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鄉旅遊 » 鄉村旅遊農業地位

鄉村旅遊農業地位

發布時間: 2021-01-15 19:42:07

A. 生態農業旅遊和農業旅遊以及鄉村旅遊有什麼區別

美麗鄉村應結合農業產業發展,統籌確定區域的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鄉村旅遊資源、文化資料、生態環境,按不同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產業規模,確定發展重點。生態休閑農業,觀光旅遊農業方面應統籌到美麗鄉村規劃體系中,首先注重產業區域一體化的發展路徑,突出地域特色原則,形成美麗鄉村體系的產業規模效益,達到美麗鄉村生態環境、產業基礎的強有力支撐——中農富通城鄉規劃院。 美麗鄉村與生態休閑農業統一規劃核心是要明確生態休閑農業是否成為村鎮體系的產業支撐,其次要確定生態休閑農業產業發展重點內容。在美麗鄉村規劃案例提到落實好生態休閑農業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統籌好區域城鄉統發展,凸顯村鎮特色,確定美麗鄉村體系構建中的空間布局,居住環境、生態環境建設,配套建設等內容。總之,美麗鄉村與生態農業的統一規劃是總體與局部,骨架與內涵的關系,生態農業規劃應結合區域重點合理確定發展內容,融進美麗鄉村規劃。
美麗鄉村與休閑農業一體化規劃,要以區域農業產業基礎為依託,通過合理布局,確定因地制宜的產業發展策略;以農產品加工業為引領,以資產為紐帶,以創新為動力,通過產業間相互滲透、交叉重組、前後聯動、要素聚集、機制完善和跨界配置,將農村一二三產業有機整合、緊密相連、一體推進,形成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帶動資源、要素、技術、市場需求在農村的整合集成和優化重組,最終實現產業鏈條和價值鏈條延伸、產業范圍擴大、產業功能拓展和農民就業增收渠道增加的經營方式-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著力構建區域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加快形成資源利用高效、生態系統穩定、產地環境良好、產品質量安全的農業發展新格局。

B. 鄉村旅遊的發展前景如何

談到鄉村振興戰略,在調研中發現,全國2000多個縣中,絕大多數都把發展旅遊業作為了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一環。

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地方都適合發展鄉村旅遊的,試想如果全國每個縣都發展旅遊,誰去旅遊呢?如果每個景點都一模一樣,誰願意去看呢?

專家也頻發警示:只有5%的農村具有賺取城市人「鄉愁」錢的可能……仍然擋不住各地投資鄉村旅遊的「滾滾熱浪」。

通過發展鄉村旅遊促進鄉村振興的正確操作是什麼?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鄉村旅遊發展的6大建議。

2、重視鄉土人才在鄉村旅遊策劃中的作用

鄉村旅遊開發過程中,重規劃輕策劃的現象十分普遍。很多地方領導一提搞旅遊,就想到請一流的規劃公司和知名的旅遊設計師。

C. 我國發展農業旅遊的優勢條件是什麼

自2006年國家提出「鄉村旅遊」以來,農業旅遊蓬勃發展。尤其是最近幾年,從發展的過程來看,我國發展農業旅遊主要有如下優勢:
1、從國家層面看,2009年國家已經將旅遊業定位戰略性支柱產業,發展農業旅遊。不僅能增加農業的附加值,也是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手段。
2、從產業來看,農業旅遊是一產、二產、三產融合的產物,可以讓遊客從農業種植、農產品加工得到體驗。
3、從遊客來看,農業優美的環境,是都市人周末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北京天創智業城市規劃設計院是中國唯一一家專業致力於將「休閑」與城市、鄉村結合的規劃設計機構。內設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規劃研究中心是本機構的鄉村旅遊規劃設計的核心部門,我們一直致力於研究農業產業、農民增收、新農村建設等「三農」的問題與旅遊、休閑產業的高度融合,並創新一批符合現代「三農」發展的新建設模式和運營模式,讓項目更具有落地行和操作性。相關成功案例有「將農村一產、二產、三產高度融合的北京市溝域經濟總體規劃」(257km2,國際招標,並榮獲第二名,,實施良好);「福建平潭綠魔方休閑農業園修建性詳細規劃」(已實施,很好處理了防颱風和農業種植、農業休閑的矛盾);「江蘇孝化農業科技園修建性詳細規劃」(獲市委書記高度認可,將新農村建設、農業種植與農業旅遊、休閑高度融合,正在實施)等。欲想更多了解,可以登錄北京天創智業城市規劃設計院網站進行了解和咨詢。

D. 怎樣才能確保現代農業與鄉村旅遊大發展

圍繞園區和產業 做大鄉旅基地
近年來,我區依託區內五大山脈的地理資源,建成6.5萬畝重慶最大的茶葉種植基地,全區現有2000畝種植規模以上的5處;建成名優水果基地22.15萬畝、蔬菜基地40.3萬畝、「晚熟龍眼」生產基地3.3畝。重點打造3個市級農業園區,在聖水湖農業園區引進食用菌種植業主,建成重慶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袋栽7000萬袋,年產食用菌3萬噸,占據全市食用菌消費市場的40%;在黃瓜山農業園區建成「早熟梨」基地6萬畝,打造「年年有節,季季有果,月月有花,天天有客」的鄉村觀光農業品牌,年接待遊客量200萬人次;在八角寺農業園區建設萬畝荷蓮,打造了「十里荷香」旅遊觀光基地,年接待遊客量60萬。同時,支持各個鎮街因地制宜建設區級特色效益農業示範區,建成了永榮茶葉、來蘇蔬菜、五間富硒西瓜、朱沱龍眼、何埂獼猴桃等一批特色休閑觀光農業基地。這些基地的建成,極大地豐富了我區鄉村旅遊資源,為遊客提供了更多去處。
圍繞特色和效益 做特鄉旅農產
按照「差異化、高收益」的特色效益農業要求,我區重點在茶葉、食用菌、特色水果等方面下功夫,培育具有永川特色的鄉村旅遊產品。「永川秀芽」、「永川香珍」、「永川豆鼓」等167個農產品獲得「三品一標」認證,其中獲國家地理標志認定產品11個,無公害產品90個,綠色食品47個,有機食品14個,名牌農產品5個。「永川秀芽」被評為「全國最具文化底蘊十大地理標志名茶」,同時獲得「2015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稱號。藍莓、草莓、富硒西瓜、龍眼、獼猴桃等時令水果全市知名,真正實現了鄉村旅遊來有景點看,走有禮品帶。
圍繞通暢和便捷 做實鄉旅設施
按照水、電、路、生產設施全面配套的總體要求,我區充分整合農業投資項目,在三大市級農業園和特色產業基地等鄉村旅遊景點大力實施土地治理,配套完善機耕道、耕作道、生產便道、山坪塘等設施建設。近年來,累計硬(油)化農村公路208公里,建成農村生產生活便道454公里;完成山坪塘整治3475口、完成土地治理面積約25萬畝,實現了村社公路通暢率100%,人行便道入農民相對集中居住點達到100%,使鄉村旅遊更加通暢便捷。
圍繞清潔與綠化 做美鄉旅環境
為美化鄉村環境,改善村容村貌,自2014年開始,我區開展了「美麗永川·清潔鄉村」專項行動,村容村貌整治效果明顯。2015年,我區整合農業、交通、水利、建委、市政、環保等部門涉農資金5.62億元,常態化清漂水庫1.23萬畝,清漂河流197.2千米,保潔干線公路273千米,清潔田園16.44萬畝,建設清潔田園示範點99個,建設示範院落552處,建設人行便道557.6千米,實施「門前五包」31101戶,固定保潔人員1778人,實現了農村環境整治、衛生保潔常態化,農家庭院進一步清潔綠化,鄉旅遊客舒適度進一步提高。

E. 目前國內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情況如何

隨著城鄉居民休閑消費需求的增多和升級,以及城鄉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休閑旅遊經濟呈現巨大的市場潛力,出現以農民為主體,社會資本熱情參與的局面,經營主體更加多元。各地積極探索與農民互惠共贏的產業發展和利益分享機制,農民不僅僅是流轉土地或做打工仔,有的已通過土地、庭院、設施等資產入股的形式,以股東身份從產業發展中分享收益。不少地方還催生了一批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協會、專業合作社、休閑農業聯盟等新型經營主體,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組織化、規模化程度明顯提高。

許多地方結合當地的特色,不斷創新發展方式,探索形成了高淳國際慢城、陝西袁家村、北京農業嘉年華、陝西涇渭茯茶特色小鎮等形式多樣、特色各異的新類型,開辟了產業發展的新途徑。讓市民享受青山綠水帶來的視覺愉悅,感受田園和農耕生活,充分享受返璞歸真的喜悅。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內涵更加豐富了。

唯美鄉村&返鄉互助平台上,各地的實踐證明,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使一些地方農區變成了景區、田園變成了公園、民房變成了客房、勞動變成了運動、產品變成了商品,農村閑置的土地利用起來了,農民閑暇的時間充實起來了,傳統的農耕文化也活躍起來了。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日益成為富裕農民、提升農業、美化農村的朝陽產業。

返鄉的青年、中年、企業家,鄉村歡迎你們回村,父母親等待你們回家,「返鄉互助」助你一臂之力。你們回家了,鄉村才有希望!返鄉創業看起來美做起來難。怎麼辦? 關注"返鄉互助「微信公眾平台!

F.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是什麼關系,發展休閑農業對農村有

說到休閑農業,可能我們會將其等同於鄉村旅遊,更多的時候,一提到休閑農業,人們就會聯想到鄉村旅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聯系,那是因為這兩者之間有著緊密聯系的關系,而休閑農業正是一種與旅遊業交叉的新型產業,鄉村旅遊又更多的依託農業的生產經營過程、模式等等,所以會讓人認為休閑農業就是鄉村旅遊。
但實際上兩者之間還是有些區別的。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休閑農業說的是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發展觀光、休閑、旅遊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也是深度開發農業資源潛力,調整農業結構,改善農業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途徑。從這點看來,休閑農業強調的是農業,著力點在農業上。
而鄉村旅遊說的是到鄉村去體驗一些鄉村民情、禮儀風俗等。也可以觀賞當時種植的一些鄉村土產、小溪、小橋及了解它們的故事。旅遊者可在鄉村及其附近逗留、學習、體驗鄉村生活模式的活動。從這點來看,鄉村旅遊強調的是旅遊,著力點在旅遊上。
所以,我們說的休閑農業實際上除了觀光旅遊外,它還具有一些獨特的景觀內容,而鄉村旅遊除了囊括了休閑農業的景觀內容以外,它還含有鄉村的很多民俗文化內容。

G. 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的區別及聯系有哪些,謝謝

休閑農業是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為城市遊客提供觀光、休閑、游覽、度假等服務,農業和旅遊業相結合,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相結合的新型產業。鄉村旅遊是指以鄉村地域及農事相關的風土、風物、風俗、風景組合而成的鄉村風情為吸引物,所進行的休閑、觀光、體驗以及學習等旅遊活動。做休閑農業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開展鄉村旅遊。像遠景設計研究院,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規劃多年,可多了解一下。

H.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如何發展

休閑農業是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發展觀光、休閑、旅遊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可以深度開發農業資源潛力,調整農業結構,改善農業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途徑。在綜合性的休閑農業區,遊客不僅可觀光、采果、體驗農作、了解農民生活、享受鄉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和度假。

鄉村旅遊是以旅遊度假為宗旨,以村莊野外為空間,以人文無干擾、生態無破壞、以游居和野行為特色的村野旅遊形式。隨著鄉村旅遊的迅速發展,近幾年圍繞鄉村旅遊提出很多原創新概念和新理論,如:游居、野行、居游、詩意棲居、第二居所、輕建設、場景時代等,新概念和新理論的提出使鄉村旅遊內容豐富化、形式多元化,有效緩解了鄉村旅遊同質化日益嚴重的問題。

鄉村旅遊以具有鄉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體為旅遊吸引物,依託農村區域的優美景觀、自然環境、建築和文化等資源,在傳統農村休閑和農業體驗游的基礎上,拓展開發會務度假、休閑娛樂等項目的新興旅遊形式。它包括傳統鄉村旅遊和現代鄉村旅遊。雖然二者的內容都與農事有關,但是卻各有側重,鄉村旅遊偏重鄉村風情,而農業旅遊則是依託農事活動,離不開農場或農庄。我國是以農業為主體的發展中國家,鄉村地域廣闊,鄉村人口眾多。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其中城市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城市景觀以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與此同時,鄉村是我國經濟改革最早的地區,經濟水平顯著提高。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把自然、民族文化和農耕文化融入到傳統旅遊文化中,豐富了旅遊業的內涵,是旅遊業的一朵奇葩。隨著旅遊業與農村、農業的不斷融合,將進一步帶動農村各方面基礎設施建設不斷發展,成為拓展農業多功能性、促進資源高效用、滿足新興消費需求的朝陽產業。

鄉村振興的大幕已拉開,農村創業創新風生水起,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在鄉村振興中起到什麼作用,應該如何開展。近日,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負責人就促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進行了解讀。他指出,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要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在推進思路上,要堅持「一個圍繞,兩個緊扣,三個突出,三個著力提升」,落實抓好四個措施,處理好三個關系。

I. 如何認識農家生態旅遊發展模式與農業競爭優勢之間的關系

農家生態旅遊發展模式對農業競爭優勢的形成有著直接的重要作用,而農業競爭優勢的構建則要求農業發展模式的創新。以往人們對農業發展模式的總結和認識,一個是制度型模式,一個是產品型模式。前者有蘇南模式、溫州模式,我們以前搞的大寨模式也是一種制度型模式;後者諸如各地搞的專業村、專業屯等,類似於日本的「一村一品」模式。這兩種模式也就是發展經濟學家所說的制度和技術誘致性變遷的結果。這種結果無論是對其他發展中國家或是對我國提高農業的競爭力而言,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可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農產品供給跨越了短缺狀態之後,這兩種模式是否還能以不變應萬變,值得深思。

目前,農業功能的多樣性在國際上已成為人們愈來愈關注的問題,日本、韓國已在農業法中確立了農業功能多樣性的法律地位,日本在WTO的農業談判提議中首先強調的就是農業的多方面功能問題;歐盟在其確定的歐洲農業發展模式中,也認為農業不只是產量導向,還追求賞心悅目的農村風光和充滿活力的農村社區,並認為在全歐洲包括一些正面臨特殊困難的地區,發展多功能的農業是關鍵性問題,而追求高價格、保護主義和生產的官僚控制,將喪失國際市場,失去內部消費者,並導致歐洲農業發展水平下降。面對這種態勢,我們必須大力推動這方面的研究與實踐,為我們的農業發展開拓更為廣闊的空間。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