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評比策劃書
㈠ 農家樂旅遊策劃書需要包括哪些內容農家樂旅遊策劃書如何做最好
農家樂旅遊策劃書-中國農家樂旅遊策劃專家-北京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在《中國鄉村旅遊發展模式研究——成都農家樂與北京民俗村的比較與對策分析》一文中通過對成都和北京農家樂現狀的比較,提出了一系列的對策。希望能為您的農家樂策劃書提供有益啟發。
1、農家樂總體發展戰略:分工出特色,鄉情築家園 鄉村旅遊發展的總的指導思想是:突出特色,塑造「家園」。成都農家樂的發展方向是:由大眾化向特色化發展;由一般建築風格向川西民居風格轉變;由粗放型向集約化發展;由個體開發向聯戶成片發展;由單戶經營向公司經營發展。農家樂策劃書要在「農」、「家」、「樂」上做文章,即經營風格要有農家特色,要給遊客「家」的感覺,要提供可參與的特色娛樂活動;在硬體上,追求「外部民俗古樸、內部裝修現代化」。
北京民俗村的發展大戰略是:實行以民俗村為中心的「分」、「家」戰略。與成都的規模經營出特色的做法相反,北京強調「分」出特色。「分」即地區分工、產品分類、顧客分層、服務分級。分出特色、分出市場、分出規模。在產品上分出家庭旅館(家院)、特色餐飲(家飯)、觀光農園(家田)、觀光果園(家園)、休閑漁場(家池)、民俗節慶(家慶)等在內的多種形式。「家」即把民俗村建設成為北京市民的「第二個家」。其特徵是:硬體上,干凈、衛生與舒適;服務上,重視人文關懷、親情與鄉情。
2、農家樂要強化分類特色管理,防止標准化、商業化與城市化對鄉村性的侵蝕 隨著鄉村旅遊經營的商業化、建築的城市化與設施的標准化,鄉村性中淳樸的民風與低廉的價格等受到嚴重挑戰。這個問題實質上就是如何在農家樂的發展中繼續保持「鄉村性」和「鄉村意象」。農家樂策劃塑造鄉村性主要通過三方面來實現:①主題:以差異與特色確立主題;②地格:體現地方的風俗民情與建築風格;③氛圍:倡導地方居民的友好、熱情、淳樸與真實的態度。讓都市市民把民俗村與農家樂當成自己的「第二個家」。政府可以在建築風格改造、公共廁所、停車場、垃圾處理、清潔能源等方面提供支持,把民俗村與農家樂變成真正的「市民家園」。
3、農家樂要堅持「本地化」、「兩棲性」,防止「飛地化」 鄉村旅遊農家樂的最大特點是經營者「農游合一」的「兩棲性」,體現了本地居民參與的原則,經營者的本地化最大限度地保證了鄉村性。「飛地化」是對鄉村性的最大威脅。所謂的「飛地化」,是指城裡人占據了鄉村旅遊業中的經營者地位,在鄉村旅遊目的地形成了城裡人的「飛地」。
「外來戶」的優勢是:經濟實力雄厚,能夠在區電視台作廣告;與區里、市裡有比較廣泛的人際關系;最了解城市旅遊者的口味。鄉村旅遊經營者與勞動力本地化是鄉村旅遊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在北京的民俗村中外來戶與本地戶業務分工互補,和平共處。外來戶主要經營高投資的餐飲與娛樂,本地戶主要經營經濟實惠的家庭旅館與農家飯菜。
4、農家樂要規模經營、「第二個家」與土地政策的配套 成片聯戶開發與規模經營已經成為農家樂的必然趨勢。要形成特色,尤其是以田園風光(如農田、果園、茶園等)為特色的鄉村旅遊,必須有一定的規模才能形成景觀,因此部分鄉村旅遊項目需要適度的規模經營,目前許多農民開始自行交換土地使用權,推進土地的集中。
第二個家將是鄉村旅遊未來發展的一個大趨勢。在大都市,大多數「第二個家」就是周末之家,作為城市住所的補充。目前城裡人到風景優美的鄉村購買住宅的情況越來越多。政府應出台相應的法規,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轉機制,方便土地的適度集中;對於在鄉村發展「第二個家」,政府也應有相應的土地配套政策。
5、農家樂策劃要注重品牌經營與品牌保護 通過分類管理形成一批專業化的鄉村旅遊經營者,必然會形成品牌。在成都,由於農家樂主要由農民經營,經營者數量眾多又是個鬆散的組織,缺乏商標保護意識,農家樂作為商標在涵蓋了糖果、調味品等30個大類別領域已經被一些企業搶注,而成都周邊數百個農家樂老闆最關心的服務類農家樂商標目前也隨時有可能被搶注。因此農家樂策劃書要注意採取措施提高鄉村旅遊經營者的品牌意識,積極注冊商標保護農家樂的健康發展。
㈡ 求一篇關於鄉村旅遊的策劃方案。
額,具體的鄉村旅遊策劃方案是針對性的,不同地區自然資源、基礎條件千差萬別,版其策劃方案自然不權同。遠景設計研究院鄉村旅遊策劃專家道:策劃在對旅遊地資源、區位等前提條件進行客觀分析的基礎上,圍繞鄉村旅遊市場和發展需求進行充分研究,從而制定出具有文化價值、商業價值和營銷價值的產業策略、產品定位和實施方案。總體而言鄉村旅遊策劃須具有創新性、可操作性,為實現鄉村旅遊產業發展做到科學性、合理性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