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鄉村旅遊
1. 承德正集全市之力建設國家「一號風景大道」嗎
以承辦河北省第三屆旅遊發展大會為契機,承德正集全市之力建設國家「一號風景大道」。
國家「一號風景大道」承德段,北起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經御道口牧場管理區、圍場縣,南至豐寧滿族自治縣大灘鎮,全長180公里。建設後,大道將成為承德打造精準脫貧和鄉村全面振興旅遊產業的新樣板及全域旅遊的新地標,沿線395個行政村55.4萬人,將走上鄉村旅遊脫貧致富道路。作為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承德的區域生態環境也將得到極大改善。
而一望無際、水草豐盈的永太興疏林草原景區,酷似非洲大草原,原始、多樣化的生態環境給人帶來「秘境」體驗。
國家「一號風景大道」是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過渡區的地理分界線,這里集聚了森林、草原、湖泊、濕地、山地等多種自然景觀,一路走來,天藍、山綠、水清,美不勝收。
除了自然景觀,國家「一號風景大道」還串聯起木蘭秋獮、阿魯布拉克圍、茶鹽古道、國家牧場、契丹部落、中國馬鎮6大組團20個旅遊項目。
「國家『一號風景大道』既是名副其實的風景長廊,又是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繁榮同生的文化地帶,這為承德發展全域旅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承德市旅發委調研員李思泉說。
國家「一號風景大道」也是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文化分界線,這里蒙元文化、滿族民俗、皇家文化、萬里商道、邊塞文化等歷史人文資源豐富;國家「一號風景大道」還是清代帝王木蘭秋獮的皇家御道,沿途散布木蘭圍場72圍,皇家行宮、驛站遺存眾多。借建設國家「一號風景大道」,承德在空間上打破獨立景點「單打獨斗」,在產業上打破單線作業實現多維發展,通過「廊道建設+產業延伸+市場精分」匯聚壩上多種資源,打造以風景道路網為載體的多元化旅遊經濟帶和旅遊目的地,實現旅遊從量到質的轉變。
來源:北京晚報
2. 龍頭山鄉的介紹
龍頭山來鄉,鄉政府駐龍頭山源村。面積148.65平方千米,人口1.15萬。轄8個村委會:龍頭山、小錐山、頭板、二板、大字、克字、多上、多下。龍頭山鄉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充分利用區位、資源優勢,用好用足上級優惠政策,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龍頭山鄉的農家游戶已發展到33戶。2007年接待遊客1.5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61.59萬元,戶均收入萬元以上。鄉村旅遊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3. 承德市每年的旅遊人流量大概有多少有誰知道啊
全市旅遊型鄉鎮72個,旅遊專業村182個,鄉村旅遊戶2267家,鄉村旅遊接待床位達32215張。去年全市鄉村旅遊接待量達2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5億元,全市旅遊產品結構正在發生明顯變化,旅遊方式開始由觀光旅遊向休閑度假轉變。接待中外遊客將達到13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8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其中接待入境遊客25.6萬人次,創匯7000萬美元。我市正朝著國際旅遊城市的目標大步邁進。
4. 承德市哪個縣鄉村旅遊項目多
鄉村旅遊承德隆化縣七家鄉旅遊項目多些。
5. 鄉村旅遊的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公示名單
北京市平谷區來
河北省元氏源縣、承德市雙灤區
山西省陽城縣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
遼寧省本溪滿族自治縣
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
黑龍江省木蘭縣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宜興市
浙江省蘭溪市、新昌縣
安徽省霍山縣
福建省泰寧縣、連城縣
江西省武寧縣
山東省泗水縣、臨朐縣
河南省登封市
湖北省遠安縣
湖南省新化縣、麻陽苗族自治縣
廣東省博羅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勝各族自治縣
海南省瓊海市
重慶市武隆縣
四川省武勝縣
貴州省鳳岡縣
雲南省澄江縣
陝西省柞水縣
甘肅省兩當縣
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金鳳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瑪納斯縣
大連市庄河市
寧波市寧海縣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185團
6. 寫一篇調查報告( 以積善承德,和合承德為主題,了解家鄉建國際旅遊城的變化)
坑爹的九中老師,每次放假都要些社會調查報告,可惡啊,他又不教,只能來查 看在同學的份上,我幫幫你,記得採納哦!
承德地區旅遊狀況調查報告
報告名稱:承德地區旅遊狀況調查報告
調查地點:承德市區重要景點(避暑山莊及普寧寺)
調查方法:市區及景區內外隨機訪問調查
調查人數:50人
前言:
承德素以「紫塞明珠」的美稱而揚名於天下,是和皇室有著神奇關系的旅遊城市。現已集「七項桂冠」於一身:是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4處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全國十大文明旅遊景區示範點之一。1994年12月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作為全國著名的旅遊城市承德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而身為承德人,我也為此而感到驕傲,值此暑期調查實踐之機,我就對自己故鄉的旅遊狀況做了一份調查。
(一) 承德的旅遊發展現狀
1、根植於優質豐富的旅遊資源
在我所設置的問卷調查中,95%以上的遊客來承德旅遊的目的都是為了參觀避暑山莊。而幾乎100%的遊客都知道避暑山莊。
避暑山莊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在此大興土木,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建成36景。雍正朝代暫停修建。乾隆六年(1741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又繼續修建直至完工,建成的避暑山莊新增加乾隆36景和山莊外的外八廟,界牆內佔地564公頃,其規模壯觀,舉世罕見。特別注意的是,避暑山莊的輪廓實際上是當時中國版圖的縮影,這正體現了清帝 "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宏偉願望。
除避暑山莊外承德還有許多享譽國際的人文、自然景觀。到2007年底,承德擁有正式開放的旅遊區(點)50餘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處,5A級旅遊區(點)1處,4A級旅遊區(點)4處,3A級旅遊區(點)4處,國家旅遊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級森林公園4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省級森林公園10處。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蜚聲海內外;普寧寺深入挖掘佛文化內涵,建成我國北方最大的佛教活動中心;塞罕壩林場和京北第一草原突出生態特色,得到越來越多國內遊客的青睞。承德市四周8縣3區內還有多處旅遊勝地,多以奇峰異景著稱,鬼斧神工,形態各異,令人嘆為觀止。如:木蘭圍場、棒槌山、蛤蟆石、羅漢山、僧冠峰、雙塔山、霧靈山、白雲古洞、水下長城、遼河源森林公園、蟠龍湖等。
2、具有毗鄰京津的區位優勢
承德市位於河北省東北部,毗鄰京津,北靠內蒙,東連遼沈,南與秦皇島、唐山相鄰,是燕山腹地的重要區域性中心城市,也是京、津、唐經濟中心主要城市之一,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
(1) 旅遊腹地廣闊,提供大量的遊客資源
在我所設置的問卷調查中有近40%的遊客來自北京,15%的遊客來自天津,10%來自遼寧,8%來自秦皇島和唐山,還有部分來自我國南方城市的遊客是在北京旅遊之後順路來承德旅遊的。承德已初步形成了以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為中心,以京北黃金旅遊線和京東朝陽旅遊線為紐帶,連結木蘭圍場、京北第一草原、金山嶺長城、遼河源森林公園、霧靈山、蟠龍湖六大景區的京北黃金旅遊帶。
(2 ) 優勢互補,互利雙贏
承德幾乎具有除海洋景觀外的所有旅遊資源,而據承德較近的秦皇島則彌補了承德的不足。有近8%的遊客表示他們已經去過或將要去秦皇島旅遊。承德地區以山地為主,工業不發達。大量的旅遊和生活消費品來自北京天津遼寧等地。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舉世矚目的2008年北京舉辦第二十九屆奧運會的召開,又為承德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遇。
3、旅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旅遊接待能力不斷提高
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全市擁有各類旅行社70餘家,其中國際社3家,旅遊星級飯店30餘家,其中四星級12家,三星級16家,,飯店總床位1萬余張。其它各類賓館、飯店300餘家。全市現有各類餐館2000家,既可使遊客品嘗到御膳、野味等美味佳餚,也可供應標准西餐、大眾餐飲和特色小吃。這些解決食宿問題的基礎設施的完善,極大的提高了旅遊質量。
(二) 制約承德旅遊發展的瓶頸
來過承德旅遊的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承德的旅遊是「一流的資源,二流的服務,三流的設施」。在我的調查問卷中有也有近30%的遊客表示他們來承德有一定的失望感。
究其原因如下:
1 經濟發展落後,資金力量薄弱
承德是貧困山區,農業發展制約較大,加之多年為保障京津用水,許多工業企業、重點項目都被擱置。財力不足,資金短缺必定將造成旅遊業發展緩慢。
2、交通條件制約
在我的調查中設置了一個問題「您認為來承德旅遊您最不滿意的是什麼」其中有過半數的人回答是交通。交通發展滯後,是承德旅遊發展的一大瓶頸。從承德至北京坐普通的火車需要近6個小時,汽車也需要3-4 個小時。而且承德至今沒有民用機場。景區之間公路較差,難以形成網路,直接制約了承德旅遊業的發展。
3、 景區開發維護不合理,票價偏高,旅遊線路過於陳舊。
(1) 歷史原因很難彌補,人為破壞防治困難
承德避暑山莊是承德旅遊主推的旅遊景點。然而由於日本的侵略戰爭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當年的康乾72景多數致殘,至今雖有55景已被修復,但還有些景緻的修復工作很難完成。
(2)票價偏高
我在調查過程中設置了關於景區票價的問題,絕大多數人都認為票價偏高。承德地區重要景區票價如下:避暑山莊90元,普寧寺(大佛寺)50元,普陀宗乘之廟(小布達拉宮)40元,磬錘峰國家森林公園(棒槌山)索道40元,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 50元。 部分景區「景中含景」還需要另收費。
4、 城市規劃不合理,城市環境細節問題影響遊客心情
在我的問題「你認為來承德旅遊您最不滿意的是什麼」中,還有15%回答城市環境較差。景區內和周圍的衛生間很難找而且衛生條件不好。這些細節問題也直接關繫到遊客心情從而影響著旅遊質量。
通過對承德旅遊優缺點的綜合分析,在調查完成之後我思考並初步擬定了提升承德旅遊競爭力的方案規劃,具體如下:
1、改善交通主必須佔主導地位
京承高速公路已於2007年正式通車 ,這給承德帶來一個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各個景區之間的交通網建設還應成為以後交通工作的重點,只有各景區之間交通便利才能帶動整個承德旅遊業。
2、加大景區開發規劃保護力度,加設特色旅遊路線
(1)引進資金加大對旅遊業的投資,在旅遊淡季進行景區的維修和保護,早日重現避暑山莊康乾72景的輝煌。承德以山為特色,以奇山為景觀,加強山區的綠化工作,改善景區環境。
(2)承德的旅遊打皇家牌,決定其旅遊線路開發必須突出清文化內涵。生態旅遊漸盛的大趨勢,決定承德旅遊開發必須做「綠色」文章。游線安排以周末兩日游為基礎,輻射到三日游及黃金周的七日游直至帶薪假日和暑期活動的10日以上度假游。 除此之外還應該增設一些較為新穎且利潤較高的旅遊項目。例如自駕車旅遊和商務旅遊。較早開發設計出這樣的旅遊產品可以取得較大的利潤空間。
3、擴大宣傳力度,打造承德旅遊名牌
在我調查的人群中很多人認為承德的旅遊宣傳力度不夠。大多數人了解承德只是知道避暑山莊而不知道承德的其他景區,沒有形成旅遊名牌。對此問題,我擬定了一些措施:
(1) 加大廣告投資,媒體宣傳打頭。在中央電視台和京津等旅遊腹地地區的強勢媒體上進行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承德的旅遊資源。
(2) 聯合全國知名旅行社,突出承德旅遊名牌。我所調查的旅遊者絕大多數都是通過旅行社來承德旅遊的,因此與旅行社合作將承德推向全國,推向世界必將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
(3) 利用網路宣傳。承德目前已有了一批網路宣傳網站,但網站水平不高,缺乏特色。應進一步加強網路建設宣傳力度。
4、改善城市環境,加強城市建設
大多數來承德旅遊的人都認為城市的環境有待改善,綠化偏少,建築混亂是其中的突出問題,對此應加強市容監察力度,做好城市規劃;可以向大連等城市取經,藉此做出自己的城市特色。同時還要加大對城區空氣和噪音污染的治理力度,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
結語:
通過此次調查實踐活動,我不僅得到了鍛煉也從詢問走訪和查閱資料中對家鄉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熱愛自己的家鄉,並以身為承德人而自豪。
7. 河北要建設11個現代旅遊城市是真的嗎
根據《河北省旅遊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按照「山海相連、城鄉交融、全域覆蓋、區域協同、核心帶動、多點支撐」的發展要求,形成「一圈帶動、兩翼齊飛、五區支撐」的全域旅遊空間新格局。
環首都休閑旅遊度假圈
依託草原冰雪、溫泉地熱、海濱海島、避暑氣候和自然山水等資源,打造京西太行、京東山海、京北草原、京南小鎮等品牌和功能區,加快運動康體、溫泉養生、避暑療養、森林草原度假等旅遊休閑度假區建設,大力推進京西百渡休閑度假、京承皇家御道、張承草原天路、京東商務會展、京南旅遊新業態發展,構建環首都優質生活圈,形成京津居民康養休閑首選地。
運河風情文化旅遊區
以運河流經我省的主要城鎮為重要節點,對重要文物及相關環境進行修復,建設博物館、主題公園及休閑街區,部分河段實現通航,在運河沿岸打造文化演藝、雜技研修、民俗體驗、特色小鎮、主題節慶等多業態復合型旅遊產品,建成高品質的濱河休閑帶。
現代鄉村休閑度假區
依託我省中南部平原濕地、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特色產業等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遊與休閑農業,培育採摘基地、休閑農庄、國家農業公園、濕地公園、特色小鎮、民俗鄉村等,推動環省會休閑農業、衡水湖濕地民俗、邢台平原花海、廣府古城歷史文化等旅遊產品發展,促進平原旅遊崛起。
8. 韓麻營鎮的旅遊資源
近年來,韓麻營鎮以我市建設國際旅遊城市為契機,按照市政府「百村千戶萬床」工程要求,把加快鄉村旅遊業發展作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抓手,依託政策扶持,發揮產業優勢,加大統籌力度,全力打造特色鄉村旅遊高地。2011年,該鎮北溝村成功入選承德市十大特色旅遊鄉村。
緊緊把握政策導向,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精心描繪鄉村旅遊發展藍圖。該鎮黨委、政府緊抓鄉村旅遊發展契機,把握國家傾斜政策,聘請了河北旅遊職業學院專家學者來鎮就發展鄉村文化旅遊進行實地調研,科學規劃,編寫了項目實施方案。按照以點帶面,連點成線的方針,決定率先在該鎮北溝村發展以「棗園人家」為主題的鄉村旅遊,後經天津易游傳播公司設計包裝,並做好了近、中、遠期發展規劃,為該鎮全面發展鄉村旅遊把好了脈、定好了調、布好了局。
緊緊依託產業優勢,以農興游,創建品牌,全力做好鄉村旅遊文章。發展鄉村旅遊,規劃是先導,產業是依託,文化為核心。在鎮黨委、政府多次組織鎮、村幹部外出考察學習的基礎上,北溝村依託大棗園產業和處於承圍旅遊公路沿線上的區位優勢,在縣直有關部門的大力幫扶下,發展了以「棗」文化為核心,以原生態、百棗養生、民俗、農家飯、豆腐宴等為特色的集觀光、採摘、住宿為一體的農家游。目前7戶農家院全部具備接待能力,旅遊旺季日平均接待遊客300餘人,2011年累計接待遊客達15000人次。
緊緊立足鎮情實際,深入謀劃,借力發展,努力開創鄉村旅遊發展新格局。下一步,該鎮將按照傳統農業與鄉村游有機結合的發展模式,打造特色鄉村旅遊帶,推動鄉村旅遊業的繁榮發展。繼續做好北溝「棗園人家」農家游建設,深度挖掘果品的旅遊價值、商業價值,實現四季有果。同時,增加觀光路、休閑廣場、牌樓等節點的旅遊元素,實現處處有看點。以北溝村為示範,輻射帶動周邊村加快建設集休閑、觀光、採摘、旅遊為一體的特色農業觀光園區,推動全鎮鄉村旅遊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