競爭更達到了白熱化階段,甚至由花與花的競爭演化為了省與省、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爭。河南洛陽成立了市長親自掛帥的「牡丹爭國花領導小組」,再加上北京、陝西省西安市、山東省菏澤
地區
等的加盟,聯合成立了「全國牡丹爭評國花辦公室」,四方「游說」,力捧牡丹為國花。最後專家確定下的兩個候選方案是一國一花(牡丹)和一國四花(牡丹、
荷花
、
菊花
、梅花)。而評選小組組織了31個省、市、自治區進行投票,結果牡丹以18票獲勝。
一場普通的國花評選,卻差點成了一場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八仙競技,其中的問題
在事
隔近10年之後的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反思。
② 湖北哪座古城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土家標志性工程
湖北又一古城走紅,中國規模最大的土家標志性工程,而門票僅元
現在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旅遊業,中國出現了許多有特色的旅遊景點。其中,不乏一些非常秀麗的山水美景,也有一些很古樸的建築物、包括繁華的城市風景,同時,正是因為各有特色,人們選擇遊玩的目的地也越來越廣泛。
除此那就是土司民居、還有王府九進堂這樣的一些景點,也是很多遊客慕名而來的主要遊玩景區。人們在旅行過程,就是尋找一些未知的、未見到的風景來欣賞一番,這樣原本壓抑的心情,就會豁然開朗。朋友們,對於土司城你又有怎樣的印象呢?也或者,你在假期的時候,是會到這來遊玩嗎?歡迎大家互動留言。
地址:湖北省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土司路的地方;門票:50元
③ 武漢到周邊城市旅遊,2天
我覺得你可以去恩施,就是你的時間有點少。
1、恩施大峽谷
2、騰龍洞:天下第一洞,絕妙的喀斯特地形,雄渾壯麗,還有美妙的激光秀和舞台表演,每天兩場,要找准時間去,冬暖夏涼的好去處!"
3、恩施土司城
4、魚木寨:位於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謀道鎮,在大山深處的土家寨子,還保留有原始的吊腳樓
我覺得這樣的話,兩天的時間久差不多啦。
三天的行程可以這么安排
線路設計:
D1: 梭布埡石林風景區——侗族風情寨——風雨橋——恩施
D2:恩施大峽谷——恩施土司城——利川
D3:騰龍洞——齊岳山——恩施
線路指導:
D1:早餐後前往中國第二大石林景區——梭布埡石林風景區。游覽完畢後前往侗族風情寨,喝油茶湯,吃農家飯,欣賞侗族民俗,享受自然風景的同時,可體驗推磨、榨油、採茶、制茶、織布、垂釣、水車汲水等農事活動。晚餐後游覽漫步風雨橋、清和園、親水走廊,夜宿恩施。
D2:早餐後乘車去沐撫,游覽恩施大峽谷,車程大概2h,游覽時間3.5h。吃完中飯後乘車回恩施,並游覽恩施土司城。晚上乘車去利川住宿。
D3:早餐後前往利川游覽世界第一洞——騰龍洞(0.5h車程)。感受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水洞旱洞相連,一口吞下八百里清江的奇特景觀,觀賞激光秀及國內最大山洞實景原生態表演,出口處感受卧龍吞江的博大氣魄。
中餐後,開車前往南方最大的高山草場——齊岳山(車程1h),騎馬,攝影。游覽完畢後,可選擇去利川農家樂村吃農家樂。乘車回恩施結束恩施之旅。
④ 湖北省有幾個市
截至2018年,湖北省下轄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25個縣級市、36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湖版北省人民政權府駐武漢市武昌區洪山路7號。
地級市: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陽市、鄂州市、荊門市、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
(4)恩施作為湖北旅遊城市擴展閱讀
建置沿革
抗日戰爭時期的民國三十年(1941年)4月,成立鄂豫邊區行政公署。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至1946年6月,擴大成立為中原解放區行政公署。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8月至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5月,在鄂西北先後建立過5個地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底,分別成立江漢行政公署和鄂豫行政公署。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北省行政區劃進行過一系列變化調整。至1990年,湖北省管轄6個地區,1個自治州,8個省轄市,22個縣級市,46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
⑤ 長江上、中、下游各包括哪些城市
長江上,中,下游,流經哪些城市?
長江上,中,下游,流經哪些城市,目前來說,長江在源頭至湖北省宜昌市之間為上游,水急灘多;長江上游的主要城市有:攀枝花、宜賓 、瀘州、重慶和宜昌等等。長江中游:武漢主要就是以武漢為中心,還包括黃石、鄂州、黃岡、仙桃、潛江、孝感、咸寧、天門、隨州、荊門和荊州和河南省的信陽、江西省的九江和湖南省的岳陽了。長江下游:城市密集比較密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為龍頭。上海、南京和蘇州了。
長江幹流的話,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數百條支流輻輳南北,延伸至青海、四川、西藏、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的部分地區。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20%。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過大運河匯入長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