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全域旅遊示範城市
❶ 請問仙桃屬於哪個市啊
仙桃是湖北省直管縣級市,屬於省直轄,不歸哪個地級市管轄。1994年10月,版經湖北省人民政權府審議批准,仙桃市列為省直管市(副地級)。
2000年3月,經湖北省政府批准,仙桃市將29個鄉、鎮、辦事處合並為15個鎮、3個市屬街道辦事處,10個市屬農林牧漁場。
(1)十個全域旅遊示範城市擴展閱讀:
仙桃為武漢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亞洲體操之鄉,江漢平原中心城市。仙桃原名沔陽,擁有1500多年的建制歷史,是荊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為沖積平原,西北高而東南低,地勢平坦。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仙桃北依漢水,南靠長江,東臨武漢,具有貫通南北、承東啟西。318國道、漢宜高速鐵路、滬渝高速橫貫東西,隨岳高速公路和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武漢六環線)縱穿南北。
❷ 東海市是哪個省的
東海市隸屬於來中國江蘇省,它是一源個縣級市。
東海縣位於江蘇省東北部,連雲港市下轄縣,地處北緯34°11′~34°44′,東經118°23′~119°10′。北與山東省臨沭縣交界,南與沭陽縣為鄰,西與新沂市相連,東與連雲港市海州區接壤,西北達馬陵山與山東省郯城縣分界,東北沿新沭河與連雲港市贛榆區相望,東海縣總面積2037平方公里。
2013年,東海以縣為單位被省認定建成全面小康社會。2014年,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排名上升至94位。《2015縣域經濟發展報告》。東海縣位列中國百強縣市排名91位。2016年11月,東海被國家旅遊局評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2)十個全域旅遊示範城市擴展閱讀
氣候
東海縣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東海縣常年溫和濕潤,日照充足,雨熱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30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913毫米,常年無霜期225天。
地形地貌
東海縣地屬黃淮海平原東南邊緣的平原崗嶺地,地形東西長、南北短,東西最大距離70公里、南北最大距離54公里。地勢西高東低,中西部平原丘陵起伏連綿,東部地勢平坦。地勢西高東低,在海拔2.3~125米之間。
❸ 中國有多少個興化
中國有1個興化。
1、原來福建還有一個興化府,現在叫莆田市;湖南還有個新化縣,不同字;所以現在就一個江蘇省興化市,板橋故里,水滸搖籃,千垛菜花,水上森林。
2、興化市,江蘇省轄縣級市,由泰州市代管,位於江蘇省中部、長江三角洲北翼,地處江淮之間,里下河地腹地,是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
3、興化古稱昭陽,又名楚水;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源遠流長,據考證,境內人類生存史可追溯到距今約6000多年前。興化誕生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等世界知名文豪和書畫家。
(3)十個全域旅遊示範城市擴展閱讀
興化是著名的「魚米之鄉」,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生態示範區,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百強縣,全國環保模範城市,世界四大花海之一的「千島菜花」聞名遐邇。
2018年10月22日,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縣(市)。2018年12月,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
興化是一個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邑,地處蘇中里下河腹地。境內河湖港汊縱橫交錯,密如蛛網。因四面環水,交通不便,地處偏僻,向有「自古昭陽好避兵」的說法。南盪遺址文物證明,在4000 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興化就有人居住。
❹ 六盤水盤州市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驗收最後得分是多少
好像是68分
❺ 發展全域旅遊 中小城市存在的哪些差距
全域旅遊——把行政區當做旅遊區,全部區域一體化發展旅遊,將目的地作為一個大的景區,各行業積極融入其中,各部門齊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參與,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為前來旅遊的遊客提供全過程、全時空的體驗產品,從而全面地滿足遊客的全方位體驗需求。
城鄉發展不均衡,城鄉差距、區域差距仍然較大。
參考:http://www.ecotourism.org.cn/News_content.asp?id=5166
❻ 中國最難讀的城市名字有哪十個
我們國家有660個城市,有些城市常常是人們旅遊必去的地方,但是也有些城市卻很少有人認識,包括一些縣級市或者縣,它們可能沒有比那些熱門旅遊城市被大家所熟悉,甚至有些人連這些名字都沒聽過,但是這些很少有人知道的城市盡管不是什麼熱門景區,但也是有屬於它們獨特風格的。接下來介紹的這10個城市,如果你能把他們全部念出來,那你贏了!
四川閬(làng)中 ,古稱保寧,是四川省南充市代管的縣級市。閬中境內有一個被譽為“風水古城”的閬中古城,它是境內擁中國四大保存最完整的古鎮之一。閬中是2000多年來巴蜀要沖,作為一個軍事重鎮,它卻冠有“閬苑仙境”“閬中天下稀”的美譽。閬中還被評為中國生態建設示範市。
看完那麼多地方,你能讀對幾個呢?
❼ 遵義市管轄哪些縣市
遵義市轄2個市轄區(紅花崗區、匯川區)、8個縣(遵義縣、桐梓縣、綏陽縣、正安縣、鳳岡縣、湄潭縣、余慶縣、習水縣)、2個自治縣(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代管2個縣級市(赤水市、仁懷市),具體情況如下圖所示:
拓展資料
遵義市簡介:遵義,簡稱「遵」,位於貴州省北部,黔川渝三省市結合部中心城市,是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南臨貴陽市,北倚重慶市,西接四川省。處於成渝—黔中經濟區走廊的核心區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橋頭堡、主陣地和先行區。是西南地區承接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重要交通樞紐。全市轄3個區、9個縣、2個縣級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終年溫涼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遵義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海龍屯、世界自然遺產赤水丹霞。享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厚朴之鄉、中國金銀花之鄉、中國高品質綠茶產區、中國名茶之鄉、中國吉他製造之鄉等稱號。曾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雙擁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多項殊榮。同時也是中國三大名酒 「茅五劍」之一的茅台酒的故鄉。
1935年,中國共產黨在遵義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成為了黨的生死攸關的轉折點,被稱為「轉折之城,會議之都"。
❽ 市全域旅遊發展可以在哪些方面為全省提供經驗
消費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旅遊消費也成為重點,旅遊業作為「帶動性強、能耗低、附加值高」產業,也成為後發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2015年8月,國家旅遊局《關於開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的通知》(旅發【2015】182號)提出了「全域旅遊」創建考核指標。
全域旅遊思路即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成為了國內諸多市、縣域旅遊發展的新思路,新方法。
早在2013年,儒余股份核心團隊結合旅遊規劃實踐,就提出了「全民旅遊」的發展思路,對全域旅遊進行了探索,2014年,儒余股份核心團隊編制了湖南省汝城縣全域旅遊發展規劃,更是對全域旅遊進行了深度剖析。
而全域旅遊到底是什麼?與旅遊總規有何差別?到底應該怎麼發展?
一、什麼叫全域旅遊?有什麼好處?
1、發展背景
門票經濟時代即將過去,未來的旅遊業發展更注重「綜合旅遊消費」帶動,旅遊發展逐漸從「人次、總消費量」的單一指標評價走向「人次、過夜率、停留時間、人均消費、重復旅遊次數」等多重指標評價,因此,以「獨立景區開發」為核心的旅遊業發展將逐漸「力不從心」,全域性的、聯動性的旅遊發展將成為重點。
2、概念內涵
與傳統旅遊業發展思路不同,全域旅遊的「全域」體現在三個方面,即空間上打破獨立景點的「全城」,參與上打破景區工作人員的「全域」,產業上打破旅遊單一發展的「全域」。
空間上的全城:即為「打破獨立景點」發展思路,將原有的獨立的大景區建設變更成為全域性的,多角度的旅遊開發,將城市、鄉村、街道的建設與發展與旅遊業發展結合起來,一方面滿足遊客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提升本地居民的居住體驗,第三能夠提升城市的整體形象,使得旅遊業發展與城市建設緊密結合起來。
參與上的全民:即為「促使全民參與」的發展思路,將來旅遊業的發展從「政府知道、投資商明白、從業者服從」拓展到「全民皆知旅遊發展特色,全民改變服務思路,全民都可做『導游』」,一方面杜絕「宰客」現象,第二方面通過全民發展真正將本地特色與本地文化做活、做生動,真正提升遊客的「體驗感與參與感」。
產業上的全域:即以「旅遊+」的思路去發展旅遊。一方面,將旅遊發展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通過產業內核豐富「旅遊消費」的內容,提升旅遊的核心競爭力,挖掘旅遊的附加值,帶動本地區「多元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通過旅遊業的「宣傳、推廣」作用,提升地區品牌、提升產業環境,輔助產業招商。
總體來說,全域旅遊的發展思路,是期望通過旅遊發展模式的轉變,促進區域經濟的轉型發展,構建多元化的發展動力,使得「居民舒心、遊客開心、商旅動心」。
3、核心意義
對於本地居民來說,不但產生了新的就業機會與崗位,也帶來了新的生活氣息,遊客不會成為「干擾生活」的侵入者、不會成為「待載的羔羊」,而成為服務的對象、歡迎的客人。
對於遊客來說,原來的「看景」轉變為「體驗一種本地生活,觀賞一片本地景觀、了解一類本地文化」,真正成為「體驗旅遊、度假旅遊」,真正實現「玩的開心、住的舒心、吃的高興、消費放心」,真正「融入地方、愛上地方」,實現「長停留、多頻次、高消費」。
對於投資商來說,旅遊項目的投資不再是「獨木孤舟」,全域范圍的旅遊形象提升與旅遊項目開發,使得單點項目具備更好的投資環境,帶來更多的「附帶遊客」,項目的投資建設也將成本更低、效益更好。
對於政府而言,社會氣象發生變化,經濟活力增強,城市形象不斷提升,區域發展可步入良性循環。
二、全域旅遊什麼地方適合做?有什麼特點?
全域旅遊,總體來說可以分為五類地方最適合:
其一:中心城市及知名旅遊區
【特徵】具備一定的旅遊基礎,已經具備1個或多個旅遊吸引力。當前旅遊人次已經達到一定規模(>1000萬人次),旅遊業已經形成一定格局,但城市旅遊發展增速放緩,旅遊發展遇到天花板。
【特點】需要豐富旅遊功能,改變傳統旅遊形象,提升品質、提高效益,部分城市需要解決「遊客與居民」之間的矛盾。
【難點】
① 部分「傳統老牌旅遊城市」旅遊服務較差,旅遊模式固化;
② 部分「經典旅遊城市」旅遊形象過於單一且知名,新吸引力較難塑造;
【要點】
① 需要與原旅遊特點具有一定的關聯度
② 需要打造「特別不同」的吸引力
③ 需要重點加強旅遊服務環境建設
其二:大城市輻射圈地區
【特徵】目前旅遊發展尚未起步或剛剛起步,附近有大型城市積聚大量人群,有巨大的潛在空間。
【特點】需要優化項目點,強化周末度假休閑功能,打造多類別、多層次的旅遊點,強化各節點之間的聯動性,打造獨具特色的旅遊文化與旅遊產品,提煉區域形象,強化細分客群定位與區域形象定位,加強全方位的區域旅遊營銷拓展,實現拳頭出擊。
【難點】
① 較難做出特色,需要與其他地區進行競爭並搶占客群;
② 以重復消費為主,較難拉升單次消費量;
【要點】
① 項目點設計上應具有連貫性,應考慮不同項目之間的差異性與聯動性
② 旅遊線路設計上應具有多元性,在主題功能線路、特色線路上有差異
③ 應重點考慮節慶及主題活動的設計,增加互動體驗性
④ 可考慮通過旅遊環境營造,爭取中心城市資源輸出,輔助培育特色產業
其三:新興的旅遊目的地
【特點】旅遊業已經起步,並成為區域的支柱產業或重點產業之一,在一定區域內享有知名度,但總量規模仍不大,處於發展階段(地市級單位年旅遊人次少於1000萬、縣級單位少於500萬)。本地居民主動參與旅遊發展,但尚未享受到旅遊發展的紅利。
【難點】區域旅遊發展步入「瓶頸期」,部分城市出現負面影響,如宰客、騙客等行為。區域需要引入新的重點項目,不斷強化旅遊發展實力,提升旅遊吸引力,需要在「加大招商引資」與「優化旅遊環境」兩方面進行突破。
【要點】
① 需要樹立綜合旅遊形象塑造,加強「全民」教育與宣傳
② 需要借力已有的旅遊項目,引導優化,鼓勵項目間組團發展
③ 注重差異化項目打造,加強對新建項目的鑒別能力
④ 注重區域內多頻次的節慶活動設計,培育文化產業,增強遊客粘性
其四:有資源的其他非旅遊區域
【特點】該類地區往往不是傳統知名景區,經濟相對較好,產業結構一般以製造業為主,但城市居民消費能力較高,城市內及城郊有一定的資源但不具備特色旅遊項目,如工業遺址、特色歷史文化事件、自然景觀等。
【難點】經濟較為發達,城市工業化印象較強,「自然生態」旅遊形象相對較弱,旅遊資源分布較為分散,全域性開發需要更強的統籌能力,既需要側重城市性格的塑造與城市文化的傳遞,有需要充分考慮借勢發展,可考慮功能性的娛樂項目引入。
【要點】
⑤ 需要綜合考慮城市資源與特色,強化城市綜合旅遊形象塑造
⑥ 需要結合城市的基礎設施與生態環境建設,強化「生態」營造
⑦ 側重功能為主導,引入功能性、特色性項目,通過龍頭項目帶動全域發展
其五:有資源的欠發達地區
【特點】該類地區往往遠離大城市或中心城市,且不屬於傳統知名景區的輻射范圍,往往是生態保護區或扶貧開發區,自然生態環境較好,歷史文化資源相對較多,但經濟相對落後。部分地區對外交通聯通度較差。
【難點】
① 基礎設施投資較大,需要政府奠定基礎
② 本地缺少旅遊產品支撐,缺少吸引力項目
③ 本地投資環境不足,旅遊招商難度較高
④ 本地居民素質較低,城市旅遊氛圍不足
⑤ 可考慮將旅遊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抓手
【要點】
① 應充分考慮本地「綠水青山」變現的方法與策略;
② 應充分考慮本地「老、舊」特色資源項目如何變成吸引力;
③ 需要打造極具特色的龍頭項目,以產生核心吸引力
④ 需綜合考慮中長期度假旅遊與周邊城市周末休閑,需要豐富更多功能
⑤ 需考慮如何使得本地的居民最大程度的參與旅遊發展
⑥ 需要加強片區總體宣傳力度,建立居民旅遊培訓體系
若需要了解更多關於全域旅遊的戰略和推進措施,歡迎與【儒余股份】探討。
❾ 全國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名單有多少地級市
2016年8月25號召開的全國旅遊研討會上,要求將全域旅遊創建單位從原本的262家的基礎上新增100家,具體版多少地級市不知權道,但是目前應該是發展方向,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果想了解全域旅遊項目的話可以關注雲途智旅。