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遊美麗鄉村扶貧
❶ 全域旅遊時代如何做好鄉村旅遊
全域旅遊時代如何做好鄉村旅遊,這個問題有兩種理解方式,一種是全域旅遊大的區塊下,鄉村這一元素如何做好鄉村旅遊;另一種是全域旅遊引領下的鄉村全域、全面、全民、全時的發展。因此,勇先創景認為,全域旅遊不是處處發展景區、景點,也不是發展超大型景區,全域旅遊有五要素:旅遊吸引物、旅遊區、旅遊交通、鄉村、城鎮,在全域旅遊大的區塊下,鄉村的發展思路是:沒有資源和旅遊區依託的鄉村,搞好旅遊基礎設施和旅遊服務設施,加強旅遊管理;對有資源和旅遊區依託的鄉村要開發獨具自己特色IP(文化和旅遊品牌),打「美麗鄉村」牌。而全域旅遊引領下的鄉村旅遊發展,是將鄉村全要素進行統籌起來開發,以旅遊業為主體,牽動一產、托舉二產,打破傳統思維,落實居游共享等。
❷ 我國脫貧攻堅的主要經驗中,三個結合是指什麼
一是扶貧開發要與美麗鄉村建設、全域旅遊發展緊密結合。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把村莊變成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景區。
二是扶貧開發要與「五網」基礎設施建設緊密結合。五指山、保亭、白沙等高速公路連接線今年要全部開工,盡快實現「縣縣通高速」;要立足「全省一盤棋」謀劃「五網」互聯互通,加快補上教育、醫療短板。
三是扶貧開發要與長效機制緊密結合。加快建立健全扶貧機制,打造一支「永遠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2)全域旅遊美麗鄉村扶貧擴展閱讀: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要堅持「四個始終」。
一是始終做到精準識貧、精準脫貧。要按照總書記「繼續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用綉花的功夫實施精準扶貧」等指示要求,把「精準」嚴格落實到識貧、扶貧、脫貧等全過程,確保政策公平和社會穩定。
二是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善於發現問題、正視問題、解決問題,並以釘釘子的精神抓好整改。
三是始終做到「五個絕對不允許」:在扶貧中絕對不允許搞形式主義,絕對不允許弄虛作假,絕對不允許數字脫貧,絕對不允許截留、滯留、挪用、貪占扶貧資金,絕對不允許幹部瀆職失職和不作為、假作為、慢作為、亂作為。
四是黨政主要領導始終親力親為。要落實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工作是黨的歷史使命,是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一把手的職責」的指示精神,實施黨政一把手脫貧攻堅工作責任制,逐級逐層傳導壓力、壓實責任。
❸ 我國脫貧攻堅的主要經驗中三個結合是指什麼
1、扶來貧開發要與美麗鄉村建源設、全域旅遊發展緊密結合。
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把村莊變成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景區,支持當地百姓因地制宜對住宅改造升級,把農居變成與遊客共享、吸引「候鳥」的舒適安全的「鳥巢」,帶動增收脫貧。
2、扶貧開發要與「五網」基礎設施建設緊密結合。
五指山、保亭、白沙等高速公路連接線今年要全部開工,盡快實現「縣縣通高速」;要立足「全省一盤棋」謀劃「五網」互聯互通,加快補上教育、醫療短板。
3、扶貧開發要與長效機制緊密結合。
加快建立健全扶貧機制,打造一支「永遠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3)全域旅遊美麗鄉村扶貧擴展閱讀
脫貧背景:
1、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持續向貧困宣戰。經過改革開放37年來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使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2、中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但是截至2014年底,中國仍有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劉賜貴:堅持「三個結合」「四個始終」 打贏脫貧攻堅
❹ 如何做好特色小鎮與美麗鄉村,全域旅遊
特色小鎮的建設,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將是深遠的,尤其是在目前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將會起到緩解突出矛盾、增強發展後勁、豐富發展內涵的獨特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改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品質。
特色小鎮的建設,由於高標准規劃,高起點打造,無論是環境設計、建築外觀、功能布局、能源利用,還是生活設施、現代服務,都從現代化、人性化的角度著手建設,這必將大大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高生活品位,真正讓群眾感受到生態建設給他們帶來的「實惠」。
2、壯大實業,提升地方經濟實力。
國內外許多成熟特色小鎮的運作經驗告訴我們,特色小鎮的打造,必須與產業規劃統籌考慮,小鎮的繁榮,必須有產業去支撐。生態農業、現代服務業等發展潛力巨大,每一項產業的培育和功能的發揮,不只是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改善群眾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大大增強小鎮的發展後勁,進而提升整體經濟實力。
3、提升旅遊品牌,繁榮現代服務業。
國外許多特色小鎮往往以動人的風景,或以迷人的花香,或以其數百年的滄桑故事,或以活色生香的藝術氛圍,引得遊人紛至沓來,樂而忘返,而繁榮一方經濟。我國雖然小鎮眾多,但由於功能定位不清晰、小鎮風貌無特色、人文風情不誘人、承載能力差等因素,難以在發展生態旅遊中起到助推作用。特色小鎮的建成,將成為旅遊新的聚焦點,將使目前的生態物質游,向生態文化游延伸,從而增強旅遊業的活力和內涵,提升旅遊品牌,並帶動現代服務業的全面繁榮。
4、增強商貿活力
特色小鎮專業規劃機構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商業設施完善,產品有特色,幾乎是所有特色小鎮的共性。目前許多小鎮,由於缺乏特色,難以與旅遊業融合,所以商貿業「發育」不全,除滿足居民日常所需外,難有活力。特色小鎮的「特色」經營,以及有旅遊業的帶動,必然地培育出活躍的商貿業,把產品貿易、特色農副產品貿易培育成一大支柱產業。
5、豐富經濟發展內涵
特色小鎮,不但要進行綠色產業體系建設,還要建立綠色消費模式以及倡導低碳生活方式。這充分說明,小鎮打造,其實質是要打造一種「生態文化」。特色小鎮的發展需要物質層面的發展,更需要文化層面的發展。
特色小鎮作為一種文化形態的標志,它的誕生與發展,也是一種文化形成與發展,未來更具吸引力。
❺ 如何以全域旅遊促進精準扶貧
利用城市和鄉村現有旅遊產品以及潛在優勢資源,將其打造成遊客賞心悅目、觀光休閑渡假的地方,這是全域旅遊的簡單概念。那麼全域旅遊如何助力精準扶貧呢?
在現實生活中,所謂的「貧」,除了病、殘和缺少技能以外,還有一部分是因為住在山高、水深,居住在離中心城市比較遠、產業不發達、就業生產能力比較差的地方,這些地方往往風景優美,生態完好,具備了很好的旅遊潛在能力和資源。只是因為交通不便,大家未識「廬山真面目」。
在全域旅遊開發過程中,打造整個城市鄉村,尤其具有旅遊潛在資源條件,風光又非常秀麗,早期沒被人發現,而現在又有了一定遊客基礎的地方,通過改造公共設施,提供旅遊觀光產品,讓當地老百姓能夠依靠旅遊產業發展。中國貴州、海南等地方,山勢很好,風水不錯,空氣又新鮮,各有各的奇光異景,經過全域旅遊化的改造,一定給遊客提供好的觀賞價值,致富就是必然的了。
❻ 如何讓旅遊脫貧一直保持下去
近日,國家旅遊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當前旅遊扶貧工作的通知》,既是國家旅遊局推進旅遊扶貧系列舉措的延續,也是對旅遊系統扶貧攻堅工作的再次督促,給各級旅遊部門「擰了一把弦」。《通知》明確,建立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的旅遊扶貧工作責任體系,國家旅遊局重在做好頂層設計,各省級旅遊部門負責本轄區內的旅遊扶貧工作,各市縣級旅遊部門重在推進旅遊扶貧項目建設。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王喬松表示,固原市將圍繞六盤山旅遊區,結合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深入發掘民俗文化等資源,開發仿古工藝品、書畫、剪紙、泥塑、小秋雜糧等文化旅遊商品,形成研發、生產、銷售產業化鏈條。湖南省沅陵縣委書記欽代壽說,在旅遊扶貧的過程中,沅陵積極推進文旅、農旅、工旅、商旅等融合發展,重點探索旅遊扶貧模式,努力構築「全域旅遊+精準扶貧」大格局。
❼ 旅遊扶貧有哪些要點
國家旅遊局近日確定了旅遊扶貧行動方案,計劃每年對深度貧困地區進行從人才、金融、創業等多方面的專項扶持,旅遊扶貧項目將不少於1000個,資金不少於3000億元。
扶貧不是慈善救濟,而是要引導和支持所有有勞動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雙手開創美好明天。旅遊扶貧,不是開發旅遊資源後讓當地百姓坐享其成,「坐吃山空」,而是要以此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建立起符合當地情況的產業鏈,實現「造血式扶貧」。實現脫貧最需要依靠的是人的力量,同樣,脫貧的目的也是為了人。旅遊扶貧,不僅要讓人們在物質上脫貧,精神上同樣不能貧瘠。扶貧必扶智,旅遊扶貧就是要通過旅遊業這一個抓手,整合當地資源,發展全域旅遊,既讓當地的人們富「口袋」,也能富「腦袋」,改善人們的精神狀態,在發展中收獲參與感和獲得感,從而實現物質和精神雙脫貧。
旅遊扶貧,歸根結底是充分發揮旅遊資源的價值,關鍵是要通過因地制宜的方法、長遠的規劃來充分發揮人的作用。用好旅遊這一劑「葯方子」,就能拔掉貧困地區的「窮根子」。
做好旅遊業,生活奔小康。
❽ 如何推動全域旅遊和美麗鄉村建設
找准區位優勢,多方運用營銷手段,別忘了物聯網,荒東美街可借鑒
❾ 「一村一品」推進全域旅遊助力扶貧是如何實施的
資興市是湖南省唯一擁有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5塊「國字型大小」牌子的旅遊區東江湖。
為完成這個目標,資興市首先就以高起點對全域旅遊進行了規劃布局,聘請國內一流的團隊編制資興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確立了一個核心(東江湖)、五大版塊(天鵝山、大王寨、回龍山、流華灣、八面山五大旅遊區),多點支撐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我們不是抓點,而是抓面,就是緊抓全域旅遊。」廖草洋說。
❿ 如何借力小而美的民宿,打造美麗鄉村的全域旅遊
民宿和旅遊業的共生共榮,早已引發多方關注。不過,民宿行業目前依然處於發展的初級版階段,權存在諸多有待商榷的問題。但是,也恰如此,民宿行業充滿了機遇和機會。面對一系列隨之而來的新問題,只有深耕於民宿行業的專業人士才能提供更有效、直接的解決途徑。前瞻產業研究院一直致力於為非標住宿行業從業者打通資源、資金、運營以及市場命脈,提供一站式服務。
從最開始的單體民宿爆紅,帶來的遊客增長,進而不斷出現新的民宿,形成民宿集群,又進一步促進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這樣的良性循環不斷上演,催生了如莫干山、大理、麗江、廈門等熱門旅遊地區的知名民宿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