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鄉村旅遊度假區建設項目
㈠ 葉縣常村鄉有哪些鄉村旅遊景點
常村鎮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 葉縣西南部。1955年置常村中心鄉,1965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2012年8月撤鄉設鎮。[1] 距葉縣縣城30公里。面積178平方公里,總人口4.5萬。常村鎮美食:羊肉熗鍋,採用優質麵粉,細膩光滑,柔軟筋香,滑潤適口。
常村鎮位於葉縣西部,分別與魯山縣和方城縣交界,山清水秀,自然風光秀美。尤其是老青山的一線天、開元洞環境優雅,風景獨特,是旅遊愛好者絕佳地。最著名的楚國長城遺址位於歪頭山附近。
㈡ 求廣西桂平市尋旺鄉生態旅遊度假村規劃圖
可以看大地圖或看查路線
㈢ 鄉土文化與鄉村旅遊有著什麼樣子的關系
鄉土旅遊的興起和發展一定是要以鄉村文化為依託的。可以說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如果沒有鄉土文化的存在,俺么鄉土旅遊簡直就是一個空談,沒有人會願意去鄉村;同樣如果沒有鄉村旅遊業現如今的發展,鄉土文化也只存在於文學作品中。所以如果要發展鄉土旅遊,那麼鄉村文化的振興一定是重中之重。
03、鄉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切都好了起來
正是因為這么多年鄉土文化的存在,才有了如今的鄉村旅遊的興盛。其實沒有人是忘本的,大概很多人往上到三輩兒都是農民吧,其實現如今的農村已經不是十幾年前的農村了。農村不僅有了平坦的馬路,甚至都開始有了清潔工人掃街,安裝了垃圾桶。農村的整體環境越來越好,也有利於鄉村旅遊業的發展。
㈣ 發展鄉村旅有什麼好建議
發展鄉村旅遊,應該因地制宜,選擇一村一品的發展方向,就是說你們村有什麼特色就發展什麼。
㈤ 鄉村旅遊規劃中的鄉土景觀怎樣應用
鄉土景觀是指以大地景觀為背景,以鄉村聚落 景觀為核心,由聚落景觀、經濟景觀、文化景觀和自然環境景觀構成的景觀環境綜合體。鄉土景觀在現今加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中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同時也面臨著更多的困難和挑戰。銘智旅遊策劃認為理想的鄉土景觀規劃設計,應體現出鄉村景觀資源提供農產品的第一性生產、保護及維持生態環境平衡,以及作為一種特殊的旅遊觀光資源3個層次的功能。
鄉土景觀的構成要素
從空間層次上劃分鄉土景觀包含以下三個部分:
1.微觀層次
——鄉土事物。一個或一組事物形成的景觀,例如鄉村小路旁的一棵大樹、遺留在田邊的一架水車等。一般是由具象的「物」所構成的,其具有具體的景觀形態,給人較為直觀的鄉土感受、是生活藝術的體現。借鑒這樣的元素,將原有的鄉土景觀藝術化、符號化,從而保留鄉土的精神,可以引起人們情感的共鳴。
2.中觀層次
——鄉土片段。鄉土環境中的一些景觀片段,例如鄉土聚落景觀、農業景觀、民俗景觀等。這一層次的景觀最富有地域特點和鄉土原生特色,也是鄉土環境中最具感染力和代表性的風景。對於這一層次的鄉土景觀,應重在保留維護和更新,在規劃和進一步設計中,保持其風貌,順應其特色,營造出和諧美感。
3.宏觀層次
——鄉土意象。宏觀層次的鄉土景觀即鄉土意象,是鄉土環境中所有自然與人工形態給人們的感受。它是以自然純朴的田園風光為主題,由鄉土環境中的各種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所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鄉土景觀意象是人們對鄉土景觀的認知過程中。在信仰、思想和感受等多方面形成的一個具有個性化特徵的景觀意境。在鄉土景觀意象明確和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鄉土景觀規劃中。繼承和保持傳統景觀和景觀意象是最高原則。
鄉土景觀設計手法
1.鄉土「 物」 的表達
鄉土「 物」 的運用在鄉村旅遊設計中最為常見, 因此有時也會成為設計的原則之一,鄉土「 物」 的類型不一般可以分為2 類:
(1 )鄉土要素的直接運用
主要指在規劃造景中運用鄉土的器物,如:水車、石磨、古井、古樹等,並適當經過簡單的藝術加工,比如擺放形式、擺放次序等,而不需要過多的裝飾處理。這種鄉土要素的直接運用常常出現在2 種環境之中,一種是在原生環境中利用這些原本具有生產功能的材料造景,帶有強烈的地域標識性; 另外一種是在旅遊產品設計匯總直接運用鄉土素材,形成強烈的景觀對比,藉以達到一定的藝術效果。
(2 )鄉土材料的加工利用
指旅遊開發建設中直接運用鄉土的自然材料, 如:植物、石材、木、磚、陶等,並通過造景手法處理使普通的材料變得不普通,這種方法在設計中最為普遍,使之成為新的景觀觀賞對象。鄉土材料是最生活化、最方便可取的資源, 各地由於地質特點,氣候特徵不同,進而形成各自不同的資源特點。
2.鄉土「 事」 的表達
鄉土「 事」 在旅遊規劃中的運用常以情景雕塑、景觀小品等形式出現, 因其多為非物質形態,所以需要進行藝術加工處理。通過對鄉土「 事」 的歸納, 現實生活中場景的展現流傳與民間的風俗活動、健身運動等通過自發或有組織的安排,在特定的環境中能表現出濃濃的鄉情。
(1)現實生活中鄉風民俗的藝術化加工
取材於當今的鄉風鄉情, 通過對現代的材料進行藝術加工後形成地域的典型景觀小品,一般多以雕塑的形式出現。這種方式的表達建立在創作者和觀賞者對地域生活或文化背景有一定的共性認識才能形成共鳴,從而達到藝術創作的目的。
(2 )對過去值得記憶的歷史事件、生活往事的紀念一般是通過小品復原場景或將遺跡就地保護, 對非物質形態的文化, 如歷史人物故事、區域內的歷史事件等也需要通過二次藝術加工變為物質形態的景觀,形成對歷史事件的記憶。
3.鄉土「 意」 的表達
鄉土景觀中「 意」 的表達通常需要藉助「 物」 和「 事」 來表現,通常對鄉土「 意」 的表達多表現在鄉土自然風景片段的展示和鄉土氛圍的創造上。
(1 )鄉土自然風景片段的展示
這種片段的展示需要一定的場所, 因此, 此類「 意」 的表達常出現在度假村、風景區等地域相對廣闊的園林中,某些區域需要恢復鄉土氣息,可以通過「 物」 的運用營造場景,進而可以讓遊客到此品味鄉土的意境。
(2 )鄉土氛圍的創造
多指「 物」 和「 事」 的聯合運用,在一定區域內通過量的積累和升華達到氛圍的營造。通過淺層次即抄襲或模仿行為、中層次—符號象徵、高層次——精神來體現原真性、地域性的鄉土文化。
㈥ 怎鄉做好鄉村旅遊規劃
什麼是鄉村旅遊規劃?
銘智旅遊策劃認為:鄉村旅遊規劃,是以村落、郊野、田園等環境為依託,通過對鄉村自然、農業、人文等資源的分析、對比,形成一種具有特色的發展方向。鄉村旅遊往往是和新農村建設聯系在一起的,因地制宜,實事求是,依據特有的資源條件發展鄉村旅遊業是鄉村發展的有效模式之一。
目前,我國各地鄉村旅遊可謂遍地開花,鄉村旅遊規劃也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規劃設計隊伍質量參差不齊,很多規劃項目創新性不夠,項目雷同,規劃思路和規劃原則通用,發展思路與理念近似,區域旅遊形象、目標、定位、產品同化,失去了個性和特色等等。
那麼,如何做好鄉村旅遊規劃呢?銘智旅遊策劃經過調研與實踐,總結出應重點圍繞這么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1開發主題
突出鄉村旅遊的特色,需要主題化打造手法。用一個核心主題,體現整個鄉村旅遊的文化靈魂的主題特點,這是常規的手法,但主題文化不一定是單一主題,可以通過梳理文化,以打造主題文化為重點,多元文化整合,多種文化整合延伸形成鄉村旅遊,把多元文化景觀化、建築化、娛樂化。
2產業布局
需求導向功能,功能導向產品。鄉村旅遊需具備觀光、休閑、住宿、商業、娛樂、生活六大主體功能,功能是鄉村旅遊用地布局以及旅遊產品設計的依據。鄉村旅遊的功能分區,產業布局要圍繞著休閑活動及休閑游線展開。合理的功能分區,產業布局,搭建出鄉村旅遊的骨架,塑造出鄉村旅遊的形態,結合文化主題的歷史和地域特徵,形成鄉村旅遊獨特的肌理結構。
3景區設計
鄉村旅遊作為一個景區,有若乾的景點。景區化在鄉村旅遊裡面怎麼做?入口景觀、公園景觀、節點廣場,大型中心廣場或者集散廣場,這些都是景點。這些景點之間的關系,景點布局,游線關系,把整個鄉村旅遊構成了一個景區概念。水系、綠植、林蔭道、游步道等把景點串聯起來,整體形成一個愜意輕松的環境,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節奏也慢了下來。而點綴其間的城市傢具如燈箱、座椅、鋪裝、廣告牌等,也應該充滿著詩情畫意。
4休閑業態
休閑業態能聚集帶動鄉村旅遊的人氣與商氣。目前,在休閑時代大趨勢下,各種商業業態逐漸從傳統趨向休閑,從時尚用品到戶外運動裝備,從休閑餐廳到主題酒吧,從SPA美容到健身俱樂部,從休閑畫廊到數字娛樂,從旅遊服務到度假酒店……休閑已不再只是消費行為的點綴,而是成為商業業態發展的大勢所趨。
5特色體驗
鄉村旅遊與旅遊景區的一大區別是鄉村旅遊作為一個在美麗鄉村建設體系中的內容,其休閑體驗延伸出多維的美麗鄉村體驗項目,針對性強的特色化生活體驗方式也是對受眾的城市消費者的最大吸引力。可以通過對文化主題在鄉村旅遊衣、食、住、行、勞動工作、休息娛樂、社會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各個角度的延伸,營造和展示不同的生活體驗模式,吸引遊客並將生活體驗方式形成新的景觀。
6經營管理
信息化是當前各行各業發展最為顯著的特徵之一。在鄉村旅遊資源整合、設施建設、項目開發、市場開拓、企業管理、營銷模式、咨詢服務等領域廣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從而引發鄉村旅遊發展戰略、經營理念和產業格局的變革,帶來產業體制創新、經營管理創新和產品市場創新,改變鄉村旅遊產業的發展方式。總之,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使鄉村旅遊目標明確,為鄉村旅遊注入了新的活力。
7保障體系
依託於鄉村旅遊的多樣性功能,設置鄉村旅遊的保障體系,如鄉村發展保障、旅遊資金保障、規劃設計保障、旅遊安全保障、醫療救援保障、營銷體系保障、資源與環境保護等。
㈦ 中國村莊中那個村莊最美,雲游佳鄉鄉村旅遊app裡面有最美中國村莊的介紹嗎
福建棠溪村挺美的
福建省福安市棠溪古村(福建省福安市潭頭鎮下轄村)
福安市棠溪古村,原名棠瀨,位於福建省福安市潭頭鎮,距市區20公里,是福安北部最大的村莊。依傍在武陵溪畔,枕一灣碧水,寧靜而安詳。村中的古榕、古街、古井、古民居、古廊橋使這古老的村莊顯得古色古香。
村口溪旁的九顆古榕樹,虯枝蒼勁,華蓋如蔭,好似上年紀的老人在村口嘮叨著古村的往事。這里原是一個古碼頭,那時如半剖橄欖核型的「溪遛船」可順著交溪逆流而上停駐於此,便捷的水上交通成就了舊日棠溪繁華的山區物質集散地。古村有九條古街、九條古巷、九個古井和九級坎。古街中眾多斑白的店面、客棧門板記敘著山村圩市曾經的繁榮。曲折幽深的古巷綿延著青磚黛瓦的古民居,高高的圍牆鑲嵌著庄嚴的門樓。後巷大厝的前門連著前巷大厝的後門,息息相通,彌漫著村民們純朴和諧的氣息。相傳棠溪建村六百多年來,居住有鄭、陳、郭、周、吳、王、林、潘、李、阮、葉、曾、高、魏、劉、彭、羅、張、占等三十多個姓,三千餘人,大家和睦相處;那村口的古榕便是那九大姓族親種下紀念的風水樹。
古巷中一座大厝的廳堂上高掛著光緒年間福寧知府賜予武舉人「風高鍾郝」的牌匾,在這里你彷彿可追尋到當年他手持提刀揮舞閃爍的練功身影。夜深人靜,小巷通往大街的門一關,巷內就成了一個緊閉安全的大院落,村民們便迎來了一個平安而溫馨的夜晚。
㈧ 如何調動鄉鎮發展現代農業及鄉村旅遊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持續夯實現代農業基礎,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就要推動城鄉協調發展,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必須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城鄉要素平等交換,穩步提高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在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北京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認為,美麗鄉村要結合區位條件,統籌城鄉要素,在對村莊居住環境、村莊配套設施、村莊產業發展、村莊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等方面進行科學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立足現代農業,挖掘村莊特色,重點布局農業產業,打造以產業發展為支撐,以休閑、現代為主線,以鄉村旅遊為核心,以大地景觀格局的生態環境為脈絡的總體發展格局,其核心是農業本身的發展,其次需統籌城鄉,融入休閑旅遊,大地風景園林等進行綜合規劃。
㈨ 福建周邊鄉村旅遊項目有哪些景點,雲游佳鄉app上有介紹嗎
一、五峰村——同安區
玩點:觀德安古堡,做陶藝、磨豆腐、買土鴨
到五峰村,一看古堡二看水三享農家樂。「德安古堡」建於乾隆年間,現已開發成旅遊景點。古樸滄桑的鵝卵石建成的德安古堡,只剩一圈兒幾米高的外牆,豪邁依舊。路邊嘉慶年間的貞節牌坊,歷經風吹日曬,灰白石塊已斑駁。站在古堡上看五峰村,閩南大厝、稻田、龍眼樹、溪流構成一幅山水寫意圖。
作為鄉村游示範點之一的五峰村,還開設了許多互動農家樂活動。粽子、碗糕、炸棗、木梳果等小吃,還有土雞土鴨,甚至自釀的荔枝酒、紅酒也很暢銷。
旅遊提示:溯溪最好穿涼鞋,可下水戲耍。
美食:葯膳雞鴨湯、溪魚、芥菜飯、岩蔥、地瓜。
交通提示:自駕車到同安後,向汀溪方向行駛,走同安—南安這條路,路邊有指示牌「德安古堡」。
二、西坑村 ——同安區
玩點:百味宮旅遊度假山莊、南洋風情特色一條街、南洋風情舞蹈
竹壩農場素有「小聯合國」之稱,是一個融南洋風情與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好去處,來自印尼、菲律賓等8個國家的5000多名歸僑,將異國的特色帶到竹壩。在這里,您不用走出國門,就能親身體驗到南洋文化、風貌建築、風味美食和土風民俗。
旅遊提示:每個節慶竹壩農場都會推出一些新鮮好玩的項目。剛剛正式運營的竹壩南洋會館推出了驚險刺激的卡丁車項目。
美食:酸枳鱸魚、印尼椰汁黃姜飯、印尼蕉葉烤粽等,都極具異國風情。
交通提示:自駕車路線為島內—同安車站—梵天寺—影視城—竹壩。乘公交車可先到同安影視城,再轉362路公交車。
㈩ 中國十大鄉村旅遊十大旅遊勝地有哪些,雲游佳鄉上面能不能查詢的到
2018年中國網名評選出來的十大鄉村旅遊目的地已經出爐了,本次最佳的鄉村名單包含了很多新的地方,讓當地居民為之振奮不已,畢竟這種評選可信度更高一些,下面給大家分享十大鄉村旅遊目的地詳細名單大全。
北京市密雲區
境內著名旅遊經典一覽:
紅河哈尼梯田
元陽「紅河哈尼梯田」開墾歷史已有1300多年。元陽縣各族人民開山為田,引水種地,開墾梯田19萬余畝,建成大小水溝4653條。元陽「紅河哈尼梯田」分布於全縣14個鄉鎮,海拔在170米-1980米的山嶺中。梯田級數最多的有3700多級;梯田單塊面積最大者10餘畝,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紅河哈尼梯田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老虎嘴
老虎嘴位於元陽縣城南部50.5公里處,距老城街20.5公里。該景區包括賞勐品、硐浦、保山寨和阿勐控等連片的6000多畝梯田,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核心保護區之一。老虎嘴被法國報刊列為1993年新發現的七大人文景觀之一,被美國攝影家稱為最壯麗的田園風光。
箐口哈尼族民俗文化生態旅遊村
箐口哈尼族民俗文化生態旅遊村位於元陽縣新街鎮到綠春縣的「晉思」公路沿線,在紅河哈尼梯田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核心區域內,距元陽縣城35公里。箐口哈尼族民俗文化生態旅遊村是紅河哈尼梯田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2004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猛弄司署景點
元陽皇封世襲猛弄哈尼司署始建於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距今269年。司署有四組台階上下相接,共127級,每組台階左右均有兩層樓的廂房。正堂、屏風樓、廂房雕梁畫棟,紅牆黃瓦相映。
元陽縣紅葉溫泉度假村
元陽縣紅葉溫泉度假村位於南沙鎮菱戈塘村民小組村旁,菱戈塘村民小組共73戶,300餘人,全村均是傣族。紅葉溫泉度假村佔地面積100餘畝,有百年芒果樹、酸角樹、常青樹和天然霸王鞭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