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哪個城市是旅遊中心
A. 我想去內蒙旅遊,哪些地方是值得去的呢
內蒙古旅遊主要是看自然的景觀,隨便在哪裡站著照相都是一幅藝術照的節奏。當然,也有比較有名的地方,但是由於著名所以遊客也很多,自然資源也被破壞得嚴重。以下推薦兩個內蒙古必去的景點:
一是滿洲里國門景區,建議可以買聯票,聯票價格大概200元,包括滿洲里口岸套娃和滿洲里國門景區門票。套娃景區像是俄羅斯版的迪士尼,有俄羅斯人風情演出和俄羅斯大馬戲。所謂的國門其實就是界碑,現在是一棟樓,很多人在這里合影留念的。不過整個景區商業氣息太濃,都是購物商店和精品店。
B. 去內蒙古旅遊,應該去哪個城市比較好要看草原
如果想看草原,就要去海拉爾,就是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所在地。但是要盡量往遠走,那樣才會有你心裡夢想的效果,西旗和東旗各有千秋,羊肉也是最好的。海拉爾在內蒙古的東部,大興安嶺地帶,適合夏天玩,很涼爽,比較濕潤。需要准備幾天時間。
如果想到沙漠玩的開心,就要先到包頭,然後去響沙灣,可以滑沙,沙漠賽車,騎駱駝等都有。一天時間足夠了。包頭在內蒙古的西部區,比較乾旱
C. 內蒙古十大必去的景點有哪些
內蒙古何止是個必去的景點,事實內蒙古有著最為豐富的旅遊資源,從東部的呼倫貝爾大草原、額爾古納濕地、大興安嶺的阿爾山、再到錫林浩特的錫林郭勒大草原、科爾沁沙地、渾善達克沙地、輝騰錫勒大草原、克什克騰石陣、再到西部的響沙灣、巴彥淖爾的秦漢長城,已經巴丹吉林的胡楊林和巴丹吉林沙漠、陰山岩畫等等,是在太多了,還有眾多的召廟和王爺府。
眾多的召廟,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個綿綿召,這里描述的是首府城市周便的召廟文化。
更為久遠的還有大窯文化、紅山文化、昭君文化,黑城的西夏文化,北魏時期的盛樂古城等等,哪一個都值得遊客去仔細研究。一本書都未必能夠講清楚。
D. 離內蒙古近又最值得去的旅遊城市有哪些
內蒙東部(通抄遼等地襲區)離黑、吉、遼較近,一般都去大連,沈陽玩。也可以出國玩玩,可以去俄羅斯。
內蒙西部(呼和浩特往西)離山西比較近,可以去大同看看雲崗,爬爬恆山,五台山,還可以去陝西那邊。
E. 內蒙古旅遊那些地方必去
內蒙古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決定了當地旅遊資源的豐富多樣。大面積的草原和沙漠是內蒙古最吸引人的獨特的自然風光。其北部草原居全國牧場之首,呼倫貝爾大草原、中部的錫林郭勒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都是感受草原風光的好去處。內蒙古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比較著名的有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庫布齊沙漠的響沙灣等。而以蒙古族為主體的民族風情更為內蒙古草原增添了淳樸自然的神韻。 內蒙古的主要山脈有大興安嶺、賀蘭山、烏拉山和大青山。還有呼倫湖、貝爾湖等著名湖泊,黃河流經本區西南部。 內蒙古還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故鄉,境內有不少的名勝古跡,如成吉思汗陵、昭君墓、五當召、席力圖召等。 「金杯、銀杯斟滿灑,雙手舉過頭;炒米、奶茶、手扒肉,請你吃個夠。」這首祝酒歌,是對蒙古族飲食文化的精確概括。
最佳季節:5月-9月是去內蒙古旅遊的最佳時間,因為內蒙古總體上為半乾旱半濕潤的溫帶季風氣候,但全區跨越經度大,東西部氣候存在一定的差異,考慮到此種差異,針對不同的目的地應有選擇不同的時節出遊,具體來說: 1、東部草原區。草原的春夏秋三季幾乎相連在一起,因此5-9月間氣候溫和,清朗涼爽,十分適合出遊。其中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在7-9月舉行。 2、東部森林區。金秋時節去阿爾山的大興安嶺林海,層林盡染,色彩斑斕,宛若油畫,美不勝收。當然若是不畏嚴寒也可考慮冬季去一覽林海雪原。 3、西部戈壁沙漠區。去西部的沙漠區最好選擇秋季,也就是8-10月,秋天的大漠跌落在一望無際的暗金色迷霧里,偶爾有點點綠洲和神秘的海市蜃樓,展現著沙漠的奇美瑰麗。此外,額濟納的胡楊林也是在金秋時節最有韻味。
建議遊玩:5-8天
F. 內蒙古西部旅遊城市有哪些 內蒙古旅遊攻略 內蒙古
內蒙古中西部城市抄的旅遊資源主要集中在包頭、鄂爾多斯、呼和浩特這三個城市,尤其是包頭和鄂爾多斯,比如包頭的南海濕地、梅力更景區、喬家金街、北方兵器城、包頭海洋世界、包頭芝麻開門水世界、包頭五當召、包頭美岱召、包頭九峰山景區、包頭希拉穆仁草原、包頭賽汗塔拉城中草原等等。
G. 內蒙古旅遊景點有哪些
內蒙古旅遊景點介紹
內蒙古自治區簡介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於1945年,面積118.3平方公里,位列全國第三位,僅次於新疆、西藏佔全國總面積的1/8。是我國的「北大門」,經濟政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區總人口2367萬,有44個民族,蒙古族人口382.3萬人。內蒙古自治區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用東林、西鐵、南糧、北牧、遍地是煤」來形容非常妥帖。
內蒙古自治區地型主要以高原為主,被喻為內蒙古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內蒙古具有復雜多樣的地貌類型,其中除有廣袤的高原、陡峻的山地、起伏和緩的丘陵,一望無際的平原和山巒抱的盆地外,還發育了各具不同特色的風沙地貌,黃土地貌以及火山、熔岩地貌等。
內蒙古自治區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季風為主的復雜多樣的氣候類型。在內蒙古平均氣溫小於5攝氏度為冬季,平均氣溫大於等於20攝氏度為夏季,平均氣溫5—20攝氏度為春季,20—5攝氏度之間為秋季。
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市,意為青色的城,亦稱「青城」。呼和浩特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全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內蒙古南部的土默特平原上,南鄰黃河,北靠陰山。全市總面積17146平方公里,市區面積77.9平方公里。總人口197.3萬人,其中市區人口96.6萬人,居住著蒙、漢、回、滿、達烏爾、朝鮮等37個民族。
呼和浩特是座有400年歷史的塞外名城,原分為新舊兩城。為國務院批準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城區內保存有豐富的珍貴名勝古跡:大黑河的昭君墓,東郊遼代的白塔,明清時期的大召席力圖召、五塔寺、清真大寺、公主府、將軍衙署、玉泉井等。
包 頭 市
包頭市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工業城市,也是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最大的工業城市之一,是我國著名的鋼鐵工業基地,有「草原鋼城」之稱,包頭的蒙古語意思為「包克圖」,即為「鹿城」。
市區面積為259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為129萬。包頭市內及其周圍擁有許多名勝古跡:五當召、美岱召、轉龍藏、古長城、黃河大橋、漢代古城遺址及阿善出土的遠古文物。
鄂爾多斯市
鄂爾多斯市,九曲黃河將其三面環繞,南與萬里長城緊緊相連,鄂爾多斯是蒙古語「宮帳」的意思。全市總面積86752平方公里左右,總人口126.56萬人,東勝區的人口為17萬。著名的鄂爾多斯羊絨集團產品已遠銷日、英美等國家和地區,「鄂爾多斯」成為我國馳名商標。
鄂爾多斯周邊旅遊勝地有成吉思汗陵,響沙灣、恩格貝。
景 點 介 紹
昭君墓 有名青冢位於呼和浩特以南桃花鄉的大黑河畔,距市內9公里。基高33米佔地3.3公頃。為西漢元帝時宮女王昭君之墓。王昭君,名嬙,字昭君。西漢南郡姊歸縣人(今湖北興山縣)。公元前33年出塞到匈奴做了呼韓邪單於的妻子。封號為「寧胡閼氏」。董必武曾提詩一首贊譽王昭君「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詞客各抒胸意懣,舞文弄墨總徒勞。」
大召 1579年(萬曆七年)土默特部俺答汗,在明廷的支持下,正式動工。明廷賜名「弘慈寺」。是呼和浩特最早的寺院。由於寺中供奉銀制釋迦牟尼像,也稱為「銀佛寺」1585年俺答汗的繼承者長子僧格杜棱汗邀請達賴三世來呼和浩特,主持弘慈寺銀佛的開光法會,從此,大召成為漠南蒙古有名的寺院,在歷史上也有重大的影響。清太宗皇太極到呼和浩特後就住在大召。1640年,皇太極又命土默特都統重修大召。重修後,改「弘慈寺」為「無量寺「。大召雖規模不大,但有宏大之感,雖經歷了400年的滄桑仍保存完好。大召是呼和浩特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寺廟。
五塔寺 又名金剛座舍利寶塔。矗立在呼和浩特舊城東南部,俗稱五塔寺。1732年建成。五塔寺造型庄嚴優美,線條勻稱,是古典藝術的瑰寶。塔北的照壁上,有三副石刻,其中一副是1725年刻成的用蒙文標注的天文圖,是一件珍貴文物。
H. 內蒙古旅遊業哪個城市最發達
呼和浩特 是一座擁有400年歷史的塞外名城。主要景點有明代大召(伊克召)、小召(席力圖召),清代 五塔寺 ,清真大寺,博物館, 昭君墓 等,呼市北邊有大青山風景,臨近可觀賞 哈素海 風光、桌子山雄姿、 鄂爾多斯草原 ,這里地質奇特、植物珍奇,是旅遊觀光不可多得的地方。這里居住的人們熱情好客,您不僅可觀賞到美麗的草原風光,還可品嘗到真正的內蒙古風味。 呼和浩特市 內有許多喇嘛廟,明清兩代時,已是遠近聞名的「召城」(召在蒙古語里是「寺廟」的意思)。 錫林郭勒 路與中山路交會一帶為呼市最繁華地帶,錫林郭勒路以東的新城高樓林立,以西的舊城景點較多,極富觀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