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鄉村旅遊示範縣
1. 運城風口現代農業具體在什麼地方
示範區位於山西省西南端,2012年被授予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農業科版技示範園區和省權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是山西省唯一的雙國家級農業園區。
示範區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立體打造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山西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區,逐步形成集優質農產品生產、科技示範、休閑觀光、教育培訓、文化傳承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鹽湖」現代農業發展模式,使鹽湖區農業發展向「標准化、機械化、專業化、特色化、品牌化、景觀化」轉變,經營模式向「園區化、農場化、庄園化」轉型,經營主體向專業大戶、農村合作組織、龍頭企業集中,農產品向商品化、精品化、禮品化轉變,全面推進「三品一標」建設,實現「生產、生活、生態」和諧發展的現代農業新格局。
2. 山西省國慶旅遊收入與接待遊客量有多少
據一些媒體報道,10月9日,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總結的旅遊專項調研數據顯示,山西省在今年的國慶中秋小長假期間共接待國內旅遊者5246.89萬人次,基本恢復到了去年的同期水平,過夜遊遊客1374.69萬人次,一日游遊客3872.2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約為316.38億元。這可以看出,山西省的旅遊業態基本上恢復得很不錯,旅遊市場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和趨勢,可以在疫情防控常態下繼續拓展旅遊業的發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國慶假期期間,全國文化和旅遊系統也做好相關疫情防控設施部署、安全秩序檢查和維護,並敦促多個地方景區優化公共服務水平,以便適應假期的旅遊高峰。很多景區也在假期期間推出門票減免或折扣優惠策略,拓展了豐富的節日歡慶活動,策劃不同的旅遊業態活動,提升遊客旅遊體驗,滿足很多不同遊客的需求,也有利於旅遊業的復甦,提振發展的信心。
3. 鄉村旅遊的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公示名單
北京市
通州區第五季富饒生態農業園
延慶縣四季花海農園
豐台區王佐鎮南宮村
天津市
濱海新區海濱街沙井子三村
薊縣穿芳峪鎮小穿芳峪村
河北省
遷西縣喜峰口板栗專業合作社觀光園
宣化縣假日綠島生態農業文化旅遊觀光園
臨城縣尚水漁庄
武安市白沙村休閑農業園區
山西省
忻州市鳳凰山生態植物園
陽泉市華北奕豐生態園
長治市襄垣富陽綠盈休閑農業觀光示範園
內蒙古自治區
寧城縣黑里河松楓山莊
科右前旗玫瑰庄園
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萬通旅遊度假村
遼寧省
鞍山市高新區山水庄園
建平縣萬壽街道小平房村
遼陽市三禾農業觀光園區
吉林省
撫松縣康紅農特產種植場
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朝鮮族民俗村
黑龍江省
尚志市一面坡鎮長營村
蘭西縣錫伯部落
賓縣濱州鎮友聯村
上海市
崇明縣泰生示範農場
崇明縣陳家鎮瀛東村
松江區雪浪湖生態園
江蘇省
如皋市長江葯用植物園
無錫市綠源農業觀光園
張家港市金港鎮長江村
無錫市錫山區東港鎮山聯村
浙江省
杭州市餘杭區琵琶灣生態農庄
台州市三門農博園
紹興市上虞區蓋北野藤葡萄休閑觀光園
嘉興市南湖區梅花洲農業休閑園
安徽省
東至縣江南農業科技園
合肥市廬陽區三十崗鄉
和縣林海旅遊農業觀光園
福建省
邵武市雲靈山莊
晉江市金井鎮圍頭村
仙游縣聚仙堂生態旅遊山莊
永安市天斗生態文明示範區
江西省
婺源縣江嶺風景區
石城縣通天寨荷花園區
浮梁縣瑤里梅嶺山莊
新建縣溪霞怪石嶺旅遊景區
山東省
夏津縣黃河故道森林公園
泰安市岱嶽區道郎鎮里峪村
日照市淞晨茶文化產業園
蘭陵縣國家農業公園
河南省
駐馬店市老樂山休閑農業產業園
嵩縣車村鎮天橋溝村
濟源市養生嘉源休閑觀光園
湖北省
襄陽市襄城區中華紫薇園
大冶市龍鳳山生態園休閑度假村
竹溪縣龍王埡生態文化觀光園
湖南省
衡陽市珠暉區怡心生態園
長沙市開福區新富豪雲尚庄園
城步苗族自治縣神龍山莊
湘潭市昭山示範區山那邊度假村
廣東省
東菀市清溪生態農業產業園
連州市湟川三峽-龍潭度假區
潮州市紫蓮度假村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丹縣芒場鎮巴平村下街屯
防城港市港口區企沙鎮簕山古漁村
陽朔縣百里新村休閑農業示範區
海南省
三亞市亞龍灣國際玫瑰谷
萬寧市興隆熱帶花園
瓊海縣博鰲美雅鄉村公園
重慶市
涪陵區南沱休閑觀光生態農業園
銅梁區巴岳山·玄天湖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園區
開縣奇聖現代觀光農業生態產業園
合川區銅梁洞森林公園友緣山莊
四川省
廣元市利州區曙光休閑觀光農業園
丹棱縣梅湖灣度假村
瀘州市江陽區醉美江灣農業園
什邡市箭台村
貴州省
福泉市黃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
盤縣噠啦仙谷休閑農業示範園
赤水市金釵石斛生態示範園
雲南省
香格里拉縣藏龍休閑觀光園
寧洱縣磨黑鎮
澄江縣祿充村
西藏自治區
拉薩市城關區蔡公堂白定村
陝西省
漢中市西鄉鈞鑫農場
合陽縣洽川溫泉度假村
銅川市新區照金現代生態休閑農業示範園區
西安市灃東新城現代都市農業示範園
甘肅省
皋蘭縣古梨園
平涼市崆峒區崆峒鎮
景泰縣條山農庄
青海省
共和縣生態休閑農庄
互助縣高寨青海四和撒拉文化園
寧夏回族自治區
隆德縣神林山莊
永寧縣鶴泉湖生態度假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尉犁縣羅布人村寨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錫伯民俗風情園
奇台縣壹方陽光休閑觀光農業園區
大連市
庄河市銀月灣民俗生態觀光園
廈門市
同安區蓮花羅漢山休閑農業園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第十二師五一農場現代農業示範園
4. 陽曲縣為什麼被評為文化旅遊大縣
境內1處國家級、88處省市縣級文物
陽曲縣歷經初選、復選和大眾網路報紙投票的推選與專家評審。憑借豐富的人文資源和獨特的民族風情,從三百多個候選旅遊縣市脫穎而出,成功入選「中國傳統文化旅遊大縣」
今年以來,山西省陽曲縣委、縣政府在全力打造都市現代農業基地、新型工業基地、倉儲物流基地、生態養老基地、全域旅遊示範地,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風氣正、社會文明程度高」的美麗陽曲的進程中,把發展全域旅遊作為重點工作和縣域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在原先旅遊產業十分薄弱的情況下高起點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先後接待遊客8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2500萬元,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陽曲縣始建於西漢,地處山西中部,扼守著山西省會太原的北大門,史稱「三晉首邑」,縣城距省城23公里。全縣總面積2070平方公里,占太原市總面積的1/3,全縣轄4鎮6鄉117個行政村,全縣總人口15萬,其中農業人口11.4萬。
陽曲縣地理位置優越。境內北同蒲鐵路、108國道、大運高速公路、太佳高速、大西高鐵縱貫南北,石太高速客運專線、太陽高速和314省道橫穿東西,特別是陽興快速通道的建成通車,大幅縮短了陽曲與省城的空間距離,從太原到陽曲僅需20分鍾左右的車程。
近年來,該縣大力發展園區建設,網電、天然氣等工業基礎要素齊全,目前已形成以城晉驛為核心的總部園區、以東鋁為核心的小微企業創業園區、以大盂為核心的工業園區,成為太原民營區和高新區「異地拓展」的首選地、太原新型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的主戰場。在全省經濟普遍大幅下滑的情況下,陽曲縣域經濟逆勢上揚,「十二五」期間累計完成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65.98億元,增長92.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5.23億元,增長148.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0.91億元,增長287%;服務業增加值43.37億元,增長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77億元,增長113.1%。第一二三產比重達到15.8:53.6:30.6,服務業取得長足發展;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累計完成17.76億元,增長133.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十一五」末的12105元增加到20160元,增長6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895元增加到7078元,增長81.7%。
陽曲縣文化底蘊濃厚,被命名為「中國傳統文化旅遊大縣」。全縣有文物保護單位579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唐朝被封為「汾陽王」的郭子儀、武則天時期兩度為相的狄仁傑以及傅山、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的書寫者馬文蔚等眾
多歷史名人均出自本地,紅峗山、板寺山、小五台山山清水秀,青龍古鎮、狼孟故城、三軫古堡儒風古韻,天門關、石嶺關、赤塘關虎踞龍盤,懸泉寺、三藏寺、不二寺秘境通幽。
立足於豐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觀優勢,該縣祭出幾記旅遊業發展的重拳——
一是多方發力,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先後在省城太原舉辦了陽曲縣鄉村旅遊推介會暨旅遊項目招商會、陽曲縣旅遊推介暨項目招商會、陽曲縣首屆特色農產品展銷暨旅遊產品推介會,並利用「5·19中國旅遊日」在全縣開展了系列宣傳活動,還邀請山西科技貝竹通有限公司對「就近陽曲縣,旅遊更方便」旅遊線路進行系列宣傳,由山西旅遊頻道、《發展導報》、山西新聞網、太原新聞網等媒體進行宣傳,在太原新聞廣播《龍城旅遊》欄目中播出「陽曲縣旅遊產業發展」專題節目,在太原電視台《天天美食》欄目宣傳了全縣主要旅遊點的美食和地方美食,在《山西工人報》、《太原日報》分別整版刊登了題為《晉陽首邑,魅力陽曲》、《打造全域旅遊示範縣,拓寬精準脫貧新途徑》,向外界展示了該縣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和濃郁的地方特色文化。
二是以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為目標,大力發展全域旅遊,並由北京九鼎創意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編制了《陽曲縣全域旅遊規劃》,已通過專家評審;已完成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縣申報工作;在全縣成立了19家旅遊分公司,舉辦了業務培訓;對鄉村旅遊接待中心建設項目、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農家客棧整合項目開始組織立項;在全縣計劃打造300戶扶貧客棧,運行模式是「縣旅遊總公司+鄉村分公司+貧困戶」,統一規劃,統一指導,統一包裝,統一投資,統一運行;完成了吉祥崗灣10戶扶貧客棧及吉家崗、店子底旅遊扶貧廁所4座,國慶節已對外開放,收益良好,每戶最低收入1800元。
三是推進了山西綠色動力有限公司投資10.5個億的北小店旅遊文化體育項目,編制了規劃、可研,啟動了立項工作。
四是推進了投資3個億的兒童嘉年華項目,已成立了項目指揮部,正編制規劃和注冊公司。
五是全縣10個鄉鎮在今年國慶期間均分別成功舉辦了旅遊推介會,推出6條旅遊線路:青龍古鎮-三郎洞、三藏寺-西門庄園-青龍古鎮、阪寺山-青草坡鄉村莊園-青龍古鎮、紅峗山-東黃水鎮吉家崗(吉祥港灣)-青龍古
鎮、青龍古鎮-宏旺農庄-大美楊興、卧龍灣生態園-店子底-青龍古鎮。
目前,陽曲縣共建成1個國家4A級旅遊景點、1個「全國休閑農業旅遊示範點」、1個「市級農業旅遊示範點」,1個「山西最美鄉村」和75戶「農家樂」鄉村旅遊接待點、8家旅遊社門市部及20餘處成型景點,包括青龍古鎮、陽曲歷史博物館、阪寺山、安陽山莊、宏旺生態、青草坡鄉村莊園、西門庄園、香檳壹號、卧龍灣生態觀光園、嘉豪山莊、龍王溝生態園、汾河二庫、懸泉寺、吉家崗、店子底等。其中,青龍古鎮被評為「全國傳統古村落」、「全省十大新銳景區」,青草坡鄉村莊園被評為國家級「旅遊示範點」、「國家3A級旅遊景區」,嘉豪山莊、香檳壹號為市級」「農業旅遊示範點」,陽曲賓館被命名為「三星級賓館飯店」。
陽曲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志勇介紹,該縣已經確立了「產業圍繞旅遊轉、產品圍繞旅遊造、結構圍繞旅遊調、功能圍繞旅遊配、民生圍繞旅遊興」的全域旅遊發展思路,「十三五」期間,將瞄準「打造省城北花園」目標,圍繞「黃土風情游」、「名鎮古村游」、「戶外騎行游」、「美麗鄉村游」、「宗教文化游」、「經典紅色游」,依託區位交通、自然生態、歷史人文等資源稟賦,不斷完善旅遊配套服務設施,推進旅遊品牌創建,實現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特別是要以鄉村旅遊為脫貧攻堅重要產業,以成功入選「全省美麗鄉村建設試點縣」為契機,以楊興河文化旅遊綜合產業帶為龍頭,以青龍古鎮、華夏文明主題公園為旗艦,以紅峗山、懸泉寺、阪寺山、三郎洞等精品線路為支撐,以青草坡鄉村莊園、龍王溝生態園、卧龍灣生態園、西門庄園、香檳壹號等生態農庄為基礎,以鋪天蓋地、星羅棋布的農家樂、扶貧客棧為輻射,傾力打造「一帶、兩線、六區、多點」的旅遊發展新格局,建設全域旅遊目的地,形成太原北部重要的文化產業集聚區,促進全縣新型業態整合發展。到2020年,全縣計劃發展30個宜居宜業宜游鄉村、300戶農家樂院落,同時抓好旅遊產品包裝,啟動「互聯網+旅遊」宣傳模式,著力打造促進旅遊業向觀光、休閑、度假並重轉變,推進旅遊產業開發與升級,努力使遊客人數達到500萬人,旅遊總收入突破1.5億元,解決周邊剩餘勞動力3000餘人,帶動農民年人均增收1000元,使鄉村旅遊成為全縣農村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
5. 國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點有哪些
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名單
北京市懷柔區
天津市薊縣
河北省遷安市
山西省清徐縣
內蒙古自治區扎蘭屯市
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
黑龍江省寧安市
上海市崇明縣
江蘇省句容市
浙江省安吉縣
浙江省嘉善縣
安徽省黟縣
福建省南靖縣
江西省婺源縣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
山東省榮成市
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
河南省欒川縣
湖北省恩施市
湖南省隆回縣
廣東省從化市
廣西壯族自治區陽朔縣
重慶市九龍坡區
四川省郫縣
四川省蒲江縣
貴州省桐梓縣
雲南省騰沖縣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市
大連市金州新區
寧波市奉化市
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名單
北京市
北京御林湯泉農庄
北京張裕愛斐堡國際酒庄
北京交道富恆休閑農庄
北京華坤庄園
天津市
天津市東淀都市型現代農業核心區有限公司
天津諾恩漁業生態園
天津市松江鄉村俱樂部
河北省
秦皇島市北戴河集發農業綜合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漁夫水寨休閑農業觀光園
河北省灤平縣周檯子現代農業休閑園區
山西省
昔陽縣大寨村
山西省文水縣蒼兒會休閑農業園區
山西世泰湖休閑農業旅遊開發中心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天福祥生態農業旅遊區
內蒙古漢森酒業集團有限公司觀光農業示範園
內蒙古香島生態農業產業園
遼寧省
阜新桃李園民族文化村有限公司
葫蘆島葫蘆山莊有限責任公司
鳳城市大梨樹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
吉林省
吉林市神農庄園有限公司
關東文化園
長春凈月經濟技術開發區玉潭鎮
黑龍江省
寧安市渤海上京旅遊有限公司
甘南縣興十四村
漠河縣北極鄉
上海市
上海市奉賢區金色田園
上海馬陸葡萄藝術村
上海五庫農業休閑觀光園
上海市寶山區羅店鎮
江蘇省
江蘇天目湖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蘇州太湖胥王山休閑農業園
海門市海永鄉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南京傅家邊現代農業園
浙江省
浙江省農業高科技示範園區
中南百草園集團有限公司
湖州吳興移沿山生態農庄
杭州同家鄉村樂園
安徽省
安徽恩龍林業集團有限公司
肥西老母雞農牧科技有限公司
大浦鄉村世界
福建省
龍佳生態溫泉山莊
五龍農家樂
棋磐寨
永福高山農業旅遊區
江西省
江西省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園
江西國鴻旅遊管理有限公司
上饒市田園牧歌農產品專業合作社
山東省
昌邑市綠博園
沂南縣竹泉村旅遊度假區
煙台市農博園
陽信縣金陽街道辦事處
河南省
中國銀杏嘉年華
河南省龍泉集團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寧陵縣劉花橋村
湖北省
湖北省現代農業展示中心
湖北省鍾祥市石牌鎮彭墩村
武漢佳海——農耕年華農業風情園
湖南省
長沙千龍湖生態旅遊度假村
沅江德群庄園
湖南錦龍生態農庄
長沙浩博農庄
廣東省
廣東陳村花卉世界休閑農業園
梅縣雁南飛茶田景區
饒平綠島旅遊山莊有限公司
清遠根本農業科技扶貧喲險公司
廣西壯族自治區
北海田野生態農業旅遊區
上思縣十萬大山金花茶觀賞園
柳州農工商有限責任公司觀光農業旅遊區
廣西樂業縣草山王茶業有限公司
重慶市
重慶市永川區黃瓜山統籌城鄉發展示範區
農龍蔬菜科普休閑觀光園
萬州古紅橘主題公園
大木花谷
四川省
都江堰市虹口鄉高原村
華鎣山黃花梨度假村
四川省常樂酒業有限公司
綿陽市遊仙區老龍山生態農業旅遊區
貴州省
鳳岡縣中國西部茶海之心景區
湄潭縣桃花江田園休閑度假區
雲南省
雲南省昆明市福保村
宣威市萬松居民族園
麗江玉水寨風景區
甘肅省
慶陽市西峰區黃土地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
敦煌市陽關鎮龍勒村
青海省
大通縣橋頭鎮向陽堡特色果品種植觀光休閑基地
樂都縣洪水坪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園
西寧鄉趣農耕文化生態園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萬義生態園
寧夏銀川鳴翠湖國家濕地公園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華聯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板房溝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
吐魯番皇家瓜園生態農業休閑觀光園
大連市
長海縣大長山島鎮楊家村
青島市
大澤山葡萄觀光園
青島市枯桃花卉實業有限公司
寧波市
寧波大橋生態農庄
寧波天宮庄園休閑旅遊區
廈門市
小嶝休閑漁村
廈門五峰土樓生態庄園開發有限公司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石河子西部新絲路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桃源農業生態旅遊區
新疆新天冰湖農業科技示範園區
2011年度[3]
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名單
河北省
涉縣、圍場縣
山西省
長治市郊區
內蒙古自治區
額爾古納市
遼寧省
寬甸滿族自治縣
吉林省
集安市、琿春市
黑龍江省
鐵力市、賓縣
江蘇省
南京市江寧區、如皋市
浙江省
桐廬縣、遂昌縣
安徽省
績溪縣、寧國市
福建省
閩侯縣、漳平市
江西省
井岡山市
山東省
沂源縣、煙台市牟平區
河南省
鄢陵縣、新縣
湖北省
洪湖市
湖南省
張家界市永定區、岳陽市君山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
恭城縣
海南省
保亭縣
重慶市
大足縣
四川省
成都市溫江區、汶川縣
雲南省
曲靖市羅平縣
陝西省
西安市長安區、鳳縣
甘肅省
敦煌市
青海省
貴德縣
寧夏回族自治區
銀川市賀蘭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烏魯木齊縣
山東省
青島市平度市
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名單
北京市
北京金福藝農番茄聯合國
北京市延慶縣井庄鎮柳溝村
北京鵝和鴨農庄
北京市密雲蔡家窪休閑農業集聚區
天津市
薊縣穿芳峪鎮毛家峪村
北辰區雙街鎮龍順庄園
西青區楊柳青鎮楊柳青庄園
薊縣下營鎮常州村
河北省
邢台臨城藍天生態觀光園有限責任公司
邯鄲永年縣文蘭種養有限公司
山西省
臨汾市堯都區卧虎山特色農業文化旅遊區
晉城市城區仕帝生態農業觀光園
內蒙古自治區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九成宮旅遊景區
鄂倫春民族鄉鹿鳴山莊
遼寧省
盤錦鼎翔農工建(集團)有限公司
遼陽新特現代農業園區
沈陽農樂現代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樂農庄園)
吉林省
吉林聖德泉親水度假花園悠閑公司
吉林省扶余縣官地泡生態園
黑龍江省
北大荒現代農業園
蘭西黃崖子關東民俗旅遊文化村
上海市
上海前衛生態村休閑農業旅遊聚集區
上海澱山湖金龜島漁村
上海聯怡枇杷生態園
上海崇明明珠湖景區
江蘇省
南通市海安縣中洋河豚庄園
張家港市永聯村
南京市高淳縣銀林生態園
泰州市江蘇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
浙江省
嘉興碧雲花園有限公司
台州市三特漁村休閑觀光農業園區
溫州市甌海白雲山農業觀光園區
安徽省
合肥市包河區大圩鎮
蚌埠市禾泉農庄
鳳陽縣藤茶山莊
福建省
南安市香草世界度假村
南靖縣雲水謠
寧德市上金貝畲家寨
江西省
江西得雨生生態園
江西新光山水開發有限公司
山東省
山東冠縣梨園生態旅遊有限公司
山東萊蕪呂祖泉旅遊區
德州馨秋種苗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省
固始華陽湖生態旅遊產業開發有限公司
鄭州豐樂農庄有限公司
河南中昊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湖北省
武當道茶文化旅遊山莊
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鎮安福桃緣景區
京山丁家沖村休閑農業 觀光園
湖南省
長沙市滴翠山莊
郴州市桂陽縣奇秀山莊
岳陽市君山區虹宇生態農庄
常德市安鄉縣土生源避暑山莊
廣東省
廣東長鹿環保度假農庄
珠海市一棵樹休閑農庄
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北流綠滿地提子觀光園
三江侗族自治縣丹州村休閑農業旅遊區
南寧鄉村大世界
梧州市藤縣石表山休閑旅遊景區
海南省
三亞小魚溫泉
興隆熱帶植物園
甘什嶺檳榔谷原生態黎苗文化旅遊區
文昌文亭休閑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龍泉鄉園)
重慶市
江津區四面山鎮四面村
長壽區「福村」香耕村文化體驗園
綦江縣永新鎮梨花山
四川省
成都雙流縣元聰萬畝生態休閑農業田園區
西貢市自流井區飛龍峽景區
瀘州市納溪區天仙硐景區
綿陽市北川縣維斯特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貴州省
貴陽市開陽縣十里畫廊鄉村旅遊區
遵義市務川自治縣龍潭仡佬丹砂古寨旅遊景區
遵義市湄潭縣四品君旅遊有限公司-茶海生態園
雲南省
麗江拉市海美樂旅遊度假有限公司
西雙版納傣族園有限公司
宣威市虹橋生態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陝西省
漢中市城固縣桔園鎮劉家營村
榆林市神木縣陝北民俗文化大觀園
銅川豐潤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陽光綠都休閑山莊
渭南市臨渭區渭北葡萄產業園
甘肅省
甘肅省臨夏州觀灘溝生態旅遊經濟開發有限公司
酒泉市肅州區生態農業觀光園
青海省
湟源縣西石峽鄉村生態旅遊園
湟中縣萬聚源生態園
寧夏回族自治區
銀川市金鳳區盈南生態園
寧夏賀蘭縣寧夏園藝產業園
寧夏鹽池縣哈巴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阜康市瑤池休閑農業園
庫爾勒市普惠休閑農業園
岳普湖縣達瓦昆沙漠休閑風景區
昌吉市杜氏休閑農業庄園
大連市
普灣新區東溝農業旅遊風景區
庄河市冰峪酒庄生態園有限公司
青島市
嶗山區王哥庄街道曉望社區
青島藏馬山鄉村旅遊休閑度假地
寧波市
騰頭村
寧海縣歡樂佳田農場
廈門市
廈門市同安區麗田園農家樂專業合作社
廈門市海滄區青龍寨果園觀光有限公司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農五師怪石峪風景區
2012年度[1]
河北省涉縣、圍場縣
山西省長治市郊區
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市
遼寧省寬甸滿族自治縣
吉林省集安市、琿春市
黑龍江省鐵力市、賓縣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如皋市
浙江省桐廬縣、遂昌縣
安徽省績溪縣、寧國市
福建省閩侯縣、漳平市
江西省井岡山市
山東省沂源縣、煙台市牟平區
河南省鄢陵縣、新縣
湖北省洪湖市
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岳陽市君山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恭城縣
海南省保亭縣
重慶市大足縣
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汶川縣
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鳳縣
甘肅省敦煌市
青海省貴德縣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縣
青島市平度市
2013年度[4]
北京市延慶縣
河北省灤平縣
山西省榆次區
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
遼寧省遼中縣
吉林省撫松縣、豐滿區
黑龍江省虎林縣
上海市奉賢區
江蘇省盱眙縣、興化市
浙江省上虞市、江山市
安徽省潁上縣
福建省長泰縣、順昌縣
江西省靖安縣、石城縣
山東省沂南縣、岱嶽區
河南省確山縣
湖北省谷城縣
湖南省桂陽縣
廣東省新興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川縣
重慶市黔江區
四川省蒼溪縣、平昌縣
貴州省雷山縣、興義市
雲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彌勒市
陝西省平利縣
甘肅省永靖縣
青海省湟中縣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湖縣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五家渠市
6. 想去晉城市陽城縣蟒河生態旅遊區玩,不想跟團該怎麼去
去往晉東南的汽車全都在建南汽車站。直達陽城的大巴都在下午,早上你可以乘坐到晉城的大巴,然後再從晉城乘坐依維柯到達陽城。太原到晉城大巴票價100左右,全程高速三到四個小時;晉城到陽城依維柯票價15,全程40分鍾;如果您想省錢,可乘坐早上7點貨9點的火車到達晉城,坐票27元,全程6—7個小時,到晉城後做接站車到陽城,同樣是15元。
到陽城後你隨便問一個人或者打車讓他送你到去蟒河鎮的車那裡,打車費不會超過4元,然後坐小巴到蟒河,賣票的一般不會誆你的。蟒河景區票價好像是58元,去了住到老百姓家即可,還管飯,花不了多少錢。
最後告訴你一個壞消息,蟒河鎮這兩天好像在修路啊。你要想細打聽的話我過兩天再幫你問問。
7. 山西省鳳凰山生態旅遊區的詳細
山西鳳凰山生態旅遊區是中國首個復式旅遊景區, 位於忻府、定襄、原平三縣(市、府)交界的定襄縣湯頭溫泉開發區。主區域由萬畝生態植物園和千年神湯都溫泉樂活園組成,集溫泉養生、生態旅遊、休閑度假以及較完善的住、餐、購、會議配套服務於一體。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中國最佳鄉村旅遊目的地,山西省循環經濟試點園區,首批省級旅遊休閑度假區。鳳凰山景區地處晉北旅遊樞紐腹地,東臨佛教聖地五台山,西連蘆芽山自然保護區,北靠雁門關和雲崗石窟、應縣木塔,南通喬家大院、平遙古城,區位居中,接壤多元。距大運高速公路宏道白村出口8公里,五台山飛機場10公里,瑤三線旅遊公路從景區通過,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景區佔地968公頃,景區上下山環水抱,跌宕起伏,山、坡、溝、壑、水泊、濕地、河流等地貌多樣,分布自然。區域內外風光秀美,鄉風淳樸,物產豐富,是山西知名的傳統小雜糧之鄉,薄皮甜瓜之鄉,桃李之鄉,溫泉之鄉,地方特色鮮活吸人,史實傳說源遠流。景區規劃兩大區域:萬畝生態植物園和千年神湯都溫泉樂活園。四大功能區:溫泉文化養生樂活體驗區、百果採摘農業科技示範區、植物科普展示觀光區、水上娛樂休閑度假別墅區。
8. 山西臨汾有哪幾個縣
臨汾市轄14個縣:堯都區、侯馬市、霍州市、曲沃縣、翼城縣、襄汾縣、洪洞縣、古縣、安澤縣、浮山縣、吉縣、鄉寧縣、大寧縣、隰縣、永和縣、蒲縣、汾西縣。
1、曲沃縣
界於東經111°24'—111°37'和北緯35°33'—35°51'之間,隸屬山西省臨汾市,位於山西省中南部,北依塔兒山(崇山)、橋山、壚頂山和襄汾縣為界,南靠紫金山(絳山)同絳縣為鄰,東與翼城縣接壤,西北隔汾河和襄汾縣相望,西南與侯馬市毗連。
今縣境南北長29.5公里,東西寬15.4公里,縣域總面積437.9平方公里,總人口25萬(2016年),轄5鎮2鄉、158個行政村,擁有中國成語典故之鄉、中國成語典故傳承基地、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最具投資潛力旅遊名縣、中國最美鄉村休閑旅遊名縣。
2、翼城縣
位於省境西南,屬臨汾市管轄。地處中條、太岳兩山之間,縣境東臨沁水,西接曲沃,北和浮山、襄汾眥鄰,南與絳縣、垣曲相連。不僅地處臨汾、運城、晉城三市交界處,而且屬秦、晉、豫「大三角」之中心地帶。
翼城總面積為1163平方公里,下轄:唐興鎮、南梁鎮、里寨鎮、隆化鎮、橋上鎮、西閆鎮6個鎮和中衛鄉、南唐鄉、王莊鄉、澆底鄉4個鄉,縣政府駐唐興鎮。
3、襄汾縣
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位於山西省中南部。東臨浮山、曲沃、翼城,西傍鄉寧,南毗曲沃、侯馬、新絳,北連臨汾。總面積1034平方公里。全縣常住人口46.09萬(2017年)。 襄汾縣下轄7鎮6鄉,境內有龍澍峪等景點。
4、洪洞縣
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地處山西省南部,臨汾盆地北端,東隔霍山與古縣交界,西靠呂梁與蒲縣相連,北與霍州、汾西縣為鄰,南與堯都區接壤。洪洞縣下轄9個鎮、7個鄉,463個行政村,國土總面積156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9萬畝,全縣常住人口76.11萬(2017年),是山西人口第一大縣。
5、古縣
是山西省臨汾市的下轄縣,位於臨汾市東北部,太岳山南麓,汾河、澗河中上游,東與安澤毗鄰,西與洪洞接壤,南與堯都、浮山相參,北與霍州、沁源交界。
古縣境域南北長56.85公里,東西寬20.05公里。2013年,古縣總面積1193平方公里,轄4鎮3鄉(北平鎮,古陽鎮,岳陽鎮,舊縣鎮,石壁鄉,永樂鄉,南垣鄉);2010年,古縣總人口為91798人。
6、安澤縣
位於山西省境西南部,臨汾地區東北、太岳山東南麓。因其居霍山太岳山之陽,故又稱之「岳陽」。截止2013年,安澤縣轄4個鎮、3個鄉、1個社區中心,4個社區居委會。面積 1967平方公里,人口8.26萬,縣政府駐府城鎮。
7、浮山縣
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位於山西省境西南部,地處太岳山南麓,臨汾盆地東緣,西傍臨汾、襄汾,南臨翼城,東連安澤,東南毗沁水,北接古縣。
2006年,浮山縣生產總值達到17.6億元,比2002年增長73.1%,年均增長14.7%人均達到1.4萬元。2013年,浮山縣總人口13萬人,主要有回族、白族等少數民族分布。2014年浮山縣有2鎮、 7鄉,面積946平方公里。
8、吉縣
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位於山西西南邊隅,地處黃河中游東岸、呂梁山南端。東以石頭山、金崗嶺、姑射山為界,與蒲縣、堯都區、鄉寧縣接壤。
西臨黃河,與陝西宜川縣相望;南以下張尖為界,與鄉寧縣昌寧鎮相接;北以處壑溝為界,與大寧縣相臨。至2013年,吉縣下轄3個鎮、5個鄉,79個行政村,總面積1777.26平方公里,總人口108381人,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7.7億元元。
9、鄉寧縣
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位於山西省西南端,臨汾市西隅,呂梁山南端,西隔黃河與陝西為鄰,面積2029平方千米,轄5鎮5鄉,全縣常住人口24.22萬(2017年),縣政府駐昌寧鎮。
10、大寧縣
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位於山西省呂梁山南端,北與永和縣接壤,南同吉縣毗連,東與蒲縣、隰縣為鄰,西與陝西延長縣隔黃河相望。縣域面積967平方千米,總人口6.8萬(2013年)。
11、隰縣
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位於臨汾市西北邊緣,晉西呂梁山南麓,屬典型的黃土高原殘塬溝壑區。縣政府駐龍泉鎮。
東臨汾西,西連永和,南與蒲縣、大寧接壤,北與石樓、交口毗鄰,東西寬45公里,南北長52公里,總面積1415.3平方公里(2008年),總人口10.30萬(2009年),2009年,隰縣生產總值60281萬元。
12、永和縣
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地處呂梁山脈南端,黃河中游晉陝大峽谷東岸,臨汾市西北邊緣。縣境東西寬41公里、南北長46公里,總面積1219平方公里。永和東鄰隰縣,南連大寧縣,北與石樓縣接壤,西與陝西延川縣一河之隔。
永和縣總面積為1212平方公里,全縣轄2鎮5鄉,79個行政村,314個自然村,總人口53539人(2002年)。縣政府駐城關鎮。2009年,永和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3878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8%。
13、蒲縣
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呂梁山西南側,東與洪洞接壤,西與大寧毗鄰,南與吉縣、臨汾相連,北與隰縣、汾西交界。轄4鎮5鄉。縣域面積1510平方公里,2016年末,全縣常住人口110810人。
14、汾西縣
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位於臨汾市北部,呂梁山東南麓,北連呂梁市交口縣、晉中市靈石縣,南接洪洞縣,西依姑射山與隰縣、蒲縣接壤,東鄰汾河與霍州相望。汾西縣國土面積880平方公里,5個鎮、3個鄉,總人口14萬(2007年)。2011年,汾西縣生產總值完成15.8億元,同比增長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