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鄉旅遊 » 中國適合旅遊最大的沙漠

中國適合旅遊最大的沙漠

發布時間: 2021-01-17 04:27:30

『壹』 在中國哪兒的沙漠地帶最適合旅遊

巴丹吉林沙漠,安全系數相對高一些,雄渾壯觀,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貳』 對於新手,想去國內沙漠旅遊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

題主看過來地理專業畢業生沒忍住過來說兩句首先得注意的地方很多!一看你的提問就知道你地理知識匱乏先滾去惡補基本的地理常識!不然還去沙漠?!還一個人去沙漠?!(答主驚恐的表情!!!)但周密的計劃、細致的准備會將風險降低到最小(如果你真的想去我來幫你補點常識如果對你有所幫助請尊重和珍惜我的勞動成果去點個感謝)季節的選擇我國沙漠多分布在西北地區,屬於乾燥氣候帶,晝夜溫差大,夏季酷熱,溫度高達攝氏50?60度,冬季嚴寒,溫度低達攝氏零下20?30度;雨量極少,大多數地區全年降水量不到250毫米;風多而大,特別是風口地帶,狂風到來時飛沙走石,內蒙至新疆一帶的沙漠每年4月有季節性強風,常形成沙流。鑒於這些氣候特徵,選擇旅行季節時應盡量避開炎熱的夏季和風季,通常9月至來年3月之間比較合適。【你選這個點出去走走在出發之前得制定極其周密的行程計劃和極其細致的准備還得提前意識到可能發生的各種意外以及應急方式真的不是你所想的想出去走走就能走的】【先問問你一個人行不行?是不是真的行?!】下面說線路制定線路和戰術制定路線和戰術時首先要尊重客觀事實,在確保生命安全的情況下制定出力所能及的方案。(以下皆用探險為詞眼)全自助式沙漠探險制定這類探險方案的原則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或集體協作在沙漠中有限度地探險。如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冬季探險,白天平均氣溫在零下10度左右,一般探險者攜帶所有裝備、食品、水在沙漠中生存活動也不能超過7天,行軍距離在100公里左右。由於這是全自助式無後援沙漠探險,探險者出發時要背負所有的裝備和給養,第一天是在高負重情況下行走,對探險者的體能和毅力都構成嚴峻的考驗,根據探險行程,可以在宿營地有計劃地預留部分食品,作為返程時的補給。沙海行進正確地判斷方向在廣闊的沙漠上行走,因為視野空曠,難以找到定向的參照物,加上起伏的沙丘、高大的沙山和窪地,人們一般不可能走直線,所以,沙漠行軍中正確地判斷方向是沙漠探險的先決條件。用儀器判定方向用羅盤和地圖標定方向是早期沙漠探險中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首先要知道自身所處的位置,根據地圖標定目標地區的位置和方位角,然後根據羅盤所指的方位角行進。由於沙漠中不可能沿直線行軍,用這種方法時要不斷地校正方位,不然的話很難到達預定目標。在長距離沙漠探險和穿越中,准確到達目的地或在茫茫沙海中找到預投的補給品是非常困難的。現在GPS在民間普及,將在沙漠中迷途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目前所有的沙漠探險隊幾乎都使用GPS導航。利用自然特徵判定方向⑴用北極星判定方位北極星是正北天空中一顆較亮的恆星,夜間找到了北極星就找到了正北方。北極星是小熊座的a星,大熊座(主要是北斗七星)和仙後星座位於北極星的兩側。我國位於北半球,終年夜間都可以看到北極星。⑵利用太陽判定方向太陽東起西落是最可靠的「指北針」。太陽由東向西移動,而影子則是由西向東移。例如,在我國西部的沙漠,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一切物體的陰影都倒向西方,中午時太陽位於正南,影子便指向北方,下午,太陽到正西,影子則指向正東。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周圍世代生活的維吾爾族駝工就是靠這種方法在沙漠中行走,絕不會迷失方向。當然還有一些較精確的方法判定方向,如「立竿見影」法、手錶判定法等都是在沙漠探險中很有用的(此法詳細可參看《戶外探險》2002年第10期P.65)。⑶利用沙丘走向判定方向風是塑造沙漠地面形態的重要因素,在我國西北地區,由於盛行西北風,沙丘一般形成東南走向,沙丘西北面是迎風面,坡度較小、沙質較硬。東南面背風,坡度大、沙質松軟。另外,沙漠中的植物,如紅柳、梭梭柴、駱駝刺等都向東南方向傾斜。但這里還是要說明的是,上述是沙漠地區的一般特點,風向還因地區的不同而異,沙丘的走向也有所不同,要得出正確的判斷,須事先掌握目標地區的氣象和地貌。2.學會在沙漠中走路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子在沙漠中徒步要想走得舒服,就得准備一雙合適的鞋子,鞋底太軟,在沙漠中行走很不舒服,時間長了腳會很難受。防沙套(雪套)是不可缺少的,一旦鞋子里進了沙子,不一會兒腳就會被磨破。學會用雙杖走路負重在沙漠中行軍,上下翻越松軟的沙丘,對膝蓋構成很大的壓力,很容易造成損傷。用雙杖行走能減輕膝蓋的壓力,也能節省很多體力。不要怕走彎路一望無際的沙海,並不是一馬平川。在沙漠中會遇到許多大的沙丘或沙山,一定要繞過去,切忌直越陡坡。要避開背風面松軟的沙地,盡量在迎風面和沙脊上行走,因為迎風面受風蝕作用,被壓得很實,比較硬,在上面行走比較容易,也省力氣;而背風面主要是風積形成的,比較鬆散,在上面行走,陷入較深,比較消耗體力。如果有駝隊的話,踏著駱駝的蹄印走,可以節省很多體力。在沙漠探險中,在前面帶路的人很重要,要能找出好走的路,並且採用慢行、每小時休息10分鍾的方法。一般隊伍一天行走不要超過直線距離20公里。晝伏夜出避高溫在陽光的直接照射下,即使不運動,所消耗的水分也是陰影下的三倍。在新疆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在最熱的季節,如果不帶水,在有遮陰的地方休息,可生存3天左右。如果在白天的太陽下行走,只能生存1?2天。在特殊的情況下,也要學會「夜行曉宿」方法。另外,在炎熱、缺水、乾渴、焦慮的情況下,千萬不要被海市蜃樓的假象所迷惑。3.沙漠露營在沙漠露營和在其它地區露營還是有區別的。通常要注意兩點:一是營地要選在避風的地方,又要防止流沙的掩埋,這類地方往往是在沙丘之中的平地上;二是營地萬萬不可扎在紅柳、胡楊樹等植物附近,因為在有植物的地方,往往寄生著一些有毒的蟲子,如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有一種「塔里木蜱」,通常生活在紅柳和胡楊樹下,這種「蜱」攜帶一種病毒,人一旦被咬後,往往會引發一種致命的病(塔里木出血熱),在十幾小時內死亡。在冬季,不會有大風,也沒有咬人的毒蟲,露營地點的選擇也比較隨意。冬季的夜晚非常寒冷,即使用雙層帳篷,帳內也會結很厚的霜。在沙漠中有許多枯死的樹木,在最寒冷季節也可自己動手打造「火炕」,也就是挖一席之地,在上面燒火,然後用沙子掩埋,人睡在燒熱的沙子上。這種方法很適用於全自助極限探險,探險者可以不帶帳篷,以減輕重量。處理緊急情況!!!1.尋找水源在沙漠中,炎熱、乾旱對探險者來說是第一大殺手,沙漠探險遇難者大都是缺水中暑所致。在沙漠中一旦迷失方向,在走出困境之前,一定要保證有足夠的、干凈的水喝,不然生存下來的希望很渺茫。在沙漠中,地表是沒有水的,大部分地區也很難挖出水來。但沙漠大都是盆地,裡面也有很多季節性河道。在沙漠中如果發現了茂密的蘆葦,就意味著在地下一米多深的地方能挖出水來;如果看到芨芨草,在地下二米左右就能挖出水來;如果看到紅柳和駱駝刺,就意味著我們下挖6?8米就有地下水;如果發現胡楊林,則意味著地下8?10米的地方有地下水。1990年冬天,日本NHK廣播公司探險隊從克里雅河的大河沿鄉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時,就採用了這種方法解決了近百峰駱駝的飲水問題。他們走了28天,途中挖了一次水,挖了一個15米長、5米深的溝,將駱駝牽下去飲水,在沒有任何後援的情況下,成功穿越了三百多公里的沙漠,最終抵達沙漠北緣的塔里木河畔。另外,在沙漠中如果發現了潮濕的沙土或苦水,也可以挖一個坑,用透明塑料布將坑罩住,這樣就做成了一個簡易的太陽蒸餾器。在坑裡的空氣和土壤迅速升溫,產生蒸汽。當水蒸汽達到飽和時,會在塑料布內面凝結成水滴,滴入下面的容器,使我們得到寶貴的水。用這種方法每天可以取1升多的蒸餾淡水。值得一提的是,在沙漠中多數地下水含鹽鹼很高,人不能直接飲用(駱駝可以飲用),必須用蒸餾等方法處理。2.躲避沙暴風沙的運動有其固有的運動規律,萬一在沙漠中遇見沙暴,首先要憑目力的觀察選擇逃避的方向,只要避過風的正面,大都能化險為夷。同時,千萬不要到沙丘的背風坡躲避,否則有被沙暴埋葬的危險。正確的做法是把駱駝牽到迎風坡,然後躲在駱駝的身後。最後題主三思而後行這不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一切未知和你未知的基本知識都可能葬送你年輕的生命再一次三思而後行)答主沒有想說你的意思但每個人都得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你可能就是隨便一問我卻在這里為你擔心希望你以後不要只憑臆想做事情說好說兩句的又沒忍住!顯示全部

『叄』 中國有哪些沙漠旅遊景區

1、庫布齊沙漠

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北部,是中國的第七大沙漠。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在加上人們對庫布齊沙漠的大力開發,形成了以沙漠為背景的大型旅遊景區,景區中比較有名的旅遊景點有:七星湖、恩格貝、響沙灣,其中響沙灣因為在受到撞擊時會發出聲響而得名。

2、沙湖

位於寧夏石嘴山市與羅平縣之間,是「AAAAA」級旅遊景區。沙湖以自然景觀為主體,沙、水、葦、鳥、山五大景源有機結合,構成了獨具特色的秀麗景觀,既有大漠戈壁之雄渾,又有江南水鄉之秀美,被譽為「世間少有」的文化旅遊勝地。

3、沙坡頭

位於滕格里沙漠的邊緣,是全國二十個重點治沙區之一。沙坡頭集大漠、黃河、高山、綠洲為一體,具西北風光之雄奇,兼江南景色之秀美,還具有中國最大的天然滑沙場,橫跨黃河的「天下黃河第一索」更是驚險刺激。

4、敦煌鳴沙山

位於中國的西北地區,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由於各種氣候和地理因素的影響,造成以石英為主的細沙粒,因風吹震動,相互運動,眾多沙粒在氣流中旋轉,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應,因此形成了著名的鳴沙效應。

5、月亮湖

位於內蒙古騰格里沙漠中,是國內目前接待設施最豪華、服務功能最齊全、娛樂項目最豐富的沙漠探險營地之一。騰格里達來月亮湖資源組合極為獨特,有草原游牧民族傳統文化、大漠風光、戈壁神韻、原生態湖泊。

『肆』 中國現有的沙漠旅遊景區有哪些

中國最美麗的六大沙漠景區:騰格里達來月亮湖、內蒙古庫不齊沙漠、銀川沙湖、內蒙古響沙灣、甘肅鳴沙山和寧夏沙坡頭。
騰格里達來月亮湖是中國距大都市距離最近、旅遊成本最低的沙漠探險營地,是國內目前接待設施最豪華、服務功能最齊全、娛樂項目最豐富的沙漠探險營地。
內蒙古庫不齊沙漠位於鄂爾多斯高原脊線的北部,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杭錦旗、達拉特旗和准格爾旗的部分地區。西、北、東三面均以黃河為界,地勢南部高,北部低。南部為構造台地,中部為風成沙丘,北部為河漫灘地,總面積約145萬公頃,流動沙丘約佔61%,形態以沙丘鏈和格狀沙丘為主。
沙湖旅遊區在距銀川市西北56公里平羅縣境內的西大灘。1990年開發建設,每年接待遊客都在50萬人次左右,已成為祖國西北地區頗負盛名的旅遊熱點,因其獨特優美的自然景觀而被選為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為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
響沙灣,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中部。從呼和浩特到包頭轉包東高速可達,南距包頭市區50公里。屬於沙漠類自然風景區,為新月形丘鏈或格狀丘地貌。
鳴沙山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名城重鎮。在漫長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長河中,這里曾經是中西文化名流薈萃之地。由於彼此之間的取精用宏,相互交融,創造了世界矚目的「敦煌文化」,為人類留下了眾多的文化瑰寶。
沙坡頭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1984年建立,面積1.3萬余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騰格里沙漠景觀、自然沙塵植被及其野生動物。沙坡頭旅遊區是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景區,是第一個國家級沙漠生態自然保護區,是中國三大鳴沙一一沙坡鳴鍾所在地。

『伍』 國內沙漠旅遊有哪幾個地方

中國最美的五大沙漠
1、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上帝畫下的曲線
2、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大地的天體營
3、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大漠的血脈
4、鳴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5、沙坡頭:曳住流沙的腳步

『陸』 中國最適合旅遊的沙漠是

我覺得是鳴沙山.月牙泉,一彎清泉,漣漪縈回,碧如翡翠,月牙形的清泉,清澈見底,泉邊蘆葦茂密,微波盪漾。我相信在農村生活過的孩子看到蘆葦一定會勾起你兒時的回憶,就像夢一般。到了那兒,你的心會感到前所未有的澄凈,就如一位虔誠的教徒,安靜地接受清泉的洗禮。我曾經去過,中國的美景數不勝數,我覺得完全沒必要崇洋媚外,不管是什麼地方,只要能與你的心產生共鳴,那就是你心中最美的風景。希望你玩的愉快.

『柒』 中國的沙漠和草原 大概適合什麼季節去旅遊

應該是夏季吧,風沙會少些,因為冰雪融水或者夏季的降雨,會讓水源更方便
而且,夏季的景觀漂亮

『捌』 內蒙古三大沙漠的介紹,內蒙古沙漠旅遊哪最好

巴丹吉林沙漠,烏蘭布和沙漠,騰格里沙漠。

1、巴丹吉林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鳴沙區,攀到必魯圖沙峰峰頂俯瞰沙海,可以看到巴丹吉林沙漠中七個著名的湖;獨具壯闊蒼涼的史詩,坐擁毫無羞赧的星夜,笑看狂風驟起的沙刃,時而晴空日朗,時而絲竹雅韻,目眩神迷,痴想聯翩,這就是中國最美的沙海——巴丹吉林。

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鳴沙區,鳴沙山峰巒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錯落。沙子下滑的轟鳴聲類似直升機的聲響,又酷似雷勝,沉悶而深遠。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帶給人無盡的遐想。這片神奇的土地,無處不在昭示著自然的神奇與偉大。直沖雲霄的奇峰,響徹雲際的鳴沙,星羅密布的湖泊,攝人心魄的寺廟,構成了沙漠獨特的迷人景觀。每年吸引上萬名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

2、庫布齊沙漠有人說——如果愛一個人,陪他去沙漠,因為那裡美麗如天堂;如果恨一個人,帶他去沙漠,因為那裡艱苦如地獄。我們說——如果你想體驗戈壁荒蕪,感受浩瀚大漠,挑戰自我,那麼,請跟大家一起勇闖庫布齊!

「庫不齊」為蒙古語,意思是弓上的弦,因為它處在黃河下像一根掛在黃河上的弦,因此得名。庫布齊沙漠位於鄂爾多斯高原脊線的北部,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杭錦旗、達拉特旗和准格爾旗的部分地區。在庫布齊沙漠,最大的感觸就是可以看到人類固沙的成就。縱橫交錯的草梗牢牢地壓在連綿起伏的沙丘下,泛出一點難得的沙漠之綠!深入沙漠,才會發現這里稀疏地長著紫花、紅沙、揚柴,依然頑強地點綴著沙漠。

3、克什克滕沙漠克什克騰旗地處內蒙古高原與大興安嶺南端山地和燕山余脈七老圖山的交匯地帶,獨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質結構造就了美麗神奇的自然景觀。在這片土地上,沙地、火山、石林、冰臼、溫泉、草原,神奇地結合在一起,匯成一幅不同尋常的畫卷,吸引著喜愛自然風光的旅遊者,開闊的地形與鄰近北京的便利,也吸引著北京的自駕一族。

克什克騰是蒙古語,即成吉思汗招募的親兵衛隊。這里是商族先民聚居地,又是遼代的發祥地之一,元代在達里湖畔建有應昌路,是蒙古族黃金家族弘吉剌部的駐夏之地。2005年2月11日,克什克騰國家地質公園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批准為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以行政區劃命名的世界地質公園,也是內蒙古唯一的一家世界地質公園。

『玖』 中國最適合旅遊的沙漠是

沙漠 就讓我想起了三毛寫的撒哈拉沙漠了 旅遊的就去網路下

『拾』 去中國哪個沙漠旅遊好

中國最美五大沙漠:

一、巴丹吉林沙漠腹地
巴丹吉林沙漠位於我國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北部,面積4.7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其西北部還有1萬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至今尚無人類的足跡。一般海拔高度在1200~1500米之間。
奇峰、鳴沙、湖泊、神泉、寺廟堪稱巴丹吉林「五絕」。受風力作用,沙丘呈現滄海巨浪、巍巍古塔之奇觀。巴丹吉林沙漠占阿拉善右旗總面積的39%,相對高度200~500米,是中國乃至世界最高沙丘所在地。寶日陶勒蓋的鳴沙山,高達200多米,峰巒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錯落,沙子下滑的轟鳴聲響徹數公里,有「世界鳴沙王國」之美稱。沙漠中的湖泊星羅棋布,有113個之多,其中,常年有水的湖泊達74個,淡水湖12個,總水面4.9萬畝,湖泊蘆葦叢生,水鳥嬉戲,魚翔淺底,享有「漠北江南」之美譽。沙漠東部和西南邊沿,茫茫戈壁一望無際,形狀怪異的風化石林、風蝕蘑菇石、蜂窩石、風蝕石柱、大峽谷等地貌令人嘆為觀止。生動記錄狩獵和畜牧生活的曼德拉山岩畫,被稱為「美術世界的活化石」。

二、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
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塔里木盆地中心,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面積33.76平方公里,僅次於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維吾爾語意為「進去出不來」,又稱「死亡之海」,傳說很久以前,人們渴望能引來天山和昆侖山上的雪水澆灌乾旱的塔里木盆地,一位慈善的神仙有兩件寶貝,一件是金斧子,一件是金鑰匙,神仙被百姓的真誠所感動,把金斧子交給了哈薩克族人,用來劈開阿爾泰山,引來清清的山水,他想把金鑰匙交給維吾爾族人,讓他們打開塔里木盆地的寶庫,不幸金鑰匙被神仙小女兒瑪格薩丟失了。神仙一怒之下,將女兒囚禁在塔里木盆地,從此盆地中央就成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塔克拉瑪干沙漠流動沙丘面積廣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最高達300米左右,沙漠腹地,沙丘類型復雜多樣,復合型沙山和沙壟,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條條巨龍;塔型沙丘群,呈各種蜂窩狀、羽毛狀、魚鱗狀,變幻莫測。沙漠腹地有兩座紅白分明的高大沙丘,名為「聖墓山」,它是分別由紅沙岩和白石膏組成的沉積岩露出地面後形成的。「聖墓山」上的風蝕蘑菇,奇特壯觀,高約5米,巨大傘蓋下可容納10餘人,白天,塔克拉瑪干赤日炎炎,銀沙刺眼,沙面溫度時高達70-80攝氏度。旺盛的蒸發使地表景物飄忽不定,遊人常常會看到過遠方出現朦朦朧朧的「海市蜃樓」幻景。沙漠四周,沿葉爾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車爾臣河兩岸,生長發育著密集的胡楊林和檉柳灌木,形成「沙海綠島」。沙層下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和石油等礦藏資源。

三、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腹地
「古爾班通古特」是蒙語,「古爾班」表示三個的意思。原以固定半固定沙丘為主,自1958年開始出現流動沙丘。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於北緯44°15′~46°50′,東經84°50′~91°20′。是中國第二大沙漠。瑪納斯河以東及烏倫古河以南地區,位於准噶爾盆地的中央,面積4.88萬平方公里。海拔300~600米。由4片沙漠組成,西部為索布古爾布格萊沙漠,東部為霍景涅里辛沙漠,中部為德佐索騰艾里松沙漠,其北為闊布北—阿克庫姆沙漠。

四、鳴沙山、月牙泉
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名城重鎮。在漫長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長河中,這里曾經是中西文化名流薈萃之地。由於彼此之間的取精用宏,相互交融,創造了世界矚目的「敦煌文化」,為人類留下了眾多的文化瑰寶。
它不僅有舉世聞名的文物寶庫——莫高窟,還有「大漠孤煙、邊牆障,古道駝鈴,清泉綠洲」等多姿多採的自然風貌和人文景觀。其中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就是敦煌諸多自然景觀中的姣姣者。古往今來以「沙漠奇觀」著稱於世,被譽為「塞外風光之一絕」。
它和鳴沙山東的莫高窟藝術景觀、融為一體是敦煌城南一脈相連的「三大奇跡」。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人民嚮往的旅遊勝地。鳴沙山位距城南五公里,因沙動成響而得名。山為流沙積成,沙分紅、黃、綠、白、黑五色。漢代稱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晉代始稱鳴沙山。其山東西綿亘40餘公里,南北寬約20餘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沙壟相銜,盤桓回環。沙隨足落,經宿復初,此種景觀實屬世界所罕風。
月牙泉處於鳴沙山環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古稱沙井,又名葯泉,一度訛傳渥窪池,清代正名月牙泉。面積13.2畝,平均水深4.2米。水質甘冽,澄清如鏡。流沙與泉水之間僅數十米。但雖遇烈風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沒,地處戈壁而泉水不濁不涸。這種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獨特地貌,確為「天下奇觀」。
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對孿生姐妹,「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遊人無論從山頂鳥瞰,還是泉邊暢游,都會騁懷神往。確有「鳴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五、沙坡頭
古老的黃河野馬般地奔騰著穿山越谷,經黑山峽一個急轉彎流入寧夏的中衛境內。這一個急轉彎,使黃河一改往日的洶涌成為文靜秀美的少女,平靜緩流,滋潤兩岸沃土;這一個急轉彎,造就了一個神奇的自然景觀———沙坡頭。
沙坡頭,位於中衛縣城西20公里處的騰格里沙漠南緣,黃河北岸,乾隆年間,因在河岸邊形成一個寬2000米、高約100米的大沙堤而得名沙陀頭,訛音沙坡頭。百米沙坡,傾斜60度,天氣晴朗,氣溫升高,人從沙坡向下滑時,沙坡內便發出一種「嗡———嗡———」的轟鳴聲,猶如金鍾長鳴,悠揚宏亮,故得「沙坡鳴鍾」之譽,是中國四大響沙之一。站在沙坡下抬頭仰望,但見沙山懸若飛瀑,人乘沙流,如從天降,無染塵之憂,有鍾鳴之樂,所謂「百米沙坡削如立,磧下鳴鍾世傳奇,遊人俯滑相嬉戲,婆娑舞姿弄清漪。」正是這一景觀的寫照。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